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2.1.3

合集下载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旅游需求。

3. 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

4. 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素养和客户服务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旅游需求3. 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 旅游市场的分类和特点5. 旅游职业素养和客户服务意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旅游需求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者的心理特点和旅游需求。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市场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场景,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素养和客户服务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兴趣。

2.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旅游需求:分析旅游者的心理特点,如动机、感知、态度等,并讲解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

3. 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广阔前景。

4. 旅游市场的分类和特点:讲解旅游市场的分类,如出境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并分析各类市场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案例的分析能力,如逻辑思维、观点阐述等。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语言表达、沟通协调等。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知识点回忆、思考题解答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介绍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旅游需求。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者的心理特点和旅游需求。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议学时】72学时1.前言1. 1课程性质《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学科。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动机、学习、态度和个性五个方面以及社会因素的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四个方面。

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与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2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 1 -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旅游服务心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服务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⑴了解心理学与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关系,从业人员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⑵掌握旅游服务的工作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⑶掌握旅游行业所应具备的各种技能以及如何有效训练和提升技能;⑷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⑸掌握压力和挫折的概念、产生和处理办法;⑹掌握前厅、客房和餐厅服务心理及工作者心理素质。

2.2能力目标⑴具有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⑵能对旅游者全面认识和分析;⑶会总结对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⑷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转变旅游者态度;⑸会调整调动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积极情绪的能力;- 2 -⑹具备旅游工作者压力和挫折的处理能力。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12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12

从这点出发,这门课程将着重于对现象的 容
分析,而非理论的掌握,也就是说对于学生
来讲,首先需要明白的是 HOW,如果有兴趣,
可通过讨论和课后阅读再来了解 WHY。
第 2 课时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在对客服务过 程中一定要对客人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了解客人
2
的需求,从客人的行为和言谈分析其性格和偏好 等。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旅游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
教师
授课时间
3.20
课时
课题
1.2 了解旅游心理学
课型
教学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方法
目的 3.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重点
2.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方法
2 课时 新授
难点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和出发点
2、调查法:面谈或座谈,了解旅游者的需求,

员工的心理动向
3、自然试验研究法:在被测试者不知情的情 况下,控制某些条件,观察被测试者的反应。

4、测量法
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

二、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内 1、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
举例:旅游团里,全陪特别喜欢提问为难地接, 她是处于何种心理呢?了解清楚了再来分析!
服务艺术

如:旅游者知觉,旅游者个性心理,旅游需
要与动机,旅游者态度与行为,旅游者情绪
2、旅游服务心理

如:旅游交通服务心理、客房服务心理、
餐厅服务心理、导游服务心理、旅游购物服
务心理、旅游投诉心理
3、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2.3.1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2.3.1
2、短时记忆
5秒-2分钟以内
3、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至几天、几个月、几年至终生
(二)根据记忆的方法划分
1、理解记忆
2、机械记忆
(三)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
1、形象记忆
2、情绪记忆
3、逻辑记忆
4、动作记忆
小资料:天天记知识会累坏大脑吗?
小结
掌握良好的记忆的方法,有利于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
板书设计
一、记忆的概述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2015学年第一学期
旅游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
教师
授课时间
4.14
课时
2课时
课题
2.3.1认识记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掌握记忆的概念
2、掌握记忆的基本过程
3、掌握记忆的分类
重点
重点掌握知识点
难点
运用良好的记忆方法,为我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导入
案例:珍藏红色记忆,打造旅游精品



二、记忆的分类
课后作业
1、记忆的概念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分类方式有哪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但浅显易懂,所以学生学习效果很好。并且学生能和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更贴切。

第1课时
一、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定义
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二)、记忆的过程
1、识记
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小资料:常用的助记法
2、保持
小资料:遗忘规律
3、再认和记忆
第2课时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记忆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记忆内5秒—2秒

旅游心理学课程设计

旅游心理学课程设计

旅游心理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和旅游业的运营心理,培养学生对于旅游活动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掌握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包括旅游动机、旅游选择、旅游体验等方面。

3.了解旅游业的运营心理,包括市场营销、服务管理、旅游规划等方面。

4.能够运用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实际旅游案例。

5.能够运用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旅游市场调研和分析。

6.能够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原理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和推广。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旅游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于旅游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于旅游者的关心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和旅游业的运营心理。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1.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第二章:旅游者的行为模式1.旅游动机和旅游选择2.旅游体验和旅游满意度第三章:旅游业的运营心理1.市场营销心理2.服务管理心理3.旅游规划心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向学生传授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旅游心理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旅游案例,让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活动,加深对于旅游心理学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旅游心理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参考。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掌握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旅游行为。

理解旅游业的心理服务策略和营销手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旅游业的心理服务意识和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论: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动机、旅游期望和旅游体验。

3. 旅游行为: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和旅游决策过程。

4. 旅游业的心理服务策略: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

5. 旅游业的心理营销手段:旅游广告、旅游活动和旅游优惠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旅游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场景,培养学生具备旅游业的心理服务意识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旅游心理学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影视资料:播放旅游服务场景的视频,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旅游心理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典型旅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案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案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旅游心理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掌握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提高旅游服务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掌握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旅游活动中心理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心理素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以及旅游服务心理。

难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的区分,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段旅游活动中的实际案例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等内容。

3. 例题讲解: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6. 旅游服务心理素质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心理素质。

六、板书设计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心理需求需求分类需求满足旅游者的心理特征特征分类特征表现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效应分类效应表现旅游服务心理服务心理素质服务心理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

2. 请举例说明旅游活动中的心理效应。

3. 请结合实例,分析旅游服务心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饱满,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旅游心理学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是否清晰?拓展延伸:研究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其他应用领域,如旅游营销、旅游规划等。

旅游心理学教案

旅游心理学教案

旅游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分析旅游者行为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旅游服务中的人际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二、教学内容1.旅游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与行为特点4.旅游服务中的人际沟通技巧5.旅游服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6.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旅游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与行为特点,旅游服务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2.教学难点:运用旅游心理学知识分析旅游者行为,旅游服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2.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3.分析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与行为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讲解旅游服务中的人际沟通技巧: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旅游服务中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讲解旅游服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旅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讲解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7.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讲授法: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与行为特点,旅游服务中的人际沟通技巧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服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景模拟法:模拟旅游服务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心理学教案

旅游心理学教案

教案头授课内容:游客的食宿心理教学目的:了解游客的住宿心理及饮食心理;掌握游客对旅游食宿的选择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学重点:旅游食宿的选择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第一部分:课程回顾(10分钟)通过教师提问问题即说明旅游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学生讨论并作答,根据作答的内容,教师予以补充或纠正,使学生回忆上次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第二部分:新课讲授(70分钟)本次课所讲授内容为游客食宿心理,由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10分钟)旅游者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导游员小洪带领一个团队乘飞机来到某个海滨城市,到达后马上被接到某个餐馆用晚餐。

客人们大吃海鲜,大饱口福。

餐后客人们直接赶赴所下塌的饭店。

小洪分完房间,把分房名单拿到后,就向客人告别并进房休息了。

后半夜总台服务人员把小洪用电话叫醒,告诉他有几个旅游者突然感到腹痛,有的还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

小洪赶紧起床前去查看。

据小洪分析可能是客人当晚食用了不新鲜海鲜而导致食物中毒。

小洪马上打电话给地接社和地陪。

在地接社的安排下,客人被送往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没有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不过大部分容人已元气大伤,后面的行程安排只得取消。

正确处理方法:在旅游过程申,面对客人产生食物中毒的现象,导游人员应该首先对有食物中毒症状的旅游者采取应急措施。

应设法催吐,并让食物中毒者多喝水以加快排泄,缓解毒性;其次是将患者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并请医生开具证明;再次是立即报告旅行社,追究供餐单位的责任;最后协助旅行社帮助旅游者向有关部门索赔。

导游员还应照顾其他旅游者,关心他们的健康,安抚他们的情绪,努力设法使旅游活动继续进行下去。

如果事故比较严重,导游员还需要写出书面报告。

评析:食物中毒事故属于旅游安全事故,如果处理不当,不但给旅游者本身造成重大伤害,而且会给旅行社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名誉损失。

本案例中的食物中毒事故,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也给旅游者带来了一定的肉体伤害和精神伤害,使旅游活动不能继续进行下去,给旅行社也带来了经济损失。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

3. 了解旅游服务行业的心理服务技巧。

4. 培养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旅游心理学的定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应用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旅游者的动机和目的旅游者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模式旅游者的心理预期和满意度3. 旅游服务行业的心理服务技巧接待游客的技巧导游服务的心理技巧旅游营销的心理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旅游案例,深入探讨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场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服务技巧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旅游心理学》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课件,包含图片、图表和案例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旅游服务场景的道具,如导游旗、旅游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以及旅游服务行业的心理服务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旅游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旅游者的心理过程。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旅游服务场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服务技巧的能力。

5. 总结和反馈:总结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问答,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反馈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旅游心理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心理服务技巧的应用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旅游案例分析报告或旅游服务心理技巧的应用文章,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旅游景点或旅游企业,深入了解旅游业中的心理服务实践。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张凤霞一、课程教学目标旅游心理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配套教学用书,是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者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者心理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旅游心理学包括走进“心”的世界---认识旅游心理;你是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吗---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技高一筹---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我的心理健康我做主---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保健;与“上帝”打交道---如何与旅游者交往以及服务;从“心”开始---旅游服务心理。

这本书经过修订后采用了更为活泼生动的体例,更新了许多案例,补充了新知识,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心理活动的实际,让学生通过自身心理活动去理解书本上的心理学原理。

其次来联系旅游服务工作实际,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原理。

在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模块一走进“心”的世界---认识旅游心理教学要求:了解心理活动的内容以及心理的实质,指导学好旅游心理学对今后的工作有哪些好处,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内容以及方法。

内容结构: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什么二、心理的实质是什么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心理学一、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二、旅游心理的学习方法本章重点(重要问题):心理学以及旅游心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模块二你是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吗---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教学要求:了解客人的真正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旅游工作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等。

《旅游心理学》教案

《旅游心理学》教案

《旅游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本章从旅游市场入手,介绍了近年来世界和我国的旅游发展概况,以及客源的流量和旅游资源的变化,分析了相关的因素,预测了我国未来十年间的旅游发展态势;然后,理论地概括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尤其是它的现实意义;最后,引导学生用旅游心理学的视角看待旅游、旅游者和旅游工作,从而达到理论最终为实践服务的目的。

第一节背景一、入境旅游市场概况(一)世界旅游市场的格局及变化1.20世纪80年代初,欧洲和美洲分别占到国际市场份额的65.1%和21.5%,合计达86.6%。

2002年分别跌至60%(57.5%)和20%(16.8%)以下,合计74.8%,减少了12个百分点。

2.亚太地区旅游业2002年达到17.5%,增加了10个百分点。

在WTO划分的全球六个旅游区域中,东亚太地区的份额已超过美洲,成为第二大区域市场。

3.东亚太区域内,又分三个次区域:东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区域。

其中,东北亚占50%以上的份额(1999年为56.6%),东南亚占1/3以上(34.3%),太平洋不足10%(9.1%)。

4.东亚太区域有14个目的地的年接待人数在百万以上,分别是东北亚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台湾;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越南;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5.在整个区域中,市场份额超过10%的有两个目的地:中国大陆(1999年,27.7%)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1.6%)。

(二)影响世界旅游市场的因素1.经济。

2.技术。

3.简化入出境手续。

4.安全。

5.人口及结构。

6.全球化。

7.本地化。

8.社会环境意识。

9.生活与工作环境。

10.“经历型”经济。

11.市场营销。

(三)2020年的世界入境旅游市场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到访人次将达到116亿,是20世纪90年代的2.5倍。

届时,全球每天将有500亿美元用于国际旅游支出(含国际机票)。

中职旅游心理学教学计划

中职旅游心理学教学计划

中职旅游心理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旅游者心理特点、需求和行为规律,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旅游活动中的心理问题。

3.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旅游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旅游心理学基本概念-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内容-旅游心理学与旅游心理咨询的关系2.旅游者心理特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与欲望-旅游者的心理特点与类型-旅游者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法3.旅游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旅游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适应-旅游者的心理冲突与情绪管理-旅游者的心理疲劳与应对方法4.旅游心理咨询与服务-旅游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旅游心理咨询与旅游服务的关系-旅游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与解决策略5.旅游心理学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旅游心理学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旅游心理学在旅游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课堂讲授:教师介绍旅游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内容和案例分析。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旅游心理学相关知识。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观点。

2.实践教学-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旅游者的实际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扮演旅游者和旅游心理咨询师,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

3.案例分析-班级讨论:教师提供旅游心理咨询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案例资料,撰写个人分析报告,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配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心理测试、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需要的设备。

3.图书资料:提供相关旅游心理学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讨论、互动和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kèchéng)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jiāo xué)目的、任务和要求:《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xuékē)。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旅游业实践经验。

通过(tōngguò)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guāndiǎn)和基础知识,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做好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

三、课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dǎo lùn)教学目的(mùd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休闲与旅游、旅游业与旅游科学,明确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了解旅游产品(chǎnpǐn)及其特点,掌握旅游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休闲(xiūxián)与旅游一、休闲活动与旅游(lǚyóu)二、旅游与旅游业三、国际旅游与旅游科学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旅游产品及其特点三、旅游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术语二、研究方法教学重点:旅游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决策方式,影响旅游行为的诸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者的决策一、常规决策与广泛性决策二、旅游者的决策方式第二节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一、作为个体的旅游者二、作为(zuòwéi)决策者的旅游者三、文化(wénhuà)与亚文化群体教学(jiāo xué)重点:旅游者的决策(juécè)方式;影响旅游(lǚyóu)行为的诸因素第三章旅游知觉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旅游者的知觉过程,探讨旅游者对距离、旅游地及旅游交通的知觉。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中专旅游心理学教案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NO: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NO: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什么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分类:心理过程,个性。

(1)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包括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是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心理学代表理论流派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视为心理学的最早起源。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采用的内省实验法研究心理学,自此心理学研究被确定为一门新的科学。

1、弗洛伊德心理学:精神分析法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梦的内容在于愿望的达成)经典案例介绍,与《周公解梦》比较,提问。

2、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

华生格守一般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基本原则。

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特点是否认传统心理学的对象──心理或意识,而代之以行为。

所谓行为,乃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华生曾把人的反应区分为外观习惯反应(如开门、打球)、内隐习惯反应(如思维,即无声语言)、外观遗传反应(如眨眼、抓握)和内隐遗传反应(如内分泌腺的分泌)。

他认为人类行为中所有那些似乎像本能行为的方面,实际上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

他在《托儿所对本能应提供的证词》(1925)一文中断言“在人类的反射目录中,找不出哪一种相当于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所说的本能”。

华生认为后天环境对行为具有压倒一切的影响。

不管孩子出生时如何,只要控制环境,就能训练孩子成为我们所期望的人。

他曾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作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

他提出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华生成了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者。

3、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分析人的需求,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要为人所用,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或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通道,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

《旅游心理学》教学设计

《旅游心理学》教学设计

《旅游者的气质》教学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旅游心理学》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先心理学基础知识后综合应用知识的内容编排,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旅游学科背景,培养学生对旅游者的心理分析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帮助学生分析旅游者心理具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理解气质概念;了解旅游者气质的类型;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行为及语言表现判断他们的气质类型,掌握各气质类型旅游者的阶段技巧;学生能够根据旅游者的气质特点,采用相应的接待技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职业的热爱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结合学情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各气质类型旅游者的表现;难点为:如何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者的表现使用不同的接待技巧。

四、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突破重难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宏观层面使用了多媒体直观教学的手段,遵循引导教学的理念,微观层面针对不同知识点采取了任务驱动、资料分析、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环节,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实操巩固、课堂总结。

其中讲授新课中分别采用了4种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在“旅游者的气质”一节的教学中,气质的定义、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学说等知识属于抽象的、概括性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不仅有一定的难度,还容易缺乏学习的兴趣。

对这类知识的引导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教师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讲解,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前,我抛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林黛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张飞这四个具有典型气质类型表现的人物,通过观看每个人物的视频剪辑片段,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了解你自己的个性吗?你与下面人物中的哪个个性相似?之所以采用《红楼梦》《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因为他们是家喻户晓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古代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2015学年第一学期
旅游专业旅游心理学教案
教师
授课时间
3.31
课时
2课时
课题
2.1.3 理解社会知觉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掌握旅游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知觉有哪些
重点
运用旅游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知觉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难点
掌握并在实践中应用




导入
心理上的定向趋势,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习惯性的知觉方式往往会导致知觉歪曲。




第1课时
一、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的根源
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的旅游地,第一次接触到当地居民,第一次吃到的食物,第一次看到的景色。都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第一个接待人员热情,当地人都好客。第一顿饭菜不好,所有的饮食都糟糕—以偏概全作为旅游接待人员,要努力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给客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eg:殷勤的导游一路周到的服务,取得客人信任后带客人去买假货。温柔一刀
三、经验效应: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一般来说,经验越丰富,认识越深刻,但同时,又有局限性,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
eg:客人在长江上要下水游泳。(想当年毛主席还畅游于此呢!)
导游凭往常的经验接团(广东农民团)
提问:穿警服的是不是一定就是警察?
五、近因效应: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二、晕轮效应: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象月晕,透过云雾看环绕着一圈美丽的光环,但实际上又是不存在的。在提供服务时,要避免劣质服务,否则将扩大到企业的整个产品和服务。
eg:酒店一间客房失窃,黑店,贼店,看谁对你笑都是不怀好意的但是,也不能利用旅游者的晕轮效应,取得旅游者的好感和信任,来坑害旅游者
第2课时
做课后题28页—30页来自填空、选择、连线、判断
然后讲解
小结
感觉和知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初始阶段,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一、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的根源
二、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认识
三、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
课后作业
旅游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知觉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做课后题时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是部分学生不太认真,导致出了一些小错误。
四、刻板印象: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固定,笼统的看法或印象。“共识”——知人,识事,辨物的手段。
法国人:爽朗,热情,乐于交谈,不守时
英国人:冷静,拘谨,绅士风度
美国人:自由,热情
德国人:守时,严谨
eg:同一个笑话讲给不同国家人听的反应。美国人听完就会哈哈大笑,英国人听完后会笑一下,过一分钟后会大笑,德国人听后会很认真的问你为什么好笑,犹太人没等你说完,就会说这个笑话我早就讲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