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本位看纪录片《故宫》《台北故宫》的人本精神
《故宫》、《台北故宫》纪录理念与审美形态的异同
2 世 纪9 年代 初 期 . 国 电影 理 论 家 0 0 美 达 ・ 廉 姆 斯 . “ 纪 录 电影 ” 括 当 时 威 以 新 概
的 纪 录 片创 作倾 向 。 电子 时 代 的影 像 真 假 难 辨 , 新 纪 录 电 影 ” 排 斥 真 实 , 是 主 “ 不 而
自2 0 年 1 1 日起 .中 央 电 视 台综 09 月 2
向 于 远 距 离 、理 性 的宏 大 叙 事 , 台 北 故 《
宫 》 倾 向 于近 距 离 、 性 的 心灵 对 话 。 则 感 远 距 离审视 与近男 声 。有 时 冷 峻 、 时 有
念 、 录 手 法 、 美 形 态 等 方 面 , 露 出 创 纪 审 流
作 者革 新 求 变 的探 索 轨 迹 与 印痕 。
纪 录理 念 : 事 与对 话 叙
2 位 皇 帝 临 朝 为政 与 日常 生 活 的 地方 , 4 既 权威 又神 秘 。所 以纪 录 片 《 宫 》 采 用 一 故 , 种远 距 离 、 景式 、 角 度 、 体 化 的 拍 摄 全 多 立
个 过 程 中 ,呈 现 的是 双 向的 对 话 与交 流 。 所以《 台北 故 宫 》 在展 现 国宝 精美 的 同时 , 更 着 重 于 展 示 当年 随 国 宝 一 起 前 往 台 湾 的 考 古学 家 、 物 学 家 以及 文 化 学 者对 国 文 宝 的 保护 与情 感 , 表达 他 们 对 祖 国 文化 的 坚 守 、 故 土 家 园 的依 恋 。 因而 讲述 语 气 对
张 虚 构 “ 去 的 真 实 ” 多 角 度 接 近 本 质 真 过 ,
方式 , 故 宫 的宏 伟 气 势 、 煌 仪 态 、 秘 把 辉 神
纪录片《台北故宫》影评
纪录片《台北故宫》影评一向喜欢看纪录片,特别是国家地理。
在我看来,百科知识的丰富会不断地拓宽人的思路和眼界,特别是当你困顿于一处无法旅游时,要感谢那些扛着摄像机的人们把万千世界都记录了下来,我们这些人可以在影像的流动里,稍稍安慰一下自己无法去跋涉的心灵。
纪录片《故宫》曾创下颇高的收视率,在国内掀起了纪录片热潮。
作为建筑,故宫只有一座,在北京,而故宫博物院却有两个,这另一个就是台北故宫,当年大批国宝颠沛流离、历经劫难最终去到台湾,自此便成了国人心中的痛。
好在世易时移,现在,这些传世珍宝对大陆人来说已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有感于此,央视联合台湾拍摄了《故宫》的姊妹篇《台北故宫》,这是一部制作水平上乘,值得我们收藏的经典纪录片,本身的价值也是厚重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纪录片范畴。
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为躲避日本侵略的战火,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几经辗转后迁往台湾。
为了保存和展示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台的文物,1965年,在台北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
它收藏的文物珍品90%以上来源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的文物自从1948年迁台后,祖国大陆老百姓就很少有人见到过,然而这批文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却非常大。
台北故宫的珍藏不是简简单单的文物,其中还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艺术和哲学。
纪录片《台北故宫》共分十二集,分别是国宝迁台、北沟烟雨、青铜记忆、釉彩千年、瓷中繁花、玉润光华、巧夺天工、翰墨风雅·上、翰墨风雅·下、云山深处、传世珍籍和承开古今。
内容涉及历史和当代,重在展现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流迁。
台北故宫保存着中国历代帝王数百年来苦心积聚的千年艺术珍宝,是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
《台北故宫》告诉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还有一声感叹和很多的期待。
它将要完成两项重要使命——一是呈现和深度解读藏于台北故宫的珍贵文物;二是要向人们揭示当年那次史无前例的文物大迁徙的真实过程。
通过《台北故宫》书评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过《台北故宫》书评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台北故宫》纪录片,把1948到2008年这60年的台湾历史和台湾社会的一些信息呈现出来,比如50、60、70、80和90年代台湾人的一些生活和文化性。
”然而通过《台北故宫》记录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颠沛的故事,使这些珍宝传递出的优美、宁静、高远之人文精神,在当代中国人的内心安家落户。
《台北故宫》碰触到一个个与国宝迁徙交错的命运故事,成为整个纪录片除国宝外最震撼人的环节:为了将张大千的78幅敦煌临摹壁画装上已经超载的飞机,国民政府时任教育部部长杭立武,万般无奈之下从飞机上卸下了自己的三件行李,行李当中有他毕生的积蓄20多两黄金;为了躲避日本战火负责故宫文物南迁的庄严,最后迫于国民政府命令将国宝运往台湾,不得不断绝了与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20多年的师生之情,直到临终时他嘴里还念叨着“北平”;故宫博物院元老之一那志良到台湾后一直劝说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台北故宫的建筑虽然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或许硬件上还比不上大陆近年来兴建的现代化博物馆,但她的亲和力、时尚感很难匹敌,台北故宫对于台湾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座神秘的建筑,而是一个市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场。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建设包括将要完成一万件器物、书画,以及20万件以上清代档案等等专业摄影及数字化文件,建成文物数据库。
目前,台北故宫的数字化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
”此外,台北故宫也在网络上公布了院内专家版的“十大国宝”,入选的文物包括“西周散氏盘”、“宋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清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郭熙早春图”、“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南宋国子监刊本《尔雅》”、“清藏文大藏经”、“明帝鉴图说”。
总之,台北故宫是一座面向台湾最普通市民的博物馆,给我的感觉是亲和力。
纪录片《台北故宫》第一集解说词
台北故宫(一)国宝迁台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随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的节节败退,此时的南京城里,很多国民党官兵家属想着离开这个城市撤往台湾。
搭乘飞机已经成了奢望,水路更是人满为患。
“中鼎号”靠岸的消息不胫而走,船刚停稳,国民党海军司令部的官兵家属就一拥而上,把船占得满满当当。
下关码头的混乱局面,急坏了一个人,他就是杭立武。
杭立武时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兼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他的任务就是让这700多个箱子能尽快出港。
情急之下,他打电话给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
桂永清赶到码头,登上“中鼎号”,劝大家说,箱子里都是非同一般的珍宝,急需运走。
终于,人们听了桂永清的话,下了船。
1948年12月22日清晨, “中鼎号”装载完毕,终于启航了,这次航行的终点是台湾岛的基隆港。
看着远去的“中鼎号”,杭立武松了一口气,从接到文物迁台的任务起,他就一直为这些箱子的安全忐忑不安。
这些箱子共有712个,里面装的是来自五个机构的顶级国宝,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的皇家收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殷墟出土文物、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籍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大批珍贵文物。
此外,60箱重要的外交档案和国际条约文本也随船前往,这里就有那份著名的《南京条约》。
这些珍贵的文物之所以能从遥远的北京来到南京,事情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
1933年,为躲避日军战火,故宫博物院等几家机构精选了一万九千多箱珍贵文物紧急南下。
这次大迁徙历经14年,辗转贵州、四川、陕西等地,行程十几万里,直到1947年12月又被全部运回南京,暂时存放在南京水西门内的朝天宫。
1937年故宫博物院在这里设立了南京分院。
作为那次文物大迁徙的主要负责人,杭立武万万没有想到,一年之后,这些国宝又将开始新一轮的颠沛流离,而且这次是漂洋过海。
1948年11月10日,南京市一处不寻常的院落中正在召开一个秘密的会议。
来开会的一共8个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 这所官邸的主人, 教育部次长杭立武,这次会议的倡导者,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外交部长王世杰、考古学家李济、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故宫博物院的古物馆馆长徐鸿宝。
_故宫_台北故宫_纪录理念与审美形态的异同_武新宏
雄浑又带有磁性的男声。 有时冷峻、有时 沧桑、有时恢弘,与《故宫》雄伟的气势、沧 桑的历史,相得益彰。 在审美层面上,《故 宫》用理性、深沉、雄浑的表述语态,引领 受众经历了一次宏大的文明之旅。
而《台北故宫》的叙述角度是近距离 的,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见证者。 用了 大量人物采访同期声、现实跟拍,共同寻 访、揭示、见证国宝经历的艰难历程,在这 个过程中, 呈现的是双向的对话与交流。 所以《台北故宫》在展现国宝精美的同时, 更着重于展示当年随国宝一起前往台湾 的考古学家、文物学家以及文化学者对国 宝的保护与情感,表达他们对祖国文化的 坚守、对故土家园的依恋。 因而讲述语气 语态呈现亲切、温婉的风格,采用温和柔 美的女声,仿佛面对面讲故事。 在真实自 然的同期声采访对话中、在解说者平和温 婉的叙述中,一件件看似冰冷、没有生命 的文物,变得温和、灵动起来,幻化出夺目 的光彩;而一个个传奇故事的讲述,让国 宝背后的那些人物变得生动、亲切。 朴实 的画面、自然的讲述,让《台北故宫》透过 纪录的镜头,穿越时空的距离,触动今人 的心扉。
听觉盛宴传递柔美深情。 《台北故宫》 用定制音乐、同期声采访、现场跟拍效果 声、多种乐曲伴音等形式,充分发挥声音 的感染力,打造柔和、亲切的美感。 片头曲 由制作过 《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只要你 过得比我好》、《小薇》、《心太软》、《爱江山 更爱美人》的台湾著名作曲家小虫量身定 做,曲名《爱延续》。 柔美、亲切、动人心魂 的旋律,配以同样柔美、深情的歌词,“溪 的美,鱼知道,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 离;风的柔,山知道,那留在千年的故事, 难忘记”,充满人性的柔美光辉。 而对重要 见证人、亲历者的采访,同期声、现场声的
纪录理念:叙事与对话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电 影 理 论 家 达·威 廉 姆 斯 ,以 “新 纪 录 电 影 ”概 括 当 时 的纪录片创作倾向。 电子时代的影像真假 难辨,“新纪录电影”不排斥真实,而是主 张虚构“过去的真实”,多角度接近本质真 实,而不是传统的摹写真实。 1987年 美 国 艾 罗 尔·莫 里 斯 的 《蓝 色 警 戒 线 》、法 国 克 洛 德·莱 兹 曼 的 《证 词 :犹 太 人 大 屠 杀 》是 “新纪录电影”的代表作。 ①传统纪录片 侧 重 对 “现 实 ”的 纪 录 ,比 如 罗 伯 特·弗 拉 哈 迪 的 《北 方 的 纳 努 克 》、约 翰·格 里 尔 逊 的 《 漂 网 渔 船 》 以 及 让·鲁 什 的 《 夏 日 纪 事 》 都 是纪录现实生活的,而新纪录电影则更关 注历史内容。 如果传统纪录重在“展示生 活是怎样的”, 那么新纪录电影则重在揭 示“生活是如何成为这样的”。 取材历史、 主张“虚构”“过去的真实”的新纪录电影, 在美学特征上,大胆使用情景再现,历史 资料、新闻片与现实场景互为交织。 ②而新 纪录电影对于历史的态度,则衍生出偏于 理性客观与偏于感性情感的不同审美形 态。 对于《故宫》、《台北故宫》这样取材历 史文化的新纪录电影纪录片而言,理性与 感性、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在于对历史文 化的解读角度与感知距离,在于表述的语 态与身份,从不同的视角、身份出发,采用 不同的语态与语气,则表现出不同的审美 形态与风格。 总体而言,纪录片《故宫》倾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观后感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很好的片中对那些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青铜,书画,瓷器,玉器,珍籍,珍玩的介绍。
片子虽然只有短短十二集,但是非常成功得介绍了台北故宫中所珍藏的艺术珍品,有乍看并不起眼实则蕴含着精妙绝伦的技艺的珍玩,有备受人们喜爱玉器,还有瓷器,石器等等。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更对护送这些国宝而颠沛流离的那些学者和工作人员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他们从北京到台北的路是那样的遥远,那样的艰辛,但他们伴随着古老的中国文明一路走来,几十年始终如一。
我想,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与这种贯穿五千年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吧。
《台北故宫》给我的另一大感受是揭秘感很强。
有故事,有人物,而不是一味的介绍文物。
同时,把人物、文物、故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结构上整体比较完整。
作为一部纪录片,能够令人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而有想要有继续看下去的愿望,非常难得。
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极为出色。
与画面相反,单句解说词并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进行修饰,给观众以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但一旦连起来便悬念迭起,高潮不断,给人以跌宕起伏的感觉,紧紧地抓住观众的耳朵。
开头并没有对故事进行太多介绍,而是仅仅交代了时间,使用静静,神秘等词语形容箱子,并把它比喻成是以个极为特殊的任务,并辅以情景再现:贴着封条的箱子,模糊的军舰在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吸引观众对接下来故事的期待,使开头就对观众产生了极大地吸引力。
解说词与画面的结合时观众具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富冲击力。
不过解说员有时候普通话不怎么标准,给人以一点小小的遗憾。
这部纪录片也穿插了不少亲历者或亲历者家属的个人述说,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力,更具真实感,令现实与回忆相交,加强了现实世界与回忆的联系,令观众很容易就走入历史之中,仿佛就是历史的亲历者一般,与历史产生交流。
这部纪录片采用了情节加讲述的结构,为观众缓缓拉开一段历史的帷幕,带着观众走入历史,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更是恰到好处的衬托了影片气氛,为本片增色不少。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故宫纪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故宫纪录片观后感篇1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
《明史》上说,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
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幵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
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
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
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
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
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
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
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纪录片《故宫》作品综论
纪录片《故宫》作品综论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拍摄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故宫》,拍摄时间长达三年,是迄今为止中国投资最大、制作最精的纪录片。
原来对故宫的拍摄仅仅停留在旅游线路的介绍,或者只是建筑知识的点滴反映,广大观众对故宫还是陌生的,一知半解的。
而现在的《故宫》则是第一部对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立体式展现的纪录片,在主题、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堪称纪录片的经典之作。
《故宫》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央视已经播出的只是精华版,只有12集,每集50分钟,本课就是其中的第七集《故宫书画》。
据了解,百集系列的《故宫》正在制作当中。
《故宫》采用主题式结构,分别从建筑历史、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四个部分对故宫六百多年的历史进行立体式的介绍。
纪录片采用以物说史的方式,向观众全景式地介绍了故宫建立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修缮历程和近代历史性的转变,突出介绍了故宫的功能用途和馆藏文物,以厚实凝重的历史沉淀打造了一场中华文明的盛宴。
对共同的历史经历的认识和认同,从而产生一种历史意识,是一个民族团结和联合的纽带。
建构这种历史意识,是历史文献片当仁不让的使命。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历史不可以忘记,文明更需要传播。
悠久的历史是今天最好的镜子,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故宫是一段中国历史的见证,故宫的馆藏文物更是体现古老的华夏民族心灵的活化石。
历史文献纪录片《故宫》,揭开了故宫神秘的面纱,观众看到了古老、真实、宏伟、博大的建筑群,看到了大量的神秘而又价值连城的文物瑰宝,了解了宫殿里面、文物背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在这里,历史是形象的,是真实的,也是凝重的,通过电视声像结合的传播手段,让观众接受了一次知识的普及、文明的洗礼、灵魂的震撼。
在这里,巧夺天工的建筑、灿烂文明的见证足以激起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纪录片《故宫》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郑州考点导演管理戏文笔试影片分析考题短片片名:口香糖(CHICLE)其它片名:GUM导演:JOSH HYDE主演:Javier Ramos,Alan Cuba,Quinn Schmalenburg片长:12分钟年份:2005年类型:剧情片国别:秘鲁语言:英语 / Quechua | Spanish制作机构:A LOFU题目:1:概述影片故事内容(500字以内)2:续写本片结局(1000字以内)纪录片《故宫》分析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大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客观,又细腻、生动的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历史,那恢弘的建筑,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以及那珍贵的文化精髓,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
本片为清晰,客观的将这伟大的奇迹展现给观众,在制作上独具特色。
高超的特效,完美的声画处理,精彩的镜头语言,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以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为例,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讲述故宫的修葺过程。
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镜头慢慢向后拉,由细小的人物一直到俯拍故宫的全景,瞬时造就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基调。
精彩的特效便是本片的独到之处之一。
片中多次出现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进行历史的还原,情景再现。
当历史还原到建文帝朱允文于燕王朱棣二人的“靖难之役”时,逼真的特效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水平,空旷的天地下一阵寂寥的箫声奏起,给人十分真实质感。
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对光线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动的浮云,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
具有运动感,动静结合。
片中还善于制造悬念,伴随那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声音,我们会思考,那大量的木材是如何运送到目的地的?那些沉重的石料又是怎样运输的?然后再运用特效将历史还原,俯拍的河流中飘满巨大的木材,仰拍众多的采石矿工,逆着阳光,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付出的艰辛。
不同角度对各种工匠的特写,突出了故宫建造工程的浩大与难度。
后纪录时代的纪录片——观大型纪录片《故宫》有感
《 故宫 》 最值得 期待 的地 方 。从叙 事的整体 结构上
来看 , 故宫> 《 的叙事逻辑相当清晰。它层层递进 ,
层层深入 。第 一集讲皇 宫 的建设 , 第二集讲 皇宫的 建筑 , 三至 五集 开始 进入 皇 宫 的历 史 , 七八 集讲 六
述皇 宫的收藏 , 十至十二 集 由故宫 而至博 物院。 它 将 历时性 的 时 间发展 和 共 时性 的空 间展 开结 合在
着 重于 线索 的完整清 晰 , 而是 以集 中并跳 跃的手段 来展开 。 它将几 个关键 的时段和 场景分置 在不 同的 节奏点 上 , 以设置 的叙述 逻辑 将其联 系成 整体 。比
颗流 星划 着灿烂 的光 芒从天 而降开 始 ,在光与 影 富有创造性 的
表现 力下 , 一座伟 大 的宫殿在 中国北方 的平原 上拔 地 而起 。 也是在
的支 持下得 到 了凸显 。奇观 性的好 莱坞式 手法 在纪录 片 中大量使
如在 第五 集 《 国之 问 》 , 家 中 主要 讲 皇室 的婚 庆 生 育 与国家政治 之间 的联 系 。 要的叙述 点有皇 帝的 主
选 秀和新 婚 、 帝起 居的 养心殿 、 皇 皇帝如 何 召幸嫔
用, 宣告 了传统 纪实 主义理 论 阐释 力 的萎缩与 对实践 指导 的缺席 ,
维普资讯
妃、 皇帝 的继承人 与没 有后 人 的皇室 。这几 部分 相对 独立 , 它们 之
L  ̄ 在 < 事屋 脊 > Li 盛 : l 一集 的开头 就是 这样 变 幻的黑
间的过渡 主要依 靠技 术手段 。 这使得 < 宫 > 观众 某种碎 片化 的 故 给 感 觉。在 具体 每集 之 中的叙 事安 排上 ,戏剧 化 的结构 方式 非常 明 显, 主要 运用 了这几种 手段 : 一 , 事逻 辑 下将 富有故 事性 、 其 在叙 戏 剧性 的人和事植 入 其 中。在 < 故宫 书画 》 , 导除 了将较 少 的时 里 编 间 用于面上 的铺陈介 绍 之外 , 用了四个 戏剧性 的故 事 了书画 使 为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导言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为《故宫》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以其精彩的内容和出色的拍摄手法让我深受触动。
以下是对于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
1. 纪录片概述《故宫》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部纪录片,全片分为多个章节,以全面地向观众展示了故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 精彩的内容该纪录片详细介绍了故宫的历史背景,如秦始皇建造兵马俑的故事、明代建造故宫的背后故事等等。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观众能够深入了解故宫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纪录片还向观众展示了故宫的建筑风格和布局。
通过镜头的引导,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故宫的宫殿建筑和园林风景,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更令人惊叹的是,纪录片通过大量的珍贵档案和文物展示了故宫的珍宝,如黄琉璃佛像、翡翠白菜等等。
这些珍宝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纪录片的介绍,观众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它们的来历和意义。
3. 出色的拍摄手法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非常出色,通过运用多角度、多视角的拍摄方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首先,纪录片运用了空中拍摄的手法,从鸟瞰故宫的角度,呈现了故宫宏伟壮观的景象。
观众可以通过这种视角更好地感受到故宫的宏伟气势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其次,纪录片还利用了柔焦、拉近和远离等手法,切换不同的焦点,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注意到故宫内不同的细节,如雕刻、装饰和花纹等。
此外,纪录片还有大量的移动拍摄和镜头追随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故宫的动态和生机。
4. 对于故宫的思考观看完《故宫》后,我对故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宫,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更加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惜和骄傲自己的文化传统。
其次,纪录片中展现的故宫建筑和文物让我深感敬畏。
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文物的瑰丽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最后,观看这部纪录片对我个人的启发也很大。
纪录片《台北故宫》探讨
纪录片《台北故宫》探讨作者:李勇来源:《活力》2011年第08期[摘要]一个并不属于黄金时段播出的纪录片《台北故宫》,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各大网站也因此展开了持久热烈的讨论。
本文认为,《台北故宫》成功地利用了传播学的“受众中心论”,即将传播系统的诸要素——传播内容、受众、反馈、效果、环境及传播活动均以受众为中心,故而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纪录片;台北故宫;市场细化一、故事化的“使用与满足模式”纪录片《台北故宫》的副题是《故宫国宝在台北》,这个组合就包含了故事的结构、节奏,决定了它的跌宕起伏、张弛有序:讲述了一段人与物的传奇,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一则故事,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出类似的传说。
纪录片《台北故宫》就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仿佛带观众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从青铜到玉器,从玉器到文献,同时还讲述了那群护送故宫文物的守望者的故事,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很细节很深入地还原给观众。
《台北故宫》碰触到一个个与国宝迁徙交错的命运故事,成为整个纪录片除国宝外最震撼人的环节:为了将张大千的78幅敦煌临摹壁画装上已经超载的飞机,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杭立武,万般无奈之下从飞机上卸下了自己的3件行李,行李当中有他毕生的积蓄20多两黄金;故宫博物院元老之一那志良到台湾后一直劝说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要提高传播效果, 必须遵循双向传播的本性, 尊重受众的要求、反馈, 真实地反映受众的心声。
《台北故宫》选取生活中最动感情的人和事,将编导新的情感倾注其中,并及时抓住情感的高潮点加以渲染,把特定人物特殊情感置于特定情景的特定事件之中,使观众通过人物感觉到纪录片的情感力量。
二、市场细化,有效传播《台北故宫》的播出时段避开了传统意义上的黄金8点段,12集每天固定的播出时间是10点22分,这其实是在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生理状态情况下以具有一定艺术品位的知识分子为观众定位的市场细化。
从故宫纪录片拍摄角度的变化看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
纪录片之旅SHENGPINGSHIJIE文艺直通车从故宫纪录片拍摄角度的变化看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冯晓民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故宫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实践不断尝试新的视角,创作者在揭示故宫文化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探索,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文章梳理了故宫题材纪录片拍摄角度变化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探究这些变化中蕴含的规律。
关键词:故宫纪录片拍摄角度文化自信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这是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一件民族盛事。
此时此刻,全世界目光再次在此汇集。
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真实写照。
由于故宫文化的丰富性和重要性,长期以来,纪录片镜头多次聚焦故宫,以不同视角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中华文明的窗口。
纪录片镜头中呈现故宫的角度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这些变化融入节目立意、拍摄手法等方面,与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紧密相连,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
故宫题材纪录片发展历程为了解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全貌,我们首先对其发展历程加以梳理,大致来说,它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清朝至民国时期,是故宫题材纪录片的萌发与雏形期。
由于技术发展等原因,此时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影视纪录片,这一时期关于紫禁城的影视资料均为外国人所摄。
西方坚船利炮击毁了尘封多年的国门,中国人仰视的神圣之地洞开,外国列强得以贪婪地向内窥探。
据考证,“一段拍摄于1898年,也就是农历戊戌年的视频被认为是最早记录紫禁城的视频”。
视频片段大约30多秒,镜头中的紫禁城被衰败肃杀之气笼罩,甲午战争失败后,为改变现状,这一年中国自下而上涌动着一股变革图强的激情,然而这场改革兴也勃焉亡也忽焉,之后光绪被软禁,慈禧再度垂帘听政。
1903年,一个叫西蒙斯(Simmons)的美国人拍下了一段紫禁城的视频。
镜头中的景物越发破败,清王朝即将走到终点。
此后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立。
1935年,美国Educational Films公司拍摄了《摩登北平}(Modern Peiping)纪录片,片长7分多钟,镜头跟随几个外国水兵游览北平街市、故宫、北海等地,古老建筑一片断壁残垣,荒草丛生。
台北故宫观后感精选
台北故宫观后感精选《台北故宫》是一部来自日本的纪录片,该片共有2集,每集长60分钟,网友们对这部影片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来看看吧!01花了一个周末的上午看完了台北故宫的纪录片,新鲜出炉的NHK大作,感觉精简得当,于是又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在豆瓣上添加了这个目录。
NHK拍摄过《故宫珍宝》,集合了北京、台北两地故宫的珍宝,而今再拍《台北故宫》,此次单纯就台北的故宫而论,从文物到拍摄手法都更显得轻松,今年6月28日方才在日本上映,算是关于故宫最新的纪录片了。
影片分两集,首集说的是台北故宫的由来,次集则讲故宫的文物(皇帝的珍宝),描述脉络清晰,时间横纵轴划分详细,从皇家背景一路讲到辛亥革命,而后又有技术层面地推进到了中日战争(国内的说法是日本侵华战争),重点的笔墨在于故宫先生庄尚严的故事,一路护送文物,逃离战火,最终又带着文物前往台湾,文物与人休戚与共。
选择庄的故事,一方面是庄的确是故宫重要的灵魂人物,另一方面是他的日本留学的背景,从日本学习到的保护文物的做法运用到了逃离日中战争的过程中,但是看完后,并无觉得反感,反倒是增添了一种大格局心态,毕竟,从人物的选择到故宫形成的背景,日本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但是日本对于台北故宫的认识,尤其在政治层面,令我不由得想到先前读过的《两个故宫的离合》一书,书中认为对于华夏文物的继承代表着正统的精神,也在该记录片中呈现,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只能作为第三方的见解。
只是,从第三方之眼,台北故宫走一遭,冷清看民族仇恨,理性议两岸离合。
即便是帝王,也不过能在画轴上留下小小印章一枚,任谁的江山都没能长久过文物。
02多为偏颇臆断而非严谨客观观点。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话不知是被剪辑还是如何,听着像是把古代中日文化交流摆在对等位置上。
现代可能是,古代不可能是啊。
介绍英国博物馆藏品来源时,一个劲的说是被溥仪卖掉的,对大部分展品如何过来的(大家都懂)只字不提。
nhk现在不止要照顾美爹感受,连英爹也认了吗。
纪录片《故宫》分析
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大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客观,又细腻、生动的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历史,那恢弘的建筑,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以及那珍贵的文化精髓,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
本片为清晰,客观的将这伟大的奇迹展现给观众,在制作上独具特色。
高超的特效,完美的声画处理,精彩的镜头语言,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以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为例,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讲述故宫的修葺过程。
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镜头慢慢向后拉,由细小的人物一直到俯拍故宫的全景,瞬时造就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基调。
精彩的特效便是本片的独到之处之一。
片中多次出现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进行历史的还原,情景再现。
当历史还原到建文帝朱允文于燕王朱棣二人的“靖难之役”时,逼真的特效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水平,空旷的天地下一阵寂寥的箫声奏起,给人十分真实质感。
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对光线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动的浮云,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
具有运动感,动静结合。
片中还善于制造悬念,伴随那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声音,我们会思考,那大量的木材是如何运送到目的地的?那些沉重的石料又是怎样运输的?然后再运用特效将历史还原,俯拍的河流中飘满巨大的木材,仰拍众多的采石矿工,逆着阳光,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付出的艰辛。
不同角度对各种工匠的特写,突出了故宫建造工程的浩大与难度。
正是因为这无数的人的自我奉献、牺牲精神,才有了我国建筑,文明史上的奇迹。
本片的声画结合也是相得益彰。
无论是恢宏大气的乐曲伴随着宏伟的宫殿,还是故宫修葺时急切的鼓点,抑或是制造悬念时那空灵飘渺的中国古典乐曲,无一不使得影片整体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那个极具表现力的解说词,也起到了灵魂般的作用。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集中将我国的文化特色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故宫,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片中将我国的绘画艺术也融入其中。
《燕京八景图》中精妙绝伦的景色独具特色,细腻的笔法描绘出当时北京的美景与风情。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1谈到《故宫》这么一部纪录片,除了膜拜我想不到更好的词来表达我的`感受!说实话,看《故宫》之前,我在想是怎样的士气让导演敢去拍这么一部纪录片。
故宫,紫荆城,古时的皇家圣地,这样一座几乎能代表中国的建筑,在国人心中是神圣的,在西方人眼中是神奇的。
要想记录他的独特之处,呈现他的魅力。
这着实不是一项简洁的任务!与其说是艺术创作,我想整个摄制组更多的是自己的使命,一个文化传播者,一个传媒人的使命。
看完这不纪录片,我被震撼到了,长镜头,延时拍摄的运用令人鄙视!这么一部纪录片呈现故宫的魅力,我觉得足够了!片中皇家圣地的庄重和神奇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
由于故宫的特别性,纪录片的拍摄只能故宫闭馆的时候进行拍摄,很难想象这么一部纪录片要耗时多久。
更有一点要说的是,故宫中的藏品巨大多数均为绝世珍品,在进行特写镜头拍摄的时候,考虑到艺术创作的美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文物的爱护。
仅仅就打光这一环节来说,部分书画作品明显不能承受高温,所以,这对整个摄制组又是一大挑战!我觉得《故宫》这部纪录片对我的影响,精神上的影响圆圆大过艺术创作发面的影响。
拍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除了过硬的专业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艺术创作的心,能够耐下心,认仔细真,踏踏实实完成每一个细小的工作吗,更重要的是不能被貌似繁重的任务所击垮。
《故宫》记录片观后感600字2看完《故宫》这部纪录片,有个词始终在我脑海中显现,那就是“奇迹”。
这个奇迹的产生好像就是古代皇帝的一个命令。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夺过皇位后,将自己原来的封国北平设为其次京都,改名为北京,耗费无限人力物力历时15年最终建成紫禁城。
古代封建帝王称自己为天帝之子,而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故宫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也是皇家名贵身份的象征。
紫禁城内最尊贵的建筑是太和殿,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长宽比例为9比5,象征着九五之尊。
台北故宫纪录片观后感
台北故宫纪录片观后感我最近观看了一部关于台北故宫的纪录片,感受非常深刻。
这部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向观众展现了台北故宫的壮丽和庄严,让我对这座博物馆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台北故宫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它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北投区,原本是中国大陆的故宫博物院的分馆,后来因政治因素而保存在台湾。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皇家宫殿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古代文物收藏,充分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纪录片首先介绍了台北故宫的建筑与布局。
故宫占地广阔,建筑宏伟壮观,共有四座主要建筑物:午门、正门、乾清宫和内务府。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通往正殿,以红墙黄瓦的特色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展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正门是来到故宫的重要入口,它上方的龙凤山墙雕刻精美,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乾清宫是故宫的核心建筑,保存着许多宫廷珍宝和文物,包括中国古代绘画、陶瓷、玉器和书法等。
内务府是故宫的住宅区,保存了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是故宫宫殿建筑中独特的一部分。
纪录片还详细介绍了故宫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的居住地和政治中心。
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包括瓷器、绘画、书法、玉器、家具、铜器等,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纪录片透过讲解和画面,向观众展示了故宫的精美艺术品。
故宫内收藏了无数珍贵的艺术品,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韵味。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的瓷器收藏,中国的瓷器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尤以明代和清代的瓷器最为著名。
这些瓷器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纪录片展示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如青花瓷、景德镇瓷等,每一件都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纪录片还介绍了故宫的绘画和书法艺术。
中国绘画和书法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它们以文字和图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传递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精神。
从“大气磅礴”到“婉约清丽”——纪录片《故宫》与《台北故宫》风格衍变分析
从“大气磅礴”到“婉约清丽”——纪录片《故宫》与《台
北故宫》风格衍变分析
陈瑾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大气磅礴——《故宫》2005年,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拍摄了12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故宫》,并于2005年10月底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受到了传媒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成为2005年一个相当重要的媒介现象和文化现象。
《故宫》的成功绝非偶然,它几乎凝聚了所有成功纪录片所包含的因素:专业精良的制作团队、资深的专家顾问团体、优质精良的技术设备和手段。
【总页数】2页(P69-70)
【作者】陈瑾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大气磅礴”到“婉约清丽”——纪录片《故宫》与《台北故宫》风格衍变分析 [J], 陈瑾;
2.纪录片《台北故宫》传播特色分析 [J], 周晨;
3.纪录片《台北故宫》传播特色分析 [J], 周晨
4.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以纪录片《台北故宫》为例 [J], 刘红平; 胡
明华
5.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以纪录片《台北故宫》为例 [J], 刘红平; 胡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录片《故宫》。
这部纪录片以一种细腻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的辉煌和庄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故宫》这部纪录片以故宫作为主要背景,通过讲述故宫的历史,让观众领略到了这座建筑的千年辉煌。
从始建于明代的建筑风格到清代的宫廷布局,从宏伟的殿堂到精致的花园,纪录片通过详细的解说、精美的摄影和恢宏的场景,将故宫的历史逐一展现在观众眼前。
观看这部纪录片,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独特的体验。
我对历史和文化都很感兴趣,而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代表,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亲临故宫。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故宫,感受其雄伟壮丽的气势。
从纪录片中,我得知了很多关于故宫的历史和背景知识。
我了解到故宫是中国古代君主生活和政治活动的中心,是中国宫廷文化的瑰宝。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宫殿、大殿、房舍等建筑精巧而庄重,彰显了古代建筑的卓越工艺和雄伟气势。
纪录片还介绍了故宫的城墙、皇城、内廷、外廷等重要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令人叹为观止。
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被故宫的精美细节所折服。
纪录片中出现了众多的艺术品和文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无一不那么精致、雄伟。
从珍贵的玉器、瓷器到精美的绘画、书法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这些文物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宫廷的奢华和富饶。
除了故宫本身的壮丽景观外,纪录片也以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展示了故宫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
对我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对宫廷生活的展示。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和皇后以及其他成员们是如何进行生活的,他们的居住环境、起居习惯和日常娱乐活动都被有条不紊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对古代皇家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不仅加深了对故宫的了解,也更加饱览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受众本位看纪录片《故宫》《台北故宫》的人本精神
作者:马兴家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9期
摘要:人本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人,本文以《故宫》《台北故宫》为例,采用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受众的角度对两部纪录片中所体现的人本精神进行探讨。
关键词:纪录片;故宫;台北故宫;人本精神;受众本位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载体,拥有强势的传播功效,在“快餐化”、娱乐化的模式中,电视纪录片是相对高层次的节目,智利纪录片导演顾滋蔓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在我国,电视纪录片承担着传播国家文化思想观念等任务,担负着普及人文观念的责任。
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和生活理念,对一个国家而言具有纽带和粘合的作用,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具备人本精神的纪录片,才可肩负起电视纪录片的职责,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博得大众的喜爱,长久的电视节目中生存下去。
所谓人本精神,也就是“以人为本”,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人本精神又叫做人本思想、人本主义,最早由古罗马西塞罗与格里乌斯提出,指“人
性”“人情”以及“万物之灵”。
人本精神强调尊重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协调进步,建立以认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是人本精神的实质内涵。
“受众本位就是以普通受众为大众传播的中心,以受众作为传播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即从受众的需求出发,以受众的满足为终点。
”大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的是人们受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驱使,会主动使用大众媒介或其他形式的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人们观看电视基于人们对电视内容的需求和渴望,纪录片无论承载着创作者何种思想理念,最终都是要播给观众看,好的纪录片一定能够满足观众的需要,能够经受市场的考验。
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历来重于说教,形式古板,“我国的纪录片往往口碑很好,但市场反映不佳”。
2005年《故宫》播出,收视率一度超过同期热播电视剧,并获得多个奖项,引发好评高潮,连周兵导演自己都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轻观众也喜欢看历史纪录片”。
暨南大学谭天教授认为:“从《故宫》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转机”,《今传媒》称它为“冲顶中国纪录片‘珠峰’。
”这么多的赞誉,归根结底是因为《故宫》走出了符合自己规律的市场化道路,得到了受众的认可和支持。
一、关注文物背后的人
早些年拍的有关历史文物纪录片,都是单纯的记录文物,讲解文物的来源、材质和意义等,如日本NHK拍摄的《故宫之宝》,很少涉及到与文物相关的人,不免显得乏味,说教意味浓厚。
但是在周兵拍摄的《台北故宫》里,叙事模式是每一集一个主人公,这个主人公必定
是于这一集想要展示的文物相关的人,可能是文物迁台史的经历者,也可能是花费几十年的时间研究这些文物的学者。
通过这些人引出相关文物,再通过文物透视与其相关的人物的思想与生活。
比如随着文物迁台的庄严父子,庄严一生都与迁台文物结合在了一起,从1933年入宫看管文物,后来随着文物带着家眷南迁至台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长,共40余载光阴,他从一而终了,临病逝前他有两个愿望未了,一个是三希帖没能同堂,一个是没能把这些宝贝再带回故宫。
还有李济和李光谟父子,一同赴台,李光谟为了完成学业又返回大陆,没想到一别便此生再未相见,令人感慨惋惜。
再如八年都没有做出出色作品的陈祖章,因雕刻了一枚橄榄核舟受到乾隆赏识,从此命运改变。
因为关注到了这些与文物相关的人,让整部影片显得更具有可看性和人情味,仿佛历史也充满了感情,文物也有了言语,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可看性变强,作者想要表述的人文精神也于无形中渗透给了观众。
二、最大限度满足观众需求
在拍摄《故宫》时,导演周兵说过,在选材上要新,尤其是信息上,要拍出观众平时看不到的故宫。
从生活文物到历史故事,从历史事件到宫廷生活,用客观的角度揭开了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向人们呈现出紫禁城中最真实的生活点滴,满足观众对帝王生活的窥探心理。
自1948年国宝迁台后,我国大陆人们很少能听到有关台北国宝的消息,但是这批65万件宝物在中国国宝中堪称经典,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台北故宫》中,导演花费大篇幅详细的介绍国宝迁台的过程,利用史实资料和人物访谈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形,都有哪些国宝去了台湾,那些国宝又在台湾经历了什么,台湾人们是如何看待这批国宝,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两岸人们都做了那些努力。
影片还花费一番心思在船体台湾社会和百姓生活面貌上,“交代一些民生和台湾岛内的生活,这也是大陆观众想了解的”。
《台北故宫》与《故宫》相比,在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大不同,显得更平易近人了一些,这反而更能激起观众对海峡对岸人们和宝物的兴致。
三、占领市场,由“小众”变“大众”
长期以来,纪录片一直都在“文艺”与“商业”间徘徊,过于强调个人和独立性,则大众难以接受,成了无法流通与市场的“艺术品”,过于商业化又可能会背离了纪录片的本质。
但是《故宫》的运营可谓是突破瓶颈,迎来新阶段。
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广告营销、海外版权营销和DVD成品销售。
《故宫》在内容、手段、理念、技术上的创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迎来了收视高潮,所以央视在播放前后的广告费用也会随着上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购买了《故宫》国际版特辑的海外独家发行代理权,并在《故宫》的基础上改编出两个小时的《揭秘紫禁城》,分别在164个国家播出,有2.9亿人观看;向海内外同时推广电视播映和音像制品。
《故宫》究竟能否盈利,笔者不能随意猜测,但是它确实带来了纪录片市场开发的新模式——与国际电视机构联合制作、共同经营,它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海外电视市场中得到增值,并得到广泛、有效的传播。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精神文化如果不及时跟上步伐,社会容易陷入空虚浮躁金钱本位的氛围中。
电视纪录片具有社会认知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只有坚持将人本精神贯注于电视纪录片,才能充分的表达人的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状态和条件、人与人的沟通等等,才能真正的成为人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镜子。
参考文献:
[1]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赵翌、陈晓蕾.历史的影像化传播——电视纪录片《故宫》中的“情景再现”分析[J].新闻界,2007(10).
[3]王红叶.主题画面化——浅析大型纪录片《故宫》的视听语言[J].声屏世界,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