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命运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命运分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才华横溢、最富于文艺气质、最具有文学意义的女子形象之一。
她的命运是小说中最为悲惨的命运之一,令人深感惋惜。
那么,林黛玉的命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第一,家世和身世均为不幸林黛玉家世显赫,父亲是荣府的二爷,祖父是太学士、监察御史,家财万贯,但却因这样的家庭背景而饱受人们的误解与排挤。
她的母亲夭折,父亲又因命案遭到牵连而自焚身亡,使得她从小就失去了亲情的关爱,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加上她出生时命格就注定了她这种虚弱、敏感的性格,所以说,她的命运之不幸可谓由家世、身世以及先天条件共同造成的。
第二,长相和身体状况引发被动林黛玉是小说中的美女,她的容貌被形容为“倩影憔悴、轻烟浮动”,她的艳丽,使得许多人都无法抵挡。
但这样的美貌也是她命运不幸的原因之一,因为她曾经一个人在芳草地上荡秋千时,不慎受了寒气,之后就一直身体虚弱,再加上她心地善良,与庶出的妹妹宝钗争宠,内心的创伤也更加严重,因此总是常常病倒,成为男女情感纠葛的无言的受害者。
第三,敏感性格和境遇导致意志不坚林黛玉聪明睿智,文学才华超群,但依然跌落了生活的谷底。
这主要是由于她敏感的性格,常常过分地感受到别人的不满和孤独,因此在情感上容易受到伤害,甚至绝望地逃避现实。
此外,林黛玉还生活在封建家族结构的下层,即便在家族中拥有较高的地位,但在比较复杂的生活环境下,她也很难抵挡使用权力的人的攻击与排挤。
最后,她对贾宝玉的爱恋是不可得的,尽管她对贾宝玉说过:“抱得时而否泰,缘尽来,有始无终”,但实际上是导致了她更深的孤独和绝望。
综上所述,林黛玉的命运并非单一的原因所造成,而是由多方面的。
她具备了英雄豪杰的聪明才智、优美艺术的审美趣味、博大精神的人文关怀,但同时它也具备着人类的脆弱无力、扭曲压抑、伤害与挣扎。
她的命运也因此成为了读者感受这部繁华谢幕的小说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林黛玉:独立女性,情感丰富,命运悲惨

林黛玉:独立女性,情感丰富,命运悲惨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位极具特色的人物,她的性格、情感和命运都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以下是对林黛玉的点评:1.林黛玉,一位出自红楼梦的经典人物,性格独特,魅力无穷。
她拥有敏感、多情、独立、反叛等多元化特质,使得她的形象深入人心。
林黛玉的个性强烈,独立思想熠熠生辉,她不愿随波逐流,对传统礼教和封建束缚有着怀疑和反叛的态度。
这种独特的性格使她在封建社会中显得尤为突出,也让我们看到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
⏹林黛玉的才华横溢,才情出众,她的敏感也使得她对世间的痛苦和不公感到敏锐,常常因此陷入深深的忧郁和自怜之中。
她的每一首诗、每一篇散文都充满了情感和深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深思考。
⏹在林黛玉的性格中,我们看到了敏感、多情、独立和反叛等多重特点的完美结合。
她既拥有传统女子的温婉和感性,又有着男子般的坚韧和独立。
她的才华和敏感也使她在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不可替代的经典形象。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她的才华让我们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敬意。
她的故事也让我们反思自身,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独立和反叛的精神,同时又能温文尔雅,充满爱心。
林黛玉的形象和性格,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人生启示。
1.林黛玉是一位情感丰富而真挚的女子,她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纠葛是《红楼梦》的一大看点。
林黛玉对宝玉的爱意溢于言表,但同时也充满了悲欢离合。
她对家族和社会的无奈和矛盾情感,让她在感情上备受困扰和痛苦。
她既渴望美好的爱情,又深知现实的残酷。
林黛玉的敏感和多疑也让她的情感世界更加复杂而深刻。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真挚爱情和悲惨命运,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情感的复杂性和人生的苦涩。
2.林黛玉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深邃,她的情感世界也是《红楼梦》中的一大看点。
她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情的女子,她的才华和智慧让她在红楼中的地位更加崇高。
然而,她的情感世界却充满了悲欢离合,她的敏感和多疑让她在感情上备受困扰和痛苦。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早逝命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早逝命运《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是林黛玉。
林黛玉作为贾府四大女角之一,其个性鲜明,才情出众,但遭遇了早逝的命运。
本文将探究林黛玉的早逝命运并思考其影响。
林黛玉是贾府中的贵族女子,兼具美貌和高尚的品质。
她聪慧敏锐,情感细腻,文学才华出众。
然而,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林黛玉的命运却异常坎坷。
她生来命苦,被贾母端详过后即被视为倒霉星宿,被命名为黛玉,象征着命中不幸。
林黛玉误解自己命中注定的悲剧命运,她对自己的遭遇心生愤怒与抗争。
林黛玉与贾宝玉一起成长,两人相依为命,情感纠葛复杂。
林黛玉对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意,但与他们相爱相杀的是封建礼教与家族利益的束缚。
林黛玉才情高绝,敏感多情,但却无法与贾宝玉共度美好时光。
她逐渐发现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渐渐式微,贾府的世俗利益和宗法制度成为了她与贾宝玉相守的障碍。
林黛玉的身体状况也日益恶化,心灵与肉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她病弱而多病,身体的虚弱与命运的无情悲剧相互呼应。
小说中,林黛玉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她情绪的波动以及行为的表现。
她的痛苦常常体现在诗词之中,表现了她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贾府现实的厌倦。
她的早逝命运不仅仅是身体的逐渐衰弱,更是心灵的压抑与折磨。
林黛玉在小说中的早逝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悲恸与思考。
她是一个纯粹而脆弱的灵魂,她对命运的嘲讽和对封建礼教的蔑视既是她独立人格的展示,也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
她的离世是对封建道德伦理的反抗,是对女性命运的哀悼。
林黛玉早逝的命运给现实社会带来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性别不平等的思考。
她的死使得人们警醒,引起对女性地位、社会道德以及命运的讨论。
尽管林黛玉早逝,但她的人物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她被赋予了象征女性独立、纯洁与艺术才情的意义。
她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的执着,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她的形象被广泛崇拜,成为无数女性的榜样与追求。
《红楼梦》中的悲剧命运:林黛玉的心碎情伤

《红楼梦》中的悲剧命运:林黛玉的心碎情伤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曹雪芹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故事展开了对封建社会道德沦丧与男权制度约束下女性命运的揭示。
其中,林黛玉可谓是最令人动容和痛惜的角色之一。
她身世多舛,天赋聪颖,才情出众,却因缺乏家庭地位和社会声望而备受压抑。
她深爱着贾宝玉,但最终却遭受了连续打击和伤害,最终以自杀收场。
本文将详细探讨《红楼梦》中林黛玉所面对的悲剧命运以及她那颗被情伤碎裂的心。
林黛玉生活背景与命运林黛玉是贾府贾母养育的外孙女,她出生在一个富有但不幸福的家庭。
由于母亲王熙凤被贾政妻子薛宝钗所排挤,林黛玉从小就饱受家庭纷争和心理创伤的困扰。
与其它贾府成员相比,林黛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同。
她备受排挤和忽略,在家庭中往往被当做棋子、工具来利用。
这种缺乏关爱与温暖的环境为她日后经历悲剧埋下了伏笔。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一对情侣。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亲密关系。
然而,他们之间面临着无法逾越的阶级隔阂和封建道德约束。
尽管林黛玉对贾宝玉抱有最真挚的爱意,但命运却将他们拆散。
贾府内部权力斗争、家族利益的博弈以及贾宝玉身不由己的订婚等因素,都导致了两人的情感无法得到真正认可和实现。
这种矛盾与冲突使林黛玉深陷爱情的痛苦之中。
林黛玉心灵受创:遭受连续打击作为一个敏感善良的女性,林黛玉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巨大反应。
在《红楼梦》中,她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和伤害,对她的内心造成了沉重的创伤。
首先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合的事实,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失望和心碎。
其次,贾政要求林黛玉剪发、出家修道,这是对她个人自由和幸福追求的严重限制。
最后,林黛玉自身体弱多病,在生活中经常受到被忽视、遭遇不公平待遇等。
这些连续打击使林黛玉逐渐崩溃,并最终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苦闷、无望的生活。
林黛玉人生悲剧论

[内容提要] 林黛玉是林如海与贾敏的独生女,她貌若天仙、聪颖敏慧,她博览群书、能诗善词,她率真坦诚、性孤气傲,她敢爱敢恨、忠贞不渝,从不掩饰对宝玉的一往情深。
但是,贾府从维护家族利益出发,利用封建宗法思想和他们掌握的权力,无情地扼杀了宝黛纯真的爱情,最终导致了一个“泪尽而逝”、一个“悬崖撒手”。
天才作家曹雪芹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直抒胸臆等多种表现手法,通过对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诗社共吟、游园设宴、节日玩乐等多种场景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美丽、多才、痴情、敏感、聪慧的具有叛逆思想的封建贵族女性形象。
《红楼梦》就是林黛玉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林黛玉孤寂率真聪颖痴情叛逆悲剧多重性《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它毫不掩饰地描写了痛苦的人生、破灭的美梦和被摧残的爱情,被王国维称之为“悲剧中之悲剧”。
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几乎全部带有悲剧色彩,而其中最典型的应该是作者曹雪芹饱蘸血泪而精心塑造的女主人公——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永远的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塑造了这样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在大观园众多女儿之中,惟有林黛玉的形象最为动人,她极富时代与人生概括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画廊中不朽的艺术典型。
林黛玉的人生悲剧具有明显的多重性特征,突出表现在境遇、个性、才能、爱情、时代等几方面,内蕴丰富,涵盖广阔,这几重悲剧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鸣出震响千古的命运大悲剧,使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具有极为浓郁的悲剧审美意蕴。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独特而永恒的艺术魅力而心醉神迷。
一、林黛玉的人生悲剧是境遇悲剧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理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理林黛玉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命运和心理描写是该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本文将从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她在《红楼梦》中的角色定位。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源于她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
她出生在贵族世家,父亲是贵为宁国府的贾政,母亲为贾母的亲妹妹王夫人,因此她具有较高的地位。
然而,她的父亲因为得罪权臣而被贬官,家族被迫离开京城重返贾府。
这一事件使得她从小失去了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并在贾府中受到排斥和歧视。
贾府是一个庞大的大家族,充斥着争斗和政治斗争,林黛玉的家族地位不再高贵,她的亲人们常常忽略她的存在,甚至对她心生嫉妒与敌意。
这种家庭和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使得林黛玉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她渴望得到爱和尊重,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孤独和无助的命运。
心理上,林黛玉是一个敏感、才情出众、独立思考的女子。
她具有独特的艺术才华,擅长文学和音乐,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世事深刻的洞察力。
然而,她内心深处却常常感到无力和沮丧。
她对于现实世界的不公正和虚伪感到愤怒和绝望,这使得她的心灵逐渐受到侵蚀。
她对贾府中虚华的生活态度持怀疑态度,并与荣府中的宝玉形成了独特的羁绊。
然而,她在与宝玉的感情纠葛和命运抉择中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痛苦之中。
她内心对于纯真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让她备受煎熬,逐渐导致她心理崩溃。
她开始产生了自卑、不自信、自责的情绪,进而引发了她的悲剧命运。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和心理刻画在《红楼梦》中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她代表着那些在封建社会中遭受命运嘲弄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命运和心理拷问反映了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她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使她成为了广大读者心中的英雄与受难者。
综上所述,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她的悲剧命运和心理描写是对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刻画。
她的故事令人动容,引人深思,对于读者来说,她的悲剧命运和内心的痛苦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原因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原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就暗示了此作品是一部悲剧,里面的人物几乎全部带有悲剧色彩,而其中最典型的应该是作者蘸着血和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
林黛玉是个悲剧性人物。
我认为她的悲剧表现为:绝世才华、和宝玉性格迥异、不屑于人情世故。
而悲剧的本质原因是她自己的性格使然,所以雪芹用一句诗来作暗示一一莫怨东风当自嗟。
在第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黛玉抽的那支诗签:“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愁清露’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东风”一词有时在诗词戏曲中指代家长。
最有名的是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这里的“东风”就是喻指逼他和表妹唐琬分手的母亲。
也许,林黛玉意识或潜意识中总是将“东风”这个意象作为一种能主宰花草命运的力量来表现的,而她自称是“草木之人”,所以在她的诗词中就常以“东风”这个意象来喻指贾府长辈,表达自己的希望、失望、烦闷以及悲愁。
“自嗟”的本义叹息,就有自我埋怨的意思。
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态度是既十分同情,又婉转地批评她不该埋怨“东风”,应当对自己进行一些反省。
而这个“自嗟”首先就是要埋怨自己的恃才傲物、不屑于人情事故,事事多疑多少也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酿成和宝玉的恋爱悲剧。
也酿成自己的人生悲剧。
这句诗也证明曹雪芹并不认为是贾府的长辈们生生拆散了宝黛的婚姻。
可见“东风”并未拆散他们。
也就是说,林黛玉的悲剧的本质原因在于自己的绝世才华、和宝玉性格迥异,再加上不屑于人情事故。
悲剧之一:绝世才华。
有才的人往往都不被世人所理解,而倍感孤独。
所以李白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黛玉有诗才,天下皆知。
《红楼梦》用了大量的笔墨刻画了黛玉才华横溢、颇具“咏絮才” 的诗人气度。
在贵妃省亲进时,几位姐妹和宝玉呈上诗作,元春并不知道诗词的作者,却一眼看出了黛玉替宝玉所作的《杏帘在望》为“三首之冠”。
简析林黛玉的悲剧性格

简析林黛玉的悲剧性格在大观园众多女儿之中,林黛玉的性格最为鲜明,那是因为她的性格具有明显的悲剧性。
她姿容娇美,体态风流,楚楚动人却又弱不禁风。
她聪慧过人,口齿伶俐,才华横溢却是红颜薄命。
她冰清玉洁、坦率纯真、敢爱敢恨,却只能独享寂寞。
敏感、孤高、率真、叛逆是她悲剧性格中的突出特征。
这种性格使得黛玉在红楼诸姐妹中清丽脱俗。
可叹的是,在封建社会,却不容许她这种个性的存在和释放,她的悲剧性格导致了她人生的悲剧,黛玉最终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泪尽而逝。
曹雪芹结合自己的身世经历用饱蘸血泪的笔墨将绝世的姿容、过人的才情和率真的性格赋予了林黛玉,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却时时处处觉得“风刀霜剑严相逼”,最终落得香消玉殒。
黛玉之死使人们对她所处的环境产生了质疑,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曹雪芹通过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通过木石姻缘的悲剧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因此黛玉的悲剧性格掩饰不住她叛逆思想的光芒,她以其美丽、柔弱、勇敢、决绝的悲剧形象,深深铭刻在读者心中,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塑造出来《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她就是林黛玉。
在大观园众多女儿之中,惟有林黛玉的形象最为动人,这与她的悲剧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一、悲剧性格的表现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
这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
她姿容娇美,体态风流,楚楚动人却又弱不禁风。
她聪慧过人,口齿伶俐,才华横溢却是红颜薄命。
她冰清玉洁、坦率纯真、敢爱敢恨却只能独享寂寞。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角色,她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启示。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首先源于家族的衰落和命运的捉弄。
作为贾家府邸中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出生本应具有显赫的身份和荣耀。
然而,不幸的是,贾府的衰落开始于贾母的年岁渐长和贾赦的不作为。
因此,林黛玉从小就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尊荣,反而陷入了纷争和痛苦中。
这种家族的衰落和不幸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其次,林黛玉自身的性格和遭遇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林黛玉聪明敏感,对于人生的琐碎和世俗的喧嚣充满了疑虑和反感。
她痴迷于文艺和诗词,对于自由和浪漫的追求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底。
然而,她的美丽和才华却成了她的不幸。
众所周知,她被视为荣府中的“钗头凤”,但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她与宝玉之间的深厚感情又无法得到真正的认同和实现。
所有的这一切使她深陷于思考、痛苦和无奈之中,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最后,社会环境和封建礼教对于林黛玉的影响不可忽视。
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而林黛玉无疑是作品中最受封建礼教束缚的角色之一。
她作为一个女性,受到了封建观念的束缚和限制。
她的命运本应该由她自己决定,而不是被他人所左右。
然而,在封建家族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她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变得微不足道。
她被迫接受结婚安排和家族利益的考量,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它让我们反思封建礼教对于个体自由的束缚和限制。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人生价值去追求幸福。
其次,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真挚的情感。
尽管林黛玉命运多舛,但她与宝玉之间的深情厚意是无法抹灭的。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人,对待感情要真诚,不要因为无谓的纠纷而伤害亲情和友情。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摘要】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
曹雪芹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惹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的自我毁灭来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呼唤女性的觉醒。
林黛玉她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最终成为一场悲剧,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
她的个性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林黛玉;性格;悲剧美;时代悲剧《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典型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惹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一、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悲剧色彩浓重林黛玉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凄凉身世在其内心深处结成了解不开的隐痛,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
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得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
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却因身体羸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
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
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
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
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
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
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她在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灵创伤之苦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灵创伤之苦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贾母的外孙女,也是贾府的一员。
林黛玉的命运可谓是悲剧的,她在贾府中经历了许多的心灵创伤与苦痛。
贾府作为一个大家族,充斥着权力斗争、嫉妒心理以及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
林黛玉就是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的个性敏感多疑,内心深处总是充斥着悲伤的情绪。
首先,林黛玉因为自身的情感苦闷和对自我的要求过高,她经常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心灵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贾府中,她无法得到贾母的宠爱和重视,造成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
她对自己的美貌和才华过于自信,却无法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心理落差使她的心灵受到了创伤。
其次,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经历增加了她的心灵痛苦。
贾宝玉与林黛玉是表兄妹,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段爱情却受到了众多的阻碍和困扰。
贾府的家族规矩以及贾宝玉与其他女子的关系导致了他们的感情没有得到正当的认可和发展。
林黛玉对这段感情付出了很多,却最终只得到了痛苦和无奈。
她的心灵因此受到了重创,无法得到治愈。
此外,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嫉妒心理也对林黛玉的命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她身为贾府的成员,不得不置身于复杂的利益纷争之中。
众多的争斗让她深感痛苦与无助,她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与失败。
这种心理与情感上的创伤使她的命运愈发悲剧化。
最后,林黛玉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使她的心灵创伤更加深重。
她先后经历了多次的疾病,其中以她剪发碧云院的那次疾病最为致命。
她用自己的发丝负心脏,预象着自己即将逝去。
这种身体上的病痛加上心灵上的创伤,让她的命运变得更加悲凉。
综上所述,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承受了巨大的命运压力与心灵创伤。
她的悲剧命运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林黛玉的故事,我们也应该引起对他人内心的关注和尊重,在现实生活中给予他人更多的关爱与理解,以减少因心灵创伤所带来的痛苦。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是贾府中的贾母之孙女,与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林黛玉的命运却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本文将探讨林黛玉为什么命运悲剧,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她是一个具有敏感情感和独特气质的女性。
她天生敏感而多愁善感,对于外界的变故常常会产生深深的触动。
她对美的追求和对真情的坚守,使得她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贾府这个权贵家族中,她常常感到孤立和不被理解,这进一步加深了她内心的痛苦。
其次,林黛玉受到了命运的压制和操控。
在整个故事中,命运似乎是在捉弄着她。
她原本注定要和贾宝玉共度一生,但却因为宝玉的身世和贾府的种种问题而被迫与宝玉分离。
命运的捉弄不仅仅表现在感情上,还表现在她所面临的大规模家族纷争、贾府内斗等方方面面。
她所遭受的打击和困厄,使得她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活力。
第三,林黛玉的命运悲剧也与她自身的个性和选择有关。
她往往把个人的情感和纠葛放在第一位,而不顾及社会的规则和道德。
她对于贾宝玉的深情厚意,使得她对于其他人的期望和要求变得苛刻。
她对自己的苦闷和无奈难以释放,最终导致自己的精神崩溃和身体的虚弱。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既有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命运的捉弄,也有自身个性和选择的影响。
这使得她在整个故事中表现得十分复杂和多面。
她是一个爱与痛并存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人们思考命运和生命的窗口。
然而,尽管林黛玉的命运悲剧,她所表现出的坚强和独立的性格,以及对美的追求和真情的坚守,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被人喜爱的角色之一。
她的悲剧命运既令人感伤,又令人赞叹,成为了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的经典形象。
总结起来,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她敏感的情感和独特的气质、命运的压制和操控以及自身的个性和选择都有关。
她所面临的荣华富贵与悲痛失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个角色独特的魅力。
林黛玉人生悲剧原因新探

林黛玉人生悲剧原因新探林黛玉身上恰恰存在这种自恋性人格。
在作品中,林黛玉自恋性人格表现出的种种自恋情绪几乎贯穿于自人物出场到夭折的始终。
它是构成林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成份,并进而成为她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一、自恋,表现为无以复加的顾影自怜“顾影自怜”一词在《辞海》中被解释为“望着自己的影子怜惜自己。
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这恰与前面所说的“纳西塞斯情节”相观照。
也可以说,顾影自怜正是自恋情结的外在表现,林黛玉正是严重的顾影自怜。
以往评论界一直把林黛玉身上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小心谨慎等性格特征视为自尊自重和自我意识。
其实这并没有全面把握人物深层心理特征。
从作品对她举止行动的描写可看出如下两点:第一,自爱自赏——她膨胀着自己的美丽与聪明。
请看下面的描述: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
(17—18回)|此乃在尊长面前的逞才心理,因之于对才华的自恃自赏。
林黛玉对自己才华的自恃自赏,在大观园的诗社活动中表现得也很突出。
第二,自怜自哀——她膨胀着自己的不幸与沧桑感。
以自爱自赏为根基的自我怜惜自我哀伤是林黛玉心理机制的基本内核,是她顾影自怜的重要表现。
请看下面的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并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
……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
又听唱道:“你在幽闺中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23回)|一段曲子,便可勾起无限联想,怜及自身。
另外,秋雨黄昏的触景伤情,也会引起她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怜惜与感伤。
又如: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38回《咏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38回《问菊》)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时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第六章解析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第六章解析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第六章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之一,它以丰富的描写和复杂的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
其中,林黛玉作为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扮演了悲剧命运的角色。
本文将对红楼梦第六章中林黛玉的命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悲剧的原因。
第六章是林黛玉遭遇命运变故的开始。
小说中,林黛玉原本是贾府贾母宝贝最小的孙女,她聪明机智、才情出众,被赞誉为"才子佳人"。
然而,她的命运却开始逐渐转变。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首先体现在她的身世之上。
根据小说的设定,林黛玉原本应该是贾府的主要继承人,但是她的父亲林黛玉却因为一次意外而离世,从而使得她失去了继承权。
这一身世因素注定了她从小就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她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倒霉孩子"。
其次,林黛玉的悲剧命运还表现在她的个性特点上。
林黛玉敏感脆弱,情感丰富,但却缺乏世故和权谋。
她对待人际关系较为认真,常常在纠结和矛盾中挣扎。
与其他贾府的人不同,她对权势和财富的追求并不强烈,追求真理、善良和正义成为了她生命的追求。
然而,在这个世俗的贾府中,这样的追求注定了她会受到挫折和伤害。
再者,在林黛玉的命运变故中,贾宝玉的角色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纠葛。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由于红楼梦中众多复杂的关系和权谋斗争,贾宝玉最终成为了宝黛之间的分水岭。
贾宝玉的婚姻变故以及他与其他女子的纠缠使得林黛玉感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这使她的悲剧命运更加不可挽回。
最后,林黛玉的心理压力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由于红楼梦中家族和社会的压力,林黛玉不得不在纠结和痛苦中挣扎。
她需要面对贾府权力斗争的心理压力,需要面对自己爱情的痛苦纠葛,需要面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
这些心理压力的积累最终使得她无法承受,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她的身世、个性特点以及心理压力都共同作用,使她走向了不幸的结局。
红楼梦的情节解读——女主角林黛玉的命运分析

红楼梦的情节解读——女主角林黛玉的命运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林黛玉作为红楼梦的女主角,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也让人们对她的命运产生了许多疑问和思考。
首先,林黛玉的命运可谓是充满了悲剧。
从小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的命运就像是被注定的一样。
她出生在贾府,本是贾府的一员,却因为命运的安排,被送到荣府中生活。
在荣府中,她被贾母宠爱,却也因此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和排挤。
她的美丽和聪慧让她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但也让她备受痛苦。
她的命运注定了她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给其他人带来痛苦和悲伤。
其次,林黛玉的命运也与她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她是一个敏感而多愁善感的女孩,对于世间的痛苦和不公感到无比的痛心。
她对于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无力,但又无法逃避。
她内心深处的柔软和善良让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受人喜爱的角色之一,但也让她备受伤害和痛苦。
她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和矛盾,她的命运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
她的命运注定了她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给其他人带来痛苦和悲伤。
再次,林黛玉的命运也与她的命理有关。
在红楼梦中,命理学被广泛地运用,人物的命运往往与他们的命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林黛玉的命理中有着“贵人早死”的预兆,这也成为了她悲剧命运的预示。
无论是她的出生还是她的成长,都与这个预兆紧密相连。
她的命运注定了她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给其他人带来痛苦和悲伤。
最后,林黛玉的命运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和压迫。
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她们的命运往往受到男性的掌控和支配。
林黛玉的命运也受到了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
她被贾母宠爱,但也被其他人排挤和嫉妒。
她的命运注定了她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给其他人带来痛苦和悲伤。
总之,林黛玉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也让人们对她的命运产生了许多疑问和思考。
红楼梦林黛玉的命运无尽遗憾令人心痛

红楼梦林黛玉的命运无尽遗憾令人心痛红楼梦林黛玉的命运:无尽遗憾令人心痛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作为其中最为耀眼的人物之一,林黛玉的命运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遗憾。
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细腻敏感的女子,却注定要经历种种困苦和痛苦,这令人深感心痛。
林黛玉作为贾府的贾母外孙女,从小就备受宠爱。
但是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幸福与快乐。
首先,她与紫鹃、晴雯等好友的一生之中负载了一颗哀伤的心。
她们本应该一同度过快乐的童年,畅游于花园之间,但命运却要她们在千磨万击之中迎来悲情的命运。
而且,林黛玉在官司上连案都没有做过,即使在府中也处处受到欺压和冷落。
其次,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也饱受责难和挣扎。
林黛玉深深爱着贾宝玉,但却始终无法与之在一起。
贾宝玉因纨绔成性,为人放荡不羁,对情感也常常敷衍塞责。
他与黛玉之间的感情之网,始终被世俗和权势牵绊扭曲。
而当黛玉得知宝玉与宝玉所爱之人薛宝钗的联姻时,她所痛苦的心情不言而喻。
无论是宝玉的无情,还是黛玉的自责,都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遗憾和无尽的折磨。
再次,林黛玉的身体状况也使得她深受煎熬。
她的脾气内秀敏感,一时的悲喜忧愁都能对她造成身心的摧残。
尤其是她生性柔弱,身体日益衰弱,最终导致她的早逝。
她的死亡不仅仅是一条人命的消逝,更是对人物命运不公的具体体现。
她的离世无疑加深了读者对她所承受的命运无尽遗憾的感受。
可是,尽管林黛玉的命运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她仍然是红楼梦中最为鲜活、深情、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
她的遗憾也成为了红楼梦给予读者思考的重要话题,引发了对命运的深入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正因为如此,红楼梦才具有了深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命运无尽遗憾令人心痛。
她的悲剧人生唤起了读者内心最深处的悲伤和同情。
通过红楼梦这部作品,人们不仅可以品味到一段绚烂多彩的家族传奇,还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在林黛玉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贫乏与富足、快乐与悲伤、幸运与不幸,这让我们对生命的存在更加思考和珍惜。
林黛玉的遗憾和启示作文

林黛玉的遗憾和启示作文《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其主要内容讲述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家庭及其大小姐在封建社会压抑下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它以人物性格塑造鲜明成功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对于林黛玉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分析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吧!一、封建势力的残酷迫害使她的爱情理想破灭,最终走向死亡。
首先让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美丽端庄、秀外慧中的女孩儿--一位富有诗书气质、敏感多疑又善解人意的大家闺秀。
满腹经纶的父亲眼里,林如海“文章博学”、相貌堂堂;薛姨妈眼里,贾母夸赞她“模样不俗,言谈不俗”;同时在宝钗眼里,她有着一副好性格、好品行、好才华……但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极度严重的年代,“千金小姐”变成“草根平民”,“养在深闺人未识”,任凭她再优秀也没法改变自己命运的结局。
无奈,只能借助自杀逃避命运的捉弄。
,如果当初她稍微“强硬点”,或许在整个《红楼梦》故事中就不会出现“木石前盟”的字样了。
正因为封建势力对黛玉的摧残,才使她不愿去争取爱情,让林妹妹香消玉损在十二三岁,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从侧面可见封建礼教的罪恶。
还记得有位叫刘亚玲的记者说过:“对一个普通女子,仅仅判断身体是否具备传宗接代的功能,这种看似冷漠的制度,实际上已然渗透进每一寸肌肤。
有时候,这些被观察被检验被限定的行为背后并非完全都是私利的考量,甚至更包含着某种责任和道义。
”不错,就像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地叙述历史,而是在追求真理和探索正义的过程中战胜黑暗和邪恶的统治者。
因此,在《红楼梦》故事发展中,所谓“奸邪阴险、贪官污吏、恶霸横行”等腐败势力确实曾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危害。
然而,比起对封建势力的坚决反抗,世间万象皆黯淡无光。
因此,在逆境中我们需要敢于斗争,勇于拼搏,用勇敢和智慧去克服困难。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她为报仇雪恨,在众叛亲离中病逝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摘要
林黛玉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
她的一生与泪水结缘。
也许是因为前世的因缘,注定了今生为了还泪而来。
解析她的人生悲剧中,有凄凉孤独的身世之悲,有不入世俗的性格之悲,有忧伤高雅的才情之悲,镜花水月的爱情之悲。
关键词:林黛玉;悲剧;爱情;性格;身世;才情
前言
林黛玉,曹雪芹笔下的忧伤女子,也许是前世的因缘,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也许是今生的无奈,注定了她泪眼涟涟;也许是命中的安排,注定了“玉带林中挂”。
林黛玉,她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众女子中绝对痴情的女子。
她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她那柔弱的身子,低垂的双目,不解的愁绪,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本是豪门出生,却被命运捉弄。
体弱多病的她身世是那般凄凉,父母早逝,成为孤儿,不得不寄人于篱下;她心性孤傲,什么凡尘庸俗,什么功名利禄,她皆不屑一顾。
天真率直的她,注定了与世俗格格不入;她才华横溢,她的诗词信手拈来,格调高雅。
有着浓郁的诗人气质,高贵而优雅的她在自然的风景里留连,时时触景生情,感叹人生;她浪漫而多情,执著地爱着自己心爱的男人——贾宝玉、为了爱,她毅然成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然而,用整个的生命去追求真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她最终却在镜花水月的爱情幻想里,含恨而去。
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她迷离、梦幻、病态、柔弱、高雅、忧郁,用全部的生命演绎着人生的悲剧。
一、凄凉孤独的身世之悲
前世的因缘,注定了林黛玉一生的凄婉哀愁。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林黛玉正是绛珠草的化身,而贾宝玉正是那赤瑕宫神瑛侍者。
为报答灌溉之情,黛玉要将她一生的眼泪还他!若是今生不见他也罢,黛玉好歹能平平淡淡、安安康康地走过一生。
偏偏地,命运的安排,还是将他们遇见了。
自遇见了他,黛玉的泪水就未曾断过,直到香消玉损,直到泪干命尽。
前世的因缘,注定了她是逃不脱愁海的。
而今生命运的坎坷,又注定了黛玉一辈子的孤独无助。
林黛玉,本是出生于豪门。
其父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然而,遗憾的是“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幼时的黛玉,是幸福而快乐的,聪慧的她是父母心头的宝贝。
然而,这样的快乐是极其短暂的。
在黛玉还没有来得及真切地体验幸福的天伦之乐时,母亲便撒手人寰,留下丈夫和幼小的女儿——黛玉。
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失去了母亲,就是失去了温暖的依靠。
而对于体弱多病的黛玉来说,她更是多么需要母亲那温暖的怀抱啊!可是,无奈的,这是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左右!年近四十,内心凄凉的林如海,不得不作出决定:让黛玉投奔外祖母去。
然而,“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
自那以后,黛玉便在贾府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不久,父亲也去世了。
黛玉也便成了真正的孤儿。
她那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重的创伤。
她似秋风中飘零的叶子,孤独而无助。
脆弱的她,是多么期盼可以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可以在父亲的肩头依靠啊!
二、不入世俗的性格之悲
林黛玉,出生豪门,可自小失去父母,寄人篱下。
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使得她的性格必然与世俗格格不入。
因为是出生豪门,她的身上自然有贵族身上那种特有的傲慢和高贵。
可又因为是孤儿,寄人篱下,她又比一般人更自尊敏感,也比一般人更喜欢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才力。
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在贾府里她既不得下人之心,也不讨主子欢喜。
因此,在这复杂的大家庭里,她必然是处处碰壁,处处受伤的。
初到荣国府时,林黛玉留神地观看着一切,彬彬有礼地应接着一切。
她似乎谨记着母亲的遗言:“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
起初如此地谨小慎微的林黛玉,后来便不再这么做了。
很快地,她就给荣国府的人们,留下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印象。
原来,她初来时的那种“留心”、“在意”等,都只不过是“恐被人耻笑了去”。
自父母双双离逝后,她在荣国府里的处境,更是难堪了。
她深知自己不过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罢了。
她越发变得孤高、自尊了。
那傲慢的外衣下,掩饰不住她内心深处的自卑。
她心高气傲、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她惟恐有人对
她怀有歧视和轻蔑。
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维妙新巧”,而是是否“别人不挑剩下的”。
她就是这样自己折磨着自己纤细的身体和脆弱的心灵。
有一次,林黛玉晚饭后,来找宝玉。
敲怡红院的门,不料晴雯因为和碧痕拌嘴,没好气。
把她误以为是丫头,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气怔在门外,滚下泪珠来。
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
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竟是宝玉和薛宝钗二人。
林黛玉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荫之下,悲悲戚戚地呜咽起来。
其实,这是个纯粹的误会,可竟是这么严重地挫伤了她。
如果她能真的在门外,“高声问她”事情也就解决了。
但寄人篱下的处境,不容她多想,她在心头立刻有了这样的感觉:“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
唉,再没有什么比损害了这个少女的自尊和触痛了她的依人为活的命运,更能使她伤心的了!可是,这只是一个误会而已!不能说是晴雯的错误,一切还要归咎于她那自尊、敏感、多疑的性格,伤害了自己。
那一夜,她:“倚着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
她的眼泪和痛苦,不是别人给的,都是自己折磨着自己。
这样的性格,也就注定了她悲苦、愁怨的一生。
三、忧伤高雅的才情之悲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
没有才学的女子,没有独立的思想,因为能屈于命运的安排,或许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幸福,有时只是一种内心的满足。
如此说来,没有才学,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李清照,才气横天,然而,她的人生却“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黛玉,绝对可以堪称是一个诗化的才女。
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她不但读《四书》,而且喜欢读《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等,对于许多名家诗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
她作诗才思敏捷、新颖独特。
她的诗歌,能作得如此之好,不仅是因为她的聪慧和博学,更是因为,她是用心灵去感受生命中事物。
即便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为平常的事物,都能触动她的情思,写下惊人之作。
如此之高的才情,带给她的,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究竟是幸福,还是祸害?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
这首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
尤其“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
这既是对海棠神韵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刻骨铭心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煎熬。
这样的诗,更充分地表现了黛玉的孤独、寂寞和痛苦。
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灵写诗的才女。
她把自己的灵魂,也融进了诗歌的境界中。
用诗歌诉说内心的痛苦和忧愁,用诗歌感叹生命的无常与无奈。
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