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共25张PPT)
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将100mL酒精100mL与100mL 水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0mL
2、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分别挤压装有空气的针管和装有 相同体积水的针管
(气体〉液体〉固体)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P43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
生
变
的
化
(3)氨气和盐酸反应 持物质
生
成
铵
A.分子在不
B.分子间间隔发
高
低
C.分子能保
氯
化
的化学性
【练习3】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 是( c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增大
【练习4】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 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
生的变化是( B)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 的一端
板书及小结:
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的性质: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仍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水
的
加热
蒸
发
水分子没有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 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生 成化学性质与原物质不同的新物质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课件 (共23张PPT)
问题1: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纸巾相隔 一段距离,也能闻到香味?
问题2:你能否列举出几个与实验相似 的生活实例?
为什么当人漫步 在花园里,能陶 醉在沁人肺腑的 花香之中呢?
你从这 里能嗅到什么 气味?
如果你 在此地会有什 么感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 证明: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处处 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 物质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粒子所构成的。
实验2-7
问题:哪支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这与分子间的距离大小有关吗?
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
﹤ ﹤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什么是分子? 分子有什么特性?
用分子知识解析下列现象
水到哪里去了?
在静置的水中,为什么品红 扩散后,液体都呈红色呢?
⒈ 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图示中的有色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 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 学性质。在反应里,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
和氧原子,每2个氢 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 原子结合成1 个氧分子。
化学变化
物质
扩散 凝聚
粒子
结论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子:P41 图2-12 ◆不同的分子一定会构成各不相同的物质
(自然界中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
构成
分子
构成 原子
构成 离子
实验2-4
现象:在玻璃管中间产生大量白烟 问题: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并没有接
触,却在空中生成浓浓的白烟?
解释:
讨论:(完成课本P41表格)
实验2-3
实验2-4
结论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别装入空气和 水,慢慢推压。
不易压缩。
• 实验结论:分
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
固体分子间隔
较大。
• 分子有多大? • 不同物质的分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例如,1个水
分子的质量只有3×10 -26 kg,体积约3×10 23cm3,在1cm 3的小小容器里,竟可容纳得下约 3×1022个水分子。一般说来, 1cm 3的水有20滴, 假设你每秒钟可以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 地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也要让你数上将近13万亿 年! •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一个160厘米高的人放 大1千万倍,他的身高就是16000千米,他的每根 头发的直径将达到1千米。但是如果把1个水分子 放大1千万倍,也不过像黄豆那么大,可见水分子 实在太小了!
我会解答
1.切洋葱时候闻到刺激性气味 2.热胀冷缩 3.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4.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 5.古人曾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 6.解释,夏天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不宜多充气? 7.乒乓球被压瘪了,用什么方法还原?
对常见物理现象作出解释:
宏观现象 微观实质
气、液、固 三态变化 挥发、蒸发 现象 热胀冷缩
溶解现象
微粒之间间隔的变化 微粒的运动
微粒间隔随温度的变化
微粒运动和微粒之间有间隔
讨论与交 流
• 1、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若口渴了, 可以喝水解渴,也可以吃几块冰解渴,为 什么?
• 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能够支持 红磷燃烧,每个氧分子也能支持每个红磷 分子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构成物质的 微粒——分子
阅读材料
• (1) 在报纸上的一个墨点就含有1018个碳原 子,一万个氧气分子连接起来的长度还不 到1微米。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参考教案2新版精选汇总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科粤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 了解分子的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认识物质由微观微粒组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子的概念和特性。
教学难点: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的表现。
教学过程备注复习空气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引言人能闻到花香引人观察活动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绕教室一周。
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味?假设:解释: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
香水是由酒精分子和香精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的,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香精的气味。
探究活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
观察到现象:生成白烟。
问题: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没有接触,却会在空中生成浓浓的白烟?解释:存在于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归纳总结到空气中相遇,并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白烟状的氯化铵。
总结:氨+ 氯化氢——氯化铵NH3 + HCl----------NH4Cl讨论并完成课本41页的表格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3.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观察活动【实验2-5】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
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2-6】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B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B两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
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A杯中的溶液由上向下逐渐变为红色。
科粤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2.3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 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对分子的认识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构 成 物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微粒 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保持它的化学性质,如 氧气、酒精、香精分别由氧气分子、酒精分子、 香精分子构成,故保持氧气、酒精、香精的化学 性质的微粒就是氧气分子、酒精分子、香精分子。 但物质不仅仅是由分子这一种微粒构成,有些物 质如铁、食盐等是由其它一些微粒构成的,所以 分子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
1、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 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这是由于构成
水的微粒(分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空气 中去了。糖块在水中溶解,同时水有了甜味, 是由于糖的微粒(分子)扩散到水的微粒 (分子)中去了。
2、分子间有间隔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态和
固态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故气态物质 易压缩,而液体和固态物质难压缩。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 小的不能再分的粒 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 坚实的、不可再分 的实心球。
“化学的新时代是从原 子论开始的”
——恩格斯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3.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 了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 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 电荷。
原子 种类
氢 碳 氧 钠 铁
原子核
核电 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1
1
0
6
6
6
8
8
8
11
11
12Leabharlann 262630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观察与记录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分子性质的理解。
06
总结与回顾
本章重点回顾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具有质量和体积。
分子由原子组成,同种分子性 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快。
学习难点解析
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 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微粒?
展示分子模型
在课堂上展示制作的分子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子的结构特点。
分子结构的实物展示
展示实物分子
通过展示实际存在的分子实物,如苯 分子、氨分子等,让学生了解分子的 真实形态和结构。
讲解分子结构
结合实物分子,讲解分子的组成、键 合方式、空间构型等结构特点。
分子性质的实验演示
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演示分子的性质,如溶解性、挥发性、反应性等。
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 学键结合形成。常见的分子有水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等。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其他原子结 合形成分子。共价键包括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分子中的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决定了分子 的形状和性质。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2构 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的构成 • 分子的性质 • 分子模型与实物展示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主题内容
【精品】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知识总结.doc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以一种微粒。
说明:我们身边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
如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汞(HgO)等。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③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子——原子。
1。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空气、物质的构成
数一万三千多亿年
在静置的水中,为什么品 红扩散后,液体都呈红色呢?
品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观看视频完成实验2-4,2-5的有关内容
分子的特性
【实验2-5】酚酞溶液滴入氨水实验
实验现象: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实验2-6】氨水分子微粒的运动
实验现象:滴有酚酞的蒸馏水
的烧杯上层产生一层红色液层
2、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 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 香精的气味。
分子是真实存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 得的苯分子图
几种分子的模型
【实验2-4】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生烟实验
现象:有大量白烟生成
提示:浓盐酸和浓氨水易挥发
解释: 存在于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
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并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 到空气中,形成白烟。
,红色慢慢向下扩散
Hale Waihona Puke 2、 分子总 是在不 断地运 动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不 同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趣味小实验
1 + 1 是否一定等于 2?
这是由于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当 这两种分子混合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的分 子挤占了空隙。
二、分子的性质 3.分子间有间隔
液体分子间的间隙比气体分子间的 间隙_小_(填“大”或者“小”)
没有固定的组成,各 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 性质。没有固定的熔 点和沸点。
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同种分子构成
具有固定的组成,具 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具有固定的化学性 质。
例如
空气是混合物,由氧
气、二氧化碳、氮气
等组成,含有N2、O2 、CO2、H2O等不同 种分子。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预习要点指导.ppt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点 击 画 面 播 放 视 频
上一页 下一页
观看下面的动态图,了解分子的性质
分子之间有间隔
上一页 下一页
观看下面的图片和文字,了解分子的性质
水
分
子
一滴水中含有1021个水分子
H2O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上一页 下一页
想一想:通过学习,试着解决下列问题 1.物质由哪些微粒构成? 2.什么是分子? 3.分子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的改变有何不同? 4.分子有什么特性?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 -分子
预习要点指导
1.分子是什么 2.分子有什么特性
科学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用STM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硅表面的原子图像
上一页 下一页
1.分子是什么 观看下面的图示,分子在物理变化中发生改变吗?
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发生改变,仍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观看下面的图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吗?
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生成新分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上一页 下一页
观看下面的图示,了解分子是构Fra bibliotek物质的一种微粒
OCO
降温、加压
干
冰
二氧化碳分子(CO2) 聚集构成
HH
O
聚集
水
水分子(H2O)
上一页 下一页
2.分子有什么特性 观看下面的视频,了解分子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课件 (新版)粤教版
二分子(fēnzǐ)的特性
【实验2-5】酚酞溶液(róngyè)滴入氨水实 验
实验现象:试管中溶液(róngyè)由无色变红色
第十三页,共49页。
【实验(shíyàn)2-6】氨水分子微粒 的运动
实验现象:滴有酚酞的蒸馏
水的烧杯上层产生一层红色 液层,红色慢慢向下(xiànɡ xià)扩散
(wǎngwǎng)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4: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
果受热会减少更快,为什么?
第三页,共49页。
自学(zìxué)指导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3-44页实验2-2和2-3有关 (yǒuguān)内容(三分钟),填写课本空白处内容
第四页,共49页。
象(xiànx教ià室n(gj)ià:oshì)里充满香气
的分子(fēnzǐ)性质不同
第二十五页,共49页。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
,很多人中毒(zhòng dú)。这说明
了(B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第二十六页,共49页。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 中可分的是( ) D A.碘受热升华(shēnghuá) B.加 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 成汞和氧气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原子之间有间隔
第三十九页,共49页。
3、分子(fēnzǐ)与原子的比
较
分子
原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相同 质量体积小、彼此有间隔、不断运动
点中
在化学 不同 变化中
点 可以再 分
在化学反 应前后不 可再分
相互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 关系 结合形成分子
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知识点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热胀冷缩)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课后练习1.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2.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氮气分子的大小B.氮气分子的组成C.氮气分子间的距离D.氮气的化学性质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D.水蒸气冷凝为水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固体B.液态空气C.蒸馏水D.双氧水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D.分子间隔变小答案:1、B,2、C,3、C,4、B,5、C。
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知识点归纳粤教版原子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⒉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⒊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2Mg2+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前面的数字表示两个镁离子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如:阳离子:Na+、Ca2+、Al3+等阴离子:Cl-、S2‑等⒋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①阴离子:质子数②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组成的化合或活泼金属与原子团之间、或原子团与原子团之间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6.有关离子的小结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带负电荷;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⑶常见原子团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NH4+铵根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知识点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
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课后练习
.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2.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氮气分子的大小
B.氮气分子的组成c.氮气分子间的距离
D.氮气的化学性质
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
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D.水蒸气冷凝为水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固体
B.液态空气
c.蒸馏水
D.双氧水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
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D.分子间隔变小
答案:1、B,2、c,3、c,4、B,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