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与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汇编.doc

合集下载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知识归纳总结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知识归纳总结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归纳总结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黄庭坚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

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

①况当年定计,昭陵②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写凌烟像③。

【注】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

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

③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汉家戚里生飞将”一句总领上片,巧妙地夸耀了黔州太守曹伯达的高贵出身。

B. 上片回顾往事,写曹伯达家族功勋卓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

C. 下片“暂淹留、莫辜清赏”表达出词人对曹伯达的勉励,希望他不要辜负朝廷恩遇。

D. 下片承接上片铺陈的手法,“虚弦落雁”“拂云惊浪”等句极力赞扬曹伯达年少有为。

(2)本词结尾“看朱颜绿鬓,封侯,写凌烟像”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案:B解析:(1)B(2)运用借代、引用典故的手法。

以“朱颜绿鬓”借指年轻,“写凌烟像”引用凌烟阁功臣画像的典故,指功成名就。

间接而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黔州太守曹伯达为国效力、年少有为的赞美与期望之情。

【解析】【分析】(1)B项,“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错误。

结合“汉家戚里生飞将”及注释①②内容分析,上阕没有作者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的表达。

故选B。

(2)结合注释③内容“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分析,运用典故,指功成名就。

“朱颜绿鬓”,朱颜,红润的面容;绿鬓,黑鬓发。

形容年轻时的容貌。

运用借代。

间接而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曹伯达为国效力、年少有为的赞美与期望之情。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记忆方法的总结与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汇编.doc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记忆方法的总结与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汇编.doc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记忆方法的总结与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汇编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记忆方法的总结理解记忆法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对字词的掌握,还是对各类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应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

如:“线”、“钱”、“浅”、“栈”,根据声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读音大致与“戈jian”相近,根据形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字意内容分别与“丝”、“金”、“水”、“木”等事物有关。

又如,理解了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某一段的具体内容,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情节”的角度去考虑写景与写人之间的关系了。

联想记忆法联想的方式很多,可以进行横向的相关联想,例如,从一个作家可以联想到他所处的朝代、作品、出处、对这个作家的评价等;从一个朝代可以联想到与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等。

还可以进行纵向的相关联想,例如,由一部作品可以联想到作品的文体、内容、主题、写作手法、名言警句等;由介词的功用联想到介宾短语的特点,进而联想到“介宾短语一般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的句子成分划分方法等等。

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贯穿成线,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我们在记忆知识时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地记住所学的相关知识。

比较记忆法比较记忆的方法应用的范围很广。

例如:在修辞学习中可以把比喻与拟人及夸张做比较、把排比和对偶及反复做比较、把设问和反问做比较;在语法学习中可以把宾语前的定语与谓语后的补语做比较;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把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功用做比较……。

比如,要记住叙述与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功用,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记忆,就会容易得多。

口诀记忆法口诀记忆的应用范围很广,现举几例来加以说明。

(1)运用口诀记忆形近字、易错字例如,用“横戌Xu点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ong”的口诀来记住“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用“王姬去颐和园,人群熙熙攘攘”来记住“姬、颐、熙”这三个偏旁特殊的字;用“老虎是残暴的,虎爪是向外的”来记住“虐”字下半部分的特殊写法。

2017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

2017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

2017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古典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非常重要的题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也有所变化,在题目形式、诗歌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2017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篇1: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以下8类: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

《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6、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7、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8、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田园作(唐)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①,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②,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③。

【注】①三径:原指庭中小路,引申为隐士居住之所。

②金马门:汉代宫门。

汉武帝时,曾命学士东方朔、主父偃等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

③扬雄:汉代学者,善作赋。

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

(1)本诗前四句暗引________的典故,描写作者过着一种________的生活。

(2)本诗题目的《田园作》,内容却反其道而行之。

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1)陶潜隐居田园;恬淡素朴(2)①诗中写自己虽居田园,但身怀文武之才而无人赏识,心有不甘。

希望有人能引荐自己,好一展平生抱负。

②诗中既多处引用典故、比喻、对比等手法委婉明志,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心迹。

表达了作者不遇于时的愤懑和急欲出仕、为国效力的急迫心情。

【解析】【分析】(1)题干要求“暗用”,“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自己家园的房屋虽然破旧,但远隔尘世,是祖先赖以过恬静、朴素生活的所在。

“弊庐”用陶渊明《移居》“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诗意;“尘喧”指尘世的喧嚷,与陶渊明《归田园居》中所说“尘网”及《饮酒》中所说“车马喧”同义。

显示出诗人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高洁情怀。

正因为家居简陋,远离尘世,所以诗人自祖辈以来就一直在这里过着恬静素朴的田园生活。

“恬素”既指恬静素朴的物质生活,更指恬淡自然的精神境界。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接着写家室周围清幽宁静、高雅美好的自然环境。

这里诗人连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与高人隐士结友为邻,不与凡夫俗子交往;有大自然赐予的众多果树可养家活口,不必为生计而疲于奔波。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高三语文是学生备战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课程,掌握重要知识点,提供复习方向,为高考备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1500字的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一、诗歌鉴赏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复习了中国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的格律特点、意象表达和修辞手法,提升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意义解读和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对现代诗歌的敏感度和感悟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高考语文阅读的难点,通过第一轮复习,对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要点进行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意图和修辞手法,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速度。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一大考查重点,通过第一轮复习,学习了现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主题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学思潮和风格特点,培养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独特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作文和阅读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学习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式。

重点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提高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丰富文章表达和阅读理解。

五、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通过第一轮复习,进行了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的系统梳理。

重点培养写作思路的拓展和论述逻辑的清晰性,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丰富文章结构和内容。

六、名著解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名著的背景、内容和主题进行系统解读。

重点学习《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的文学价值和人物形象,培养对名著的深层次理解和批评能力。

七、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和文学影响进行深入了解。

重点学习唐诗宋词、元曲明剧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和审美特点,培养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独特见解。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1鉴赏手法诗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方法(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等。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与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包括立足点的变化,如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变化,包括俯视、仰视,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2018届高考冲刺阶段语文系统复习资料(全国卷模式)【中】——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II、散文阅读{1}读懂散文【一】根据四要素——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及四要素各自相应的艺术手法来阅读。

基本原理同小说。

【二】分类阅读。

根据内容来分类:1、分类:写景散文、状物散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当然一篇文章可能是单一的一种类别,更可能是两种、三种甚至四种的综合。

这个时候需要先读题,根据题干的信息判定考查的类别有哪些,就按照考查的类别阅读。

2、转化:如果是只考一种类别或者主要考查一种,而文章却是几种的综合,那么在阅读中要学会转化,比如考查状物,那么文章中涉及的其他类别如写人写事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思想就需要转化到物上,让物去承载。

【三】阅读知识与技法1、写景——借景抒情1)景,即画面,需要弄清楚画面的构成及其特点。

注意:人及人的活动也是画面内容之一。

画面要分类并命名:分类可能按时空分类,也可能按性质来分类。

下面按照性质来分类:(1)自然景物——时空(2)人的活动——时空+人(3)人与自然(人活动的结果,如劳动成果)——自然+人2)景要体现一定文化,承载相应的情感——借景抒情。

(1)自然景物——内心的喜悦,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2)人的活动——对人的赞美与崇敬,对人改变自然、保护自然如劳动的赞美。

(3)人与自然(人活动的结果,如劳动成果)——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文化可能涉及人文关怀、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传统文化之美如农耕文化、隐逸文化……如2015四川卷《太湖碎锦》第二题,就考查对画面的分类概括及其表达的情感。

3)对景的描绘:描写的角度、顺序和手法以及语言。

(1)角度与顺序:角度——时空、五觉;顺序——时空、逻辑(2)手法:描摹类——勾勒、细描、工笔、白描、浓墨重彩、绘声绘色绘形……衬托——烘托、反衬,对比,想象,联想,虚实,动静,声寂……(3)语言:语音、词语、句式、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排比……如2015四川卷《太湖碎锦》第一题就考到了对景的描绘,第四题就考到了写景的角度——近观与远眺。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总结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总结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总结人教版【本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歌写什么:也就是作品中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

怎写:修辞方法:主要涉及比、借代、人、偶、夸、反复等,要注意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表达、描述、、抒情种表达方式。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触景生情,情随景生〔〕景写情,哀景抒哀情〔正〕景哀情,哀景写情〔反〕何写:抒⋯⋯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表⋯⋯的情趣;寄托⋯⋯的情〔如慕、愁、惆、苦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古答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方式:首造了一种怎的意境?提问变体:① 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根底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 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④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①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②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③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问题:“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完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 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 “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 “草绿湖南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答案:D解析:(1)D(2)相同点: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

不同点:①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

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②刘诗用“青袍误儒生”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

(在唐朝贞观年间,八九品的小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这一类小官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在耽误自己的前程。

)【解析】【分析】(1)D选项“‘草绿湖南情’属于远景描写”错误,应该是虚景,意中之景。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诗歌分类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常用鉴赏术语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常考意境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历史兴亡、国运衰亡、借古讽今、讽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赞叹盛世、点评历史、充满禅意壮美(豪放雄浑阔大、高山大河大战场、激人向上)、优美(小桥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时、玲珑婉约凄恻)意境之大小——国家大于个人;悲壮大于悲惨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表现手法鉴赏(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

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2017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小结归纳

2017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小结归纳
的作用考查大多以这 几种形式进行:
①考查诗歌标题在诗中的作用; ②考查关键字词、句子在诗中的作用;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qióng:此代指竹杖。塍 chéng:田埂子。(06年四川)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 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竹窗斜 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 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
直接 表达
内容 情感 间接 表达 表达 技巧
修辞 手法 表达 方式 形 象
描写、记叙、 说明、议论、 抒情 语言风格
1、把握诗歌情感 ①把握诗歌情感的时候,要注意整合命 题者所给的信息,如标题、序言、注释, 题干中隐含的信息; ②知人论世,根据作者的有关时代、诗 歌风格等来增加自己对诗歌理解的信息量。 ③要注意整体感知全诗,不得断章取义; 要尊重作者思想和命题者的意图。
第一、如何分析语言风格
1、从诗歌题材角度分析; 2、从表达技巧角度分析; 3、从营造意境角度分析; 4、从语言角度分析。
5、鉴赏标题、诗句在诗中的作用 ①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内 容主要从表达技巧、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表达效果四个方面。 ②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般根据题干要 求,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一般先总说,然 后分说。
2、赏析表达技巧 ①有多种称谓,被称为手法、表达技巧、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 ②鉴赏诗歌手法应遵循如下原则:整体 手法优于局部手法,特殊手法优于一般手 法,主要手法优于次要手法。总而言之, 要选择最符合题意的手法。
2、赏析表达技巧 ③回答表达技巧时,应先总说手法,然 后结合诗句对手法具体分析,再揭示手法 所借助的形象背后的感情,并对表达效果 做一个小结。 ④技巧分为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方式议论、描写、 说明、描写、抒情。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诗歌鉴赏考点分析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诗歌鉴赏考点分析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诗歌鉴赏考点分析高考语文《考试讲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并且做出两点具体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

2.从诗歌的朝代来看:选材侧重于唐宋诗词,偶有古体诗及元曲。

3.从命题角度看:“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

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要紧体如今常见表达技巧上。

4.从题量看:仍以两个小题为主,分值固定为8分。

【高考预测】2017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以下几个趋势:1.鉴赏范围应以唐诗宋词为主,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2.考查内容仍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为主,对诗歌的形象把握以及观点评价也会间或浮现在试卷中。

3.单首诗歌考查形式仍将是主流,比较阅读别失为一大热点。

4.答案长度将进一步增加。

近几年,诗歌鉴赏命题更重视整体明白,各考点综合考查。

为习惯这一考查动向,小论文性质的答案预计将在将来的考试中应运而生。

如此的答案可以非常好地体现考生诗歌阅读的审美素质,字数也许在100字左右。

5.立脚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

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明白,从前后顺序或照顾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对于同一题材的别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走俏。

【重点剖析】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制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日子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因为诗歌作品的形象别仅是现实日子中的人、事、物,更是含有作者“意”(情感)的形象,因此又称为“意象”。

意象是寄予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个儿的心里世界,把客观的物象通过挑选、提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冲刺总复习诗歌鉴赏复习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冲刺总复习诗歌鉴赏复习

课题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难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形象鉴赏题●真题演练1、(2012·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鉴赏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题。

从题目中“明府”一词的使用及注解中的“尊称”一词,可见诗人对邹明府的态度应为尊敬赞扬。

然后,根据“马不肥”“债多”可推断其为官清廉,生活清贫,而“载书归”除了印证其“清廉”的特点外,也表现出主人公的情趣爱好,以及为人清高不与官场俗世同污的性格。

诗歌除了以叙事写人外,还以景衬人,颈联中的“雪”隐隐透露出邹明府的清廉清洁,而“风透卧衣”更是显示出他身上衣单的困窘之状,由此可见其清贫自守。

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2013·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与2017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汇编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材复习阶段,包括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字词、文学常识、默写)和文言文复习;第二阶段是专项复习阶段,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辨析、病句、标点、修辞、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语段和扩展语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作文训练(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文体
2、重点难点:
基础知识部分——成语辨析、病句
现代文阅读
3、易错点、易混点
(1)字音字形部分采用每天课前小卷小考的形式督促学生识记;
(2)现代文阅读复习对学生长期以来不明确的语文概念进行系统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区分,如对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进行区分,并且将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进行总结,如常见的修辞手法作用表述
(3)在明确概念隶属的基础上,规范答题的要点层次和术语的使用,如句义理解题的答题三个思考角度等。

(1)小卷测试既起到督促学生识记的作用,又能够化整为零,提高零散掌握知识点的长效性,部分学生还通过主动申请批改小卷的方式强化记忆。

(2)学生答题的规范意识有所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培养起答题模式化的意识。

(3)对各考点的考查方向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且建立起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

(4)写作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尝试着从立意、文体、选材的角度提高自己的水平。

5、存在问题:
(1)自觉滚动式巩固复习的意识仍然薄弱,除了客观时间有限的因素外,计划性、持续性的自主复习做到不到位,导致一段时间后复习过内容的淡忘。

(2)虽然对规范答题作了系统的知识梳理和强调,但是讲过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或自觉意识不强,导致仅仅是“笔记”而非“脑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挣脱原有解题恶习的束缚,未能将科学的解题步骤落到实处,所以查漏补缺的实效并不乐观。

(3)理科生对语文投入从认识上到行动上都很不够。

(4)新课改条件下对开放题的考查设置较多,而且对学生灵活作答,高度提炼概括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往往在这部分既存在畏难情绪严重的问题,同时存在较大的惰性。

6、解决办法:
(1)师生加强对语文学科的重视,拓宽语文的夹缝空间。

(2)平时训练高标准、严要求,“唯规范是从”,不规范不给分,不按步骤进行返工。

(3)在现有条件下,结合班级实际,为学生有步骤地滚动复习复习过的知识点提出计划建议。

(4)在习题训练过程中,尤其是讲评过程中,强调对照答案找差距,透视答案析要点。

7、打算和建议:
(1)针对一轮复习中学生仍然薄弱的知识点再次精选习题进行强化巩固;
(2)虽然二轮复习的习题量将加大,但是必须建立在有选择性的基础上,争取给学生举一反三的启示性作用;
(3)在二轮复习进行过程中,指导学生制订对一轮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滚动复习的计划,并且通过适当抽测等多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4)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个性化知识掌握上的问题,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式的跟踪指导;
(5)及时针对习题训练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知识漏洞,提醒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