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管理的法则
一、效能管理法
分析事件的重要与紧急情况,就是阐释效率和效能的关系。
根据轻重缓急可以将事件分为四类,如图1所示:
图1 象限时间管理法示意图
1.四象限时间管理
A类事件既重要又紧急,B类事件重要但不紧急,C类事件紧急但不重要,D类事件既不重要又不紧急。
处理这四类事件的顺序依次是:A类事件→B类事件→C类事件→D类事件。
在管理者的工作中,纷至沓来的A类事件总是让人感到棘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A 类事件?是哪个环节没有做好呢?
A类事件频发的原因
管理专家研究发现,A类事件一般是由错误处理B类事件导致的,也就是说,当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未得到妥善处理时,就会越来越紧急,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转换为A类事件,当转化发生后,经理人只能停下手边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处理A类事件,之后再回到原来的工作上。
这种管理不善的情况就不停地循环出现在经理人的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往往未能妥善处理B类事件的原因是被C类事件遮住了眼睛。
经理人往往要花费50%左右的时间处理琐碎的杂事,也就是C类事件,又花费50%左右的时间处理A类事件,于是经理人就在C类事件和A类事件之间来回奔波,成了时间管理的救火队员,将B类事件扔在一边,无暇顾及。
避免转化的方法
要想避免B类事件转化为A类事件,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
压缩:完成事件的核心,或简化完成该事件的步骤。
替代:寻找比此事件更重要或更紧急的事件,或以更有成效的事件代替该事件。
授权:将事件的处理权授予他人,由他人代为处理。
先做:依照重要性区分事件,相对于C类事件来说,先做B类事件。
舍弃:舍弃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都不高的部分事件,用更多时间完成其他工作。
增加:增加时间和工作量,全力以赴地完成重要事件,使处理结果更加完美。
改进:改进部分事件的性质,尤其需要将A类事件改成B类事件。
杜绝:杜绝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件的发生。
确保:确保重要事件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聚焦:安排专门的时间段,集中精力处理重要事件。
少做:不重要的事件要尽量少做。
不做:不予理睬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件,甚至可以牺牲部分利益。
时间分配
对于四类事件,经理人要掌握好时间分配的尺度。
合理的时间分配如图2所示:
图2 时间分配示意图
对于既紧急又重要的突发事件,需要安排20%-25%的时间,且一定要控制在25%以下;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需要安排65%-80%的时间,也就是将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这类工作上,把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当做既紧急又重要的工作去做;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需要花费15%的时间处理;对于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工作,则要花费1%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做。
2.艾森豪威尔的时间管理原则
艾森豪威尔认为,对A、B、C、D四个象限的工作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图3所示:
图3 艾森豪威尔的时间管理原则
第一,A类既紧急又重要的突发事件,本人做,且立即做;第二,B类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本人做,且花费大量时间做;第三,C类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尽量不自己做,委托
给别人做,如果必须自己做,则要减少工作量;第四,D类既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扔进废纸篓,不做。
3.4D原则
4D原则与艾森豪威尔的时间管理原则不谋而合,面对A、B、C、D四类工作,要采取不同的原则:A类工作要马上去做,也就是Do it now;B类工作可以以后再说,也就是Do it later;C类工作要授权给别人做,也就是Delegate;D类工作则干脆不做,也就是Don’t do it。
二、艾维·李的效率法
在经理人时间有限、资源有限,而工作任务不可取舍的前提下,经理人要想有效地利用时间,就必须对工作有所取舍,选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工作执行。
美国管理学家艾维·李提出了“10分钟6件事效率法”,这种时间管理法也被译为“效率法”、“艾维·李效率法”。
从完成工作的性价比来看,也可以称为“效能法”。
艾维·李认为,工作者可以花费5分钟时间列出明天、下周甚至下个月要做的6件重要事情,再花费5分钟时间给这些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将最重要事件的编为“1号”,次要事件编为“2号”,依此类推,最后把这6件事写在纸上,剪成小纸条,工作时就按照事件次序一一执行,保证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工作。
简而言之,艾维·李的效率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列出明天(下周、下月)要做的六件重要的事情;第二,把这六件事情按重要程度排序;第三,上班后按照所排顺序做事,直至下班结束。
三、一周时间运筹法
时间管理从计划开始,好的时间运筹方法需要科学合理地记录过去的工作,发现时间浪费之处,找到改进的措施,修正原有的时间管理方案,再严格按照修正后的方案执行。
一周时间运筹法就是这种时间管理方法的代表。
1.使用方法
使用一周时间运筹法时,以星期时间为横坐标,标记为从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天,以小时时间为纵坐标,标记为从早晨到晚上,还需要加上备注和总结。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使用者要认真记录时间利用情况,每天都要进行总结,当一周结束后,再进行周总结。
如表1所示:
2.时间管理细到周
对中、基层经理人而言,周计划和周检讨是最有效、最重要的时间管理手段。
经理人倾向于制定月计划,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理想。
例如,麦肯锡通过调查全球经理人的计划实现有效性,发现大部分企业都在做月计划,而制定月计划之后,每个星期的实施有效性是不一样的,第一周为70%~80%,第二周为60%~70%,第三周为50%~60%,第四周只有40%~50%。
个人月计划的实施情况也与此相似,月末时只剩下50%左右。
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在于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个月之前料想的情形,到现在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每天追踪这些变化,就会发现每天的计划实施有效性都在减弱,频繁的情况变动导致经理人只关注眼前的具体工作,往往忘记了整体的方向和目标,很难做到协调和平衡,所以周计划和周检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经理人修正和完善计划。
考虑到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比较急功近利、注重实用主义,报表应该要越少越好,越精要越好,一个星期只需要两张表就足够了,一张表为周报表,另一张表为客户档案记录表。
除此之外,表格设计也要风格简明为上,抓住关键数据即可。
四、办公室的5S
办公室的工作既繁也杂,要想做到很好地管理文件档案和办公区域,就必须进行办公室的5S行动。
办公室的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如图4所示:
图4 办公室的5S示意图
1.整理
整理是指整理自己的办公室,让办公室成为没有杂物、能集中注意力工作的地方。
首先,办公桌上摆放的都是目前需要处理的文件,将过去的文件、将来的文件、目前还未涉及的文件收到柜子里;
其次,每天都要进行整理工作,防止事务滞留到第二天;
最后,定期定制标签和标识,用红色、绿色等不同颜色区别标记文件。
2.整顿
整顿是指整顿工作作风和流程,让一切向节约时间、增加效能的方向前进。
整顿包括收拾办公室,工作者要在午餐前做简单整顿,下午下班前做彻底全面的整顿,这样可以快速进
入工作状态,提升工作的效率。
有人习惯上班工作之前做打扫办公室卫生、泡茶等无聊的事情,往往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要点提示
办公室的5S指的是:
①整理;
②整顿;
③清扫;
④清洁;
⑤素养。
3.清扫
清扫是指将短期内不用的物品和文件归档,扫除工作障碍,营造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环境。
具体包括及时处理文件(包括纸质文件和电脑文件)、建立合理的文档系统、定期更新日用品等。
4.清洁
清洁是指保持办公氛围的简洁,使自己能够很快地进入高效工作的状态。
首先,办公室里除了办公桌之外,不要放置多余的椅子,而且椅子最好样式简单、没有靠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人们在寒喧中浪费时间;
其次,办公室内切忌放置个人照片、杂志、爱好的羽毛球、网球拍、好玩的玩具等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工作时间内可以将其收在柜子里,因为大多数人难以抵制这些物品的诱惑。
5.素养
素养是指养成良好的习惯,摒弃不良行为习惯对时间的侵蚀,让时间成为自己掌控的有形资源。
例如,在办公室可以喝茶、喝咖啡,甚至到卫生间抽烟,但当收到别人这样的邀请,而自己恰好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时,就要敢于拒绝,否则碍于面子或交情就会浪费时间、搁置工作。
总而言之,办公室的5S行动应该做到:在办公桌上摆放目前手头需要处理的文件;每天都整理,不要把事务留到第二天,定制标签标色;及时处理文件,建立相应的文档系统;整理工作时间,保持办公室整洁,经常整理文档;避免被打断工作,让助手筛选电话。
五、计划的杠杆原理
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管理者应该花费时间做详细的计划,让下属加倍努力,不断完善计划。
有人认为做计划浪费时间,不如用于具体工作,这种想法很片面。
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在分析思考、决断、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的时候,多花时间有助于开展工作,考虑得越周全,工作进展就越快。
有很多经理人正好与此相反,他们急于行动,疏于计划,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也要干,这个理论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不做备选方案和计划,就很可能多交学费、多走弯路。
经理人和员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要做计划,员工只要服从和执行就可以达到合格、优秀,但是经理人在行动之前要做尽可能详细的计划,如果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没有具体的数量、没有制定三个以上的计划就开始行动,经理人的管理就是失败的。
1.帕累托原理(二八原理)
经理人制定计划时要遵循一个杠杆原理——帕累托原理,也被称为二八原理,即80%的结果往往取决于20%的努力。
图5 帕累托原理示意图
【案例】
分数与努力之比
很多大学生读书不用功,往往临考试的时候才开始看书,从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如果连续突击一天一夜,这样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是
30分;如果想考60-70分,大概需要复习两个星期;如果想考80分,大概需要复
习两个月;如果想考到90分,就需要每一节课都认真听讲。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人们的时间效率是不同的。
到达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就会越来越慢,想要取得成果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每个人都有工作的巅峰期,也就是在每天的工作中,总有一段时间的工作效率最高,如果能将最重要的工作放在巅峰期内完成,就可以取得最好的效能。
有一项关于巅峰期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巅峰期在上午9点到11点之间,低谷期则在下午3点钟以后。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有不同,因此对巅峰期的高效利用要灵活进行。
2.提高效率的三问法
美国人伯纳姆认为,为了提高时间的效率和效能,做每一项工作之前都应该认真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能不能取消?
◆第二个问题是: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
◆第三个问题是:能不能用更简便的东西代替?
伯纳姆认为不是所有工作都要做,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进行取舍,无法取舍时就要想办法合并,实在不能合并就要思考替代的方案,尽最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善用空闲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专家并不比常人多懂什么,他们只不过多读书、多看报、多吸收信息,而且需要的信息积累起来而已。
因此,不断收集需要的信息,通过长期积累,必然会成为专家。
善用等车时间
每个人都有等车的时候,可能每次只有10分钟,但积少成多也会变成很大的数目,因此要善用这段空闲时间。
例如,可以用MP3收听学习课程,或认真地想问题,或看“口袋书”。
利用生活的点滴时间积累知识,信息量就会越来越大,掌握的资讯也就越来越多。
关掉电视,扔掉报纸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有用的和无用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报纸、互联网上看到大量的垃圾信息,无形中浪费了人们的时间。
因此我们要关掉电视、扔掉无聊的报纸,坚决抵制花边新闻,要学会订阅与自己专业相符的报纸,以及快速浏览报纸主要内容的方法。
早起一小时
女人每天的睡眠最好在8个小时以上,男人最好在7个小时以上。
在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情况下,早晨最好早起1小时,“早起一时,轻松一天”,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运动或学习。
4.快速的节奏感
养成快速的节奏感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措施。
只有养成快速的节奏感,才能提醒自己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体会时间的紧迫性,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和时间安排的先知。
经理人可以借助手表、手机等工具,让自己时刻清楚当前的时间点,进而想到这个时间点的计划,检查实际上正在从事的工作,考虑如何协调自己的工作状态等。
例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快速崛起,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原因就在于日本人讲究速度,其时间讲究“六快”——快食、快便、快睡、快行、快思、快记,这种时间管理方法在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非常实用。
六、时间管理细则
时间管理的实质是管理生活方式,因此时间管理的法则也就是有效的生活方式和方法。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浪费时间的往往不是大块的工作,恰恰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
因此,经理人要从微小的细节开始做起,把工作时间安排好,把业余时间管理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每一分、每一秒都做最有生产力的事;
有效授权,带来轻松;
用金钱换取时间;
把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
不断地行动;
遇事马上做,现在就做;
第一次做好,次次都做好;
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写成清单;
设定完成期限;
分秒不浪费,工作日志法;
管理业余时间;
专心致志,不虎头蛇尾;
采用节省时间的工具、通讯和交通方式等;
不听、不接电话;
不见客访客;
不闲扯聊天;
不离开现场;
挂免打扰牌。
▲补充知识:十个赢得时间的锦囊妙计▼
在时间管理中,第四代时间管理提供了10个赢得时间的锦囊妙计,它们是:
1.为重要任务或同类任务设立工作时间;
2.有针对性地回避,设立安静时间,随后进行回话;
3.在会议和个人约会中设立时间限制;
4.把优先权作为所有工作的基本原则;
5.尽可能久地做那些确实关键重要的工作;
6.充分利用委托授权完成服务性工作;
7.将较大任务拆分成子部分进行;
8.与自己商定完成A类任务的期限;
9.尽量完成重点任务;
10.按效率、有针对性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