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及对策

合集下载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孩子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子女,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他们常年生活在城市,并在城市就读学校。

由于户口、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在城市接受的教育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前言“留守儿童”的悲惨遭遇让人为之心痛,然而与之相对的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无法参加农村教育,却在城市中也未能得到有效的教育保障,他们的教育权益备受忽视。

面对这一现实,我们需要从制度性和政策性两方面着手,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助力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教育问题1.教育资源不足随迁子女在城市就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户口限制和城市化进程不平衡,许多城市的公立学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城市和省会城市,教育资源更是紧缺。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往往就读于这些资源不足的学校,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

2.文化差异随迁子女从农村来到城市,面对城市中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他们往往处于一种不适应状态。

城市中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与农村大相径庭,这对他们的心理和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他们可能在同龄人中感到孤独和排斥,对新学校、新环境难以适应,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

3.身份问题随迁子女由于户口和身份的限制,通常被排除在城市公立学校之外,只能就读于一些私立学校。

而一些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收费标准也参差不齐,对进城务工者来说,负担沉重,难以承受。

更有甚者,由于没有合法身份,随迁子女有时还会面临被学校拒绝录取的情况。

二、相应对策对于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制度性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教师编制,提高教育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教学条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向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开放,以减轻城市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往往携带着未成年子女一同来到城市。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入学难、学习质量较差、心理问题等。

随迁子女往往面临着适应城市学校环境的困难,他们与本地学生在家庭背景、社会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随迁子女的个人成长,也影响到城市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因此急需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合作,采取相应措施,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1.2 问题提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务工。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就读学校难、学习环境差、文化适应问题等。

他们往往处于弱势群体,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或者辍学现象。

如何解决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如果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和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加剧。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为这些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问题提出】。

2. 正文2.1 政府责任政府在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这一群体的教育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增加购买服务和扶持资金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监管和评估,确保他们的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提升教育质量,确保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引言在当今社会,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未来。

一、未成年犯罪的问题1. 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未成年犯罪往往与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许多未成年犯罪分子来自贫困家庭或单亲家庭,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家庭支持,容易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

2. 偏差行为和心理问题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导致他们产生偏差行为和犯罪倾向。

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健康的支持,使得他们容易陷入犯罪的泥沼。

3. 社会影响和网络诱惑未成年人常常受到社交媒体和网络的影响,容易受到诱惑和误导。

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犯罪的念头和行为。

二、打击未成年犯罪的建议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提供稳定的家庭支持,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家长应加强教育意识,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建立,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榜样。

2.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内容。

引入更多的课程,如法律、道德和公民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3.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犯罪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机构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心理抵抗力。

4. 加强社会支持和扶贫工作改善社会环境和减少贫困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5. 加强法律教育和执法力度法律教育对于预防未成年犯罪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加强对未成年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进城务工子女的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作为农民工的子女,由于家庭原因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居住生活,并且在城市接受教育。

他们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如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文化等,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就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心理问题1. 适应城市生活的问题进城务工子女由于从农村来到城市,往往面临着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适应压力。

尤其是在城市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竞争激烈,这对于农村来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2. 文化认同的问题进城务工子女在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这容易导致他们在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时感到困惑,他们可能会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

在农村他们跟着父母务工,接受的是传统的农村文化,而在城市里,他们又要接受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这容易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和困扰。

3. 家庭关系问题进城务工子女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往往与父母长期分离,这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家庭关系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失落、焦虑,甚至产生厌学、逃学等现象。

4. 教育问题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进城务工子女在接受教育方面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有的孩子可能会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面临辍学的危险。

二、解决策略1. 加强心理辅导对于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加强心理辅导。

可以通过学校、社会组织等途径,向这些孩子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克服适应城市生活的困难,解决文化认同的问题,摆脱家庭关系问题,增加学习动力等。

2. 加强家庭教育对于父母在外务工的进城务工子女,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责任感。

父母在外务工的要保持和孩子的联系,多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他们带着家人来到城市,孩子也跟随而来,这些孩子就是进城农民工子女。

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却面临着许多教育上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教育问题的困境1. 教育资源不均衡进城农民工子女通常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城中村,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条件不好,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这些孩子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困境,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就学难题进城农民工子女通常是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的,他们在城市并没有户口,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在城市正规学校就读,很多时候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女学校或者农民工子女班,学校条件差,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3. 教育成本高昂进城农民工一家通常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孩子就读学校需要支付学杂费、生活费和住宿费等,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教育成本的高昂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就业歧视由于进城农民工的身份问题,他们经常面临着就业歧视,当孩子成年后想要在城市找工作时,也会受到身份歧视,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了困难。

二、对策探讨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边缘地区和城中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的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2. 放宽户口政策政府可以考虑放宽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户口政策,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就读于城市正规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减免学杂费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减免学杂费和提供相关的教育补助,减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开支压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良好的教育。

4. 加强职业培训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成年后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减少身份歧视,让他们更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

5. 鼓励社会参与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到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教育体系。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的存在未成年犯罪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在一些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家庭条件较差的家庭中更为突出。

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伤害,也对未成年犯罪者本身和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1. 未成年犯罪率高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4万余起,其中涉及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多种类型。

这些案件中,很多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力、社会环境恶劣等原因导致的。

2. 未成年人易受影响未成年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果周围环境有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就容易引导他们走向犯罪道路。

3. 未成年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思维方式单一等原因,很多未成年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容易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中。

二、问题的原因未成年犯罪存在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 家庭教育不力家庭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教育场所,但是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或者是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社会环境恶劣一些社会环境恶劣,例如犯罪率高、道德风气败坏等地区,容易让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信息和恶劣行为模式。

3.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是未成年人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

但是一些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存在欠缺,也没有提供足够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课程和活动。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以下是针对该问题提出的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方面。

他们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 建设健康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建设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例如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等。

3.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该提供更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课程和活动,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在城市中打拼,为了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他们经常会将孩子留在家乡或是将孩子带到城市,但是这种情况下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一下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1.安全感问题:进城务工子女往往无法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

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受到质疑,这会让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产生不安全感。

2.成就感问题:进城务工子女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他们的学业不一定能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这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导致他们缺乏成就感和动力。

3.社交问题:由于进城务工子女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他们的社交能力可能不如城市里的孩子。

这也可能导致他们对周围人的不信任感和排斥感。

1.建立安全感:家庭是进城务工子女最重要的依靠,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一定要经常和孩子联系并回家看望。

家庭之外,学校老师和同学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支持系统,他们要多与老师、同学沟通,增加互信。

2.建立成就感:父母和老师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弱点,要重视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为他们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3.培养社交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与老师、同学交流。

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校外的兴趣班、社团等,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总之,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家长、老师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政府应加大对随迁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学校应提供更多针对他们的特殊教育课程,社会应增加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家长也要更加重视他们的教育问题。

加强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也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积极应对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解决随迁子女面临的教育挑战。

现代化社会需要每个孩子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也不例外。

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政府支持,特殊教育课程,社会关爱,家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努力,教育挑战。

1. 引言1.1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是指随同父母或监护人由农村迁往城市的未成年子女。

随迁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生活环境改变等原因,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

其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关乎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随迁子女作为我国未来的劳动力和人才储备,其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的人力资源质量和竞争力。

必须认识到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随迁子女由于来自农村、面临适应城市生活等问题,容易在学校和社会中出现适应困难、学习困难等情况,甚至存在辍学、逃学等现象。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加大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随迁子女健康成长,推动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

1.2 随迁子女面临的教育挑战随迁子女面临着适应性问题。

由于他们在城市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背景与农村有很大差异,他们可能难以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方式。

随迁子女可能面临着语言障碍。

在城市学校中,语言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随迁子女的语言能力不够,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交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及案例剖析论文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及案例剖析论文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及案例剖析论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其中许多人的子女也随同他们进入城市生活和学习。

然而,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解决。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并通过案例剖析的方式,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1.教育资源不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往往来自经济条件较为贫困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往往难以承担高昂的择校费用,因此,这些孩子通常只能在城市中质量较差的学校就读。

此外,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

2.学习成绩较差: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学习资源的限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成绩普遍较差。

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学习辅导和课外活动。

3.心理问题: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朋好友,进入陌生的城市生活和学习,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他们往往需要面对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三、案例剖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

小李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他的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他在五年级时也随同父母来到城市生活。

在农村学校时,小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然而在城市学校,他的成绩却出现了大幅下滑。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包括:1.学习环境的改变:小李在农村学校时,学习氛围较为浓厚,而城市学校的学生更多元化,学习氛围相对较差。

这使得小李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缺乏学习辅导:小李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

而在农村时,他的父母可以更多地参与到他的学习中。

3.心理压力: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朋好友,小李常常感到孤独和焦虑。

他担心自己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这也对他的学习成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管理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管理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管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进城务工。

然而,他们常常面临着子女教育的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教育管理。

一、问题的表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籍管理困难。

由于学校招生的地域限制和人脉关系差,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往往难以在城市中就近入学,而被安排到离家较远的学校。

这给他们的学校行政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2. 学习资源不足。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在的学校往往条件相对较差,教师配备不足、教学设施简陋,学习资源匮乏。

这导致他们与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越来越大。

3. 心理适应困难。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经历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异,面对文化环境的冲击和社会适应的压力,他们往往面临心理适应困难,容易出现自卑、孤独等问题。

二、对策的探讨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

1. 学籍管理改革。

应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籍信息纳入系统管理,确保公平、公正的招生录取机制。

同时,加强与农村学校的沟通合作,更好地服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2. 加大投入,改善学校条件。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设施。

增加教师编制,改善教师待遇,并加大对学校的设备更新和改造。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引入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提供关爱和支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4. 建立多元化教育模式。

除了传统教育模式外,应积极发展和推广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这包括开展课外辅导和兴趣培训活动,提供更广泛的教育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管理的思考提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的效果,除了上述对策外,还需加强相应的教育管理思考。

农民工子女违法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农民工子女违法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或 工读 学校 这样 的组织 机构 进行 教育 。
农 民工 子 女仇 视 富 人 . 得命 运 对 自己不公 . 觉 由于辨
别是 非 能力差 . 易受 不 良风气 影 响或教 唆犯 罪 。 容
( ) 二 社会 文 化和 心理 因素 : 民工子 女违 法 犯罪 农 的“ 助推 器 ”
农 民工 子女 违 法 犯 罪 的又 一 个 重要 原 因是 他们 很难 获 得 城 市认 同 他们 是 城 市 里被 边 缘 化 的一 类 人 . 有 享受 到 和城 里 同龄 孩子 一 样 的待遇 . 身份 没 其
能 根据子 女 的身 心发 展特 点提供 特 殊教 育 特别 是在
暴力 型 家庭 中 。 子女 长期 受不 良家 庭环 境 的影 响往 其
从 主 体状 况 来 看 . 一 . 些违 法 犯 罪 的农 民工 第 这 子女 , 年龄 大都 集 中在 1 到 2 0岁 O岁 之 间 , 中 , 其 未成 年 人居 多 。 二 . 文化 结 构上 , 第 在 他们 中有 很小 一 部分
人 是 文盲 . 大 一 部 分 人是 小 学 文 化程 度 . 很 一部 分人 读 过初 中但 没有 读 完 . 小一 部分 人 能够 接受 高 中教 很 育且 读 书 时间不 长 ,读过 大 学 的人 更 是少 之 又少 : 第 三 . 作 案 成员 分 类 比重来 看 . 盲 和大 学 生 违法 犯 从 文 罪 比重 较小 .小 学 和初 中文 化 程 度 的人 是 犯 罪 的 主 体 : 犯 罪类 型来 看 . 民工 子 女违 法 犯 罪 的类 型 主 从 农
夜 民 工 子 女 违 法 犯 罪 原 因 析 对 策 思 考
苏 利 荣
摘 要 :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进 程 中 , 随 着 进城 农 民工 数 量 的增 加 . 子 女 也 大量 涌入 城 市 . 在 伴 其 由此 引发 了一 系列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进城务工子女是指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的一批儿童群体。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进城务工子女常面临着孤独感和情感困境。

由于父母不能随时陪伴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安全感。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缺乏家人的支持,容易产生情感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是建立起良好的家庭联系。

父母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父母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与孩子进行视频通话,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政府、学校和社区等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使孩子有机会与其他同样处境的孩子进行互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进城务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教育困难。

由于父母不能在身边进行教育引导,这些孩子往往缺乏规范和规划,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

他们可能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较差,甚至产生逃学行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加强教育支持。

政府可以建立进城务工子女教育援助体系,给予这些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

在学校方面,教师应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激励。

也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志愿者教育等活动,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

进城务工子女还可能面临着情绪问题和自尊心低下的困扰。

长期处于异地环境,他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认可,他们的自尊心可能受到伤害。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是提供心理支持。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辅导。

也可以统筹社区资源,组织心理咨询活动,让这些孩子有机会表达内心的疑虑和困惑,减轻他们的压力。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提升他们的自尊心。

进城务工子女在心理上常面临孤独感、教育困难、情绪问题和自尊心低下等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研究

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研究

法制园地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研究□赵胜营(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近年来随着进城农民工的增多,他们的子女也大量涌入城市生活。

由于种种原因,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犯罪率也在逐年升高,成为影响城市居民安定生活的重要因素。

本文在分析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063-02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在物质财富积累高歌猛进的背后,中国农村劳动力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社会牺牲和家庭牺牲。

他们不仅工作辛苦、报酬低廉,而且其家庭成员也承受极大压力,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更是受到巨大影响,进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的违法犯罪问题已日趋严重。

因此深入了解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犯罪的原因,探讨根治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犯罪的有效途径、方法,对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现象解读(一)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情况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伴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现象的出现而出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高涨,依靠有限的耕地已难以满足他们致富的需求,于是开始进城寻找机会。

在打工初期,农民工的规模还比较小,大多数以青年男性为主,女性在家务农并照顾孩子,举家外出打工的很少,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未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因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夫妻双方均外出打工甚至举家外出的农户显著增多,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开始出现严重化倾向。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农民工的规模更加壮大。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11823万人次,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

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

许多人不再是孤身漂泊,而是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拖家带口地迁移。

然而,这些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的生活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始终和父母一样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1.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现在国家解决的方法是以留入地政府为主,以公立学校为主,但是这些办法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不容易得到贯彻执行。

政策执行难,户籍制度和高昂的借读费等条件,使得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只好在民工自己办的学校里就读,因这些软硬件条件都不合格的学校和诸多方面的因素,农民工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

实践中,城市适龄儿童的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的义务教育费用则由乡镇人民政府以教育统筹的形式向农民征收。

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后,由于交纳的教育统筹费用没有根据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而农民工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

当地政府也只对本地学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负责,农民工子女在城里接受义务教育成了大难题。

即使接受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农民工的子女上大学更是一个大难题。

以目前教育产业化的现状,每年上大学的费用起码要一万,这对于漂泊在外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很难承受得起的数目。

2.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难题。

农民工子女大都在自己办的学校,这些农民工子女学校自身存在诸多难题:一是学校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省、潍坊及我市先后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二十年来这还是第一次。

可以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

这次全市领导干部学习《宪法》及法律法规培训班安排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讲座,可以说适得其时,安排恰当,十分重要。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基本概况严格来说,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一个在社会学、犯罪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非刑事法学的概念。

未成年人犯罪特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在我国犯罪学研究领域一般也称为少年犯罪。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联合国从1955年开始每隔5年召开一次的预防犯罪大会,几乎每次都会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为此,联合国还先后制定了《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利雅得准则)、《少年刑事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等一系列司法规则。

我国也不例外,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也是十分严峻,总体上呈上升发展趋势。

为此,我国专门制定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的法律。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据政法部门不完全统计,20XX、20XX年我市的未成年人犯罪同比分别上升了98%、50%,形势相当严峻。

为此,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全面分析,如实地将近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及发展趋势反映出来,目的在于透析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的规律,以期为大家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综合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依据。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我国现阶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从根本上来说有两部:一部是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另外一部是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王娟摘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更为突出。

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本文分析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17作为城市主要劳动力的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也可能成为城市的生力军,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其子女的素质,关系到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整体和文化程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也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仍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这将对其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 家长素质较低,家庭教育观念滞后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少数,而家长素质不高使得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不够合理科学,甚至在子女学习上的督促时,还会引起子女的反感,觉得父母文化程度低,产生逆反心理等。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家庭教育观念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智育上,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能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家长一味追求孩子分数的高低,对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如在德育、思想道德的培养,在这时期对孩子道德情操的培养往往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对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家长教养方式不合理,与子女缺乏有效沟通一般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都采用民主型积极教养方式,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家长则一般采用放纵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大多采用放縱型和专制型,放纵型方式让子女自己自由成长,极少关注孩子的学校表现和成绩情况。

非法使用童工整治方案

非法使用童工整治方案

非法使用童工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童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家庭贫困和教育落后等诸多原因,很多孩子被迫放弃上学的机会,背负起成为童工的命运。

这些童工往往受到了劳动和教育上的严重剥夺和侵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有可能抹除他们的人生价值。

因此,针对童工的问题,就要采取专门的整治措施。

二、整治方案(一)法律法规建设整治童工问题凸显了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重要性。

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童工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应该加强立法监督和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增加成文法规的数量和完善现有法律,例如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童工利益保护的法律。

同时,对违法用工的企业和个人,应该做出严厉的处罚。

(二)开展宣传和教育对于儿童,他们往往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骗,比如虚假招聘,骗取贫困家庭的孩子到工厂打工等。

因此,要开展宣传和教育,提高儿童保护意识和能力,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处境。

此外,还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让他们认识到用童工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

还可以通过明星代言、网络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倡导童工保护理念,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三)加强执法力度童工的流动性和隐蔽性比较强,对现场监管和检查机制的要求也更高。

要加强涉及童工保护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定期进行外省市的巡查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有关用童工的企业进行全面整治,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用工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打击和处理,形成有力的威慑效果。

(四)实现教育经作为替代现实中,因为一些跨越性的考虑,比如贫困地区学校设施和教师资源的不足等,致使很多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学前和初等教育。

因此,要采取教育经作为的政策,将已经成为童工的孩子让他们回到校园,接受正常的教育的机会。

“教育经产业化”是一个没有立竿见影功效的措施,但是该策略可以长期推进。

三、总结童工问题的整治需要从立法、宣传教育、执法和教育经作为等多个方面入手,并互相协同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我市区周边的县市区农民进入城区打工、经商等人员日益增多。

他们的家眷和未成年子女大多随之而入城市生活,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家庭及未成年人子女普遍存在家庭生活困难、读书就业机会渺茫,而且家庭教育、社会管理缺失的成长环境问题。

相当部份无书可读、无人所管、无业可就的未成年人,过早流入社会甚至误入歧途现象较为突出,给社会治安带来新的压力。

如何正确认识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违法犯罪特点,找出根源与对策,对我市社会治安稳定,实现经济发展的腾飞有着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市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涉足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
一是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占我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比例大。

今年以来,我区查获的39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属市区的12名,占总人数的30.8%;属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27名,占总数的69.2%。

这些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总体思想、文化、身体素质低下,家庭生活贫困而呈现出缺乏家教或无人管教状态。

他们有的无心向学;有的无力就学;早早就脱离家庭和学校而浪迹江湖,形成一个社会、家庭、学校“三不管”的特殊群体。

他们认知和辨别及生活能力低下、迟钝,思想道德观念沦丧,无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世界观,以不劳而获、好逸恶劳地追求吃、喝、玩、乐、性为人生目的,经不起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和和网络上负面信息的引诱和迷惑,为满足在网吧玩乐需求而疯狂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作案猖狂、不计后果,而且手段成人化。

今年以来,赤坎区公安机关连续破获6个盗窃、绑架、抢劫等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从中破案56宗,追缴回价值30多万余元赃物。

从破案中透视分析作案的手段、动机、时间和它的连续性、系列性、疯狂性,很难想象这些犯罪团伙成员,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末期出生的未成年人,他们最小的只有11、12岁,最大的也只有15、16岁。

如去年12月30日,公安机关接到湛江市某校初一学生家长报案,称其儿子陈某(15岁)被人绑架,要交二万元赎金。

1月3日公安机关破获此案,抓获的5名犯罪嫌疑人均是陈某的同班农民工子女同学,现已失学混迹社会。

为搞钱上网便将陈骗出挟持到某加油站,然后以陈过去在学校打伤他们为由,勒索二万元“赔伤费”。

手段十分老练、成人化。

三是犯罪年龄的低龄和性别都超过历史底线,越来越低。

查获6个团伙中的39名团伙成员中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6岁,而且还查获只有12、13岁的女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

这与我市多年来查处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段在15至22岁,有明显的提前,呈现出低龄化再低龄化的趋势。

而且过去很少发现的11、12岁未成年女性作案,现在却作大案、作系列案件。

如1月17日,南桥派出所破获的杨某敏(男,13岁)等5人撬门破锁盗窃团伙年龄最大13岁,年龄最小的12岁杨某明(女),参与连续作案25宗、盗窃电脑、投影机11部、高级化妆品、成衣、香烟一大批,并享有“大姐大”绰号的少年犯。

四是被成年人犯罪团伙所拉拢、教唆和利用,形成较强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后备军”、“预备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这些孩童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思考性差,作案缺乏预谋和智慧,而且作案体能与技能都较弱。

从而自然而然地或臭味相投地与一些成年人犯罪团伙勾结一起狼狈为奸。

其次是一些成年人犯罪团伙为逃避打击和掩人耳目,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拉拢教唆利用这些未成年人为他们作案并从中渔利。

二、对策: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打击、预防与整治
通过分析和透视上述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活动的新特点、新规律和基本形成的原因,公安机关和社会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打击、预防与整治。

具体措施是:
1、要把预防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和不断加强改进对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加强和落实好“三农”工作重要议程。

公安机关要充分运用好政策和法律,严厉打击利用和教唆未成年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教唆犯罪。

对查获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不能以“难处理”一放了之。

应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危害程度大的少年犯,该收容的收容、该送少教的送少教、该责令家长严加管教的要严加管教。

对一些暂时无法查明住处、户籍地的,要积极协助民政部门落实好收容工作。

杜绝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三不管”的状况。

2、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

各级基层党委政府和用工单位,要充分体恤贫困农民工生活疾苦,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解决和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负起教育、监管未成年人的家长责任。

教育部门要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和农民工子女就读受教育权,要一视同仁不搞内外有别。

各级党委政府还应积极筹备资金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创办进城农民子弟学校,解决好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生活难、读书难、就业难的问题。

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实行居住证管理制度中重点将外来农民工未成年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管理,积极主动地与教育、社区、关工、民政和用工单位等部门配合,共同做好和解决好他们的生活、读书、就业等实际困难。

3、切实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严格管理网吧,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和无证经营的“黑网吧”。

这是近年来,在网络网吧经营上存在的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由于种种原因,对网吧经营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多头管理,到头来谁都不管”;“有利益就上,没利益就推”;“责任一大堆,谁都不落实,各自为政,谁都管不到谁”的管理状况是当前网络经营和网吧管理中的沉疴所在。

从而直接或间接给违法犯罪活动有可乘之机。

如案发后,公安机关查处几间违法经营的网吧和经营者,视各项管理制度为儿戏。

实名制成虚名制、有证经营变无证经营、严禁传播有害非法信息变相为专播黄赌毒信息。

这些经营管理者明知未成年人违法团伙长期落脚藏身网吧中,并进行作案活动而视而不见或睁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有费用给他们就行,从而为违法犯罪提供温床。

本文来源于湛江新闻网:/theory/2010-03/14/content_1175540.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