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控-雅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惧发作 (恐水 怕风 畏光)
•自主功能障碍 (瞳孔散大)
•瘫痪
麻痹型(哑型) 狂犬病, 约20%
•格林-巴利综合症 (伴发热)
•完全瘫痪
昏迷和死亡
•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 为昏迷和死亡 •在发病后数天时开始昏迷 •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疫情概况
狂犬病疫情概况
WHO报告:
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 南极洲外,其他大洲均有发生 95%以上人狂犬病集中于亚、非两洲 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后,几为致死性疾病 一种被低估、忽视的疾病(贫困人群发病,信息 难以统计) 偏远农村地区多发 漏报——阻止了国际相关组织防控计划的实施
狂犬病防控
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朱宗伟 2015.7.2
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疫情概况 三、诊断 四、监测 五、防控
一、基本知识
概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 染病。
法定传染病,乙类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 经神经末梢上行,侵入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临 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 脊髓炎,病死率100%。
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 峰。 •近年来我国犬、猫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被犬、猫伤害的 人数也不断增加。 •每年被动物伤害的人数超过4000万人。 •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 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狂犬病疫情概况
四川省疫情概况:
狂犬病致病机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 在唾液中排出病毒
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
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 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
每小时移 动1-3毫米
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 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前驱期 临床症状 (急性期) 昏迷和死亡
潜伏期
从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 一般 20 – 60 天
主要的影响因素:
感染的病毒数量 病毒毒力强弱 暴露的严重程度 暴露的部位
前驱症状
持续数天 非特异症状
不适 乏力 头痛 发热
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
异常,出现蚁走感
急性发作期
持续数天
两种类型
脑炎型(狂躁型) 狂犬病, 约80%
•情绪波动 (激动/抑郁, 攻击性)
儿童狂犬病的特殊性
发病率高,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40%以上
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 被抓伤或咬伤后,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 到及时处置,所以容易被忽视。
致病机理
致病机理分为三个阶段 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
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1-2周或更长,一般约4~6日 内侵入周围神经。
传染源
家畜:狂犬、猫、猪、牛、马等 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
狼、狐狸等
致伤动物比例:犬88%、猫4.7%、狼 4%、其它野生动物和家畜3.3%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区域
主要宿主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加勒比海地区 西欧 东欧
狗,狼,猫,猫鼬 狗,豺,猫鼬,狐狸 狗,蝙蝠 臭鼬,浣熊,狐狸,蝙蝠 猫鼬 狐狸,蝙蝠 狐狸,狗
狂犬病 可防、可控、不可治
狂犬病病毒的特性
嗜神经性,对神经组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 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PH 4以下),碱(PH 10 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 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 30~60分 钟或100℃ 2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 消毒。 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 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
狂犬病疫情概况
WHO报告: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病;5.5万人发病死亡/年; 40%病例为15岁以下少儿 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可疑暴露后数小时内进行伤口清洗、预防接种能够有 效阻止发病 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接受暴露后免疫,应有很多人避 免了发病
狂犬病疫情概况
《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2009年,卫生部、
因检测试剂、检测方法不同,有关的文献报道 的动物狂犬病隐性感染率不一定符合实际,还有 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动物狂犬病 1- 野生动物 2- 家畜动物
人类狂犬病
狂犬病的传播
野生食肉 动物
狐狸 臭鼬
獾 狼
翼手目动物
吸血蝙蝠 食果类
C.S.食虫类
家畜型 食肉动物
狗 猫
人 类人类
人类
家畜型 食草动物
奇蹄动物 牛
•历史上狂犬病疫情较重,80年代为发病高峰,90年 代中后期发病大幅下降,但2003年后上升趋势明显, 2007年又达到小高峰,2008年开始出现回落
•2014年报告发病45例(居全国第8位),报告发病 率0.07/10万,居全国14位。报告死亡45人,死亡率 0.07/10万,病死率100%。与2013年相比,报告发 病率下降33.13%
绵羊 山羊
传播途径
带毒动物咬伤(最主要途径) 带毒犬的唾液舔舐伤口
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 人之间的传播(可能性小)
组织(如角膜)、器官移植手 术
病人咬人或通过唾液直接或间 接污染健康人的伤口
狂犬病的易感人群和分布特征
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 病人群不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异系因接触犬 机会的多少所致 亚非国家:病例性别、年龄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 青少年发病较多 欧美国家:人群分布有一定职业性,以野外考察、旅 游者等与野生动物接触的人群多见
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
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
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每天12- 100mm速度转运,到达中枢就不可逆转。 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
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 髓质等。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 •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 •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动物狂犬病隐性感染
有文献报道:从1991年到1995年间,统计检查 广东、山东、福建、浙江四省13市县“健康 犬”2775只,检出阳性犬3O5只,平均隐性感染率 为10.99%。
•自主功能障碍 (瞳孔散大)
•瘫痪
麻痹型(哑型) 狂犬病, 约20%
•格林-巴利综合症 (伴发热)
•完全瘫痪
昏迷和死亡
•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 为昏迷和死亡 •在发病后数天时开始昏迷 •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疫情概况
狂犬病疫情概况
WHO报告:
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 南极洲外,其他大洲均有发生 95%以上人狂犬病集中于亚、非两洲 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后,几为致死性疾病 一种被低估、忽视的疾病(贫困人群发病,信息 难以统计) 偏远农村地区多发 漏报——阻止了国际相关组织防控计划的实施
狂犬病防控
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朱宗伟 2015.7.2
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疫情概况 三、诊断 四、监测 五、防控
一、基本知识
概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 染病。
法定传染病,乙类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 经神经末梢上行,侵入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临 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 脊髓炎,病死率100%。
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 峰。 •近年来我国犬、猫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被犬、猫伤害的 人数也不断增加。 •每年被动物伤害的人数超过4000万人。 •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 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狂犬病疫情概况
四川省疫情概况:
狂犬病致病机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 在唾液中排出病毒
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
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 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
每小时移 动1-3毫米
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 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前驱期 临床症状 (急性期) 昏迷和死亡
潜伏期
从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 一般 20 – 60 天
主要的影响因素:
感染的病毒数量 病毒毒力强弱 暴露的严重程度 暴露的部位
前驱症状
持续数天 非特异症状
不适 乏力 头痛 发热
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
异常,出现蚁走感
急性发作期
持续数天
两种类型
脑炎型(狂躁型) 狂犬病, 约80%
•情绪波动 (激动/抑郁, 攻击性)
儿童狂犬病的特殊性
发病率高,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40%以上
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 被抓伤或咬伤后,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 到及时处置,所以容易被忽视。
致病机理
致病机理分为三个阶段 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
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1-2周或更长,一般约4~6日 内侵入周围神经。
传染源
家畜:狂犬、猫、猪、牛、马等 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
狼、狐狸等
致伤动物比例:犬88%、猫4.7%、狼 4%、其它野生动物和家畜3.3%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区域
主要宿主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加勒比海地区 西欧 东欧
狗,狼,猫,猫鼬 狗,豺,猫鼬,狐狸 狗,蝙蝠 臭鼬,浣熊,狐狸,蝙蝠 猫鼬 狐狸,蝙蝠 狐狸,狗
狂犬病 可防、可控、不可治
狂犬病病毒的特性
嗜神经性,对神经组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 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PH 4以下),碱(PH 10 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 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 30~60分 钟或100℃ 2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 消毒。 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 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
狂犬病疫情概况
WHO报告: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病;5.5万人发病死亡/年; 40%病例为15岁以下少儿 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可疑暴露后数小时内进行伤口清洗、预防接种能够有 效阻止发病 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接受暴露后免疫,应有很多人避 免了发病
狂犬病疫情概况
《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2009年,卫生部、
因检测试剂、检测方法不同,有关的文献报道 的动物狂犬病隐性感染率不一定符合实际,还有 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动物狂犬病 1- 野生动物 2- 家畜动物
人类狂犬病
狂犬病的传播
野生食肉 动物
狐狸 臭鼬
獾 狼
翼手目动物
吸血蝙蝠 食果类
C.S.食虫类
家畜型 食肉动物
狗 猫
人 类人类
人类
家畜型 食草动物
奇蹄动物 牛
•历史上狂犬病疫情较重,80年代为发病高峰,90年 代中后期发病大幅下降,但2003年后上升趋势明显, 2007年又达到小高峰,2008年开始出现回落
•2014年报告发病45例(居全国第8位),报告发病 率0.07/10万,居全国14位。报告死亡45人,死亡率 0.07/10万,病死率100%。与2013年相比,报告发 病率下降33.13%
绵羊 山羊
传播途径
带毒动物咬伤(最主要途径) 带毒犬的唾液舔舐伤口
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 人之间的传播(可能性小)
组织(如角膜)、器官移植手 术
病人咬人或通过唾液直接或间 接污染健康人的伤口
狂犬病的易感人群和分布特征
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 病人群不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异系因接触犬 机会的多少所致 亚非国家:病例性别、年龄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 青少年发病较多 欧美国家:人群分布有一定职业性,以野外考察、旅 游者等与野生动物接触的人群多见
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
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
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每天12- 100mm速度转运,到达中枢就不可逆转。 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
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 髓质等。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 •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 •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动物狂犬病隐性感染
有文献报道:从1991年到1995年间,统计检查 广东、山东、福建、浙江四省13市县“健康 犬”2775只,检出阳性犬3O5只,平均隐性感染率 为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