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导51页PPT
合集下载
《CPR最完整版》PPT课件

04
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 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改 进
普及途径及宣传推广策略
普及途径
线上网络课程、线下培训课程、宣传 资料等
宣传推广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等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公益活动、知 识竞赛等形式吸引公众关注;与相关 机构合作,共同推广心肺复苏术培训 与普及工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相 互信任和默契,以提高 团队协作的效率和质量
。
05
心肺复苏术(CPR)后处理及 评估
复苏后患者监测与护理要点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注重保暖和舒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
。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 放患者气道。
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为 1秒以上,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后即 可停止吹气。
避免漏气
在吹气过程中,要注意捏紧患者鼻 孔,并保持口唇紧密贴合,避免漏 气。
除颤仪使用方法
开启除颤仪
粘贴电极片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左侧,打开电源开关 ,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03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步骤
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者名字, 观察是否有反应。
寻求帮助
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开始进行 心肺复苏。
判断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 是否正常。同时,将耳朵贴近患者口 鼻处,倾听是否有呼吸声,并感受是 否有气流呼出。
电除颤
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使 用电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恢复正常心律。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流程PPT课件

復甦姿勢
患者的姿勢以接近側躺為主,頭部的 姿勢要能讓口中的分泌物流出。 23
學習CPR之後…
千萬勿拿真的”人“練習,有危險性 急救“人人有責” 熟記到院前救護的觀念與技巧 CPR技術是用在“人”身上,所以務必
熟練正確技術
24
CPR備而不用為最高目標
技術是需要不斷回顧與複習的 別忘了! 隨時找時間練習喔..
新版心肺復甦術(CPR)
1
4 分鐘內
2
儘早進行心肺復甦術(CPR)的重要性
4分鐘後會造成腦內損傷 10分鐘後會造成腦死
3
存活鏈
Chain of Survival
儘早通知 緊急醫療系統 (打電話119)
儘早進行 心肺復甦術
(CPR)
儘早使用 電擊去顫術 (119電擊器)
儘早進行
高級心臟救命 整合心臟停
必需注意吹氣後患者胸部的起伏,若有
明顯上升,則視為有效的通氣。
嘴巴要張大
將病人嘴巴包住
13
按摩位置??
14
別壓錯??
15
找出正確胸外按摩的正確位置
兩個 乳頭 中間
16
用掌 根的 力量
17
雙手一起 手臂伸直
1下,兩下,
3下,4下…..
18
………27, 28,29,30
壓胸小訣竅: 1.雙手緊緊互扣 2.兩掌根互疊 3.雙手肘打直、不可搖擺、
才能掛電話。
10
C 壓胸維持循環
(連續按壓病患胸部30次, 維持血液循環)。
下壓深度至少 5公分或下 壓胸廓厚度至少1/3 。
胸外按摩與人工呼吸的比 率為30:2
11
A 打開呼吸道
壓額抬下巴
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导共51页文档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导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cpr心肺复苏PPT课件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子
在开放气道后,捏住患者的鼻子,防止气体从鼻腔漏出。
进行人工呼吸
对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要看到患者胸廓隆起,吹气频率与按压频率相同,一般为每分钟 10-12次。
04
CPR心肺复苏的常见 问题与解答
CPR心肺复苏的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CPR心肺复苏的适用人 群有哪些?
项。
CPR心肺复苏的技能提升方法
01
02
03
反复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学员可以 逐渐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 ,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 率。
技能评估
定期进行技能评估,发现 学员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 建议。
学习交流
鼓励学员之间进行学习交 流,分享经验和技能,共 同提高心肺复苏的操作水 平。
及早进行心肺复苏
在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后,应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越早开始,成功率越高。
加强公众培训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技能水平,让更多 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
CPR心肺复苏的常见误区与纠正方法
误区一
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心肺复苏。
纠正方法
现代心肺复苏指南更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口对口 人工呼吸不再是主要抢救措施。在单人施救时,应侧重进 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而不是过多地进行人工呼吸。
检查呼吸
视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可通过视察胸部起伏或用耳朵贴近呼救
在初步判断患者情况后,应立即高声 呼救,要求他人协助。
获取AED
尽快获取AED,依照AED的语音提示 进行操作。
胸外按压
确定按压位置
按压位置在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即两乳头与胸廓交界处。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感谢观看
吹气量
吹气量应使患者的胸部隆 起,但不超过800毫升。
04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模拟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在实施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 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呼叫急救服务
在确认现场安全后,应立即拨打 当地的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
并请求支援。
检查意识和呼吸
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患 者的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患者 的下颌上,轻轻将患者的头部向 后仰,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
按压深度或频率不当
按压深度过深或频率过快可能导致患 者胸腔损伤或无效按压。纠正方法是 在按压时要控制好按压深度和频率。
05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的普及途径
培训课程
组织专业的CPR培训课程,邀请 专业讲师进行授课,让公众了解
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宣传资料
制作和分发宣传资料,包括海报、 手册、视频等,向公众传播心肺复 苏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01
02
03
头后仰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下颌 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 直。
清理呼吸道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呕 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托颈举颌
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颈部, 另一只手将患者的下颌向 前上方抬起。
人工呼吸的技巧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 的口腔吹气,吹气时间应 持续1秒以上。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应与胸外按压保 持一致,每按压30次吹气 2次。
经过心肺复苏后,患者意识逐 渐恢复,能够正常交流和配合
救援工作。
呼吸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能够 正常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
吹气量
吹气量应使患者的胸部隆 起,但不超过800毫升。
04
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
模拟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在实施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 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对施救者和
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呼叫急救服务
在确认现场安全后,应立即拨打 当地的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情况
并请求支援。
检查意识和呼吸
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患 者的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患者 的下颌上,轻轻将患者的头部向 后仰,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
按压深度或频率不当
按压深度过深或频率过快可能导致患 者胸腔损伤或无效按压。纠正方法是 在按压时要控制好按压深度和频率。
05
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的普及途径
培训课程
组织专业的CPR培训课程,邀请 专业讲师进行授课,让公众了解
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宣传资料
制作和分发宣传资料,包括海报、 手册、视频等,向公众传播心肺复 苏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01
02
03
头后仰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下颌 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 直。
清理呼吸道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呕 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托颈举颌
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颈部, 另一只手将患者的下颌向 前上方抬起。
人工呼吸的技巧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 的口腔吹气,吹气时间应 持续1秒以上。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应与胸外按压保 持一致,每按压30次吹气 2次。
经过心肺复苏后,患者意识逐 渐恢复,能够正常交流和配合
救援工作。
呼吸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能够 正常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
心肺复苏术 PP课件-51页PPT精品文档

17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17
开放气道
2019/10/25
18 解开病人衣领。 清除病人口鼻内异物。 仰头举颏法。 仰头抬颈法。 拉颌法
2019/10/25
19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19
仰头举颏法
一手置于患者的前额, 手掌向后方施加压力。
另一手的食指托住下 颏,举起下颏。
2019/10/25
27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27
大动脉搏动消失
抢救者食指及中指 沿喉结往两侧滑动 约1-2公分触摸颈动 脉搏动。
“没有脉搏”
2019/10/25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28
无脉搏
28
心前捶击复律
拳头举高20-30cm,捶击患者 胸骨中下1/3处,1次。
2019/10/25
29
2019/10/25
14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14
放好体位
脱离危险的环境。
放置于仰卧位。
保护病人的颈椎 ,作整体翻动。
病人应平卧在硬板 上或平整的地面上。
2019/10/25
15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15
一、开放气道
2019/10/25
16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16
2019/10/25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29
胸外按压
按压的部位 按压的用力方式 按压的手法 按压的频率与深度 按压的姿势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2019/10/25
30
心肺脑复苏基础与进展
30
按压的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定位:以食指及中指 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 滑移,在两侧肋弓交 界处找到胸骨下切迹。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定期复习和实践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心肺复苏(最新版)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
心肺复苏的意义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 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 43%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 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 17%能救活。
可编辑课件PPT
16
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 生命支持ACLS程序图 (不包括新生儿)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 序变化需要所有人从新学习心肺复苏术。
等药物中毒。 代谢及电解质紊乱:高钾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可编辑课件PPT
11
概述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 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达 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 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 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可编辑课件PPT
4
目的
用人工的方法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 恢复猝死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可编辑课件PPT
5
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
室颤:心脏不能搏血。
心肌电机械分离:心肌已无收缩能力。
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呈 一直线。
可编辑课件PPT
6
实施CPR的指针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方法PPT课件

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普及程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科普讲座、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心 肺复苏的认知和了解。
开展培训课程
针对普通公众和特定人群(如医护人员、教师等),开展心肺复苏培训课程,提高其实际 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推广普及经验
将心肺复苏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广普及经验,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同时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心肺复苏的普及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确保安全
在开始CPR之前,确 保现场安全,避免对 救助者和患者造成进 一步的伤害。
正确的按压位置
按压位置应在胸骨下 半部,避免按压剑突 或肋骨,以免造成损 伤。
足够的按压深度
按压深度应至少为5 厘米,但不超过6厘 米,以确保心脏得到 足够的血液排出量。
避免过度通气
人工呼吸时应避免过 度通气,以免导致胃 胀气或呕吐物进入气 道。
口对鼻人工呼吸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 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
对鼻吹气。
开放气道后,紧闭口唇,用一 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 深吸一口气,屏气,将口唇密 封于患者鼻孔周围,用力吹气
。
吹气后放开鼻孔,让胸腔回缩 呼出气体。
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看到 患者胸廓隆起表示吹气有效。
06
循环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P)
THANKS
如果有危险,先将患者转移到 安全区域再进行心肺复苏。
准备进行心肺复苏
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 常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保持双臂伸直,用身体重量垂直下压 ,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按压频率 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
新版心肺复苏ppt课件

02
识别心脏骤停与启动应急反应 系统
Chapter
识别心脏骤停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意识丧失患者突然倒地或无法回应刺激。
01
02
大动脉搏动消失
03
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感觉不到 搏动。
04
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
观察患者胸廓无起伏,呼吸停止 或出现喘息样呼吸。
皮肤苍白或发绀
皮肤颜色苍白,嘴唇和甲床可能 呈现青紫色。
呼叫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保 持呼吸道通畅。
施救者深吸气后,用嘴包住患者 的嘴,缓慢吹气,持续1秒钟以上 ,使胸廓隆起。
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
开放气道
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
封闭嘴唇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 患者嘴唇,防止漏气。
深吸气并吹气
施救者深吸气后,用嘴 包住患者鼻孔,缓慢吹 气,持续1秒钟以上,使
做好个人防护
施救者需佩戴个人防护装 备,如手套、口罩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实施防护措施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屏风 遮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 畅等。
03
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
Chapter
正确胸外按压部位和姿势
按压部位
胸骨下半部分,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保持稳定
按压过程中需保持身体稳定,避免摇 晃。
姿势要求
身体前倾,双臂伸直,双手重叠,掌 根着力。
按压深度和频率要求
按压深度
成人5-6cm,儿童约5cm ,婴儿约4cm。
按压频率
每分钟100-120次,保持 匀速。
注意事项
每次按压后需让胸廓充分 回弹,避免在按压间隙倚 靠在患者胸部。
心肺复苏术(CPR)最新版ppt课件

避免过度通气和过度按 压,以免造成患者伤害 。
人工呼吸方法及要点
01
02
03
04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开启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
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裸露的胸部 皮肤上,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 肤紧密接触。
心肺复苏术(CPR)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 按压等手段,维持患者基本生命功能,为专业医疗救助争取时间 。
目的
CPR的主要目的是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通过及时有效的急 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因缺氧造成的脑损伤和其他器官损 害。
发展历程及现状
02
心肺复苏术(CPR)基本原理
心脏骤停原因及表现
心脏骤停原因
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 过速、心脏静止等。
心脏骤停表现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肺复苏术(CPR)生理基础
心肺复苏术的生理基础
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心跳,采用人 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
防护。
呼吸和脉搏。
作顺序为C-A-B,即胸外 避开剑突,按压深度5-
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 6cm,频率100-120次/
吸。
分。
人工呼吸时,捏住孕妇鼻 子,口对口吹气,同时观 察胸廓起伏情况。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操作要点
01
02
03
04
05
评估现场安全,做好个人 防护。
新版心肺复苏课件ppt

C4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各占50%
C5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应站立于脚踏板,双膝平病
人躯干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心脏心骤停脏原骤因停
成人: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
小儿: 非心脏性 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心脏骤停类型
(一)心室颤动 (二)心脏停搏 (三)心电-机械分离
心肺复苏—BLS(C)
C2按压部位: ➢ 胸骨下1/3交界处 ➢ 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C3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至少5cm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心肺复苏—BLS(C)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C1 按压体位: ➢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
位,头侧。 ➢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 摆放地点:地面/硬板床。 ➢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 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 ➢ 救护:跪于病人右侧。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心脏骤停定义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缺乏团队协作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时,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救治效率低下 。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呼救
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 话,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 心肺复苏。
报警
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 救电话,提供详细地址、 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 措施。
准备除颤器
如有条件,尽快获取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定位按压点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正确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 心翘起,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 分。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 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 可。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 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
除颤与复律
使用AED
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分析心律。
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 颤按钮进行除颤。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时,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救治效率低下 。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呼救
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 话,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 心肺复苏。
报警
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 救电话,提供详细地址、 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 措施。
准备除颤器
如有条件,尽快获取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定位按压点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正确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 心翘起,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 分。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 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 可。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 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
除颤与复律
使用AED
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分析心律。
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 颤按钮进行除颤。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2024版《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拨打急救电话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及时拨打并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如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实施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等初步处理措施
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下半段,用力向下 按压,使胸廓下陷至少5cm,然后放松,让胸廓回弹。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手段
肋骨骨折治疗
对于轻度肋骨骨折,可采用保守 治疗,如镇痛、固定等;对于严 重肋骨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气胸治疗
小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 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其他并发症治疗
根据具体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止血、抗感染等。
定期评估患者状况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禁忌症
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主动 脉夹层等患者不宜进行胸外按压;同时, 对于无法确定病因的昏迷患者,也应谨 慎实施心肺复苏术。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01 02
国内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术普及率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不足、 培训不规范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 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过早停止复苏
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前过早停止复苏操作。应持续进行复苏操作,直至患者自主呼吸稳定或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接 手。
未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病情变化
病情变化未察觉
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或好转。应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调整不及时
在发现病情变化后,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 剂量、改变复苏策略等。
鼓励医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 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心肺复苏术的 创新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及时拨打并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如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实施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等初步处理措施
胸外按压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下半段,用力向下 按压,使胸廓下陷至少5cm,然后放松,让胸廓回弹。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手段
肋骨骨折治疗
对于轻度肋骨骨折,可采用保守 治疗,如镇痛、固定等;对于严 重肋骨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气胸治疗
小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 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其他并发症治疗
根据具体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止血、抗感染等。
定期评估患者状况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禁忌症
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主动 脉夹层等患者不宜进行胸外按压;同时, 对于无法确定病因的昏迷患者,也应谨 慎实施心肺复苏术。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01 02
国内应用现状
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术普及率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不足、 培训不规范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 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过早停止复苏
在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前过早停止复苏操作。应持续进行复苏操作,直至患者自主呼吸稳定或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接 手。
未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病情变化
病情变化未察觉
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或好转。应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调整不及时
在发现病情变化后,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 剂量、改变复苏策略等。
鼓励医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 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心肺复苏术的 创新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导ppt课件

高级生命支持(ACLS)
药物
• 1)肾上腺素:目前建议的剂量仍为肾上腺素1mg静脉内推 注,每3~5min一次;另外肾上腺素的应用愈早愈好。
• 2)利多卡因:因其显效快,时效短(一次静脉给药保持 15~20min),临床剂量对心肌和血压影响很小。标准给药 法为1mg/kg静脉注射,继而静脉滴注1—4mg/min。
• 2004年 • 北京马拉松赛 • 一名大学生猝死
• 2008年 • 北京奥运会 • 南非教练心跳骤停抢救成功
现在救护的要求
• 急救现场化; • 民众参与化; • 知识普及化; • 信息网络化。
2010版生存链(5早)
时间就是生命尽早CPR
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
高级生命支持(ACLS)
• 5)碳酸氢钠: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高碳酸血症、高 钠血症、血浆渗透压过高与代谢性碱中毒,最好根据动脉 血气分析结果决定用量,开始1mmol/kg。
• 6)纳洛酮:心搏骤停往往继发于各种应激情况,伴有ß内啡肽的释放增加,纳洛酮可明显降低心室肌细胞早期凋 亡的发生。静脉通路建立后,应尽早静注纳洛酮2.0mg, 以后每半小时注射2.0mg,儿童酌减。
高级生命支持(ACLS)
• 5)具体步骤:a. 打开除颤器,设置到非同步位置,选择能量并开始 充电,充电结束后以10—12Kg将电极压于胸前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 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b. 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 电击。
◆
高级生命支持(ACLS)
• 气管内插管 • 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
• 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 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 10c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