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各县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安县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东邻饶平县,南连汕头经济特区,西与揭阳市揭东县交界,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
潮安县始建制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后与原潮州市(现在的潮州市区)几度分合改称。
1991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潮安县建制,县城设于庵埠镇,隶属于潮州市。
潮安县辖18个镇和1个国营林场,共有461个行政村和29个社区居委会。
全县总面积1238.77平方公里,2011年末常住人口114.4万人。
县耕地面积20.2万亩,山地丘陵面积110万亩。
广东省第二大河流——韩江贯穿县域境内南北96公里。
境内的维管束植物1500种以上。
2011年潮安县森林覆盖率55.89%,县城区绿化覆盖率36.8%。
潮安县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潮安县凤凰山山地森林湖泊自然保护区和潮安县梅林湖海蚀地貌自然保护区。
潮安境内主要矿物有锡、钨、钼、铜、铅、锌、钴、银、铍、铟、镉、铁、独居石、硫铁矿、伴生硫、高岭土、饰面用花岗岩;潮安县的土特产主要有凤凰茶、龙湖酥糖、江东菜脯、江东竹笋、凉果、猪脚圈、萝卜糕、栀棕、蚝烙、春饼等;主要旅游景点有从熙公祠、东山湖温泉度假村、绿太阳生态旅游度假区、凤凰山生态旅游区、龙湖古寨等。
潮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抽纱、泥塑、陶瓷、嵌瓷、木雕、石雕、漆画、竹帘画、剪纸、花灯、香包和响铜乐器等是潮安的传统工艺,还有颇具地方特色的工夫茶、名菜小食以及舞龙、舞狮、舞鲤鱼、英歌舞和畲族招兵节等。
潮安人崇文尚武,英才辈出,如唐宋潮州八贤中的赵德、许申、林巽、卢侗、王大宝,以及明清时期的文状元林大钦和武状元黄仁勇。
潮安县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
庵埠镇被授予“中国食品第一名镇”和“中国印刷包装第一镇”称号,彩塘镇被授予“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称号,古巷镇被授予“中国卫生陶瓷重镇”称号,凤凰镇被授予“中国乌龙茶之乡”称号,凤塘镇被授予“中国陶瓷重镇”称号。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79.34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02.35亿元,增长10.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37亿元,增长5.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1.85亿元,增长24.67%。
外贸出口总额8.79亿美元,增长19.1%。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0.91亿美元,下降10.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8亿元,增长22.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4亿元,增长18.4%。
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2.91万元,增长1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增长21.77%。
饶平县位于广东省最东端,是广东省“东大门”。
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县,县城设于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1953年迁至滨海的宋代古城黄冈镇,现辖21个镇、1个林场。
行政区域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
2011年末常住人口88.69万人。
饶籍旅居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约6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
饶平有山有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耕地面积19856公顷,水力资源蕴藏量8.3万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65.8%。
常见珍稀动植物多达140余种,有古生物活化石之称的苏铁蕨类植物分布于县境中北部山区;探明矿产资源有钛、铁、铜、铝、锡、钼、金、稀土、高岭土、耐火粘土和花岗岩等20多种,其中高岭土勘查含量1亿吨以上;农副产品种类繁多,渔副并重,林果兼盛,是广东省茶、果、海鲜、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茶叶有岭头单丛茶、大叶奇兰、黄金桂、铁观音等;水果有渔村杨梅、龙眼、荔枝、蕉柑、径南红柿、橄榄、青梅、蜜柚等;畜牧为饶平黑猪、浮滨狮头鹅原产地;海鲜水产品有海山紫菜、饶平对虾、虾蛄、梭子蟹、薄壳、大蚝、珠蚶等,全县可供开发海滩涂面积14.7万亩,已鉴定鱼类471种,属常捕主要经济鱼类有100多种;传统土特产有:饶平香米、高堂菜脯、汉塘柿饼、五香花生、佛手香橼、咸金枣、宝斗饼、山枣糕、蚝烙等。
2011年,岭头单丛茶、狮头鹅、高
堂菜脯3个传统地域品牌农产品通过全国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会审定。
饶平县依山傍海,一河两岸,峰峦叠翠,碧波浩淼,风景这边独好,古有“岭南佳胜地、瀛洲古蓬莱”之称。
主要旅游景点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绿岛山庄、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的绿岛青岚地质公园、世界地质遗产的“中华海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饶道韵楼、始建于晋朝庄严宏伟的千年古刹海山隆福寺、赵朴初先生题书“粤东一璧”的石壁山风景区、有千岛湖之称的汤溪水库以及张竞生博士故居、“茂芝会议”纪念馆、中山公园、云峰兰苑等。
饶平海域面积宽广,海岛岸线长,拥有众多岛屿与美丽的海湾沙滩和罕见的海滨温泉,形成别具风格的海上旅游资源,现开发有野水渡假村、东沙湾、金狮湾天然浴场等生态悠闲旅游渡假区。
饶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
先后涌现出哲学家、美学家、“中国第一性学家”张竞生博士和中国词学家、“岭南一大家”詹安泰等一大批精英人物。
1907年4月11日打响的黄冈丁未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第三次武装起义,被誉为辛亥革命的先声。
1926年1月建立了中共地方组织,1927年7月成立中共饶平县委,1927年10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抵达饶平并召开茂芝军事决策会议,为“朱毛井冈山会师”和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做出了伟大贡献。
2010年6月3日饶平县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
饶平民间艺术精彩纷呈,主要有饶平布马舞、金漆木雕、剪纸、舞龙、灯谜、工夫茶等,其中尤以饶平布马舞最有特色。
布马舞和采青艺术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前全县列入国、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三饶道韵楼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县是“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布马舞之乡”和“中国水族器材产业重要基地”。
先后荣获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海域管理示范区、全国渔业百强县和海水养殖先进县、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重点产茶县、国家级无公茶叶示范基地县、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黄冈镇、三饶镇、新丰镇分别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黄冈镇上林社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15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1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69.49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60.07亿元,增长9.7%。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8亿元,增长30.8%。
外贸出口总额4.45亿美元,增长3.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3亿元,增长16.09%。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04亿元,增长88.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2亿元,增长13.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33元,增长23.12%。
潮州市湘桥区位于潮州市中心城区。
1991年建区,区辖9个街道和1个镇。
行政区域面积155.14平方公里。
2011年末常住人口45.4679万人,户籍人口35.13万人。
201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8.47%,森林蓄积量为35.1万立方米。
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飞天燕”高岭土(瓷土矿)、花岗岩和黄蜡石等。
土特产有青皮橄榄、金佛手、黑皮王黄皮、信发三元杂交猪、紫莲牌茶叶、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州小食等。
潮州湘桥山川秀美,悠久的人文历史留下了众多文物胜迹。
其中,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为广济桥、许驸马府、开元寺、已略黄公祠、笔架山宋窑遗址、韩文公祠;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5处,为葫芦山摩崖石刻、凤凰塔、海阳儒学宫、涵碧楼、广济门城楼;列入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1处。
此外,域内还有不少古文化遗址、古井泉、古民居、古牌坊等。
可供游览观光的风景区主要有金山、葫芦山、笔架山、别峰山、西湖、北阁佛灯景区、祭鳄台景区、凤凰洲景区、牌坊街、甲第坊古民居、石庵、淡浮院、滨江长廊等。
历代潮州、海阳、湘桥籍或居住于湘桥的较为著名的名宦乡贤和文人高士有:唐代的赵德;宋代的许申、许珏、卢侗、刘允、刘昉;元代的陈肃;明代的盛端明、林熙春、黄
锦、辜朝荐;清代的蔡元、陈衍虞、陈琼、张中阳、邱步琼等。
现、当代知名人士有:饶锷、詹显哲、丘玉麟、翁辉东、詹安泰、佃介眉、许世芳、王显诏、詹昭清、柯柏年、薛汕、梅益、饶宗颐等。
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1.54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58.43亿元,增长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4元,增长14.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61元,增长20.95%。
枫溪区位于潮州市中部、市区西面。
1995年12月底设区,行政领导机关为“潮州市枫溪区管理委员会”,行使县级区职权,是潮州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辖3个办事处,共26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
行政区域面积24.47平方公里。
2011年末常住人口10.86万人,户籍人口10.86万人。
全区农业人口65279人,农田保护区面积2179亩;山林场14个,总面积14868亩,其中,茶500多亩,速生桉树3000多亩。
枫溪区地缘优势和科研优势十分突出。
广梅汕铁路横贯而过,潮州火车站设在界内,省道潮汕公路、安揭公路、安丰公路交汇于枫溪广场,交通运输方便,商品经济发达;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中国瓷都陈列馆、潮州陶瓷研究院均设在域内,枫溪区陶瓷产业创意园也正在加快建设,有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1家,民营陶瓷研究所2所,是全国最大工艺瓷、日用瓷的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大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枫溪区主要旅游景点有水月庵、陶瓷城、法光寺等,陶瓷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枫溪区陶瓷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是“中国瓷都”——潮州的龙头,陶瓷生产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代已形成陶瓷之乡。
是省陶瓷集群升级示范区、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单位,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枫溪陶瓷集体商标”,并注册“FONSIC”区域国际品牌集体商标;全区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1名,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12名,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0名;“枫溪瓷烧制技艺”、“枫溪手拉朱泥壶”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分别为1人、3人。
枫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英才辈出。
孕育了明代进士吴殿邦、清代翰林刘起振、革命英烈冯铿和邱安、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吴佑寿等名人。
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8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61.2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1.06亿元,增长16.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亿元,增长17.5%。
规模上工业企业136家。
外贸出口总额6.40亿元,增长12.99%。
实际利用外资72万美元,增长620%。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亿元,增长9.7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4.76亿元,增长23.4%。
居民储蓄余额23.85亿元,增长4.05%。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4元,增长14.6%。
农民人均纯收入9865元,增长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