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机读目录的文献连接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古籍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数字化工作为例

浅谈古籍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数字化工作为例

16浅谈古籍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数字化工作为例文/吴长青【摘 要】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出版业经历了从数字出版到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

政府出台的各类文件为出版业融合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为出版单位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提供了行动指引。

古籍出版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向深度融合领域前进。

【关 键 词】古籍出版;融合发展;数字化【作者单位】吴长青,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22.12.003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古籍出版界引起强烈反响。

紧接着,中共中央宣传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署,根据《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有关安排,印发了《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出版融合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为出版单位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提供了行动指引。

可见,《意见》与《实施意见》的出台,对古籍出版而言,是当下的福音,也是今后发展的强心剂。

一、战略布局历程与数字出版现状经过多年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业、金融业等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加快,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设立科技与数字出版司,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

历史文献检索及利用

历史文献检索及利用

课程导航史学文献检索及利用第一章:绪论一、文献、历史文献和史学文献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这三个概念:“文献”,这个词的涵义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的变化。

在中国古籍中,“文献”二字连成一词是从《论语》开始的。

《论语》有二十篇,第三篇是“八佾”。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则吾能徵之矣。

”对《论语》中出现的“文献”一词,后世解释都差不多,如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文,典籍也;献,贤也。

”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对朱熹的解释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文谓典策,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

这也就是说,所谓文献应包括历史上的图书、档案和当时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及事迹等。

这是中国古代对“文献”一词的解释。

现代对文献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据1983年公布的《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所谓“一切载体”就不仅包括图书期刊,档案等纸质印刷品了,而且还应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资料。

如缩微胶卷、录象带、录音带、计算机磁盘等。

外延是相当宽的。

历史文献(史部文献)是文献的一部分。

是关于历史方面的文字资料、言论资料、实物资料。

我们一般把历史研究中能运用的资料称作“史料”,而史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文字史料,如二十五史、甲骨文等。

<2>实物史料,象古迹遗址,古器物等。

<3>口传史料,象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历史传说等。

而我这里所说的“历史文献”则主要是指史料中文字史料的那一部分。

这部分是历史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后是史学文献。

所谓史学文献是指包括历史材料及利用、研究历史材料而产生的历史知识的论著。

也就是说史学文献不仅仅只限于历史时期的资料,还应有运用历史科学方法形成的历史学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当代的史学研究成果。

因此史学文献应包括历史材料及历史论著两大部分。

这个概念既包括在“文献”概念之内,同时其外延又较“历史文献”概念的外延为大。

我国古籍联合目录建设模式实证分析

我国古籍联合目录建设模式实证分析

联合 目录是 揭示 与报 道多个 文献收藏单 位所藏
“1 ” 2 工程 总体 建 设 规划 中 的一 个公 共 服 务 体 系 , 1
文献 的 目录 。联 合 目录 能扩大读者 检索和利 用文献 的范 围 , 是文献 资源共知 、 享 、 共 共建 的前提 和基础 。
最早 出现的联合 目录是 书本式 联 合 目录 , 着计 算 随 机科学技术 、 信息处 理 技术 以及 国 内外 图书 馆 自动 化建设 的发展 , 书本式到 网络化 , 合 目录发 生 了 从 联 很 大变化 。 国内诸 多学者纷纷撰 文探讨 了联合 目录
其宗 旨是依 托 中 国教育 科 研 网 C R—N T 建 立 整 E E, 体化 、 网络化 、 数字化 的全 国高校资源共 享体 系。联
合 目录数 据 库 是 C LS重 点 建 设 的数 据 库 之 一 , AL C LS联 合 目录数 据 库 项 目提 供 书 目资 源 查询 、 AL 联 机合作 编 目及馆 际互 借 三 大服 务子 系 统 , 支持 高校 图书馆 系统 的联 机合 作 编 目, 现 C LS成 员 馆之 实 AI 间的馆 际互 借 和文 献传递 。 古籍联 合 目录是 C LS联 合 目录数 据 库 的一 AL 个 重要组成 部分 。2 0 0 1年 , A L 机编 目中心 召 C LS联
录规则 。
1 3使 用 评 价 .
础上 提供编 目数 据下载 及文献传 递 服务 。C LS古 AI 籍联 合 目录和高校古文 献资源库 就是此 种模式 的典 型代表 。
1 1C LS古籍联 合 目录 简介 . A L
C LS 籍联合 目录数 据库 , 众多 高校参 与 , A L古 有 内容包括 古籍善本 和 古籍 普 本 , 在收 费 的基 础上 提

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量展现祖 国历史文化精髓 ,发挥馆藏古籍文献 的社会潜能 , 达到真正 实现合理利用此类文献的最终 目的。
4 结 语
古籍文献是祖 留给我们 的宝贵财 富, 日 渐少 。如何妥善地保护 久 好 和用好这笔财 富是 每个 图书馆工作人 员责任 的体现 ,也 是文化建设 工 作者们需要关心的问题 。
高 校 论 坛

1年麓蝴 ~ 9
浅 谈 高 校 图 书 馆 古 籍 文 献 的保 护 与 利 用
李 飞
(内江 师 范 学 院 图 书 馆 1
摘 要 馆 藏 古籍文 献是 中华 民族乃 至世 界 的 宝贵 文化 遗产 ,新 时期在 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 、繁 荣学术研 究等方 面有其重要 作 用 ,应对其进行科 学合理的保护及 深层 次的开发利 用:
资料 的提前预约 ;第六 、提供远程复制和传递服务等等。 ( ) 2 建立馆藏古籍 善本文献数据体 系 ,是实现 古籍善本文献资 源共享 的前提 。因某一地方性图书馆 的古籍善本文献往往还不能全面 地 反映一个地 区一些 民族 的古代历史 , 而文 化资源共享是解决这一矛
盾 的重要 手段 。有 了网上古籍善本书 目 引及一些 供检索 的数据 ,就 索 能 向广 大读者提供 多角度 、全方位的查询方式 ,同时又满足了不 同读 者对文献 的不 同检索需求 ;另一方面也能对 实体善本文献 加以保护 。 ( )除对所 有馆 藏古 籍善本 文 献配 备专 库 、专柜 、专人 保管 3 外, 还要对这些文献的管库人 员进行业务培 训,使 其不仅能熟知古籍 业 务知识 , 还能解答 滨者提 出的各种疑难 问题 ,这 不仅能提升图书馆
更要掌握高超 的修复技术 。鉴于 图书馆管理人 员的专业 知识水平一般 都不具备上述条件 ,因此 ,笔 者认 为领导应 当重 视这项工作 ,适时地 派出去或 请进来 ,让管理人 员掌握 一定的修 补装 帧知识和技术 ,配置 相应 的设备 ,对 已经破 损的古 籍进行修补装 帧。这项工作迫在眉睫 ,

利用数字化改进高校图书馆古籍的保护及利用——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利用数字化改进高校图书馆古籍的保护及利用——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文化学研究利用数字化改进高校图书馆古籍的保护及利用-----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侯颖(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30)摘要:多年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大力实施本馆古籍保护措施,在解决古籍收藏与利用矛盾方面,采取了数字化、院馆合力开发及向读者面对面开放等相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古籍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保护利用数字化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是甘肃省民族学、宗教学、少数民族文学和西北地方史志研究及收藏单位,馆藏汉文古籍约3万多册,明清地方志500多种,于右任旧藏金石拓片近3000种。

馆藏藏文古籍4500多种,其中善本古籍107种,藏量居全国高校图书馆之首。

藏文清代手抄本《大藏经•甘珠尔》共105函,用金泥、朱砂、墨汁三色抄写而成,为国内孤本,被学术界和宗为国籍。

2008 ,本共32种古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5种古籍《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

1.古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古籍馆藏条件不完善相对于出藏量,本馆古籍保护条件还不够善。

“古代文本是三:一是经,二是人才缺乏,三是管理缺乏”®°4)。

西北民族大学校本图书于代,内i 旧,“、、、、、、,及人为”®®,于古籍及$本馆汉藏文古籍书,仅书内,书内、内,、防晒、防尘、水基本没有,长此以往造成一些古籍纸张变黄发脆,部分古籍出现不同程化、蛀、破、散佚情况。

1.2古籍管理队伍不稳定早期本馆未能立一支稳定古籍工作专业队伍,古籍管理人员大多没有历史文献专业学历,目录学、文学、版本学知识,对古汉语、文字、考据信息判断力不足,对古籍的著录往往不够准确和规范,且本馆对古籍管员能力培养够重视,造成馆藏古籍普查工作进展缓慢、古籍家底数目不清、古籍数据信息整不准确。

本馆古籍数据卡片目录为主,古籍书目信息无法检索机查询,古籍文献资源的有限输出全靠人工方式完成。

1.3古籍查阅限制过多古籍文是不可再生资源,“历史越久,数量愈少,存世越久,愈显珍贵,但是又越难保存*!(11),且“文献用纸的寿命文”帧02〉。

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与管理探究

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与管理探究

4 . 加强对古籍文献 的深层次开发。 当前各 图书馆所缺 的不是古
也从未开设古籍保护专业。对于古籍 的修补工作, 往往是师傅带徒 籍数据库而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 这是各馆古籍数字
弟, 私相传授, 师傅怎么修就怎么修。 而事实上, 古籍文献的相关保护 化 的发展方 向, 也是其发展方 向。 如为古籍数据库建立强大的检索 工作及修复工作是有一定的讲究和学 问的, 需要从事古籍文献保护
一要Leabharlann 、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
前, 已有一些图书馆设置了藏阅一体的古典优雅 、 宁静舒适的古籍阅 览室 , 还配置了卡片 目录 、 书本 目录供读者检索使用 , 并设有 电脑 网 络通信设备多个接 口装置, 空调通风设备 、 小吸尘器 、 避雷装置、 自动
灭火装置和 自 动报警装置等, 不但大大缓解了古籍藏与用 的矛盾, 也 为图书馆古籍的整理、 研究、 开发利用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 。
国 窗 国
摘 古籍是 图书馆文献的重要 组成部分 。 目前 古籍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尚存在很 多问题 , 本文阐述 了图书馆 古籍保护与 管理 的重点, 以及运 用现代管理手段加 强古籍的挖掘和整理, 以达到充分保护和利用古籍这一 中华瑰宝的 目的。 关键词 古籍 文献 保护与管理 再生性保护
1 . 古籍保存环境问题 。自然界 中的光 、 尘 、 、 气、 温度 湿度等都能
对古籍文献造成危害。如: 光可加速氧对纸张中纤维的氧化作用 ; 古
籍书库温度过高会加速各种有害化学杂质对古籍的破坏作用; 温度 过低会影响古籍 的耐久性; 潮湿易使字迹发生扩散褪色, 还会促进空 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等对古籍的破坏作用;湿度过低则会使纸张 中的水分蒸发, 使纸张变脆变硬, 加速纸张脆化。另外, 古籍在一定的

古籍资源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开发利用

古籍资源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开发利用

•古籍资源概述•古籍资源的数字化技术•古籍资源的智能化开发利用•古籍资源数字化与智能化开发利用的应用案例•古籍资源数字化与智能化开发利用的未来发展目录定义特点古籍资源的定义与特点古籍资源的价值与意义030201保护现状利用现状古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数字化技术定义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以便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数字化技术分类按照处理方式可分为扫描、OCR(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等,按照载体可分为纸质文献数字化、甲骨文数字化等。

数字化技术的定义与分类介绍了国内外的古籍资源数字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技术手段、应用领域和成果等。

技术手段详细介绍了扫描、OCR、语音识别等技术在古籍资源数字化中的应用和优缺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古籍资源数字化技术的研究现状VS古籍资源数字化技术的挑战与问题挑战古籍资源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着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版权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

问题古籍资源数字化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不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数据存储、数据共享等问题。

智能化开发利用的定义与方法定义方法基于人工智能的古籍资源开发利用知识图谱构建智能问答与推荐文本自动分类与聚类基于大数据的古籍资源开发利用数据挖掘与可视化通过对古籍文本的情感分析,挖掘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思想内涵,为研究古代文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文本情感分析语义关联分析基于数字化的古籍修复与保护案例数字化技术助力古籍修复数字化技术促进古籍保护数字化技术推动古籍研究1基于人工智能的古籍文献检索案例23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古籍文献的智能检索,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度,缩短用户查找时间。

智能检索提高效率根据用户的研究领域、兴趣偏好等因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个性化推荐,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古籍文献服务。

个性化推荐满足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古籍文献的自动分类和聚类,便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进行高效管理。

古代文学文献的检索与运用

古代文学文献的检索与运用

古代文学文献的检索与运用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数字化资源(也称电子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等设备阅读使用的资源,包括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新的古籍保存和利用方式应运而生。

这一新方式即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电子索引、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从而进一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

一、文献传播概说数字化技术前图书出版技术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书写阶段(商至隋代)。

这个时期主要的书写方式是刻画或毛笔书写。

手工书写阶段的主要载体为甲骨、金石、竹简、帛书。

手工书写的主要优点是取材容易;容易长久保存。

手工书写的缺点是不易复制、传播范围小、普及化低。

第二阶段是雕版印刷阶段(唐代至宋代)。

雕版印刷肇始于石刻拓印,在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才得以形成,两宋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

雕版印刷阶段的主要载体是纸张。

雕版印刷阶段的主要书写方式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阶段的优点:印刷成本降低;文献储存流通便利;文献复制容易,传播范围扩大,文化逐渐下移。

雕版印刷阶段的主要缺点:文献保存不长久。

第三阶段是活字印刷阶段(宋代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活字印刷阶段的文献载体主要为纸。

活字印刷阶段主要书写方式:铅、铜、木、泥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阶段主要优点:版面易修改,印刷成本降低;文献复制容易。

第四阶段是数字化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开启于20世纪下半叶的数字化技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印刷”技术革命。

数字化技术,将彻底摆脱文化介质对物质的依赖。

在数字化阶段,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数字化阶段的主要载体是光盘、计算机硬盘或虚拟硬盘空间。

数字化阶段的主要书写方式:数字存储技术。

国家图书馆古籍编目

国家图书馆古籍编目

国家图书馆古籍编目、整理与研究工作报告谢冬荣、田晓春国家图书馆现收藏各类珍品特藏达227万册件,其中绝大部分为古籍文献。

因此,围绕古籍而开展的编目、整理与研究工作,是国家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古籍编目1、编目规则的编撰与修订编目规则是实现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前提。

1987年,国家颁布了《古籍著录规则》(GB3792.7-87)。

该国家标准依据GB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并参考《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古书)》而制订。

国家图书馆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该标准的制定。

此后,国家图书馆基本上以《古籍著录规则》为准开展古籍编目工作。

1996年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和中国文献著录国家标准为依据,并参考《英美编目规则第二版》(AACR2)1988年修订版,力图在修订、完善各类型文献著录标准的基础上,将各类型文献著录规则融为一体。

2005年,该书编委会又依据ISBD最新版、GB3792.1最新版以及AACR2R/2002最新版重新加以修订。

《古籍著录规则》国家标准也将于近期参照第二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进行修订。

国家图书馆目前正在进行的古籍书目数据整合工作将主要参考第二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而展开。

1987年在《古籍著录规则》颁布之前,《地图资料著录规则》业已颁布;1996年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除古籍、地图资料外,还增加了“金石拓片”的编目规则;2005年的第二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又增加了“手稿”一章。

总体来说,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的古籍编目规则紧随国际编目规则的发展而进行及时的修订,力图反映国际编目界的最新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各类型古籍的编目规则也越来越细化,确保实践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2、书本式目录的编辑出版书本式目录是图书馆揭示馆藏的途径之一。

国家图书馆十分重视书本式目录的编辑出版。

早在民国时期,即已出版各种善本、普通本以及专题书目。

近年来,又先后出版了《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舆图要录》、《北京图书馆藏墓志拓片目录》、《北京图书馆藏北京石刻拓片目录》等书本式目录,从而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馆藏。

古籍数字化的技术实现与应用研究

古籍数字化的技术实现与应用研究

古籍数字化的技术实现与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古籍数字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古籍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和智慧。

然而,由于古籍的脆弱性和保存条件的限制,它们很容易遭受损坏或丢失。

因此,将古籍数字化成为了一种保护和传播古籍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古籍数字化的技术实现与应用研究。

古籍数字化的技术实现主要包括扫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建设等。

首先,扫描技术是古籍数字化的基础。

通过高分辨率的扫描设备,可以将古籍的每一页都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扫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古籍的原始状态,避免造成破损。

其次,图像处理技术是古籍数字化的关键。

由于古籍的文字和图案较为模糊,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增强和修复,使得古籍的内容更加清晰可读。

最后,数据库建设是古籍数字化的目标。

将数字化的古籍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可以方便人们进行搜索和利用。

古籍数字化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和文化传播等方面。

首先,古籍数字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工具。

传统的古籍阅读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或博物馆,而数字化的古籍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

学者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古籍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探索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其次,古籍数字化在教育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数字化的古籍,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教育机构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古籍制作教材和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者,古籍数字化也为文化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数字化的古籍可以传播至全球。

这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然而,古籍数字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古籍的特殊性导致数字化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古籍的扫描和图像处理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而数据库的建设也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

其次,古籍数字化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医药古籍的检索方法及其应用

中医药古籍的检索方法及其应用

中医药古籍的检索方法及其应用殷桂香【摘要】中医药古籍浩如烟海,正确、充分利用这些古籍对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古籍的检索可通过字词典、书目、类书、专著及其他非医书资料等传统工具书,也可利用中医古籍数据库。

全面介绍了中医古籍检索的各类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从古代医家资料、中医药专题资料及医史资料三方面介绍了不同中医药古籍检索方法的应用。

%The number of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remendous, it is thu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ke full use of them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retrieved either by using of dictionaries, bibliographies, books arranged according to subjects, monographs, and other nonmedical materials or by using of databases of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fferent retrieval methods of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 were thu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年(卷),期】2017(026)002【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中医古籍;数据库;检索【作者】殷桂香【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G254.9根据《图书情报词典》的释义,古籍又称“古旧书”,即印刷或抄写的年代比较久远的图书。

人工智能在古籍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古籍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古籍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古籍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籍领域也不例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文献分析和语义理解,使得古籍的研究和保护变得更加高效和全面。

下面将介绍人工智能在古籍中的应用。

1. 古籍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古籍数字化过程中的图像识别和文字识别。

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可以将古籍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形式,实现古籍的数字化保存和展示。

同时,文字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古籍中的文字内容,提高古籍的文献整理和研究效率。

2. 文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古籍文献进行深度分析。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提取关键词、分类文本、找出文献之间的关联性等。

这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古籍的内容和内在联系,发现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线索。

3. 语义理解和智能问答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古籍的语义理解和智能问答。

通过深度学习和语义推理算法,可以让计算机理解古籍中复杂的句子结构和含义,实现对古籍中问题的自动回答。

这有助于使研究者更方便地从古籍中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古籍研究和阅读的效率。

4. 文化遗产保护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古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古籍文物进行数字化重建和虚拟仿真。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修复古籍中的断裂和残缺,还原古籍的原貌,提高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准确性和效果。

总结:人工智能在古籍领域的应用广泛而多样。

通过古籍数字化、文献分析、智能问答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古籍研究和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籍中的文化智慧,推动古籍的数字化、研究和传播,丰富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人工智能将为古籍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的古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因此而崛起,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对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认识。

二、古籍数字化技术的概念古籍数字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古籍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对古籍内容、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数字化存储、研究、展示等。

三、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数字化时代,古籍数字化技术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具。

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数字化图像技术数字化图像技术是古籍数字化技术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对古籍书籍的版面、文字进行非接触式的高清晰度数字化摄影,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数字化图像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对古籍书籍进行快速准确的数字化处理,保留了原始信息和原貌,使得古籍文化的价值能够永久地保存下来。

2.数字化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技术主要是将数字化图像进行处理,将数字化图像转化为可供人类阅读的格式或对其进行加密、压缩等处理。

同时,数字化处理技术还可以通过对文字的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处理,将古籍的文字内容进行全自动识别转录,进而便于人们进行迅速的查找等操作。

3.数字化保护技术数字化保护技术是对已经数字化的古籍文化进行保障的技术。

数字化保护技术采用分布式维护和容错机制,对数字化文本进行备份和转移,并采用各种安全机制实现对数字化文本的权限控制与访问控制,确保了古籍文化的安全性。

四、古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古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日渐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数字化展示数字化展示是指将数字化的古籍文化进行展示,使公众能够通过网络等介质进行浏览和学习。

数字化展示主要具有易于操作、迅速高效、具备全球性的特点,为古籍的普及和传承提供了便利。

2.数字化出版数字化出版是指把数字化的古籍文化进行出版,有效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

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
版本分类
根据版本的类型和特点,设立版本 分类,如善本、抄本、石印本等, 便于用户对版本进行比较和了一批稀见的古籍版本,如明嘉 靖年间刻本《史记》、清乾隆年间稿 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通过数字化处理,将古籍中的知识进 行关联和挖掘,形成知识网络,便于 用户进行知识发现和创新。
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
通过使用AND、OR、NOT等运算符, 构建复杂的检索式,满足更精确的检 索需求。
参考相关结果
在检索结果中寻找相关的线索,如同 一作者的其它作品、同一主题的不同 文献等,进行进一步的查找。
数据导出与利用方式
数据导出格式
支持多种数据导出格式, 如CSV、XML、PDF等, 满足用户不同的数据利用 需求。
访问控制
设置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 访问数据库。
用户权限与访问控制
权限管理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身份,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 性和保密性。
身份认证
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方式,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访问日志
记录用户的访问日志,以便对数据进行审计和追溯。
05 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的未 来发展与展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技术创新与应用
1 2 3
数字化技术
利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如高分辨率扫描、OCR 识别等,提高古籍的数字化水平,方便学术研究 与知识传播。
人工智能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 等,实现对古籍内容的自动提取、分类和检索, 提高数据库的智能化水平。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研究者提供沉 浸式的古籍阅读体验,使古籍的展示更加生动和 直观。

浅谈古籍图书机读目录的著录方法

浅谈古籍图书机读目录的著录方法

浅谈古籍图书机读目录的著录方法
沈娟
【期刊名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卷),期】2008(018)007
【摘要】针对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籍的特点,根据中文古籍图书著录细则,探讨了古籍图书机读目录的著录方法.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沈娟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北京,100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5.1
【相关文献】
1.浅谈电子资源与中文图书机读目录的著录差异 [J], 于丽军
2.浅谈机读目录格式中题名的著录差异 [J], 林卢鹏
3.加深著录深度增加检索途径--浅谈多元化、立体式机读目录数据库的建立 [J], 王清
4.浅谈民国时期普通图书缩微品机读目录几个特殊著录 [J], 范志毅
5.机读目录题名著录方法探要 [J], 叶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籍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古籍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国学网——古籍电子定本工程
本 章 结 束
第七章 古籍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国学网与国学产品
国学网(/)
国学网
•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学公司) 成立于2002年4月,现为中国最大的专业古籍电子文献数 据公司之一,主要从事古籍数字化研究、网络文献检索开 发和网站建设,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一整套大规模古籍文 献资料数字化加工体系和多种集成化解决方案,在古籍资 料的数字化加工、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成果研发利用方面, 积累了丰富经验。 • 公司所属“国学网”创办于2000年,是国内第一个以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任务的大型学术型公益网站。作为中 国文化的代表网站,已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国学爱好者喜 爱的网上家园,为国学走向现代化架起了一座跨地域、超 时空的桥梁。
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史爱好者的中华古籍
全文资料检索系统,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
公司 组织国内一批文史专家,经过长达 6 年的资
料搜集、 精心校勘 ,幷借助清华大学的网络技术 研制完成。
国学宝典数据库简介
《国学宝典》收录范围为上起先秦、下至清末两千多年的所有用汉
字作为载体的历代典籍。 迄今为止, 该系统 已收入古籍文献
国学宝典数据库简介
《国学宝典》按照电子文献的特点,以四库分类法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兼容 古籍文献和电子数据库特点的分类法,采用国学公司独立开发的数据库 格式进行储存管理。 它的目录结构如下:(共36项) 【经部·十三经】【经部·十三经注疏】 【经部·其它】 【史部·正 史】 【史部·地理】 【史部·别史及其它】 【史部·目录】 【子部·周秦诸子】 【子部·儒家】【子部·释家】 【子部·道家】 【子部·术数】 【子部·兵家】 【子部·医学】 【子部·科技】 【子部·类书】【子部·蒙学】 【子部·杂家】 【子部·书法绘画】 【子部·音乐艺术】 【子部·隋以前笔记】【子部·隋唐笔记】【子部·宋元笔记】 【子部·明代笔记】 【子部·清代笔记】【子部·民国笔记】 【子部·文言小说】 【子部·明清通俗小说】 【集部·总集】 【集部·别集】 【集部·文论】 【集部·强村丛书】 【集部·戏曲】 【集部·六十种曲】 【集部·盛明杂剧】 【丛书·香艶丛书】

国图文津古籍传递

国图文津古籍传递

国图文津古籍传递
国家图书馆文献传递方法是:先检索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在检索结果中一般文献和图书均可请求复制传递,但只在可外借的图书范围内申请代借图书。

然后在国家图书馆主页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路径为:登录国图主页通过国图“文津搜索”进行文献检索。

然后将检索到的文献详细信息以WORD文档附件的形式向我馆文献传递电子邮箱提交申请。

国家图书馆文献传递范围是:国图中文基藏库及外文图书子库中三年以前外文图书,除工具书及古籍善本等珍藏文献外均可提供复制传递服务,包括以上不可外借的图书。

国家图书馆文献传递申请人注意事项说明是:
1、申请馆际互借服务的读者,首先请认真检索本馆馆藏目录,确定无所需资料后,请再提出申请。

2、申请人应仔细填写申请内容及联系方式,以便图书馆通知读者收取或归还文献。

3、申请发出,此项业务即生效,费用亦即发生,所发生费用全部由申请人承担。

4、收费方式:因为与国图的文献传递服务费用,是我馆预先垫付的,所以,现在收费的金额要全部用来充销那笔预支的费用。

采用2种方式:转账付款,将费用直接转入图书馆的账户中。

在图书馆806学科服务部机上刷卡,无票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连 接 技 术 检 索 。 这 两 种 自动 检 索 技 术 都 是
传 统 检 索 技 术 ( 片 目 录 和 书 本 目录 ) 扩 卡 的 大 、 强 和 加 快 。检 索 词 检 索 已经 比较 清 楚 , 增 但 因 古 籍 的 主 题 词 检 索 尚 不 普 及 , 使 古 籍 致 书 目数 据 库 的 检 索 词 检 索 功 能 有 所 削 弱 。 古


实 现 连 接 的 前 提
2 5 版 本 说 明项 0
20 1 出版发行项 25 载 体 形 态项 1 25 丛 编 项 2
1. 连 文 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 录 被
被 连 接 宇 段 连 接 的 文 献 记 录应 作 为 一 个 完 整 记 录 已 经 实 际 存 在 。 如 果 被 连 文 献 记 录 还 没 有 做 好 , 连 接 宇 段 做 得 再 好 , 算 机 也 那 计
维普资讯
古 籍 机 读 目录 的 文 献 连 接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鲍 国 强
我 国古 籍 复 杂 性 的 原 因 , 了数 量 浩 瀚 、 除 主 题 交叉 和 原 书 信 息 不 完 整 以外 , 在 于 大 还
应 该 排 在 一 起 , 别 在 种 次 号 中 用 圆 点 ( ) 分 ・、 短 横 (一) 加 号 (+) 等 号 (=) 零 ( ) 标 、 、 和 0作 记 。尽 管 局 限 于 同 类 书 范 围 , 种 文 献 连 接 这 技 术 出 现 在 上 一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 是 有 着 它 还 的 先 进 性 , 为 我 们 现 在 普 通 图 书 同 类 书 的 因
古 籍 机 读 目录 的文 献 连 接 技 术 是 上 述 传 统 的文 献 连 接 技 术 进 一 步 发 展 和 规 范 , 是 它 自动 的 ( 脑 制 作 和 检 索 ) 不 同 载 体 的 ( 电 、 纸
本 、 微 、 子 等 )本 库 或跨 库 的 ( 书 、 缩 电 、 图 报 纸 、 刊 、 片 等 ) 无 限 的 ( 局 限 于 同 类 期 拓 、 不
排 列 仍 依 到 馆 先 后 为 序 者 还 比 较 常 见 , 它 但
毕 竟是手 工 的( 作 和检索 )同一载体 的( 制 、 纸 本 古 籍 ) 本 目录 的 、 限 的 ( 、 有 同类 书 ) 。
现在 , 着 计 算 机 数 据 库 技 术 及 其 机 读 随
目录 格式 逐 步 应 用 于 古 籍 文 献 检 索 , 述 古 上 籍 的整理研 究 前 提工 作 已经 变得 便 捷 起 来 。 这 种 古 籍 文 献 的 自 动 检 索 可 以 分 为 检 索 词 ( 书 名 、 者 、 题 词 和 分 类 号 等 ) 索 和 文 如 著 主 检
能 , 文 试 结 台 笔 者 实 际 工 作 体 会 说 明 机 读 本 目录 文 献 连 接 技 术 要点 及 其 应 用 要 求 。
书 目和 索 引 等 ) 及 该 著 者 的 其 他 同 类 著 作 以
26
维普资讯
2 O @ i 辑 名 0 分
找 不 到所 连 的记 录 , 就 找 不 到 所 需 文 献 , 也 失 去 了连接 的意义 。
5 0 并 列 正 题 名 1
7 一 知 识 责 任
8 6 @u统 一 资 源 地 址 5 当 连 接 宇 段 包 含 被 连 记 录 的记 录标 识 号 时 , 以省 略 被 连 记 录 的 其 他 宇 段 内容 。 因 可 为 该 记 录标 识 号 是 唯 一 的 , 过 被 连 记 录 的 通
的各 种 版 本 和相 关 著 作 的 宝 贵 时 间 。 中 国 国 家 图 书 馆 编 的 《 语 文 古 籍 机 读 汉 目录格 式 使 用 手 册 》 于 2 0 已 0 1年 l 0月 由 北
京 图 书 馆 出 版社 出版 发 行 。 如何 更 好 地 在 古 籍 书 目数 据 库 中应 用 机 读 目录 的 文 献 连 接 技 术 , 分 发 挥 古 籍 书 目数 据 库 的 文 献 检 索 功 充
书 )尤 其 是 联 机 编 目和 各 类 数 据 库 跨 库 检 索 ,
的 逐 步 实 现 , 据 库 的 文 献 连 接 技 术 的 功 能 数 将 得 到 极 大 的提 高 , 用 范 围 迅 速 扩 大 , 籍 应 古 有关文 献之 间 的各种 联 系得 到充 分 揭 示 , 必 将 大 大 地 节 约古 籍 整 理 研 究 工作 者 搜 讨 某 书
籍 机 读 目录 的 文 献 连 接 技 术 就 是 应 用 特 定 的
文 献 连 接 字 段 和 连 接 检 索 软 件 自动 查 找 所 需 古 籍 文 献 的 自动 化 手 段 。 做 好 古 籍 文 献 连 接 技 术 检 索 , 以 弥 补 一 些 检 索 词 检 索 功 能 的 可 欠 缺 。 传 统 的 文 献 连 接 技 术 , 国 图 分 馆 的 在 普 通 古 籍 原 有 的 分 类 卡 片 目录 和 书 本 目录 中 应 用 还 是 比 较 明 显 的 。 根 据 普 通 古 籍 同 类 书 种 次 号 的 编 制 要 求 , 种 古 籍 的其 他 版 本 、 某 续 编本 、 略 本 、 关 著 作 ( 书 的 注 本 、 记 、 节 相 该 校
部 分 图 籍 都 有 自 己悠 久 多 变 的 版 本 系 统 及 其
庞 杂 众 多 的 相 关 著 作 。 古 籍 的 整 理 研 究 工 作 者 , 了 做 好 某 书 的 整 理 研 究 , 往 首 先 要 花 为 往 费 大 量 的 时 间 、 力 去 搜 讨 某 书 的 各 种 版 本 精 和 相 关 著 作 。 不 做 好 这 项 前 提 工 作 , 想 进 要 行 某 书 的整 理 研 究 , 乎 是 不 可 能 的 。 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