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泸溪一中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泸溪一中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一:中国梦——中国近现代重要社会转型期与战略机遇期
一、中国梦与中国近现代重要社会转型期
1.在辛苦求索中追寻中国梦
近代以来,西方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的“天朝上国”幻梦。
自此,旧中国就处于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积贫积弱、满目疮痍之中。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列强虎视眈眈,视中国为嘴边肥肉,肆意侵凌,割地赔款,中华民族被逼到亡国灭种的悬崖边上。
在沉沦中积聚着崛起的力量,百年屈辱,百年渴望。
当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强敌”,承载着“救国之任”“强国之梦”,无数中华儿女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争、求索与追寻。
从魏源、林则徐到康有为、梁启超;从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到五四运动的慷慨激昂;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到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到处都有中华儿女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慷慨前行。
2.向中国梦的目标迈进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就担负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奋斗,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人民开始迈向盼望已久的强国梦。
3.越来越近的中国梦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人民生活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为进一步实现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奥运会、世博会、神舟飞天,革命前辈苦苦追寻的百年梦想正在一一得以实现。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坚持:
(1)对内改革: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
(2)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二、中国错失的战略机遇
1.鸦片战争后,中国错失战略的机遇
19世纪中叶开始,借助近代科技、工业革命而强盛起来的欧美国家大规模东侵,企图把全世界纳入其殖民统治范围,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同时成为欧美侵略对象。
此时,中日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
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日本采取变革措施——“明治维新”,使其迅速成长为东亚强国。
中国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实行的是“中体西用”,不愿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2.辛亥革命——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并开启了民智。
虽然中国这场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迟到了300年,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但事与愿违,辛亥革命虽然革命成功,革命成果却被窃夺,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国无宁日。
3.“文化大革命”部分错失战略机遇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日、韩、新、马、泰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所谓“四小龙”“四小虎”,形成经济发展的“雁阵”,经济迅速崛起。
此时的中国,在经历过两个五年计划,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后,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起飞条件。
但是,此时中国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甚至是日益临近,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峻性也进行了不适当的估计,建国后积累的国力被错用。
其结果是,中国部分错失了战略机遇期,反而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热点二:关注民生——聚焦三农与构建和谐社会
1.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荀子的君舟民水关系论,李世民的存百姓思想,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及其实践活动。
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3.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与失误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①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②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③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④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失误:
①“三面红旗”: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四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重视规模和速度。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场浩劫,“文革”动乱使国民经济遭到劫难;一个错误,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左”倾错误。
④五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关注民生,聚焦“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稳定之基,“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
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
截至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10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这10个文件的主题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近现代西方关于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天赋人权”。
(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
(3)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
(4)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重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高考历史热点三:承古萌新——文化强国与科技兴国战略
一、古代的教育
1、古代教育特点:规模和范围小;服务于统治阶级,带有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
2、知识梳理
(1)春秋时期: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出现办私塾、“学在民间”的现象;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贡献。
(2)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
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它既是选官制度,也是一种教育和考试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4)元朝以后:在理学的影响下,元朝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至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凸显出封建专制下的学术流弊和道德沦丧。
明清时期,科举下的八股取士与程朱理学成为专制工具,阻碍了社会转型。
(5)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
智者就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专职教师。
他们知识渊博、口才出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6)古罗马:罗马法背景下,重视法制教育。
二、教育转型与教育的现代化
(1)晚清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先后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这些洋务学堂不同于传统的学堂,教育内容侧重于西方的科技和军事,而不是专门要求学生去读《四书》、《五经》,学做“八股文章”。
(2)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为培养变法人才创办新式学堂(万木草堂等)并与与顽固势力、洋务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论战的内容涉及教育制度的变革,例如: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北大前身)。
1911年清华学堂创建,它是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而建立的,凸显出西方文化和西方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3)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推行近代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
(4)民国时期:民国初年,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这些教育活动主要是针对城市中下层民众,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
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第一国共合作时期,创办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推动了大革命的进行。
(5)建国以后:教育在时代的影响下,形成了曲折发展特点。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建国初期的扫盲教育,教育体制受苏联模式影响----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教育受左倾错误思想干扰曲折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现代化在改革中探索前进。
(6)明治维新实行义务教育,促进了日本社会的“文明开化”。
3、关于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几点认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部分)
(1)教育转变的内容
A、官方教育从科举取仕、忠君守礼、光宗耀祖到开启民智、救国图存;
B、由“四书”“五经”到“西方技艺”,改变了重人文,轻理工的传统;
C、教育对象的扩大,体现在教育的平民化和女子教育的发展与兴盛。
(2)教育变革的影响
中国近代教育从重入仕到重济世,从排斥女子到女学的兴起,从专攻人文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了国民素质,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具体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A、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展,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D、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有利于思想解放。
(3)教育变革的历史启示
A、教育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发展的,社会的需要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走向,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近代教育的变化也是由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它反映了教育救国的社会渴望。
B、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的变革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它是社会通向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这充分说明,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教育必须先行。
三、承古萌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首先要立足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2.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
(1)《老子》思辨哲学应用于现代哲学、《孙子兵法》应用于商战、“四书五经”对中国周边国家朝鲜、日本等影响很大。
(2)儒家强调自我修持的哲理;道家重视天地之道的自然。
这两者都是中国文化自身的创造力,同时强调勤奋、独立自主、与世协调的能力。
(3)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
(4)从宋到明,中国文化凝聚为宋代的理学、明代的心学。
这些发展都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力。
(5)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
(6)《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
(7)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加以综合研究,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新的社会学说。
3.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主张
(1)一战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较彻底批判了封建传统文化。
(2)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四、科教兴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大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
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纸的发明为欧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4)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为他们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2.新中国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都展示了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事业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等。
4.近代世界科学技术
(1)科学革命:从日心说到经典力学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这一过程呈现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一方面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2)生物学成就:经历了从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
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3)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面貌。
热点四:反腐倡廉——警钟长鸣与彰显力度的新机制
一、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新途径、新制度彰显力度
1.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2.制度反腐应常抓不懈
3.完善民主政治,推进反腐倡廉
二、关注历史上的监察途径,借鉴权力制衡机制
1.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1)概况: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在地方设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近代西方的权力制衡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
3.巴黎公社的廉政措施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4.新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高考历史热点五:风云变幻——当今国际局势与大国关系
一、风云变幻的当今国际局势
1.中国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
2.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并以此为目标,推行和谐外交。
(3)国际格局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二、和平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大国关系
1.中美“摩擦”接连不断,两国关系成国际焦点
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①历史上中美关系: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支持中国抗战、“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美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2.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①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时期,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直接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②现代史上:
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新中国建国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之一,为恢复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友好合作和相互支援:一五计划时期中国以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
自80年代末期以来,两国政府放弃对抗,积极化解消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且使中苏关系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亚太经合组织:在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下,1989年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
其成立和发展壮大,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三、英法关系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组织发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与法国争夺霸权。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
3.1854—1856年,英法联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俄国。
4.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5.1900年,英法均参与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
6.20世纪初,英法签定协约,加入三国协约,共同对付来自三国同盟的威胁。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共同参与对同盟国的战争,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
8.十月革命后,英法共同参与干涉苏维埃俄国的战争。
9.在巴黎和会及会后的对德政策上,法国主张严格限制德国,英国则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在赔款等问题上采取了扶植德国的政策。
10.在国际联盟问题上,英法联合抵制美国,取得国联控制权。
11.二战前,面对德日法西斯的扩张,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
12.二战中,英法共同对法西斯德国作战。
13.二战后,英法共同参与对德国的占领。
14.1973年英国加如欧共体,英法在欧共体(欧盟)的框架内开展合作。
四、法德关系
1.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割地赔款。
到一战前,法德矛盾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2.一战中,法德为主要交战国。
3.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及会后,法国主张严格限制德国。
4.二战前,法国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
5.二战后,法国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7.1951年,法国、德国共同发起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欧共体前身),后来,在欧共体、欧盟的框架下开展合作。
五、美欧关系
1.北美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得到法国的援助。
3.美国独立后,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欧洲国家(英、法、西等)在北美的殖民地。
4.美国南北双方,在与英国的经济关系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之一。
5.19世纪末20世纪处,欧洲资本、人员大量流入美国,是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6.一战前期,美国与欧洲交战国做生意。
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过一方,与同盟国作战。
7.一战后,与欧洲争夺世界霸权,巴黎和会上遭到英法抵制,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8.二战前,面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推行“中立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9二战全面爆发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家的援助,并最终参加了对德意法西斯的作战。
10.二战后,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11.二战后,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欧洲国家,1949年拉拢英法等国成立北约。
12.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组建欧共体,在美苏两国之间求生成、求发展。
随着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13.两极格局该体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欧盟则努力争取自己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位。
六、美日关系
1.1900年,美国、日本都参加了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
2.一战期间,美国、日本都加紧侵略中国,双方斗争激烈。
3.一战后,美国、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达到了抑制日本的目的。
4.20世纪20年代,美国与日本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但美国在保护自身权利和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对日本侵华采取绥靖政策。
5.九一八事变后,美日矛盾激化,美国对日本侵华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亲英美派抵制日本。
6.1938年,美国为推动日本侵略进攻苏联,力谋与日本妥协,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
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支持中国抗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之一。
8.日本投降后,美国军队以“盟军”的名义占领日本。
9.在远东国家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法西斯战犯时,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还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
10.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胜利后,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开始扶植日本,提前结束对日占领,并在经济上予以扶植。
11.70年代以来,一方面,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对美国的霸权构成冲击。
另一方面,日本又是美国的战略伙伴。
六、国家关系格局的演变
1.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1﹚14—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中心由亚洲开始转向欧洲,亚洲开始衰落。
﹙2﹚16世纪至19世纪晚期,欧洲成为国际格局的中心。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同时又占有大量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尤其是英国,拥有的殖民地最多,并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掌握着世界霸权。
﹙3﹚19世纪晚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英国、法国,日本经济也有较大发展,从而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英国的霸主地位形成冲击。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英法勉强维持了欧洲在国际格局的中心地位,但欧洲的霸权遭到的严重的削弱。
2.两极格局
﹙1﹚二战后,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家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2﹚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成为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的冲击着两极格局。
﹙3﹚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国鼎立的局面。
3.世界格局的多级化趋势
﹙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七、近现代史上中国对外关系
晚清政府的对外关系
1.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对英作战失败,签定《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丧失主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签定不平等条约。
战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放弃闭观政策,勾结西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3.甲午中日战争,又败给了自己的邻国日本,签定不平等条约,继开放商品市场之后,又允许外国在华投资。
4.《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完全屈服于外国列强,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对外关系
1.袁世凯为独裁和复辟帝制,出卖国家权益,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2.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都依附于帝国主义。
3.巴黎和会上,提出正义要求,但遭到拒绝。
国民党的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