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合集下载

2020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20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20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认同的基础和核心,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标志性名片,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仅就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而言,我们的起步并不算太晚。

就翻译作品的种类和数量而言,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但从结果来看,其影响力并未超出传统汉学家或相关专业群体,没有在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为此,有必要从顶层设计出发,依据时代变化积极调整相关策略,将重点放在认真培养翻译人才、深入探讨外国读者的兴趣、改善传统传播途径等方面。

当前,“学贯中西”的翻译人才依然十分紧缺,导致大部分作品内容的翻译水平有待提升。

特别是就译介行为而言,国内译者对外翻译属于译出,由于是非母语状态,难免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和外语表达存在一些障碍;国外译者的翻译属于译入,对我国作品的理解也会存在很多差异。

因此,从非严肃的流行文化切入,对国内外翻译群体来说可能更为友好。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作品输出以经典或严肃文学为主,这些作品即便在国内也存在束之高阁者众多、实际阅读者稀少的窘境。

美国和日本的文化输出模式,均是从民间和商业开始,流行在前,经典在后。

比如,美国好莱坞影视,日本动漫作品,无不是从流行文化开始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

我们有必要加以借鉴,按照这一传播的客观规律对现行策略做出调整,走由浅入深、从猎奇到流行再到经典的文化传播之路。

2020年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2009年我国高铁步入自主创新阶段,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开始迅速增长。

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为2.2万千米,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

2009~2016年,年均复合增速达34.95%。

同时在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计划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里程数将达到3万千米,到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千米左右。

(摘编自《2017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动车保有量及铁路货运量分析》)材料二:图一2009~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及其增长速度图二2003~2017年不同设计时速高铁运营里程统计材料三:从2004年起,中国从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著名研制高铁技术的公司以比较低的价格引进了高铁技术,其中包括从西门子引进的一台350千米/时的原型车(于2006年初引进)和全车制造技术。

在很短时间内,我国掌握了高铁建设的两个极重要的技术:机车技术和轨道技术。

经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研发,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

随着铁路信号和其他安全系统日益电子化和复杂化,保障旅客和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目前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四个方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小时250千米和每小时350千米高速转向架是我国自己攻克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的无砟轨道板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摘编自陈新光《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名片》)材料四: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个重视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高铁“人才硅谷”的舞台上,梁建英谱写出了一段同中国高铁同步驰骋的激情岁月。

多年来,她始终奔跑在中国高铁研发的最前沿,亲历中国高速列车从“跟随”到“领跑”的飞跃发展,连连挑战世界级研发难题,不断丰富着中国高速列车的产品谱系。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02-中考真题分项精练(二)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02-中考真题分项精练(二)

中考真题分项精练(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新素材·碳中和技术】(2023山东聊城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4分)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明廷臻熊寒冰①4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举办的第三届消博会上,绿色可持续理念、低碳可降解的产品,成为各类消费精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追求。

②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等。

③全球系统中的碳库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

大气碳库是4个碳库中最小的,约700Gt(1Gt=10亿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先引起关注。

④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量开采和使用岩石圈中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形式存在的化石燃料,最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停留在大气圈中。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等生态问题,也会导致森林火灾、干旱、龙卷风等气候异常。

⑤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

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⑥源头控制是指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

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⑦过程控制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源处设置相应技术来减排。

在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并封存地下或海底,使大气中的碳重新回归岩石圈,主要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语文-2024年1月“七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考试版)A4

语文-2024年1月“七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考试版)A4

2024年1月“七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技术,其发展趋势往往决定着产业的整体发展走向。

近年来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显著提升,从早期的普遍不足100W·h/kg提高到2020年的普遍在180W·h/kg左右,进入2021年之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更是进一步实现突破,宁德时代、LG、松下、比亚迪、中航锂电等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积极研发高能量密度电池和固态电池。

2021年10月上市交付的美国某豪华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为832km,成为全球首款续驶里程超过800km的量产上市的纯电动汽车。

在2021年1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1年第10批)中,广汽埃安某款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续驶里程达到1008千米,2022年1月正式上市,成为全球首款能量密度超过200W·h/kg、续驶里程超过1000千米的在售纯电动汽车,此外蔚来、比亚迪、上汽等整车企业都计划在未来推出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汽车自燃率虽然低于燃油车,但动力电池一旦起火.极易产生爆炸,造成远高于燃油车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动力电池企业除了提升电池性能之外,还积极在电池安全领域创新:2020年3月比亚迪率先发布主打新能源车辆安全的刀片电池,可以轻松完成针刺试验,首先搭载于旗下的汉车型,比亚迪汉上市以来销量节节攀升,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电池起火事故;2021年3月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顺利通过针刺热扩散试验,实现电池包针刺不起火,旗下车型至今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2021年9月长城汽车发布大禹电池,可实现电芯化学体系全覆盖,任意位置的单个或多个电芯触发热失控的情况下保证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率先搭载在旗下沙龙汽车产品。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18题。

(共7分)【材料一】为应对。

我国政府采取一些列低碳减排措施。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全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约4%,超过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较2005年累计降低45.8%。

赵英民称,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并提前实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材料二】你听说过沙漠中的长城吗?在非洲,有11个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正联手建立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色长城”,以减缓撒哈拉沙漠对各国土地的覆盖进程。

这条总长度为7500千米、宽15千米的树墙,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吉布提,中间将穿越毛里塔尼亚等9个国家。

从2012年开始,一群来自中国的“沙漠园艺师”来到这里,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治沙经验带到非洲,从而构建适宜于非洲“绿色长城”的技术应用模式。

那时,正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读博士的周娜来到了毛里塔尼亚,参建非洲首条“绿色长城”。

虽然,一路走来,困难重重,但周娜都想方设法努力克服,并且她觉得这一切无论多苦都值。

未来,她和同事们还将在这里建立一个大型荒漠化示范中心,帮助改善环境,为当地人民造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涂瑞和在2019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以切实的行动支持区域和全球环境保护,已经从过去的①。

中国正在为全球治沙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

【材料三】②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1/3的风力发电、全球十大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中的4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的6家,以及全球1/4的太阳能发电能力。

如国际能源署所指出的,中国的清洁能源规划和投资,是目前推动低碳能源技术发展势头的关键。

锂金属行业研究-供需矛盾突出-锂价面临上涨压力

锂金属行业研究-供需矛盾突出-锂价面临上涨压力

锂金属行业研究供需矛盾突出,锂价面临上涨压力1. 锂需求:迈向高速扩张时代,三年 CAGR 近 28%1.1. 新能源车:大势已至,未来贡献 75%左右锂需求增量新能源车正迎来政策驱动+市场驱动叠加的黄金时期,未来十年高增长可期。

当前时点来看,三大变化正驱动新能源车产业趋势加速:1)碳中和大势下全球新能源车政策迎来共振期。

2)新旧造车势力加速入场创造优质供给。

3)购车环节经济性+用车环节便利性带动 C 端消费发力。

多重利好下,我们预计未来五年新能源车销量 CAGR 约 40%,2021-2023 年新能源车用锂量分别为 20.6/29.2/39.5 万吨 LCE,同比分别+9.6/+8.6/+10.3 万吨 LCE,贡献 75%左右的锂需求增量。

1.1.1. 海内外政策迎来共振期,多管齐下刺激电动车产业发展提速中国:碳中和奠定长期趋势、渗透率目标中期托底、延缓退坡提供短期保障碳中和基调奠定了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长期趋势。

2021 年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提出“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而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长期来看必将加速电动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趋势。

中期来看,新能源车渗透率目标明确,双积分政策要求将有效托底产销量。

2020 年 11 月2 日,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而 2020 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 5%左右。

2020 年 6 月修订的新版双积分政策的基本方向更加严格,要求车企进一步加速电动化以满足需求。

短期来看,延迟补贴退坡稳定行业预期。

我国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 2022 年底。

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 2020-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30%。

相较于 2019 年整体退坡 70%,这一轮补贴退坡延迟给行业留下了更充分的过渡时间,有助于保障近期短期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至失速。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 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

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

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新能源汽车》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_2

《新能源汽车》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_2

《新能源汽车》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

材料一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材料二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

电池、电机、电子控翻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投放市场。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接连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

2016年,我国新增公共充电桩10万个,全国公共充电桩运营数量累计超过15万个,我国已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

居民专用充电桩同步增长。

“随车配桩”的安装比例达到80%。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型的突破口,政策与市场双因素推动产业成长,近两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销两旺。

材料三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促使新能源汽车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2008年以来,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明显加大了研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日本以产业竞争为主要目标,全面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均走在世界前列;美国以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强调插电式电动汽车发展;欧盟以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为主驱动力,重视发展纯电驱动汽车。

(摘编自《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材料四相较于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相当短,也就是说,目前汽车能源正处于过渡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且潜力巨大。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将用最短时间实现碳中和》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将用最短时间实现碳中和》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转变。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简单地说,就是让碳总量“收支相抵”。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猛增,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

目前全球已有54个国家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

其中,欧盟27国整体于1990年达峰,日本2013年达峰,中国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截至2020年,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有126个。

绝大部分国家承诺本世纪实现碳中和。

中国提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碳达峰和碳中和相辅相成。

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所能吸收的碳总量相对固定,远远少于发展工业所排放的碳量。

碳排放峰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峰值越高,碳中和的难度越大,耗时越长。

(摘编自《光明网》2021年10月19日《中国将用最短时间实现碳中和》)材料二:青岛市将继续做好新一轮“四减四增”工作,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绿色发展体系。

加快发展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健全以生态、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

深入调整能源结构,加速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终端用能源清洁化替代,确保到2022年青岛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左右。

深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压缩公路运输量,鼓励和引导企业选择铁路、水路运输。

运用系统思维,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是否是“环保陷阱”?》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是否是“环保陷阱”?》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是否是“环保陷阱”?》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从2012年的1.21亿辆迅速上升至2021年的3.02亿辆,这在极大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细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多环芳烃等多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和地球辐射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经济带,汽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能达到30%以上,是雾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增长十分显著,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1990-2021年间,我国交通领域的碳排放由9400万吨增至9.6亿吨,增长了九倍。

其中,公路运输是交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占总排放的80%以上,重型货车和乘用车占比排名前二。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双碳”政策下,交通领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减排压力,推动交通领域深度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在国际减排大环境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以其低排放的特点得到了很多政策扶持,发展十分迅猛,搭配上风头正盛的人工智能,已然成为当下最受资本追捧的香饽饽。

一度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标杆的特斯拉,其股价在十年间翻了60倍,CEO伊隆·马斯克更是在2021年一跃成为世界首富。

国内的宁德时代作为全球范围内储能电池的龙头企业,在2022年的市场占有率为43.3%,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

比亚迪在2022年销量呈几何式暴涨,依靠新能源车迅速扩大市场规模,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车企。

那么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而言,真的有更低的碳排放吗?首先,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到新能源汽车的立身之本电的来源上。

在我国的电力结构中,火力发电占71%,水电、核电、风电分别占18.3%、3.8%、4.5%。

低碳行动(2023年广东广州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低碳行动(2023年广东广州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

(13分)班级开展“低碳行动”主题学习活动,小文收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

然而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例如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隐患,例如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将会增多,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

(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 【材料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运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

2022年8月,我国最大的CCUS 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

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约900万棵。

森林碳汇,主要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固碳、降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020年底,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23.04%。

2022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林木植被碳储量107.23亿吨,固碳、降碳作用明显。

(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 【材料三】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能源)生产较快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

我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2年,国内生声总值(GDP)超121万亿元,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数比上年下降0.8%,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吨,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2吨。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阅读理解:2050年的新能源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张的双重挑战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能源的发展。

2050年,作为未来近四十年的时间节点,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2050年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一、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球总电力结构的85%。

其中,太阳能电力将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太阳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

中国作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太阳能利用事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自1998年开始关注太阳能发电以来,中国在太阳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太阳能发电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途径。

根据福田汽车的“双碳”目标,到2050年,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将大于80%。

这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在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认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得到提升,充电时间将缩短,同时价格也将更加亲民。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有助于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推动绿色出行的发展。

三、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智能电网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在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动汽车的普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

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协调运行、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能量互动,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四、绿色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存储和释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绿色能源存储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

例如,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语文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语文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3分)C【解析】“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不及燃油汽车”,无中生有。

2.(3分)C【解析】前后内容不存在因果关系。

3.(3分)B【解析】A项,与应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无关;C项,从电网角度表述;D项,从地方政府角度表述。

4.(4分)①材料一采用并列式结构,各部分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阐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态势;②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结构,总纲明确,逐层阐明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5.(6分)①采用混合动力,电池容量大,可以有效化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②刀片电池安全性高,可以避免安全事故和人身财产损失;③发电机和发动机的组合,可以突破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限制。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6.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鉴赏能力。

D.“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错,材料二史传叙事整体上更简炼,更客观,更接近历史真实。

故选D。

7.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重要语句和标题的分析鉴赏能力。

B.“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错,目的是表现统治者的奢靡。

故选B。

8.①命运的无力感。

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

(1分)②历经千辛万苦后的疲惫感。

右腿废了,索性瘫坐,是历经艰辛后的疲惫。

(1分)③对任务的坚持,对结果的关注。

眼观春明门,心中计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终结果。

(1分)④对任务是否完成的忐忑、无奈。

已尽人事,只剩听天由命的等待。

(1分)【解析】(1)由“李善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分析,李善德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

(2)由“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

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

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分析,李善德历经千辛万苦,右腿废了,索性瘫坐着,他有着历经艰辛后的疲惫。

[课外阅读]我国2020年将实现15%非化石能源目标

[课外阅读]我国2020年将实现15%非化石能源目标

[课外阅读]我国2020年将实现15%非化石能源目标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5日就《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作情况说明时表示,实现规划确定的“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既有现实基础,又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将这一目标分解到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供暖利用等,到2020年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5.8亿吨标准煤,再加上核电,基本上可以确保完成2020年15%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并为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的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李仰哲强调,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很多,发展进程差别也很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3.8亿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地热供暖利用总量达到4200万吨标准煤,是综合考虑了各类非化石能源的资源潜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经济性指标改善等多种因素,经严格测算确定的。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十三五”中国能源和电力增量的主要构成部分。

初步测算,整个“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总的投资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届时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14
亿吨、二氧化硫约1000万吨、氮氧化物约430万吨、烟尘约580万吨,年节约用水约38亿立方米,带动就业人口将超过1300万人。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4)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4)

2020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

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HEV,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

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法”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58%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作为发展正如火如荼的纯电动汽车,其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

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为1万辆;时隔6年后的2018年,成功突破12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

其中,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撇开补贴政策不谈,地方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尤为明显。

近日,昆明发布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昆明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否则不予发放营运证。

有这样规定的省市比比皆是,即使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摘编自《畅所欲言: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谁将主导汽车的未来?》,易车网2019年2月20日) 材料二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646项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

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节约电力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题)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题)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6分)材料一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为实现中国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标的目标,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减排。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居民能源消耗的增速就开始逐渐超过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0%以上。

材料三2020年1月,中国能源基金会和南方周末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报告中有如下一些结论:①公众对于全球变暖和气候问题的认知度较高,各项认知平均分都在4.1分以上(满分5分),但是对“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知识储备不足,平均分和认同度较低。

②对于低碳生活的意义,公众相信它可以“对地球负责”“造福后代”,但对低碳生活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和个人愉悦感认同度相对较低。

③公众对低碳生活与消费存在困扰,其中对“低碳产品辨识困难”最多,其次是对其功用存疑、担心影响生活质量。

④受访者中,每月都会网购的人数占比高达85%,每周网购1~3次的接近30%。

这其中有不少是不必要的消费,因“网购的便利和快捷”“拼团/拼单”而产生的不必要消费高达61%。

⑤公众更接受的减碳方式是“省着用”而非“省着买”,相比消费减量,公众更愿意在使用过程中节约。

材料四中国矿业大学陈红教授说:“早在2009年,原环保部就启动了‘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的研发工作,随后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

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进口方要求提供碳标识。

低碳标识的确立,可以减少中国出口型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冲击。

绿色供应链发展起来,消费者也能更好地识别并选择低碳产品。

2020届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提升练:“新能源”主题练

2020届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提升练:“新能源”主题练

2020届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提升练:“新能源”主题练一、【题文】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煤改电”工程收官。

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已完成2279个村庄、85.81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20.6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

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

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劣质煤。

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际经营户清零。

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介绍,2 017年天津已实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2019年将实现除山区外全市散煤清零。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責,打赢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用按钮设定好温度。

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

”河北廊坊市香河县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告诉记者,“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每立方米天然气补贴1元钱,算下来花费反而少了!”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

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的话让大家心里有了底:“目前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清洁取暖再加力》,2018午11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

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30日在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简称《展望》)中文版显示,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源,其可再生能源增量将超过欧盟和美国之和。

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在发布式上表示,全球能源格局正在改变。

传统的需求中心正在被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超越。

在技术进步和对环境关注的驱动下,能源结构正在转变。

“我们的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适应这些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


《展望》指出,2015年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预期增长30%左右,年均增长1.3%。

然而,能源需求的这一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预期增长速度,这反映出了技术进步和对环境的关注使得能效得到提升。

《展望》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6%,占全球净增长量的35%。

中国的能源强度在展望期内将下降45%,年降幅为3%。

《展望》称,由于中国转向更清洁低碳的燃料,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全球煤炭消耗量将达到峰值。

《展望》还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是增长最快的燃料来源,年均增长率为7.6%;未来20年,非化石燃料将占能源供应增长量的一半。

受太阳能和风能竞争力提高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翻两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