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小关中学:余江海
教学目标:
1、熟记课文相关知识点。
2、采用朗读、串讲和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作为炎黄子孙对华夏文明的自豪感和客观评价历史的
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语:(书面略)
二、课文朗读:
1、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各自由教师划分的板块。
2、朗读:
3、教师针对各组朗读情况作点评。
三、课文知识:
由教师归纳,学生用笔在书上勾画,书上没有或不全面的,学生在书上作好笔记,以便于复习。
四、课文串讲:
由教师对该课文内容作串讲,学生作好相关笔记。
第二课时五,理解分析:
1、由学生对教师所设置问题作举手抢答。
2、教师设置问题:
六、作业关:
完成教师设置问题。
(注:完成理解关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其目的是对知识让学生增加印象,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教案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有关考古、历史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等方法来探究有关问题。
教师以启发式教学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一、基础回顾,创设情境。
典型例题(独学)(5)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类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外貌特征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我们的祖先——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从牙齿→元谋人)生观察课本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引出元谋人的概念,着重指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170万年前)。
过渡性提问:是不是在几十乃至几百万年前中国境内只生活着元谋人这一种远古人类呢?仔细观察地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要补充提问:从图上来看,这些原始人类都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教师总结: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黄河、长江、珠江,可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土地肥沃的地方。
过渡性提问:在远古,既没有发达的交通,又没有可口的美食佳肴,更没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那么他们是怎样打发一天的时光的呢?下面我们选择一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人类,来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二、能力培养目标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三、思想教育目标.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
2.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从我国远古人类制造工具、会劳动的历史,认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元谋人,包括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考古发现情况等。
另一重点是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有二:1.初中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名词比较生疏,刚刚学习历史,需要逐步理解;2.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一时不易讲清。
教学设计:利用一场科幻剧表演,使学生了解我国境内原始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再以拜访祖先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进化的历程,及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中华大地上,谁是最早的居民呢?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寻我们祖先生活遗迹,“拜访”祖先。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板书)距今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第2课到第3课,我们将要了解这一时期我们祖先的生活生产状况。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是谁揭开中国原始社会的序幕的吧。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一、第一章教案: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掌握世界三大文明古国的兴起与衰落。
2. 教学重点:人类的形成、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
3. 教学难点:人类进化过程、古埃及文明的特点、两河流域文明的成就、古印度文明的特色。
4.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思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三大文明古国的异同。
(5)课后作业: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二、第二章教案:古代中国的繁荣与变革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的繁荣与变革,掌握秦朝的统一和灭亡。
2. 教学重点:夏商周时期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3. 教学难点:夏商周时期的制度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朝的暴政与灭亡。
4.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明遗址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中国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繁荣。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4)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代中国繁荣与变革的原因。
三、第三章教案:古代世界的融合与冲突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世界的融合与冲突,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衰。
2.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
3. 教学难点: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古代世界的文明融合。
4.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版图,引发学生对古代世界感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衰。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与融合。
(4)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代世界融合与冲突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主要内容,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2)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1课:人类起源与演变第2课: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3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4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5课:秦的统一与灭亡第6课:汉朝的兴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2)历史人物的思想、事迹和贡献。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历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规律。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查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六、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7课:三国鼎立与魏晋南北朝的更迭第8课:民族融合与分裂中的南北朝七、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第9课:隋朝的兴衰与大运河的修建第10课: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八、第六单元:宋元时期第11课:宋朝的建立与辽、西夏、金、蒙古的并立第12课:元朝的统一与四大发明九、第七单元:明清时期第13课:明朝的兴衰与清朝的统治第14课:近代前夜的中国十、第八单元:近代时期第15课: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第16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十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案-北师大版参考word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
课题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仔细观察上图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并说明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2.读教材第2页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这样分布?说明你的理由。
三、想一想(共20分)
1.“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2.你能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吗?请用语言描述出来。
四.议一议(共10分)
关于人是怎样产生的问题,自古以来有多种观点。
如西方的“上帝创造了人”、中国古代“女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到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层次清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适合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历史知识基础薄弱,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了解和感受远古人类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认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的代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远古人类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
2.难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的代表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远古人类的生活。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2.辅助资料:图片、视频、PPT等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他们的生活方式。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或板书,呈现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如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
同时,教师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的代表进行简要介绍,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 北师大版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图片进行分析推理、大胆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学会用观察法、阅读法等来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
2.通过学生探究教师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求知习惯,培养其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了三种原始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了达到快速记忆和牢固记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在表格中比较这三种原始人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分组展示的时候,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更形象的记忆,可以让学生上台扮演不同的原始人。
这节课的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很吃力,特别一些后进生理解存在着问题,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的展示课堂内容。
即便减弱课程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气氛,以便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我们这个伟大而历尽艰辛的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教学环节:(附导学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前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的含义;补充公元纪年法,什么是“年代”?什么是“世纪”?怎样计算?中国古代史的大致线索。
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历史有哪些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让学生讨论学习历史的用途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公元纪年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教学重点:历史课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教学设计:通过问答法,启发学生思考并理解历史的含义;通过记者访问并做口头报道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们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通过讲读法和讨论法让学生明确学好这门课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去过天安门吧?那么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天安门前的又长又粗用汉白玉做成的柱子叫什么?(齐答:华表),天安门前后共有华表几根呢?(四根)华表是做什么用的呢,是不是用于计时的表呢?(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还有人说是装饰用的),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华表顶上的是什么?(蹲兽),蹲,就有方向,四个蹲兽,蹲的方向是怎样的。
蹲兽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蹲兽姓“望”,望君归,望君出)解释名字的含义。
金水桥的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其中一个石狮子上有一个洞,同学们注意到过吗?介绍一个传说。
此时我们又来到了故宫内。
大家去过吗?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大家去过吗?现在又有了一个问题,大家觉得从树的角度来看,三者之间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故宫的树小,其它的树大,且多为古树)为什么?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历史故事,1813年,一支农民起义军伪装成普通居民混进了皇宫,清守军封住了宫门,但起义军爬树攻进了皇宫,起义军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嘉庆从此怕得要命,命令将故宫所有的树全部砍掉,才出现了这种景象)我们不妨再顺着天安门向西走,来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这就是国家领导人居住的中南海,(大家去过吗),中南海的南门是哪个门?(新华门)但是新华门最开始并不是门,而是一座楼,是乾隆为他的妃子香妃修建的楼——宝月楼。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二、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
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
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
[公田不治诸侯争霸]三、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四、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引出秦国商鞅变法。
二组同学介绍商鞅。
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
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
1、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前时期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史前时期的基本概况,包括元谋人、北京人等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2. 掌握中国古代史前时期的文明成就,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了解史前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二、教学内容1. 古人类的生活: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生产方式等。
2. 史前文明成就: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3. 史前时期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史前时期的基本概况、文明成就。
2. 难点:史前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史前时期的生活场景、文明成就等。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史前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史前时期的基本概况。
2. 讲解古人类生活:介绍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生产方式等。
3. 展示史前文明成就:介绍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4. 探讨史前时期的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史前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史前时期的重要性。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基本概况,包括夏朝、商朝、西周的社会制度、重要事件等。
2. 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成就,如甲骨文、青铜器等。
3.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了解夏商西周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二、教学内容1. 夏商西周时期的基本概况:夏朝、商朝、西周的社会制度、重要事件等。
2. 文明成就:甲骨文、青铜器等。
3. 夏商西周时期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夏商西周时期的基本概况、文明成就。
2. 难点:夏商西周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生活场景、文明成就等。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夏商西周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夏商西周时期的基本概况。
初一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案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有关考古、历史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2.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生活状况及距今年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一、导言:同学们,我们今天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人类从哪里来?你知道吗?关于人类的起源,外国有上帝造人的神话,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讲授】神话传说没有科学依据,今天我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将树立一个科学的观点,那就是:人类是从猿演变而来的。
师出示《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很早就有远古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也最多。
【活动】师出示《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出示:《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早期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今天学习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
分组:按照座区成立三个中国远古人类科学考察队,分别学习、研究、探讨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情况,明确学习内容,包括中国古人类生活的年代、地点、考古发现、外貌特征、生产工具、社会组织、历史地位等,了解中国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并撰写一份科学考察报告。
出示《考察报告表格》元谋人第一组汇报研究情况后,老师出示一组图片,包括元谋人遗址、牙齿化石、打制石器和炭屑烧骨遗迹,启发思考,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两枚门齿化石→人类特征粗糙的石器→会制造工具炭屑和烧骨→知道用火着重指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
2.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从我国远古人类制造工具、会劳动的历史,认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元谋人,包括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考古发现情况等。另一重点是人,包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
引出本课主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学习导航
阅读课本,解决问题:
观察“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看书快速找出元谋人的得名、距今年代。对于元谋人,我们发现了哪些考古资料呢?
3、人遗址发现了哪些丰富的资料呢?人到底长什么样子?仔细观察“人头部复原像”,说出人长得跟现代人有啥不一样? 从外表上看,人还像猿,可我们为什么说他已经是人呢?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感知目标
教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年代;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人的体质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各种不同知识X围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可以从外貌、劳动工具、火的使用、其他等方面进行列表)
学生列表比较后,小组进行展示交流
学会比较对比的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禅堂中学马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有关考古、历史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等方法来探究有关问题。
教师以启发式教学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元谋人、北京人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类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外貌特征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我们的祖先——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从牙齿→元谋人)
生观察课本图片:元谋人的牙齿
引出元谋人的概念,着重指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170万年前)。
过渡性提问:是不是在几十乃至几百万年前中国境内只生活着元谋人这一种远古人类呢?
仔细观察地图:《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引导学生看图:请数一数,我国有多少处原始人类主要遗址?
师:从图上观察到我国境内的许多遗址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我国境内分布着很多的远古人类遗址,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多元化概念)。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要补充
提问:从图上来看,这些原始人类都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
教师总结: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黄河、长江、珠江,可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土地肥沃的地方。
过渡性提问:在远古,既没有发达的交通,又没有可口的美食佳肴,更没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那么他们是怎样打发一天的时光的呢?下面我们选择一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人类,来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引出北京人的概念。
2北京人(时间、地点)
①相貌特征:看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学生回答。
(猿的特征)
提问:从外部特征来看,北京人似乎更象猿,但为什么称他为人呢?(学生讨论)
②直立行走(人的特征)
提问:为什么要直立行走?(环境改变,解放双手→劳动→手、下肢及脑的发展)
提问:手、下肢及脑的发展是同步的吗?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强调劳动的决定性作用)
③使用并制造工具(人的特征)
提问:大自然给原始人类提供了哪些天然工具呢?
提问:有一天,十几个北京人围追一头鹿,请问,从他们获得这头鹿到吃掉这头鹿需要哪些特殊的工具?
可是有些工具自然界没有,怎么办?(制造:打制)
④使用火(天然火)(人的特征)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会使用火的?
你知道火的来源吗?
火给他们提供了哪些方便?他们是怎么知道吃熟食的(可想象具体情景)?熟食与生食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既然火对他们如此重要,那如何保存这珍贵的火种?
过渡性提问:北京人使用简单粗糙的工具,却要面临恶劣的环境,还要和猛兽搏斗,怎样才能增强生存的能力?能否个体生活?
⑤生活方式:群居
过渡性提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一起,劳动的分工会一样吗?怎样分工才是最合理最能发挥集体力量的?
情景设置:
请你当一回北京人的首领,①给你的成员具体的劳动分工
②在食物非常充足的特殊情况下分配食物
③但大多数情况下食物是不够的,例如今天就很不幸,派出打猎的人一无所获,只有采集的人带回为数很少的野果,请你合理分配这些有限的食物
〖布置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想象原始人一天的生活(从日出到日落)
2. 自学“山顶洞人”这一部分。
自学提示:①为什么称为山顶洞人?(发现地点 )
②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③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改进?(骨器、磨制石器、钻孔技术)他们是如何懂得人工取火的?(摩擦生热,来源于生活经验)
④山顶洞人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了什么?(原始的对美的追求)
⑤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生活年代离现在最近?谁是更人类?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年以前,他们保留了______的某些特征。
2.大约在一两万年以前,在北京周口店______山的山顶洞穴生活着山顶洞人。
他们按______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进入_____一阶段,他们会制造______等骨器,已经懂得_______取火。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
2.下面原始人类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工具D.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识图题
观察图,请回答:
①这是什么人的头部复原图?
②说一说这个头像的面目特征。
四、材料解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
——恩格斯
①人类是由什么进化来的?
②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什么起了重要的作用?
③举例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答案:
一、l.70万年至20万年猿2.龙骨血缘氏族公社骨针人工
二、1.C 2.D 3.C
三、①北京人。
②北京人的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
四、①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②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③人能够用手制造工具,而动物不会。
所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