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目录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是地球的主人,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北京人。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ppt课件

山顶洞人的生活想像图
2005年12月,山顶洞人兔骨饰 品“出土”
骨针
这说明山 顶洞人已 掌握磨光 和钻孔技

.
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这说明山顶 洞人已懂得 爱美
装饰品
想一想: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 人有哪些进步?
体质进步: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 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技 术: 人工取火 ,会捕鱼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4.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 京人 D.山顶洞人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人类从哪里来 ?
.
神创论
亚当夏娃
.
中国人说
.
土俗 造说 人天
地 开 辟 , 未 有 人 民 , 女 娲 抟 黄
西方人说
.
——
神 说 要 有 光 。 就 有 了 光 。
《 圣 经 》
:
人类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
达 尔 文 的
人是由古猿《 物进化而来
种 起 源 .
从猿到人的. 演化示意图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 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险恶所决定的。)
.靠采集、狩猎生活 .属于原始人群时期。 .知道用火(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
.








照 明 防 寒
发挥你的想像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课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课件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 骨针和装饰品
山顶洞人的生活
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 的历史书籍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 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 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 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类人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3—4有关北京人的 课文内容,找出下列 问题的答案: 1、发现地点 2、年代 3、体质特征 4、使用的工具 5、生活状况 6、火的使用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2、年代: 3、体质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 制造和使用工具。 4、使用的工具: 北京人将石块敲击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 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 苦的斗争。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宏蛇。 ——《韩非子》
动脑筋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 的?
P3 动脑筋 答:清晨,北京人伴着太阳的升起出发了,青壮 年手拿木棒开始追逐山林中的野兽。只见他 们快速地奔跑,十几个人围住一头肿骨鹿, 有用木棍击打的,有用石头丢的,肿骨鹿渐 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为北京人的第一个猎 物。没有出去打猎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也 没有闲着,他们成群结队地采摘野果,并用 保留下来的火种烤熟了来吃。落日的余晖斜 斜地射入洞中,打猎归来的北京人与洞内的 人们围坐在火堆旁,分享着捕获的猎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ONGGUOLISHI

七年级上册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人: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二、北京人: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

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炎帝:⑴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曾与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东方的蚩尤部落。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形。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是联系亚洲、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是联系亚洲、 非洲、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 非洲、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
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 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 浅的一个。洋面上终年覆盖着冰, 浅的一个。洋面上终年覆盖着冰,所以叫 冰洋” 北冰洋上空是联系亚、 做“冰洋”。北冰洋上空是联系亚、欧、 北美三洲之间的最短航空线所在, 北美三洲之间的最短航空线所在,地理位 置重要。 置重要。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语言中是 西方日落之地” “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是“阳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 光灼热的大陆” 非洲有高原大陆、炎热干燥大陆、 光灼热的大陆”。非洲有高原大陆、炎热干燥大陆、富 饶大陆之称。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饶大陆之称。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海峡中一般 水深较深。水流较急多涡流。 水深较深。水流较急多涡流。海峡在军事上及 航运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是直布罗陀海峡. 航运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是直布罗陀海峡
太平洋: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太平洋:面积最大, 以上。 以上。
① ③ ②
欧 洲



大洋州



半岛是伸 入海洋或湖泊 中的陆地, 中的陆地,三 面临水, 面临水,一面 同陆地相连。 同陆地相连。 如印度半岛, 如印度半岛, 我国的辽东半 山东半岛、 岛、山东半岛、 雷州半岛等。 雷州半岛等。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情况下,那里的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做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贝壳等,也伴随着泥沙慢慢的变成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中的那些柔软的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痕,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遗迹的石头就叫做化石。

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她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依据这些特殊文字,人们能够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2.课后活动:(1)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2)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第一个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材和狩猎用的木棒,B是刮削器,用来刮削木棒,C是尖状器用来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1.问题思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也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相同。

2.课后活动(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该在上面添加什么?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需要在骨耜上添加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材料研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答:由材料可知,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中逐渐融合而成、2.问题思考(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呢?答: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  人教版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 己,永 远不要 用战术 上的勤 奋,来 掩饰战 略上的 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 人生的 路无需 苛求, 只要你 迈步, 路就在 你的脚 下延伸 ,只要 你扬帆 ,便会 有八面 来风, 启程了 ,人的 生命才 真正开 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 为播种 和收获 不在同 一个季 节,中 间隔着 的一段 时间, 我们叫 它为坚 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 通的挫 折。你 想过最 好的生 活,就 一定会 遇上最 强的伤 害。这 个世界 很公平 ,想要 最好, 就一定 会给你 最痛。
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包括公元、世纪和年代。
公元
世纪(1世纪=100年)
1年--------99年 100年--------199年 900年--------999年 1000年-------1099年 1100年-------1199年 1900年-------1999年 2000年--------2099年
公元1世纪 公元2世纪 公元10世纪 公元11世纪 公元12世纪 公元20世纪 公元21世纪
年代(1年代=10年)
0~~19 30~~39 50~~59 70~~79 90~~99
初年
30年代 5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末期)
20~~29 20年代 40~~49 40年代 60~~69 60年代 80~~89 80年代
2、公元1912年是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
1、280年处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是中期还是晚期? 2、前212年处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3、21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4、18世纪60年代是从哪年到哪年? 5、前5世纪40年代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6、前475年距今多少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课件 新人教版

(太平洋、印度洋)
(亚洲、非洲、西欧、北美)
海上交通的咽喉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哪两大水域?
大 西 洋
北冰洋
海上的交通要道




大西洋
地中海
请你在图上指出四大洋、马六甲海峡、直布罗 陀海峡、白令海峡的位置。



令 海
直布罗陀海峡
海 峡

马六甲海峡
麦哲伦海峡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 2、为人类提供鱼盐之利
读图,找一找下列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一个地区。 中国 (东亚) 新加波(东南亚) 印度(南亚) 伊拉克(西亚)哈萨克斯坦(中亚)俄罗斯 (北亚)
请你说说,什么是洋、海、海峡?
洋:远离大陆,平均水深多在2000米以上。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以。 海峡: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面 积
比陆地面积还要大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 线: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 线:白令海峡
马六甲海峡
亚洲与非 洲的分界 线:苏伊 士运河
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 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 河—里海—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土耳其 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 分界线:德雷克海 峡
俄罗 斯
亚 洲 分 区 图


对照上图,请你描述四大洋的位置。
太平洋是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的水域。 大西洋是位于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水域。 印度洋: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 北冰洋:是位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水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开学第一课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开学第一课课件(共19张PPT)
PS.课堂纪律小tips:坐姿端正、不讲小话、积极发言

本学期学什么?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远古时期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封建社会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589年
开学第一课

什么是历史?
这 是 历 史 吗 ?
《说文解字》里“历”记做“
”:“历,过也,传也。”
“客过”观指事空间实上的+移主动,观“传记”则录表=示时历间上史的移动。
“史”记做“
”: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
即保持中正的态度记事。
历史学习的三核心六要素
A
B
C



w背h景y 人wh物o w时h间en w地h点ere 经ho过w w结h果at
火眼金睛

为什么要学历史?
“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 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 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
“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 ————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
“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中国历史学家钱穆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前苏联·列宁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唐太宗李世民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毛泽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北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北师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01
02
03
人类起源的探索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人类起源的探索具有重要 意义,为世界文明史的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化交流的促进
远古人类在与其他地区的 交往中,促进了不同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世 界文明的发展。
人类历史的完善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完善世界历史体系、丰富 世界文明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 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远古人类的出现与演化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 远古人类的文化与科技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本课目标
了解中华大地远古人类的基本情况,包括起源、发 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掌握远古人类在中华大地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理 解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
远古人类的宗教与信仰
自然崇拜
远古人类对自然力量和现象产生 崇拜之情,认为自然界的力量能 够影响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因此 产生了各种自然崇拜和祭祀活动。
图腾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某些动物或植物与 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将其作为部 落或家庭的守护神,形成了图腾
崇拜的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保 佑家族和子孙的平安和繁荣,因 此产生了祖先崇拜的文化现象。
05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是中国历 史的起点,他们为中华文明的起
源奠定了基础。
文化传承
远古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 造了著名的华夏文化,成为中华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的 文化传承。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发现的骨器: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物中, 有许多鹿角分割成两段,斫痕清楚,显然是加工过的。 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遗址中出土 的完整的鹿的头骨有成百件。
材料二 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共出土了十几万 件石制品。石器种类很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 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制作石器的方法:锤 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北京人使用过哪两种类型 的工具?
骨器、石器。
(2)根据材料一、三,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以及可能的食物加工方法。
朴树籽、鹿肉或其他动物的肉等。烧烤。
(3)根据材料综合分析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并 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群居。出土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说明北京人要 面对凶猛的野兽进攻,生活环境险恶;出土的骨器 和石器说明北京人使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 个人独居很难生存,必须群居才能生存下去。(言 之有理即可)
5.我国早期人类中已能够人工取火的是( C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
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
应该去( A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2.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 B.人与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 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人教版七班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进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进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导入新课: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 以此导入。

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 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鼓动学生争先回答,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 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二、北京人发现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生存年代:20—70万年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生活状况:群居生活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进展水平:人工取火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 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 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 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 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问:读第5页小字,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

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 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 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一、我国最早的人1、最早的人类:在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2、距今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产生活情况: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2、距今年代: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3、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4、生产生活情况(1)制造和使用工具:粗糙的石器和木棒(2)组织形式: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的原始社会(3)用火情况: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情况,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三、山顶洞人1、发现地点: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2、距今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质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生活情况:(1)制造和使用工具:用打制石器,但已会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用火情况:他们已会人工取火。

(3)生活方式: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4)生活状况:原始人群之间出现生活用品交换;懂得爱美,用骨针缝纫衣服。

(5)社会组织形式: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距今年代:距今约7千年。

2、生活区域: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浙江河姆渡。

3、使用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4、生产状况: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5、生活状况: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距今年代:距今约五六千年2、遗址地点:发现于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3、使用工具:普遍适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4、生产状况: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5、生产状况:饲养猪狗等动物,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已会纺线,织线、制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ppt课件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人类从哪里来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神创论
亚当夏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中国人说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黄俗
土说
造天 人地
开 辟 ,
未 有 人 民 , 女 娲 抟
西方人说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
神 说 要 有 光 。 就 有 了 光 。
人和动物的七年根级上本册历史区第一别课完:整会版 不会制造工具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元谋人发现的意义: 元谋人的发现意义重大,解开了我国人类历 史的篇章。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北京人
时间:
距今约70万 至20万年
北京西南周
地域: 口店龙骨山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4.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 )
A.元谋人 B.蓝田人七年级C上册.历北史第京一课人完整版 D.山顶洞人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
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
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
.靠采集、狩猎生活 .属于原始人群时期。 .知道用火(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照 明 防 寒
发挥你的想像
力:北京人是怎样取 得天然火的呢?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说课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说课课件

教学重点:人类起源,北京
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 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本课内容距今遥
远,除了考证的科学成果,还 要结合合理的想象,才能更好 地掌握本课内容。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元谋人
祖 国 境 内 远活比北京人有 哪些进步呢?
祖国境内 的远古居民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
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 过程与方法:发挥想象力,还原历史情
景,掌握简单历史学习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
史文化的热爱,初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及 人类”的唯物史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
元谋人 170万年
云南省元 谋县
有较多猿 会制造工具、 的特征 知道用火
北京人
70~20万 年
北京西南 周口店
保留了猿 打制石器、保
的某些特 存火种、狩猎

、采集
原始 人群
山顶洞 3万年 人
周口店龙
打制石器、磨
骨山山顶 与现代人 光,钻孔,人工 氏
洞穴
基本相似 取火、骨针、 族
项链、采集狩
猎、打渔、爱
.靠采集、狩猎生活 .属于原始人群时期。 .知道用火(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照 明 防 寒
发挥你的想像
力:北京人是怎样取 得天然火的呢?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火种从哪里来?
1、森林自燃生火
2、雷电生火
3、偶然碰撞生火
4、煤的自燃
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大自然雷电生火 森林草木自然生火 露天煤的自然起火 偶尔摩擦生火
资料三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 许多兽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 存下去呢?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 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 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 的原始社会。
5(社会组织):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 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险恶所决定的。)
你能找到我国 境内主要的远 古居民有哪些 吗?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谁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人 类?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元谋人
时内已知 的最早的人类
一.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名称: 元谋人 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 技能: 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错误:(1)北京人住在洞穴里,不会建造 房屋。
(2)北京人还不会缝制衣服。
(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不可能一个人 单独行动。
(4)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镰刀是磨制石 器。
(5)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主,那时还没 有原始农业,不可能有水稻。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头部:前额低平
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 嘴巴前伸 没有明显的下颌
手脚分工明显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像猿 像人
北京人
距今年代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发现地点 体貌特征 生产生活
北京西南周口店 龙骨山的山洞里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 征、手脚分工明显
打制石器、天然火 、群居
上古之世,人民 少而禽兽众,人民 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装饰品
想一想: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 人有哪些进步?
体质进步: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 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技 术: 人工取火 ,会捕鱼
生活进步: 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 装饰品,懂得爱美。 生活的集体——氏族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名称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形特征 工具、生产、 社会
(大约)
生活

同 学 们 , 下 节 课 再 见 !
课堂巩固题:
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 D)
A、用火烧烤食物 B、 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 会使用骨针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4.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 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 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 ,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他 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 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 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 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 喷的熟食了。
工具:石块
木棒
住处:山群洞居 食物:猎取
采集 天然火
火 : 存火种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
地域:北店京龙西骨南山周山口顶
的洞穴里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山顶洞人的生活想像图
2005年12月,山顶洞人兔骨饰 品“出土”
骨针
这说明山 顶洞人已 掌握磨光 和钻孔技

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这说明山顶 洞人已懂得 爱美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元谋人发现的意义:
元谋人的发现意义重大,解开了我国人类历 史的篇章。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
时间:
距今约70万 至20万年
北京周口店洞穴遗址
北京西南周
地域: 口店龙骨山
的山洞里
对比:
对比你周围的 同学,看看现在人 类的头像与北京人 头部复原像有什么 不同?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人类从哪里来 ?
神创论
亚当夏娃
中国人说
黄俗
土说
造天 人地
开 辟 ,
未 有 人 民 , 女 娲 抟

西方人说
——
神 说 要 有 光 。 就 有 了 光 。
《 圣 经 》
:
人类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
达 尔 文 的
人是由古猿《 物进化而来
种 起 源
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