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谈茶
一杯茶品人生哲学
一杯茶品人生哲学1、“茶”字拆开是人在草木间,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2、茶和禅都是一个味道,是回归熬天真、单纯、没有分别的状态。
3、一天身心柔软、宁静、从容,疏朗,就是因为你早上喝了一杯沏着阳光的茶。
4、我们品出的茶和牛、羊吃的草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加了心情。
5、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变成了一种成就。
—--以上出自《林清玄、于丹、五星夜话》6、苏东坡作咏茶散文之《叶嘉传》,将“嘉”一字拟人化:“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
创造了一位翩翩君子的形象。
从此,“叶嘉”成为茶的别称。
---郑云云《贮月分江看茶烟-茶散文随谈》7、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
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但这是须静坐无为的时候的。
8、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以上出自鲁迅《喝茶》9、“生命好像茶一样,你越是深深地喝下去,你便越快要看到那杯底的栅子的了。
”10、《巢林笔谈续编》卷下云:“炉香烟袅,引人神思欲远,趣从静领,自异粗浮。
品茶亦然。
”故品茶又须有闲,闲则静,静则定,对清茗而遐思,啜茶汁而神清,于是心底渐生出一种悠然自乐的恬怡之情来,恰如宋人释德洪《山居》诗中所云:“深谷清泉白石,空斋棐几明窗,饭罢一瓯春露,梦成风雨翻汇”,吃茶闲暇之中,世间烦恼、人生苦乐、政坛风云乃至什么油盐酱醋柴米,都付之爪哇国去,剩在齿颊间心胸里的只是清幽淡雅的禅意。
---葛兆光《茶禅闲话》11、禅家讲三个字,唤作“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即澹泊自然,困来即眠,饥来即食,不必百般须索,亦不必千番计较。
---葛兆光《茶禅闲话》12、黄龙慧南《赵州吃茶》说得好: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
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谁辩满瓯花。
13、中国茶德——廉、美、和、敬。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
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于丹励志演讲稿:文化的力量_励志演讲稿
于丹励志演讲稿:文化的力量各位朋友,下午好!感谢这一个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温暖相聚的机会。
到解放日报来,新大楼,老朋友,这就是我们聚会的理由。
岁末是一个盘点的时候,人到岁末心情就特别复杂,一方面对过去有很多眷恋,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遗憾;一方面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困惑。
每一个人对这个新的年头都会有自己的一种描述。
我们相聚在此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让新的一年因为我们而更好一点,因为文化而多一点信任的力量。
流光涤荡过人心,它带走了一些人的背影,但也把一些隽永的容颜镌刻在我们的心里。
每一个年头都有一些人远离,让我们思虑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到底会起着怎么样的支撑作用。
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一位老人的故事。
那是一位走过百岁的老人,她身材弱小,神情平淡,悠悠地走过她孤单的百年,她就是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把她独生女钱瑗所有的版税,以及她先生钱锺书的版税,加上她自己所有的版税,都集结在一起,去清华大学捐了一个基金,这个基金不是鼓励那些学习冒尖、出国留学的孩子,而是鼓励广大孩子去读书,所以就叫“好读书奖学金”。
清华大学的领导让她跟大家讲讲来龙去脉,坐在主席台上的杨绛先生站起来说:“我个子小,我站着说。
”然后她平平静静、从从容容地讲了这个过程,并深深地给大家鞠了一躬。
她说:“谢谢清华大学成全了我们仨1 / 13的心愿。
”这是一则豆腐块大小的消息,我看的时候却泪流满面。
因为我想到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大概都不会对高调捐款的企业家陌生,但是杨绛先生捐出的,是他们全家人的心血。
他们不能去走穴,他们只有真正地“爬格子”,钱先生的那些手稿真的是用笔尖把一个一个的字钉在稿纸格子里的,就是这样累积起来的72万元全部捐了出来。
杨绛先生还鞠了一个躬,她以深深的谦恭和感恩说:“谢谢你们成全了我们仨的心愿。
”她的行为解答了我心里的一个困惑,我想作为一个女人,她的独生女和她的先生都先她而去,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不是痛心疾首、不堪回顾,而是用一种平和温暖的笔触写下了《我们仨》,她还能够把他们的经历晾晒在她的记忆里,然后让它定格在光阴中,让三个人永远在一起。
茶叶销售实习日记随记
经过大学三年专业系统的学习,我对市场的相关理论与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这种认知大部分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水平,为了使我们学到的这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老师安排了我们在茶叶店销售茶叶。
今天非常的开心。
我工作实习的第一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店里,只见几个陌生的面孔。
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
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半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
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
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所以待人一定要“真诚”,做事也要“真诚”。
做事必需按部就班,不能说是死板那是做事的程序必须遵守。
事实是怎样就怎样,不要不懂装懂,这不同于作业错了可以一改再改!总结一下第一天,没有实际接触销售茶叶,熟悉了一下店里的环境。
期待第二天。
2015年7月21日茶艺师坐在桌前,招呼了一下示意过去喝茶,当我坐下的时候,他开始摆弄起来,烧水,擦桌子,摆放茶具等等,等他茶叶准备好的时候水也开了。
这个时候他才开始说话: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有那么多话跟客户聊,或者面对陌生客户,或者我们情绪不对的时候会一时不知道跟客户聊什么,开场白不知道怎么开。
这个时候客户来的时候第一件事情,请客户落座,接着就是烧水,然后桌面整理整洁,茶具摆放也是有讲究的(如我的摆放)很多地方茶水不摆三杯六杯,遇到三杯六杯的时候茶具的摆放一定不能直排摆放,在很多地区在祭祀的时候会摆三个和六个杯子放茶倒酒来祭祀先人,因此有些地方是对摆放杯子是有忌讳的。
因此要用三个杯子的话最好是摆出个三角形。
人生读后感2000字(精选8篇)
人生读后感2000字(精选8篇)人生2000字篇1此刻好像到处都在讲幸福,但是幸福在这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我恰恰丢掉了幸福。
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我的心灵。
我们这天究竟就应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于丹教授从三个方面入手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 一茶之味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棋琴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棋琴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齐,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
“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间”。
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
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都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
表达是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讲,色香味俱全。
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
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一样,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净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
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
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也许,那就是喝茶。
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
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必须要喝昂贵的茶吗?<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壶里一向不干就行了。
“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不必须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
于丹讲座观后感15篇
于丹讲座观后感15篇于丹讲座观后感15篇于丹讲座观后感1 今天早上,我匆匆忙忙的翻开电视机,收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于丹教授的讲座。
看了她的讲座之后,我感受颇深。
今天早上7:40,于丹教授开场了她的讲座。
这次讲座的三个主题是:第一讲: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第二讲: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第三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
一开场,于丹教授讲了一个寓言: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天天跑到一棵树下去玩,树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男孩长大了,他跑到树底下,说他想要钱,树把他的果子奉献给了他,树好快乐……一天,男孩又回来了,他想要一间屋子保暖,树让他把他把他的树枝砍下来,树好快乐……过了很久,男孩又回来了,他想要一艘船,环游世界。
树让他把他的树干砍掉,树好快乐……最后,他们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这件故事也许是虚构的吧,但是他给我们带来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化:树就是我们父母,我们就是那个男孩,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爸爸妈妈;长大后分开了父母,经常不回家看望他们,难得回去一次,却是索取父母之时!难道我们就是应该向父母索取的吗?所以我们应该记住:爱是不能无限索取的,我们应该懂得孝敬父母。
过了一会,于丹教授又讲到:“她上大学的时候,曾和他的同学一起爬泰山,从凌晨开场爬起,就是为了看日出。
她不像其他同学呆在那里看日出,而是单独一人走后山的小路去看日出。
虽然上山的时候被密密麻麻的荆棘割出了许多道血口子。
但终究还是看到了日出。
于丹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阐述一个道理:首先,得学会让孩子去融入社会;之后,的学会让孩子自立、自强。
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个美妙的人生,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开展的人。
于丹讲座观后感2 看完了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之后。
连动物都懂感恩的含义,感恩大自然。
海伦·凯乐的经典代表作《假设给我三天光明》作者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观念!在你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感恩父母,就没有新颖的氧气成分,就好比人类要是失去了那参天的大树,知道别人给你的爱是无限的,珍惜大自然零与造物主赐予的一切,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杯茶,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告诉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保护花草树木,感恩大自然中的所有的生物:鸦有反哺之义,这就是最好的感恩方法。
《人生》读后感15篇
《人生》读后感15篇《人生》读后感1认识于丹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听她讲论语,深入浅出的阐述吸引了我的心灵,从此关注于丹。
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的代表,于丹从不同角度以自身的生命感悟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于丹趣品人生》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好书,书中于丹从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畅谈生活感悟,将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古人才有的闲情雅致说成了我们找到生活意趣的一种休闲方式。
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不妨停下来,一杯清茶,一杯淡酒,闲适间让自己的心灵歇歇脚,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
你幸福吗?今天的中国全民都流行问这个问题,我每个人真的可以静下心问问自已。
幸福倒底是什么?我们忙着升学、晋职、赚钱……每天像陀螺一样旋转不停,每天忙来忙去,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最后觉得极度空虚。
常听到身边的人坐在饭桌上、K房里、电脑前讲“没意思!真无聊!”。
是呀,等到我们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发现我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
看完于丹这本书给忙碌中的我一些心灵上的指点和借鉴,它提醒我要活的有意义,活的有意趣。
悠闲的生活情趣并非要让我们闲掷时光,放弃理想,而是要让我们在目标实现的同时不要迷失了自己。
书中最能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茶篇,我和给本书写序的名嘴白岩松一样,也是临近中年,才知茶的好处。
近几年茶情很浓。
备了很多茶叶在陋室,特别对功夫茶情有独钟,从选茶、藏茶、泡茶、品茶都颇为喜爱,在茶中体味了太多的宁静与幸福。
在此记一下自制“八宝菊茶”的过程:有日突想自已配点菊茶送友人,于是光顾了药房、超市、茶庄,找到了八种材料来包茶,所以自已起名八宝菊茶。
贡菊为主料,红枣、山楂、莲子芯、桔梗、花旗参、枸杞、迷迭香、冰糖为配料。
此茶有着清热去火、补气、明目、帮助睡眠等功效,相信日饮此茶,对友人日渐疲惫的身心有所益处。
菊茶不但口感清甜,而且冲得极漂亮。
观看于丹的讲座观后感心得5篇
观看于丹的讲座观后感心得5篇观看于丹的讲座精选观后感心得1这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职责.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透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啰嗦,有时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不情愿,想到那里,我不禁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还不明白感恩,总惹他们生气,悲哀,太不就应了.在那里,我想对爸妈说:〝我错了,我以后要听你们的话,好好孝敬你们,好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齐快乐的学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用心进取,做一个优秀的合格人才.观看于丹的讲座精选观后感心得2我看了于丹老师教育讲座,受益匪浅.人要懂得孝顺,还要仁爱.对于于丹老师的讲座,我知道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和人在社会.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准则.我知道了,人从小到大,都要建立两两关系.多在人群中学习.娱乐,而不是信赖于网络,老在家里上网,不出去与同伴玩耍.交流,孩子要多动手,相信只要动手做,没有不成功的.要信赖于用双手实现梦想,实现未来.人从小要建立两两关系,多与同伴们在一起,不要老呆在家里.要与同伴互帮互助,经常聚在一起聊天.玩耍.其次,做家长的,不要娇惯孩子.于丹老师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从小有一个孩子,天天与大树玩耍.有一天,孩子愁眉苦脸,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了?怎么不高兴了?〞孩子说:〝别的同学都有玩具,各式各样.我也想要.〞大树慈祥地说:〝孩子,你别担心.你可以把我的果子全摘了,去卖钱.买你想要的东西.〞孩子摘了全部的果子,买了想要的东西.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孩子仍旧愁眉苦脸.大树问:〝你怎么了?〞孩子说:〝我的同伴们都出去,去世界各地了,而我却没有.〞大树说:〝孩子,你可以把我的树根做成独木舟,去世界各地漂泊.〞孩子把树根做成独木舟.孩子后来回来了,游玩了世界各地后,坐在大树旁,与大树一同看每天美丽的日出了.这个故事告诉我,这个大树就是父母,而这个小孩子就是我们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使孩子享受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而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回报.而且,父母的教育与孩子的成长也有关系,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鼓励.在人格中学会爱.学会尊敬.这样一个孩子,不论在社会.在生活中,都有一个成功的生活位置,在等着他的到来.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下,舒展个人的生命.这才是最完美的.做人首先要孝,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在爸爸或妈妈生病的情况下,送一杯温水.一杯热茶.足以表达女儿的孝心.其实,帮妈妈拿东西.洗几次衣袜,就表现出来.不用做得那么重大,只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会非同寻常.于丹老师讲座点燃了我心灵的空间.让我懂得.理解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懂得做人如何孝.顺.所以,人在这个世界上,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不能低头,要舒展个人的生命,才是最完美的.于丹老师的讲座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非常感谢于丹老师的精彩演讲.观看于丹的讲座精选观后感心得3一直喜欢着于丹的书与讲座,这周学校要求观看于丹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自然很是乐意.长长的讲座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一个小寓言.用同样一锅沸腾的水,用同样的时间去煮一个鸡蛋,一个萝卜,一把茶叶.当鸡蛋再取出来的时候,蛋清蛋黄都变硬了;当萝卜取出来时,变成了一滩软绵绵的萝卜泥;而茶叶却舒展开了,变得饱满充实,它使一锅无味的水变成了香气扑鼻的茶水.这正是三种人融入社会后的态度.沸腾的水是社会,鸡蛋.萝卜.茶叶是三种融入社会后的态度.第一种人在社会中熬得心如铁石,忿世嫉俗;第二种人在社会中心软了,人很善良,但是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而第三种人完全融入了社会,他在社会中展现了自己,用自身的能力改变了环境.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小常识,当延伸了意义后,令我深思.社会,沸水.态度,茶叶.人的一生离不开社会,只有和社会融为一体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创造美好的人生.融入社会,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又有谁能完全做到?这是一种展现自己的同时,影响周边环境的高难度境界.难!但是这值得去奋斗,达到了这种境界,是一种别样的成长,不同寻常的成功.我想,要成为茶叶,恐怕最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认识.社会需要我们去真正的认识理解,社会是供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是供我们锻炼自我的地方.不能像第一二种人,没有自己的认识,轻易被社会而改变.当正确的面对了社会,此时的社会就是一个助我们攀上巅峰的阶梯.如今的我仍是学子,未涉足真正的社会.但实际上班级正是一个小的社会.如何做好茶叶?我想,作为班长,要想成为好的茶叶,就是和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在学习上展现自己,和同学将我们班变为真正的集体,将我们这个小集体,又融入更大的集体——学校.社会如沸水,态度决定成败.我,决心做片茶叶!观看于丹的讲座精选观后感心得4今天早上,我观看了江苏教育电视台的〝于丹讲座〞,深有感触.于丹老师首先就说:〝做人,就要学会自我控制.〞于丹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从事有一个小男孩,他脾气非常暴躁,一天要发火许多次.他的爸爸拿过一块木板,对小男孩说,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往上钉一颗钉子,一天下来,木板上竟有30多颗钉子,小男孩很是惊讶,〝我不记得我发过那么多次呀!〞他的爸爸对他说:〝所以,你要学会自我控制.〞在几十天的努力之下,有一天他终于不再发脾气了.他的爸爸首先给予他鼓励,接着让他把钉子全拔下来:〝你现在虽不发脾气了,但对人家造成的伤害就如这木板上的洞一样,永远不能磨灭.〞接下来,于丹老师讲了有关〝孝〞,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主题.看到这儿,我不禁联想起我的生活.在生活中,我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发脾气.有一次,我做完了《一课一练》,却忘记检查了,妈妈提醒我检查.虽然我明知是我忘了,但我还是嘴硬〝我知道的.〞检查完毕后,我开始做《补充习题》,但一做完又忘记检查.妈妈再一次提醒了我,那时我却显得极不耐烦,〝都怪你把我弄得心烦意乱,不然我肯定会记得检查的〞我对妈妈吼道.妈妈气不打一处来〝我好心提醒你,你还不耐烦了!〞……回想起这件事情,我感到十分的惭愧,爸爸妈妈平时对我要求严格,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中的照顾,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健康成长,而我却经常摆脸色给父母看.孔子曰〝色难〞,易指给长辈好脸色.尽管做起来很难,我也依然要努力去改正我的不足.因为生活中有许多的挫折与失败,我们不能被困难击倒,要很快地进行自我修复.越快,你享受的快乐时光也就越多.同学们,让我们脚踏实地,不说空话地一起实践于丹老师的理论吧,一起加油!观看于丹的讲座精选观后感心得5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啰嗦,有时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不情愿,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还不知道感恩,总惹他们生气,伤心,太不应该了.在这里,我想对爸妈说:〝我错了,我以后要听你们的话,好好孝敬你们,好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做一个优秀的合格人才.观看于丹的讲座精选观后感心得。
于丹对话泽道法师
于丹对话泽道法师于丹: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值此佳节,有幸能与泽道法师进行一场特别的对话。
我要特别感谢泽道师父,您在闭关期间有所打搅,实在是不恭敬。
又让您舟车劳顿,更是愧疚。
但是师父表示,其他事都可以放下,这次对话一定要来。
在这个时刻对谈,听月观心,是与明月结缘。
泽道法师:宋代理学家邵雍有一首《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我平时就喜欢赏月,又是天心寺住持,所以一直对这首诗情有独钟。
于丹:今天想来与您聊一聊,有一个缘起。
我最近要出一本书,是关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
一直觉得师父是有大智慧之人,大家建议我与您对谈一次。
在这本书中,我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茶,关于中国人烹水饮茶的历史,引用了《茶经》上的一些典故,以及民间一些关于茶的传说。
二是关于古琴,探讨琴在古人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古人在琴中寻觅知音的缘由;分析“士无故不撤琴瑟”的历史由来,以及君子“制琴有术”的道理。
通过琴与人的故事,挖掘古琴背后的义理。
三是关于酒。
此外,书中还写了山水。
茶、酒、琴大多是室内小空间活动,人只有多亲山近水,才能有胸襟和眼界。
写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表达一个观点,即与古人相比,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些情趣。
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感觉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安静。
人是动物性的。
记得您以前讲过,《西游记》其实是讲人从兽性走向佛性的过程。
唐僧不如任何一个徒弟有本事,但目标专一,所以修成了佛。
在我看来,红尘是一道法门,法门之中,人心也希望向善,人生也希望美好,但是需要找到载体和路径。
生活在一个热闹的时代里,如果不依赖某种仪式,人是很难沉静下来的。
所以,我试图从中国自有的生活方式中寻找一些富于情趣的形式,比如听琴、喝茶、游山历水,并以此作为每个人都可以企及的世俗的仪式。
此前讲《论语》《庄子》时,多是一些思想性的东西。
我写这本书时,则是希望把思想装在生活方式的载体里,让大家能够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感悟。
[人生如茶的感悟]茶与人生的感悟4篇
[人生如茶的感悟]茶与人生的感悟4篇茶与人生的感悟篇(一):《论语心得》读后感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
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
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我喜爱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会感到一切都变得平和美好。
品味人生,忧患生命是茶道与儒家的共同主题。
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塌拥书眠”,道心文趣兼备。
过去儒士不能一日无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为喻,我感悟到,这种闲适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我理解为:平和。
茶是个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6篇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6篇诗意如画映于心心中仿佛一缕阳光透入,温暖,宜人,又带有一丝感动。
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此感触吧!书中用如梦幻般唯美的语言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诗意故而在记忆深处低回,熟悉而又陌生,却牵动着我的心。
年华有限,诗意无穷。
我喜欢这种淡淡的诗意,就像书中作者所言,“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
”事实亦如是,诗意的世界充满了浪漫,如画而映于心。
在诗意的世界中,在这幅画卷里,尽管纸张有些破旧,有点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载的情思。
何人独倚明月楼?何人琵琶语凝愁,思如泪,沾衣袖,世人只知琵琶旧,谁叹那年愁满头?诗意的世界,情感总是细腻,朦胧而美好。
夕阳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边界,马上就要坠入茫茫黑夜,这一瞬间,人心百转千回。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可总有那么一些人日落不得归。
正如《诗经王风》中所说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短短八个字,道出了多少人思归不得归的苦,又让人懂得了多少悲伤与苦痛。
每当斜阳晚照你又是否对着夕阳叹息哀愁?可惜现在每天都忙碌着生活,哪还会有许多人对着夕阳诉说情思?其实,诗意就在你的心中,如画般映在心头,只要你去发现,诗意的世界会被你营造。
水阔山长,辛弃疾曾在登楼时写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他将自己所有的情思寄于楼上。
那种愁苦,如今在我眺望远方时也能体会的到。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也依旧用充满诗意的句子道出一片愁。
他们都是如此的令我敬佩。
在他们眼里,风花雪月都是诗,春夏秋冬皆为意。
诗意如画映于心,在你听到李清照这个名字,你会想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会不禁叹息到:“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在诗意的世界中,你会不动声色饮茶,踏碎一世繁华的潇洒,会有执著如泪,滴入破碎的心的唯美,也会有月满西楼人独守的静谧。
诗意就这样如画映于心。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篇(二):吟中华诗词传中华气韵近日,我收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是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于丹趣品人生
什么是山水
苏东坡说得好,山水“虽无常形而有常理”。不同地方,山 水亦不相同,而且永远在变,就是所谓“无常形”。但是, 它有常理,只要你愿意看,一定能够看出它蕴含大道。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人和一座山峦, 可以一直对坐对视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人与山 川之间,那份凝视永远不会有厌倦。所以,辛弃疾说:“我 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何等的浪漫温柔! 大家在谈起旅游时,有人提议:咱们上黄山吧!就有人说: 黄山我去过了。再有人提议:庐山呢?也许就有人答:庐山 还没去过,得去一回!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风景名胜,去过 一回就不用再去了,还有很多名山大川没有去过呢! 一座山,一条河,去过一次就懂得了吗?
酒 之 品
《礼记》说君子饮酒:“一爵而色洒如 也”,喝了一爵,人就开始飘逸起来; “二爵而言言斯”,喝到第二爵时,话就 多了,开始畅所欲言了,但依然很斯文; “三爵而油油以退”,三爵时已酣畅了, 恰到好处,就应该散席了。所谓“三爵而 退”,就是喝酒的礼数。
遇着好酒是种缘分;能品好酒是种意境。 所以有种说法,叫“酒志微醺,花看半 开。”半醉不醉,奔放几欲起舞,感伤几 欲泫然,但一切都流露性情之美,而没有 失态的粗鄙不堪,这样的时刻才能体会到 酒的妙处。所谓节制之美,大约就是气氛 爽朗三分含蓄的匹配。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师 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 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 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 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 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 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 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 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 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主要内容
• 做一些无用的事情以养心
琴 之 趣 酒 之 品 茶 之 味 一 山 一 水 一 世 界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6篇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600字篇1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中看到了《论语心得》这本书。
许是对于于丹的好奇和对《论语》的熟悉,让我拿起了这本书。
回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论语心得》主要是有关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以及人生之道的解读,并且还用很多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来阐释《论语》中艰涩难懂的词句。
从这些解读与小故事中,特别是书中对心灵之道以及理想之道的阐释中,我找到了我寻觅已久的心灵寄托。
当我读到“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缺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剧你的苦痛。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这段文字时,我怦然心动,有如醍醐灌顶。
那一刻,我彻底顿悟了,是啊,为什么不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憾?为什么一再地自怨自艾呢?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许久过后,我听到了从心灵深处传来的声音:为了自己的前途与梦想,为了家人与朋友,我愿意面对自己,而不是逃避。
从那之后,我一边严格地按照老师制定的计划复习,一边积极地调整心态。
每当我快要失去信心,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总会对自己说:不要考虑太多,我只需要尽我全力即可。
一个月过去了,以前几乎整夜失眠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了,我的脸上又有了阔别已久的笑容。
更重要的是,我的心一天天地静下来,对于高考,对于未来,我已多了几分信心与把握,少了一些忐忑与不安。
经过几个月认真的备考和积极的心理调适,高考终于如约而至,高考的那几天,我的心格外平静。
除了粗略地翻翻课本外,每天晚上我还会再读读《论语心得》。
然后掩卷沉思,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做一个勇敢的人,尽全力去化解人生的缺憾。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600字篇2从那之后,我一边严格地按照老师制定的计划复习,一边积极地调整心态。
每当我快要失去信心,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总会对自己说:不要考虑太多,我只需要尽我全力即可。
一个月过去了,以前几乎整夜失眠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了,我的脸上又有了阔别已久的笑容。
于丹论语心得交友之道读后感6篇
于丹论语心得交友之道读后感6篇于丹论语心得交友之道读后感篇1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社会上朋友是最重要的,人与群分,你在你朋友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论语》中明确写出了交朋友。
好朋友有三种,分别是友直友凉友多闻,坏朋友也有三种,分别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侒。
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你的整个世界。
好朋友要交正直的,要坦荡,要刚正不阿,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世界上是顶天立地的,他的人格可以改变你的人格,在你懦弱的时候给你勇气。
好朋友要交宽容的,有时候宽容是一种美德,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美的之一,在你反错的时候可以给你机会,宽容的朋友可以让你自省。
好朋友要交友多闻的,认你朋友所读的书,可以变成自己的,在你犹豫的时候你可以找你的朋友,帮你参考,你作出选择。
坏朋友可以让你变坏,让你做出违法的事情。
坏朋友不能交便辟的,他们皮气暴躁,一群人打架,把一人杀了,有人还不知道是谁,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朋友义气,人不能靠技术,要考明智。
坏朋友不能交友善柔的,有一个东西叫机遇,这些朋友就是阻碍你抓住机遇,在他走过你时,你想抓住他,也抓不住。
坏朋友不能交友便侒的,他们有几个面他们心怀鬼胎,给你套上了枷锁,你不给他付出,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
于丹论语心得交友之道读后感篇2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朋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是很相信这句话的。
这并不是说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使现实的可悲的社会中真正的平等仿如天方夜谭。
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的机会总会相对多一些,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处世哲学……正是在诸多可以彼此理解容纳的基础上,才会成为朋友。
事实上,你不能期望贵族会从心里真正接受平民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他可能对你和蔼可亲、体贴照顾,那是一种教养、一种礼仪、一种体现自身优雅高贵的表现形式。
无法通彻地了解相互的生活习俗、知识结构、文化构成等等,又何来的沟通和所谓的心灵碰撞?又谈何长久的相处、融合及接纳?以前总说门当户对是封建毒害的残余,但真的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吗?就我看来,它是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经常被忽略的、精神层次上的铺垫。
于丹个人简历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擅长领域:经济学家 | 金融学家 | 市场分析预测擅长行业:银行金融金融保险政府机关互联网房地产学术事务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出席活动(20张)研究员;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省市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大陆区)首席顾问。
社会职务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形态学,广播电视频道研究、传统文化研究。
著作《形象品牌竞争力--电视包装实战攻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中华书局,2007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发现你的心灵》(合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于丹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008年(相应音像制品已出版)《于丹趣品人生》,中信出版社,2011年《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主要论文《新24孝:孝道的时代新意与伦理重塑》,《人民论坛》[6] 《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中华遗产》,2007/01 《发现我们的心灵》,《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5 百家讲坛的于丹老师《读书有什么用》,《中国出版》,2007/05 《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北方人》,2007/10 《让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思想成长》,《文汇报》,2007/03/22 《构建心灵的和谐世界》,《江西日报》,2007/04/30 《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cetv的媒体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 《在"节目季"营销中拓展频道品牌影响力》,《大市场》,2006/10 《打造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广西卫视改革发展思路解读》,《现代传播》,2005/05 《电视品牌频道的生成与维护》,《电视研究》,2005/06 《栏目品牌建设的六大要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2 《以解读方式构筑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型电视周刊<1/7>样本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0 《电视新闻:媒体变局的聚焦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1 《城市台的未来之路》,《视听界》,2005/06 《cetv改革带来的惊喜和期待》,《市场观察》,2004/12 《"背后"的看点》,《南方电视学刊》,2004/0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一种新闻态度的表达--<南京零距离>样本解析》,《诗意的陨落》,《电影艺术》,2003/05 《在公益的天空下》,《现代传播》,2002/05 培训客户:多次受邀担任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及公益活动的重要嘉宾,为中外文化交流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_心得体会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篇一: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于丹眼中的人生是什么样呢?她认为人生是有趣的,所以品位人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于是于丹便有了《于丹趣品人生》这样一本书。
人生的趣味在于什么,怎样发掘人生中的趣味呢?这也是一个范围太大程度太深的问题,但是,依然可以从个别的方面入手,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豹。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活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享受的也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
在于丹看来,能否放开心境,从容而快乐地享受并经历人生,是人生是否圆满的关键。
但是享受人生从哪里入手呢?于丹给出的答案是:琴酒茶。
琴酒茶大家都不算陌生,除了琴稍微不那么大众之外,另外两项都是大家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东西。
琴在古代是非常高雅的东西,与琴有关的故事很多,比如高山流水,比如对牛弹琴,比如蔡邕的焦尾琴等,这些故事不仅体现的是古人的风骨情趣,也体现了琴的风骨和韵味。
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比古代要快很多,所以认为无法去享受那种闲逸的生活,尤其是听琴抚曲这样高雅的享受,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照本宣科,不必邯郸学步,不必鹦鹉学舌,我们要学的是古人的一种心境,而不是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心境,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什么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于丹教授书中,延续了心灵鸡汤式的风格,或引经据典,或直陈观点,用一个个典故或现代故事将我们生活都将遇到的困惑阐释得淋漓尽致,清晰明了地回答了我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句句直指人心、撞击心灵。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文化随笔,还不如说这是一本身心灵的佳作。
在书中,你将读到如何借助古人“一生相伴的酒,日常品的茶,宛若天籁的琴声”,让自己疲惫、充满噪音的内心停一停、静一静,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所需。
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丹教授更像是一位“心理医生”,在她的悉心开导下,那些曾经萦绕在心头的负面情绪——焦躁、迷茫、抑郁、愤懑将会逐渐消散。
才女于丹散文
才女于丹散文无论是学者于丹还是魅力于丹总不如说才女于丹来的更加贴切,更加令人崇尚敬仰和佩服。
这样一位妙语连珠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口齿伶俐的女子,大谈庄子的气势磅礴纵横恣肆深邃宏阔笼盖古今,高谈孔子的《论语》半部便可治天下!她讲儒道经典,她讲昆曲之美,她谈人生感悟,她讲琴棋书画,她讲女人的服饰时潮悟性和修养,她没有长袍水袖依依呀呀无病呻吟,她没有佩剑束发,振振有辞,一副英雄气度,她一头俏丽的短发充满历练的神韵,一副生动的面孔因为学识的渊博和不凡的谈吐而生意盎然,娟秀而优雅。
她说自己首先是个女子,然后才是教授,她说自己朴素而快乐,率真而豪迈。
她的那种温暖和睿智充满无比的人格魅力,我喜欢并倾慕于丹。
记得一位挚友问我最喜欢谁的书,我说,我喜欢《论语心得》,他便不顾署夏的酷热,辗转半个县城,到处寻觅她的芳踪,终因此书早已下架,无法买到而另谋其他,带有几许遗憾,昨晚我值夜班,清晨下班的路上,我顺道走进早集市场,买了很多新鲜的蔬菜和鲜美的肉类,忽然,在集市的一隅,发现一老妪摆着一个旧书摊,我很多年看见书摊总要驻足寻宝,我很多的藏书就是这样淘到的,《于丹论语心得》,我像似觅到了珍宝一般,迅速的抓到了它,我知道,这样的图书摊一般只有一本,我得先拿到手才可进行讨价还价,厚达797页的图书售价20元,我知道这是本盗版书籍,它的定价是88元,最开始的时候,我爱不释手,总在闲暇的时间在书店翻阅,终因价格昂贵而忍痛割爱。
我看印刷还算精美,纸张还算上乘,我说“大嫂,15元,可以吗?”“20元,就很便宜了!”“可这是一本盗版书,价格不该贵的!”“这么厚的纸张,纸张的价格也很贵啊!”卖书的店家不依不饶。
我装作另觅其他的样子,显的不温不火,欲要离去,把书暂且给她搁下。
“17元怎样?要了拿走!”“大嫂,你看书绝对是盗版,15,我就要!”我终于以15元的价格买到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图书,心理美滋滋的。
无论是百家讲坛上高谈阔论的于丹,还是鲁豫有约中那位说开了一天车因为方向感超差黑夜还在怀柔滞留的于丹,我们走进于丹那率真的心灵,走进于丹最平常的生活,这位经常是一条简洁的牛仔裤,或者中式衣襟的中华才女,她是多么的精致而清冽!隽永而深邃!她的娓娓道来,她的珠联璧合,她的相得益彰,她的才情逸致,她是一隧深不可测的海洋,她是一本丰富而厚重的文化百科,她是一道极美的文化胜景,没有妖娆,也没有婀娜,没有长裙摇曳,也没有曼妙娉婷,她是那么的淡雅清秀,似夏荷之雅洁,似青竹之秀雅!记得五星夜话中于丹和成龙的“文武秀”成龙的谦恭和亲切,于丹的丰蕴和情致,他们之间的距离和脾性,他们的相互敬重和相互涉足,他们的领域对于对方都是那么的高不可攀,都是那么讳莫如深,都是那么熠熠生辉。
中国故事的三种表达_于丹
中国故事的三种表达_于丹392015/03Ⅰ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个问题。
在今天这样⼀个跨⽂化的环境⾥,“中国故事”越来越受到⼈们的关注,但是中国故事的确很难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要从三个⽅⾯⼊⼿。
⽤中国⽂字和语⾔讲述中国故事任何⼀个中国故事,都绕不开汉字和中国的语⾔。
如中国⼈讲“天⼈合⼀”,这是今天的中国孩⼦都会觉得很难的⼀个观念,但是其中有⼀个最简单的中国字,这最简单的中国字莫过于这个“⼀”字。
⽼⼦说“天得⼀以清”,苍天有了这个⼀就风调⾬顺了;“地得⼀以宁”,⼤地有了⼀就没那么多地震、海啸和泥⽯流了;“⾕得⼀以盈”,⾕物保持⼀种恒定的成长就会长得饱满充盈;“侯王得⼀以为天下正”,⼀个统治者找到了统⼀的法则就可以做天下的统帅。
“以为天下正”的“正”字就是正确的“正”字。
⼤家今天看“正”,上⾯是⼀横,下⾯是⼀个“⽌”字。
“⽌”的象形字是画出来的⼀只脚,也就是⼀只脚踩在起跑线前,这个字形就叫正。
我们从哪⾥出发都要有规矩,⼤家在⽐赛的时候谁也不能抢跑、不能踩线,这只脚所踩的这根线的这个⽅向叫正道,你要⾛这条道跑到旁边去了就是歪门邪道。
我们看元旦的“旦”字,是⼀横上跳出⼀个太阳,这⼀横就是地平线。
所以,中国的“⼀”就是标准,它是起跑线,它是地平线,它是万物融合的起始,这就是“⼀”。
再来说“⼈”字,⼀撇⼀捺。
当⼈从弯腰终于挺⽴起来的时候,它表现为⼀种阴阳相⽣的⽀撑,它是⼀种辩证统⼀。
当⼈遇到⼀的时候,就是“⼤”,当我们伸开双⼿站在地平线上它就是⼀个长⼤了的⼈;⽽当“⼤”上再加⼀个“⼀”的时候中国故事的三种表达◎⽂/于丹就是“天”,⼈终于顶天⽴地,这叫长⼤成⼈。
中国⼈之所以讲“天⼈合⼀”,就是⼀个⼈最后要合乎天,得天道,不敢伤天害理,相⽐于西⽅的宗教⽽⾔中国⼈更多相信的是⾃⼰的天。
很多说英语的外国朋友如果不⼩⼼绊了⼀下,可能你会听到他们本能的说“Oh,My God”,中国⼈则会说“哎哟,我的天”、“唉哟,我的妈呀”。
茶叶销售实习日记
2015年7月20日经过大学三年专业系统的学习,我对市场的相关理论与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这种认知大部分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水平,为了使我们学到的这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老师安排了我们在茶叶店销售茶叶。
今天非常的开心。
我工作实习的第一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店里,只见几个陌生的面孔。
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
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半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
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
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所以待人一定要“真诚”,做事也要“真诚”。
做事必需按部就班,不能说是死板那是做事的程序必须遵守。
事实是怎样就怎样,不要不懂装懂,这不同于作业错了可以一改再改!总结一下第一天,没有实际接触销售茶叶,熟悉了一下店里的环境。
期待第二天。
2015年7月21日茶艺师坐在桌前,招呼了一下示意过去喝茶,当我坐下的时候,他开始摆弄起来,烧水,擦桌子,摆放茶具等等,等他茶叶准备好的时候水也开了。
这个时候他才开始说话: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有那么多话跟客户聊,或者面对陌生客户,或者我们情绪不对的时候会一时不知道跟客户聊什么,开场白不知道怎么开。
这个时候客户来的时候第一件事情,请客户落座,接着就是烧水,然后桌面整理整洁,茶具摆放也是有讲究的(如我的摆放)很多地方茶水不摆三杯六杯,遇到三杯六杯的时候茶具的摆放一定不能直排摆放,在很多地区在祭祀的时候会摆三个和六个杯子放茶倒酒来祭祀先人,因此有些地方是对摆放杯子是有忌讳的。
因此要用三个杯子的话最好是摆出个三角形。
讲座观后感8篇
讲座观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讲座观后感8篇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细节和情感的体验和反思,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的表达,是对那一刻真实心情的记录和反思,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讲座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谈茶:有茶就有好时光
作者:来源:东亚经贸新闻2011-11-06 14:36:01
[导读]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书画琴棋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
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来讲,色香味俱全。
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
这种"道"
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
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
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
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让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
"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也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常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
"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对话于丹:2011年,我们应该学着慢一点
2011-12-27 16:53:56 来源: 网易女人有1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
其实人慢下来,是为了达到一个平衡,人很多东西总量是等份的,你要是有
爱上泡茶的于丹
于丹说,太快会追尾,所以我们都应该慢下来。
这一年,她出版的新书叫《于丹趣品人生》。
与之前谈孔子、聊老庄、关注圣贤哲思的一贯风格不同,这一次,她讲的则是泡茶、品酒、听琴、游山玩水,普通人的小日子。
“这几年我自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我讲完了《论语》,讲完了《庄子》等先秦思想精华之后,一直在想寻找到一个载体,用日常生活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这些思路落地。
”而在她,经过这几年的游山玩水、四处讲学,她也有了自己的成长。
于丹提出普通生活中“仪式感”的重要。
“我们今天总觉得匆忙,总觉得心不静,因为缺少一种仪式的托付。
那么,日常生活能不能找到仪式感呢?”在于丹身上,这个仪式首先就是“泡茶”。
“30岁以前我只喝咖啡不喝茶的。
觉得茶压不住青春的心性,太淡。
我30岁以后才开始喝绿茶,但还不接受普洱……我是从40岁才开始喝普洱的。
人跟茶是需要缘分的,这与价位无关,与你沉浸其中的态度有关。
”
这些自己生活中的这些小情趣,于丹希望能与更多读者分享。
“其实人慢下来,是为了达到一个平衡,人很多东西总量是等份的,你要是有特别快的地方,很多东西你身体老循环的话,人不就耗死了。
”于丹把这本书比作生命中的“且停亭”,“我写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想在忙碌生活里给大家搭几个中式小亭子。
进去之后品茶也行,赏景也行,甚至靠在柱子打盹再往前走。
如果有缘人进去,就在这里停住了。
没有缘分,大家不愿意停下来,亭子一直都在,一直在等待,等着愿意进去停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