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条线 南方大米北方面
“南船北马”
我国的农业布局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图文探究
知能演练
第1步 课前预习 激发兴趣 明确目标 梳理教材
情景诱思
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 ,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 半边盖,姑娘不对外,手帕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提示】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两
个方向进行分析:横向和纵向。长江三角洲和松嫩
平原地理环境及影响差异的对比为横向法,主要从静 态方面加以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 环境的影响比较为纵向法,沿着历史发展过程,从动 态方面加以分析。
水田耕作业 为主,水产 业发达
玉米 旱地耕作业 春小麦 为主,兼有
大豆 畜牧业
地理环境 影 响 区域发展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降水
气温
太阳高度小,光照 降水少。
季节变化大,
北 弱。
屋顶坡度小,房 冬季寒冷。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檐窄 房屋高度与进深小
墙体严实厚重, 建筑成本高
且楼间距大
区域 要素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商业贸易
水热条件 水源条件
主要作物 作物熟制 耕地类型
农业地 域类型 交通条件 原料、燃料 工业类型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良好
河网密布,水产业发达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 花等

必修三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必修三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 油等矿产资源
5.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作方式
熟制 工业类型
5.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耕作方式 熟制 工业类型
长江三角洲
水田耕作 一年两——三熟 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旱作农业 一年一熟 重化工业
6.地理环境对生活活动的影响
请看课本P4“活动”:
比较内容
差异: 1 地理位置 2 气候条件 3 土地条件 4 矿产资源条件 5、其他:河流 植被 地形 影响: 1 农业 2 工业
比较
1.地理位置差异: (1) 在中国的位置
1.地理位置差异: (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
2.气候条件差异
3.土地条件差异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表
用案例说明: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 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 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 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 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松嫩平原位于东北腹地,东靠长白山地,西接科尔 沁草地,北枕大小兴安岭,南至辽河干流以北,跨黑龙江、 吉林、辽宁三省,共辖5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9.5万 平方千米,1990年年末人口3466万,分别占东北区的 20.4%和34.6%。
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 开发早期 发展方向 发展水平 区域 不同 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
商业
工业生产
工商业社会 内涵和特征
干旱 区 半干 旱区
半湿 润区

高中地理3.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讲解PPT课件

高中地理3.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讲解PPT课件
高考作业(三十)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A 组·基础夯实练
(2019·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调研)大熊湖位于加拿大西北部(65°N~
67°N,118°W~123°W),湖面海拔不足 200 米。20 世纪初,湖泊东岸地区发
现沥青铀矿,1930 年开始开采,从矿砂中提炼镭、铀等物质,但近年来仅
开采银矿。埃科贝为采矿中心,也是湖区最大居民点。据此回答 1~2 题。
答案 B
(2019·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三模)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 5~6 题。
5.对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及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黄土高原 土层深厚,地形平坦 B.乙—内蒙古高原 草原广布,夏季多暴雨 C.丙—华北平原 地面坦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丁—南方地区 气候湿热,树木葱茏
答案 D
6.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 A.家家打稻趁霜晴 B.新雨山头荔枝熟 C.小麦登场雨熟梅 D.梨花淡白柳深青 解析 从图可知,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为华北平原。清明时节在春季。 “家家打稻趁霜晴”意思为家家户户在秋季打稻。水稻为中国南方的产物, 打稻在秋季进行而非春季。“新雨山头荔枝熟”意思为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 成熟。荔枝主要产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小麦登场雨熟梅”意思 为小麦将熟的时候梅雨也催熟了梅子。梅雨发生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梨花 淡白柳深青”意思为梨树开了白色的花,柳树发新芽。梨树及柳树对环境的 适应性强,适宜生长于华北平原。且二者在春季开花发芽,清明节在春季。 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材料二 下表为美国 2012 年至 2014 年海洋产业比重变化。
海洋产业 产业类别
2012 年产 2014 年产 业比例(%) 业比例(%)
海洋第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年降水量较多,受季风气候影响,呈现出由南向 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降水量较少,受季风气候 和地形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 产生哪些影响? 长江三角洲:水田耕作、分散 松嫩平原:旱地耕作、集中。
P3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 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 理环境对该区域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①开发早期
开发早期
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②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技进步
船作为交通工 具被广泛使用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多水而黏重的土 壤适合种植水稻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 玉米、春小麦、 大豆等 一年一熟
耕作方式 农 人 业 类 活 动 差 其 异 他 生 产 活 动
主要作物 作物熟制
水田耕作
水稻(主)、油 菜、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特色
工业 商业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以下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的比 较,错误的是: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 商品率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 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至三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 原发达
【读图思考】
1、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

《课堂新坐标》2012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必修3

《课堂新坐标》2012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必修3

2011-10-22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008年该市 影响该市“ 影响该市 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草地 年该市 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 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建设用地 。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 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 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 中的三类工业部门, 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 拟引进图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 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 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 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 据报道, 的地方, 据报道 该市在距老城区22 的地方 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 万 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 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 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011-10-22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 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 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 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4)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 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据上图,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据上图, 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师用书独具 教师用书独具) 教师用书独具 【信息提取】(1)鲁尔区 地的最冷月气温高于 0_℃ ,气温年温差。较 鲁尔区A地的最冷月气温高于 ℃ 信息提取】 鲁尔区 均匀 小,全年降水比较 。(2)影响鲁尔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河流为 影响鲁尔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河流为 莱茵 河与 鲁尔 河。(3)沪宁杭工业区所在的地区为 长江三角洲 。(4) 沪宁杭工业区所在的地区为 中显示, 发展迅速, 表1中显示,沪宁杭工业区中的 地经济发展特点是 工业 发展迅速,产 中显示 沪宁杭工业区中的B地经济发展特点是 为主。 品以 出口 为主。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 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提高。
练 习
• 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A.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 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 不如长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C.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农作物的生 长期长
练 习
• 以下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 件的比较,错误的是: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 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 食的商品率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 发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至三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 嫩平原发达
区域: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 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1、气候区的边界是明显的还是过渡的?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 山地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过渡的
热带季风气候
2、同一个气候区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说一说,不同气候区的特点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 高山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三角年降水量较多,受季风气候影响,呈现出由南向 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降水量较少,受季风气候 和地形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 产生哪些影响? 长江三角洲:水田耕作、分散 松嫩平原:旱地耕作、集中。
P3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 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全国粮、棉、桑蚕基地
③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
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稠密、 人均耕地少 水网稠密、 耕地破碎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ppt课件演示文稿(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ppt课件演示文稿(1)

【规律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习区域地理,首先要学会区 域定位,建立空间概念;第二,要善于抓住某个区域的区 域特征,如我国西北内陆的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高 原是“高寒”;第三,能够对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进行对 比;第四,能针对具体区域特征、区域问题,提出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方向。
பைடு நூலகம்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向预测 1. 以区域图、统计表或文字 材料等为信息载体,考查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以热点区域为背景,对比 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 人类活动的差异。 3. 选择典型地区,以图文信 息为载体,考查区域不同 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2. 案例:列表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地 地理位置 理 环 气候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北纬30°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 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 1 000mm以上,水热充足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水田,较分 散,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贫乏 松嫩平原 北纬43°~48°,地处东北地 区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生 长期短 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 中连片,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 有较丰富的石油 旱作业
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区域差异的比较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 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 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 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2010年 4月17日冰岛火山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导致整个欧 洲北部的航空交通受阻,全球数百万乘客行程被延误。为更全面 了解冰岛的地理特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网上搜索到了下列 图文信息。阅读这些图文信息,分析探究如下问题。 材料一:冰岛渔业、水能和地热资源丰富,渔业是经济支柱。 当地可耕地面积1 000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畜牧业 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农业用地被用做饲料草场。积极发展温室生 产,西红柿、黄瓜产量可满足国内70%的消费。 材料二:冰岛人口只有32万,但人均GDP达5万多美元位列全 球第四,然而因盲目参与金融业的全球化经营扩张,冰岛外债高 达1 383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让冰岛难以应对,大致 相当于每名公民身负43.2万美元债务。前总理哈尔德坦言,本国 面临“国家破产”危机,他建议国民自行捕鱼来节省粮食开支。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区域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① 空间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② 面积 、形状和边界。
(2)有的区域的边界是③ 明确 的,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④ 一致
农 耕作方式
水田
耕作业
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旱地 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耕作制度 一年 两熟
至三熟
一年 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
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和从国内外 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重化 运入的矿产资源,发展了轻、重工业,成 工业,成为我国的 重化 工业基 为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 工业基地 地
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⑧ 亚热带季风 气候
⑨ 温带季风 气候
,地处
土地条件
耕地多为水田,土壤类型为 人均耕地较少
水稻土 , 耕地以旱地为主,土壤类型为
黑土
,人均耕地较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 贫乏
石油 等矿产资源较丰富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农业生产的差异Hale Waihona Puke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广泛使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
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生产技术 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
到较快的发展。
2.农业社会阶段: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同时优越的气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
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2.工作流程
信息源
数据 处理
数据库
空间 分析
表达
3.应用领域: 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相当广泛, 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 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都可以借助GIS。
资源清查
城乡规划 灾害监测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 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环境管理 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C. 促进了山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九、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
环境造成的影响
2.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
态环境治理同步
3.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⑵调整产业结构 ⑶“三废”的治理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河流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二、遥感(RS)
1.什么是遥感?
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
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
术装备, 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关键装置 3.主要环节
传感器 被动式传感器(照相机)
主动式传感器(雷达)
目标物 传感器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4.工作流程:
物体辐射和 反射电磁波
人地关系基本 协调
成长阶段--- 人地关系已呈现
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人地关系矛
盾加剧
克服不协调的因素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后期阶段发展措施 引进新的技术
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
产生新的增长活力
2.案例分析 : 长江中下游平原
早期: 人们改造利用自然能力低下, 受地理环 境的限制,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 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区 域 地 理 环 境
区域区位特征
课程标准: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实例从概念和特征两个方面说出区域的 含义。 2.能够结合图表资料,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 例,列表比较说明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比较不 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3.初步从时间与空间尺度形成辩证地、动态地、联 系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及成因
1、地理位置的差异
经纬度位置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2、气候条件差异
2、气候条件差异
3、土地条件差异 南 方 水 田
水 稻 土
3、土地条件差异 东 北 平 原 肥 沃 黑 土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对比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重化工业基地 落后
工业
商业贸易
生活活动
利用优越交通位置,内引 发展方向 外联,重点向“高精尖” 产业发展,农业退居其次
土地、矿产优势明显,向全 国商品粮基地和重化工基地 发展
作业:整理笔记
一、区域的特征; 二、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三、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点; 四、中国的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分布(脑中有图)。
共同点 经纬度位置
30°N附近,120°E 东临东海和黄海 东部地区中部,长江 入海口 1000-1200mm 水热条 亚热带季风气候
件较好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43°-48°N之间,125°E 距海较远 东北地区中部 400-600mm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1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
(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
达;产业结构成熟 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 提供就业机会。
反思· 归纳 本题主要通过对 A、B 两区域的比较,考查区域的基 本特征, 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区域联系及区域经济 的协调发展等。 通过对地理统计表的分析, 考查学生灵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通过对比表格 中数据,可得出 A、B 两区域的发展优势,并且通过两区 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知在区域间流动的要素以及这 些要素流动的意义。
差异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 性 域发展
开放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性 协调发展
真题 1 (2009· 江苏地理)我国 A 区域位于沿海, 海陆交通 便利;B 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 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
区域 项目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千公顷) A 2 239 27 080 989 B 3 508 55 375 2 760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位于30°N附近,地 大致位于43°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48°N,地处我国 中部,长江入海口 东北地区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水田较 黑土分布广,旱地 分散,人均低于全国 集中连片,人均高 平均水平 于全国平均水平 贫乏 石油丰富
矿产资源条件
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种植业 地理环境 类 型 主 要 农作物 水稻、 油菜、 棉花 熟 制 农业其 他部门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规划高中地理新课程模块三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第三模块提纲挈领的单元,是应用有关地理原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论部分。

从体现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方面,涵盖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两大部分,不仅是正确理解人地关系的理论基础,更包含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

教材开篇就提出了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阐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差异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理信息技术正成为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重要技术与方法,对地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数字地球正成为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因此需要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以及3S 技术在人们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

节“”主要解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课题具有可操作性,首先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那就是以区域作为单位,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把“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作为本模块首先要学习的内容。

关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四方面: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了解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了解在自然环境差异影响下的人类活动的差异;了解区域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首先,从教材内容选取来看,主要从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区域的含义,通过内容提要来阐述区域的概念、类型以及区域的特征。

第二,以两个不同区域,即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材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区域对比,突出了区域对比的思维方法和区域地图的阅读技能,运用系统功能结构分析的方法来对比研究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9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91张PPT)
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
——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 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 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2、探究活动
暑假,哈尔滨某高中的学生张明准备从家乡出发,按如下设计 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 区一山西太原附近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 一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 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 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工业 交通
人口
科技 ……
P2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 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纬度位置差异 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 年平均气温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获得 太2.阳长辐江射三量角少洲,和年松平嫩均平气原温的低年降水量 分布长各江呈三现角什洲么的规年律降?水形量成大这致种从分南布规 律的向主北要递原减因主分要别是是因什为么该?地南部距
中国中三国大三自大然自区然:自区然:自区然域区域
昆仑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横断山 (3000米等高线)
大兴安岭—长城 (400㎜等降水量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北方
青藏高寒区
东 部 季 风 南方 区
秦岭—淮河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区域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区:社会文化区
2 区域的特点
• 具备一定的区位特征 • 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
(1)在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之称的哈尔滨,会看到各种中外文化融合的 各具特色的建筑,既有东方的文庙,又有西 方古典式建筑基督教堂。夏季可在太阳岛上 玩沙戏水,冬季可欣赏各种栩栩如生的冰雕。 (沿途可见温带落叶落叶林和混交林,黑土 地、麦田)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
水网稠密、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地气土矿 理候地产 位条条资 置件件源
农业生产 商业
工业生产
地理环境差异
不同区域 发展(横向)
区域
区域发展 不同阶段 (纵向)
开发早期 农业社会 工商业社会
内涵和特征
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
南 方 地 区 的 食 品
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 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 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 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 饭、米糕、米团等。
北方 地区 的食 品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 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 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
农 业
主要
农作 物
水稻(主)、油菜、 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 大豆、亚麻等
动 作物
差 异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其他 部门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发展畜牧业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 类
交通
水陆空等运输发达
陆运发达
活 工业 我国重要的
我国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差 异
城市 沿河、海和铁路分布
沿铁路分布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青藏高寒区,位 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 部地区。海拔高,日 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有众多的高山和冰 川,是亚洲众多河流 的发源地。自然带的 垂直分异显著,以畜 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 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 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 两个亚区。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56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56页)

C.水患灾害 D.用水需要
4.“赶水潭”的时间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元宵节前后 B.端午节前后
C.中秋节前后 D.重阳节前后
5.关于当地地理环境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植被覆盖好
C.地形平坦
D.土壤较贫瘠
【解析】3选C,4选A,5选D。第3题,材料指出“村民们用木棍搅动、敲打水潭, 使水潭底部泥沙受到震动后变得疏松,逐渐下泄至暗河,原本堵塞的裂隙被疏 通”,据图可知若裂隙不疏通,水潭中的泥沙和积水就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水 患,这表明“赶水潭”的主要目的是疏通堵塞的裂隙,防止水患的发生。第4题, 材料指出“每年某个时间,村民们用木棍搅动、敲打水潭,使水潭底部泥沙受到 震动后变得疏松,逐渐下泄至暗河,原本堵塞的裂隙被疏通”,此时水潭中的水量 应该比较少,才能经过搅动敲打,使得泥沙疏松。所以推测“赶水潭”的时间最 有可能出现在河湖枯水期,各选项所给节日中,只有元宵节处于河湖
_整__体__性 _差__异__性 层次性
可变性
组成区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区域与同级区域的差别 区域具有级别差异,某一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 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边界同时具有确定性(确定边界)和不确定性(不确定边 界或边界模糊)
【探索应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平沙岛是珠江的江心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按照国家规定,这里划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此,广东省下拨专项建设经费, 修建水利设施;佛山市每年给农户发放农田保护补贴,以弥补农田不得他用的 损失。
枯水期。第5题,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图中显示当地多 地下暗河,可推测当地地表水分较少,由于地表缺水,植被覆盖可能会较少。由于 当地地处广西,降水多,图中显示当地又多为石灰岩,多地下暗河,可知当地为喀 斯特地貌,受流水溶蚀作用,当地地表比较崎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土壤为贫 瘠的红壤,再加上流水溶蚀作用较强,当地的土壤比较贫瘠。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课时:1课时教学模式:学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环境:教室教学过程:【诊断提问】1.必修一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单元?2.必修二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单元?【新课导入】[导入]在学习了必修一和必修二之后,我们将要运用这两个模块的内容,去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探讨如何发挥区域优势,使得区域能够因地制宜、更好地发展。

[承转]区域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有差异,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也就不同。

那么,是么是区域?区域有哪些特征?区域之间有哪些异同?【授导新知】[学生活动1]完成学案1:区域的特点。

让学生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精讲]⑴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差异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

指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

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5)开放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农 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 度、产量等差异
业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 机械化、生产率、 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商品率等差异
工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 工业类型、规模等
业 交通、政策等差异 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
具体表现
人口规模、密度、
人口
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 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 交通等差异
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
城市
规模、发展水平等
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 交通方式、通达度 人口等差异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 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转型阶段
影响 发展传统农业的
发展 条件(如土地、气 的主 候、水源等)、发
影响工业发展的条 件(如矿产资源、
资金和技术密
集型工业发展
条件(如交通、 能源、交通、市场、 要条 展资源和劳动密 信息、贸易、 技术等) 件 集型工业的条件 金融等)
发展 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商业社会阶段 人口增长过快,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少,水量小 丰富,以__④__为主
__②__
__③__ 较少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 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
空间分布的特点。 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3.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3.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工业 轻、重工业发达的⑮____________ 综合性工业 类型 基地
⑯____________ 重化工业 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 为例) 1.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 粮食 的主要产地。 ⑰________ 3. 现代社会:人均耕地少,耕地破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具体表现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 产量等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 率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 速度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 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 异
【典例 1】2011 年 8 月 4 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出台支持西 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图 13-1-3 中 A、B 两地区均为新一
段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关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发 展较快;③对照阶段二和阶段三可分析整治表现。
思路整理:结合图例读图→根据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变化,
分析其发展差异→归纳区域特征。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 资源过度开采 湿地破坏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 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 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下表是上海与浙 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据此回答 5~6 题。 1990 年 2003 年 制造业部门 上海市 浙江省 上海市 浙江省 3.57 5.95 5.38 烟草 -1.03 3.11 7.84 5.72 11.9 家具 6.31 6.17 2.59 24.28 皮革 25.51 3.54 9.72 15.67 文体用品 9.36 1.76 10.99 14.86 普通机械 11.54 0.72 10.89 4.1 电子通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地 理 环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矿产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 耕作方式 主要粮食作物 水田耕作业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农业 人 类 活 动 差 异 其他 生产 活动 作物熟制
备注 工业
水稻(主)、油菜、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 枢,长江入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一年一熟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畜牧业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一、区域
2、区域的特点
• 层次性——区域大多可分
三江平原 属于 东北地区 东北平原 包括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一、区域
2、区域的特点
• • • • 层次性——区域大多可分 差异性——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整体性——同一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可变性——区域界限模糊; 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 1.开发早期
地势平坦 地质黏重 地理 环境 河流、湖 泊和沼泽 分布较广 稠密的水系 成为人们交 通的阻隔 黏重的土壤 使开垦困难
人类 活动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 2.农业社会时期
科 学 技 术 的 进 步
船作为交通工 具被广泛使用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ºC) 七月平均气温(ºC) 甲 102ºE,25ºN 1891 7.7 19.8 乙 113ºE,28ºN 68 4 32
3.乙地所在的省 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位于北纬30°附近,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 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43°~48°,地处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 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 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 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南 方
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降水多。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响 屋顶坡度大,房檐 小,进深和高度大且 宽 楼间距小
气温高,季节变化 小。 墙体轻薄,建筑成 本低
冰 雕
雾 凇
龙塔
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1——3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ºC) 七月平均气温(ºC) 甲 102ºE,25ºN 1891 7.7 19.8 乙 113ºE,28ºN 68 4 32
人口、 城 市 密 集 人均耕地 低于全国 水平 生产规 模较小 粮 食 商 品 率 低 “ 粮 仓 ” 地 位 逐 渐 让 位
长江 中下 游平 原
稠密的 水 网
耕地被分 割破碎
机械化 难推广
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
练习
1.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 然因素是: ①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②交通落后 ③河、湖广布,水系稠密 ④地势低平,土质粘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一、区域
1、区域的内涵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 ——具有面积、形状、边界 • 区域划分基础——地理差异 • 区域划分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 •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
一、区域
1、区域的内涵
•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占据一定位置 • 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 • 区域的排他性 • 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
练习
有关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A. 区域是地理整体性的客观反映 B. 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限 C. 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 D. 区域特征与其区位没有关系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1——3题。
练习
2.制约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的因素被克服,甚至成 为促进因素,发生在: ①船舶被广泛用做交通工具之后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之后 ③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④工商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南北方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楼的区别
观察以下建筑的特点,说出其分布的南北方位置。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北 方 降水 气温
季节变化大,冬季 寒冷。 墙体严实厚重,建 筑成本高
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降水少。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 屋顶坡度小,房檐 房屋高度与进深小且 窄 楼间距大


以下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的比 较,错误的是: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 商品率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 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至三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 原发达
商业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差 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 B.松嫩平原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部 C.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流域 D.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部


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 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 洲。 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配合条件好。 C.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农作物的生长期 长
稠密的水系成为交 通联系的天然水道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多水而质地黏重的 土壤适合种植水稻
反 而制 成约 为因 促素 进变 因化 素
农业生产 精耕细作
大规模人口 迁移
劳动力 资源丰富
优越的 气候条件
我国重要的桑蚕和 棉花生产基地
我国主要的 粮食产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 3.工商业发展时期
下图为某区城模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区域的数字序号与文化 景观的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5.关于图3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