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列入了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之中。

网络信息资源成了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校于早些时候开通了校园网,又于2011年暑期后为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给教师们配发了电脑。

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直观·养眼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

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

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改变。

如我们在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课时,课前先告知学生:让我们一同去寻找蝈蝈,看谁找到的那只最漂亮,于是孩子们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去研究。

实际上,授课前我们就已经共同走近“文本”探究“文本”了,而在过去,这一过程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才得以实现。

我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寻找蝈蝈,终于在辛苦得来的大量图片中筛选出一只浑身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还有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

当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孩子们的一片喝彩声,他们戏称“大眼睛”的为“蝈蝈王”,一看就喜欢上了,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

他们除
了仔细观察蝈蝈的外貌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习性、嗜好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对它的评价等,小图片带来了大收获,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使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二、体验·感悟
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

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

三、情感·激荡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

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能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

四、个性·活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为了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五、探究·拓展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围绕着一个大主题“辐射”出来的许多小问题展开专题性研究,计算机网络为学生开展这种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六、会用·用好
在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时不能滥用课件。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授课,教师应视实际情形定夺,如一些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就不一定采用多媒体课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不能远离甚至脱离“文本”,于无意间省略了学生对书面语的体验过程,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迟钝,排斥、厌烦,甚至领悟力下降。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
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

为此,我们必须会用它,用好它,让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有作为。

21世纪是学习的时代,只有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人,才可能有“本钱”为“人师”。

时代不同了,教师不能再做凄苦的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要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角色,教师的形象可以理解为是一部可以升级的“电脑”,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充电”,不断扩大“内存”,不断地“更新换代”。

教师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移动”或“复制”,而是“点燃”,是用智慧去点燃孩子们的兴趣,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其熊熊燃烧,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