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比篇
《周易》六十四卦的主题分类
《周易》六十四卦的主题分类原创2023-08-1407:25•丰铭易学全书分上下篇:上篇写武王一生,下篇写文王事迹。
笔者将六十四卦按主题分为如下十种类型:1纲要类四卦:乾、坤,既济、未济。
前者概述武王的人生,后者概述文王的事业。
2.教育类两卦:屯、蒙。
屯写学生学习,蒙写师长教育。
3,成长类十二卦:上经四组八卦:需、讼,小畜、履,(师、比),泰、否;下两组四卦:蹇、解,损、益。
所谓成长,参加工作历练过程也。
前者写姬发的成长经历,后者写姬昌的成长经历。
师比与军事类分类重叠。
4.婚姻类八卦: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
写从恋爱到婚姻这个齐家的主题,笔者称之为成家八卦。
5.军事类十四卦:上经四组八卦:师、比,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下经三组六卦:夬、娠,萃、升,震、艮。
上经同人大有、谦豫写武王伐纣,随蛊写商周交替。
下经夬垢、萃升写文丁杀季历后商周决裂,震艮写文王专征。
6.外交类六卦:(同人、大有);困、井,丰、旅。
军事与外交,是国际政治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同人、大有前两爻写武王伐纣前的外交努力,后四爻武王伐纣属于军事内容。
困、井写营救身陷姜里的文王。
丰、旅是对文王崛起历程的一个小概述,重点写文王与帝辛的外交博弈。
7.变革类两卦:革、鼎。
写姬昌爱里脱困后励精图治变革图强。
8.治国类十二卦:上经五组十卦: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下经一组两卦:渐、归妹。
前者写武王建周后治国理政的方略,笔者称之为执政十卦。
后者写文王专征后进行战后恢复。
9.挫折类六卦:巽、兑,涣、节,中孚、小过。
写文王晚年战败后被帝辛制裁,忍辱负重韬光养晦。
10.临终类四卦:(泰、否坎、离。
人生终有一去。
泰否两卦的最后两爻写文王去世。
坎离两卦写武王去 世。
修齐 曲上经 武五建用样.比 抄场・功 £*兴兵克商逆、大壮 ■令种通幅.A 入*HH 航HM “后非电*庭生情乾2*«2*修身电、V学生吩段步入仕途 W..W aι≡立业 RA11**平天下域8段成容叁12,藏12小过即济?未通 平天下文亚雄苦创业工M-*济文王•略周朝开国史《周易》脉络图小航« 隹助文王δ应命缰位*、a 人主<B*H帮.♦美六礼MS 夬.看 商周次耍K 兑受拄♦育 丁g.U噬・、费 史布■设m.井漫■之比■•ft¼rts >Λ无要.火片经济,,坎、M 因病礴M一ττa ^∖■.大通校依小慢咸、恒:恋爱下经文王«A.R。
周易知识点摘抄
周易知识点摘抄1、易经:易经共有三种: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
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只有《周易》传世。
故今天所说《易经》即指《周易》。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2、易:本义为日月为易,阴阳交替。
易在易经中有三种含义:一变易,变化;二简易,简单;三不易,不变。
但核心含义是变易。
(1)变易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易经的三大理论精华:易经的三大理论精华即阴阳对立统一规律、五行生克制化、天人合一。
3、经:经典,不变,常则。
4、卦:悬挂之义,把自然现象悬挂起来便于观察,也就是说易经将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用符号来表示。
5、爻:交错之义。
易经借助阴阳交错构成不同的卦象。
6、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7、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8、阴爻:断开的横线,用六表示。
9、阳爻:连续的横线,用九表示。
10、九: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最大阳数,所以用九表示阳爻。
11、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为成数。
成数六与八属阴,阴爻性质收缩,六比八小,八为少阴,六为老阴,所以以老阴六表示阴爻。
12、刚爻:指阳爻。
13、柔爻:指阴爻。
14、彖辞:彖是断,彖辞就是断语,用以判断或概括一卦的含义。
15、爻辞:解释一爻的含义。
16、象:表示像的意思,用来模拟形态与事理。
卦象为大象,爻象为小象。
17、时:画卦时六爻自下向上,依次称为初、二、三、四、五、上(末)。
《易经》原文完整版
《易经》原文完整版《易经》易经,是一部阐述天地万物、宇宙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和辩证思想的哲学典籍,是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握自然运行的规律,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他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博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其内容涉及哲学、生命、自然、科学、政治、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简介《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周易》相传是周文王被囚羑里时,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
“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
《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预测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为孔子所撰。
周易,所谓周者:一为“周代”,二为“周普”。
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
后者则取郑玄《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易”者,“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简论赋、比、兴的发展源流及其影响
《 论< 周易> 中 的赋 、 比、 兴》 ( 发表 于《 河 北 科 技 师 范 学
院学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 2 0 1 3年第 3期 ) 嘲 ( ) 和《 < 周
邻 杀牛 , 不如 西邻 之檎祭 , 实受 其 福 。 ” 杀牛 是盛 大 的 祭祀 , 《 王注 》 日: “ 牛, 祭之 盛 者也 。” [ 4 1 ( 1 ' 6 3 0 ) 榆 祭 则是
国微 薄 的榆祭 , 更能够 切 实地承 受上 天 降与 的福泽 。 这一 则爻 辞 以客观 直叙 的手法 , 进行 对 比描 述 , 指 出
祭 祀 的紧要之 处在 于心诚 . 叙述 直 白 , 道 理 晓 畅 。 以
性, 现录其 大要 , 对《 周 易》 是赋、 比、 兴 的萌芽期 这一
他 物来 言此物 , 目的 是 间 接 地 表 达 此 物 , 起 到含 蓄委
赋、 比、 兴 是 中 国传统 诗学 领域 中历久 弥新 的一
个话 题 , 其源 流存 在诸 多看法 , 大 多数认 为赋 、 比、 兴
源于《 诗 经》 , 因而 论 述 赋 、 比、 兴必从《 诗经》 开始。
其 实 不然 , 笔者 认 为 , 赋、 比、 兴 的表 现手 法 源 于《 周 易》 卦爻 辞 , 其创 制 的 思维 基 础 是 取象 思 维【 l ( P 9  ̄ ㈦,
易> 中的赋 、 比、 兴 及 其思维 基础 》 ( 发 表于《 延 边大 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 0 1 3年 第 5期 ) [ 1 1 ( P 9 7 ∞ ) 这 两篇
文章 中进 行 了细致 的论述 。为保 证本 文论 述 的完整
微薄 的祭祀 。 东 边邻 国杀 牛的盛 大祭祀 , 不 如 西边邻
《周易》中的赋、比、兴及其思维基础
的角度对赋、 比、 兴加以界定 , 可 以发 现 赋 、 比、 兴 的表 现 手 法 早 在《 周 易》 中 就 已初 现 端倪 , 只是《 周 易》 中赋 、 比、 兴的
运用还略显稚嫩 , 并 不成 熟 , 赋 体 多是 短 章 , 兴体数量也较 少, 往往 比、 赋, 比、 兴 合 用 。《 周易》 中赋 、 比、 兴 表 现 手 法 的
竹, 飞土 , 逐夫。 ” 极为相 似 。
物关 系” 的角度 , 结 合 笔 者 自己的 理解 , 对赋 、 比、 兴 作 如下解 释 : 赋 是一 种 以直 观叙 述 、 描 写或议 论 的方 式表 达情 志或 营造 意境 的表 现手 法 , 其 特点是 “ 物 与 情 同” ; 比是用 与所要 表达 之物相 关 的物象来 表达 情
六义 焉 : 一 日风 , 二 日赋 , 三 日比 , 四日兴 , 五 日雅 , 六
助于进 一 步 完 善 赋 、 比、 兴 的历 史 发 展 与 演 进 的线 索: 赋、 比、 兴萌 芽于 《 周易 》 , 成 熟 于《 诗经》 , 繁荣 于
楚辞 , 并在 后世 的文 学作 品 中被广泛 运用 , 具有 深远
易》 中的赋 、 比、 兴, 有 必 要 以统 一 的标 准 来 明 确 赋 、
比、 兴 的 内涵 。
在 众多 关于 赋 、 比、 兴 的观 点 中 , 笔者 比较 倾 向
周易比卦详解
周易比卦详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周易比卦,又称为《周易》卦辞详解,是解读《周易》卦辞的一种方法。
《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被誉为“易经之大全”,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卦是《周易》卦辞中的一种解卦方法,通过对比两卦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卦辞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比卦的含义与作用比卦,即比较两个卦的内容和结构,以达到深刻解析卦辞的目的。
在《周易》中,有很多卦辞是通过比卦方法来进行解读的,通过对两个相关卦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卦辞中的含义和内涵,指导我们在生活中的决策和行动。
比卦的过程比卦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选择两个相关的卦。
在选择比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卦之间的相关性,比如相邻卦、互卦或变卦等。
选择合适的两个卦是进行比卦的基础,只有选择到合适的卦,才能进行深入有效的解读。
第二步,比较两个卦的内容和结构。
在进行比卦时,需要仔细比较两个卦的卦辞,将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比较,找出两个卦之间的联系和内涵。
第三步,理解两个卦的关系。
在比较两个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两个卦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对应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卦辞的含义和智慧。
比卦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解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周易》的卦辞,指导我们在生活中的决策和行动。
比卦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事业、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
在事业方面,比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当前的处境和发展趋势,指导我们在职场上的决策和规划。
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中,比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比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解卦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周易》的卦辞,指导我们在生活中的决策和行动。
通过比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理想和目标。
【文章达2000字】第二篇示例: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经典。
序卦传全文
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
屯者,盈也。
屯者,物之始生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
需者,饮食之道也。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
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比者,比也。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物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泰者,通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
蛊者,事也。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
临者,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嗑者,合也。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
贲者,饰也。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剥者,剥也。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有无妄,物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
颐者,养也。
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
坎者,陷也。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
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恒者,久也。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
遯者,退也。
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
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
晋者,进也。
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
夷者,伤也。
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
睽者,乖也。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
蹇者,难也。
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
解者,缓也。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周易象传:周易大象传、小象传全文
周易象传:周易大象传、小象传全文展开全文《周易》大传(即《十翼》)中的上下两篇共450条。
其中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
)。
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
也称象辞。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
《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
《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如果将《易传》中的《象传》、《文言传》所论天地之道、人道的内容与《彖传》所论作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总体的思维取向不同。
尽管《彖传》和《象传》、《文言传》同是用类比的方法从天地之道推导出人类社会的法则,但二者各自所理解的天地之道的内涵却是不同的。
《彖传》多是对天地的规律作客观的认知型把握,而《象传》、《文言传》则可以说是对天地的比德,即对世界作一种情感型的把握。
[2]比德天地的论述在《象传》、《文言传》中可说是俯拾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象》)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乾·文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象》)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坤·六三.小象》)在《象传》、《文言传》,作者实际上是把人类自身的情感、意志和道德准则赋予了自然的天、地、万物,再反转过来,用这种天地之道来为它提出的人道作自然哲学的论证。
《象传》、《文言传》从天地之道到人道的思想,从形式上看,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表面上是从天地之道到人道,实际上是用人道淹没了天地之道。
通行本周易卦序
通行本周易卦序,通常称为通行本序或今本卦序,是指广泛流行的《易经》卦爻辞文本(即《周易》经部)对六十四卦的叙述顺序。
这个卦序在易学界通常以“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等顺序排列。
通行本序整体规划包括三项内容:
1. 分篇及其数量分配;
2. 骨构,即主卦及其“主统散”结构;
3. 父母卦、子女卦两大板块互换卦项确定。
关于通行本序的原理,历代易界学人积极探究并试图予以合理解释。
其中,唐人孔颖达曾用“二二相偶,非覆即变”来概括通行本序的特点。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完美解释通行本序的原理。
更多有关通行本周易卦序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易学学者或查阅相关研究文献。
《周易》入门主讲魏飞跃一、关于《...
《周易》入门主讲魏飞跃一、关于《周易》1、名称始见于《左传》。
周代孔颖达:“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
”周周普郑玄:“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周旋张立文:“周易”有“日月周旋相追逐”之意, 体现了“乾”的刚健及自强不息之精神。
变易孔颖达:“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易不易《周易乾凿度》:“易者,其德也。
光明四通, 简易立节。
……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 其位也。
”简易2、内容易经??中国古代卜官在长期积累起来的卜筮记录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占筮书。
成书于殷末周初。
(近人认为成于西周末)易传??解释发挥《易经》的著作。
成书于东周。
卦辞乾:元,亨,利,贞。
爻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彖》上、下篇说明各卦卦名的基本概念, 解释卦辞。
《象》上、下篇着重阐述卦、爻符号和卦爻辞的象征义。
专门释卦辞者,被称为《大象传》;专门释爻辞者,被称为《小象传》。
《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爻辞。
《系辞》上、下篇全面解释《易经》,述其意义、功用。
《说卦》专论八经卦之象例。
《序卦》阐明六十四卦排序意义。
《杂卦》打乱《序卦》所揭示的卦序, 重分32组,两两对举,概括卦旨。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统领着大自然)。
云行雨施广泛施行恩泽 ,品物流形(各类事物流布成形)。
大明终始(乾六爻皆阳,故称“大明”。
太阳反复运转),六位时成(六个爻位应时出现),时乘六龙以御天(如同随时驾驭六条龙在控制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能使万物各自端正属性和性命),保合大和(保持极端和谐),乃利贞。
首出庶物(春来阳气重新开始萌生万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轻松学《易经》第八卦:比卦——水地比,坤下坎上
轻松学《易经》第八卦:比卦——水地比,坤下坎上▶打造给力的▶©《易经》第八卦比——水地比坤下坎上小编导读比卦在师卦之后,是师卦的覆卦。
按《序卦》中说“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比之道。
我们总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以为亲,与“道不同”的人则“不相为谋”。
中国自古而始就是一个有圣人情结的国度。
圣人治世,也需要借助亲比之道,教化众生。
商汤王“网开一面”的故事,使得四十国深受感动前来归附。
这样的故事也如同释迦牟尼佛与五百大阿罗汉,以及孔子和七十二贤人。
亲比之道也是在德行的感召下找到灵魂的归宿的过程。
如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歪理邪说横行无阻,使得我们的智慧受到蒙蔽。
此时我们务必要学习和领会亲比之道,找到能够亲附的善知识(圣贤)而后自心能够得到安定。
任何一个组织,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也只有懂得了亲比,才能聚沙成塔,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否则永远只是一盘毫无作用的散沙。
周易古经《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
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
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李守力微学通解【8.1】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白话】比卦:吉祥。
原野之筮,开始永恒而正定,没有咎害;不安顺的方国前来归附,最后迟到者有凶险。
【解读】○比卦下坤上坎,水地比。
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对照本
帛书周易与今本周易对照本1帛书周易与今本周易对照本(一)说明:上一行为十三经注疏本《周易》,下一行为马王堆帛书本,打不出来的字用©代替,句末括号的文字是对字形加以描述。
□为帛书本缺失或不可辨识者。
所采用的卦序还是今本周易的卦序,帛书本与此不同。
帛书《周易》出土及整理概况帛书《周易》1973年出土于马王堆第三号汉墓,盛于一漆盒。
帛幅长约48厘米,宽约85厘米,墨书。
由于是折叠后放置, 腐败后而成片状。
所以从后来的拼接复原后可以推知,其折叠方法是:先将帛卷首尾对折,并如法又对折两次,然后再上下对折而成。
显然这种方法虽然减少了存放空间,但数以千年的埋藏,叠状的帛卷确残损了不少文字。
1973年帛易出土,然而此后经过了约十二年,即1984年的《文物》第三期才发表了帛书《周易》经文,即《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十四卦〉》。
其易传部分的整理公开就更晚了,其在帛易问世的30年后。
1992年《马王堆汉墓文物》刊载了帛书《周易》和《易传》之《系辞》部分的全部照片和图版释文。
13年鼓应先生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刊发了松长、廖名春合释的《二三子问》、《易之义》、《衷》、《要》传文。
1995 年后,朱伯良先生主编的《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又收录了廖名春的《缪和》、《昭力》之释文。
《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也刊了是二篇的别一种释文。
至此,帛书《周易》的经传释文才全部发表问世。
帛书《周易》的篇目结构:分《六十四卦》即经文部分,《二三子问》,《系辞》(无篇题,不分上下,字二千七百余)《易之义》(曾有人称作《衷》),《要》,《缪和》,《昭力》七篇。
1《乾》乾:元亨,利贞。
键:元享,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浸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大。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大。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愠若厉,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键键,夕泥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洲,无咎。
九四:或©(左鱼右龠)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大。
《比卦》(周易)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周易》比卦关于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比卦原文比:吉。
原筮,元永贞。
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
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贞吉。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上六:比之无首,凶。
比卦译文比卦:吉利。
一而再再而三地卜问,得到的都是吉利的预兆,没有凶兆。
不安顺的邦国也来亲附了,后来者将有凶险。
初六:有诚信结交朋友,没有灾祸。
有诚信就好比美酒满缸,诚信会吸引更多的民众来与你交往。
即使有变故,结果吉利。
六二:自己内部团结一致,贞兆吉利。
六三:与不正派的人结交。
六四:与外面贤明的人结交,贞兆吉利。
九五:广泛亲善。
君王打猎时三面包围,只留一面让猎物逃走。
邑中百姓毫不惊骇,吉利。
上六:比附于人却不领先居首,凶兆。
周易程氏传正文
周易程氏传正文
周易程氏传正文
古之曰易,易兮复易乎!求古以解今,得古以为今,是谓易通。
高山流水,此水何以流?形而上者,天也;形而下者,地也。
天下万物,皆有合而不同者也。
此经一卷,六十四卦,渊源昔在,久传不已。
乃由大帝,封诸侯
而传之,传则王室,至于子孙,备乱而用之,则能成事,不失其意,
以智政国,礼仪之道,明乎时务,益于众矣。
六十四卦,经曰太极,极而休也;潜乎默然,运乎象然,将以之动。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者,四阴四阳,阴阳之义,兆民之所好,天之所恶也。
故九
土畜物并藏,八方杂处,六爻如行,三昧奉行。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九土之八卦。
由太极,而
得九宫,作九章,对应九土,凡本自外,其九常游,以此七七四十九,由此得知,使九宫流转,攸合象天,终始一体,更追施宪,应用以变,以判灵动,决定上下,无不理然。
可汗之孙仲尼,乃启其旨;伯夷、叔齐,乃明其义:姜,乃传其家;程,乃承其位,作《易》五篇曰:《乾》、《坤》、《屯》、《蒙》、《革》,此五篇比一,象一六四卦;《泰》、《否》、《讼》、《师》、《比》,此五篇比二,象六十四卦。
运其四支,辨其五行,覆应阴阳,殊与克识,断至明确,长凡可知,以乾坤为参,解八卦之类,若九五之诀,非安其位,无以明乎?
经曰:君子慎不可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彼无以明乎!。
周易比爻辞中的故事
周易比爻辞中的故事顾颉刚先生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载于《燕京学报》第六期)。
(1)王亥丧牛羊于有易的故事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王国维从甲骨卜辞中研究出商的先祖有个王亥,并从《楚辞》、《山海经》、《竹书纪年》三书中找出他的事迹来。
《竹书纪年》载“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
《大荒东经》载“有易杀王亥,取仆牛”。
《天问》里用疑问的话对于王亥(《天问》作该)的事迹说的更详细,说他在有扈(有易之误)过着快活的日子,后来被害。
这与《周易》“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的话是相同的。
可见《周易》那两节爻辞说的是王亥的故事。
王国维还说:“盖夏初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
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益广。
古之有天下者,其先皆有大功德于天下。
……然则王亥祀典之隆,亦以其为制作之圣人,非徒以其为先祖。
”王亥是作服牛的人物,有功于人,他的事迹为人所注意,故卦、爻辞亦采述之,而且凡两见。
(2)高宗伐鬼方的故事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小人勿用。
”未济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诗·商颂·殷武篇》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可见商的势力早已远被西北民族。
到高宗时,伐鬼方至三年之久而后克之,可称是古代的大规模的战争,所以作爻辞的人用为成功的象征。
(3)帝乙归妹的故事泰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归妹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从《诗·大明篇》“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的话,及帝乙与文王同时这两方面看来,《周易》记的是帝乙嫁女于文王的故事。
帝乙为甚么要归妹与周文王呢?这是就当时的情势可以推知的。
自从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鲁颂·閟宫》)以来,商日受周的威胁,不得不用和亲之策以为缓和之计,像汉之与匈奴一般。
周易测来意绝对秘传
周易测来意绝对秘传来测意的口诀。
那时很多人都想得到,也许是我的福报,或缘份。
不须外传,在江湖中,有一种说法:“宁舍一定金古以来,传男不传女”。
我得到后,视为珍宝。
他的哪些铁口直断口诀,只传了我一部分。
今天我写出来,我缘者珍惜。
1六甲测来意甲己申酉人不康,妻财婚姻惹祸殃。
甲己寅卯财不顺,烦恼啰嗦官非惊。
甲己辰戌丑未来,桃舌病灾损耗财。
甲己巳午口舌殃,人病家吵财不旺。
甲己亥子刑冲灾,女色官非连损财。
乙庚合化鸡猴来,桃花不和损灾财。
乙庚虎兔为黑哥,是非损财讼门坐。
乙庚龙犬牛羊问,情败财散遭小人。
乙庚蛇马为失盗,邻害灾刑夫妻闹。
乙庚猪来鼠问祸,被陷损财讼不和。
丙丁金来为病殃,损财灾病损阴阳。
丙丁木人口舌灾,婚灾损财小人害。
丙丁土来问运程,官非病灾防小人。
丙丁火人为家运,住宅南北煞不顺。
丙丁水上来问财,病难口舌防婚灾。
丁壬金来宅不安,南北煞对婚祸端。
丁壬木人婚财殃,坤方宅祸人不康。
丁壬水人命刑冲,损财口舌病灾逢。
丁壬火来女败家,疾病破财宅南砂。
丁壬土来运不佳,损财官司又桃花。
戊癸申酉婚不顺,伤灾口舌损财神。
戊癸寅卯定不宁,离艮路冲婚灾病。
戊癸龙犬会牛羊,找寻口舌女色殃。
戊癸蛇马为疾病,婚灾是非家不宁。
戊癸猪鼠问家运,财衰家困婚不顺。
2紫微斗数测来意1、测他人来意:日干化忌所在宫位为他人来意。
2、测他人职业:以官禄宫为主,参合命宫。
3、测财运财:被化忌冲破为破财,化禄照为进财,凡他宫化禄权科为进财,我宫为命,兄,财,疾,官,田。
宫为固定资产。
4、测升迁:主要看官禄和父母两宫,官禄宫的天干化禄入父母疾厄为晋升,入兄弟奴仆为提拔。
5、测婚姻:刚认识以后发展看夫妻宫,只要兄弟宫不化忌就可成功,六亲宫干看家人态度,妻宫化忌所在地支6、测外出:看迁移宫,宫星看顺利与否,田宅受冲为走,田宅化忌为到家。
7、测疾病:看命宫和疾厄宫。
8、测避难:往天梁化科或空亡方位可避难。
9、测住宅:看田宅宫,房前就是子女宫了。
10、测生意:合伙人看子女宫,化禄入命宫兄宫为诚意,以子女宫定为合伙人的命宫来实力。
《易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易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经》的主要内容是指周易古经当中的内容,包括八八六十四卦,卦辞、爻辞等。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为了便于大家记住六十四卦的名字,古人写了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为了便于记住六十四卦名称,还有一种词的形式: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
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
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传》是指孔子所写的《易传》也叫十翼,寓意周易的翅膀、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也可以说是读周易的辅助教材,《易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说卦》、《杂挂》和《序卦》。
《易经》发展到今天,不单单指的是《易经》原有的内容了,因为各朝各代都有大学者、大文人著书立说,对《易经》有了新的不同角度的解释,阐述,和发展。
所以易经在广义上,现在应该说是被称为易学,也包括算命,预测,算卦等等。
《四库全书》给易的评价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韻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
为说”。
从目录的角度看《周易序卦传》
从目录的角度看《周易序卦传》 《周易•序卦传》与《诗经 》、《尚书》的序等被看作中国最早的一书目录,并且一般认为它们都是有 目有录的 。
一、《周易•序卦传》 《周易》包括《易经 》和《易传》两个部分。
《易经》为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一般认为其产 生于殷、周之际。
《易传》又称《易大专》,共有《彖传》(上、下)、《象传》 (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 卦传》,共计十篇,一般认为其均产生于战国时期,是现存最古的对《易经》的 解释,汉人称之为“十翼”。
其中《序卦传》一篇,依次条列了各卦 的卦名, 并分别对各卦卦名及卦与卦之间的次序给予了简要的解释, 颇似 《易经》 一书的目录,故而很多目录学家认为《序卦传》即是《周易》一书的目录,如清 代学者卢文�就说:“吾以为《易》之《序卦传》,非即六十四卦 之目录欤?”( 《钟山札记》 卷四)近代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也认为: “ 惟《周易》十翼,有《序卦传》,篇中条列六十四卦之名,盖欲使读者知其篇第 之次序,因以著其编纂之意义,与刘向著录‘条其篇目、撮其旨要’ 之例同。
目录之作, 莫古于斯矣”( 《目录学发微•目录学源流考上》 )。
然而,笔者认为,从目录的标准看,《周易•序卦传》可否定义为一书 目录仍有待商榷。
二、《周易•序卦传》与一书目录 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 它是简介图书内容 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作。
目录 有一书目录,有群书目录,其中,一书目录比群书目录出现得早。
一书目录是按 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书的篇名和该书各篇的叙录(也只有篇名, 没有叙录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坤下坎上,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呼读方法:坤为地,坎是水。
水在地上。
水与地紧靠着、紧挨着,相依相存,亲密无间。
象征精诚团结,故命名为“比”。
比,就是紧密地你挨着我,我靠着你,肩并肩地在一起。
处比时,团结就是力量,吉祥。
人在社会上,或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
一开始,第一批人在一起,就制定了伟大、永久、正当的奋斗目标。
是意志相同、才走到这同一旗帜下的,没错!人马越聚越多,事业越来越兴旺。
有的人,本来想参加这一组织的,可是拿不定主意,却又找不到其它正确的道路与可以合作共事之人,心中不安宁。
怎么选择才正确呢?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要按照自己原先的主张,与那些志同道合的友人走到了一起。
还有一种人,没主张、没目标,想自立为王。
这类人,就像人们说的“有奶便是娘,有便宜就沾”的人那样。
当他处在穷途末路、迫不得已时,才“投靠”过来。
这便是“后夫凶”。
“后夫凶”,还可解读为:是破坏”原筮元永贞”的人。
他在破坏原有秩序之后,没有继承前人优良的东西,反而干岀了许多“越轨”的亊来。
把前人不敢干的亊都干了。
用现代话说,就是越来越坏的人。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有他来,吉。
处比时,初六居下。
他待人接物,既讲信誉,又富有感情,能积极主动和大家真诚相爱地团结在一起。
他们这一组织内的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没有错。
他们真诚的友谊和友爱,就像瓦瓮里装的酒,满的都往外流,让人看着就眼馋。
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其精诚团结能达到如此程度,就像久行沙漠的人见到了清澈的一湾泉水,听说了的人必然前来。
这就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吉祥啊。
得人者昌,这是亊业兴旺的基础!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处比时,六二,深知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历史告诉人们,堡垒多从内部崩溃,自我瓦解,无药可救。
内部残杀、勾心斗角,是导致不团结的根源。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人之言,其臭如兰。
内部团结搞好了,可防御外来之敌,正当而吉祥。
因为它能形成铜墙铁壁。
“恶语伤人恨不消”。
如果成天你整我、我整他、他整你。
一个组织、一个
团队,时间久了,用不着敌人攻打,城就会自破或自我崩溃。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三计《反间计》,之所以把“比之自内,不自失也”,引为论据,其戒意深刻。
像苏联的解体,就是内部问题造成的。
论国防、论科技、论情报与特工人员的密布,当时是世界一流!为什么会像雪崩一样,又引出东欧巨变?内部出了问题。
《泰》篇中的:“城复于堭,勿用师”,亦即如此。
六三,比之匪人。
处比时,认识人很重要。
六三,都交了些什么样的朋友呢?他选了一群白眼狼,交了一群白眼狼。
他选择的人,都不是志同道合的友人。
今天称兄道弟,明天就翻脸对骂。
今天是朋友+友谊,明天就枪刀相见。
给钱、给物就是友谊第一,钱物一到手,回头就咬你一口——比之匪人。
历史存在:用着你时大讲友谊,用不着时就大打出手,还互相残杀。
这样的悲剧,各个时期都有。
回顾历史,让人伤怀、悲哀。
怪谁呢?“比之匪人”,只能怪自己带的是木头眼镜、或变色眼镜!
六四,外比之,贞吉。
处比时,六四,深知内部精诚团结的重要性,可对外呢?他需要朋友满天下。
用现代语言讲,他能搞好外交、联络工作,能搞好统战工作。
天涯何处无芳草!朋友、盟友、可团结的人、团队和组织到处都有。
在利益一致、意志相同的前提下,他都能和人团结起来。
天下,有永久的朋友,没有永久的敌人!正当则吉祥。
而且,千万不要排斥争取的对象,更不要是处树敌,更不能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能总是看着别人不对——人,都有自己优势。
九五,显比。
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处比时,九五居君位。
可他对平民百姓却显示岀了自己博大的胸怀,表现岀了他喜爱平民百姓,对平民百姓就如同一家人那样。
“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
这里引用的是商王成汤、在取得王位之前的故事。
夏桀把囚禁的成汤释放以后,有一天,成汤来到郊外,见人们四面下网打猎。
他认为,对动物也不能赶尽杀绝!他劝人们把网撤去一面,给猎物一个逃生的机会和条件。
这叫“舍逆取顺”。
虽然失去了前边逃跑的猎物,但不愿逃跑的、或逃脱不了的,就算是你取得的成果了。
此情此景,不用派人去张扬,也
用不着大力宣传,人们都说成汤慈爱,可以王天下。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宣言!人们看清了、看准了,就拥护他,支持他,跟他闹革命。
这就是历史上存在的“汤武革命”。
谁能说这不是吉祥呢!
“汤武革命”一词,在我国历史上并不显赫。
因为都知道《周易》是装神弄鬼、占卜、算卦与巫术总汇的祖师爷。
一提它,就有人吐唾沫、甩鼻涕或嗤之以鼻。
只是近几年,在电视剧《孙中山》的台词中,突然冒出了一句“汤武革命”!这时,很多人才知道:原来“革命”二字,中国早就有,它并不是外来词。
上六,比之无首,凶。
处比时,上六,居比的最上、最末、最外。
他与谁能成为肩并肩、最亲密的战友呢?沒有了。
姚皇兄死了,马皇兄也死了,比之无首,他就成了孤家寡人。
尤其是毎个朝代末期的那些皇帝,去哪找亲密无间、能与他肩并肩、岀生入死、共同战斗的最亲密的战友呢?没有了!也不可能有,也找不出来,这才呌凶恶危险——比之无首——贤人在下而无辅——故崇祯皇帝才跑去上吊。
人们常说,自古以来,除去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之外,人们奋斗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吃、喝、住、穿、行的问题。
即:家家日子盼美满,代代儿孙闹江山!我国有一个谚语:“千里当官为了吃穿,不为吃穿,谁还当官”。
说的已经够明白了。
儒生,从来就是为有钱有势的相亊。
除此,皇家也好,官员也好,二千多年来,忙的也就是夺皇权、保皇权。
因为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如其不然,为什么二千多年来的朝朝代代皆有餓死人和人相食的问题发生呢?为什么我们的民族就长期多处在挨饿和夺权、保权这一块土地上而少变化呢?夺权、保权,推磨转圏二千多年——比之无首。
老想用三纲、四维、五常等代替一切。
“比之无首”,实际上就是没有可团结、可相信的人。
《比》的命题里,最后一句叫“后夫凶”。
其义有二,一是在无路可走时,来投奔你。
能一心一意、肩并肩地与你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吗?不可能!一有机会他就会干出“越轨”的事来;二是夺取政权之后,又继承前朝之业,或变本加厉,故称“后夫凶”!
小结:
《比》论述的是怎样形成肩并肩、亲密无间和精诚团结的问题。
在其命题内容限定的范围里,讲的是三个问题。
它的六个阶段,分别讲了六个问题。
阅读之
后,可思考的内容也还是不少的。
《三十六计·反间计》中把“比之自内,不自失也”作为论据,是因为战争双方,都是智谋多端,面对面站在前沿。
兵不厌诈啊!为获取对方情报,夺取胜利,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内部总是尔虞我诈,靠唬、蒙、骗过日子,也就是自我动摇基础,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
如苏联的解体与东欧的巨变,也同样是先从自己内部开始的。
所以,为了防止对方的反间计生效,“比之自内,不自失也”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先搞好自己內部的团结,不要自己把自己弄成一个失败者。
因为:
团结、友爱、凝聚力,是先从自我内部开始;
腐败、涣散、离心力,也是先从自我内部开始;
历史啊,就是这么无情地来回走动。
地上有水,比。
水与地亲密无间,象征精诚团结,多可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