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遥遥领先于共产党。
国军控制着全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土地、经济,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国民党也大大超过其对手中共。
然而,在短短的四年时间中,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被中共所取代?下面我们从经济、政治以及对外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国民党迅速崩溃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1、大量发行钞票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对南京政府来说是个老问题,自其政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
庞大的经费需求使国民党政权左支右绌,这不但包括行政支出和经济建设,还有南京政府统治集团的奢侈消费,再加上巨额军事费用,成为国家财政的无底洞。
但抗战以前物价稳定,税收在总支出中占相当的比重,财政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向上海金融界发行公债筹集,虽然不宽裕,但还能应付。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国民政府军费急剧增加,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
1946年财政部长俞鸿钧就坦言,"从1月到5月……税收只2亿5千万元,约为支出的六千分之一,巨额的财政赤字,由发行补足"。
政府为了支付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崩溃,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
有人对法币的购买力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每一百元法币)1937年值黄牛两头
1938年值黄牛一头
1939年值猪一头
1941年值面粉一袋
1943年值鸡一只
1945年值鸡蛋两个
1946年值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值煤球一个
1948年8月19日值大米0.002416两(每斤合16两)
1949年5月值1粒米的千万分之2.45
2、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失误
币制改革: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1 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
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
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一切交易转入黑市,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1948年10月1日,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限价政策,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
限价政策一取消,物价再度猛涨,金圆券急剧贬值,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政府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
金圆券
高额税赋:南京政府超量征收捐税田赋,不但税额很高,而且税种繁多,税收十分严厉,因此引发了无数的农民起义和斗争。
这些并非一般政策上的失误,而是当权者的阶级立场和仇视人民的立场所致。
1946-1948年政府赤字、银行垫款和钞票增发
单位:百万元法币
3、官僚资本主义垄断
官僚资产阶级我们通常认为是指民国时期本身是民国政府的高级官僚,动用国家资本做基础,凭借政治地位和特权压制民族资本而不断发展的大资产阶级,最典型的要数南京国民政府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为代表的四大家族,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垄断者也是中国国民经济主要命脉的垄断者。
土地革命时期,他们从控制权入手控制财政,把原有的大批官营资本变成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获得了重额财富。
四大家族代表的官僚资本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削弱了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二、政治因素
1.共产党发展迅速
1.在抗日战争期间实力壮大
抗日战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进步力量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1937年底共产党率领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在沦陷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和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解放军战场。
至抗战结束,中共已发展成为拥有121万党员的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指挥一支正规军127万人、民兵268万人的抗日武装,所辖解放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总人口的1/4.中共的威信日益提高,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举足轻重的力量。
2.领导人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群众支援战争,积极发展人民战争。
中共和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战争是对中国历史上人民战争思想的继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理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2.阶级基础
国民党统治集团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着眼于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其根本目的在于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的老路。
国民党统治集团长期与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隔离,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坚持进行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把自己放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
3.政权腐败
众所周知,国民党实质上是个松散的政治联合体,党内历来派系林立,纷争不已,政权组织结构涣散,在政治无内部制衡又缺乏外在监督的情形下,逐渐趋向腐败。
国民党政权腐败的政治根源有三:一是清党和向旧军阀势力妥协,使该党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丧失革命精神和活力;二是删除三民主义中的革命成份,失去抗御腐败的思想武器;三是国民党政权的政治体制在设计和程序上的弊端,使其缺乏应有的制衡机制,基层组织涣散。
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
腐败的主要表现:
抗战刚结束,接受日占区的资源成了许多抗战时的国民党英雄将领大发横财的机会。
每接管一座城市,马上给各种资源贴上自家的标签。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许多国民党将领克扣军饷,拿军饷去赌钱,去投资黄金,造成士兵的极大不满。
在长春被林彪长期围困的时候,城内粮食奇缺,粮价大涨,军民整天饿着肚子,哪怕就是这种困难时期,还有国民党将领囤积收来的粮食卖高价,再把赚来的钱想法子送到在上海和南京的家属那里,乘机大发了一笔。
派系争斗的主要表现:
1.政见不合,国民党内民主派另树一帜,打击蒋介石集团,出现统治危机。
抗战胜利后,由于不满蒋介石集团专制独裁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国民党内民主派人士与蒋介石政权渐行渐远。
1945年10月,为了促进国民党实行民主改革、以复兴国家民族和挽救国民党的命运为目的,谭平山、陈铭枢、柳亚子等部分国民党民主派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不久,李济深、冯玉祥、龙云等民主派人士也于1946年春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他们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民主与法治为思想武器,批评蒋介石违背潮流、专制独裁、发动内战,屠杀人民等罪行,大造政治舆论,给蒋介石政权一定的打击。
2.不满排挤,杂牌军自寻出路,反正成风,令国民党政权雪上加霜。
在国民党军队中,素有“嫡系”与“杂牌”之分,两者矛盾很深。
蒋介石在于培植私人势力,优待嫡系,排斥杂牌。
非蒋嫡系长期受到歧视,他们待遇低,装备坏,将领深受猜忌,这种状况到抗战后并未缓和。
是时蒋介石置各地杂牌军的死活于不顾,缩减杂牌,扩建嫡系,极力独霸南京政府税款,以保证中央军的军费和给养。
他向杂牌军大量派遣特务,监视他们,最终取而代之,搞得人人自危,倍感寒心。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投诚、起义、改编的军队达177万,将领达1400余名,其中绝大多数均是不满蒋介石排斥异己政策而反正起义的杂牌军。
4.角逐权力,蒋桂交恶,彼此倾轧,令国民党危机四伏,日趋衰败。
蒋桂之争由来已久,为了称王中国,过去双方的控制与反控制、吞并与反吞并斗争,从未间断。
只不过由于蒋的力量过于强大,桂系才只好暂时忍让。
抗战时期,桂系凭借其不俗战绩,以及善待各路杂牌军,壮大了势力,提高了声望,从而为战后与蒋分庭抗礼做了铺垫。
到解放战争后期,随着蒋嫡系军队在内战中损失殆尽,桂系逐渐不甘心逆来顺受,对蒋开始时常拆台刁难,尤其1948年后,蒋桂间的权力角逐更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成为在大陆埋葬蒋家王朝的催命符。
5.统治基础
国民党失去了工农的支持;作为该政权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同其真正合作;民族资产阶级在绑架、勒索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下逐渐与南京政权分手;军队也因清党而失控,素质低下、纪律败坏,不堪依靠;失去了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
6.特殊的转型时期
南京政权处在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由乱到治的转型时期。
社会动荡不定、战乱频仍;人口迁徙极为频繁,人口过剩的巨大包袱伴随政权始终;政府未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间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整个社会陷于恶性循环的混乱中。
对外,南京政权还要时时应付来自列强的严峻挑战。
在国内外诸方面、多种压力下,加速了该政权的崩溃。
三、外部因素
1、日军侵华
若无日本侵华国民党应该是可以逐步稳定局面的,农村土地改革也会在政府财政积累下逐渐采取赎买,减租减息等政策来解决。
一场抗日战争彻底破坏了中国经济,国民党失去了和平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机会,加上战后的混乱和腐败让其丧失了民心,激化了阶级矛盾,也给其对手迅速壮大的机会。
2、美苏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扶蒋反共"政策实质上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把中国变成美国的附庸国,将中国作为美国支配亚洲进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外部因素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
国民党过分迷信和依靠美国,以致在解放战争后期,当美国政府放弃国民政府后,国民党陷入了外交绝望之中。
同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判断失误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实行彻底的反共反苏政策,对苏断交导致了在东北的失利。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国民党不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外交三个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导致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迅速衰落,这些历史教训给了今天的中国深刻的启示,和平、民主、经济基础、友好外交,都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