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训练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含答案】
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①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刮:__________________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找出下列各组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当窗理云鬓/但当涉猎B.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归来见天子D.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5)学习了本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外文言文训练(二)
1.解释文中红色的词语 1)寻召还 ( 不久 )2)顾谓子友沂曰 ( 看、回头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说马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 尝游牧山中,群兽奠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负 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 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 翦而去之。 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②, 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 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 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 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 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 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注释]①鬣:马颈上的长毛。②颠而踬:跌跌撞撞的样 子。
写作 创作
,
3、“万里恸哭失声”的原因 杨万里突然听说韩侂胄 是 。 发动战争(或起兵打仗)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4、从选文看,下列对杨万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刚正不阿 B、忧国爱国 C、爱憎分明 D、孤傲清高
D
鲁公治园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日:“无地置土。”公遂止。 或日:“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日:“不畏小儿 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 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日:“园成 必添仆妇,下房②不足,甚可虑也。”公犹豫不决,事又 寝③。
祁黄羊的话说得多好啊!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文言片段训练2
文言文段落翻译练习班级:姓名:1.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译文: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译文: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译文: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译文: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文: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4.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冯异传》)(1)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译文:(2)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5.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15 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二(全国甲卷地区适用)(解析版)
“以”为目的连词,连接“常客佩”和“自给”,中间不断开,应在“直给”后边听开,故选J;“精力不倦”中“精力”是主语,“不倦”是谓语,句子完整,应在“不倦”后边断开,故选N。故选DJN。
三月婴儿,轩冕于前,弗知欲也;斧钺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羿、逢蒙:《荀子·正论篇》:“羿、逢蒙者,天下之善射者也。”②繁弱:古良弓名。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而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在旁。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
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 (1)
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2一、閱讀下文,完成11——14題(12分)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
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
”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县城。
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⑧良已:果真痊愈了④异史氏:作者自称。
⑤攘:偷窃。
11.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C.得到终于更加做D.发现终于好处做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13.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
(2分)14.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人名)这篇故事,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癔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的道理。
(4分)二、閱讀下文,完成 10—13 題(12 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觉饥甚而不敢去.(2)果蔬皆不具.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七年级02)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一)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裹。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③躯。
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④天子衮龙⑤百官绂绣⑥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⑦,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
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经纬:纺织品中直线为经,横线为纬。
此指所吐之丝。
②黄口灿然:即言蚕黄色的嘴金光灿灿。
③厥(jué):作代词用,意为“其”,“他(它)”。
④文章:带花纹的织品。
⑤衮龙:衮(gǔn),衮龙,古帝王之礼服。
⑥绂绣:绂(fú),绂秀,祭祀时穿的礼服。
⑦枵腹而营口:枵(xiāo),枵腹,空腹。
营,经营,此为“寻找”意;营口,即寻找食物糊口。
1.解释加点词:⑴蛛语蚕曰语:⑵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汤:⑶我固自杀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原句: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译句: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5处)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4.蚕答蛛的话运用了怎样写作手法,表现了蚕怎样的感情?5.读了本选文,你必会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春蚕的千古名句,该诗句是。
(二)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会有土寇会:⑵几为所擒为:⑶使试于一村使:⑷自谓可将十万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2)
考前 精短文言翻译训练(2)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2.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周《庄子·外篇·达生》3.巨贾渡河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4.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5.冯妇搏虎孟子曰:“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笑其不知止也。
”6.师旷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文化常识对点训练2教师版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化常识对点专练(二)(对点练+综合练)题组一对点练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
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
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
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
始置于战国时代,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
答案 AA项,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刺史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司”即“主管”“管理”。
答案 C刺史,官职。
西汉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使各地,不常置。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
全国分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可见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除,指任命官职,如“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
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D.至顺,是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元贞”“延祐”“仁宗”“至正”。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二)-2023年小升初语文考前精准练(全国版)
2023年小升初语文考前精准练专题20 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二)真题精练一、(2022·昆明)文言文阅读。
王冕好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注释:①诸暨:县名。
今属浙江省。
②牧:放牧。
③蹊:踩踏。
④或:有人。
⑤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⑥曷:为什么。
⑦听:听任。
⑧潜:悄悄地。
⑨执策:拿着书。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1.窃.入学舍()A.偷、盗 B偷偷地,暗地里2.听已,辄.默记()A.就B.果断2.请选出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A.有人牵着牛来责怪牛踩坏了庄稼。
B.或者牵着牛来说牛踩坏了庄稼。
3.你认为王冕后来能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的原因是什么?二、(2022·永康市)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闲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④?”平公曰:“善哉!”[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②炳烛:点烛。
③安:怎么,哪里。
④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烛照明行走和黑暗中行走,究竟哪个更好呢?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师旷.曰________②臣闻.之________③如.日出之阳________④善哉..________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②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3.文中“盲臣安敢戏其君乎”中的“盲臣”指谁?请联系上下文和注释,说说他为什么是“盲臣”。
4.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写下来。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训练(二)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一语文期中复习训练二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69.0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两个B.晋军函陵军:驻军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D.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因人之力而敝之B.晋军函陵C.邻之厚,君之薄也D.烛之武退秦师3.对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敢以烦执事②以乱易整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对对方的敬称②替代③替B.①执掌事务②交换③被C.①对对方的敬称②替代③给予D.①管理事务②交换③是4.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请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越过其他国家把远地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怎么能陪伴着你的邻国来灭掉郑国呢?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郑国)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厥秦,将焉取之?译文:(晋国)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自己的疆界之后,再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B.因人之力而敝.之C.朝.济而夕设版焉D.既东封.郑6.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庞然大物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7.下列四组加下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项王曰:“沛公安在?”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君臣固守以窥周室8.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省略句)B.虽董之以严刑(宾语前置句)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D.震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10.下列加下划线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B.必固其根本C.则思知止以安人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乏臣闻求木之.长者人君当神器之.重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C.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菫之以严刑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1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根不固而求木之.长②源不深而望流之.远③居域中之.大④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2)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2)王著教帝学书太宗朝①,有王著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③。
帝听政④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⑤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⑥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⑦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注释】①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
②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③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④听政:处理政务。
⑤内侍:此指太监。
⑥遽:匆忙。
⑦规:勉励。
1、下面句中的“数”与“数遣内侍持书示著”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夫弈(下棋)之为数.,小数也 B.又数.刀毙之C.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D.复行数.十步2、下面句中的“益”,与“太宗益刻意临学”的“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D.以思,无益.,不如学也3、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又以问著,对如初。
翻译:4、从“王著教帝学书”一事看,王著是个的人。
5、文中说道,宋太宗后来“笔法精绝,超越前古”是得益于“著之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简述理由。
痴人应答一人远出,属其子曰:“有人问你令尊,可对以家父有事出外,请进拜茶。
”又以其呆恐忘也,书纸付之。
子置袖中,时时取看。
至第三日,无人来问,以纸无用,付之灯火。
第四日,忽有客至,问:“令尊呢?”觅袖中纸不得,因对曰:“没了。
”客惊曰:“几时没的?”答曰:“昨夜已烧过了。
”1、解释下列加点词属.其子曰属()2、从故事看,其子的“呆”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你认为借这个故事可以讽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初一文言文练习(二)
初一文言文练习(二)姓名得分一、课内文言练习。
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
见藐.小微物,必察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人。
本文结构是,先后写了、、三件趣事。
2.解释文中加点字并在括号里注音。
3.用“/”断句,每句限停一处。
必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又留蚊于素帐中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解释加点字。
故.时有物外之.趣驱之.别院心之.所向至之.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舟已行矣,而.剑不行5.翻译句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作者为什么能享受到如此多的物外之趣呢?你从中何种启示?二、课外文言练习。
㈠、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未穷青之技()③秦青弗止()④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㈡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试译训练(含试译参考)(二)高小祥选编
课外文言试译训练(二)班级姓名《读书止观录》【1】匡衡好学,邑有富民,其家多书。
衡与之佣作,而不取直①,曰:“愿借主人书读之。
”读书者当观是。
【注释】①取直:领取报酬。
直,即值。
【2】王充著《论衡》,中土①未有传者。
蔡中郎②至江东得之,叹为高文。
恒秘玩,以为谈助。
及还北,诸公觉其谈更远,检求帐中,果得《论衡》一部。
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时人称其才进。
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问之,果得《论衡》之益。
抱朴子③曰:“时人在蔡邕帐中,搜得《论衡》,捉数卷持去。
邕丁宁④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吴生曰:戒人勿广,邕见亦自不广。
然吾辈读书,亦必有得力书如《论衡》,虚心如蔡中郎,而后可历观古昔。
柳子厚得退之文,必以薇露浣指而后读。
欧阳公见苏文曰:“老夫当让此人放出一头地。
”又谓其子曰:“尔记三十年后,无称我文者。
”东坡于人一句之善,即极口称美不置,而于黄、秦、张、晁⑤,又时时自谓不及。
近世如苏州徐武功,有向索文者,辄曰:“子欲为不朽计,当寻秀才吴宽。
”王晋溪于阳明未谋面也,以其小像悬之中堂,焚香对坐,右手抱孙,左手执其奏疏,读至关捩,即击节欢呼曰:“生儿当如此辈奇男子!”唐荆川闻人一言一行之善,必亲为记录。
王凤洲于后生辈诗文一句好者,亦赞赏不已,而于李于麟终身推毂⑥无闲言。
前辈谦虚服善如此,此政其识见大分明处,即其学问长进处也。
不然,饮⑦之器,不再注焉则溢。
毋论人有善而不知,即知焉而奖藉之也,得乎?读书者当观此。
【注释】①中土:中原,即河南一带。
②蔡中郎:蔡邕,官中郎将,故称。
③抱朴子:葛洪之自号,并有书名《抱朴子》。
④丁宁:叮咛,嘱咐。
⑤黄秦张晁:人称苏门四学士。
⑥推毂:推车,比喻推荐人才,助人成事。
⑦饮:用手捧水而饮,饮之,喻其器之小。
【3】陶弘景读书万卷,一事不知,深以为耻。
吴生曰:贞白饵芝餐术①,抗志云霞②,学士之习,宜所不屑为,而不废博洽如此,所谓“天下无不识字之神仙”也。
读书者当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练习二姓名:(一)(2015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
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
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
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
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
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
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
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
累迁内阁学士。
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
擢兵部侍郎。
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
逾年,起署刑部侍郎。
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
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
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①赴官”。
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
”诏原之。
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
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
三十年,擢户部尚书。
子齐贤,乡试未中试。
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
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
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
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
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
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棨。
上面诘,敏中引罪,诏切责之曰:“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
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
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
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
”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
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
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有删节) 【注】恝(jiá)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B.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C .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D.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6.对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C.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去世。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
“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
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 12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
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
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
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
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
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成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
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
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
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大司徒,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