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湖广填四川》有感
重新解读清代四川移民史“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评介
本、文谠本、方崧卿本、南宋蜀本、朱熹本、魏仲举本都采用过欧本,从而判定欧阳修韩集校本对韩文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产生过重大影响。
南宋监本被置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通过北宋监本可以上推李汉原编本,通过方、朱校理本可以下溯明清诸本,1200年来的韩集传本,真正做到了条分缕析、各得其所。
以上的考察,除了揭示韩集在宋元时期的传播状况之外,对韩集文本整理尤为重要。
现代注本从蒋抱玄《注释评点韩昌黎文集十卷诗全集四卷》、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到屈守元《韩愈全集校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旧注去取失当的问题,正是由于混淆了诸本的源流关系。
例如:当旧注内容相近时,往往删削早出的洪兴祖、祝充、樊汝霖等注,而采用晚出的孙汝听、韩醇等注,因为五百家注往往以孙、韩列前。
该书考定韩集宋代注本的先后顺序:洪兴祖、祝充、樊汝霖、文谠、严有翼、孙汝听、韩醇、方崧卿、朱熹、魏仲举、王伯大、廖莹中,有助于现代韩集整理对旧注的取舍安排。
有意识地将韩集宋元传本源流关系的实证性考察结论作为韩集整理时旧注取舍及排序的依据,必将从根本上提升韩集整理的学术品格,从而对现代古籍整理学术规范的建设产生有益的影响。
三、思想文化批评:文献研究的接受史视角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文献学研究的最高境界。
《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贯穿始终的学术史意识。
其《内容提要》揭橥该书的撰著宗旨:“通过对韩文流传的考察,揭示韩学在宋代传播与接受的状况,进而展现宋代韩学乃至宋学本身兴起、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
”该书的学术视野主要聚焦在两大方面:韩学与宋学。
而这两大主题又交相渗透,融合为一。
作者这样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韩愈的学说奠定了宋学的基础:具体说来,韩愈倡导的儒学道统通过理学得以发扬光大;韩愈倡导的古文通过欧、苏、曾、王得以蔚为大国;韩愈议论化、散文化的诗风,则通过欧、苏、黄、陈发展为宋诗的主流。
从上述意义上考量,宋学即是韩学;宋人对韩学接受与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宋学兴起、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考量,韩学即是宋学。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作者:猫斯图来源:《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05期绵延明清两代的移民运动,构成了今天四川盆地内的人口组成和文化样貌。
尽管从地形上看,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但四川的历史竟然是一部移民史。
今天看来丰饶多产的天府之国,从远古时期开始就不断接受着来自各地的移民,让川渝文明变得多彩。
这当中也有着不少的历史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湖广填四川”的历史。
正是这场绵延明清两代的移民运动,构成了今天四川盆地内的人口组成和文化样貌。
不过“湖广填四川”这个名称的出现相对较晚,仅仅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两代的四川移民构成也失之偏颇。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要讲清楚移民问题,一个必须先交代的地理条件,就是移民前往目的地的路径。
在长城以南、腾冲线以东的中国,有两块相对独立的地区,两广为主体的岭南,以及被山地从四面包围的四川。
四川盆地是中华大地的一个异数。
它被四周的大山死死围住,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极为独立的地理板块。
想要进入这个板块,能选择的路径非常有限。
第一条通道就是翻山越岭从陕西进入四川的蜀道。
蜀道,是关中与四川盆地之间道路的总称。
关中与四川盆地相隔着秦岭、汉中盆地、大巴山,蜀道也因此分为两段:关中—秦岭—汉中,汉中—大巴山—四川盆地。
在陕西与四川之间,穿越秦岭的部分主要有四条道路,自西向东分别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穿越巴山的部分又分为四条,自西向东分别是阴平道、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
它们的排列组合,构成了古代穿越川陕的主要通道。
与秦岭四道相比,巴山四道的关注度要少很多,但是历史上著名的葭萌关、剑阁实际上都在这里。
蜀道的两个关键性的节点,就是汉中和广元,其中汉中的价值尤其高。
在关中盆地与四川盆地之间的两大枢纽,汉中是总枢纽,广元是进入川西的门户。
从秦岭的北面前往米仓山、大巴山的南面,传统上的八条蜀道,有七条都要经过汉中盆地(阴平道除外)。
被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中,是沟通陕西和四川的險峻山路中最大的中转站。
“湖广填四川”与四川文化习俗的变迁
“湖广填四川”与四川文化习俗的变迁作者:吴波来源:《卷宗》2019年第33期摘要: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四川文化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朝统治前期,为了应对四川地区的衰败局面,加强清政府对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推行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四川运动,至康乾盛世时达到高潮。
以湖广籍为主的外省移民陆续入川,夜以继日地开垦生产,使得四川经济再度繁荣,并直接影响四川社会文化的变迁。
移民填川塑造了巴蜀大地上新的文化风貌,奠定了近现代四川文化习俗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移民;文化;融合;变迁带有原生文化习俗的移民进入四川,在四川盆地中交流融合,致使四川文化由多元共生向文化趋同转变。
初入四川,五方杂处的移民往往以原籍聚居,其原籍的乡土文化得以长时期保留下来。
在移民与土著长期的共同生产、交流中,几千年的巴蜀文化底蕴与移民乡土文化碰撞交融,创造了四川文化的新风貌。
1 新四川方言的形成湖广籍移民最多,湖广语言使用面积广,于是以湖北方言为基础,汇入了湖广填四川以前的四川话和其他移民特别是陕西等地的原籍方言,最终形成新的四川方言,又以成都话为标准规范,通行范围广,属于西南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初期入川移民,普遍学习四川官方语言和不同籍贯的人交流,同籍之间还是说原籍方言。
民国《大足县志》1卷3记载说:“入川移民,凡一般人率能操两种语言,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交谈,曰打乡谈,与外人交谈则用普通话,远近无殊。
”社会的进步和语言的继承发展,新四川方言流行于四川全境,打乡谈则退变为各地地点方言。
黄尚军的《四川方言与民俗》[2]记载日常用语有,有赶场、掉、幺、活路、屋里,其中以幺字开头的就有幺儿、幺幺、幺爸等词。
解手即上厕所,较普遍的说法是官兵将一部分人强制移民。
在押运途中把人的手捆起来,人们想上厕所时需解开手,时间一长就直接叫解手。
除了普遍通行的四川方言外,因为一小部分移民几代同堂和聚族而居,使其原籍方言得以保存下来,在四川方言区内形成所谓的方言岛,如客家话、湘语等。
湖广填四川,川人口味变
湖广填四川,川人口味变川人曾吃甜,我半信半疑前不久读到一篇文章,说唐宋时川人的饮食曾偏甜,因为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几场厮杀导致人口锐减而改重盐而辣。
吃甜的基础,在北方是甜菜糖,而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则该是蔗糖。
对此文的观点,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至少是半信半疑。
该文作者梁平汉说,蔗糖是劳动密集型作物,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四川人口的急剧下降对此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该文转引西南大学教授蓝勇的研究说,唐宋时期四川饮食以重蜜食甜为主。
如《蜀中广记》卷64称“蜀人作食喜煮饴蜜以助味”,“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用蜜,客多不能下箸”。
陆游《饭罢戏作》有“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其中的“橙薤”就是用金橙切成细丝和酱的调味品。
这些表明唐宋时期四川饮食风味以甜为主。
该文说,这与当时四川蔗糖业的发达有关。
宋人苏颂《图经本草》记载“炼沙糖和牛乳为石糖,即乳糖也,惟蜀川作之”。
宋人王灼《糖霜谱》提及“糖霜,一名糖冰,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之,独遂宁为冠”。
其中广汉和遂宁均属四川。
宋代四川遂州冲积平原有的地方四分之一的土地都用于种植甘蔗,遂州也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糖霜生产基地。
用乳糖制成的“乳糖狮子”成为西川的进贡品。
砂糖在明代流行四川的“川猪头”和黄粑中均是重要调料。
这些记录表明,在清代以前蔗糖是川菜的一种主要调味品。
确实,我曾在四川内江观察到大量的甘蔗以及糖业,想来没有川南的大量甘蔗种植,内江的糖业也不会那么兴旺的。
而且九十年代初所见到的内江糖业,实际上是强弩之末。
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已将珠三角的甘蔗和糖业转移到广西,后来从广西再转云南。
明末六十年几场大战乱导致四川人口大大减少。
据《明会要》卷五十载:明万历六年(1578),四川省尚有“户262694,人口3102073”,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荫户、漏户以及逃亡人口。
到康熙24年(1685),锐减至“通省之户口,总计18090丁”,若把妇孺估算在内,设每丁折合五人,也只有九万余口。
“湖广填四川”与移民的文化适应及其当代启示
宋 蒙 战 争 之 后 的 又 一 次 社 会 经 济 严 重 破 坏 与 大动 乱 时 期 。 从 张献 忠 义 军 与 明朝 官军 的战 争 , 清军 人 川 与 各 地 地 主 武 装 的 争 夺 到 吴 三 桂 叛 乱 以及 平 吴 战 争 , 连年 的 战争 和 瘟 疫 使 四 川 地 区 的 社 会 经 济 遭 到
至今 ” 表 明 当 时地 方 州县 对 于 外 来
生。 四川 的城 市 大 部 分 在 明代 修 建
了 坚 固 的石 城 . 然 而 清初 只剩 断 垣 残壁 , 高 大 石 城 几 乎 不 复存 在 。在
土 地 资 源 的承 载 能 力 , 而 乾 隆 中期 以后 。 由于生齿 E t 繁。 在 内地 汉 族 居 民 聚居 的许 多 地 区 , 因人 口高 度
客 民文化 从碰 撞 、 冲 突到 调 融、 整合 的过程 。 研 究这种 大规 模 的融入 、 吸收 , 最后 重新 整合 当地 文 化 的 历 史对 当代 社会 也具 有 启示 意 义 关键 字 : 蜀民: 湖广 ; 文化 整合 : 中 图分类 号 : G 2 6 9 . 2 7 文献 标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6 5 — 2 2 7 2 . 2 0 1 5 . 0 9 . 0 4 4
1 问题 的提 出
继元末明初之后 . 四川 I 又 一 次
四川 方 志 中 . “ 明末 圮 ” 的 记 载 随
集中, “ 水 陆 可 耕 之 地 俱 经 垦 辟 无 余” .土 地 开发 早 已达 到 了饱 和状 态. 现有 耕 地 的产 出 已不 足 养 活新
揭秘你不知道的“湖广填四川”
揭秘你不知道的“湖广填四川”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34期麻城孝感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非单一.它既是元末明初移民迁川的中心,后来又成为清初以来以湖广籍移民公认的“共同祖籍”。
“试问故乡在何处,湖广麻城孝感多。
”巴渝大地上,重庆人的记忆里大都有“麻城孝感乡”。
这是许多“湖广填四川”迁健而来的家族口口相传的祖籍地,也是许多人心头一缕模糊而久远的乡愁。
孝感多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重庆人中十有七八祖籍麻城?下面我们将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健路的过程,揭开数百年前“湖广填四川”的神秘面纱。
麻城孝感乡,移民“中转站”近年来,到湖北省黄冈麻城市寻宗问祖的人络绎不绝,采者都称祖籍是“麻城孝感多”。
但在研究者看来,很多八疏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个小小的孝感乡,怎么可能前前后后移民到四川200多万人?采访团队走访重庆及四川、湖北等地的历史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麻城孝感多井不是所有寻祖人的真正故土。
最早到麻城的移民是为逃避高赋税的江西人,他们此后又向无赋税或赋税更低的四川移民,故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一说,麻城正好就是一个移民中转站。
同时,麻城还是周边七县移民的登记出发地,由政府发给路条和盘缠。
路条上的“麻城孝感乡”也就留在了万千移民及其后代的记忆中。
由此,“麻城孝感多”作为文化符号代代相传,成为每个家族的记忆保存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也有学者认为,类似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先集中于麻城后统一迁往四川,使后人误认麻城为故乡;也有说法称在移民潮中,最早的一批移民来自麻城,他们势力大、资格老,后来者为寻求荫庇而冒充麻城人。
而移民的增多,为联络感情、相互帮助,催生了湖广会馆,会馆是明清肘城镇中供外乡人歇脚、聚会的场所,按地域划分,一般由同乡移民或高旅创办,供奉家乡神灵先贤。
书生赶考,商人买卖,大都首选本乡会馆投宿。
就地理分布而言,四川盆地西南部土著居民存留较多,而东北部剐较少。
总体而言,今日大约有70%的四川人为湖广填四川的后裔,也因为移民潮使四川文化形成包容开放的氛围。
“湖广填四川”具体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哪些姓氏的人来填的四川?
“湖广填四川”具体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哪些姓氏的人来填的四川?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
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
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
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
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
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
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
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
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
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
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
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
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
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
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
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
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
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
——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
”(《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
湖广填四川十大姓氏
湖广填四川十大姓氏
1、前10位的大姓分别是李、王、张、刘、陈、杨、黄、周、罗、何。
2、李:以虎读李,巴人依音改为李姓。
李是四川第一大姓,有61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7.47%。
3、王:精神图腾,成为帝王后裔称谓,王是四川第二大姓,有48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4%。
4、张:天象图腾,后称为氏族名姓氏。
张是四川第三大姓,有481万人,占四川总人口的5.85%。
5、刘:以封地为姓,尧曾封其第九子监明于刘地。
刘是四川第四大姓,约有434万人,占四川总人口的5.28%。
6、陈:一门四状元,北宋的学霸家族。
陈是四川第五大姓,约有4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
7、杨:有游牧民族氐人血统。
杨是四川的第六大姓,约有240万人,约占四川总人口的3.2%。
8、黄:族徽形成文字,是皇帝简称。
黄是四川排名第七的大姓,近200万人,约占四川总人口的2.4%。
9、周:部落擅长打深井取水。
周是四川第八大姓,160万人,约占四川总人口的2%。
10、罗:川粤湘,罗姓人口最集中。
罗是四川第九大姓,约有100万人,约占四川总人口的1.3%。
11、何:西汉何武,位列石室先贤之列。
何是四川第十大姓,
80万人,约占四川总人口的1.1%。
“湖广填四川”研究平议
“湖广填四川”研究平议--------------------------------------------------------------------------------2005-7-6 15:30:43陈世松发生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是四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移民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当前形势下,根据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必要对过去的研究成果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以便进一步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研究推向深入。
一、“湖广填四川”问题值得引起新的关注“湖广填四川”问题是一个早就引起学界关注的老问题。
但是,由于研究者所处时代不同,其所关注的热点、亮点也必然大不一样。
那么,在当前形势下重提“湖广填四川”研究,意义究竟何在?(一)“湖广填四川”是四川历史的一大亮点发生在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持续时间长。
从清康熙十年(1671年)开始大规模展开,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为止,前后共历时105年之久。
移民规模大。
据推算,在一个世纪内,川东地区接纳的移民约为95万人,川中地区接纳的移民约为215万人,川南地区接纳的移民约为312万人;四川合计接纳移民共达623万人,占是年四川总人口的62%。
省籍来源广。
据清末《成都通览》对当时成都人口构成所作的统计:“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在同一时期之内,居民省籍来源如此广泛,竞相迁入同一个省区之内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外界知名度高。
活跃在中国近现代政治舞台上的四川籍革命元勋和知名政要,毫无例外地都是出自清代四川移民的后裔,如朱德的先祖来自广东,陈毅、聂荣臻、杨尚昆的先祖来自湖南,吴玉章、郭沫若的先祖来自福建,刘伯承、罗瑞卿、张爱萍的先祖来自湖北,邓小平的回籍祖来自广东等等。
“湖广填四川”,为何那么多四川人说自己的祖辈来自湖北麻城孝感呢?
“湖广填四川”,为何那么多四川人说自己的祖辈来自湖北麻城孝感呢?所谓“湖广填四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有名的迁徙活动。
从时间上看,先后有两场移民活动,一次是元末明初时期,一次是清朝初期,两次都是由中央政权组织的移民活动,主要就是为了填补四川地区的人口空白,开发四川富饶的资源。
史籍记载:“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康熙还曾颁布诏令:“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荒者,准其入籍”。
也就是说从国家层面鼓励老百姓迁往四川,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
久而久之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些移民到四川的人,他们的后代从家谱当中发现自家标注的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有这种发现。
所以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好像很多移民都来自湖北麻城孝感,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呢?《四川总志》卷十就曾记载“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
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见存之民,祖籍湖广麻城者更多”冒充户籍最初从湖北麻城孝感曾迁入四川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在四川各地迅速扎根,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而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地域认同的国家,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安身,如果有了老乡的帮助肯定会容易很多。
所以后来迁入四川的人,一部分比较的聪明,他们冒充自己来自湖北麻城孝感,然后利用这个身份来寻求“老乡”的帮助。
久而久之,他们对外谎称自己就是麻城人,谎言说的久了就成了事实。
数代之后,知晓真相的人都没了,后世子孙就把这当成真相,认为自己的祖籍就是湖北麻城。
从众心理在四川的移民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数代之后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来自哪里。
而社会上又讲究修家谱,正出身。
所以编制族谱的时候,很多人就随大流,看到很多人都说自己来自湖北麻城,于是也声称自己的祖先是从这里迁来的,成功为自己造了一个老家。
实际上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来自何方。
根据能够找到的史料记载,确实有一部分人是来自湖北麻城孝感的。
《郭氏族谱》记载“公讳孟四,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人,明洪武初年避乱入蜀。
湖广填四川之孝感填川(四)
湖广填四川之孝感填川(四)二、蓬蒿世界清初,四川由于遭受明末战乱,人口或死或逃,致使田地大量荒芜。
顺治十八年省册载耕地面积仅118.8万亩,只相当于明万历年间耕地数的8.8%,这说明至少还有91.2%,即相当于1229.5亩耕地被抛荒或隐漏。
这一抛荒或隐漏的面积,与当年全川人口残存50万,只及原有10%的人口规模是大体相当的。
如果把这种比例拿到一个州县来分析,一个幅员百里的县,平均残存人口大约只有300多人,试想一下,偌大面积范围内的耕地焉有不荒芜之理!因此,在清初四川出现土地大片荒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现象。
先看来自民间的报道:一个与张献忠同时代的名叫欧阳直的广安庠生,曾在张献忠、清军以及残明军队三方军营中任事,随军到过四川许多地方,后来他逃回故乡,根据亲身目击,写成《蜀乱》一书。
其中,对清军平定全川时的景象作了如下报道:自此,东、西、南三川全归清,蜀乱暂定矣。
自乙酉(顺治二年)以迄戊(戊戌,顺治十五年)、已(己亥,顺治十六年),计九府一百二十州县,惟遵义、黎州、武隆等处免遭屠戮,上川南一带稍存孑遗,余则连城带邑屠尽杀绝,并无人种。
且田地荒废,食尽粮空。
未经大剿地方,或有险远山寨,间有逃出三五残黎。
初则采芹挖蕨,既则食野草r 剥树皮。
草木俱尽,而人且相食矣!另一个名叫刘达的阆中库生,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曾经奉清四川总督李国英之命,前往西宁口外购买战马,解到重庆,对于沿途景象,尤其是当时川东北一带不堪入目的残破多有观察。
他在辞去督府幕僚时,给李国英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道经孔雒,返乎三巴。
见夫尸骸遍野,荆棘塞途。
昔之亭台楼阁,今之孤兔蓬蒿也。
昔之衣冠文物,今之瓦砾鸟鼠也。
昔之桑麻禾黍,今之荒烟蔓草也。
山河如故,景物顿非。
里党故旧,百存一二,握手惊疑,宛如再世。
还有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利类斯、古洛东,曾经在张献忠军营中生活过一段时间,根据在川见闻,后来写成《圣教人川记》一书。
书中对清初以来四川的景象作了如下记述:迨至1660年(顺治十七年)间,川省稍定,始行设官。
从姓氏、遗传看湖广填四川的印记
从姓氏、遗传看湖广填四川的印记说起历史上著名的人口迁移事件,湖广填四川是绝对绕不开的。
民间传说大多认为四川人口锐减,才有湖南、湖北、广东等几个省移民四川的故事发生。
饥荒、瘟疫、农民起义军抢劫屠杀、政府官兵烧杀虐掠等等一系列原因。
历史上,湖广填四川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元朝末年,出身于天完红巾军的湖北人明玉珍入蜀建立大夏国,随迁的乡亲父老有数十万。
明代初年四川又有以麻城孝感乡为集散地的鄂东、江西等地的移民。
这也使得「麻城孝感乡」成为众多川渝人魂牵梦绕的根亲地。
第二次:清代康乾年间的湖广填四川,这次移民对四川影响更大,可以说真正奠定了当代川渝人的结构。
据《蜀故》记载,这一阶段移民以湖南、广东(客家)、福建(客家)、湖北、陕西、贵州等省人为多。
这些移民很多已经融入四川的习俗,但是至今还有许多仍保留了家乡的方言,例如成都市金堂县就有约二三十万操宝佬倌话(湖南邵阳地区的湘方言)的居民,除此之外还有闽南语方言岛、永州话方言岛,而成都几乎所有区县都有粤东客家方言岛,以东山片区最集中。
地方志对此的记载也比较丰富。
同治年间《成都县志》载,移民「多粤东、湖广两省人」。
道光《德阳县志》、光绪《新繁县乡土志》、民国《郫县志》《灌县志》《双流县志》《简阳县志》等各地地方志对移民来源地均有提及,移民以湖广、粤东(客家)居多,次为福建、江西、陕西、贵州等省。
从《蜀故》记载看,湖南省移民数量可能最多。
民国《金堂县续志》还给出了各省移民的具体比例:「楚省籍约占百分之三十七,粤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八,闽省籍约占百分之十五,其余各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
」这样的事件到底给今天的四川留下了哪些「印记」呢?我们不妨从姓氏和遗传(祖源)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从姓氏看湖广填四川很多姓氏显示了四川与两湖、两广等中南、华南省份的渊源。
如唐、邓、曾、钟、彭、邹等。
从以上几幅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这几大姓呈现出从中南、东南向川渝地区迁徙的趋势。
举例来说,钟姓是闽粤客家代表大姓,该姓实际上在湖南不多(湖南东南部也有客家方言区),湖北则更少,在四川却排到了第30 名(2013 年四川户籍人口:钟姓 614507 人,第 30 名),四川若干地区还能排在前 20。
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
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作者:陈典明末清初,经过连年的战乱、疫疠,四川地荒丁亡的情况十分突出,据《四川通志》称,明末兵燹之余,死亡逃徙,“丁户稀若晨星”。
[1] 至康熙三年(1664年),新任四川巡抚张德地在“由顺庆、重庆以达泸州,溯游而上”,沿江观风问俗的过程中,“舟行竟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深林密箐而已”,感叹四川的“寥寥孑遗,俨同空谷”,“有川之名,无川之实”。
[2]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促进四川的经济恢复,清廷所实行的移民就垦政策也就有异于他省。
一顺治年间,除一般性的招徕流民政策适用于四川外,顺治十年(1653年)还特别题准:“四川荒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酌量补还价值”,[3] 试图以耕牛籽种的优待政策招民就垦。
虽然当时局势未靖,但也多少取得一些效果,顺治十七年(1660年),吏部在议复四川巡按张所志的上疏时即称:“四川遂宁县向因地荒民稀,归并蓬溪,今百姓既渐来归,且系行盐之地,应如按臣所请,复设县令”。
[4] 从“百姓既渐来归”、“复设县令”之语,略可体察流民的归复。
康熙以降,移民政策走向多样化、实质化,以时间为序,其政策演变历程如下所述。
康熙三年(1664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上疏中指出:“(川民)流移之众,秦中最多,楚、滇、黔亦有,或阻于关隘之盘诘,或苦于途费之艰难,欲归不得者当不下数万人。
此辈身处异乡,徒作飘零”,若归之蜀中,则成为经营阡陌的版籍户口,因而提出了招徕川省流民回川,“以川民而实川户”的建议。
[5] 在这份上疏中,张德地还请求清廷颁布敕谕,令“各省督抚于各属郡邑逐一挨查,凡有蜀民在彼,尽将姓名、家口造册咨送”,流民如有能力自行回川,即“给与引照,促令起程”,如果“贫乏缺费,注明册内,俟臣捐借口粮,另发舟车,差官搬取”,表现出招民归川的急切之心。
康熙七年(1668年),张德地又提出招徕外省人民入川及其对招徕之官进行议叙奖励的具体办法。
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
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湖广填四川移民相关知识《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
及明末兵败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还不及现在一个大乡镇的人口数。
成都平原残留的极少量人口,大多藏匿在交通不便、战火不易滋扰的荒山野谷中。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
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
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
一些州县人口只剩下10%或20%。
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湖广填四川“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移民入川的第六代后裔开始,四川经过多文化、多民族的大融合以后,涌现出邓小平、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等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在共和国元帅中占五分之二比例的开国元勋,有共和国第五任国家主席,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堪称“大师“的文学巨匠等。
就是因为“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文化和人口质量的影响甚为深远。
《荒书》记载成都城遭受劫难后的情形说:“成都空,残民无主,强者为盗,聚众掠男女屠为脯。
继以大疫,人又死。
是后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
湖广填四川带来甘蔗烟草玉米洋芋甘薯麻婆豆腐
湖广填四川带来甘蔗烟草玉米洋芋甘薯麻婆豆腐继甘蔗之后,雍正七年(1729年),从江西瑞金迁到巴蜀的傅仕和,从家乡带来了烟草种子和种植的方法。
随着烟草种植成功,傅仕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随后,烟草种植在巴蜀普及,经过长期栽培种植,成为了当地重要的产业。
除了甘蔗、烟草之外,玉米、洋芋和甘薯也被移民们带入了巴蜀。
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的《云阳县志》,没有这3种作物的记载。
说明它们在这个时期尚未推广,或未成为当地重要食物,才未引起作者注意。
因为在乾隆初期,有大量的山区河谷土地可拿来开垦种植水稻。
玉米、洋芋、甘薯的推广并成为一些人的主食,应是在山区河谷地带垦辟几尽,人们不得不向坡脊地开展时,而这个时期,应始于乾隆中期,盛于乾隆末期和嘉庆年间。
在湖广会馆的展厅里,有这样一块字牌,上面写明“刘秀标,男,祖籍广东省潮州府兴宁县水洋保窖上村,清乾三十九年(1774年)生。
十四岁时,循母命,由水路入川,至重庆府江津县油溪镇,以牧牛为生,历经磨难。
三十岁时,向同乡筹借八千文钱开办酒坊,辛勤劳作,生意兴隆,终在巴蜀的土地上繁衍出一个大家庭,创造了一个移民创业的传奇。
”这段文字,或许不少重庆人的家谱里都会有相似的记录。
湖广填四川,带来了回锅肉、辣椒、火锅,土地上种植了玉米、洋芋和甘薯,语言上“堂客”也是出自于湖南,甚至于现在的“棒棒”也在那一期间带到了重庆。
湖广会馆特聘研究员、重庆市移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精柱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填四川”,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大量人口的外迁,让广东省也坐不住了。
“广东省就在前往湖南、江西、福建的一些通道上派官员劝阻,称移民回去可分土地还有安家费,但这些人都不愿意回去。
”岳精柱说。
见有官员劝阻,移民们也纷纷贴出告示回应。
湖广会馆里就有一张雍正十一年九月初九写的《往川人民告贴》。
《告贴》写明,往川去的移民不再愿意回去,“因为一是朝庭有政策,鼓励大家移民到四川;二是移民到四川去是做良民不是做刁民;三是有些移民前期在四川已经有了产业;四是移民们已经走出广东,官员们也不再是他们的父母官。
湖广填四川的读书心得
现今社会,人趋实惠,多无兴趣了解历史真相。特别是
这一类移民史,不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尽说艰难处境中的 劳 苦生涯,更不容易吸引读者。肖平自甘冷落,意欲唤醒四川 年 青一代,知晓祖先奋斗过程,重温吃苦耐劳精神,以期历史 资
源古为今用,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坚强我们的人生态度。
此书尤以第三章和第四章最为精彩。主要讲述了移民过程 之艰难困苦,创业成功之欢笑豪情,具体交代,生动陈说, 史 实确凿,文情并茂,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勇气和力量,祖先们吃苦耐劳,不 畏困难,坚强不屈的光辉形象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中。 在人生旅途中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一些坎坎坷 坷,如果当你遇到困难心情焦灼的时候,当你事业处于低 迷烦躁忧郁的时候,当你的生活出现了不如意的时候,不 妨请你静下心来看看《湖广填四川》,或许它会成为你精 神的食粮,心灵的鸡汤。
第四章
异乡人的舞蹈
土地和幸福 迟到的泪水 品尝家园的滋味 生活在别处
方言的纠缠
在戏台上狂欢 移民世界今日观察
四川的“土广东”
第五章
重现的家园
在四川的茶馆里 我爱我家 外来手艺与金色土地 人才叠涌的时代 “新四川人”与“新四川文化”
《湖广填四川》的写作特点:
你为什么“解手” 张献忠的喊叫 屠夫的面孔与英雄的背影 一个村庄的记忆
第二章
满目疮痍的土地
三百年前见闻录 两个遗民的战时笔记
一望无际的忧伤
巡抚的奏折和皇帝的诏书
第三章
到四川去
有一片土地在召唤 三个移民家庭的入川亲历 “麻城”情结 凭什么不让我们去四川
湖广填四川的真相《三》
湖广填四川的真相《三》范端雅最终带着5个儿子一起移民到了四川,并落户在四川叙永。
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从湖北湖南邻近一带入川,最快也要一个来月。
更远的例如从广东、福建等地出发,则最快也要三个多月。
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为了移民四川,不惜变卖家产、倾尽家财出行。
雍正四年(1726),来自广东兴宁的廖奕珍,就将全部家产变卖后,取得现金120多两银子“入川”,当时,廖奕珍带着妻子彭氏和年龄分别为16岁、12岁和8岁的3个儿子随行,当他们一家5口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荣昌县西街歇息时,已经用光了全部盘缠。
“斯时也,盘费既尽,家无斗筲,举目无亲,借贷无门,拮据瘁瘩,固所难言。
”为了冒险到四川寻找幸福生活,来自广东长乐(五华)的钟宏予,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带着三个儿子一起启程入川,当走到湖南浏阳时,钟宏予已经是身无分文。
钟宏予只得带着三个儿子留居在湖南浏阳,靠着砍柴卖柴为生,经过“奋力斩棘披荆,樵采三年,珠积寸累”,才终于攒了100多两银子。
于是,雍正元年(1723),钟宏予带着三个儿子再次出发,最终历时40多天,步行到了四川简阳县踏水桥,并在当地安家落户。
来自广东的曾廷槐,也在康熙年间带着弟弟们从粤东出发入川,当步行到半路时,他们的路费已全部用光。
当时,曾廷槐的六弟和七弟都还小,于是二弟主张将两个年幼的弟弟都给卖掉来换路费,曾廷槐坚决反对。
他说:“兄弟同气也,忍割同气以自生乎?亲灵必难相容也!”于是,曾廷槐将自己穿的衣服和妻子陈氏的首饰全部卖掉“以资前行”,最终才得以步行到了四川金堂,后来,他们落户在四川简阳,并以租田耕耘谋生。
蜀道难行,蜿蜒崎岖,却也彰显情义。
康熙年间,来自湖南安化的谌安仕,靠着一根扁担和两个箩兜,将两个年幼的弟弟谌安忠、谌安位,一路挑到了四川三台县景福镇。
二十多年后,弟弟谌安忠娶妻生子,他的后裔为了纪念伯祖谌安仕疼爱弟弟们的情义,特地在景福镇建了一所“笃祜祠”来纪念谌安仕,这座祠堂有一副对联,联文写的是:友爱笃前人,三千里外双肩弟;贤劳感后辈,二十年来一报功。
湖广填四川:天府之国的复兴之路,四川盆地的涅槃重生
湖广填四川:天府之国的复兴之路,四川盆地的涅槃重生中国哪个省的人口最多?据人口普查的结果,广东、山东和河南依然位列前三,分别是12684万、10170万、9883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1997年重庆从四川拆分成为直辖市之前,四川才是中国人口排行榜的首位,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四川重庆合计达11584万的人口中,有超过一大半人的祖先都是外来户,是数百年前,从东南方的湖广、云贵迁来,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油画刘遂海纵观人类历史,充满着因各类缘由而产生的大规模、定向的人类迁徙。
战争在历史的深处,往往是人口迁移的第一因素,比如历史上的“永嘉丧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等几次大规模自北向南的人口迁徙都是因为战争,还有近代因讨生活而迁徙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而“湖广填四川”则与之皆不同,它是由清政府政令下的人口迁徙,并非是完全的自发行为,但却为四川盆地注入了无以伦比的新鲜血液,改变了四川。
湖广填四川实际上,“湖广填四川”并非是四川盆地第一次大规模接纳外省人口。
作为偏居我国西南、处于高山环绕中的红层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四川盆地温暖湿润,拥有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紫色土,且远离古代核心博弈区,在宋代前,一直是一块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
作为偏居我国西南、处于高山环绕中的红层盆地,四川盆地在宋代前,一直是一块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
春秋时期,四川盆地是古蜀国和古巴国的领地。
公元前316年,秦国出兵灭巴蜀后,下令“移秦民万家实之”。
此后,不断有北方移民迁往四川盆地。
由于水土丰饶,少有自然灾害,四川盆地西侧的成都平原很快就成为与关中平原齐名的天府之国。
再加上地形封闭,山川险固,直到唐代,四川盆地都没有多少大规模战乱,因此人烟稠密,经济富庶,繁荣程度毫不逊色江南。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安史之乱爆发后,在都城长安危急之时,唐玄宗果断选择退往四川避难。
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在都城长安危急之时,唐玄宗果断选择退往四川避难的原因,他希望借四川盆地的易守难攻暂避锋芒,而后凭借四川财富的支撑再杀回关中,平定叛乱,收复失地。
孝感与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
孝感与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展开全文孝感,曾是楚北经济发达的地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人丁兴旺,具有农耕社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孝感籍在明清两次填川大潮中,较之其他移民,具有移得早、去得多、时间长、分布全川等显著特点。
学者孙晓芬编撰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该书几十次地提及“麻城孝感乡”和“孝感”。
撮要如下:《邻水县志》,介绍包氏自孝感迁蜀始末,“湖北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依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
还载,甘氏自孝感迁来后成为邻水大族;孙姓“原籍湖北孝感,明洪武2年(1369年)落业县境蔡家坝”。
新修《南川县志》称,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咸丰《云阳县志》,“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明洪武时湖广麻城孝感敕徙来者,北岸康雍寄籍者,亦唯湖北湖南人多”。
《新宁县志》(今开江),孙姓来自孝感。
《大邑县志》,李姓“先祖李朝舟于康熙年间,由湖广麻城孝感迁居大邑依仁乡”。
另外,《南溪县志》:“今蜀人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
民国《荣县志》:“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隆昌《刘氏族谱》:“吾家起自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明初入蜀”。
新修《三台县志》,清道光年间,孝感迁来回民数户,以马姓为最多。
民国《泸县城志》载崇祯年间泸州分巡佥事吴登启《招民榜文示》:“迨我国初,亦移麻城孝感之民,以实富、荣二邑”。
内江《黄氏族谱》:“明洪武初,以为四川乃近西隅夷地,非德化不能测也,唯孝感乡人民可以化之。
诏饬许多专差逐遣。
凡明初来者皆麻城孝感乡人也”。
作为中国移民发祥地之一的孝感,县志记录了杨春等多人移川情况;族谱方面,仅随机所看到的十几家统计,都有元末明初及清朝前期移川的记载,如杨店杨氏,便有30多户(兄弟)。
明玉珍和红巾军溯源湖广填四川,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军入川,是孝感移民较多的主要原因。
明玉珍,湖广应山县人。
清光绪9年(公元1883年)《孝感县志》载:元顺帝至正11年(1351年)颍蔡兵起(指河南义军),聂高宗、许成僭号据应山,分其党据孝感等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湖广填四川》有感
看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湖广填四川》这部砖头般厚的小说,我就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一个阴雨绵绵、云层低低的下午,天空似乎马上就黑下来了。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对母亲说,我们回去了吧。
母亲感到奇怪又好笑,说这就是我们的家,回哪里去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幕依然存于脑海中。
现在细细地想来,我们都还是有地方可以追溯这个回的方向或者说是地方的。
比如乡下老家,再比如早已成为了众多四川人精神寄托之所的湖北麻城孝感乡。
从网上百度知道,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整个四川,应该还包括现在的重庆等地,人口仅有9万余人。
蜀地虽是偏居于中国西南一隅,但它广阔的土地,用当年区区的9万和现在蜀渝两地1亿多人口来比较,不难想象当初它是何等的人烟稀少。
难怪乎,现在四川人十之八九言及各自的祖籍时,都说是湖广填四川来的。
说的人往往还把手腕处露出来看,说祖上都是被绳子绑着押来的,以至于还创造了一个词:解手(上厕所)。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来自麻城孝感乡,可时间像滔滔远去的逝水一样,给寻根的溯源之旅带来了非常之难度,以至往往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都不易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当年的填为什么没有更多更细的记录呢?或许是因为当初兵荒马乱户籍制度不健全造成,也或者流离失所的人就像随风而去的草籽一样,各自散落于祖国版图的角角落落,没来得及想到要为溯源客从何处来的后来者留下片言只语的纸上印痕。
所以,现在往往只有在尚未散失的古老族谱中,偶尔还可以搜寻到一些当年的历史。
在广安本土作家群里,早已有人对湖广填四川这一题材进行挖掘和写作了。
最先看到的是邻水作家陈仲质的中篇小说《邻州拓荒人》,继而是邻水作家张大斌散文集《柔软的幸福时光》里的文章,他强烈地表达了对湖广填四川数百年后的寻根情绪。
这次又有幸看到陈智敏和陈德富携手合作,不辞堆垛之苦,忍着伤痛,忍着病痛和高血压心脏病的折磨,日日写,不间断,寒暑更替,朝朝挥汗,暮暮冒寒,殚精竭虑,数写其稿,于2008年底码出洋洋洒洒52万余字的大作《湖广填四川》。
小说分跋山涉水和披荆斩棘上下两部,上部写到四川途中的动荡颠沛,下部写拓荒之艰难。
小说从时任四川巡抚张德地上书请求填四川起笔,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齐头并进,一面写陆路,一面写水路。
作家为了尽量还原历史,在写作中大多材料忠于事实,参考了《巴蜀移民史》、《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洪门青帮袍哥》、《张献忠在四川》、《蜀碧》、《蜀乱》、《陈氏家谱》、《邓氏家谱》、《姜氏家谱》、《蒲氏家谱》等许多书籍。
图书出版后,为便于阅读,作家又一丝不苟地作了勘误,将勘误表附于图书之中。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在《湖广填四川》序一《呕心沥血写华章》中高度赞扬作家(陈智敏)写作的坚韧与执著,眼光独特和视觉敏锐,集中体现了四川全省600万残疾人的自强和创新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陈姓家门作家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已经合作了多年,一起写出了《嫂娘》、《辛亥保路》、《大山儿女》、《嗨,王老汉》等多部小说,这些作品有的获得广安文艺奖,有的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有的获得《小说选刊》征文奖等各种奖项。
这些奖项的获得,证明了他们的写作实力。
在中国人口迁徙的历史上,无论是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还是填四川,它们都是与生存、生活和发展有关。
灵长的人类主宰地球,在代代传递繁衍生息的火炬之际,同时抽出时间回过头去思考客从何处来,应该不仅仅成为文学表达的一个载体,它完全也应该纳入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只有溯源过去,才不会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