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摘要:语文是基础的教学科目之一,在全面推进和实施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为了全面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当前的学科教学模式转变需求较大,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逐步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本文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引言: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复杂、需要不断深化的课题,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出台,说明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非常重要,不仅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更要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保障。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教学任务的根本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逻辑、形象、直觉三个方面。
思维模式训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经过观察和分类后的系统总结和比较分析。
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主要取决于他的思维品格,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
(二)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应用”理解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新旧版哪种教材,里面都配有相关的内容总结,但在旧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及学校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所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增强语文在实际中的应用。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努力去寻求解决方案。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这种转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打破,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教师通常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现在,教师更多地扮演辅导、
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角色。
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引
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其次,课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注重对经典
文本的解读和理解,而新课标将重点放在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
培养上。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不仅注重文本研读,更着重于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
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最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
价主要是以考试为主,注重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在新课标下,评
价内容和形式更多元,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理解文本和表达能力
的能力。
此外,更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能够
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的
角色、课程内容以及评价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转变是为了更
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的一座知识宝库,古诗词则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新课标也与时俱进地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是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
下面,就小学古诗词教学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策略。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
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
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
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
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
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向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是学生产生疑问。
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二、丰富教学手段,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
例如,在学习《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
倡导陶冶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倡导陶冶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作者:王芳芳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2013年第04期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的老师功利性色彩较为浓重,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语文陶冶教学模式通过对无功利性课堂的构建,使学生能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增加文化积淀,实现对其人格的理想塑造。
一、小学语文陶冶教学发端及内涵由于大众对应试的关注,造成语文教育越来越偏向于对其工具性的功能的重视,而忽略对语文人文性的关怀。
从语文的本体来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即语文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语文和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
①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有思想、有责任感的教职人员,开始思考语文教育如何来承载传统文化精髓,提倡关注语文的人文功能,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主张用陶冶的方式借助于一定的情境设置,实现语文教育文化传载功能的回归。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语文教育的陶冶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陶冶和熏陶来向学生传导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实现学生良好人格的构建和素养的提升。
因此,小学语文陶冶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教学文本的文化因素,通过良好情境的创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并由此健全人格的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陶冶教学模式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陶冶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和熏陶,可以促进其多方面的成长。
1. 理想化人格塑造。
语文教学的文本,特别是古代经典之作,都是前人的思想精髓,是其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前人语言的精练、意境的深远和文思的巧妙,还能从其中感受到其人生的体验和智慧的广博。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言行举止、情感体验、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念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起到陶冶人格情操,净化思想心灵的作用。
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的探索——范佳华语文教学智慧
姜 、 面 美 、 境 美 、 义 美 等 美 的 掏成 , 是 好 作 品 好 画 意 语 凡
的历 史 使 命 .因 此 我们 不 能用 对 待 物 理 世 界 的方 法 来
对待语 文. 应该还原语文的生命本质 . 而 力求 把 语 文 教 学 的过 程 作 为陶 冶人 性 、 醒 生 命 的 过 程 不仅 让 学 唤 即 生 学 习 知 识 、 握 技 能 , 要 求 得 安 身 立 命 之 本 , 学 掌 又 使 生 享 受 文 化 , 冶 性 灵 , 养 感 情 , 精 神 的 世 界 里 实 陶 滋 在
现 生 命 的超 越
一
文 本 都 是 以 其 特 有 的 审 美 构 成 、 美个 性 而 存 在 的 。 审 学 生 在 这 种 世 界 中徜 徉 . 会 汲 取 营 养 、 养 心 灵 , 高 便 滋 提 自 己的 修 养 就 我 们 的汉 字 来 说 ,它 充 满 着 特 有 的魅 力 , 一个 字就 是 ~ 幅画 . 首 诗 , 富 有 文 化 的 意 蕴 。 每 一 都
学 作 为 人 类文 化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语 文 是 生命 的 符
情 感 . 强 有 意 识 的理 性 学 习 活动 . 面 提 高 学 生 的语 加 全
文 素 养 和 人 文 素 养 的 课 堂 教 学 山 东 平 邑一 中范 佳 华
号 , 人 的一 种生 命 活 动 形 式 。 在 语 文 中认 识 了 世界 是 人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它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改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调整。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析。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的多是对文字、语言的传授和理解,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感、审美情趣、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诗文背后的文化内涵、体验古代文学作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组织一些文学阅读活动、语文写作比赛等,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与传统教学的一大不同之处。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课文的讲解和理解,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阅读活动、设立阅读角、鼓励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或文学作品,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读懂文章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编写自己的作文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的熏陶,促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也更加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讲解,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探究和发现。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明确 语 文 教 学 思 路
语文教学 , 就是要通过大量 自主的 “ 读——悟——写” 实
对 文本感悟 的基础上产 生的 , 是从读 中获得 的。 以语 文要 所
L AOQuJ ANSHE一 l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 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嗽8
老 区建设
L O 1 N HE A QU J A S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李
【 提
敏
要 】在新的教 改理论指导下 , 各种 不同的教学方法被教 师所探 索和 实践。笔者经历 多年语文教 学工作 , 认
为要真正提 高学生语 文学习能力和素质 , 必须真正 以学生为主体 , 照学生学习的规律 , 就 按 促进语 文的学习。 于此 , 基 笔者在所教的班级开展 了两年 多的教学方法 实验, 索出一种适应 当前语 文教 学的教 学方法—— “ 探 读—— 悟—— 写”
文教学 中, 让学生抓住 “ 金色” 一词快速阅读 , 要求人眼看得
快, 入脑想得快 , 边读边想 : 课文 写了一件什 么事 ?课文 的题
目是 “ 金色的鱼钩” 这 个鱼钩真 的是金色 的吗 ?作者为什么 ,
说“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L 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L, 。通过 初读 , 学生脑海 中有 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
式” 教学模式仍在一定范 围内流行 ; 忽视文章整体美的 “ 深究 式”教学方式仍大量存在 。所有这些都有悖于 《 语文课程标
准》 关于课程性 质的阐释——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 。因此 ,
需要 一种新 的教学方法使语文不仅仅是作 为一种工具 ,而且 更要体现人文素养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
积极鼓励学生 ,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 处于身心发展 的初级 阶段 ,在课 堂 的学 习过程 中, 注意力容易分 散。为此 , 教师必须培养学 生的语文 学习兴 趣, 以帮助其集 中注意力 , 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 针对大多数小 学生对新 鲜事 物充满好奇 的心理 ,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同
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 通过他们的亲身体 验 , 感受教学情境 , 不断 提高语文课情 境教学 的质量 。针对课文 内容 , 让学生 自己通过 表演 、 演讲等方式创设 情境 , 教师在这一过程 中主要扮演 引导 者 的角色。让学生在表演过程 中体会课堂教学 的主要 内容 , 提
念, 创新教学 方法 , 通过创设和谐愉快 的教学 情境 , 培养小学 生 的语 文学习兴趣 , 并将语 文教 学与学生 的生 活相 结合 , 以不 断 提高语文教学 的质量 。 参考文献 :
三、 创设教学情境 。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 昧性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 、 做 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积极
所学知识 。 五、 结合生活实际 。 增 强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的 生活 性
的问题 , 通过做游 戏 、 讲故 事的方式 , 激发他们 的学 习积极性 。
浓厚 的学 习兴趣可以使思维 处于最活跃 的状态 , 能够使大脑 以 最快 的速度去接受所学 的知识 。此外 , 小学语文教师还可 以通
的课堂表演 做出评价 ,以激 发学 生课 堂学 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
性。
四、 利用多媒体 , 营造和谐愉快 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教 师可以充分利用 多媒 体设 备创设 轻松愉 快的语文
课 堂教 学氛围 。 多媒体 技术在语文课堂上 的应用 , 为教师创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探索
乐嬉游 而惮拘捡 ,如 草木之始萌 芽 ,舒畅之
陶冶式 的教 学方法 ,了解 陶冶式 的教 学要求
的学习 ,能够 通过特殊 的教 学模式 ,教学思
2 . 5采 用 自身体 验 的途 径 ,来 增强 小学 和教学方式 ,在探索 中,加 强了对小 学语 文 在培养 了学 生观察能力 的基础上 ,通过 想 ,培养儿 童对 于语文知识 的情趣 ,丰富 了
影 响 ,小学语文教育推行的是标准化的考试 , 式 的教学 目标
在学 习语 文 中 的创造 性 以及 个性 的 思维 空 就是 引导学生通 过学 习去感受 美的意境 ,通 忆 ,教师可 以在 课堂上通过 让学生扮演 各种
间。仅仅将 学习限制在 死记硬背 、紧抓课本 过 审美的观念去 提高 自 身 的修 养和能力 。这 各 样的角色 ,来 丰富课本上 的知识 ,生 动 的
知识 的范 围 中,因此在 新课标 的背景下 ,提 就要 求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要培 养学生语文 的 场 景能够调动 学生 的思维空 间 ,能够增 强学 倡语文教 学陶冶式 的教学模式 ,不 断的改革 审美 能力 ,以及 审美 创造力 的发展 ,提高 审 生 的感悟能力 。 教育 ,重视 培养小学 生的个性发 展 ,提高学 美 的观念 ,重新 的认识事物存在的性质等。 习的效率。
2 . 2采用深情式 教学 ,内在 的教学模式
忌赛 马 》一课 中,教 师采用 的是 扑克牌 的游
万 事皆有情 。从 内在 的情感上 发扬 陶冶 戏 ,引导学生借 助扑克牌来调换 马 的位 置 ,
情感并 且能够最 大限度的挖掘课本 中蕴含 的 学 生的学习方式 ,潜 意识 的引导学生进行 独 3 . 2创设情景 在小学语 文陶冶式 的教 学中 ,通过情 景 创设 的方式 ,达 到教学 的 目的 ,能够生 动 、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通过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注重情感体验和文本理解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课堂讨论、情境再现等方式,使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内涵,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注重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关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跨学科的整合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跨学科的整合教学成为了新的教学趋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比如可以将语文与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多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五、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在新课程改革下,评价的多样化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方面。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的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的探索摘要:陶冶是以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为核心,将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一种育人方法。
本文在简要介绍陶冶式教学模式及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发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陶冶式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语文教育作为汉民族的母语教育,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负载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蕴涵着独属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推行标准化考试,抛弃了游戏特性,忽视了儿童的创造性而过分强调答案的标准化和客观性,将小学语文教学限定在死记硬背、重知识轻能力、重训练轻陶冶的狭小空间。
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展开改革,推行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陶冶式教学模式简介陶冶是以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为核心,将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一种育人方法。
二、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因其所面对对象的特殊性而具有其特殊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项:(一)形真: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形式基础。
形真是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形式基础。
“形象”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的,要对小学生进行陶冶教育,教学内容首先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见可闻,才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受到优美语言的滋润和陶冶。
(二)情深: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内在心理依据。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正是陶冶式教学的内在心理依据。
陶冶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发掘文本蕴藏的思想感情,更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以情感人,靠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使其在情感的激动中、在情感的洗礼下涵养情性,澡雪身心。
(三)审美: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核心目标。
语文之让学生陶冶情操
语文之让学生陶冶情操陶冶情操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和阅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本文将从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诵读经典文本和参与语文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通过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感悟和独到见解,进而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读梁实秋的《故都的秋》,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进而培养起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能从中感悟到生活的不易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艺术和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美的作品,学生可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可以让学生欣赏古人笔下描绘的美景和婉约的情感,通过欣赏、品味、解读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进而影响其审美情操的形成。
诵读经典文本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诵读文学经典,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去感受和表达作品中的情感,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诵读《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来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
通过诵读经典文本,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塑造积极向上的情感。
参与语文活动是培养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之一。
语文教育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在假期可以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并分享书中所感所思;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诗歌朗诵或文言文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操。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解读与思考:语文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的探索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解读与思考:语文教学理论及其实践的探索摘要我对语文教学理论的探索,是从文本解读切入的,力图解决文本教学迫切需要的问题。
随后,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致力于语文教学理论的研讨,包括解读理论、文化理论、本体理论、陶冶理论、语用理论等,逐步开拓了语文思想的天地、语文智慧的原野、语文建构的场域,以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视角去发现语文教学活动内在的尚未发现的真义。
关键词解读、文化、本体、陶冶、语用我是从七十年代初做民办教师教语文的,后来上大学留校又到山东师大附中教语文课数年。
那个时候,我最深切的教学感受,就是沒有什么教学方面的书读,很缺乏教学理论读物引领教学实践,陷入“教什么,怎么教”的困惑之中。
给本科生讲“教材教法”这门课,就是讲教材课文和什么教学步骤和环节,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因为“没什么用”。
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很“瞧不起”,大都不重视这个学科。
特别是有学生说山大的毕业生当语文老师上语文课可好了,可并沒学过什么“教材教法”,我们还上这个课吗?这种说法深深刺痛了我。
始于八十年代中期,我就下决心要改变学科的这种“尴尬”处境,打破“教材教法”的教学局限,开拓教学的新路径,要建构象其他学科一样的理论体系。
或许这是对学科建设的教学期望吧。
为此,我怀抱着一种对语文学科的期望冲动,逐步开拓了教学研究的一条路,这就是从文本解读切入,探索文本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即,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展开语文教学理论的研讨,包括解读理论、文化理论、本体理论、陶冶理论、语用理论等,逐步开拓了语文思想的天地、语文智慧的原野、语文建构的场域。
这里不再以原有的僵化教学模式作为施教的起点,而强调的是语文课改取向和教学新思想,强调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视角去发现语文教学活动内在的尚未发现的真义,重新审识和调整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并力图作出更为简洁和合理的概括描述,强调在创新探索中实现语文教学切有成效的理论与方法、理念与智慧、思路与秩序的新建构。
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摘要: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注意教学角色的转变,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注意教学的艺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笔者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教学体制不断地进行升级、变革。
新课标的背景下,学校及社会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应该多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指导的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要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注意教学艺术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怎样注重教学的艺术呢,笔者将在下文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加强情感的投入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要能够投入足够的感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要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要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时候受到情感的熏陶。
要在教学中投入感情,首先就应该要在教学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在备课的时候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
教师只有备好课,先体会到了文章的感情,才能够在教学的时候具有感染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感情的熏陶。
无论是什么文章,小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所以教师就应该要注意进行引导。
教师应该要明确地把蕴含在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语向学生传达,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
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适当地创造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在课堂上是很受老师影响的,很容易被教师的情感所感染,也很容易被文章中的情节所吸引。
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适当地创设一些情境,来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激发学生的感情。
教师要能够用自己的感情来激发学生的感情,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途径探析
文 教 学 的针 对 性
提 高 语 文 教 学 行 效 性 ,功 在 课 f 学 校 耍 积 极 地 、 造 性 地 开 展 集 m。 创 体 备课 。 集 体 备 课 时 间年 级 教 师 要 先 分 工 ,每 位 教 师 主 备 几 篇 课 义 , 同
年 级( 语 文备 课组) 师 应 以说课 或 教
后涉及 的 惯耍提前渗透 , 真 让 学
生爱语义, 学 习。 会 汉 语 拼 音 教 学 应 注 意 _幼 儿 园 _ j
导 学生 在 写 字 中 学 习 做人
阅 读 的快 乐 。 习作 教 学 耍 少 写 或 不
阅读教学要注 意低 、 、 巾 高符阶 写 学 生 九 话 可写 的 作 义 ,着 眼生 活 ,
方 法 阅读 注 意 组 织 丰 富 多 彩 的 阅 观察 生 活 , 于 及 时 捕 捉 学 生 生 活 中 善
象 教 学 , 化 记 忆 , 造 机 会 , 励 运 强 创 鼓
读 活动, 多角度 、 提倡 有创意 的阅渎, 的热点 和亮点,注意 丰 富学校生 活,
学生之友 ・ 学版 2 1 年第 2 小 0f J 期
形 式就 主备 的教 案进 行 研 讨 和 优 化 , 接 着 … 主嵛 者 上课 然 后 组 织 听课 教
师 课 , 思 目标设 定 、 程预设 等 反 流
方 面 的达 成 度 。 集 体 反 思 后 形 成 的 精 当 教 案 , 他 教 师 可 以共 享 , 复 其 但 备 时 应 结 合 奉 班 实 际 加 入 个人 创 新 ,
一
磨炼 , 一 面 , 着 培 养 奉 学 期 教 耍 材编排 的学 习 习惯 ; 一方 面 , 以 另 对 往 学 过 的学 习 习 惯 耍 常 抓 不懈 , 今 对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蕊姗
课, } . 诗 丈
小学语 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赵 海 霞
( 江苏省 淮安 市洪泽县 黄 集 中心 小 学,江 苏 淮安 2 2 3 0 0 1 )
【 摘 要 卜 学语 文 陶冶性教 学有 两个 重点 ,一是 注重环 境的 塑造 ,二是 广泛 开发语 文知识 ,加 大知识 对 学生的影 响程度 。 【 关键 词 J 、 学语文 ; 陶冶性教 学 ;探 索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 G 6 2 2 【 文献标识码 】 A 语 文在 当代是 一 门重 要学 科 ,从 教育 的观 点出发 ,语 文可提 高 学 生 的文 学修 养 ,加强学 生 的洞察 能力 ,培养 学 生广博 的知 识 ,陶 冶学生 的 审美 情操 。语文 在古 代是 多种 学科 的综 合体 ,教学 方式 除 了灌输之外,主要以陶冶为主。经过数千年的演进 ,语文教育至今 已形成 了多元 化的教 学 方式 ,然而 内容在 变 ,方 式在变 ,陶冶性 教 育 的内涵 却始 终没有 改变 ,这 与 中华 民族 的语 言 美 、文字美 有着 莫 大 的关联 。
( 三 ) 开发教 材知 识 当前 ,许多 小学语 文教 师只注 重语 文教学 的工具 性功 能 ,课 堂 教 学 中强调 “ 教 ” 的功 效 。诚然 ,小学 生理 解能 力有 限 ,多 “ 教” 无可厚 非 ,然而 过度 的 “ 教 ” 会造成学 生 的依赖 性 ,最终 导致 不教 不学 的尴尬局 面 。
一
陶冶性教学概述
如 《 黄 果树瀑 布》 一课 。在这 课 中,笔者 开篇 即引导学 生们 想 象 “ 大 自然 ”的景 致 ,其次让 学生 们去 课文 中找 出关于描 述 大 自然 的 语句 。通过 总 的意境 联想 ,使学 生们 首先 在心 中大致 勾勒 出黄 果 树瀑 布 以及周 围 的 自然 景观 ;然后 通过 细节联 想 以及 文本认 识 ,可 引导 学生 一步 步走入 意境 ,进 而领略 课文 的全貌 。 学 生对 课文意 境 的理解有 赖于学 生 的感受 能力 ,以及 想象力 , 而两种 基本 能力都 不是 一朝 一夕就 能够 养成 的 。因此 ,陶冶性 教 学 既要在 每堂课 上有 所体现 ,又 是一项 长期 的任务 。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当前教育教学之探索
在不断变化 ,这一切更是对传统 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 的模 式是一 大 考验。因此有必要摒弃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 , 比较陈 旧的内容方法 , 减轻 中
题 。 界 多极 化 , 济全 球 化 , 息数 字 化 的不 断深 入 发 展 , 人 才 的 需 求 也 世 经 信 对
新能力, 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性与独立性 的培养。
三、 践行新课程理念 。 注重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小学语文这一 门课程不仅 要使学 生具有适应实现需要 的识字 写字 能 力、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 口语交际能力 , 而且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和审美情趣 。那也就是说 ,小学语文不仅是 一门培养学生分析运用语言能 力, 丰富语言积累 的课程 , 更是陶冶学生情操 , 发展不同的差异个性。 培养学
练 都 必 须 紧 紧 围绕 实 施素 质 教 育 这 个 宏 观 的整 体 目标 , 后 再 加 以 细化 、 然 分 解 、 定 出每 一 个 课 堂 的微 观 的具 体 的 目标 , 学 生进 行 听 、 、 、 的 训 制 对 说 读 写 练 , 程 贯 穿和 渗 透 到每 个 教 学 环 节 中 , 实 到 实 实 在 在 的课 堂 上 , 而 实 全 落 从
、
转 变 思想 观 念 , 新 教 育思 想 , 素 质 教 育 的 目标 渗 入 到 小 发起学生蓬勃的情感 。其次 , 小学语 文教学的 内容之 中, 更 把 在 其实蕴藏着丰 富
学 语 文 的 教 学 目标 之 中
小学语文的陶冶性情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的陶冶性情教学探索作者:王树绵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1期文/王树绵摘要:小学语文正在回归传统,趋向于陶冶性情教学。
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陶冶功能,主要讨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陶冶性情本质的探讨以及陶冶性教学功能在学习语文课堂的实践两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本质;实践小学语文教学的陶冶性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陶冶作用,所以,我们对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探索,就是寻求传统文化的回归,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应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训练过程,应着重于学生心灵的洗涤,性情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建构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一、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本质追溯我国古代的教育,就可以发现,语文的陶冶性教育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启了“兴观群怨”的诗歌教育源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也就是说,诗的教育更加注重其社会作用。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诗意语文、情感教育当作语文教学实践的终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语文教学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与韵律美,获得初步的情感熏陶。
优美的语言文字对学生的心灵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受到的熏陶与感染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打下牢固的基础,并且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深远,因此,语文课堂中的陶冶作用应该逐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1.诵读经典,陶冶情操学习语文教育是学生情感态度形成的初始阶段,小学生心理比较简单,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却异常强烈,因此,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本着积极健康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在学生诵读内容上精挑细选,比如,诗词、童话、寓言等,它们简单易懂,思想内容积极向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一些中华传统的经典素材也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诵读内容,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的良好载体。
小学语文陶冶情操的艺术
小学语文陶冶情操的艺术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它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陶冶情操的艺术。
通过语文的学习,小学生可以培养情感、塑造个性、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对文化艺术的了解。
本文将从阅读、写作、诗词和语言运用四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如何陶冶情操。
首先,阅读是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感情、思想和人生哲理,进而使自己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和升华。
比如,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孩子可以对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公感到愤怒,进而发出奋起抗争的豪言壮语;读了郑渊洁的《我的爸爸是李刚》,孩子可以领略到家庭温暖与父爱的伟大。
通过阅读,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情感的体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其次,写作是培养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写作,小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展示个性和特长。
写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小学生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词语、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编织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比如,写一篇游记可以展示出小学生的冒险精神和好奇心;写一篇童话故事可以展示出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幻想世界。
通过写作,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形成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
再次,诗词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通过学习诗词,可以欣赏其中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和艺术之美。
诗词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优美的音韵、独特的表达和深远的意蕴来打动人心。
小学生可以通过背诵经典的文言诗词,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感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同时,也可以通过创作简单的童谣、诗歌等形式,培养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审美能力。
最后,语言运用是培养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恰当的语言运用,小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传递情感和思想。
小学生可以通过语言的运用,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可以通过语言的精细运用来打动他人的心弦。
比如,小学生可以通过写一篇感谢信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通过一篇励志演讲来激励自己和同学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忌赛 马》 一课 的教学为例 , 我校 有位老师在 答案的标准化和客观性 , 将小 学语文教 学限定在死记 硬背 、 重知识轻 能力 、 丰 富的人文 陶冶。 以五年级《 学生 自主理解课文的重点 内容 和关键语 言” 的教学 目标时创设 了摆 重训练轻陶冶的狭小空间。在新课标背 景下 , 通过对 小学语文教学展 开改 完成 “ 革, 推 行 小 学语 文 陶 冶 式 教 学 , 具 有十 分 重 大 的意 义 。 扑克 的游戏情境。首先 , 用扑克牌的点数来模拟 第一轮比赛 的胜 负。上课 以前 , 教 师先发给每一位学生点数不 同的六张牌 。让学生用六张牌分 别摆 陶 冶 式 教 学模 式 简 介
一
、
Hale Waihona Puke 陶冶是以社会 主流价值 理念 为核心 , 将 教育意 向和教育内容 寓于 生动 出“ 上等对上等 、 中等对 中等、 下等 对下等 ” 的第一次 比赛情况 , 三 场下来 , 反胜 ” 时, 教师 先让学 生调换 手 中扑 克牌 的 出场顺 形象 、 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 中, 对学 生进行潜 移默化 的熏 陶和感 染 的 田忌都输 了。在理解 “ 种育人方法。我国语文教育具有深厚 的陶冶传 统, 明代思想家 王守语就 序 , 结果 , 一部分学生用 自己手 中的扑克牌摆对 了, 田忌的马调换 一下 出场 获得 了胜利 ; 另一 部分学 生却发 现摆不 了—— 田忌 的马调换 一下顺 曾经有语 : “ 大抵童子之情 , 乐嬉 游而惮拘捡 , 如 草木之始萌芽 , 舒 畅之则条 顺序 。 并不能获胜 。这是 为什么 呢?诀 窍就在于课 文 中“ 怎么样 反败 为 达。 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 . 必 使其趋 向鼓 舞, 中心 喜悦 , 则其进 自不能 序 以后 , 已。譬之时雨春风 。 霈被卉木 , 莫不萌动 发越, 自然 日长月化 。 ” 春 风化雨般 胜 ” 的句子。在这样矛盾交锋的情况下 , 学生进一步投入地 阅读课 文 , 很快
游戏的同时感悟语 言、 体会情感 。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 因其所面对对象 的特殊 性而具有其特殊 的要 求,
具 体 来 说 主 要 有 以下 几 项 :
1 . 形真 :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形式基础 形真是小学语文陶冶性 教学的外在 形式基 础。“ 形象” 是教 学艺术 的 本质属性之一 , 儿童往往是通 过形象去认 识世 界 的, 要 对 小 学 儿 童 进 行 陶
一
的陶冶教学法 , 正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
二、 小 学 语 文 陶 冶 性 教 学 的 基 本 要 求
发现 “ 齐威王 的马 比你 的马快不了多少” 这句话 的关键作 用 , 并通过读这句 话 进一步认识细致观察 的重要性 。 通过对 游戏场景 的创设 , 教师 明快简捷地 引出教学 内容 , 既调 动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 又搭 建起学 生读书 、 领会、 理 解的桥 梁 , 使 学生 自己在完成
汉语 文教 育作 为 民族 的母 语 教 育 , 传 承 着 我 们 民族 的 文 化 、 历史 传统 , 小 学 语 文 陶 冶 性 教 学 面 对 的 是 6~1 2岁 的 小 学 生 。 因 此 , 在 教 学 方 法
负载 着我们 民族 的情 感、 思 想和哲学 , 饱蕴 着独属 于我们 的 民族 精神 和智 的确立上 , 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 知发展规律 。“ 沉浸 ” 与“ 吸 教学法 , 指的是教师把学生带入语 文的游戏情 景 中, 并 与学生一起 “ 沉 慧。然而, 近几十 年来 , 由于 受“ 应试教育” 的影响 , 小学语文教育推 行标准 引”
2 . 情 景创设 法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 学中的情景创 设法是 通过创 设 出与所授课 文相对 生动的情 景展 开语文教 学的导 入, 激发 学生学 习的热 情和对语 冶教育 。 教学标 的首先必须具有鲜 明的形象 性, 可见可 闻, 才能使 学生产 生 应的形象、 言学 习应用的兴趣 , 结合情 景创设 阶段 的具体场 景, 进行 具体语 文知识 的 亲切感 , 从而受到优美语言的滋润和陶冶。 2 . 情深 :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内在心 理依据 灌输 , 让学生在情景的演绎 中进 行语文知 识的学 习。 以五年级 上册《 包 公 一课 为例 , 我校某位老 师就采取 了情景创设 法, 通 过在班级 中进 行角 动人心者 , 莫先乎情 。情感正是陶冶式教 学的 内在心理依 据。语 文陶 审驴》 台 式教学要 求教 师不仅要正 确认识 、 发掘文 本蕴藏 的思 想感情 , 更要 求教 色扮演 , 模拟包公审驴的整个 过程 , 让 学生在角色扮演 的过 程中 , 揣摩 整个 调动 师选择恰 当的表达方式表达 课文蕴藏 的情感 , 以情 感人 , 靠情感 打开学 生 故事发生过程中各人的心 理变化。以此 种方式拓展学 生的思维空 间, 心灵 的大门, 使其在情感 的激动 中、 在情感 的洗礼下涵养情性 , 澡雪身心 。 学生全身的视觉 、 听觉神经 , 唤醒其思辨 和感悟 的能力。 3 . “ 不言之教” 的暗示法 语文陶冶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 是一种暗示教 学。暗示, 是指人 与人 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暗示教 学就是发 出信 息者 欣赏 美, 培 养审美的兴趣和 能力 , 而实 现小学 语文 审美式 教学应 当从培 养 之 间、 学生 语 文 审 美 感 受 能 力 、 培 养 学 生 语 文 审美 创 造 力 等 方 面 开 展 。 ( 这 种 信 息 可 能 是语 言 、 表情或举止 ) 用含蓄隐 晦的方式 , 对承 受 信 息 者 来 有意或无意地表达愿望 、 需要和意志的一种教育过 程。暗示教学法包 括环 4 . 对话 : 小学语文 陶冶性教学展开 的必要前提 教师的仪表暗示、 教师的综合素养暗示 、 音 乐 暗 示 等 。 我 校 教 师 在 小 学语 文 陶 冶 性教 学 应 是 师 生 与 文 本 互 相 解 释 、 互 相沟通 的过程 , 也 境 暗 示 、 是师生共同构建、 共同创 造的过程 。在课 堂多维 的对话 中 , 让学 生喷 涌情 讲《 威尼斯的小艇》 一课 配 以亨德尔 的《 水 上音乐》, 讲孟 郊的《 游子 吟》 则 配上琵琶 曲《 泣》, 以此种形式感染学生 的情绪 , 营造优美 的教学情 境 。 同时 感, 洞 开心 门 , 心 花 怒放 , 使 语 文 的 陶冶 功 能 充 分 得 到 实 现 。 能让学生在情感陶冶 中很快投入到学 习活动之 中,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 率和 体 验是 一种心理机 能 , 是人在观察 感知的基础上 , 融合 经验和想 像 , 饱 质 量 。 含情 感地对客观事物进行设 身处地 , 感同身受地体 味和领悟。教 师在 开展 参考文献 : 陶冶性教学的过程中 , 不仅要尊重 学生 的独特体 验 , 还要 运用 多种方 法指
◆ ◆ ◆ ◆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探索
◆ 杨治旭
( 甘肃省张掖市 民乐县南丰学区胡庄小学 )
【 摘要】 在 介绍陶冶式教 学模 式及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 探 索发现新课 标 背景 下 小学语 文 陶冶式教 学的有 效方法。在新课标 背景下 , 通 过 对小学语 文教 学展开改革 , 推行 小学语文 陶冶式教学 ,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关键词】陶冶式教学 小学语文 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