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培养方案201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公共管理背景与能力的专业人才,涉及到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地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广阔的学科基础知识,能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才;2. 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能够独立开展研究与实践的专业人才;3.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具备跨学科、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专业人才;4. 培养具备高度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1. 学科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开设《公共经济学》、《政府管理学》、《社会事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
2.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开设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分析》、《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等,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设置课程《创新管理与创业实践》、《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4. 跨学科教育:开展跨学科课程,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5. 国际化教育:开设英语授课课程,并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6. 实践教育: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社会责任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如《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解决。
8. 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参加政府机关、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公共事业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习,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
9. 专业化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并提供相关奖励和荣誉,激发学生在学术和实践中的积极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编码:1204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能胜任党政机关、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社区、公用行业等公共部门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以及企业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和译的基本能力,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成绩相当的综合水平。
3.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与国家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水平一级测试合格成绩相当的综合水平。
4.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至少通过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
(二)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1.掌握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专业认知实习训练,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较强的行政价值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认知公共事务的能力。
2.掌握公共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等基本理论与知识,通过专业毕业实习训练,具有较强的公共组织协调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识,熟悉国家政策,通过专业综合实习训练,具有较强的公共政策解读能力。
4.掌握公共行政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概论、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理论与知识,参加过政府绩效评估项目,具有较强的公共行政综合能力。
(三)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1.掌握应用统计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基本理论,在管理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基础上,通过学术论文专题讲座、专业文献综述写作等训练,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O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会计学、薪酬管理等基本理论,通过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平台训练,具有较强的人事行政管理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管理和领导人才,其中卫生事业管理方向针对卫生健康领域的管理需求,培养具备卫生事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和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得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知识,又具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技能和项目实践能力,适应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卫生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具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具备跨学科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够结合卫生事业管理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卫生事业管理实际问题;3. 具备卫生事业管理项目策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能够在卫生事业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4.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国际化背景下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等;2. 专业课程:包括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领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财务管理、医院管理与运营、卫生信息管理等;3. 实践课程: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实习、卫生事业管理案例分析、卫生事业管理项目设计和实施等。
四、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安排到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进行实习实训,深入了解卫生事业管理的实际工作;2. 创新项目:开展卫生事业管理相关的创新项目和调研活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3. 毕业设计:完成卫生事业管理相关的毕业设计,具备独立开展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能力。
五、教学团队1. 专业师资:拥有卫生事业管理、管理学、卫生医学等领域的专业师资力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2. 实践导师:与相关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部门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3. 学科交叉: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提供专业化管理人才。
二、专业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理论、政策分析和项目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问题;2.具备政策分析和评估的能力,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和协调公共事业项目;4.具备公共组织管理和运营能力,能够高效地管理公共组织和提供公共服务。
三、专业课程设置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2.政策分析与评估:重点培养学生政策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3.项目管理与团队领导:着重培养学生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的能力,包括项目计划、组织与控制以及团队协作与沟通等方面的内容。
4.公共组织管理与运营:主要介绍公共组织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公共组织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5.公共财务与预算管理:重点培养学生公共财务和预算管理的能力,包括财务决策、预算编制和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6.公共服务与社会责任:着重培养学生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的意识,包括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的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实地考察、社会调研、公共项目实施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旅游与接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
文科精品资料推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旅游与接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2009 级)(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合作举办)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本科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此专业由常州工学院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合作,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该具备高档酒店、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成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旅游管理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我国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2. 具备旅游业工作必需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礼貌礼仪知识,善于沟通;3. 流利使用英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4. 全面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掌握酒店主要部门的工作程序和相应的管理技能;5. 掌握旅行社管理和运营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营销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主干学科管理学四、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旅游业法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餐饮服务和管理、会展管理和策划、酒店英语、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服务设施管理、旅行社经营和管理、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等。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顶岗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六、主要专业实验无七、标准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1管理学学士(常州工学院授予)2.应用工商管理旅游与接待学士(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授予,但需在该校完成最后两年课程)九、周次分配十二、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十三、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十四、课程学时分配表十五、辅修专业(旅游与商务接待专业方向)课程群十六、素质及能力拓展训练计划十七、有关说明1. 形势与政策课程按专题进行,共2 学分,不列入课程教学进程表。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社会教育及应用心理方向)”,开设“公共管理学、教育组织行为与管理案例、教育法学、教育评价、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实用教与学技术工具、社会教育及管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咨询与辅导”等核心和基础课程。
一、学校管理方向1.主要招生对象教育行政机关、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院校等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人员。
2.专业培养目标学校管理方向培养能在教育行政机关、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院校等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开展教育管理相关工作的必备技能,具有教育管理领域问题意识,能创新性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常见问题。
3.课程体系该方向专业必修课为“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育心理学、教师心理专题、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法学、教育评价、教育组织行为与管理案例、特殊教育概论、班级管理”;专业选修课为:“管理思想史、公共管理学、领导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比较教育、在线学习理论与实践、参与式培训及活动组织、新课程教学设计”等。
二、社会教育及应用心理方向1.主要招生对象青少年教育相关从业人员、社区教育工作者、场馆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咨询及辅导人员以及其他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从业者。
2.培养目标社会教育及应用心理方向培养面向社区、社会场馆等社会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及心理咨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同时本方向也面向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社会,为提升市民的家庭教育素养、教育与心理咨询素养服务。
3.课程体系社会教育及应用心理方向专业必修课为“现代教育管理专题、管理思想史、教师心理专题、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价、实用教与学技术工具、社会教育及管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咨询与辅导”;专业选修课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公共服务、教育法学、在线学习理论与实践、远程教育管理、参与式培训及活动组织、课程社会学、考试管理技术”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r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说明专业代码:120401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共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先导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2、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部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5、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开展动态和理论前沿;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公共管理五、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八、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等(课外完成)。
九、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修满184学分)及形势与政策2学分,且至少获得素质拓展4学分,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毕业生符合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十、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学时分配(课内2528学时、集中实践560学时,共3088学时,其中必修课总学时2464)、教学安排指导表(另附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工具,具备组织和管理公共事业的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专业课程:包括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与决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和理论;3.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选修课程:包括公共危机管理、公共人际关系管理、公共服务营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拓展知识领域和提高能力的机会。
三、培养模式:1.公共基础阶段: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专业学习阶段:学生在大三和大四阶段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和理论;3.实践教学阶段:学生在大四阶段进行实习和实训,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和理论;2.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和论文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培养评价:1.学术成绩: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和论文成绩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2.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实习成绩、实训成绩和社会实践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3.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和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4.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科研成果和创新项目表现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PublicAffairs AdministrationMajors)专业代码:110302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在社会保障、教育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社会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掌握如下知识与能力:1. 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2。
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方法;具备现代化的管理工作能力,包括: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以电子化、自动化手段处理管理事务的能力;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及其定性、定量方法处理分析的能力;较强的策划、组织、执行能力;3。
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4。
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我国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基本政策和法规;1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熟练应用外语的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八、毕业基本要求23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456789。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从事公共事业和公共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学科专业。
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机构从事公益事业的管理工作,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培养内容1.理论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法学基础、公共政策原理、统计学基础、社会学原理等。
2.专业核心课程公共经济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与策划、公共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组织行为学、公共事业管理与评估、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等。
3.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机构进行实习,熟悉实际工作环境,了解现实问题。
实训:在校内设置相应的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项目:参与社会公益项目的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养方式1.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2.开设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如信息技术、创新与创业等方面的课程。
3.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提供国际化教育资源,开设国际课程,引进外籍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五、培养标准1.素质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知识要求: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较强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3.技能要求:具备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4.软技能要求:具备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培养质量保障1.设立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公管专业培养方案
公管专业培养方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制定的一套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以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素质的复合型人才: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
2. 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3.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公共事业领域从事管理、策划、咨询、评估等工作。
4.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国际公共事业管理交流与合作。
5.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培养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论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公共事业领域的问题。
2. 实践操作能力: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运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创新思维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 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5. 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等。
2.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理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3. 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如教育管理、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4.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财务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3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现代公共事业管理及公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种协会、社团、基金会等公共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及其他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人文底蕴深厚、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创业能力强劲、具有“信敏廉毅、慎独尚公”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基本素质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基本知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与核算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3、基本技能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管理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掌握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制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技能。
4、基本能力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还应具备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现有的公共事业及公共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从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及其他工作能力。
三、培养特色1..培养目标特色本专业紧紧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公共组织经济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发挥我们财经院校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各课程模块和各教学环节之中,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营销与管理方面的教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更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辅修、辅修学士学位)-2020级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辅修、辅修学士学位)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党政机关及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涉外企业、新闻媒体、文化体育管理、企事业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部门,培养德才兼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管理型专业人才。
具备较强的运用知识和实践的能力,包括较强的外语能力、运用专业语言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掌握新型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二、学分要求
辅修26学;
辅修学士学位34学分(含毕业论文)
三、教学计划表
四、修读要求
辅修学生需修读通识教育课程(15学分)和学科基础课(11学分),共26学分。
修读辅修学士学位学生,除上述辅修要求的两类课程之外,还需选修两门专业选修课(共4学分)以及毕业论文(4学分),共34学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1. 引言1.1 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卫生、环境、教育等领域的跨学科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卫生事业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培养方案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背景需求和现有培养方案问题,提出设计原则,并具体讨论培养方案内容与实施步骤。
最后,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回顾并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设计一个科学合理且实施有效的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够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满足社会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并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您的指教。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的重要性2.1 卫生事业管理的背景和需求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和发展,卫生事业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卫生服务提供的工作。
在当前全球面临疾病传播风险和公共卫生安全挑战的背景下,健康保健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培养具备卫生事业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2.2 培养方案的定义和作用培养方案是针对某个专业或学科制定的一系列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并达到预期目标。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而言,一个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可以确保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并具备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能力。
培养方案可以起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制定培养方案,可以明确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专业素养和技能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等方面基本能力,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的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本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兼备宏观的政策分析与规划思维,以及微观的管理技术与技能。
二、毕业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具备宽广和坚实的基础。
熟悉管理学基础知识,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工具等;熟悉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熟悉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
专业知识扎实。
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学、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等。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公共事业管理必需的多视角、多目标、多主体分析的宏观思维格局与价值判断能力。
熟悉常用的管理工具与方法,掌握社会调查技术,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具备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
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具有较强写作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奉公守法、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现代科学技术素养、社会人文情怀、哲学与逻辑思维等文化素质;熟悉政策法规,掌握管理方法与工具,具备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具备胸怀宽广、细心缜密、阳光上进的心理素质。
三、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双学位的学生,主修专业学位必须是非管理学学位,并且必须预修有总学分不少于8学分以上的高等数学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并完成公共基础必修课23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19学分、专业限修课不少于14学分、2个学年论文学分和毕业设计(论文)12学分,共计不少于70学分。
符合《西南交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辅修与双学位管理办法》规定者,方可授予本专业双学位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和医学科学的基本规律,具备获得交流信息的能力;政策和项目执行及评估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有一定了解,熟悉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和有关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统计软件,并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类型: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8.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7学分,文理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教育课程80.5学分(含生产见习2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方能毕业。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158.5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47学分)
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6学分;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7学分;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4学分。
(二) 文理基础课程(31学分)
学生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经管类基础课程I、II组中修满25学分,其中必修高等数学B(上、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A、宏观经济学A和线性代数,并在人文类和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中选修6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80.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