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系统初探
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
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作者:谭静,叶俊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1期谭静叶俊(山东泰安供电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在当前大力倡导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课题。
该文通过分析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新需求,论述了电力需求侧的目的意义,结合目前需求侧管理的基础条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研究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113-011 智能电网中的用户需求在智能电网中,电能用户的地位较传统电网发生较大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需求侧管理的内容,也促进了供电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在智能电网中,发电企业、局部电网企业、互联电网企业、电力用户和社会代理监管部门构成一个电能圈,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核心利益和需求。
其中电力用户需求侧可理解为:期望整个系统提供可靠、优质、廉价的电能,通过采用新技术,降低网损、健全管理制度和电价体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高效运行,使配售侧电力市场成熟,电价尽可能在合理的基础上降低,需求侧响应良好。
围绕电力用户的核心需求,智能电网作为向用户供电的最关键环节应实现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实现降低供配电网络网损提高电网的经济性指标,实现提高用户使用的电能质量。
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的意义保证电力供需实施平衡,保证供电质量,降低发供电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发电、供电设备的利用率,调整、指导、限制某些用户在尖峰负荷时段用电,减小尖峰负荷数值使负荷曲线保持平坦是需求侧管理最基础的管理目的。
另外,通过政府采取经济和政策措施,鼓励用户使用先进设备、工艺提高用电效能,改变传统低效用电习惯。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能源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为了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供需的平衡,智能电网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而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则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简称DMS(Demand Side Management),是一套通过实时监测、调整和管理电力需求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它基于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将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变成可控和可调整的资源,以实现电力的平衡和高效利用。
DMS从源头着手,通过对电力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实现电网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使用,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DMS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传统的电力系统存在着能源浪费和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而通过DMS的管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的电力需求,对电力进行调度和分配,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其次,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有助于提高电力供需的平衡。
由于电力需求的波动性较大,电网在高峰期往往面临着输电线路过载和负荷过大等问题。
通过DMS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在高峰期对电力需求进行调整和削峰填谷,以平衡电网的供需矛盾,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还有助于提升用户的用电体验。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用户的电力需求,DMS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对用户进行电力的个性化供应和定制化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用电效率,还能够为用户节约用电成本。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智能电表和智能家居。
智能电表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并通过与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实现与电力系统的信息交互。
通过智能电表,电力公司可以了解用户的用电习惯和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用电方案。
而智能家居则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的调度,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整家居设备的用电状态,以实现自动化和节能化。
电力系统建设中对于智能电网问题的分析
电力系统建设中对于智能电网问题的分析摘要:科技不断在进步,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开始变得智能化,这就要求在电网建设上,也开始应用新的科学技术,使之变得更加方便和智能化,因此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不断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让他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作为智能电网中合理供电配电的重要决策系统,已经成为大家主要研讨的一个问题。
本就叙述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电力需求侧管理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并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便可以更好更完善的提高此项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保证社会、人民的用电安全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只能电网科学供电在这个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的社会中,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和技术,而且现在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这就要求人们要时刻在保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作业,在这样的条件要求下,就诞生了智能电网。
本文主要是对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只能电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做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智能电网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不断完善,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 智能电网的基本情况1.1 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电网是在诺贝尔的发明下诞生的,它是一种利用群体行为为原理使大楼电器之间相互协调和一种无线控制的机器,智能电网就是在这个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
智能电网又被人们叫做未来电网,它不仅仅是一个单方面单层次的事件或者物体,它是把一些已经存在的稳定电网的各个设施集结成一个完整的科技电网。
它比一般的电网更为稳定、安全和可以控制。
它必须要依托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然后在不断改善结合、测试下而产生的一项技术。
要想全面了解智能电网,p(1)电力的供给和人民对于电量的需求。
电力的供电部门和用电居民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双向沟通的关系。
电力部门应该时刻为用电居民提供最直接快速准确的市场上关于电力的相关知识和数据资料,而且用户也应该可以自行在可以观看的电力网站上查询到自己想要的数据,比如自己能查询电表的使用电量等等。
智能电网的论文
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负荷快速增长,给电网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压力。
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测管理手段、措施和国内供电公司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方案的确立。
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能够全面采集用电系统的基础数据,可满足智能电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要求,实现对所有变电站表计、配变表计、高压客户表计、供电线路联络开关表计的自动采集,有效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并对移峰填谷、提高负荷率有显著效果,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背景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监控,系统设计,发展前景Smart grid research and discuss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Smart gri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wer grid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I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 lo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guid is becoming an imp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t first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smart grid is demo nstrated ,then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of smart grid are introduc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includ 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telligent lines, intelligent protection system, etc. Finally fro m the power grid performance, econo 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of the prospects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and sums up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Smart grid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智能电网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1.1国内外需求侧实施情况 (3)1.1.2美国主要电力公司 (3)1.1.3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 (4)1.1.4北京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4)1.1.5其它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5)1.2本章主要内容 (5)第2章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 (6)2.1智能电网的目标及特点 (6)2.1.1智能电网的目标 (6)2.1.2智能电网的特点 (6)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及目标 (8)2.2.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 (8)2.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目标 (8)2.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具体介绍 (8)2.3.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对象 (8)2.3.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资源 (8)2.3.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特点及内容 (9)2.4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对智能电网的的影响 (9)2.5本章小结 (9)第3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的理论分析 (11)3.1需求侧信息监控内容 (11)3.2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技术手段 (13)3.3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模型构建 (13)3.3.1数据模型 (13)3.3.2计算模型 (14)3.3.3流程模型 (15)3.3.4系统模型 (15)3.4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典型应用 (15)第4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的设计 (17)4.1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研究背景 (17)4.2现状分析 (17)4.2.1需求侧电力负荷分析 (18)4.2.2电力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1)4.2.3列举供电公司现状情况 (21)4.3系统目标及原则 (22)4.3.1 系统建设目标 (22)4.3.2 系统建设原则 (23)4.4 系统建设需求 (25)4.5 应用功能 (28)4.6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不足 (29)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外文资料翻译 (35)前言电能已在人类能源利用方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随着电力交通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大幅提高。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系统分析
求侧管理以能削减高峰电力 、 平抑价格、 消除电网阻塞、 终端节 曲线灵活化 , 并保证电能质量 , 能与供应侧形成双 向互动 , 最 电 、 高 能 源 利用 效 率 等 众 多优 点 , 到 广 大 电力 公 司 的青 睐 。 终 在 满 足 供 电的 基 础 上节 约 能源 。 提 得 其 在 性质 上是 通 过 电力用 户 优 化 电力 方 式 , 提 高终 端 用 电效 来 为 了达 到 电 网 智 能 需求 侧 管 理 的 目的必 须 综 合 以上 所 指 率 , 达 到 资源 优 化 配 置 、 以 改善 及 保 护 环 境 的 目的 。主 要 通过 的装 置 、 备 、 术 等 因 素 , 样 一 来 , 设 技 这 也就 促 使 了 电网 智 能 需
较 分 析传 统 电 网需 求侧 管理 不足 的 基 础上 , 智 能 电 网 需 求侧 管 理 系统 关 键 设 备 、 从 关键 技 术及 其 实 施 步 骤 三 方 面 对 其进 行 研 究。
智能电网技术的需求侧管理:探索智能电网中的需求侧管理策略与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的需求侧管理:探索智能电网中的需求侧管理策略与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成为了当今电力行业的热点话题。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应和管理技术,其需求侧管理策略与技术的探索愈发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智能电网技术在需求侧管理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策略与技术。
一、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与概念解释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精确了解电力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对电能需求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能源使用的行为进行调控和优化,以达到促进能源效率、保障供电质量、提高系统灵活性的目的。
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则是在智能电网基础上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需求侧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二、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的优势1.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通过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时调整电力供应,有效避免因供需不平衡而引发的电力故障和停电问题。
同时,通过利用用户电力消耗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电力需求,优化电力调度。
2. 促进能源节约和效率提升。
通过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了解电能消耗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时电价和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用户合理安排用电行为,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降低电力系统负荷峰值压力。
传统电力系统在用电高峰期容易出现负荷过大的情况,而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调整用户的用电行为,将用户的用电负荷分散到低峰时段,有效降低系统负荷峰值压力,减轻供电负担。
三、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的策略与技术1. 实时电价调整策略。
通过根据电力市场实时变化的电价信息,引导用户在高电价时段减少用电行为,在低电价时段增加用电行为。
这可以激励用户在用电成本较低的时段选择用电,从而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2. 能耗监测和反馈策略。
通过安装智能电表等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能源消耗情况,并将相关数据反馈给用户。
用户可以根据能耗数据做出相应调整,合理安排用电行为,以减少能源浪费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系统研究
2 电 力智 能需 求侧 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统 在前面已经 阐述过 , 要构筑智能电网的前提是要及时了解需求侧 电
力用户终端的用电信息 ,也就是说用电信息的综合管理是需求侧管理的 核心功能任务。配电台区的实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供配电企业进行智 能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 ,主要按分层分布式结构构成,其主要逻 辑结构包括电力用户 、现场终端 、通信信道 、主站系统 、智能分析决策 系统五大部分 ,其逻辑拓扑结构如图1 : 所示
1 电力需 求侧 管理现 状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 于构筑具备智能数据分析判断与 自 适应调节多种
能源结构统一入 网、分层分布式管理 的智能化统筹分配调度 网络 ,不仅 可以对 电网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检测 和控制 ,同时通过各类优 化分配调度模式 ,保证电能以最经济 、最安全 的输配电模式将远程电能
力信息综合 管理终端技术 系统 的逻辑工作拓扑结 构和各分层式单元 的主要技术功能 。 关键 词 智能 电网 ;需求 侧管理 ;现场终端 中 图分 类号 T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7 —61(0012 00— 1 M 6397 一 1)1— 180 2
电网是电能输送的主要载体 ,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基础设施。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大容量、高等级 、 区域电网的互联调度 大 必将成为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保证 电网安全可靠性、高效经济的 运营发展 ,建立 “ 能电网”是 现在电网建设和发展 的核心理念 。我 智 国虽然在智能电网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在大量引进和吸收外 国电 网继电保护技术的基础上 ,全 国范围内的智能电网建设进入一个前所未 有的发展时机。以特高压电网作为调度 主干网络,促进各电压等级电网 协调运营发展为基础 ,将先进 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 、电力通信技 术 、继 电保护技术引入到原 有或新 建的电网变配电基础设施检测控制 中,形成集检测 、控制 、调度 、分配 、计量等功能为一体 的新型配 电网 自动化 系统 ,不仅可以满足 电力用户对供电电能质量水平 的要求 , 实现 大范 围内的统筹调度 ,同时可以优 化电能资源配置 ,减少电 网综合能 耗 ,达到安全可靠 、经济、清洁、人性化的电力供应和营销服务 目标 。 早在上个世纪8年代 ,美 国就首先提出以电力用户为用电单元 ,统 O 筹协调合理分配利用电能资源的系统工程 ,即现在通常所说的电力需求 侧管理 ( S D M)。D M S 是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通过各种优化手段实现对 电力系统中电能供需的实时检测和控制 的核心 系统。电力需 求侧管理 主要 目的是在保持电能基本供电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 通过合理调度分配 等方式有效降低输电线路的总损耗 ,提高供 电电能的总体质量水平 ,达 到电能资源合理分配、改善负荷 曲线 、提高供 电效率 ,以及社会能源经 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 目 的。由于受传统电网建设理念 的束缚 , 很多配 电台区不具备全面动态监测和控制的基础条件 ,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电力 信息 自动采集 、传输 和分析系统 ,不能及时对供电区域 的电力信息进行 实时分析,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 ,给供配 电企业带 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供电电源点较少,以及没有先进的分 时段供电计费的综合调度系统 ,供电力用户所选的能源结构较单一 ,造 成电力负荷波动较大 ,不能完好体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因此 ,对 目 前电网中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 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分析总结 ,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和实 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用电信息动态采集 、 传输 、分配调度等智能功 能, 对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有很大的工程实践意义。
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研究
上个世 纪8 年 代, 0 美国首 先提 出了 由用户积 极参 与, 理分配 利用 电力资 合 源 的系统 工程 电力 需求侧 管理 (S ) S 是实 际过程 中通过 各种 优化手 段 D M 。D M 改 变 电力系统 中的供 需模 式, 在保 持 电能 综合服 务水 平的前 提下 , 取合理 的 采 分配 、调控方 式 降低 电 能 的总 消费 量及 负荷 水 平, 而达 到合 理 分配 电 能、 从 改 善 负 荷 曲线 、提 高 供 电 效 率和 水 平 、推 进 可 持 续 经济 、能 源 、 环境 等 因素 协调 发展 的 目的 。由于 我 国在 电力需 求侧 管理 方面 的研 究起 步较 晚, 存 在不 能对用户 实时 电能需求信 息进行全 面监控 调度 : 具备根据 用户 的类型实 不 行分 时段供 电和 分时段 计价 的综合 调度 功能 : 没有供 用户选 择 的多能源 结构 , 也就 是不能完 好体现 电力需求 侧管理 系统 的功 能, 制约 了智能 电网发展等 不足 因此 , 目前 我 国电 网中 电力 需求侧 管 理系统 的现状 进行 分析 总结, - 对 进 一 步完善和 实现 电力需求 侧管理 系统 的智能功 能, 对推动 智能 电网建设具 有较大 工程实际意义 。 1我 国电 力需求 侧 管理 的现 状 电力需求 侧 管理 是一 个集 分配 、调度 为 一体 的系 统工程 , 需要 电力 用户 积极 参与 。为 了提 高 电力需 求侧 管理 水平 , 常可 以采取 改变 电力 用户 用 电 通 方式和提 高供 配电系 统的 电能使用效 率, 尤其 是用 电终 端的使用 效率 的技 术手 段 。我 国在 电力需 求侧管 理方 面 的研 究起 步较 晚, 但在 二十年 的发展 过程 中, 也取 得 了较 多 的成果, 工业或 商业用 电等大 电能消 耗的用 户采 取分 时供 电、 对 分 时计价 的方式 , 而实 现 电力 负荷 削峰填 谷 的作用, 障大发 电机组 处于 高 从 保 效经 济 的运 行工 况 。但 所采取 的方 式 多是 由电力 公司调度 人员 根据 历史运 行 情况 直接控 制客 户终端 的供 电方 式, 电力用 户没 有主 动参与, 获得 的成果 只 所 能在 政策 管理 性方 面起 到优 化作 用, 而对 于需 要用 户积 极参 与 的优 化 电能 结 构 、完善供 配 电方式 、提高 终端用 电效 率等 电力 需求侧 的基本 功能优 化方 面 还有 很 多不足 。 由于 电力需 求侧负 荷类 型和容 量 的变 化 、需求 侧管 理技术 功能 的不完 善 等 因素造 成 电网需求侧 调度 很难 实现供 需平 衡 、 节能 、 安全等 功 能, 出现 电能 损耗 加大 、单位 电能 生产成 本大 的不 利现 象 。据 不完 全统 计, 0 8 我 国全 20 年 社会 用 电量约 为3 2 8 W h 在系 统输 电、 配 电和用户 终端 能源损 耗就 高 4 6 亿K . , 供 达 9 。对于超 超 临界发 电机组 而 言, % 其理 论热效 率高达 4 % 单 位 电能煤耗 约 5, 为2 85 /W h而在 实际运 行过 程中, 8 .gK ., 其平 均单位 电能煤耗 约 为397 K ., 3 ./W h 即每 生产一度 电能就要 多消 耗5g 0 电煤 , 也就是 说我 国电 网需求侧 管理 具有较 大 的节能 前景 。因此, 采取 合理 的优化 方式 , 调整我 国 电力需求 侧基 本功 能和 结构 , 以大 大提 高 电网的供 配 电能力 、 到节能 降耗, 动智 能电 网的建 设。 可 达 推 2电 力求饲 管 理实施 过程 中 的主 要问 题 从 上面分 析我 们看 出, 们 电网需求 侧管理 还有 很多不 足, 我 具有较 大 的优 化前 景 。 笔者 结合 自己多年的 电力营 销及 需求侧 管理 的经验 , 为 目前 电力需 认 求侧 管理 在实 施过程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主要 包括 以下 2大方 面的 内容 。 2 1对 电 力需求侧 管理 的认识 和保 障不 足 . 电力需求侧 管理工 作的最 终 目的是 提高客户 用 电终端 的用 电效 率, 但是 在 需求侧 管理模 式的 设计过程 中必须 由用户积 极参与 , 需求侧 供 电方 式和结构 对 进行 探讨 。 由于我 国 电力 需求侧 管 理是在 用 电严 重缺 乏过程 中形 成的, 为 了 是 满足 短期 用户 电能 需求的 目的, 过调度 人员单 纯依 靠行政 措施 形成 的错 峰、 通 避峰 管理 模式 。 没有 从 电力需 求侧 管理 的基本组 成进 行分析 探讨 , 而对 电力 从 需求 侧管 理的真 正结 构和 实际意 义没 有进行 充分 分析探 讨 。 同时, 电力需求 侧 管理 缺乏 一些必 要 的法 律保 护措 施 。 电力 需求侧 管理 是一个 社会 行为 , 一 不仅 是 电力 公司 自己优 化经 济效 益的一 种手 段, 时也 是 电能用户 经济 效益 、 同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重要 影响 因素, 因此 , 需要 政府和 电能 用户 的积极 参与 。通 过政府 的 主导作 用, 在相关法 律法 规的支持 保障下 , 由电力公 司和 电能用 户的积 极策划, 形成 高效 的需求 侧管 理系 统 。同 时, 电力 需求侧 管理 是一项 巨大 的工程 项 目, 包含 大量 的调研 、 计 、 统 规划等 工作 , 而且整 个项 目研 究的启 功资金 非常 大且 需要 一次 性投入 , 因此 需要 国家建 立稳定 的专项 研 究资金, 电力公 司和 电能 在 用户 的积 极参 与下 , 推动 电力 需求侧 管理 系 统进入 进一 步完 善研 究阶段 。 2 2 电价 结构不 合理 合 理分配利 用 电力 资源 是 电力 需求侧 管理 的核 心步骤 , 实施峰谷 分时 电价 是最 为直接 和经 济 的一 种技 术手 段 。 由于 电力 需求 侧管理 的不 完善, 但 目前 在
智能电网中的需求侧响应与能源调度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需求侧响应与能源调度研究智能电网是一种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实现能源生产、传输、配送和使用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电力系统。
其中,需求侧响应和能源调度是智能电网中的核心研究方向。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智能电网中需求侧响应和能源调度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1. 智能电网中的需求侧响应需求侧响应是指电力用户根据电网信号或市场价格变化,调整自身用电行为,以达到平衡电力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灵活性机制。
通过对需求侧响应的研究,可以实现智能电网的负荷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首先,需求侧响应可以通过优化用户的电能消费行为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例如,在高峰电价时段,用户可以通过调整家电的使用时间或采用能效更高的设备,减少用电峰值,降低系统压力,提高电网的效能。
其次,需求侧响应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和协调,电力系统可以实时调整负荷预测和计划,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这种灵活性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应对不可预测的波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需求侧响应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和利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其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带来了一些挑战。
需求侧响应可以引导用户在可再生能源供应充裕时增加能源消耗,从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系统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需求侧响应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涉及到用户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用户的用电行为和个人信息是隐私的一部分,在进行需求侧响应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其次,需求侧响应涉及到多方协同与协调。
需要建立用户、电力公司、政府和能源管理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共同制定和实施需求侧响应策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需求侧响应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也是一个挑战。
需要提高用户对需求侧响应技术的认识和理解,鼓励用户参与并享受与之相关的激励措施,从而推动需求侧响应的广泛应用。
2. 智能电网中的能源调度研究能源调度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需求和优化目标,对各种能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调度,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和优化。
电网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网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一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控电网运行状况,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管理与控制。
本文将从系统需求分析、设计架构、数据采集与处理、故障诊断与预测以及系统实施和应用等方面,对电网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对电网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是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根据电网运维的实际需求,系统需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实时监控电网状态、数据采集与处理、故障诊断与预测、远程管理与控制等。
在实时监控电网状态方面,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电网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监控平台。
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能够对海量的电网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与分析。
故障诊断与预测功能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模型预测电网故障的发生概率,提前进行预警和维护。
远程管理与控制功能则可以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提高运维效率和降低成本。
基于以上需求分析,设计出合适的系统架构是实施电网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关键。
系统架构应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故障诊断与预测模块和远程管理与控制平台。
传感器网络负责采集电网各个节点的参数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
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电网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并提取有用的信息供其他模块使用。
故障诊断与预测模块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实现对电网故障的提前预警和维护。
远程管理与控制平台通过远程通信技术与电网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功能。
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针对海量的电网数据,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的技术,将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并利用并行计算的方式实现高速的数据处理。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电力需求正迅速增长。
如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了迫切的问题。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供应和管理系统,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是指通过激励用户主动调整用电行为,以适应电网供需平衡、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电网运行成本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可以通过对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有效调度和控制,使得电力系统在峰值电量时段达到更好的平衡,减少电力浪费,提高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管理能力。
一方面,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确定用户的用电模式和用电特征。
结合用户的个人偏好、生活习惯和需求,将用电需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级别。
根据不同的用电级别,智能电网可以向用户提供相应的用电建议和用电计划,引导用户在用电高峰期间减少用电量,合理调整用电负荷。
另一方面,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系统与用户家电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度。
当电网负荷过大或供电不足时,系统可以根据电网当前的工作状态和负荷需求,向用户发出降低用电负荷的信号。
用户家电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可以自动进行调整或停止使用,减少对电力系统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有效应对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故障或需求过大的情况。
当电力系统面临高峰期或突发故障时,通过启动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可以迅速实现对电力负荷的调控,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可以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减排。
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通过对用户用电行为的有效引导和改变,可以减少无效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再次,电力需求侧响应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电力供需模式,实现供需平衡和负荷均衡,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基于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
基于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发布时间:2021-10-08T07:44:31.01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6期作者:蒋琨[导读] 智能网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有利于供电企业与用户的有效互动蒋琨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市青山湖区供电分公司摘要:智能网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有利于供电企业与用户的有效互动,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智能电网,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传感和计算方法,将电器与电网相结合,帮助供电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需求侧管理。
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中,合理分配和调整用电量的高峰和低谷,以提高智能电网对改善用电需求管理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用户;管理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大大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和生产用电量的快速增加,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用电问题,导致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除了我国整体发电能力的不足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电力系统协调用电的不足。
本文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角度,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智能电网环境中的应用,希望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基于智能电网下的用户需求由于智能电网的影响,传统电网用户的状态与现有电网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需求侧管理内容的增加和供电系统为用户带来更高的优质服务效率。
从智能电网、发电、局域网、互联电网企业和用户、社会代理、监管机构等角度形成更成熟的权力圈。
通过有效地满足每个组件的核心利益和需求,整个系统可以更安全、更可靠,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质量和更便宜的电力服务。
诚然,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电网企业必须加强新技术的采用,有效地减少网损,建立和完善电网管理制度和明确的价格体系,从而有效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为用户和用户提供最低的电价。
此外,为了满足电力用户的基本需求,智能电网需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为用户提供安全电源,科学降低供电配电网的网络损耗,有效提高电网经济性,进一步提高用户供电的电能质量。
利用智能电网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
利用智能电网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智能电网是指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实现电力的智能化、高效化管理的新型电网。
它涵盖了电网的各个环节,包括电力输配、用户接入、用电行为等。
利用智能电网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关系智能电网将传统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升级和改造,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智能化。
而需求侧管理则是指通过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分析和优化,以及对电力需求的调控和管理,实现电力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智能电网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时间等。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预测和分析。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优化和调控。
通过智能电网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
二、智能电网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1. 基于供需匹配的电力调控智能电网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需求,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的用电需求。
结合供电能力和用户用电需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供需匹配,实现电力的动态调控。
这样可以避免电力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电力浪费和能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基于用户行为的电力优化管理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用电行为,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实时监测。
通过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出用电行为中存在的浪费和低效行为,并通过智能电网向用户传达相关信息,引导用户优化用电行为。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电网的负荷压力,实现电力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3. 基于能源储备的负荷调节智能电网可以结合电池储能技术,将部分电力储存起来,用于负荷调节。
当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时,可以释放电池储能为电网供应电力;当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储存到电池中。
浅谈需求侧管理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呷I 司 吨力 毅名
采集终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促进 采集 终端 质量提升, 保障用 电信息采集 系统的可靠运行。
三、 需求侧管理 系统的具体应用 1 堪 知层实现全覆 盖、 全采集和全费控 智能 电能表与先进 计量体系是智能电网的关 键技术 之一, 它 由安装 在用 户侧 的智能电能表 、 前 端采 集终端 、 表计数 据管
二、 电 力需 求侧 管理 系统 的应 用方 向
化 的规划 目标和发展 路线 、 技术标准 、 关键 技术 。 其中, 用 电智 能化研 究又分为智 能用电服务业务 体系、 智 能用电服务量 测控 制、 智能用 电信息与通信 、 智能互动 客户服务体 系、 智能需 求侧
管理 、 智 能用电检测检 验技术 六大方 向, 如图1 所示 。 智能需 求 侧管理 是智能电网的重要 研究领域 。
电网运行, 根据 实时电价调整 用电模式 , 且能够实 现分布式 电源
理 及客户服务 等部 分功能 , 实现一 体化 的电力信息系统。 在智能电网用电侧 , 用 电信息采集 将为 需求侧管理 提供 各
类 电力现场 信息 , 是需求侧管理 的基础支撑 。 2 0 0 9 年9 月, 国家
的“ 即插 即用 ” 并 网运行 方式。由此可见 , 需求侧 管理 技术是智
分析不 同用户的用电特 性用 于进行 区别管理 , 针对不 同人 群提
智能电网
供差异 化 的用 电信 息服务, 为 制定细粒 度的 电价政策 提供业 务 基础。 对不 同人群采用不 同的电费标准 , 有利于在改善居 民生活
质量的前提下保 护低收人人群 的利益 , 构建和谐社会。
一
变电智能化 I升需求侧管理水平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意义
浅谈智能电网下需求侧管理
及 时 向用户 发 布 实 时 电价 、实 时 负荷 、实 际供 电 情 况 等 与用 户 相 关 的 电 网运 行 情 况 。用户 根 据 当 时 的供 电情 况 ,选 择 在 电价 较低 的低 负荷 时段 用 电 ,负荷 高 峰 时让 峰 。大用 户 如 果有 较大 的用 电
负荷 需 求还 可 以提 前 向 电网公 司报 告 ,电 网公 司 可 以提前 做 出准备 合 理 调度 发 电量 ,及 时应 对 尖
险 ,共 同获 得利益 。 ( )同时 ,它还非 常 强调用 户 能源服 务意 识 。电 3
用户 ,可使 用 户 根据 自己的需 要 , 结合 实 际 的 电 价 ,选 择 自己 的用 电方 式 ,实 现 用户 主 动调 节负
荷 ,移 峰填 谷 。 电网企 业根 据 发 电来 源 、 负荷 性 质 、时间 区段 等 因素制 订一 系列 合理 的 电价政 策 ,
需求 侧 管理 的实 施过 程 以电力 市 场 为导 向 , 以客 户 为 中心 。这说 明需求 侧 管 理工 作不 管 是 能 效 工作 ,还 是 负荷 管 理 ,是有着 商业 利益 的市 场
参与 开发 和执 行 。
力需 求 和 消耗 ,达 到节 能 、环 保 、高 效 、各 方 受 益 、最低 成本 能源服 务所 进行 的管理活 动 。 需求 侧 管 理 的 内容包 括 负 荷控 制 和 管 理与 远 方抄 表 和计 费 自动化 两 方 面 ;负荷 控 制 和 管理 是 根 据 用 户 的用 电量 、分 时 电价 、天气 预 报 以及 建 筑 物 里 的供 暖 特 性等 进 行 综合 分 析 ,确 定最 优 运 行 和 负 荷控 制 计 划 ,对 集 中 负荷及 部 分 工 厂用 电 负荷 进 行监 视 、 管理 和 控 制 ,并 通过 合 理 的 电价 结构 引导用 户 转 移 负荷 ,平 坦 负荷 曲线 ;远 方 抄 表 和 计 费 自动 化 是指 通 过 各种 通信 手 段 读取 远 方
需求侧管理在智能电网框架下的展望及思考
的 可操 作 性 。 ② 系统 运 行 人 员、 用 电客 户及公 众存 在 的 传 统 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 ’ , ' ' ’ l l , , , l ' ' ' l , , , ’ l ' l , ' , ' ' ’ , l ’ l ' ' ’ ' , , ' , ' , ' , , , ' ' , ,
高, 通 过 经 济 及 政 策 等 一 系列 的 手段 措 施 , 鼓 励 用 电客 户使 用
先进 设 备 及 技 术 。 其 中主 要 的 高效 设备 有 : 高效 节能 灯 , 高 效 电 动机 , 高效制冷、 制热、 通 风 设备 , 调速器、 变压 器 等 等 。
2 . 2 . 2 节省 能 源
£ O W C A R B O NW O R L D 2 0 1 3 / 5
电力与资源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1 0 — 0 0 2 9 — 0 2
需求侧管理在智能电网框架下的展 望及 思考
周恒斌 ( 兰州市农电 公司, 甘肃省 兰州市7 3 0 0 3 0 )
息 的 双 向 互动 , 通过 实时 电价 的 变 化 , 刺 激 和鼓 励 用 电客 户 积
节 省 能 源主 要 是 通 过 媒 体 的 宣传 以及 行 政 的 强 制措 施 来 实现 , 从 而 改 变 用 电客 户 的 生 活 、 工 作 习惯 . 间接 地 降低 能 耗 。
极参 与到 新 的 电 网运 行 当 中。 对此 , 作 为 智 能 电 网一 大 关键 部
浅谈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
管理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62传统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用户和电力公司共同管理用电需求,以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既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终使每个需求侧管理参与者受益的用电管理技术。
智能电网相较于传统电网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强化电网与用户互动、支持用户服务和需求响应。
智能电网下需求侧管理能更好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提升供电企业负荷管理水平。
1 智能电网下电力需求侧管理1.1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特点与传统电网的需求侧管理相比,智能电网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如下特点。
1.1.1 电力和信息的双向流动传统电网中电能是以“发、输、配、用”为核心单向传输,信息流也是从设备到监控中心单向流动,使电网的高峰和低谷负荷难以避免。
智能电网采用先进通信、计算机技术使其实现了电力和信息的双向流动,使智能电网下需求侧管理能真正由供电企业与用户共同进行。
供电企业通过先进的通信网络与用户及时沟通,为用户提供多种用电选择并传递给用户;用户通过智能电表获悉电能优惠、供电情况等信息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用电行为,共同参与需求侧管理,极大提高用户改善用电行为的积极性。
1.1.2 电能选择多元化随着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发电的兴起,智能电网中不同能源形势分布式电源接入也日益增多,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电能,促进了需求侧管理工作全面开展。
智能电网通过对煤电、新能源发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保证用户供电可靠性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1.1.3 资源配置优化在供电企业的引导和鼓励下,用户与供电企业共同参与需求侧管理,将所节约电能与多种能源发电进行竞争,强化电能市场属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2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内容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涉及负荷管理、能效管理、能源替代及回收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等内容,负荷管理是需求侧管理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电网管理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电网管理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电力供应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近年来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理论和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广泛关注。
智能电网是一种能够主动安全、高效、环保、可靠地运行的电网系统,它不仅能够对能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优化,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智能电网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智能电网发展现状智能电网是继传统电网和现代电网后出现的第三代电网,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以新能源、能效节能等绿色、可持续的方向为导向,实现智能化、优化化、高效化的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不断更新和调整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实现电力生产、输送、分配和利用的智能化。
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大量的进展和成果,包括电力生产、输送、配电、能源管理和电力市场等方面的应用。
在电力生产方面,智能电网加入了大量的新能源和分散式电源,如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等,确保了电力供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输送方面,智能电网采用了大量的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网络的经济、可靠、安全和智能化运营;在配电方面,实现了电力供应的更加均衡和高效;在能源管理和电力市场方面,智能电网进一步改变了电力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消费者的能源消费方式。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管理中的应用智能电网的应用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包括智能决策、智能计算、智能优化、智能故障诊断和大数据分析等。
这些技术通过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数据平台和智能网关等系统的构建,为智能电网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1、智能决策智能电网的运营需要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这就要求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及时反映电网的状态,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高速高效的处理,发现其中的规律,为电网的运作提供决策支持。
2、智能计算智能计算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利用电网中的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预测和模拟,以便快速分析智能电网的工作状态和能源需求,从而进行能源调度和能源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0 7 0 03
0 0 4 .8 4
0 01 .5 .2 1
一.2 7 00 3—
0 1 4 .23
0 15— 0 00 . 2 1 . 0 7
智 能 电网需 求侧 管理 系统 初探
文/ 杨将 ( 州电业局 营销部 ) 达
【 要 】 t在 分 析 电 力系 统 供 电 企 业 摘 进行 电力 需 求 侧 管理 过 程 中 存 在 的 实 时用 电信 息采 集 不 足 、动 态 监 控 不 到 位 、综 合 自动 化 水 平低 等 问题 后 ,介 绍 了 一种 具 有 分层 分 布 式 结 构 的智 能 电网 需 求侧 管理 系 统 ,并 对 其 中 的 电力 用 户 、 现 场终 端 、光 纤专 网和 3 / P s C ^ 公 网、主 站 系统 、 G G R / Di A
机组 8
-.05 0 0 1
0 11 0 12 .2 6 .2 0
系 数 估 计 1 9 5 2 0 .41
区 间下 限 系 数 估 计 1 1 4 2 1 .19
区 间上 限
000 .8 8
003 .4 7
O O 1 .54
O16 .16
一.2 7 O O7
O 19 O 18 . 10 . 19
智 能 分 析 决 策 系 统 等 功 能 单 元 进 行 了 详 细 的分析 。
发 展 。 为 了 实 现 供 配 电 系 统 高 效 稳 定 、 节
计 ,2 0 年 我 国全社 会用 电量大 约为 3 28 08 4 6 亿 K h, 而 电 能 从 发 电 厂 到 电 力 用 户 终 端 W. 的综 合 能源 损 耗 就 高 达9 %。 如 果 按 照 一 台
理 论 热 效 率 为 4 % 超超 临 界 发 电机 组 而 5 的 言 , 其 理想 单位 电能 生 产 所 需 的煤 耗 约 为 2 8. g K . 8 5 / W h,然 而 在 实 际 生产 过 程 中 , 由于 电 网 需求 侧 管 理 系 统 的 不健 全 ,实 际 单 位 电能 生 产 所 需 的 煤 耗 约 为 即 3 9 / .7 3 发展。 K. W h,即 发 电机 组 每 生产 一 度 电 能就 要 多 l 电 力需求 倔管 理现状 消耗 5 g 0 以上 的 电煤 。因 此 ,可 以看 出 电网 我 国 虽 在 电 力 需 求 侧 管 理 方 面 的 研 需 求侧 管 理 系 统 的 建 立不 仅 可 以提 高 系 统 究 起 步较 晚 ,但 在 大 量 专 家和 研 究学 者 的 的综 合 自动 化 水 平 , 同 时可 以大 大 降低 单 共 同努 力下 ,也 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 果 ,如 对 位 电能 生 产 的 能 耗 , 具有 较 大 的 节 能 降耗 工 业或 商业 用 电等 大 功 率 电力 用 户 采 用 分 能 力 。 时 供 电 、分 时计 价 等 间接 引入 电力 用 户 参 与 系统 负 荷 平 衡 调 节 ,在 一定 程 度 上 缓 解 2 电力智 能需求 侧管理 系 统 用 电紧 缺 的 不 利 状 况 ,有 效 提 高 系 统 中 调 电 力 需 求 侧 管 理 工 作 的 最 终 目 的 是 通 频 机 组 的 综 合运 行效 益 。但 由于 变 配 电基 过 各类 优化 技 术 手 段 措 施 提 高 电力 客 户 用 础 检 测 和 管 理 设 施 的不 完 整 ,许 多 供 电 公 电 终端 综合 用 电效 率 , 也 就 是说 电力 用 户 司 在 实 际运 营过 程 中依 然 靠 相 应 调度 人 员 的用 电信 息 是 整 个 系 统建 设 的核 心 基 础 数 根 据 历 史 运 行 负 荷 数 据 静 态 调 节 用 户 供 电 据 ,必 须 由 电力 用 户 积极 参 与 , 以实 现对 终 端 的 供 电 方 式 , 缺 乏 电 力 用 户 的 主 动 参 整 个 供配 电系 统 电 能资源 的 合理 调配 [ 3 3。
表 一 : 线 路 近 似 表 达 式 的检 验 结 果 如 下
常数 项
回归 系数 : 1 O 4 7 1.75
机组 1
002 .8 6
机组 2
0 0 7 .48
机组 3
0 0 2 .58
机组 4
O19 .19
机 组
- .2 7 0 05
机组 6
机组 7
科技论丛
参 考文献 [ ] 同济 大 学概 率统 计 教研 组 ,概 率 1 统 计 ,上 海 : 同 济 大 学 出 版 社 ,2 0 年 . 00 [ ] 韩 伯 棠 ,管 理运 筹 学 ,北 京 :高 2 等 教育 出版社 ,2 0 年4月. 03
[3] 飞 思 科 技 产 品 研 发 中 心 , MTA65 A L B . 辅助 优化 计算 与设 计 ,北京 : 电 子工 业 出版社 ,2 0 年1 . 03 月
【 关键 词】 智 能 电网 ;D M S ;需求 侧
管 理 系 统 早 在 2 世 纪 8 年 代 , 美 国 研 究 学 者 0 0 就 已提 出 了 由 电力 用 户主 动 参 与 , 结 合 配 电系 统 网 络 特 性 对 电 能 资 源 进 行 动 态 实 时 精 确 分 配 的 系 统 工 程 一 力 需 求 侧 管 理 电 ( M) 。 随 着 电 力 用 户 对 供 电 可 靠 性 、 DS 经 济 性 、 以 及 人 性 化 服 务 水 平 要 求 的 进 一 步 提 高 , 利用 各种 优 化 手 段通 过 改变 供 配 电系 统 内 部 电 能供 需 模 式 , 实现 对 供 配 电 服 务 区 域 电 能 资源 的 实 时采 集 、动 态 分 配 调 控 , 已 成 为 电 力 系 统 中 各 级 供 电 公 司 实 现 智 能 服 务 电 力 需 求 侧 管 理 的 一 个 重 要 研 究 课 题 [ ]。 由于 我 国受 传 统 供 配 电 系 统 1 建 设 理 念 的制 约 ,加 上在 供 配 电网 建 设 过 程 中 受技 术 水 平 和建 设资 金 的 影 响 ,供 配 电系 统 中普 遍 存 在 综合 自动 化 基 础 设施 贫 乏 、 电能 信 号 采集 量 少 、系 统 覆 盖 面低 、 综 合调 度 能 力 差 等 问题 ,不 能 对 电 力用 户 所 消耗 的实 时 电 能信 息 进 行 动 态采 集 和 远 程 监控 管 理 ,大 大制 约 了智 能 电 网 的建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