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端午的鸭蛋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中描述的端午习俗,了解鸭蛋在端午节中的特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文中描述的端午习俗。

2.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鸭蛋在端午节中的特殊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端午习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端午的鸭蛋》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端午节的习俗。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和经验。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端午的鸭蛋》给每位学生。

2.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描述的端午习俗。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鸭蛋在端午节中的特殊意义。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分发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端午节的鸭蛋装饰品。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装饰品的制作。

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装饰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尝试制作端午节的鸭蛋装饰品,并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习俗。

2.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端午节庆祝活动,深入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六、课堂小测(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关于端午习俗和鸭蛋意义的小问题,进行快速测验,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端午习俗和鸭蛋的意义。

2. 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制作鸭蛋装饰品的过程和感受。

八、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关于端午节的其他习俗的资料,如粽子和赛龙舟等,为下一次课堂分享做准备。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优质20篇)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优质20篇)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优质2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优质20篇)导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感受。

(2)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感受。

(2)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端午鸭蛋的特殊情感和家乡的传统文化。

(2)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

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端午节的了解。

(2)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入本课《端午的鸭蛋》。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文章,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端午鸭蛋相关的写作题目,如“我心中的端午鸭蛋”。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并提交给教师。

2. 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端午鸭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通用7篇)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通用7篇)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通用7篇)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感受课文情趣。

2、掌握品读语言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解读文本内在韵味,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2、认真品读,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幻灯片出示资料资料(陆建华《汪曾祺和高邮咸鸭蛋》有人对汪曾祺说:“汪老,除了秦观,高邮---就您了。

”汪老听罢笑着说:“我只能排第三,前头还有(高邮咸鸭蛋)。

”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高邮咸蛋在汪曾祺心中的地位,今天,我们就走进高邮,看看汪曾祺笔下的那枚鸭蛋究竟装着什么,让他念念不忘。

二、温故知新三、明确目标四、品语言找趣味《社戏》结尾说再没吃过那夜的好豆,再没看过那夜的好戏。

其实,戏并不好看,豆子也一般,作者难忘的是儿时的记忆,这是最有趣的。

有人说,本文的4.5段最为有趣,你能找到相关句子吗?有没有唤醒你儿时的记忆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自己找到的趣句在组内范读,并和小组同学交流感受,品出趣味。

适时介绍品味语言方法,品出作为高邮人的汪曾祺又用怎样的情感介绍家乡特产。

五、赏风格感魅力1、介绍汪曾祺的语言风格。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方言入文文言入文)c有淡淡的幽默。

2、学生自由选例,结合课后题进行品味评析。

3、归纳语言特色。

a、平淡而有味。

(读起来亲切自然)b、方言入文。

(脱口而出,直率朴素)c、淡淡的幽默。

(增强文章趣味性)d、文言点缀。

(使文章增添了书卷气和典雅之美)六、拓展延伸:说风俗1、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并说出这个节日的习俗?2、假如你是周至县的县长,你要举办“中国周至·民俗文化节,”你有怎样的设想,会通过哪些渠道来推荐周至民俗文化?七、小结八、布置作业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民俗让你难忘?或者家乡的某些特产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请以“一说起家乡,我就想起了家乡的------”为开头写一段话,字数不限,但要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

2024年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精选

2024年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精选

2024年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端午的鸭蛋》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端午节的习俗,通过对鸭蛋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具体章节为第二十二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作者对端午节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表达。

难点: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5分钟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老师进行讲解。

时间:10分钟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时间:5分钟4.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端午节的情感表达。

时间:10分钟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习俗,进行互动交流。

时间:10分钟6.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时间:10分钟7.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时间:10分钟时间: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端午的鸭蛋》2. 生字词3. 课文内容概括4. 作者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关于家乡端午节习俗的短文。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2.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1、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端午的鸭蛋》一文,使学生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精选)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精选)
01 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 汪曾祺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0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 者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02 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 碍,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练习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03 课文艺术特色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如语言质朴自 然、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真挚动人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语句和段落,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和写作特点。
0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作者的情感表达。

加强沟通交流
02
定期举行团队会议,分享教学经验,讨论解决问题,促进团队
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任。
分工合作
03
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实现资源共
享和优势互补。
定期参加培训交流活动
参加校内培训
利用学校提供的培训资源,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的培训 。
参加校外研修
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研修活动,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 念。
交流学习心得
将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与团队成员分享,促进共同成长。
THANKS
感谢观看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 写作特点,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 段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情节,帮助学生 了解文章大意。
重点词汇和句式讲解
重点词汇
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和 重点词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3)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文章中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3.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背景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对端午节习俗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和讲解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经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找出文章中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并在小组内分享。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文章中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3)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教学重点:1. 文章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文章中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端午的鸭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分析及课后作业。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习俗;第36自然段,描述作者家乡端午节制作鸭蛋的过程;第710自然段,讲述作者童年时过端午节的趣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细节,理解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端午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交流讨论。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文化内涵。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讲解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端午的鸭蛋》2. 主要内容:端午节的习俗作者家乡的鸭蛋制作作者童年趣事3.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2)概括课文内容,写出端午节的习俗。

(3)用自己的话复述作者童年过端午节的趣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但在阅读理解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师应在课后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端午节的民间传说、习俗等资料,进行分享,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端午的鸭蛋的来历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深入了解端午的鸭蛋的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课文中端午的鸭蛋的来历和习俗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

四、教学方法: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独立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端午的鸭蛋的文化内涵。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端午的鸭蛋的习俗和传统美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引起学生对端午的鸭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端午的鸭蛋的来历和习俗。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端午的鸭蛋的理解和感受。

5.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端午的鸭蛋的习俗和传统美德。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端午的鸭蛋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端午的鸭蛋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其它习俗,如赛龙舟、挂艾草等,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历史遗址,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九、教学资源:课文文本:《端午的鸭蛋》相关资料:端午节的历史背景、鸭蛋的文化意义、相关诗词等。

八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五篇】.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 苋菜(xian4) 籍贯(ji2) 硝药(xiao1)腌腊(yan1) 络子(lao4) 大襟(jin1) 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

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端午的鸭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7、端午的鸭蛋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

(2)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3)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目标(2)2、教学难点:目标(3)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忆端午教师提问: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哪些吗?2、你能说出在我们当地端午节都有些什么风俗吗?(二)、初步感知说风俗1、介绍作家常识,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3、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家乡的端午风俗,你能从文中找出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作者写七种风俗时有无详略之分?(引出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是作者家乡特有的风俗。

)(三)、赏读文本品情趣1、在高邮,端午节时小孩子喜欢放黄烟子,写一笔虎,我们班有位同学也坐不住了,下面我们就请他在黑板上为大家展示一笔虎。

接着进一步提问:你知道当地孩子还兴干什么嘛?(引出挂鸭蛋络子习俗)2、玩鸭蛋络子有哪些过程呢?(挑-装-挂-吃-玩)在这个过程中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品味挑鸭蛋玩鸭蛋的情趣,从而体会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3、幻灯片展示鲁迅、丰子恺忆儿时吃食的二段话,再次体会作家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如果说4、5两段写端午的鸭蛋表达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念,那么,2、3段写家乡的鸭蛋又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怀呢?请学生分组朗读。

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品味情感,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让学生从具体可感的语句品出汪老的爱乡,思乡之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5、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读出了汪老的一个心愿:让高邮的鸭蛋走出中国走向全世界。

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替汪老宣传一下他家乡的鸭蛋吗?(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本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又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从而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艺术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感受作者对儿时生活怀想和热爱故乡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三、教学方法语言训练、品读、讨论四、教学手段传统黑板现代PPT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和大家来说一个故事。

话说当年高邮几名在北京求学的年轻人,见到了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又同是高邮人的汪曾祺先生,他们对汪曾祺说:“汪老,我们高邮秦少游(也就是善于填词的那位秦观)可以排第一,您可以排第二。

”但是,汪曾祺听后却连连说:“不对,不对······我只能居第三位。

”那么,大家想一想,对于高邮而言,能排第二的会是什么呢?(高邮的鸭蛋,对了)高邮的鸭蛋装载了作者对故乡的太多感情。

汪曾祺曾在自己的诗中说:“文中半是家乡水”,他把故乡的风物、故乡的故事、故乡的人情都写进了他的文字,成为一篇篇恬淡幽静的佳作。

今天,在端午节前夕,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端午的鸭蛋》。

(1分30秒)2、首先,请几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请认真听读,圈点勾画。

我们进入第一个活动环节“忆端午说鸭蛋”。

请用这样的句子开头说课文的内容:“端午的鸭蛋,。

”教师示例:端午的鸭蛋,是作者故乡端午吃“十二红”风俗中最令他念念不忘的“一红”。

(9分钟30秒)下面请大家自己写一写:你可以借用文中的字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你可以就课文的一段内容来说,也可以就全文的内容来说。

(不能超过10分钟)(1)端午的鸭蛋,是作者对童年生活最深刻的记忆。

(2)端午的鸭蛋,是作者行遍大江南北后,永不忘记的对家乡的怀念。

(3)端午的鸭蛋,是作者对他乡鸭蛋再也瞧不上眼的骄傲。

(4)端午的鸭蛋,是与别人谈及时,令异乡人肃然起敬的食之佳品。

八年级语文教案 端午的鸭蛋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 端午的鸭蛋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端午的鸭蛋9篇端午的鸭蛋 1今天下午学习《端午的鸭蛋》。

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很明确,一是了解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二是品味汪曾祺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一开始,先让学生谈了谈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并且重点说说自己难忘的一个节日,学生讨论很热烈,兴趣也颇浓厚。

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文章中的重点生字和生词,以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印象,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写一遍,限时掌握,任务完成得也不错。

再往下,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分别从四个方面来找例子以加深印象:1、平淡有味;2、方言入文;3、带有文言色彩;4、有点幽默感。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比较快速而准确地找出相关的例句,且进行适当的分析。

最后,我用了一个课件上的写作小训练,效果不错。

这个设计是这样的:为高邮鸭蛋设计一句广告词或者一则有创意的广告。

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后,学生很兴奋,立即投稿紧张而活跃的思考中,人人脸上带着快乐的神情,仿佛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情似的。

2分钟后,就有学生争先恐后地往自己小组所在的区域跑,往黑板上书写思考出来的广告词(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要求学生用其他的形式设计广告)。

因为经常看电视,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广告,学生对广告词的熟悉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在模仿的基础上有创新,有几条是这样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高邮鸭蛋;不一样的高邮鸭蛋,带给你不一样的味觉体验;品高邮鸭蛋,做有素质的中国人;你的人生因高邮鸭蛋而精彩;高邮鸭蛋虽好,一次也可多吃哟……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只所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原因在于它打通了书本和生活的联系,将教材与电视、网络结合了起来。

知识只有与实践为伍,只有学以致用,才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所以,作为老师,应当千方百计地挖掘所教内容中的生活元素,让书本知识也多些开放的姿态,让学生意识到有些内容不仅仅是只有在考试中才会用到。

初中语文教案《端午的鸭蛋》

初中语文教案《端午的鸭蛋》

初中语文教案《端午的鸭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端午的鸭蛋》的主要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2)能够把握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细节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端午的鸭蛋》的主要内容。

(2)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者写作手法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的鸭蛋在节日中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端午的鸭蛋》,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并解释其意义。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主题。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端午的鸭蛋》,写一篇关于端午节习俗的短文。

2. 选择一个节日,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写,注意使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节日的特色。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端午的鸭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3. 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方言词语的理解。

2. 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对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探讨: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习俗。

(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思考端午节的意义。

5.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家乡端午节习俗的短文。

3. 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 情感态度评估: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亲情、友情的认识和珍惜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

2.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端午节相关活动,如包粽子、挂艾叶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端午的鸭蛋》的主要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能够把握作者通过描写鸭蛋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端午的鸭蛋》的主要内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1)作者通过描写鸭蛋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学生对端午节有一定的了解。

(2)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是什么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端午的鸭蛋》,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通过描写鸭蛋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举例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进行课内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提供相关素材,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端午的鸭蛋》,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家乡习俗的作文,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作文内容充实,细节描写生动。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理解作者对端午鸭蛋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阅读并分析《端午的鸭蛋》一文。

2.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技巧。

3.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描写和表达。

3. 运用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端午节的背景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端午的鸭蛋》一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 细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如鸭蛋的外观、味道等,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个话题的思考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作业与评价: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端午习俗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2.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评价学生的参与和表达情况。

3. 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题目,评价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端午的鸭蛋》与其他节日的相关文章,如《中秋的月饼》、《春节的饺子》等,探讨不同节日食品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鸭蛋加工厂或参与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和认同。

七、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技巧,如如何通过描述鸭蛋的外观、味道等细节来传达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端午节的现代意义,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参与度,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初二语文导学案课题:《端午的鸭蛋》主备:审核:课型:讲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自学部分一、自主学习(30分钟)相信自己的能力,训练自己的能力!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并自读课文两遍(15分钟)。

2.思考课后习题,将你认为好的句子或有疑问的语句作上批注。

(10分钟)3、理清文章的思路,细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鸭蛋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及作者情感。

(5分钟)资料链接:一、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二、自学检测:只要认真就会很好的完成!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拼音汪曾qí()系()百索子倘()若咂摸()城()huáng 庙拧()成小绳门méi()用酒和()苋()菜jí()贯硝()药腌()腊络()子大()jīn车yìn()xūn()五毒似的()2、请写出我国几个传统节日及其有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6个字以内)自学反思课堂延伸一、知识拓展(15分钟)认真阅读,响亮表达!1、作者的家乡端午有哪些习俗?写这些习俗和端午的鸭蛋有关吗?2、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端午的鸭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鴨蛋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目標:熟讀課文,把握課文的框架結構,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一些民風民俗;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讀音及意義。

過程和方法目標:注意語言的積累,學習本文平淡質樸和語言及自然傳神的表現手法;感受本文珠情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注日常生活細節的習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1.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2.引導學生調動自身的生活體驗,感受日常生活中蘊涵的無窮樂趣。

教學難點:學會品味富有深意和特色的重要語句,以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自主、研討、探究。

教學時間: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以學生熟悉的有關本地端午節的風俗引入新課學習。

2.介紹作者,讓同學們互相展示收集的有關汪曾祺的資料。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現當代作家。

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

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劇。

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發表小說《受戒》、《大淖記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選集》。

二、整體感知1.聽課文錄音,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蘊涵的人生情趣和詩意之美。

2.解決生字詞的音意:(出示生字詞卡片):門楣莧菜籍貫城隍廟肅然起敬囊螢映雪莫名其妙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板書設計)思路:端午節的風俗----家鄉的鴨蛋----端午的鴨蛋(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5、6自然段)主旨: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和留戀、對故鄉的熱愛、眷戀之情。

4.快速流覽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為什麼要先寫端午節的風俗?明確:①、第一段以“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開頭,介紹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等風俗;又列舉了“放黃煙子”吃“十二紅”這兩種較為獨特的風俗。

②從文章思路來看,先談端午風俗很有必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 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导入新课:
1、导语:五月初五端午节, 系 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 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 ,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2、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年月日
五、教师小结: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解释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苋菜(xian)籍贯(ji)硝药(xiao)
腌腊(yan)络子(lao)大襟(jin)车胤(yin)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第17课端午的鸭蛋
章、节
第四单元
课时
第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
课型
精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2、掌握重点词语的音、形、意。
3、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
4、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重点
难点
1、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 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 ,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 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