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浅析《春江花月夜》景、情、理的巧妙融合
浅析《春江花月夜》景、情、理的巧妙融合文/苑芳菲|文化艺术|一、序“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是闻一多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赞誉,其作者张若虚也因此被清代王闿晕称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的动人描绘,将写景、哲理、抒情融为一体,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的画卷,也将我们带入到春江花月夜的清幽意境中,让我们目眩五彩、浑然忘我。
二、春江花月夜诗情画意之景诗歌开篇八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汀上白沙看不见”,描绘了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景色,一个“生”字,就将明月与潮水赋予鲜活的生命。
短短几句诗中就两现春江与明月、两现潮水与江海,交错叠现的景观,让我们初感春江月夜的神奇和美妙。
江潮浩浩荡荡,仿佛和大海连成一片,气势尤为磅礴,此时,一轮明月随潮而升,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初月朦胧、高月皎洁,月光照耀下纷繁的春江江水、江畔白沙、江树花林、飞霜流霜、鸿雁鱼龙、芳甸扁舟、高楼镜台之景,和着月楼上的灯光,让江中的潮水与江畔周围的花草树木都开出了奇异的“花”,五光十色再与春、夜、花、人巧妙结合,景象由大到小,由远及近,此时的春江花月仿似一个童话般美妙的仙境,显得格外的斑斓迷离、幽静甜美。
三、人与自然共生永恒之理面对如此的良辰美景,诗人对着这一轮江月,内心充满感慨和迷惘,不禁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慨,并发了思古的悠情,开启了对宇宙奥秘及人生哲理的探寻之旅。
这千年一问,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者李白和苏轼也曾发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类似的感慨与思索。
“江边上是谁最初看见月亮的,江上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的?”,对于这一问题,诗人给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一个具有高度的答案。
是呀,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但江上的月亮却年年相像。
浅析英语专业就业劣势以及应对方案免费
浅析英语专业就业劣势以及应对方案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我们即将面临就业升学压力。
在现代市场上,英语对口职业的行情如何?在当今这个社会,技术是块敲门砖,英语作为一个工具并非技术的存在无疑在加重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负担。
本文简析了一些英文职业的不利现状,打破过于乐观的幻想。
同时作为三本院校学生,我们更应认识到严峻形势,但同时不应过于悲观,应在认清现状的前提下,理性规划,为美好未来找寻最好的探测灯!!1.对口职业现状和英语专业的存在的劣势分析1.翻译1)一般企业翻译一般学生都会把翻译当作理想的职业,但是事实确实比较残酷的。
在大多企业里,(除翻译公司),翻译都只是一项工具,难以进入公司的其他岗位或获得提升。
且工作枯燥乏味,其职能包括翻译说明书、翻译软件、翻译宣传册、客户资料、技术文档等。
工资并不高,地位也难以得到重视。
普通的公司,(翻译公司除外),不管待遇如何,一个月工资分为从几千到一、两万不等,但翻译顶多也就是中级水平,因为没有任何独创性,可以随时被替换。
议员好比打印机,打印机负责把电子版变成实在的纸张,而议员是负责把英文版中文版进行转换而已,一台打印机不管打印多少文件,打印得有多么漂亮,都会被认为理所当然,有哪家公司会给打印机发奖金?翻译的升职潜力和长远发展空间就是也不大。
刚毕业时一月能拿5000就觉得还是可以,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年龄愈增,到了成绩立业的年纪,工资和地位却仍在原地踏步走,对想要事业有成的人来说显然略显寒碜了点。
就算想要从底层往上爬,可翻译往上爬还能做什么呢?高级翻译,校对?可这些却依然是底层工作。
所以,翻译只能是一份职业,但不能成为一项事业。
2)口译再来看看口译。
口译分为普通的陪同翻译和会议口译(包括同传)。
前者门槛不高,一般口语较好者或英语专业的学生,均可担任。
但缺点是工作很不稳定,并非随时都有的,一般是偶尔外商业务洽谈或参加展览才需要,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专职翻译。
而会议口译或同声传译则的确是高薪职业,一场会议两天下来可能就能挣5000-1万多,这种译员一般也能过上小康生活,但绝对发不了大财。
浅析妇女儿童公有的不可能性
浅析儿童与妇女公有的可行性内容提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
同样的,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
”<1>那么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柏拉图自身的观点来讲,第二是从现实生活来分析。
而第二点则又包括了三个小点,分别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从社会伦理出发;从情感角度出发。
关键词:柏拉图妇女公有《理想国》《法律篇》婚姻家庭私有制一.从柏拉图自身观点出发公元前5世纪末以来,希腊城邦陷入普遍危机之中,政治领域乱象丛生,柏拉图对各邦政制进行了系统考察和评判,认为当时各邦政制都有问题,<2>所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自认为全新而理想的贤人政制模式。
柏拉图认为能力决定地位所以必须打破“贵族—平民”那种简单粗暴的身份型社会。
在柏拉图的设计中,妇女公有制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劳永逸的办法。
妇女公有的直接结果就是取缔了婚姻。
而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婚姻关系是家庭内部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取消了婚姻也就是取消了家庭。
家庭、家族是血缘纽带和私有财产根植的土壤,如果家庭不复存在,血缘和私产就犹如无根之花,必定枯萎,进而也就无法再作为划分社会等级的标准。
可是后来在《法律篇》中,柏拉图借雅典无名氏之口指出:“人类是永生的,因为它总是留下后代以永远保存其完整性和特殊性。
它通过生殖来得到永生。
有意剥夺任何人的此种权利决非神圣的事情。
无论谁,如果他不娶妻生子就是有意剥夺他自己的权利”。
<3>所以,对现实中每个国家的立法者来说,首先应该关注的主题是繁衍后代公民,为此所应采取的首要政策就是通过婚姻法。
女人在16至20岁之间,男人在30至35岁之间,必须结婚,否则就要受到法律惩罚和舆论蔑视。
<4>他又改变了他的观点,可见这个观点必定是不可行的。
再者,他在这个观点提出之前一部分,刚刚说明,同样禀赋应该给与同样的职务<5>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男女平等,可紧接着提出妇女公有,他为什么没有提出男人也应该共有呢?这点上逻辑不通。
浅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美
•民俗文化189文/陈滢滢浅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美内容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和文化。
中国雕塑独特的文体语言在世界雕塑史上熠熠生辉。
中国古代雕塑之美,在于表现之美、装饰之美、绘画之美、写意之美、线条之美、婉约之美。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特点中国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和文化。
中国古代雕塑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
随着千百年来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民族艺术文化发展和演变。
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审美哲学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世界雕塑史上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宝库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1 相似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形似之美。
中国艺术重在“似”而非“形,精神上的“似”是中国艺术的核心。
中国雕塑语言更少偏向于传统绘画,中国雕塑强调形神兼备,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相似美的追求决定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色。
西方艺术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追求美与真的统一,西方古代雕塑强调身体比例、结构、神态、真美对再现的追求;中国文化强调直观的意象思维,通过直觉、感悟理解宇宙。
东方思维超越逻辑,理性思维更强调感性。
东方感知的形成与西方文化中的哪些文化特征不同,体现在艺术上,如雕塑、绘画当然是形成不同的艺术语言特征。
中国的雕塑语言追求相似的美,注重表达精神、韵律和形象。
纵观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它的造型不是精确的而是对造型形式和意义的追求。
以汉代霍去病墓的石雕为例。
外表粗糙,语言粗糙。
西方雕塑艺术没有雕刻,但风格瑰丽、雄浑、淋漓。
体现了大胆的冲动,简单,渴望生活的生命力。
中国人以“形”求“神”的艺术思维方式,追求“形”的“活”。
2 装饰中国古代雕塑起源于古代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特点之一是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具有天然的装饰风格。
无论是商代的青铜器、五代十国的宗教雕塑、唐宋时期的瓷器、还是古代的建筑装饰,都散发着浓郁的装饰气息。
浅析墨家“兼爱”思想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浅析墨家“兼爱”思想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种思想流派应运而生。
这一学术领域的繁荣景象,被后世成为“百家争鸣”。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其系统的政治理论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兼爱”思想其内容墨家著有十大教义,分别是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其中兼爱是核心政治思想。
所谓兼爱,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即是互爱互助,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即是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战乱纷飞,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并指出当时社会混乱的原因皆起于人们之间的“不相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i,这是墨子提出的解决之道,即“兼爱”。
人人做到“视人若己”,则能社会和睦,国家安宁。
二.“兼爱”思想的特点了解“兼爱”思想的特点,首先要了解何为“兼”?用现代白话文解释“兼”,即“全部,整个”。
所有的一切事物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且各部分都是平等的。
那么,“兼爱”就是爱一切人和事,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和事。
张岱年曾言:“墨子的兼,与孔子的仁,大体相近,然亦颇不同。
仁是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以自己为起点,而渐渐扩大;由远近之程度,而有厚薄。
兼则是不分人我,不分远近,对一切人,一律同等爱之助之。
”ii其平等性的体现,不仅体现在社会范围领域,还体现在时空领域。
“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iii正印证了墨家的“兼爱”是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对全人类的爱。
由此可知,墨家的兼爱思想具有广泛性。
浅析《出埃及记》
2014.08学教育34浅析《出埃及记》——上帝降“十灾”单慧慧(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摘要]上帝降十灾于埃及是《出埃及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样一个情节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独特的叙事艺术,更让我们从他的叙事中领会到上帝的无上权威。
[关键词]上帝;十灾;《出埃及记》耶和华帮助为帮助以色列人逃离埃及降十大灾的内容是《出埃及记》的主要内容,这则片段虽短但内容十分丰富同时极富有故事情节,充满着浓浓的宗教性与神秘性。
一、以展示“神之大能”为中心的叙事艺术“耶和华降十大灾”于埃及这一情节以展现“神的大能”为叙事的中心。
摩西在其中起到的更多是上帝与法老记忆犹太民众之间的信使的作用。
对上帝大能的主要的体现方式是对耶和华的语言,也多是暴力语言。
其中对描写体现在神降灾后埃及后埃及的惨状没有过多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只有简单的概括,对于降灾的引起的后果之严重从埃及法老让摩西祈求上帝停止他的行为并答应放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妥协中从侧面反映出来。
正面体现则是每次耶和华降灾前都会对摩西具体讲这次降灾的后果。
采用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达到对耶和华大能的双重强调:先是以言语的警示后以行动后的结果加以证明,在这样的叙事中耶和华的神圣性和言出必行的上帝尊严得到加深与巩固。
除上述之外,在这一片段中我们能看到特别显著的语句逐字重复。
这样的重复在《出埃及记》严格遵守言简意赅的方针下显得极为突出,这样的叙事并不是无意而为之而是一场精心的策划,它恰是叙事的重要特色之一。
这样一种叙事技巧的目的是为达到对一方信守、遵循和传达的目的。
例如:耶和华吩咐摩西让他转告法老的话:容我的百姓去,好侍奉我,如果你不听从…与让埃及人知道我是耶和华等几句话的重复使用很多,目的也很明确:一方面是让读者更多次的聆听上帝的教诲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次出现以预言的形式后文再次出现则会使一种警告程度否认加深并且有暗含着事实的应验。
从文本中可以发现这一因为每次在耶和华吩咐摩西让他转告法老的话:“容我的百姓去,好侍奉我,如果你不听从”接下来内容的转折都是按耶和华的话语行事埃及将遭到的灾祸。
浅析《牡丹亭》的音乐性和文化内涵
文学之光ENXUNZHIGUANGW30 Jun. 2016 June《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作品之一,无论是它的音乐性还是它的文学性都有着重要的艺术意义和思想意义。
本文将从它的音乐性和文本内涵这两个方面,来对它进行有效探讨、分析。
一、《牡丹亭》的音乐性《牡丹亭》的音乐性主要是作为昆曲体现出来的。
戏曲本身就是音乐化的戏剧,戏曲必须根据剧情运用唱腔来描画人物。
杜丽娘就是汤显祖戏剧《牡丹亭》中被成功塑造的人物角色。
杜丽娘出生于大户人家,她的身心被传统的封建礼教精神压制,终于有一天她的自由意识被《诗经》中的爱情唤醒,在梦中她与书生柳梦梅彼此相恋。
梦中的这段爱情让她渴望追逐自己的理想,然而在现实世界她找不到理想中的梦境,终于郁郁寡欢而死。
死后,她的灵魂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最后竟然死而复生,在与封建礼教展开斗争后,与柳梦梅走到了一起,戏剧以这样的大团圆作为落幕。
总之,整个戏剧以爱情与礼教的冲突为核心,从而基于此点展开叙述,杜丽娘的情与封建时代的理的激烈冲突,不仅仅体现在与父母的面对面冲突,也体现在她内心的不安中。
因而这样惊心动魄的剧情为全剧用音乐抒情来刻画杜丽娘这一主人公形象提供了开阔的空间。
《牡丹亭》音乐也彻底发挥出了音乐的抒情功能,在《游园惊梦》、《离魂》等多出剧情中,运用了委婉动人的南曲唱腔,深刻地揭示出了杜丽娘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她的心路历程,并充分地表达出了她对追求爱情的那份执着精神。
具体地说这些唱腔的音乐特点:首先在旋律方面,杜丽娘的唱腔旋律起伏度大,旋律中多采用自由模进的手段来象征情感的跌宕起伏,例如《寻梅》中,杜李丽靠着梅花树,对着天空望眼欲穿,为在现实里再也寻不到柳梦梅而伤心,这时候曲中出现了“知怎生情怅然,知怎声泪暗悬”的曲调,后一句在节奏旋律上就是前一句移低五度的自由模进,,借助它能把杜丽娘的悲伤情绪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牡丹亭》在旋律行进中还刻意插入特性音型,如《游园惊梦》中的引子绕阳台,在简短的旋律中,同一特性音型接连出现多次,从而来强化音乐的表现力。
浅析当前缠闹访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当前缠访闹访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华东在线11月14日讯(通讯员:刘烽平王立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人民群众维权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纷纷凸现,群众来信来访呈逐年上升趋势。
特别是缠访闹访已成为县、乡两级棘手的信访问题之一,既牵扯浪费了基层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严重影响了基层的政治社会稳定,如果在政策上不作进一步规范,任其发展,将动摇县、乡两级基层政权。
本人结合信访工作实践,就当前缠访闹访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谈几点浅见。
一、缠访闹访问题产生的原因1、信访人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突出表现为四种错误认识:一是信“闹”不信“理”。
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凡事只要不停地闹,不停地缠,就会引起重视,就能得到解决。
二是信“多”不信“少”。
认为只要来的人多、造成的影响大,对基层政府压力就大,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
三是信“上”不信“下”。
总认为上级机关大、“官员”级别高,才会真正为群众着想,而错误地认为下级机关和基层干部“把一本好经念歪了”,在欺骗群众。
四是信“访”不信“法”。
有的信访问题本应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但上访人却偏要走上访之路,认为通过信访途径,采取行政手段解决问题更快也更好。
于是,部分群众当眼前利益一时未得到解决就不断缠访、闹访。
2、基层政府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偏差。
从基层工作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工作不当,矛盾升级复杂化。
少数基层干部忽视矛盾,工作不负责任,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或处理有瑕疵,甚至不依法办事。
引发初信初访时,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态度生硬,不是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加以解决,而是不负责任地躲避、推诿、敷衍或者搪塞,使本来可以及时解决的初信初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矛盾升级,范围扩大,简单问题复杂化。
二是工作不力,息事宁人留隐患。
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上,少数部门和人员存在息事宁人的思想,认为只要是不违反大原则,对上访群众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也随意迁就,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形成了“闹事上访——获利——再闹事上访”的恶性循环。
浅析《记忆的永恒》
时间的与人的永恒矛盾——浅析《记忆的永恒》《记忆的永恒》是萨尔瓦多·达利创作于1931年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作品。
达利在画面中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
画中充满了令人难以捉摸的激情,给人与时间飞速流逝的感觉,表达了画家对当代生活压迫下人们个人世界崩溃的绝望,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力量。
这幅画是20世纪具有典型意义的视觉形象之一。
如弗洛伊德所言,“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是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的本能在完全不受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发泄,它剥露了人的灵魂深处秘而不宣的本质,梦幻能显示生命永恒的彼岸,只有用梦幻纠正现实,改变现实,才能实才能找到通往彼岸路,达到神秘的超现实的境界。
艺术创作也是如梦幻一般的,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是人的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上的冲动。
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关于艺术的解读。
达利称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达利的画作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些或残缺不全或形态扭曲的而又毫无渊源的事物的组合,这正是潜意识不受理性拘束的结果。
而作为受众的欣赏者,都会被画作描绘的荒诞世界带来的陌生感影响,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而事实上我们对其解读的努力,都是凭借对碎片化的意象的理性分析的,可是说是本我对自我乃至超我的认知的努力。
具体来看,画面右上角的礁石以写实的手法来表征,给整个画面所要呈现的世界以一种确定性或者真实性的附加,但画面中其他意象诸如扭曲而柔软的钟表、突兀而不合理的过于方正的概念化的平台、似马非马的怪物等置于这个世界中,反而是不真实的,它们的存在解构了礁石作为一种确定性的存在,而写实的礁石反倒成了荒谬的佐证,它看似存在,却是一种背衬性的东西,而无法到达。
浅析《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女性形象
浅析《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的女性形象《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刻画了两位年轻的乡间女子,让她们亮丽的身影,给田园山庄抹上了时代变革的色彩。
故事主要说的是两个新婚不久即独守空房、承担繁重劳动任务的农村新媳妇潘桃和李平,因丈夫外出打工后共同的心灵空虚和寂寞心理,她们俩由敌对到认同,小心翼翼地互相走近,逐渐地互相理解、信任,最后成为无所不谈的近乎于同性恋的好朋友,并且共同建立起一个隐秘的生活空间,安放未曾实现和已经破灭的理想。
在男人缺席或不在场的情况下,这种带有同性恋色彩的友谊,成了她们的精神支柱,支撑着她们蔑视和反抗世俗的眼光与打击,滋润着她们漫长而劳苦的日子。
当年终丈夫回家后,李平从两个女人的世界蜕变回现实的“成子媳妇”,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而潘桃因丈夫迟迟未归,对丈夫的怨逐渐演变成了对李平的妒嫉,最终心理失衡,向婆婆透露了李平曾做过三陪的秘密,使李平遭致丈夫的毒打,李平一生的幸福被毁,潘桃的心灵也钉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两人姊妹情谊的神话宣告破灭。
在这个故事中,从年龄段而分,主要出现了2组女性形象,一组是潘桃和李平,另外一组则是她们的长辈,潘桃的婆婆和李平的姑婆;这两组形象之间的关系以潘桃和李平为主,在女人鸡毛蒜皮的锁屑事务中复杂交错,纠葛不断,衍生了现代文学中城乡进程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但是又具有了时代的复杂性,和自我反省的现代性意识。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的故事从两个女人告别单身走入家庭的婚礼仪式开始。
潘桃认为结婚不应大操大办,“什么事情搞到最火爆,就意味着已经到了顶峰,而结婚,只不过是女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
……她绝不想在一时的火爆过去之后,用她的一生,来走她心情的下坡路。
”所以她选择和丈夫到城旅游独享幸福。
但是,“潘桃的朴素里,其实一点都不朴素,是另外一种张扬。
它真正张扬了潘桃心中的自己。
”与潘桃截然不同的是李平的婚礼,齐全的轿子客车乃至轿车、紧跟不舍的录像师、冬天里单薄的大红婚纱,还有洋气十足的新娘子,这种来势汹涌的张扬,透着都市文明的气息,使决定简单操持婚礼的潘桃平静的内心受到了强烈冲击。
浅析社区团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社区团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与日俱增,占据半壁江山。尤其在持续疫情防控影响下,人们的网购需求更 是成倍增长,助推社区团购日新月异如涌泉式的攀升。无可置疑社区团购对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带来极大 的便捷,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社区团购货品涉及方方面面、货源渠道多元、涉及面广且情况复全,容不得半点懈怠和疏忽,需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
(Ξ)加强规范,完善网购的法律体系。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社区团购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网购行业迈上现代化 法治化发展轨道。一是建立健全网购负责人职责,明落货物第一接收人责任,履行食品安全的查看、验收义务。妥 善保管商品,设置存放标签区域,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分区存放,及时通知消费者提货或根据与消费者的约定送货 上门,避免商品变质。对于不能始终看护的提货点,应尽量避免将食品开架放置,确有需要的应在提货点安装监控 ,确保事后可查可溯源。做好产品质量问题或其他消费纠纷记录,第一时间通知公司并协助解决问题,切实保障消 费者合法权益。二是出台配套规章制度,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社区团购相关规定,细化规范团购经营模式。明 确监管对象和理顺产品质量责任主体,对社区团购中出现的纠纷及违法行为,明确监管主体,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三是加强监管,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逐步提升违法行为线索的发现 、收集、甄别、处置能力。要着力对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垄断协议、商业混淆、虚假宣传 、商业诋毁、销售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确保网购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是强化社区团购牵头人职责和管理,通过设置保证金、多人团队管理、鼓励违规举报等方式,杜绝私下开团或 直接在群内卖私货,避免产品来源失控等现象发生。三是强化配送监管,规范存放、提货规则,明确商品存放条件 、方式,细化提货、配送流程,确保食品安全。建立完善退换货制度,严格落实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
卢梭的自由主义浅析
卢梭的自由主义浅析自由主义是一种基本的政治信念,一种哲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社会体制构建和政策取向。
它还是一种宽容异己、兼容并包的生活方式。
它把自由当作政府的基本方法和政策,社会的组织原则,以及个人与社区的生活方式。
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价值诉求也是多元主义的。
但是我更喜欢的却是卢梭对自由的看法。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开场白。
“人生而平等”这个观点影响了整个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西方很多基本价值观都基于此,依赖于此。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没有这句话,所谓的西方文明,现代文明,就是个肥皂泡,一句空谈,一个纯粹的谬论。
人人追求自由,却茫然于自由的真谛,这多少有些讽刺。
在我看来,卢梭对于自由的界定,对我们厘清自由的概念意义重大,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对于自由的概念不是来自于其他重大理论体系,正是来自于卢梭的自由思想。
卢梭作为自由思想的引导者,强调以生命的热情追求人类自由,以其真情至性体察他所面对的不平等社会,不畏新旧势力对他的种种压迫,勇敢的发出自由的呼声。
自由是卢梭整个学说思想最终诉求的精神,除去自由这个概念作为卢梭理论的中心思想,整个卢梭的理论将面临崩溃之命运。
卢梭自由理论充塞于他的所有作品中,但没有一本是完全针对自由这一概念来论述的。
但我们却可以在《社会契约论》中找到界定自由理论的线索。
卢梭并没有为自由下定义或者做出类似“在什么限度与范围内人是自由”的明确规定,而只是以各种状态论来表达他对人类高度自由的向往。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1〕这是卢梭对其所处社会时代人的生存状况作出的概括性论断。
他一方面原则上肯定了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和权利,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又指出现实中的人生活在不自由状态之中,饱受种种奴役。
人处在原则与事实的矛盾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不能主宰自己。
浅析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浅析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摘要《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本文旨在对《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进行浅要分析。
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服饰的描绘,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正面的塑造了人物形象。
其次,在对人物进行正面描摹的同时,又辅以大量的侧面描写反映其潜藏的性格特征,如对主要人物的居室进行描写,强调旁人的评价,并且利用汉语音形义的特点在人物的姓名中隐喻了其性格特征和命运。
再次,还利用了对比手法,反复手法进一步强调了人物鲜明的性格色。
最后,也是《红楼梦》最具特色的一点,作者把自己放在主要人物的位置,以他们的口吻写了大量诗词歌赋以反映其性格,并且根据人物的命运给主要女性人物写了判词预示其命运。
通过对以上方面分析归纳,对《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方法进行了总结,从而使读者对作品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并能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借鉴运用。
关键词: 《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true to life full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s, this paper aims to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haracters in art to a shallow analysis. By reading the tex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he author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s, appearance clothing language, psychological action, etc.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irect positive characters. Secondly, in front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descrip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ide description reflects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room description, evaluation stressed the oth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peech meaning in the names of characters a metaphor for the character and destiny. Once again, by contrast, repeated technique further emphasizes the characters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 color. Finally, a point i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the author put myself In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characters, with their tone and wrote lots of poems and songs to reflect their personality, and according to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 to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written verdicts indicate its fat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haracters were summarized, so that readers of the works of characters shaping techniques have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can use for reference the writing proces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dream of Red Mansions"; character image; Shaping Art.目录摘要IABSTRACT II引言 1一、人物形象的直接描写 1(一)外貌服饰描写 1(二)语言描写 2(三)行动描写 3(四)心理描写 4二、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 5(一)人物居室描写 5(二)第三者的叙述 6(三)命名的谐音与寓意 7三、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 8四、反复手法的运用 8五、诗词歌赋与人物形象塑造及人物命运9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引言明清两代,小说创作旺盛,名篇佳作涌现,诸如四大奇书,《儒林外史》等等,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则是《红楼梦》。
浅析名教与自然
浅析名教与自然03100414 张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魏晋玄学探究的基本问题,要弄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得明白“名教”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名教与自然是魏晋玄学中的一对范畴,名教,原指儒家“因名设教”的那一套宗法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一般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
自然,主要指天道自然,认为天是自然之天,天地的运转,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
名教和自然观念产生于先秦。
孔子主张正名,强调礼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提倡无为。
孔子、老子被后世看做"贵名教"与"明自然"的宗师,所以说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儒学与道学之间的关系。
魏晋时期,由于思想家的哲学倾向和政治见解不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争辩的问题,当时的文人学士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观念:一、正始玄学时期——何晏、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儒道调和)汉魏之际,伴随着“儒学独尊”局面的结束,“名教”已呈现着一副破败的景象。
首先是黄巾起义的冲击,黄巾起义军所到之处,孔庙被砸,神探被毁,其领袖张角又利用道教经籍《太平经》中的某些教义,以“太平军”的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起义,在宣传鬼神迷信的同时,也反映了农民某些平等要求和反抗封建剥削的呼声,这与作为封建等级观念的“名教”是直接对立的。
其次,封建统治阶级在生活上纵欲享乐,挥霍无度,极端腐朽。
他们已然丧失了儒家仁政、德治的旨意,并且违背了名教强调重义轻利的伦理信条,但为满足他们本性的挥霍,又必然视名教礼仪为一种束缚。
这种对于名教的两面态度加剧了“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导致“名教”陷入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门阀士族统治集团需要重整名教,建立“名教”与“自然”的新的关系。
鉴于两汉经学以神学目的论为“名教”作论证导致的失败,门阀士族开始离弃神学化的儒学转向道家,以老庄的“自然之道”作为“名教”制度的新的理论根据,来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挽救“名教”的危机,满足他们那两重人格的政治需要,魏晋玄学也由此应运而生。
用矛盾分析法浅析人性之善恶
用矛盾分析法浅析人性之善恶惠琴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人本性有善有恶,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善和恶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人的本性不断发展,而人本性和外在环境的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是有智慧、有高级理性思维、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人。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人类的繁衍,人类必须有深入骨髓的本能和信仰:人本性固然有善有恶,人类最终向善。
关键词:人本性;善;恶;对立;统一;向善作者简介:惠琴(1985.1-),女,江苏苏州人,汉族,哲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151-02研究人类的本质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都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
[1]古往今来,关于人本性之善恶的探讨经久不衰,众说纷纭。
所有人都试图探索人性,寻找走向人类社会和平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国历代思想家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最为著名。
在西方,人们对人本性之善恶的探讨同样激烈,以近代黑格尔辩证法的善恶论最为世人震撼。
人性是善是恶?一、无恶焉有善?无善焉有恶?在《孟子・告子上》中,公都子讲述了古代关于人性论的三种主流观点。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2]这三种主流的观点如下:性无善、无不善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
这三种观点没有从人本性上谈善恶。
“性善论”的代表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浅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浅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曾经创造过令世界⼈民惊叹的灿烂的古代⽂明。
但是却⽐西⽅国家落后许多这是什么原因呢?下⾯店铺给⼤家分析浅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浅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我们⽣活在⼀个拥有五千年⽂明的伟⼤的国家——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曾经创造过令世界⼈民惊叹的灿烂的古代⽂明。
例如,瑰丽璀璨的《诗经》、敦煌的莫⾼窟、楚辞、《论语》、四⼤发明……中国作为古代四⼤⽂明古国之⼀,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化从未间断,⼀直延续⾄今的国家。
然⽽,中国在近代中的表现却叫⼈⼤失所望,被西⽅列强在家门⼝打得⼀败涂地,远远的落后于西⽅的国家。
那么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的原因是什么?很多的历史学者也对此进⾏过深刻剖析,原因也是错综复杂。
历史的发展本来就不是由单⼀因素组成的,近代中国的落伍也不是某⼀个时代落后的结果,⽽是由各种因素、各个时代的积累⽽造成的。
因此在本⽂中,我将从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外交、科技、经济、⽂化教育、民族性格七个⽅⾯浅析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地理位置我们的国家处在陆地最多的亚洲⼤陆上,⼟地⼴阔、地形复杂、东临⼤海。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但近代以前,中国作为亚洲⼤陆上的超级⼤国,在我们的周围,没有⼀个实⼒很强的国家与我们抗衡,可谓四夷⾂服、⼀国称雄。
四⾯⼋⽅的蛮夷⼩国都要向我们进贡,这样就造成了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往往在⼼中存在⼀种妄⾃尊⼤、骄傲⾃满、不思进取的⼼理,这种⼼理⼀直到清朝时仍然存在,⽽且愈演愈烈。
如果说在清朝以前,我们还有可以炫耀的资本的话,那么在清朝就纯粹是⾃吹⾃嘘了。
我们在强盛的时候,别的国家还没有成长起来,正是我们国家的这种“早熟” ,从⽽造成了⼀枝独秀,⽽没有形成百国争鸣。
假如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时代就遇上⼯业化时代的西⽅列强,我们的国家可能也就不会出现近代之衰了。
⼆.政治⽅⾯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就是实⾏⾼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这种制度压制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般地主拥有最⼤部分⼟地,⽽农民则很少或者没有,并且还要交⾼额的地租,这样就激化了阶级⽭盾和社会⽭盾,更何况封建专制⾛向末期的时候,政治上⽇益⿊暗腐朽,社会动荡,⽣产遭到严重破坏,⼈民的⽣活也是苦不堪⾔,使得被封建统治阶级压制的⼴⼤⼈民不得不奋起反抗。
浅析杜甫诗中之“哭”
浅析杜甫诗中之“哭”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又被称为“人民的诗人”,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的伟大是源于他高洁的品格,爱民爱君的人生信念,正是因为对人民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使得杜甫在诗中长歌当哭。
而“哭”也成为杜甫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
现在提起杜甫,无疑是家喻户晓的,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为中国古代文学所做的贡献,都是无人可与之比拟的。
而萧涤非先生在他的《杜甫研究》一书中指出,杜甫是人民诗人,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人民性。
杜甫的生活是艰苦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条件,是杜甫能够得以亲近人民。
杜甫看到了人民苦难的生活,对人民怀着深厚的同情,而面对这样的苦难,一心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他能做的,只是与民同哭啦。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三个君王,而玄宗朝是他生活的主要时期,对于玄宗后期的穷兵黩武,尤其是对于安史之乱中征兵抓丁的现象,杜甫感到同人民一样的悲痛。
“三吏三别”这一组诗是作于公元758年到公元759年,杜甫由洛阳回华州沿途所见所闻。
这一路上,杜甫是哭着走过来的。
先是哭《新安吏》中中男都被征调,而“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不仅仅是道出不管肥瘦,有母无母,有伴无伴,齐声痛哭,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当时战乱的频繁,人民生活无法得到保障,人们流离失所,抓丁也是抓不到足够的人数的。
看到这样的情景,杜甫在哭,并且他还感到“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与此同时,杜甫还去尽量宽慰这些送行的亲人,用将军善待士兵的美名,用将来胜利的希望,让这些亲人心中保有着企盼,有着生还的希望,这也是杜甫的美好愿望。
杜甫另一首著名的诗作《兵车行》中,也是描写了征兵的场景。
并且在整首诗中,杜甫是一个记录者,也是诗中的问者。
诗的开头,杜甫展现的是“车辚辚,马萧萧”的热闹场景,接下来就告诉读者这是为什么,因为是“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向送”。
而“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则再次说明人马之众。
然后看到的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不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独特体验”与“价值取向”平衡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小学王小燕《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一段简要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逻辑关系:1、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反映自然是多元化的;2、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多方面熏陶感染;3、因为课堂出现多元化的独特体验,所以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现实中的困惑前两层逻辑关系可以说是大家对“语文教育特点”的共识,问题就出在第三层逻辑关系上: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共识,而是个涉及到具体教学操作问题——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标准》在涉及这个关键的教学操作问题时,用了两个含糊不清的词语——“注意”和“尊重”。
语文教学该怎样“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注意”了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该怎样“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算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更要命的是,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既“注意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标准》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并没有给出如何实施这个新要求的具体办法。
结果,在实施《标准》以来,一些一线教师的课堂打着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旗帜,喊着鼓励求异创新的口号,不管学生说啥都是对的,教师不敢否认学生,不敢对学生说“不”。
理论界一看这架势不对,这样完全忽视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对《标准》内涵的片面理解,是对语文教育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典型的自由主义倾向。
于是又呼唤“语文教学要重视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敢于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说“不”,要旗帜鲜明地否定。
这样一来,一线教师又慌了阵脚,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不觉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就成了阅读教学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实际上,一线教师并不是不理解“尊重独特体验”和“注意价值取向”二者的关系,也不是不理解专家教授们所说的“要把握好二者的度”。
大家最缺乏的就是具体的操作策略,当“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的价值取向”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人来告诉我们该如何取舍、如何消融、如何统一。
下面我结合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粗浅思考。
二、实践中的思考案例一:一位老师执教《狐狸和乌鸦》,在结课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故事,大家能说说你心目中的狐狸和乌鸦是怎样的形象吗?”有一位同学说:“和这只愚蠢的乌鸦相比,我觉得这只狐狸特别聪明,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了自己的手里。
”老师说:“有道理,和乌鸦相比,狐狸的确是很聪明。
”显然,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是相违背的,因为这里的狐狸不是一种自然界的动物,而是代表着社会生活中的坏人——骗子。
自然,老师的评价也是有失偏颇的。
于是在讨论时,不少老师对执教者的评价持否定态度,但执教老师坚持认为:“学生这样言之有理的独特体验,应该得到尊重。
说狐狸狡猾的,应该得到尊重;说狐狸聪明的,也应该得到尊重。
甚至可以说,这位同学在大家都说狐狸狡猾的时候,他敢于说狐狸是很聪明的,这就是一种创新。
”在肯定与否定之间,大家莫衷一是。
对待这样的独特体验,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说学生不对吧,学生不会心服口服;说学生对吧,又明显是和我们的社会价值观相违背。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作一定的引导,比如我们可以说:“狐狸的确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但是狐狸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他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劳动上,而是用来骗人,像狐狸这样用错了地方的聪明就不再是聪明,而是令人讨厌的狡猾,狡猾是要害人害己的。
”这样既肯定了学生对“狐狸遇事善于思考”的独特体验,又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同样的案例还有一则,有一位老师执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当老师问学生最欣赏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时,没想到居然会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自己最欣赏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抓到唐僧后,没忘记请母亲来吃唐僧肉,很有孝心。
执教老师也是持肯定的态度。
当时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一方说:难道孝敬母亲也有错吗?另一方说:难道这样心狠手辣的白骨精也值得欣赏吗?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说:“双方都没有说错,如果要说有错,那就错在不应该互相否定与排斥。
如果能够站在互相认可,互相吸纳的立场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大家都不相信,我接着说:“假如是我,我一定会作如下的引导:同学们,孝敬母亲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生活中那些孝敬老人的人往往是受人尊敬的。
但是,孝敬老人应该是通过合法合情的劳动,像白骨精这样心狠手辣地残害别人的生命来孝敬母亲,这就不是我们正常人所欣赏的孝心,而是毫无人性的犯罪,是罪该万死的。
假如你是母亲,难道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抢银行、贩卖毒品来孝敬自己吗?”从哲学的角度讲,存在即合理。
只要是学生真实的独特体验,就自然会或多或少有其合理的一面,当学生的独特体验可能对大家引发一些错误的信号时,我们必须顺着学生合理的信息,引导学生看清那些隐含着的不合理的错误信息。
但是千万别把学生那些合理的信息和不合理的信息对立起来。
合理的信息往往是学生的本意,不合理的信息往往是“说着无心、听着有意”。
一次独特的体验,并不只有一个单一的信息,每一个独特体验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标准》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中的那些“合理的信息”;《标准》说“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注意学生独特体验中的那些“不合理的信息”。
案例二:《落花生》也是一篇容易引发争议的文章。
许多执教老师喜欢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做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喜欢做石榴、苹果那样的人?”那些表示要做像花生这样“藏而不露”的学生只占少数,和大部分表示要做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学生相比,显然处于下风,因为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大多数的老师所持的观点也是明显地偏向于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
于是有不少的老师就提出,像《落花生》这样的课文应该到了退出教材的时候。
但是,也有不少的老师认为像《落花生》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论是借物寓理的表达形式,还是精炼朴实的规范语言,都是难得的好文章。
更别说文章所强调的“做个有用的人”的人文精神有多重要。
这里,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矛盾,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大有“以学生的独特体验”取代“文本的价值取向”之势。
这里的矛盾,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学生的独特体验——要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没有错;文本的价值取向——要做花生那样的人,也没有错。
当两个正确的答案同时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的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以其中的一个否定另一个,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二难抉择的矛盾。
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习惯性的单极思维在作祟——只习惯于在结果之间作单一的选择,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事物的发展过程。
学生能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对文本做出发展性的个性认识,我们应该大力地提倡这种创新思维,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的超文本阅读。
但是,阅读教学不能因为追求超文本的阅读体验而忽视引导学生对文本价值的理解与把握。
笔者在教学《落花生》时,在学生经过争议之后,明确认识到做一个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远比作一个花生这样的人要聪明得多,就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许地山的父亲为什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反而希望孩子们做花生那样的人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情来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
二十世纪初叶,国家正处于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国家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各类有用的人才,而当时的许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爷们天天醉酒欢歌,置国难于不顾。
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地山的父亲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民主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扎扎实实的学点本领,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做个有用的人。
其拳拳爱国之心浓缩在殷殷期望之中,父亲之所以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参加“收获节”,父亲之所以拿花生与苹果石榴对比来揭示花生的最可贵的品质,许地山之所以将自己的笔名确定为“落华生”,就不难理解了。
这种“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的。
教学《落花生》的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父亲的教诲”充满了浓浓爱国之情。
当然,在时过境迁的今天,国运昌盛,国家人才济济,在这充满竞争的时代,孩子们在学习文本的时候能够结合时代的特点感悟到一些新的体验,这是一种学习创新的体现。
这种超文本的阅读就是语文教学创新的体现,应该大力提倡。
但是,这只能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
教学与时俱进,追求的是发展,而不是否定。
教学《落花生》即应该引导那些“愿做石榴苹果那样的人”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如今讲体面也好,讲实用也好,都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他人有用的人。
曾经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忽视学生的超文本阅读,认为那是对文本价值取向的背叛。
《标准》实施以来,学生超文本阅读的独特体验提升到一个“尊重”的地位,于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独特体验与价值取向间的矛盾。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这样变化与矛盾,我们就能结合文本的环境来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自然也就能够结合眼前的环境来理解学生的独特体验。
许多的矛盾不但能够化解,而且能够融为一体。
这样类似的课文还有许多,比如《井底之蛙》、《猴子捞月亮》等,过去我们习惯了嘲笑井底之蛙的“见识短浅”,嘲笑猴子们的“不自量力、愚昧无知”,;如今,井底之蛙可以大胆地跳出井口,感受天高地阔;猴子们的齐心协力、团结合作也同样令人倍感清新。
肯定这些独特的感受,不是对原本价值取向地削弱,而恰恰是对文本价值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文本的价值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
案例三:有一位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当他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邱少云在烈火中的壮烈表现的那一段文字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课文的描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而邱少云却纹丝不动,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呀?”一边是英雄在烈火中的壮烈牺牲,一边是孩子们无情的怀疑目光,面对这样不和谐的场景,每一个教师的心头都难免掠过一丝心寒。
这位老师勃然大怒之后,对这位故意刁难的学生一顿训斥。
一堂好课就这样扫兴,反胃口。
学生独特体验如此地无情无义,常常令我们老师恼怒难看,又束手无策。
简单粗暴的批评否定,虽然有义正言辞之效,但是对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地糟蹋往往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细细思量,孩子们的这些不近人情的体验,其实都是孩子情感素养的真实写照,从一定的角度讲,这正是《标准》呼吁加强人文素养的动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