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写作支点”,轻松踏上读写结合之旅
找准读写联动点 让学生快乐习作
找准读写联动点让学生快乐习作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在写作上有困难,缺乏写作的灵感和表达能力。
其实,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中,我们要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找准读写联动点,让学生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在写作之前,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素材和灵感。
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文体和写作手法。
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如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类型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方式,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也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名著经典,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文学素养。
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在进行写作时,学生需要清楚自己写作的目的和对象是谁。
是要写给老师批阅的作文?还是要写给同学分享的经历故事?亦或是要写给自己的日记?不同的写作对象和目的,决定了写作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写给老师批阅的作文,就需要更加正式和规范,要注意结构和逻辑性;而写给同学分享的经历故事,可以更加生动和个性化,要注重情感和细节的描写。
只有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和对象,学生才能更好地找准写作的方向和风格,让作文更具针对性和感染力。
要注重在写作中体现阅读的积累。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提高表达能力,而写作中也要体现出学生的阅读积累。
在进行写作时,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一些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让自己的作文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写叙事文时,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一些生动的描写词和修辞手法,让作品更具立体感和感染力;在写议论文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一些丰富的论据和引用,加强说服力和逻辑性。
通过在写作中体现阅读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阅读成果,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要注意给予学生写作的认可和鼓励。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要给予适当的认可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找准读写训练点,迈好习作第一步
找准读写训练点,迈好习作第一步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读写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而要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取得好的效果,找准训练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找准读写训练点,让学生迈出习作的第一步。
一、巩固基础,培养语感读写训练的第一步是巩固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字词语句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语言的感知和认知。
这需要从课文的理解入手,通过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让学生逐渐形成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只有在基础扎实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在后续的读写训练中更加得心应手。
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诗词文,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内涵。
也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多读、广读、深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水平。
二、注重训练方法,培养习作技巧在读写训练中,训练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训练方法不当,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适得其反。
教师在设计读写训练时,要注重训练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在训练中感到轻松愉快,从而培养他们的习作技巧。
可以采用分层次的训练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逐步设置不同难度的习作训练内容,让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从简单的句子组织开始,逐步过渡到段落组织、篇章组织,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训练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可以采用启发式的训练方法。
在习作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时,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题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创造力。
三、注重实践,培养写作习惯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迈好第一步,除了注重基础和方法外,还要注重实践,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心应手。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写作高效课堂
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写作高效课堂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目前许多小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比如写作内容单一、语言表达不够丰富、写作结构混乱等。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读写结合的高效课堂,通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能力。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首先要重视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和优秀的语文作文,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激发写作的兴趣。
在阅读课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海底两万里》等,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阅读文学作品,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二、读写结合,文学启蒙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中,读写结合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读写结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让他们从阅读中受益,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在阅读后,老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所读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参考《小王子》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写作续篇或改编故事;也可以以《海底两万里》中的场景和冒险经历进行写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性的写作。
老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设计不同的写作任务,如情感表达、叙事写作、议论文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
三、写作示范,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上,老师的示范写作尤为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实际写作,给学生展示优秀的写作范例,让学生了解写作的逻辑和结构,塑造写作的表达风格。
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思路、分析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学创作,让学生受益匪浅。
读写结合,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读写结合,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阅读与写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整体,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论断更是得到语文界的公认。
阅读为写作做出典范和创作的模本,有助于积淀语言材料,开阔写作视野,拓宽写作的手法;写作也成为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升华的结果,也是学习并使用技能、模仿并创新的试验田。
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写作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本人就尝试扩大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从“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和技能,让读与写紧密结合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打破常规阅读途径的枷锁,指导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方法开展多样化活动,培养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下面,介绍几种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方法以作探讨:1.“好书大家读,美文共欣赏”的推介活动作家介绍、作品背景、作品内容、名家点评、精彩语段摘评、我之所见、总结报告。
学生还可以根据情况增设栏目,学生每两周完成一个栏目的内容。
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教会学生精读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行为的层次,还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阅读范围,使学生的阅读行为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
2.开展“设计读书剪报,记录我的体会”主题活动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与整理,这正如胃肠消化一样,把学到的东西经过揣摩、比较和思考一系列手脚并用的练习(历练)起到内化作用,把所学的知识经过融化,沉淀在自己知与行的图式中,从而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与行为习惯。
”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随笔或笔记式的深度开发与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发起的课外阅读兴趣,本学期我们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故事会”“朗读比赛”“成语接龙”“古诗朗诵”等活动。
利用每天早读课形成固定的每日活动内容,如“新闻速报”“早间30分”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等讲出来,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让学生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抓住读写结合点,拓宽写作新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抓住读写结合点,拓宽写作新途径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抓住读写结合点,拓宽写作新途径抓住读写结合点,拓宽写作新途径长期以来,学生怕作文,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对写作持消极态度,甚至厌恶作文,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
其原因之一就是读写分离。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就这一点看:阅读是语言的习得过程,写作是语言的运用过程。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等丰富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就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为写作储备充足的“养料”;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剪裁取舍等写作规律,自然也就能解读别人的文章,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和手法。
有人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作是一根绳子的两股线,是互为支撑的。
可以说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想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做到读写结合。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找准读与写的结合点。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借鉴、实践和探索,我们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读写结合个性化实验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了一个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写作训练的基本模式:通读课文,感知课文——找准重点,以读悟写——读写迁移,以写促读——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获得对事物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
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
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抓文章重点(拓展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
第三个环节,以写作为手段,在习作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
第四个环节,紧扣读写联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发展。
阅读是写作之根——我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名师传艺阅读是写作之根——我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洲仪写作基于阅读。
阅读是写作之根。
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够写得好。
这里清晰地表明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
从教学实践中看,“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方法的掌握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无可置疑的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于积累和写作的结合有明确的要求。
第一学段:“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课标强调了从阅读到生活中的有意识积累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学的指向非常明确。
但是课标对如何让读与写、积累与运用有效结合并没有给出具体操作策略。
所以如何找准切入点,如何给学生指出一条明路,就需要教师多费些心思。
—、善读才能善写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单说写作程度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些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
”“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
”写作基于阅读.只读“作文指导”一类的书,写作能力不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因为缺少了阅读这一根基。
(一)善读,强调的是会读。
“读写结合”首先要侧重“读”的训练。
只要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方面还是写作技术方面.都对写作有极大帮助。
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不会提高。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时间用的多.并不等于读得好,阅读后也不可能马上变成写作材料。
“读与写的联系不是一对一的、生硬机械的对号。
我们不能指望阅读文章后,马上就会写”,这里有日积月累的问题,也有阅读学习方法的问题。
如果阅读达到了善读水平,养成善读习惯,学生才能多方受益,进而迁移到写作中。
我国新编的语文部编教材的编者们也关注到了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关系,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从教材编写导向上对教学进行了引领。
借助“写作支点”,轻松踏上读写结合之旅
江西省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李庆伟[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永不过时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写表达能力,应该从平常的阅读课堂教学中下功夫,善于在现有的语文教材中寻找写作的支点,引领学生踏上读写结合的直通车。
[关键词]课程标准借助写作支点读写结合设计例谈《标准(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的确,“语文教材无非这个例子”,我们的任务是“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鉴于此,笔者梳理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部分课内阅读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如下。
一,借优美凝练的语言仿写语文课本中所选课文,语言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经过名师大家们精心选词锤炼过的语句,是语言中的精华,闪烁着文学的光芒,正是小学生们学习模仿的最佳例子。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的开头,用诗一般的排比句式将无影无形的“时间”流逝形象化,堪称经典: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在孩子们背诵记忆的同时,进行仿写了训练。
同时,本课中还有两个描写时间飞逝的“踪迹”的句子,句中的事物皆来自生活,是孩子们常见常感受到的,又充满着无尽的诗情画意,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佳句妙语:(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过去……(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被初阳蒸融了;这样的仿写,既有利于背诵记忆,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作者内心的无奈惋惜。
二,借文本空白处拓展《标准(2011年版)》课标仍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策略与方法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策略与方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方法。
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拓展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技巧,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读写结合,以及怎样利用读来促进写作,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读写结合的核心理念是“读比写先”,即先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和启发写作灵感。
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让他们感受不同的文化、思想和风格,同时还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阅历。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句式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巧妙,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学生应该学会有目的地读,善于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书籍。
比如,如果要写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作文,可以选择读一些自然风光的描写文章或生动的描写方式,以便借鉴并加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作品,比如故事、诗歌、科普文章等,这样可以扩展他们的写作视野,提高写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除了有目的地选择读物,还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摘抄和写读后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和运用所读的知识和信息。
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发人深省的句子或段落摘抄下来,然后思考这些文字为何让自己感动或有启发,以及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文字感和文学思维,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最后,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朗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写作动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和点评,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在实践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一个逐步渗透、互相促进的过程。
只有通过持续的阅读积累和实践写作,学生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相信通过读写结合,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长足的进步,他们也会在写作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读写结合,是学生轻松写作的支点
龙源期刊网 读写结合,是学生轻松写作的支点作者:黄金叶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10期“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技能。
”但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怎样结合这两种能力,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写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阅读,从阅读中学写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师生共同的感觉,如何才能提高作文水平?这也是我们教师所面临最棘手的问题。
如何才能让师生从“束手无策”变为“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要加强阅读教学,从阅读中学习学会写作的方法是一条重要途径。
加强阅读是重要的,读写结合更是重中之重二、强化练笔,读写结合目前学生的阅读量在不断增加,而写作能力却没有长足的进步,原因只有一个:练笔少,阅读知识得不到巩固、运用,造成了读写分离。
虽然读是写的基础,但有了这个基础不见得写作就没问题了。
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必须在课堂上做到读写结合,在读中领悟写作方法,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
这种阅读的写作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作品、提升认识、积累经验的最佳途径。
三、发现读写结合点,设计写的训练教师不但要训练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留有“意义空白”,这些“空白”,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文本中“看不见的结合点”。
正是因为存在着这些“空白”,才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一些文章的结尾也往往留有空白处,引起读者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
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留白处,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和想象写作的训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只有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而科学有效的读写结合又是根本之根本。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料,作文意识才会不断加强,学生写作由被动到主动,由“怕文”到“乐文”。
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作者:徐梅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第1期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中心小学徐梅读写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多采取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会引导学生学习吸收阅读范本中好的语言素材和写作技巧,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强化学生学科素养的一种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并且结合不同的阅读范本完成读写结合的训练任务。
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一、通过文本续写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结合阅读范本展开续写或者改写,这是非常典型的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很大程度体现出读写结合训练的乐趣。
在以这种方式展开读写结合训练时,通常会针对一些有趣味的阅读文本,或者是故事情节非常生动的记叙类范本。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让学生对文章充分理解,理清整个故事脉络,了解故事中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时,教师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让学生从课本内容出发,想象故事的发展与结局,然后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学生接受起来通常十分轻松,大家也会基于这样的训练过程加深对原有课文的理解程度。
不仅如此,学生也可以在训练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构建的能力,这才是读写结合训练的目的。
在学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内容情节外延,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开展课文续写训练。
例如,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和学生一同剖析解读故事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西蒙死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情况续写。
不少学生对孩子会经历怎样的命运都非常好奇,课本中并没有讲到这些内容。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大胆续写故事,将自己想到的各种境况用语言表达和描绘出来,让学生完成故事续写的任务。
巧抓读写之点,妙架读写之桥
巧抓读写之点,妙架读写之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这就明确地对学生的语文语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组织教学工作,教师应该探索优质的教学方法,除了关注常规语文教学,也应当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写作能力。
在读写结合背景下,组织单元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打造更精彩的教学过程。
一、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教学的特点我国的语文教学工作从古至今都有将阅读和写作内容相结合的传统,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言所说,只有学生阅读的内容多了,在写作方面,才能展现出更强大的能力。
同样的道理,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组织主题单元式的教学是可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训练阅读和写作方面能力的。
综合来看,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题化明显以学科知识为主题单元组织教学是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的教学手段,主题单元式教学其实就是把整个读写结合任务与日常教学任务相结合,打造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框架意识进行读写,主题的系统化训练相比常规教学办法,这种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更有利于尊重学生主体意愿,完善读写教学。
(二)跨学科趋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当前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教学任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跨学科趋势,当教师在阅读和写作任务中融合的元素更多,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其实就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了。
应该把握这种跨学科的趋势,尝试在语文课堂上融入更多趣味性的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展现出更踊跃的学习积极性。
(三)生活化特点严格来讲,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就应该将教学和生活相结合,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内容,更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优质的语文资源。
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生活中有很多案例适合引入到课堂上,而组织主题单元式的读写结合教学工作,教师也可以凭借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将教学活动打造得更加有趣。
以作文训练为突破口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
以作文训练为突破口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而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写作教学,在写作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将作文训练作为突破口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解释作文训练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然后,分析如何通过作文训练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最后,从实践中总结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作文训练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思考和写作,一次又一次地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语言的奥秘。
这种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涵,进而更好地完成作文任务。
其次,作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阅读能力。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通过阅读和写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献素养。
同时,通过写作来表达思想和观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发展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最后,作文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训练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自我吸收和创造的能力。
二、通过作文训练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作文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作文训练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材料,同时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通过阅读和写作的互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阅读材料的选择——多角度建立阅读标准在作文训练中,阅读材料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
嘿,你们知道吗?读写结合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大大提升我们小学语文的写作水平呢。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当我们沉浸在一本好书里时,就仿佛在和一位智者对话。
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优美的语言表达、巧妙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比如,读《夏洛的网》,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动物之间真挚的友情;读《草房子》,我们会被作者生动的人物刻画所吸引。
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写作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可以试着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加深入地思考书中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
同时,我们也会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如描写人物的方法、叙述故事的方式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也会引导我们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
比如,学习了一首古诗后,让我们根据古诗的意境写一篇短文;或者读了一个故事的开头,让我们续写故事的结尾。
这样的练习既锻炼了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改编或扩写。
比如,把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改写成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故事;或者把一篇描写风景的短文扩写成一篇生动的游记。
通过这样的创作,我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读写结合是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升华,共同开启一段精彩的语文学习之旅吧!我真的好喜欢读写结合呀,你们呢?。
读写巧妙结合 让习作“落地生根”
读写巧妙结合让习作“落地生根”作者:徐燕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0年第07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需要通过阅读进行广泛的语言积累。
可以这么说,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内化的吸收,而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
我们的教师从学生低年级开始就引导他们多读书多积累,然而实际情况是,学生确实也积累了,却如茶壶里的饺子——有口倒不出。
那么,如何使读与写巧妙结合呢?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阅读更有效要相信书的力量。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总之,读书能够“开心明目”,而且“利于行”,是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而且通过读书,能找到许多写作的“切入点”。
读书是吸收,是积累。
写得好,首先是读得有效。
读书万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如何使阅读更有效呢?1.课内阅读悟方法。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在感悟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自然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
经过这样扎扎实实地积累,再通过朗读品味,促进语言的内化,为写作铺垫更深的语言积淀。
课本中的每一篇范文,如《走月亮》《丁香节》等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在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感情方面,都是典范之作。
因此在学习时,走进作者的思想,理解作者的情感,多多体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就能使自己积累很多高标準的写作经验。
2.课外阅读多积累。
如果说,课内的学习阅读是一个点的话,那么广泛地课外阅读就是面。
通过这个面,会开阔你的视野,增长你的见识,陶冶你的情操,会让你在不知不觉当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从而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诵读一些好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会有文化底气,就能真正领悟读书的味儿。
但是,博览群书切忌“滥”,平均用力,消耗大量精力,就会得不偿失。
要慎加选择,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的只需翻检,有的只是快速阅读,了解而已。
于漪曾说:“把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生命参与和历史证明了的诗词精品,同空气一样从学生的口中进入大脑,流入血液,渗透到生命深处。
找准读写联动点 让学生快乐习作
找准读写联动点让学生快乐习作在语文教学中,读写联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如何找准读写联动点,让学生快乐习作呢?以下是几点建议:一、注重实际情境,让学生有所感知读写联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文字表达。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实际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所感知。
例如,在教学生如何写一篇旅行游记时,可以先带领他们阅读一篇优秀的游记,并从中找出一些写作技巧和亮点,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写作。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求,也更容易进入角色,写出一篇有感情、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注重细节的把握,让文章更生动好的写作需要注意细节,细节才能让文章更生动。
因此,在教学生写作时,我们可以通过细节展开读写联动。
例如,在教学生写一篇叙事文时,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人物的表情、语言、行为举止等,在描写时尽可能细致入微。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能够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注重个性差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每个学生的经历和个性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生写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个性差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例如,在教学生写一篇记叙文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让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加自由。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一篇独特的作品。
四、注重互动交流,让学生相互启迪在语文教学中,互动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读写联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他们相互启迪。
例如,在教学生如何写一篇议论文时,可以先让他们阅读几篇经典的论述文章,并开展一些讨论。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也能够通过互动交流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总之,要找准读写联动点,让学生快乐习作,我们需要注重实际情境的创设、细节的把握、个性差异的发挥以及互动交流的开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写作的过程,也能够让他们在不断的创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寻找练笔支点,让阅读伴练笔齐飞
寻找练笔支点,让阅读伴练笔齐飞摘要: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重要资源,找准学生练笔的支点,在古诗教学中、文中空白之处、文章结尾之处入手,帮助学生打穿阅读与写作的通道,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锤炼、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练笔支点想象《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其中“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方面,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每位语文教师都能体会到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艰难。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我觉得教材是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教材丰富的训练内容为学生练笔提供了生动的材料和可以延伸的想象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搜寻、去发掘,找到巧妙的支点,让学生通过点点滴滴的训练,聚沙成塔,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序而稳步地获得提升。
那么怎样寻找练笔支点,有效练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古诗教学中的练笔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它精巧的构思、华美的辞章、幽远的意境、和谐的韵律、生动的形象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文思泉涌的源头活水。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古诗改写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
如:《暮江吟》可以改写成一篇写傍晚江边美景的文章;《清平乐·村居》可以改写成景写事相结合的文章。
一位同学是这样改写《赠汪伦》这首诗的:一个万里无云的清晨,李白辞别了好友汪伦,登上了即将远去的小船。
他站在船头,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下一片花海,青青的绿色点缀着一片粉红。
一阵微风拂过,阵阵桃花的芳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
此时,水面上空一群水鸟在翱翔徘徊,啊,原来水鸟也知别意呀!李白望着熟悉的风景,不由得感叹道:“这儿风景真好,不知何时还能看到……”忽然,李白听到岸上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声。
作文起步——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网”、“捕鱼”的方法,即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阅读的方法,这 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要鼓 励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质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 在预习中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自主解决“字、词、句”的意思, 形成预习笔记,每节课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交流预习中的收获, 讨论质疑。
一、仿照课文精彩句子和格式,联系实际练说写 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让学生“依葫芦画 瓢”写话,或变换句式进行说写,或拓宽句子的内涵、外延说写。 通过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在每课的语言文字 训练中,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 “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 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 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 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美句子、重点句子 反复诵读甚至会背,并结合学生习作中易错的句子类型多加指 导,尤其要对常见的连接句、简单的并列句,可先让学生复述 其妙处,再进行仿写。如教学长春版三年级《秋天来了》,这 首小诗清新自然,通俗易懂,画面优美,琅琅上口具有可读性, 学习时善于激励学生用各种形式读,边读边想像画面,熟读成 诵。在读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表达顺序,能够将课 上学习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应用到日常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 中去,学会用诗意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诗意的语言表达生活。 教学时引导学生用类似的结构尝试写一写:春天来了、夏天来 了、冬天来了,也可以仿照课后练习的结构写一写四季的色彩。 待学生明白写法后,趁热打铁,进行读写结合,要求学生仿照 这句的写作方法,以《秋天的味道》、《秋天的声音》》等为 题仿写一首小诗。有学生这样写到:“秋天来到菜园里,粉红 染给柿子,青绿泼向冬瓜,火红送给辣椒,金黄洒向玉米。”
读写结合中模仿类写作样态探寻
读写结合中模仿类写作样态探寻
叶喜玉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卷),期】2022()5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各类学习任务群都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理念,各种不同形式的写作任务几乎都与课文阅读如影随形。
这无疑为我们提高
语文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出了极强的指导信号。
笔者在完成语文必
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范文模仿类型的读写结
合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总页数】5页(P121-125)
【作者】叶喜玉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借助“写作支点”,轻松踏上读写结合之旅——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例谈
2.给学生一把钥匙r——从"读写结合,一课一得"探寻单元写作教学路径
3.读写结合开展说理类写作训练——以《孔乙己》随文写作教学
为例4.让读写美丽相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链接点的探寻5.用“活”教材求创新阅读写作巧结合——读写结合求创新作文探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找准读写训练点,迈好习作第一步
找准读写训练点,迈好习作第一步我们需要找准自己的写作训练重点。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
正确地运用词语、句型、语法和标点符号等知识,在写作中要讲究语言的精准和准确性。
我们还需要注重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要学会组织好写作的结构和框架,使文章内容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我们也要关注写作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意境,写作无论是叙事、议论还是记叙,都要有自己的情感和情感体验,要注重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个性,使文章更富有生命力。
我们还要善于总结读写训练的经验和方法。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方法,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多加思考、多加积累。
多看优秀的作文,多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
在写作中要勤于思考,多动脑筋,积极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因材施教,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我们要迈好习作的第一步。
习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所谓“熟能生巧”,通过不断地习作,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要迈好习作的第一步,首先要选好习作的主题和题材,要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潜能。
我们还要注重习作的思路和结构,要做好提纲、拟题和构思,使文章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我们在习作中要注重提炼语言,选择精准、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富有文采和生动。
我们还要注重习作的反思和改进,对自己的习作要多加反思和改进,要关注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意见,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
找准读写训练点,迈好习作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注重训练的重点、总结训练的经验和方法,才能在写作中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大家都能找准读写训练点,迈好习作的第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写作支点”,轻松踏上读写结合之旅
【摘要】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永不过时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写表达能力,应该从平常的阅读课堂教学中下功夫,善于在现有的语文教材中寻找写作的支点,引领学生踏上读写结合的直通车。
【关键词】
课程标准借助写作支点读写结合设计例谈
《标准(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的确,“语文教材无非这个例子”,我们的任务是“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鉴于此,笔者梳理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部分课内阅读中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如下。
一、借优美凝练的语言仿写
语文课本中所选课文,语言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经过名师大家们精心选词锤炼过的语句,是语言中的精华,闪烁着文学的光芒,正是小学生们学习模仿的最佳例子。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的开头,用诗一般的排比句式将无影无形的“时间”流逝形象化,堪称经典: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在孩子们背诵记忆的同时,进行仿写了训练。
同时,本课中还有两个描写时间飞逝的“踪迹”的句子,句
中的事物皆来自生活,是孩子们常见常感受到的,又充满着无尽的诗情画意,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佳句妙语: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的时候,日子从过去……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如,被初阳蒸融了;
这样的仿写,既有利于背诵记忆,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作者内心的无奈惋惜。
二、借文本空白处拓展
《标准(2011年版)》课标仍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不断进步的时代,也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社会所淘汰。
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这样的课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编者安排这类文章的深意,挖掘课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创意性地拓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文章三个生动有趣的科学小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我抓住第七段的第一句话:“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鼓励学生在课外寻找相应的故事,学着第三、
四、五段的写法写进课文,大胆补白。
学生兴趣盎然,寻找了很多这样的科学小故事,如: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而在写作时,孩子们完全没有写作文时的“痛苦”。
过后,我轻轻点一句:“这样的写法到中学后会常常接触,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之为‘议论文’。
”我不着痕迹地将小学与初中的教学进行了衔接,学生又对“议论文”有了最初的认识,效果意外的好。
三、借文本言未尽、意未明处续写
在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由于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相
去甚远,其中有许多言未尽、意未明之处,需要教师寻找出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多年来《凡卡》一文一直被收进小学语文课本中,对于如今生活幸福的孩子而言,他们很难理解凡卡生活的世界。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默读,思考、感悟,最终学生们的脸上出现了怜悯,语调中饱含着深情。
课文如果到此戛然而止的话,学生的情感也将仅仅停留在此。
于是,我鼓励学生大胆地继续写下去:“凡卡在寄出信过后的日子里……”有一个孩子写道:“爷爷来接凡卡了,他们回到乡下,过穷苦却幸福的日子。
”一看,这孩子就是没有理解到课文内容,怎么办?我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还是继续引导?思考后,我决定让学生自己为自己解答。
我让全班学生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结果,学生们从课文中找到很多“证据”反驳了这位同学的续写,首先:地址处没有写对;接着,邮差醉醺醺的;最后,还有同学甚至说道,爷爷也可能无能为力,因为,这个鞋店
老板不一定会承认,会放人……讨论后,我引导学生不妨再次续写,特别是要学着文中插叙、细节描写等写法。
这一次,我相信,学生是真正走进了凡卡所生活的那个人吃人的社会,走进了凡卡所处的悲惨环境。
四、借整本书写读后感
在本册第四单元,有两篇介绍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课文。
《标准(2011年版)》课标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小学高年级要读整本书。
我在处理这两篇课文的教学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我明确提出:“要想读后感写得全面而精彩,只有读完整本书才行。
同时,这个读后感,老师一周之后才收。
”那段时间,全班学生都手捧着这两本书,即使读过的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又重新读了一遍。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
”的确,读写结合就是引着学生通往快乐写作的直通车。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找准课文中的写作“支点”,以典型的句式为依托,以课文现有的语言为材料,引着学生不停地吸纳文学的养分,倾吐出无限精彩。
都说语文是浓缩的文化精华,为人师者只有努力践行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引着学生遨游在语文的碧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