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浅析
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 法 , 并且更加 明确地规定 了递延 所得
税 资产 、 递延 所得税 负债 的确认 方法 、 程序 和所得税 的计 算方法 。 2以资产负债表为主导 , . 确定企业价值 目标最大化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因循 资产 负债 观 , 递延所得税资产 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更加符合 资产 和负债 的定义 , 以资产 负
摘要 : 新的会计准则中《 所得税会计 准则 》 体现 了与 国际通 行理念 和方法 。 文对企业所得税会计 中尤其是资产负债 本
表债务法提 出 自己的看法 。
资产。使用 该方法 , 企业应 当对五年 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是否能在以后经营期 内的应税利润充分转 回做 出判断 , 如 果不能 , 则不应确认。
确。
企业会计 制度要求企业 采用应付 税款法 和纳税影 响
会计法核算所得税 , 纳税影响会计法 中的债务法为利润表 债务法 。新 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 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 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
2计 税 基 础 的 变 化 。 .
资产负债表债 务法要确 认递延所 得税负债或 递延所 得税资产 , 这就要求企业 在取得资 产 、 负债时应 当确定其 计税基础 。资产 的计税基础 , 是指企业收 回资产账面价值 过程中, 计算 应纳所得 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 以 自应税经济
一
、
新所得税 处理 方法 的主要变化
1Hale Waihona Puke 计 处 理 方 法 的 变化 。 . 会
税 并不是全 部计 人所 得税费用 , 而是根据其产生的交易的
类 型分别调 整相应 的项 目。
二 、 所 得 税 处 理 方 法 的 主 要 特点 新
1 .会 计 领 域 宏 观 调 控 的职 能 转 变 ,处 理 方 法 更 加 明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变化分析
二 、 得税会 计差 异的 变化 所
原 会 计 制 度 采 用 递 延 法 和 损 益 表 债 务 法 计 算 所 得 税 费 用 时 , 异 分 为 永 久 性 差 异 与 时 间 性 差 异 。新 准 则 中 以 暂 时 差
要 从收入 与费用 配比的角度进 行规范 , 也不 需要立 足 于资产
会计 与 审计
新 会 计 准 则 下所 得 税 会 计 的 变 化 分 析
陈 梅 容
( 建农 业职业技 术学 院, 建 福 州 3O 1) 福 福 5 l 9
摘要 :0 6年 2月 1 20 5日财政 部颁布 了《 企业会计 准则 第 l 8号—— 所得 税 》新 准则 以资产 负债 观 为会 计 处理 理念 , , 以
和 可 抵 扣 亏 损 及 税 款 抵 减 产 生 的 暂 时 性 差 异 。 时 间 性 差 异 是 按 照 收 入 费 用 观 定 义 的 , 损 益 表 出 发 考 虑 确 认 由 于 收 入 从 或 费 用 项 目在 税 法 和 会 计 上 归 属 期 间 不 同 而 产 生 的 差 异 , 反 映 的是 一 个 会 计 期 间 产 生 的 差 异 ; 时 性 差 异 是 基 于 资 产 负 暂
债 可靠 、 整 的基础上 反 映有 关 交易 或 事项 的所得 税影 响。 完 新 准则资产 负债观 的确立 , 现 了我 国会计发展 的新趋 势 。 体
体现 了现阶段我 国所得税会 计准则 与 国际会 计准则 的趋 同。
一
、
所得 税会计 处理理 念的变化
新 准则规定 所得税会计 核算采 用资产 负债 表 债务 法 , 取 消原会 计制度 的应 付税款 法和递延 法 、 损益 表 债务 法。所 得
新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苗俊美
【期刊名称】《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07)001
【摘要】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本文较深刻地论述了新所得税准则中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以及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等会计处理问题.
【总页数】3页(P94-96)
【作者】苗俊美
【作者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浅析 [J], 赵国新
2.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J], 秦文娇
3.新准则下上市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应用探析 [J], 丁书华
4.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影响 [J], 李梅;庄树贞
5.新租赁准则下融资性售后回租出租人所得税会计处理 [J], 吴风奇;程禹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1. 引言1.1 新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过去,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常采用静态方法处理所得税,即税收负债和资产负债表的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期末进行调整。
新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动态方法处理所得税,即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重新计算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以反映当前的税收收入和支出。
这种变化将导致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出现一些新的项目,如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等。
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估计未来税收收入和支出,以避免在报表中出现较大的波动。
新准则还要求企业对未来潜在的税收效益进行披露,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税务风险和潜在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的变化。
新准则的实施可能导致企业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出现波动,其中包括在期间内发生的所得税费用和收入的变化。
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所得税的计提和披露,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充分遵守新准则的要求,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确保持续经营和发展。
2. 正文2.1 会计处理的变化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识别: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需要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监控税率变化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并进行相应调整。
2. 递延所得税的折旧、摊销和减值处理: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考虑资产折旧、摊销和减值对税收利润的影响。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精细地审视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动对所得税计算的影响。
3. 计算未实现利润税额的处理: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需要按照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计提或调整未实现利润税额。
这将引起企业在关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变动的也需密切关注未实现利润税额的计算和处理。
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
产、 负 债的计税基 础概念 , 并在此基础上 引入 了暂时性差异 的 进行价值复核 。如果 企业未来期间不可能获得足 够的应税利润 概念, 根据暂时性 差异来计税。计税基础源 于资产负债表项 目, 可供抵扣 , 应 当减记递延所得税 资产的账面价值 , 计 提 减 值 准 体现 了准 则制定 时以资产 负债表为 出发 点, 把资产 、 负债 的确 备, 而原有的利润表债 务法无此规定 。
税所得 。会计 收益 是依据会计准 则的规定核算得 出的, 而应税 润 , 净利润 的计算只包括 了己实现的利润 , 是利润表观的体现 。
收 益 是根 据 国 家税 法 及 其 实施 细 则 的规 定 计 算 确 定 的 , 由于 会 而 在 资 产 负 债 表 债 务 法 下 , 所 得 税 费用 =当期 所 得 税 + 递 延 所
由利润表理念转换为资产 负债表理念, 这一转 变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 实际情况。 【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 计税基础 ; 资产 负债表观
在 我 国 正式 颁 布 3 8项 具 体 准 则 中 ,第 l 8号准 则— — 《 所 代表 一项 资产 , 体现了利润表观的基本理念 。在资产负 债表 债 得 会 计 准 则 尤 为 引 人注 目。其 中一 个 关 键 的原 因就 是 由 于 务法 下 ,按 照 根 据 税 法 调 整 后 的 会 计 利润 计 算 应 交 所 得 税 : 然
来计税, 在确定计税基础源 于利润表项 目体现 了损益表观 。而 公允地反映企业 资产 和负债未来 能为企业带来的 实际的现金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 以资产 负债表为重心 , 计税差异源于会计 流量 。( 5 ) 在计提减值准备及信息披露方面。新所 得税准则规
准 则 和 税 法 确 认 的 资 产 或 负 债 的 余 额 不一 致 , 新 准 则 引入 了 资 定 , 对于确认 的递延所得 税资产, 要 求在每一个 资产负债表 日
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影响
重新估值和计量 , 并对财务报表 中所披露 的账 面价值 做
出相应调整。调整 时要考虑投入 的流动性 、 交易对 手风 险 以及该银行 获取头寸时可能发生 的市场反应 。 估值调
整技术可以改进公允价值计量 , 防止 管理层 借此操 但要 纵会计报表 。 3 资产减值 中剔 除非信用 因素 。在对持有 至到期 . 从 投资和可供 出售金融 资产等金融 资产进行减 值测试 的
一
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的期末余额 , 然后扣除期 初余 额 的差额 确定 当期 发生额 ,并 调整 当期所 得税费
用 。其公式可表示为 : 递延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 ( 末余额 一递延所得 税负债期 初余额 ) 递延所得税 资 一( 产期末余额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 额 )( =应纳税暂时 性差 异 ×所得 税税 率 一递 延所 得税 负债 期初余 额 ) 一 ( 可抵扣暂时 f 生差异 ×所得税税率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期 初余额 ) 。 ( ) - 计税基础确认
格进行纠正 , 内部模型 ( 按 即未来 现金 流量折现值 ) 进行
1 . 的计税基础 。新所 得税会计准则规定 , 资产 资产 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 的过程 中, 计算
应纳税所 得额 时按 照税法可 以 自应税 经济利益 中抵 扣
-
+ - +
- + -— - — +
- + - +
中递延税款余额进行调整 , 同 , 而后者是 由资产 、 负债的 账 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差计算 而得 , 映的是期末 时 反
点暂 时性差异 的累计数 , 因此 , 调整时不 能只是简单 在 相加减 。 2计算递延所得税 , . 即递延所得税 负债和递延所得 税资 产的当期发生额 。 应按应纳税暂时 l 生差异 和可抵扣 暂 时 陛差异 的期末余额乘 以适用所得税税率 , 计算递延
新收入准则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会计处理研究
新收入准则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会计处理研究摘要:随着新收入准则的实施,企业在计算净利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以确定实际应纳税所得额。
本文通过对相关法规和规定的研究,对新收入准则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主要包括所得税的纳税调整的计算方法、会计凭证的编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提、所得税费用的处理等。
1. 引言随着全球准则的趋同,我国于20XX年正式颁布了新的收入准则,替代了旧的准则。
新收入准则统一了各种不同行业的收入识别、计量和报告要求,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准确和可比性更强。
新准则的实施也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和报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方面。
本文将对新收入准则下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会计处理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在报告编制过程中提供参考。
2.1 永久差异永久差异是指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在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差异。
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收入和费用,在税法规定下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永久差异一旦发生,就不会产生税收影响,也就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永久差异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无纳税收入的项目、不得转回确认的费用项目、不满足确认条件的收入或费用项目等。
2.2 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在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差,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产生税收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暂时性差异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暂时性税前差异、暂时性税后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
3. 会计处理在纳税调整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进行相应的调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凭证的编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提、所得税费用的处理等。
3.1 会计凭证的编制在进行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后,企业需要编制相应的会计凭证,将税前利润调整为税后利润,并明确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和性质。
3.2 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提根据会计要求,企业需要确认和计提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需要缴纳的所得税。
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三步走
3经济关注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三步走文⊙王梅安春梅李素荣(鹤岗市丰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鹤岗市欣安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燕谷粮油购销公司)摘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则,笔者就新准则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处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采用债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
对众多会计人来说,这是一个老业务的新知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按照税法的规定,合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的核算。
一、新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新准则下所得税处理的关键是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如何计算和确认的。
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多种情况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举例与解释。
但是,如果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实质理解不够透彻,有可能感觉对其整个核算方法难于理解,下面本文将分三步解决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题。
(一)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税法利润×所得税税率这个公式中的税法利润是指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下,依据税法规定对因会计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核算方法口径不同加以调整后的利润。
它不因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变化而受影响。
其分录如下:借:所得税(税法利润×所得税税率)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税法利润×所得税税率)(二)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其性质,除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晢时性差异,相应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并与期初余额相比,确定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或转销金额,作为构成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
新会计准则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新 会 计准 则所 得税 的会 计 核 算
项 国 清
( 阳江 广播 电视大 学 ,广 会计准则第 1 8号—— 所得税》废 止了应 付税款法 等现行会 计实务所采用 的方法 ,要求 改用资产 负债表 债务 法核 算所得税 ,这是所得税会计 的一次重大改革。因此 ,正确理解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的变化对于企 业所得税会计具有 重要 意义 。
一
借 :所 得 税 费 用 贷 :递 延 所 得 税 负 债
依据递延 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数 : 借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贷 :所 得 税 费 用 2 会 计 处 理 举 例 .
、
资产 负债 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
1 资 产 负 债 表 债 务 法 的 核 算 程 序 .
() 1根据当期的会计利润调整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
资 产 负 债 表 出发 ,通 过 比 较 资 产 负 债表 上 列 示 的 资产 、负 债 ,按 于 计 税 基 础 , 产 生 的 递 延 所 得 税 负 债 对 应 的 科 目就 是 “ 本 公 资 照会 计准则规定 确定的账 面价值 与按照税法 规定确定 的计税基 积” 通常根据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数: 。 础 ,对 于 两 者 之 间 的 差 异 分 别 按 应 纳税 暂 时 性 差 异 与 可 抵 扣 暂 时 性 差 异 ,确 认 相 关 的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与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确 认 每 一 会 计 期 间 利 润 表 中的 所 得 税 费 用 。新 准 则 资 产 负 债 观 的确 立 ,体 现 了我 国 会 计 发 展 的 新 趋 势 。
2 0 财 政 部 发 布 了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1 一所 得税 》 06年 8号 ,新 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账面价值变动 ,应计入资本公积 ,但其计税基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的探讨
新税 种情 况下 具体 运用 时 ,又可 分为递 延 法和债 务
法 。 以 , 计处 理涉 及 “ 得税 ” “ 交税 费— — 所 会 所 、应
一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 交 所得税 ” “ 延税 款 ” 目。 和 递 科
1 递 延法 .
企 业所 得税 会计 处理 方法有 应付 税款 法和 纳税
应 付税款 法是 将本 期税 前会计 利润 与应 纳税 所 税 率计 算确 认 , 而不 是用现 行税 率计 算 所得 。因此 , 得 额 之 间的 差 异 均在 当 期确 认 为所 得 税 费 用 的 方 其 所 得 税 费用 与 收入 在 税 率 发 生变 化 时 仍 不 能 配
法 。 此方 法下 , 在 某一 特定 会计 期 间的所 得税 费用 与
我 国所得 税会 计准 则 已将该 方法 淘汰 。
( ) 税 影 响 会 计 法 二 纳
要 求 企 业 转 换 所 得 税 会 计 处 理 方 法 , 用 资 产 负债 表 债 务 法 采
进 行 所 得 税会 计 核 算 。 文对 企 业 原 先 采 用 的 应付 税 款 法和 本 利 润 表 债 务 法进 行 比较 , 通 过 实 例 分 析 利 润表 债 务 法 与 资 并 产 负债 表 法在 处理 企 业 所 得 税核 算 的 区别 。
发 生 的法 定 费用 , 以后 各个 期 间的收 益无 关 , 收 与 按 付 实现 制 原则 , 理应 由本 期收 益负 担 。所 以, 会计 处
比 ,同时资 产 负债 表 上反 映 的递延税 款 余额 也并 不
2 债务 法 .
本 期应 交所得税 相 等 。因为所 得税 是 因本期 收益 而 代 表 收款 的权利 或付 款 的义务 。 债 务法 是把 本期 由于 暂时 性差 异而 产生 的所得
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差异的处理
、
所得税会计 的本质
所 得税是对 企业生 产经 营活 动 中的所 得征 收 的一种 税捐 , 国家财政 收入 的主要 来源 之一 。 它是 从企 业的角度 看 , 税费用是根 据修 正 的权 责发 生 制原 则确认 , 所得 并根 据 财务会计 准则计算 的 、企 业 当期所 创造 的 收益所 应负
了与 国际通行做法 的接轨 。
一
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 并将逐步在其他企业中实施。 07 修订后的《 20 国际会计准则 1——所得税》 2 。
月 1 起施行。 日 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所得税》 度与税法在收入、 8 费用、 利润 、 资产 、 负债等的确认上不存 在差异。 94 19 年财政部下发的《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 行规定》 标志着会计核算与税法开始适度分离;01 , 20 实 施的《 企业会计制度》 将分离原则继续发展。20 年新准 06 则颁发前 , 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 可以选择应付 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这两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都不影响本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即都对国家税
审计准则体系, 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于 20 年 1 1日 其 07 月
年1 1 月 6日, 十届 全 国人 民代表 大会第 五 次会 议表决 第 通过 了《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企 业所 得税 法 》并 于 20 年 1 , 08 的规 定 ,对暂 时性差异 统一 采用 资产 负债 表债 务法 进行 会计 核算 。 其在理论 上更符合 会计要 素确认 的要求 , 同时 新所 得税会计 准则体 现 了与 国际惯 例趋 同 的原 则 ,实现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10 60万元, 如计税基础仍维持 10 万元不变, 00 该计税基础与 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60 0 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 负债的 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一 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 未来不
一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 分析比较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 与其计税基础, 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收益) 。
、
需 要明确的 概念与理论 基础
、 t 雷 j 分 铖 | 每 凝 l 攥 _
维普资讯
念。税务与会计的差异不再划分时间性差异与永
1 .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 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 的差额; 未作为资产与负债确认的项 目,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 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 于暂时性差异。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 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 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 即, 未来可以抵扣的资产价值。 通常
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对新 1 入的计
税概念、 计税理论、 所得税会计账务处理的思想与
具体账务处理方法等作了简要的阐述,以期与同
行进行 交流 。
20 年, 06 财政部发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变化最大的 , 是第 1 号一 8 所得税准则。 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看 , 7 19 9 年 7 发布 IS2 月, A 1 所得税会计, 要求企业可以在递延法与利 润表债务法中进行选择; 9 1 月 , 1 4年 0 9 修订 IS2 A 1 取消递延 法,要求采用利润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9 年 1 月,发布 16 0 9 IS2 A 1 所得税, 要求企业在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中选择; 0 年 1 月, IS 2 0 0 对 A 进行有限的修订, 0 要求企业采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换算所得税。从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历 程看, 9 6 《 1 4年 月,财政部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 9 规定》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 会计法;00年 1 月份, 20 2 国家颁布的《 企业会计制度》 沿用了 [】 9 财会第 2 4 5号的做法 ; 0 2 6年 2 0 月份,财政部新颁布的 C S8 所得税, A 1 号一 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 进行会计处理, 实现与国际的趋同。 在旧的制度下, 所得税会计是以利润表为依据, 研究如何
新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应用探析
强S
创 新 研 究
瓣 啭瓣褥氆垒游 鹫 磨 辍
河南第一火 电建设公司
一
周其悦
、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分析
表债务法是对暂时性 差异进行跨期核算 的会计方法 , 由
新的所得税会计 准则 引入 了两个重要 概念 : 计税 “ 基础 ” “ 时性 差异”, 和 暂 这也是所得 税会计准 则的核
挤 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负债 ) 。而资产负债
核算中的所得税额 时, 应补提所得税。 在差额较大时 , 还 应调整已分配的应付利润 、 盈余公积等 ; 在差额不大 时, 直接 冲减年初未 分配利润 , 会计分 录为 , : 润分配一 借 利 未分配利润 ; : 贷 应交税金一 应交所得税 。 已经分配的应付利润、 盈余公积等 , 在差额较小时 , 直 接转入年初未分配利润 , 借 : 即: 应交税金 一 应交所得税 ; 贷: 利润分配一 未分配利润。
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 资产 和负债 的账 面金 额与税基之 差,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 的 , 因此 , 核 算 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和负债必然更加符合 资产和负债 的定义 。 其计算公式为 : 本期所得税 费用= 本期应交所得 税 + 期末 递延 所得 税负 债一 ( 期初递 延所 得税 负债 ) 一
法核算所得税。 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 核算 的会计方法。 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会计 收益与应税
2 . 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 收的
账 务 处 理 方法 。
() 1 在年账面利润总额为正数 , 大于预算 清缴 时 且 认定的所得税 额的情况下 : 当认定 的所得税额大 于会计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 2亏损弥补 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 同。企业如果发生 .
商业银行执行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有关问题
商业银行执行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有关问题随着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商业银行面临了一系列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和解答。
一、减免所得税的确认根据新版企业会计准则,商业银行在确认减免所得税时需要进行如下操作:1.确认所得税减免的资产商业银行在确认所得税减免时,应将减免所得税作为一项资产进行确认。
这样能够准确反映银行的减免所得税资产和相关盈余。
2.确认减税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商业银行需要在负债表上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样能够提高银行的财务状况披露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二、投资和减值准备的税收处理在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中,商业银行需要对投资和减值准备进行税收处理。
下面是具体操作:1.计提减值准备时的税收处理商业银行在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要考虑税收因素。
即按照适用税率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减值准备风险和相关财务状况。
2.对投资账面价值和税基的差异进行处理商业银行需要对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税收基础之间的差异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是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来反映这种差异。
这样有利于更准确地反映银行的投资价值和相关税收。
三、税务分期确认方法的选择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了两种税务分期确认的方法,即永续债券法和债项法。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永续债券法的处理方法商业银行可以选择永续债券法来进行税务分期确认。
这种方法将税务分期确认的风险分担给永续债券持有人,并通过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来反映这种风险。
2.债项法的处理方法商业银行也可以选择债项法来进行税务分期确认。
这种方法将税务分期确认的风险分担给发行债项的商业银行,并通过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来反映这种风险。
四、税务处理的披露要求商业银行在执行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中,还应注意税务处理的披露要求。
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
基础之问的差额 ; 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 目, 按照税法规
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
二、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 ) ~ 资产 、 负债的账面价值 , 是指资产负债表 E 列示的 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 如企业开办费 ,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其发 资产 、 负债项 目 金额,如固定资产项 目 的账面价值 :固 定资产 生当期全部计人管理费用 , 视同期末账面价值为零 , 税法规定 科目 余额 一 累计 折旧辞目 余额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余额。 应按不短于5 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期末的计税摊余金额为暂时 ( ) 二 资产的计税基础 ,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 性差异。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
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 自应税经济利益 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中扣除的金额 。用公式表示 ,资产 的计税基础= 资产取得时的 ( ) 五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 计税成本 一 资产持有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 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 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 资产在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 性差异 ,产生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 除自金额 。资产取得时的计税成本一般为资产取得时支付的成 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 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q 负债 的 面 账 本, 和会计 的初始确认价值一般情况下相同; 资产持有期间 价值 一 ( 账面价值 一 未来期间计算 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 金额 ,系在资产持有期间 , 企业 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 未来期 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 =
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就该项资产 已经税前扣除累积金额 ,如按 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新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
新会 计准则 所得税
计处理 的 化 对企 业的影 响
冉 宏 国 李献 绰 顾 洪玲
20 年2 06 月财政部发布了《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一 8 贷: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9 0 3. 9
应交税金——应交所 ̄ [10— 5)3% 20 ( 0 10x3 】 8. 0 5
墨l 。
酵 审
年 期
M ealu gialFi nc alA c ou i g t l r c na i c ntn
新准则会计处理方法同旧方法相比,06 2 1 年利润表多所 得税费用 4.万元 , 9 5 税后利润少 4.万元 ;资产负债表少 9 5 4.万元 , 9 5 所有者权益少4 .万元 9 5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能在以后经营期 内的应税利润充分 结转做出判断, 如果不能。 企业不应确认。 例如: 某公司在 20 年至 21 年问每年应税收益分别 07 00 为:20 万元、0 万元、 0 一00 40 8 万元、 0 万元 , 0 10 0 适用税率姑鸯 为3%, 3 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 2税法年折旧额=0/=5 ( ) 90 10万元 6
20 0 8. 5
20 0 8. 5
、
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
我国原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和法规中要求企业采用应付
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包括递延法或债务法) 核算所得
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为收益表债务法。 企业会 新《 计准则第 1 号——一 8 所得税》 准则要求企业一律改用资产负 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执行新准则前采用应付税款法 核算所得税韵企业,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
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
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但是并非所有 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 税暂时性差异均能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确认
需注意: 1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应注意 的事项 .
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 ( ) 一 会计科 目 1 . 所得税费用 反映当期应当计入利润表 的所得税费用。 该科 目 当期所得税 分“ 费用 ” 递延所得税费用” 和“ 两个明细科 目。 2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
费用 了。 所得税费用 =应纳所得税额 ±递延所得税。 2递延法和债务法的比较 .
递延法是将税法和会计标准不 同造成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对时间性差异采用跨期 _ 摊提 的方法, 尽量把税法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债
务法虽然也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额产生 的影响纳税金额 , 递延和 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额对所得税 的影响 金额。 递延法和债务法的本质区别在于 : 运用债务法是由于税率变更
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是本期的发生
额。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
} 78I 既 互 翰 荫 ● : 盈l 髓 — ‘删 ■ 强t l
维普资讯
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 时性差异 , 产生于资 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小于其计税基础 。
本文谈谈如何理解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概述
一
、
企业核 算所得税 , 主要为确定 “ 当期应交所得税” 和利润表中的
“ 所得税费用”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核算有两种方法, 。 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 纳税影响会计法划分为递延法和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的处理
王 秀红 ( 莱西市劳动 保险事业 产负债 算出应纳税 的暂时性差异和 可抵 扣的暂时性差异。根据计算 出的应 t. ln ,
纳 税 的暂 时性 差 异 和 可 抵 扣 的 暂 时性 差 异 金 额 和 公 司 目前 执 行 的所 得税税率计算 出递延所税资产和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O 引言 2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期初 资产 负债表 中的列 示。递延 . 20 0 6年 2月 1 5日财 政 部 发 布 了 新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体 系 , 定 自 所 得 税 税 资产 作 为 非流 动 资产 单 独列 示 ,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作 为 非流 规 20 0 7年 1月 1日起 首 次在 上 市 公 司 范 围 内执 行 , 鼓励 其 他 企 业 提 动 负债 单 独 列 示 , 两 者 差 额 调 整 留 存 收 益 。 并 将 前执行 , 力争在不久的时间内涵盖我国大中型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 例如: 某上市公司所得税率 3 % ,0 6年 末公司按账龄计提 的 3 20 第 1 8号——所得税》时确 了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 资产负债 表债务 坏账 准备为 5 0万元 , 3 按税法规定坏账准备的扣除标准 为 5 扣除 %。 法进 行 会计 处理 ,这 与 绝 大部 分企 业 和 上 市 公 司 目前 采 用 的 应 付 税 金额 为 3 O万 元 , 资产 账 面 价 值 小 于 计 税 基 础 形 成 暂 时 性 差 异 5 0 0 款法有很大 的差异 : - 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同B{ , j - 8号——首 次执 行企业 ( 4 0 5 7 万 元 , 成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为 1 5 5 0X3 % ) 元 ; 5 7 — 9 0) 形 6 ( 0 3 万 会计准则》 明确 了企业应 当按照 《 企业 会计 准则第 1 8号—— 所得 公 司 某 机 器 设 备原 值 5 0万 元 ,0 6年 末 会 计 折 旧 2 0万 元 , 法 0 20 0 税 税 》 规定 , 首 次 执 行 日坚 资 产 、 的 在 负债 的 账 面 价 值 与 计 税 基 础 不 同 规定 折 旧为 3 0万 元 , 法 规 定 折 旧 为 3 0万 元 , 产 账 面 价 值 大 0 税 0 资 形 成 的 暂 时性 差 异 的 所 得 税影 响进 行 追 溯 调 整 ,并 将 影 响 金 额调 整 干计税基础 , 形成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 0 3 0 2 0) 元, O (0 — 0 万 形成递延 留存 收 益 。 本 文要 试 谈 使 用应 付 税 款 法 核 算 所 得税 的企 业 如 何 应 用 所 得 税 负债 3 ( O x3 % ) 元 设 公 司 除 以上 两 项 以 外 没 有 其 3 1 0 3 万 假 资 产 负 债表 债 务 进 行 所得 税 会 计 处 理 。 他 暂 时差 异 。在 编 制 2 0 0 7年 期 初 资产 负债 表 时在 非流 动 资产 项 列 1 资产 负债 债 务 法 理 论 示 1 5万 元递 延 所 得税 资产 ,在 非流 动 负债 项 列 示 3 6 3万 元 递 延 所 资 产 负债 表 债 务 法 所得 税 会 计 的关 键 在于 确 定 资产 、负 债 的计 得税 负债 , 时调 整 上 年 末 留 存 收益 1 2 1 5 3 ) 元 。 同 3 (6 — 3 万 税基础 , 资产 、 负债 的计 税 基础 一 经 确 定 , 可计 算 暂 时 性 差 异并 在 即 3 应 用 资 产 负 债表 债 务 法 的 会 计 处 理 此 基础 上确 认 递 延 所得 税 资产 、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以及 递 延 所 得税 费 企 业 所 得 税 正 式采 用 资 产 负 债 表 债 务 法 后 ,会 计 处 理 应 当 按 照 用。 以下 步 骤 进 行 操作 : 11 递 延 所得 税 资 产 和 递 延 所得 税 负债 的确 认 。 资产 负债 表 债 . 31公 司在 资产 取 得 或 负债 发 生 时 ,确 认 其 计 价 基础 是 否 与所 . 务 法 是 以企 业 取 得 资产 和 负债 时 的 金额 确 定 其 计 税 基 础 ,在 资产 负 得 税 法 规 定 的相 关计 税 基 础 存 在 差 异 。 于 存 在 差 异 的 , 按 照 公 司 对 就 债 表 日对 资产 和 负债 的账 面 价 值 与 其计 税 基础 之间 进 行 比较 ,所 产 适 应 的 所 得 税计 算 该差 异对 未 来 纳 税 的 影 响 ,并 根 据 该 影 响 的 金额 生 的差 异称 暂 时 性差 异。 资 产 的 账 面 价值 大于 其 计 税 基 础 或者 负债 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相应的所得税 负债。 某一会计期间 , 适 的 账面 价 值 大 于 其计 税 基 础 , 生 应 纳 税 暂 时 性 差 异 ; 产 的账 面 价 用的税率发生变化 时,企业应 当对 已确 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 产 资 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 负债的账面价值 大于其计税基础 ,产 生可抵 所得税负债进 行重新计量 ,并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 当期的所得税 费 扣 暂 时性 差 异 。 照 税 法 规定 允许 抵 减 以后 年度 利 润 的可 抵 扣 亏 损 , 用 。 按 视 同 可抵 扣 暂 时性 差 异 。 例 : 例 中该 公 司 2 0 上 0 7年 末 应 收 账 款 和坏 账准 备 仍 为 6 0 0 0万 按 照 暂 时 性差 异 与 适 用 所 得 税税 率 计 算 的结 果 ,确 定 递 延 所 得 元和 5 0万 元 , 0 8年 所 得 税 率 为 2 % , 有其 他 可抵 扣 暂时 性 差 3 20 5 没 税 资产 、 延 所 得 税 负债 以及 相 应 原 递 延所 得 税 资 产 , 当 以未 来 期 异 , 回 递 延 所得 税 资产 为 4 ( 6 — 0 递 应 转 0 1 5 5 0×2 % ) 元。 5 万 间很 可 能取 得 用 来 抵 扣 可 抵 扣 暂 时 性 差 异 的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为 限 , 该 32 在 会 计 期 末 ,公 司按 照会 计 准 则 规 定 对 资产 的价 值 进 行 检 - 应纳税所得额 为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 查复核 , 判断资产 的价值是否下跌 , 并对于下跌的资产 计提相应 的减 额, 以及 因应 纳 税 暂 时性 差 异 在 未 来期 间转 回相 应 增 加 的应 税 所 得 , 值 准 备 , 也就 是 对 相 关 资 产 和 负 债 进 行重 新计 价 , 当某 一 资产 或 负 债 并 应 提供 相 关 的证 据 。 递延 所 得 税 资 产 和 递延 所得 税 负 债 应 当分 别 的重 新 计 价 基 础 与 所 得 税 法规 定 的计 税 基 础 不 一 致 时 ,则 计 算 确 定 作 为非 流动 资产 和 非 流 动 负债 在 资产 负 债 表 中 单独 列 示 。 其 计 价 基 础 与 计 税基 础 之 间 的差 异 ,确 认相 应 的递 延 所 提 税 资 产 或 1 递 延 所得 税 资 产 、 延 所 得 税 负 债 的 转 回 。 延 所 得 税 负债 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 . 2 递 递 和 递延 所 得 税 资 产 确认 后 ,相 关 的 应 纳税 暂 时性 差 异 或 可 抵 扣 暂 时 某 些 未 作 为 资 产和 负债 确 认 的项 目 ,按 照税 法规 定 可 以确 定 其 性差异于 以后期间转回的, 当调整原 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资产 、 应 递 计税基础的, 该计税基础与其账 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性差异 , 延所 得 税 负 债 以及 相 应 的递 延 所 得税 费用 。 应 当确 认 其 纳税 影 响 ,确 认 相 应 的 递延 所得 税 资 产 或 递 延 所得 税 负 1 所 得税 费 用 在 利 润 表 中 的列 示 。利 润 表 中应 当单 独 列 示 所 债 。 . 3 得 税费 用 。 得 税 费 用 由两部 分 内容 构 成 : 是 按 照 税 法 规定 计 算 的 所 一 33 在 会 计 期 末 ,公 司应 当对 递 延 所 得 税 资产 的账 面 价 值 进 行 . 当期 所 得 税 费 用 ( 期应 交 所 得 税 )二 是 按 照 上 述 规 定 计 算 的 递 延 复核 ,当发现在 未来期间无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递延所得 当 , 所 得 税 费 用 ,但 不 包 括 直 接计 入 所 有 者 权 益 项 目的 交 易和 事 项 以及 税 资 产 的利 润时 , 当对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进 行 相 应 的减 记 。 应
浅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
一
所得税核算方法变化的原 因分析
国际上, ( 从2 世纪5 年代起, 】 0 以美国为 代表 的西方 国家便 陆续 制订 、颁布所 得税准 则 , 中美 国是公认 的完善程 度最高 的国家 , 其 代表 了当今所得税会计规 范方面 发展 的方 向。 19 年 1 月完成的 19 92 O 0 号公告 已成为应用最 广、影响最大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该准则的 显著特点是以债务法作为唯一的方法来确定 所得税 支出 。国际会计 准则 委员会也 于 19 94 年对以前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修改,颁布 了 “ 得税会计 征求意 见稿》E9, 止采用 所 (4) 禁 递延法 ,要求采用赘产负债表债务法。19 96 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 所得税会计准则。 其内容与F 9 A 基本一致。 在 我国,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不断 完善,所得税法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之间 在 确认 与计量 收入 、费用 方面 的差 异 不断增 加。此次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正式颁布了 企业会计准则 第 l号 一 所得税 彻底改变 了原先 的所 8 , 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 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昕得税 ,保持了与国
性 差异 , 指资 产或 负债 的账面 价值 与其计 是 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依据会 计准 则确认 , 其计税 基础 依据税 法 确 认。暂时胜差异强调差异的内容, 反映的是 某 个时 间点上 的差 异 , 能直 接得 出递 延所 得 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 直接反映其 未来对税收影响 ,可处理所有 的暂时性差 异。暂时性差异 比时问性差异 的范围更广 泛 , 不仅包 括 旧规 范 中所 称 的所有 时间性 它 差异,还包括其他暂时性差异。期末 , 如果 资产的账面价值比其计税基础高或负债的账 面价值 比其计税基础低 , 就产生应纳税暂时 性差异 ,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资产 的账面价值比其计税基础低或负债的账面价 值比其计税基础高 , 就产生可抵扣暂时『差 生 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由于新准则规 定, 税法不认可减值准备, 不允许税前扣除,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均形成可 抵扣暂时性差异。 旧规范注重的是时间性差异,强调差异 的形成和转回,反映的是某个时期内存在的 差异 ,可计算当期的影响,但不能直接反映 对未来税收的影响,无法处理非时间性差异 的暂时性差异。所有时问 性差异都是暂时陛 差异, 但暂时l 生差异则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
新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引言: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递延所得税的处理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递延所得税是指公司由于会计利润和税收利润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未来应缴纳的所得税额。
一、新准则下,递延所得税的处理1.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新准则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需要根据公司的净资产和净负债额来计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公司在未来利润可以抵消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公司在未来利润需要支付的递延所得税。
2.计算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在新准则下,递延所得税的计算需要考虑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和税收基础的差异。
具体来说,需要计算资产和负债在分摊到未来的经济利益时所产生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
3.递延所得税的确认根据新准则,递延所得税应当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进行披露,显示在非流动资产中。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进行披露,显示在负债部分。
4.免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新准则下,免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在递延所得税资产中进行抵消,即可以减少递延所得税的金额。
免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实际和潜在的递延所得税所得减免。
二、新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1.表内递延所得税差异的增加新准则下,由于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更加明确,可能导致表内递延所得税差异的增加。
这些差异在净利润中体现,并且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2.负债递延所得税的增加新准则下,由于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更加明确,负债递延所得税可能会增加。
这意味着公司需要在未来更多地支付递延所得税。
新准则下,公司需要充分披露递延所得税,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显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4.税务规划的重要性由于新准则下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更加复杂,税务规划变得更加重要。
公司需要根据不同的税务政策和企业策略来进行税务规划,以减少递延所得税的金额。
结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递延所得税的处理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范围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事项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商誉的初始确认;二是同时具有“不是企业合并交易,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三是同时满足“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和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条件的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同样道理,企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交易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同时具备“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特征的交易中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二是不同时具备“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三是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句话,除了上述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交易中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外,只要有证据表明当前或未来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都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账户设置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设置如下账户:
1、“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核算企业应交未交所得税;
2、“所得税”账户:核算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3、“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核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及转回;
4、“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核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及转回。
三、所得税会计处理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我国原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和法规中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或债务法。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则要求企业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例如,甲公司2000年12月1日取得设备一项,账面价值包括买价、运杂费、保险费等为90万元。
甲公司该台设备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90万元,期末无残值。
假设甲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按直线法折旧:会计折旧年限为5年;税法折旧年限为6年。
2001年至2006年,各年均实现会计利润100万元,2001年至2004年,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改为25%。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第一种账务处理方法:
2001年年末,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
(1)会计年折旧额=90/5=18(万元)
(2)税法年折旧额=90/6=15(万元)
(3)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72)×33%=0.99(万元)
(4)所得税费用=100×33%=33(万元)
(5)应交所得税=(100+3)×33%=33.99(万元)
借:所得税33
递延所得税资产0.99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3.99
2002年——2004年,会计处理同上。
2005年末,所得税税率改为25%时的会计处理:
调整2001年至2004年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额=0.99×4÷33%×(25%—33%)=—0.96(万元)
借:所得税0.96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0.96
按新所得税税率进行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25
递延所得税资产0.7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5.75
2006年,税法规定不再计提折旧,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
所得税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5×25%]3.75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00—15)×25%]21.25 第二种账务处理方法
2001年末至2004年末账务处理同上。
2005年末,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0—15×4)—(90—18×4)×25%—0.99×4=—0.96(万元)(2)所得税费用=25.75+0.96=26.71(万元)
(3)应交所得税=(100+3)×25%=25.75(万元)
借:所得税26.71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0.96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5.75
2006年账务处理同第一种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但由以上账务处理可见,第二种账务处理方法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