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合集下载

《中秋月》译文及赏析

《中秋月》译文及赏析

《中秋月》译文及赏析
《中秋月》译文及赏析
中秋月
【北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
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

霜影:月影。

素娥:嫦娥。

桂花:桂树。

【译文】
银河泻影,佳节又中秋,月光柔柔地落满院中梧桐。

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

也许嫦娥也像我一样,她也未必没有惆怅和怨恨!你看,那月宫也是清冷的,连桂树也在孤单摇曳!
【鉴赏】
《中秋月》是宋代晏殊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中秋月”为题,写出了凄怆的游子心情,嫦娥中秋时节在上遥望人间,未必不嫉妒人间的家人团圆、亲人团聚,共享天伦,而为自己孤单地与玉蟾与桂花树相伴而哀怨。

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种乡愁。

这首诗说的是在中秋节,整首诗没有带一个“月”字,但是用“月”表现出来的乡愁却是清新自然。

《中秋月》

《中秋月》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注释
羁人:旅人。

隅:角落。

素娥:指嫦娥。

玉蟾:月亮的别称。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中秋节古诗之《中秋月》

中秋节古诗之《中秋月》

中秋节古诗之《中秋月》
中秋节古诗之《中秋月》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古诗之《中秋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月
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诗人简介
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

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

自幼勤奋攻读。

至京城多年,每年均以历年所作五言诗十九首投于各显要门下,以求赏识,然久不及第,有人讥笑他复行旧卷,怎无新作?裴说却不以为然,解释说:"只此十九首苦苦吟来之诗尚无人见识,何需再用它诗?"
至天祐三年(906年),终取状元入仕。

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年),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

唐诗中秋月古诗

唐诗中秋月古诗

唐诗中秋月古诗《静夜思》作者:李白(唐)诗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十五夜月》作者:杜甫(唐)诗文: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作者:韩愈(唐)诗文: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中秋月》作者:白居易(唐)• • • • • • •诗文: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作者:张祜(唐)诗文: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中秋月》作者:刘禹锡(唐)诗文: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中秋月》作者:王建(唐)诗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作者:李商隐(唐)诗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作者:曹松(唐)诗文: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 • • • • • • • • • •。

月 中秋 诗词

月 中秋 诗词

月中秋诗词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 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中秋月·中秋月[ 明] 徐有贞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 陈著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

拍人间。

等闲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中秋[ 宋] 周邠月华圆满正秋中,天上人间此夕同。

桂魄十分澄浪海,冰轮千里碾霜空。

中秋月朱庆馀〔唐代〕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

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中秋对月[ 唐] 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 刘沧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

寒色满窗明枕簟,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蘋叶微风动细波。

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碛雁初过。

送张安中还云中孙益〔金朝〕相送还相送,临分手重分。

骅骝欣得路,鸿雁惜离群。

木落黄华露,城低紫塞云。

中秋月正好,千里漫思君。

中秋寄杨学士朝代:唐代|作者:韩偓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夜玩月[ 唐] 唐彦谦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中秋月作者:张祜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中秋爱山玩月朝代:宋代|作者:喻良能年年秋半在长安,今夕园林且尽欢。

一笑团栾人似月,十分潋滟酒生澜。

遍簪丹桂香巾袂,尽吸清辉澡肺肝。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月》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月》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月》
《中秋月》原文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中秋月》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

为人质野,喜凌侮。

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

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

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

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

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

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

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

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

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

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

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中秋月张祜解析

中秋月张祜解析

中秋月张祜解析原文:《中秋月》张祜唐代张祜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注释:碧落:碧空,天空。

桂含姿:古代神话传说月亮上有广寒宫宫门口有桂花树。

这里用桂树代指月亮。

素期:素为白色,依五行说秋为白,故亦称素秋。

绝域:边远地区。

高城:边塞的城关。

解析: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此夜推想中秋,归结到别情。

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

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中秋月》的翻译

《中秋月》的翻译

《中秋月》的翻译原文: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心疼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译文:天空深邃无云,清露湿衣。

在星光外一轮圆月荡漾而起至。

渐渐升高,东面的树林也不能遮蔽它,当行于天际之时,四海之内都可看见。

清光自可令人作诗,月中桂影却无法垂柳。

可怜那半夜美丽的月影,正照着贵戚近臣喝残的酒杯。

作者简介:齐己(~约/~)),中国唐代僧人、诗人。

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

益阳(今属湖南益阳)人,一说长沙(今属湖南)人。

自幼家贫,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靠牧牛度日。

少年颖悟,据说7岁为寺院放牛时,即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

后出家,佛事文事双修。

60岁以前大部分时间在衡岳道林寺、庐山东林寺度过,期间曾云游四方。

晚年驻锡荆南龙兴寺。

曾携诗卷谒郑谷,有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

”齐己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

”后与郑谷多有酬唱。

龙德元年 () 依南平高季兴为龙兴寺僧正。

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中晚唐与皎然、贯休齐名的三大诗僧之一,其传世作品数量居三大诗僧之首。

收录其诗作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

其诗除禅林生活和登临酬答等题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会的动荡、战祸频仍、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之作,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意义,艺术上亦具鲜明特色,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

一生著述甚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玄机分别要览》等。

齐己生平:齐己(梁江陵府龙兴寺)卷第三十释齐己。

姓氏胡。

益阳人也。

秉节CT8325BBP气貌绿汁江陋。

幼而捐俗于大沩山寺。

聪颖逸伦纳圆品法。

习学律仪而性絵作诗。

气调温和。

存有禅客自德山来述其理趣。

己不觉神游寥廓之场。

实乃躬往礼讯。

既播发解悟都亡眹迹矣。

如是药山鹿门护国。

凡百禅林孰不参请。

视其名利悉若浮云矣。

于石霜法会请知僧务。

梁革唐命天下纷纭。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中秋月古诗》
长空皎月照人间,中秋佳节倍喜欢。

满天繁星闪烁亮,月光如水洒花园。

家家户户赏月明,喜团圆寄思念。

圆月高悬挂天际,美丽光辉溢彩辉。

团圆乐此欢聚会,亲朋好友齐欢喜。

赏月山中一轮满,明亮辉映落花栏。

儿童玩赏谜语乐,捉影摘花聊无烦。

月光如墨闪烁中,云雾遮挡更心慌。

正中秋月红豆夜,群星坠落心志狂。

祈福忏悔齐聚会,团圆敬重美中秋。

饼、糖、蟹、果满满,喜庆气氛洋溢香。

亲友共度浓丝意,甜美故事引笑声。

醉卧美人欢度夜,月光满地泪浸溢。

思妇人儿归来早,人怨情长此堪泣。

女儿在家人未见,青春懵懂迷人眼。

月明星稀泪满眼,此情此景两相连。

分泪相思夜更深,月色如霜心似忍。

父母在此思着你,万般深意永不比。

为你祈祷心愿真,衷心敬爱永不迷。

中秋岁月时光快,笔下散发向月赞。

不论是谁赏月明,团圆盛会喜洋洋。

中秋佳节任选起,愿家兴旺福无疆。

中秋月原文及翻译

中秋月原文及翻译

中秋月原文及翻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中秋月二首·其二》译文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中秋月二首·其二》说明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哪里知道。

《中秋月二首·其二》赏析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说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

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

大千世界,改变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技能的提高而不断深化、进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究。

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

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

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化自然非常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耀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朗;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

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中秋月原文及翻译2中秋月·中秋月明朝徐有贞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季节。

好季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中秋月》译文月亮到中秋节的时候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朗。

更加明朗又如何呢?月亮经受的阴晴圆缺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算啦吧,不管什么阴晴圆缺,还是珍惜人世间的好时间吧!好时间呀好时间,盼望年年都能看到如此美妙的月亮。

古诗中秋月李峤

古诗中秋月李峤

古诗中秋月李峤
古诗《中秋月》(李峤)
圆月共相随,白云不相离。

天心空穿净,夜景更疑迷。

宝地珠轮落,花青玉箭垂。

若非洞府客,谁与自争辉。

解读:
这是唐代文人李峤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中秋夜晚圆月高悬的景象。

诗中通过描绘月亮、云和夜景,表达了作者对秋月之美的赞美和对宇宙之奥秘的思考。

首句“圆月共相随,白云不相离”直接点明了诗篇的主题。

圆月高悬天空,伴随着移动的白云。

圆月代表着秋夜的明亮,也象征着人们追求完美的内心追求。

白云则如同轻纱,飘逸自由,与月亮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天心空穿净,夜景更疑迷”则揭示了夜空的奥秘。

作者称月亮“天心”,意喻月亮高悬天空,仿佛穿越了天空的层层障碍,照耀着大地。

而夜景则被形容为迷离不清,使人产生种种疑问和猜测。

最后两句“宝地珠轮落,花青玉箭垂”用以形容月亮的华美。

宝地和珠轮象征着月亮的珍贵和辉煌,花青和玉箭则暗示了秋夜中月亮的鲜明和高耸。

这些形象让人不禁想起了神话人物后羿
射日的传说,使得诗中的月亮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

最后一句“若非洞府客,谁与自争辉”则让人回过味来。

洞府客指的是仙人,表示只有仙人才能在洞府中观赏到如此美丽的中秋月光。

作者以此提醒人们,虽然我们不能成为仙人,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月亮、感受自然,来领略到世间的美好和奇妙。

通过这首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晚的美景,表达了对月亮之美的赞美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优美,意蕴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中秋月 诗歌

中秋月 诗歌

《中秋月》古诗三首及译文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译文: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

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

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

被人抛弃的姬妾,
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

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

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中秋月古诗《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1、银汉:即银河。

2、玉盘:指月亮。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赏析: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

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

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

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

“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存有弟皆集中,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离 / 望月怀和古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的得觉露哉。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作者: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澄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觑从弦外落下,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月》齐已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坑口戒律。

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

还许分野吟皓魄,肯教迷雾挑丹枝。

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

八月十五日夜玩玩月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使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然是玉京。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就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中秋月薛莹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拂尘茜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4、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浅,长河渐落下晓星浮。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阳关曲・中秋苏轼暮云收尽溢贫苦,银汉无声转回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烫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7、中秋旅思台湾民谣孤影看看分雁,千金读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8、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存有弟皆集中,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倪庄中秋元好问弱饭日逾胖,狭衣秋已兮。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进茅屋,溪声之句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0、中秋江驿示韦益无可莫惜三更挤,容易销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八十,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古词《中秋月-中秋月》(作者徐有贞)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中秋月-中秋月》(作者徐有贞)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明代]
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标签
婉约、月亮、中秋节
译文
注释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赏析
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

作者使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

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

关于作者
徐有贞(1407~1472)初名珵(chng),字元玉,号天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外祖父。

宣德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

因谋划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

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独揽大权。

因与石亨、曹吉祥相恶,出任广东参政。

后为石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

亨败,得放归。

成化初,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

书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劲不凡,撰有《武功集》。

中秋月徐有贞

中秋月徐有贞

中秋月·中秋月
作者:徐有贞朝代:明
一、原文:
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二、作者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

有文武才,通天官、地理、兵法、水利等学。

宣德八年进士。

授编修。

进侍讲。

正统末土木堡之变后倡言南迁,受于谦等斥责。

后乃改名有贞。

景泰中治河,开广济渠以疏水,浚漕渠以通粮运,塞沙湾决口成功。

进左副都御史,为石亨定计,拥英宗复辟,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

诬杀于谦、王文。

中外侧目。

得志后欲与石亨等立异,遂被构下狱,发云南金齿卫为民。

释归卒。

有《武功集》。

三、翻译:
月亮到中秋节的时候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亮。

更加明亮又如何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它所经历的阴晴圆缺呢?算啦吧,不管什么阴晴圆缺都不要再说,还是珍惜人世间的好时光吧!如此美好时节,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月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月》
自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这是桑恒昌写的《中秋月》一诗。

如果说蜜蜂是画家的宠儿,那么天上那轮明月,也可以说是诗人亲密的朋友。

古有李白举杯邀明月,今更有怕月儿落下来湿了人间的桑恒昌
短短的诗句浓缩了诗人绵绵的情意,又到月圆日,又见中秋月,景依旧;天上还是那轮圆月,而今母亲却别我永去,诗人回想起曾与母亲一起度过的无数个中秋,就更加感到此时的凄凉,至哀至痛,但却又强忍悲痛。

作者对母亲的爱并未直接化成响亮的呐喊,而是让这份爱慢慢地散发悠悠的醇香,溶入到字里行间,渲染了气氛,缓慢而深沉地往返于作者与读者之间,并像一座无形的桥,达到心灵的交融,使读者用心去感受作者心灵深处的倾诉,感受那浓浓的思念之情。

此诗用语自然、准确、凝炼、鲜明、生动,并寄于音韵美。

作者把中秋月想象成“那一大滴泪水”。

同时,诗意境深远,令人产生无尽遐思,再看那“


来”
这结构是竖直的,仿佛真的看见一滴泪水自空中徐徐下落,你抬头时,它刚好砸在你的脸上,似乎又感到凉凉的,冰冰的……
作者的感情犹如是打开的闸门,一泻千里,如洪流滚滚涌出,“情”字自然迸发出摄人魂魄的光彩,至始至终把爱作为全诗的红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