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墙上的斑点》优质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教案:《墙上的斑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受亲情的力量;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读课文标题,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师生一起讨论“墙上的斑点”可能有什么寓意。
二、阅读课文(30分钟)1.学生课前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并结合情感描写、细节描写等要点进行解读。
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回答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亲情关系?”3.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三、课堂讨论(3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为什么作者会把故事发生在一晚上?”2.各小组发言,共同探讨。
四、写作练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中的亲情场景。
2.各小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提示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答问题:“亲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2.学生作文片段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亲情的力量,感受到亲情对人的重要性。
通过亲情的描写,让学生发现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进行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讨论环节没有过多展开,因此,以后需要将这个环节进行深化,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外,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选修《墙上的斑点》word教案2
【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建议】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概貌(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谁?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
(三)《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你认为是有限视角还是全知视角?讨论:应该界定为全知视角。
因为这篇小说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坚决地拒绝他人参与,没有他人视角和其他思想存在的可能。
二、再读小说,体验内容(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可能出现的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
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二)这是一篇反传统的小说,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而是以她对墙上的斑点猜测为主要内容,这正表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PPT展示)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 内心真实” 。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三)课文中作者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阅读后交流: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墙上的斑点2-人教版
学情分析
1、知识底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小说阅读能力和分析内容内力。
2、思维障碍:大部分孩子从没接触过意识流小说,还只会用一般的评鉴方法品评这篇小说,错误认为本文缺少阅读价值。
3、知识障碍:不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文研读
深入探讨
总结
拓展练习
小结
课后作业
法国思想家帕思卡尔把人比成能思想的苇草,有什么深意?
一、找要素
1、本文的小说要素从一般小说的角度如何体现?
时间
人物
地点
情节
二、析结构
1、1、作者为什么不走过去看一下墙上究竟是什么?
享受思考的过程
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
《墙上的斑点》
授课科目
语文
内容分析
1.地位概述: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课本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小说中有大量联想、议论和抒情的成分。小说承载着伍尔鞭的许多代表性思想及小说理念,是学生们了解意识流小说特点的经典之作。
2.知识体系:
教学重难点: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及本文的艺术特色。
让学生开拓思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共通点,明确文学对现实生活的价值。
引导学生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阐释自己的思考,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板 书 设 计
墙上的斑射状 现实的折射
跟踪式 内心的真实
回环式
蜗牛
结合文本,努力思考,细心总结,分析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篇文章的作者和作品背景知识。
2.了解瓜达尔卡纳尔的文学题材、风格。
3.对文学思想、创作手法有所认识。
4.培养学生用生活中的素材写作的意识与能力。
5.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背景知识介绍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Guadalajara)是一个著名的大都市,在那里,各种流派的文学层出不穷。
代表当地文学的人物有何塞·略伊斯·帕拉乔,华金·阿炳,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曼(Katherine Ann Porter)等。
而本篇文章作者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 也算得上是当地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作家的名字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因为《墙上的斑点》获得了1991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2.作家介绍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1958年出生于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市。
他毕业于瓜达尔卡纳尔大学,获硕士学位。
他拥有丰厚的文学底蕴,经常在《国际批评》、《普拉多文学》等杂志上刊登小说和散文。
1989年,他因长篇小说《生命之火》获得了墨西哥全国小说奖。
1991年,他以《墙上的斑点》获得了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现在,布恩菲尔德担任瓜达尔卡纳尔大学拉美文学系的主任,他一直在为墨西哥和拉美的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3.文学题材和风格《墙上的斑点》是一篇小说,灵感来源于作者小时候看到的一幅画。
小说虽然内容不多,但文字却是紧凑而激烈的,读起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描写来反映现实中的人情世故,表现出了墨西哥社会的温馨和险恶。
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既展示了人的美好品质,又揭露了人的丑恶本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一单元 阅读 .墙上的斑点》优质课教案_9
课题:《墙上的斑点》主备人:课型:新授课课时: 1审核人签字:审核时间:【学情分析及本课设计意图】高二(27)班同学上学期学习状态较好,成绩多次居于二层次第一,但本学期成绩急剧下降,学习处于倦怠期。
针对这一情况,在本课训练案设计中除了训练学生辐射式联想能力,还特意安排了从“墙上的斑点”展开的情感性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高三在即,更需努力。
以“苦心经营的随便”,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习目标】1、一个女人和一条“河流”——通过课前预习(阅读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和教师点拨,了解作者(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及意识流文学;2、一篇小说和一个“斑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本篇小说结构上的作用,以及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3、一种思路和一个“世界”——通过“思维导图”的课堂复述形式,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走入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
【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2、理解“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本篇小说结构上的作用。
【学习难点】通过“思维导图”的课堂复述形式,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走入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导入】【自由联想】一个女人和一个女人我(一个女人)——网剧《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陈白露——《飞蛾之死》——伍尔芙(一个女人)——我喜欢的女作家【过渡】伍尔芙和意识流小说【预习案】一、教师点拨:一个女人和一条“河流”——伍尔芙和意识流文学1、一个女人(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一生都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
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等。
2、一条“河流”(意识流文学)——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墙上的斑点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叙述的角度对于小说内容和主旨呈现的的作用;2、认识叙述的繁复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殊运用;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高三年级的一篇外国文学赏析课文,而且是意识流小说,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另一方面,进入高三后,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专项基础训练,课时紧张,性情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讲授本课有较大难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感知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2、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传统的阅读经验中走出,抛弃单纯的思想意义式的追求和“情节结构”式的层次分析,了解意识流小说特有的叙事特征和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导入新课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
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讨论明确】回忆、瞬间房间我联想、发现是蜗牛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阅读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2020-2021学年人教高中语文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一单元《墙上的斑点》教案
课题:意识流——散点透视之美《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了解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及散点透视的艺术构思技巧2.探究本篇小说蕴含的丰富开放的主题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文本感知意识流小说的特点,认识意识流文体。
A.意识流小说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B.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的叙述教学难点:探究本篇小说蕴含其中的主题,以及表现这种主题的方法。
A.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现世境遇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B.用散点透视从各个角度丰富文章主题的方法。
教具:课件辅助教学方法:品读、探究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晚上躺在床上却还没有入睡,脑子里思绪万千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对这些思绪加以记录?我们称这些连续起来的思绪为意识的流动下面我请同学们来个即兴的意识流活动,由(一个葫芦)来打开你的胡思乱想,然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下你这一刻真实的思绪请两三个同学来回答。
正因为这些思绪大多是纷繁芜杂,零星琐碎的,所以我们感觉没有记录的必要,然而意识流小说家,却能通过记叙这些意识的流动来反映当下的生活和境遇,或是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某种思考。
今天我们学习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她把她的那些意识流动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进入课文:幻灯演示:请一个学生来读一下关于作家的小说观伍尔芙——“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猁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
”墙上的斑点就是伍尔芙集中笔墨去开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方式通过自由联想来展现自己意识的流动。
幻灯展示散点透视示意图及中国画示意图幻灯展示:中国画家画画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
《墙上的斑点》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墙上的斑点》优质教案
墙上的斑点作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执教: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樊启金2015.11【课前预习】一、意识流小说常识1、什么是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叶,西方兴起的一种与传统写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
它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一种小说流派。
这种意识流小说既没有统一的规格,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意识流小说注重探索人的灵魂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层的奥秘。
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跳跃性。
2、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和伍尔夫;(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意识流小说主要特点:(1)对“内心真实”的流动的记录。
(2)内心独白的手法。
(3)时序的颠倒和溶合。
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伍尔夫三、学生自读课文《墙上的斑点》,解决生字词。
【教学目标】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
2、课文基本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3、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对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区别的理解。
【教学难点】1、对课文流露出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2、课文基本结构的把握,以及人物意识流动过程和意识流表现手法。
【教法】讲解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具】PPT课件,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时】2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教学步骤与流程】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具体内容见链接)一、导入新课(一)激情朗读导入1941年3月28日,一位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那条波光中的河流,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有白天鹅一样的美丽容颜,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有一部部优秀的小说……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墙上的斑点》教案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提问3 .具体地说,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展示预习时的思维导图作品(5分钟)
2、请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伍尔芙用了哪些“加法”使得叙述繁复?
小说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的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
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这种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就是“意识流”小说。
学情
分析
对于高二的平行班的理科学生来说,对普通小说有基本的概念,能够欣赏有情节和人物的小说,而对这样的“意识流”小说即淡化人物和情节的小说欣赏起来有一定困难。一是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二是5本必修教材只安排了两个单元共6篇小说的教学内容,其中只有《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2篇外国小说,加上课时紧张,压力大,学生性情有点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理科班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是可以,事先提前两个星期让学生查找了伍尔芙的相关材料,阅读了一些“意识流”小说,事先分好6个小组,分别布置了学习任务,提前画好关于课文6幅画面的思维导图。
“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yùn),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墙上的斑点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最新整理)
第2课墙上的斑点作品导读作者通过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后引发的一系列意识活动,即对墙上的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把精神的触角伸向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对生活的偶然性和命运的必然性问题,对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对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对文学创新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对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的观念问题等,进行了意义重大的体验与感悟,来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意识流动的全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1.记字音(1)古冢.(zhǒng)(2)擦拭.(shì) (3)鸟窠.(kē)(4)湛.蓝(zhàn)(5)铁箍.(gū) (6)鸟啭.(zhuàn)(7)荒芜.(wú) (8)菁.华(jīng) (9)骤.雨(zhòu)2.识字形(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5)错误!(6)错误!(7)错误!(8)错误!3.辨词语(1)年青年轻著名演员刘晓庆虽然年近六十,但还是那么有活力,那么,一点都不逊色于一代。
(2)原形原型①7月13日,中国国家档案局在其网站公布的日本战犯相乐圭二的亲笔笔供,还原日本军国主义。
②有观众议论说,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国家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的就是现实中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
(3)合龙合拢人们看到之江东路运河二通道大桥主跨钢拱顺利,笑得嘴巴难以。
辨析:(1)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正是青年时代。
只适用于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而不能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它一般不用于比喻,通常作定语。
年轻:指年纪不大,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
用于两个人年龄的比较,可以用于比喻,既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2)原形:原来的形态,本来的面目(贬义)。
如:原形毕露。
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3)“合龙”和“合拢"都有“接合”的意思,但具体含义不同。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一单元 阅读 .墙上的斑点》优质课教案_2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1、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首先的难重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课文基本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是又一个难点2、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是要深入研究的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导入(1分钟30秒)现代主义文学有很多流派,比如,表现主义、荒诞派、魔缓现实主义等,我们今天这节课主要是赏析一下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幻灯)请大家看一下,对于这样一个墙上的斑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把它写成一篇小说的呢,想一想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介绍作者:(1分钟)(幻灯)《墙上的斑点》作者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那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家,她对现代小说,特别是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非常脆弱,多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最后在1941年,投河自尽。
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前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还是一个著名的女权主义者。
她的思想体现在她的作品中。
她的意识流代表作主要是:《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等。
(三)简介意识流小说(2分钟30秒)什么是意识流,意识,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包括回忆、幻想、思想、各种感觉、印象,“意识流”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
后来文学评论家借用这个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意识流”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
意识流小说家否定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认为现实生活是表面的,而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不可界说的内在精神”则是真实的,因此他们强调“内心真实”,展现的是人们的内在精神,从而折射现实生活。
这一方面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产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一单元 阅读 .墙上的斑点》优质课教案_24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2. 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4. 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演示系统,用于播放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课题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
屏显资料,教师深情的诵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二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1.请一生读注①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
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
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而不管它们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的斑点作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执教: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樊启金2015.11【课前预习】一、意识流小说常识1、什么是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叶,西方兴起的一种与传统写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
它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一种小说流派。
这种意识流小说既没有统一的规格,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意识流小说注重探索人的灵魂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层的奥秘。
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跳跃性。
2、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和伍尔夫;(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意识流小说主要特点:(1)对“内心真实”的流动的记录。
(2)内心独白的手法。
(3)时序的颠倒和溶合。
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伍尔夫三、学生自读课文《墙上的斑点》,解决生字词。
【教学目标】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
2、课文基本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3、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对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区别的理解。
【教学难点】1、对课文流露出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2、课文基本结构的把握,以及人物意识流动过程和意识流表现手法。
【教法】讲解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具】PPT课件,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时】2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教学步骤与流程】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具体内容见链接)一、导入新课(一)激情朗读导入1941年3月28日,一位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那条波光中的河流,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有白天鹅一样的美丽容颜,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有一部部优秀的小说……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二)投影赞扬作者的诗歌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诗人:宋毅烈▪墙上的斑点想了一生▪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婚姻是一只闷盒子▪只能看不能想:回形针▪房间被布置以蝴蝶标本▪抽一支烟,从侧面去观察男人▪早晨需要阿司匹林▪哦,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花瓶▪喜欢带有尼古丁味道的▪男人,喜欢优雅的手势▪“让我们谈谈眩晕症吧▪或者避孕药如何使用”▪她害怕套间,抽屉▪她说尖叫吧:女人应该▪歇斯底里▪坏天气,潮湿的婚姻▪她对安眠药的依赖性▪她偶尔谈到孩子▪她的子宫忧郁症:耽于▪幻想和自我封闭。
▪他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二、知人论世(一)简介:弗吉尼亚·伍尔夫,女,英国,小说家,意识流创立者。
(二)生平: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伦敦一个文学世家,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家族成员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在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自然形成她高贵的气质。
快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的打击,从1895年起她最亲近的人相继死亡,这使她经历了多次不同的程度精神崩溃。
精神病症折磨了她一生。
(三)去世:1941年3月,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投河自尽。
(四)代表小说:《雅各的房间》《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五)贡献与影响: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
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
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六)伍尔夫的小说理念: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三、检查预习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A、簇(cù)拥赝(yàn)品铁箍(gū)B、茎(jìng)干芜菁(jīng)呆滞(zhì)C、古冢(zhǒng)都铎(duó)箭镞(cú)D、鳍(qí)翅鸟窠(kē)怂(cóng)恿2、《墙上的斑点》写了点什么?说的什么意思?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间:一个月前或者一瞬间(很短)地点:一个房间人物:我(有)人;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事件:看见墙上一个斑点,探寻是什么,所思所想所感主题:《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五、速读课文梳理内容(一)教师提示: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
她反复猜想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
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
作者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二)叙述的腔调:从文中内容推测,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叙述的腔调】。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想”。
(三)问题讨论:具体地说,文中主人公对于墙上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每次各想到了些什么?1、为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李的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六、研读课文分析结构(一)以图示方式直观表示(二)文字归纳表述: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这篇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
“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
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
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
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瞬息变化的意识活动。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
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三)斑点的作用:“斑点”在整个叙事中起到联结全篇的结构作用。
“斑点”是我的意识流动和转向的结, 正是通过这个“结”才把人物意识中众多互不关联的零碎思绪连成了一体,相对于传统小说的情节结构, 人们称之为“心理结构”。
【人物心理意识的流动是小说的主体, 在本部小说中主要采用了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表现手法来反映意识流动的过程。
】七、再读课文感悟区别(一)思考归纳:读了《墙上的斑点》后,想一想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1、传统小说:(1)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人物:姓氏名号、身份地位、服饰状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理想情操……(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意识流小说:(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二)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投影,以学生感悟为主,略讲)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但这样的作品也不是毫无组织的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
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伍尔夫强调“内心真实”,创造了意识流这种心理小说的样式。
她认为,现代小说创作,不应像传统小说那样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是要描写生活的内在真实。
这种内在真实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
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按照那些微尘坠落到人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这就是意识的流动。
按照这种模式,先前传统小说中的外在现实、故事发生的场所、社会背景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情景或细节在意识中留下痕迹。
传统小说也有心理描写,但这些心理描写均服从于、服务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它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的。
而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意识流动则是小说的中心,本身就是独立的事件,居于作品的主体位置。
八、课堂小结探究拓展(一)总结谈话(略)(二)当堂训练题作者对墙上的斑点最初的猜测是钉子,而最终告诉我们的是蜗牛,在英文里,钉子(nail)和蜗牛(snail)只有一个字母“S”的差别,作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参考答案】这是作者为小说预设的一个讽喻,是作者美学思想与人生观念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