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么是 研究 ” 一关 键 问题 。伊莱 亚 斯 指 出 , 研 究 的 这 “
目的就是 要 使先 前 人 所 不 知 的东 西 变 成 人 所共 知 , 它将 丰 富人 类 的知识 , 使其 更 加笃定 , 确切 … …研 更 究就 是发 现 ” 。风 笑 天 也 认 为 , 所 谓 研 究 , 单 “ 简
思 考发 现 , 不仅旅 游地 理学 领域 , 他领 域 的旅 游 研 其
究 同样存 在 这样 的问 题 。之 所 以 出现 这 种现 象 , 很
大程 度上 是 因为这 些成 果 普 遍 缺乏 “ 究 问题 ” 而 研 , 研究 问题 则处 于科 学 研 究 的 核 心 地位 , 有 研究 问 没
题 的研 究 , 自然 难 以产 生 好 的研 究成 果 。在 这个 层
[ 稿 日期 ]0 0— 5— 4 收 2 1 0 2 [ 者 简 介 ] 继 刚 (9 4一) 男 , 南 个 旧人 , 士 , 授 , 作 保 16 , 云 博 教 博 士 生 导 师 , 要 从 事 旅 游 地 理 与 旅 游 规 划 研 究 。 Ema : 主 . i l
2 何 谓 研 究 问 题
2 1 研 究 问题 的 概 念 .
不 足 、 个 学界 对 基 础 理 论 系统 梳 理 的缺 乏 、 会 实践 中应 整 社 有 深 度 的缺 失等 是 造 成 研 究 问题 缺 失 的 主要 原 因 , 此 导 致 由 的对 各 种 层 次 的 学生 的 学 术 训 练 不 足 将 会 影 响 未 来 中 国旅
地说 , 就是 一个 认 真地 提 出问题 , 以系 统 的方 法 寻 并 找 问题 答 案 的 过 程 ” 。 那 么 , 谓 研 究 问 题 呢? 何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019年2月下半月刊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乔正威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多种旅游资源的介绍和欣赏。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人文素养的养成,甚至会影响其从业能力。
因此,探讨如何很好地开展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学生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因此,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但是有些学生却存在着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不佳。
笔者通过与学生课上、课下的沟通,总结原因。
首先,漯河技师学院学生年龄偏小,几乎没有外出游玩景点的经历,有的甚至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他们对于旅游景点没有实际感知,所以很难产生兴趣,这使他们对旅游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该门课程没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其次,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地理科目并不是主科,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所以学生的地理基础很薄弱,这直接导致他们在读课本时,并不能完全读懂,尤其是对岩浆岩、玄武岩等专业词汇更是充满了迷惑。
学习的难度较大使学生望而却步,无法很好地融入课堂中。
所以,想要很好地开展这门课程,教师必须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师方面中国旅游地理涉及多门学科,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讲授地理、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词句使学生明白其含义;还要给学生讲述旅游的过程,通过讲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要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学生有时会把在网络上看到的新闻和产生的思考在课堂上提出,而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很难直接回复的,因此,教师主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而且对研究 知识和实践界解决 问 题 有 实 际 的 价 值, 。 “有 意 义 的 问 本身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和 持 久 的 意 义 不仅可以提出 新 的 看 待 事 物 、 改 进 现 状 的 角 度, 题” 而且可以在精神上激励研究者本人从事具体的研究 工作 3
[ 9]
。
。 举 例 来 说, 在历史城镇的旅
[ 7] [ 6]
, 即
“社 区 居 民 是 如 何 参 与 旅 游 发 展 ” 回答了 的这样一 个描述性问题;而对 中 西 方 社 区 居 民 参 与 旅 游 差 异 之原因的探究
[ 8]
, 则是在回答一个解释性的问题 。
如 果 从 研 究 的 意 义 或 者 贡 献 的 角 度 加 以 考 察, 则可以将研究问题分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和无意义 的研究问题两类 。 这 里 所 指 的 研 究 意 义, 主要是从 学术价值和应 用 价 值 角 度 做 的 区 分 。 陈 向 明 指 出, “ 没有意义 的 问 题 ” 对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没有密切的 关 联, 特别是对被研究者的实际 “ 问题 ” 没有多少帮助;对 人 类 知 识 的 增 长 没 有 实 质 性的贡献
[ 1]
地说, 就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 并以系统的方法寻
[ 3] 找问 题 答 案 的 过 程 ” 。 那 么, 何 谓 研 究 问 题 呢?
, 经 过 不 断 的 努 力, 研究的学术规范
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但研究 问题已经受到重视, 成果的知识贡献问题还是没有很大的改观 。 进一步 思考发现, 不仅旅游地理学领域, 其他领域的旅游研 很 究同样存在这样 的 问 题 。 之 所 以 出 现 这 种 现 象, , 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成果 普 遍 缺 乏“研 究 问 题 ” 而 研究问题则处于科 学 研 究 的 核 心 地 位, 没有研究问 题的研究, 自然 难 以 产 生 好 的 研 究 成 果 。 在 这 个 层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张素芬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11期《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作为高职旅游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实践性较强,又是旅游和地理的交叉学科,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教师也在努力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但从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是高职院校定位不清,忽视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观念,还是在教学方法以及培养目标上,存在越来越多不适人才市场需求的情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教学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以学科本身为中心在课堂上仍然存在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内容这一现实情况。
同时未能将《中国旅游地理》内容和旅游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知识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
(二)教材方面《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版本太多,而且在不同版本相同的内容又有不同的观点,如对中国旅游区划的划分不一致,马丽明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将中国旅游区划分为东北旅游区、西北旅游区、黄河中下游旅游区、青藏高原旅游区、华东旅游区、华中旅游区、华南旅游区以及西南旅游区;黄远水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将中国旅游区划分为东北冰雪景观运动避暑旅游区、北方历史文化古迹游览旅游区、陕甘宁历史文化古迹游览旅游区、四川盆地巴蜀文化旅游景区、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以及新蒙风沙草原景观古迹民族特色旅游区。
(三)教学评价方式较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依靠回答老师问题来衡量学生的课堂成绩;课下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单一、固定,答案较为固定,这种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期末考试时学生靠背笔记应付考试内容,这样形成了课堂上做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扔笔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形成毕业生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甚至就业难现象。
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涵盖知识广,难度大,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实践性不强《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两种不同性质的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由于旅游现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得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俗学、考古学、建筑学、园林学、生态学、文学、美学、宗教、艺术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同时《中国旅游地理》又以服务旅游行业为宗旨,详细介绍不同旅游区的基本特点,将众多知识应用于旅游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但目前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普遍忽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以讲授知识为主,辅以一些阅读资料和图片,使得所学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无法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材编排不合理现在关于《中国旅游地理》的教材非常多,包括本科院校用书及高职高专类学校用书。
教材版本过多使得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出现了很大的困惑,不知如何选择。
而且《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材内容编排相当繁杂,大多教材版本在体系架构及编写思路上,大都将有关旅游内容作为重点加以安排,所占篇幅比例较大,与旅游专业其他课程的教材存在较高的重合度,如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等。
教材的重合导致教学安排的不合理,学生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很容易产生厌倦感。
(三)教学双方压力大《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知识点很多,信息量相当大。
在一个学期有限的时间内需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非常仓促,教学面临着压力。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把这门课讲深讲透,就得成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人才,必须懂得非常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挥洒自如。
旅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旅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旅游现状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旅游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1. 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多样化,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
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购物旅游、文化交流、健康养生等多元化的旅游形式,旅游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了旅游业面临的挑战。
2. 旅游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给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破坏了生态平衡和文化传承。
同时,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污水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 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快,一些地方在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方面跟不上,导致旅游者的体验感下降。
一些旅游目的地存在旅游商品价格不透明、欺诈消费等不良现象,给旅游者的切身利益带来了损害。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也需要提升和完善。
二、对策和建议为了解决旅游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对策和建议。
1. 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和监管为了应对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强旅游市场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资质认证制度,加强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旅游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2.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了解决旅游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需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行旅游开发的环境评估和管控,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旅游资源规划和管理措施。
同时,旅游企业也应提高环保意识,开展可持续旅游的宣传教育,推广低碳旅游方式,减少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为了解决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旅游目的地和企业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
我国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问题与局限性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1.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我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比如,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或交通条件等限制,旅游资源开发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一些媒体宣传、旅游景点开发也不尽人意,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开发的不合理性。
2. 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存在结构不合理和高度重复投资现象。
一方面,旅游市场偏重于大城市、热门景点等区域,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景区开发上盲目追求规模,导致了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的情况。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能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服务质量亟待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尽管我国旅游业在服务质量方面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态度不专业、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线路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可能降低游客的满意度,影响旅游业的口碑和形象。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不平衡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一些景区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导致了环境的破坏。
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得到重视,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特色的保持等方面。
二、改进措施为了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
同时,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开发利用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较好的地区,实现旅游资源的均衡发展和利用。
2. 改进旅游产业结构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旅游产业向农村、山区、边远地区等发展。
通过扶持和支持,培育和发展当地的旅游特色,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发展。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作者:吴晓玉来源:《教学考试》2017年第09期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旅游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人们通过旅游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同时又以地理知识正确指导旅行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提高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98-02一、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材方面(1)教材没有得到有效的统一。
就目前有关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的版本非常多,各大院校没有采取使用统一教材的共识,因此出现了有许多专门针对大学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出版教材的现象。
由于教材的版本过多,又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造成了教师选择教材的困扰。
(2)教材编写质量有待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的编写质量不高,导致与其他课程的内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重复。
例如,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等课程。
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直接造成学生降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对此学习的热情,严重影响到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
(3)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是一门包括非常广泛,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宽泛,旅游实践是地理知识积累的过程,因此综合性与实践性是此学科最为重要的特点。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上,就要求教材内容不应该只有文字进行枯燥的介绍,还应该合理的匹配图片再结合文字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就达到了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效果。
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教师方面(1)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特点是涉及到知识领域比较多,知识面非常广泛,所以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求非常高。
不但要对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够准确掌握以及熟练运用,而且还要对与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都要能够了解与准确的运用。
浅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科技信 息
。高校讲坛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IN E&T HN L GYI F MA I CE C EC O O OR TON N
21 02年
第 5期
浅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昌教 育学 院 南 李 先 锋 江西 南昌 30 0 3 0 6)
【 要】 摘 高职教育 主要培养技能型和应 用型人才, 目标应 当突 出职业性的特点 ; 培养 本文在分析 了旅游地 理课程教 学存在问题 的基础上 , 结合导 游的培养 , 出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 目 提 标必须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它是一 个系统 工程 , 必须采用模 块化及 工学一体相结合的教 学 模式 , 教师教应 突出模块化 , 学生学应 突出工学一体化 , 必须从教 学理念 , 学方法和手段 , 教 教材的改编和选择 出 , 发 整合教 学 内 ; 容 创新教 学手
意义。
用. 才能取得 良 的教学效果 。 好 这些方法是多媒体教学法 、 研究性学 习 法、 列表对 比式教学法 、 地图教学法等 ” 。 笔者认为. 实行 以职业能力为 主导 的中国旅 游地 理教学改革是一 项系统工程。 涉及教学理念 的变革 , 不仅 涉及新 的教 学方 法 、 教学手段 运用 以及教材 的编写 . 还涉及教 师的培养的多方 面 。 对其中的职业能 力的确定也是一个值得 商榷 的重要 问题 。 下文将结合笔者教学过程 的 经验和体会谈一谈对这些 问题 的看法 。
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中国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也得到了广泛。
然而,在实践中,中国旅游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检讨和反思。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程。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与此同时,中国旅游地理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然而,在实践应用中,中国旅游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各地存在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的现象。
旅游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多头管理、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环境保护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旅游地理学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旅游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和管理。
加大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中国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于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推动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健康发展,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旅游学相互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旅游现象、旅游系统和旅游环境的空间分布与相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的旅游地理学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流动机理、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旅游环境的影响因素、旅游开发现状与趋势等。
这些研究领域不仅与人们的旅游生活息息相关,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旅游流动机理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研究者通过调查和分析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偏好和决策过程,揭示旅游流的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
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1.1 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
然而,这种快速扩张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2 基础设施不足在中国某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拥堵等问题导致了旅游体验的下降。
比如,公共厕所不够、道路狭窄等问题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
1.3 传统文化保护与商业化冲突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各地都有许多传统文化资源。
然而,在商业转型过程中,一些景区将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开发,并忽视了对于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
1.4 景区管理缺失由于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庞大且分散,地方政府主导景区开发及管理,导致不同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一,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商业欺诈等问题。
二、解决中国旅游现状问题的对策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包括完善交通网络,建设更多公共厕所,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确保游客能够顺利出行且有良好的旅游体验。
2.2 传统文化保护与商业化平衡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引导景区进行可持续发展,在商业开发中注重历史遗址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并适当限制过度商业化现象。
2.3 建立健全景区管理体系政府可以加强对各地景区的监管,推动建立健全的景区管理体系。
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游客安全和权益。
2.4 引导市场发展规范鼓励民间企业参与旅游市场发展,推动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同时,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商业欺诈行为。
2.5 加强宣传推广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中国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声誉。
三、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3.1 休闲度假型旅游越来越受欢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休闲度假型旅游逐渐成为主流。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摘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缺失的现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了现有研究问题缺失的表现,并探讨了缺失的研究方向和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和提高研究方法学水平。
结合之前的分析,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建议,强调了深入挖掘地理环境与旅游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学者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现状、反思、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有研究问题缺失表现、缺失的研究方向、缺失原因分析、可行的改进措施、建议未来研究方向、总结现状、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失。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点开发利用、旅游管理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缺乏针对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深入探讨。
对于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地域差异、空间关系和区域发展规律等问题还未得到充分关注和研究。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了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对于引导未来研究方向、优化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现有研究问题缺失的表现、缺失的研究方向、缺失原因分析、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旅游体验。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推动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还可以为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流提供重要支持,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摘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探讨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存在的研究空白、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缺乏跨学科合作以及需要加强理论框架建设等方面。
在提出了加强研究问题意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拓展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促进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旨在引起学者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现状的关注,提出相应的反思与建议,推动学科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空白、研究方法、跨学科合作、理论框架、研究问题意识、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方法拓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
在研究实践中,中国旅游地理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等。
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进行深入探讨和反思,对于推动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中国各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地理问题,为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旅游地理学研究可以帮助发掘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地域广阔,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研究旅游地理学可以为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旅游地理学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的实践,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实践意义,对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作者:吴艳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9期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教材方面、教师方面、学生认识方面、学校政策支持方面、考试方面等,并根据问题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相关教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主观能动性;教学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然而,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却发现,过去很多已经毕业的以及现在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回想以前的课程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说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很无聊。
有部分学生说这门课就象导游词讲解,甚至有部分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没有什么好学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应该怎样来改进?一、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1.关于教材方面。
①教材版本很多。
现在市面上的关于中国旅游地理的教材非常多,包括本科用的以及高职高专用的等,琳琅满目。
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所以市面上出现了所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出版的不同的教科书。
教科书版本过多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师在选择书目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哪类的教科书会更好。
②教材与其他课程教材的重合度很高。
比如冯琼兰等(2008)就提到中国旅游地理继续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旅游地理的教材内容会与很多其他课程相重合。
比如: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等。
这样的教材重合容易导致学生重复学习同样的东西,这样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厌倦,没有新鲜感。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同样的老师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中国旅游地理这门专业课,同时也在学院公选课上开设了此课程。
结果却发现,全院公选课上的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认真度明显高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且教学效果也会好过专业学生。
③教材内容过于枯燥。
现在绝大多数教科书的板书全部都是文字,而对于中国旅游地理这类实践性非常高的科目来说,全部是文字介绍的东西提不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同时,很多教科书除了全是文字介绍之外,大部分的章节中关于旅游景点的介绍都是非常简单的,没有特别吸引人的趣味知识点。
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旅游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中国旅游业面临着过度依赖传统旅游资源的问题。
目前,许多旅游景点都集中在一些著名的古迹和风景名胜区,如北京的故宫和长城,西安的兵马俑等等。
这些景点经常面临人满为患的局面,而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因此,我们需要推广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目的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如,可以开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体验式旅游等新颖有趣的旅游项目,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中国旅游业存在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不足的问题。
尽管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一些地区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仍然滞后。
例如,一些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的出行体验不佳。
此外,旅游服务中的诚信问题也时有发生,如旅游欺诈、低质量的服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第三,中国旅游业存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旅游景点和目的地面临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压力。
例如,一些著名的自然景点长期以来都面临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的问题,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旅游业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旅游景点和目的地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
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限制游客数量,加强垃圾处理和环境治理,鼓励和支持旅游业的绿色投资和创新。
最后,中国旅游业存在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中国应该更好地利用旅游业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然而,目前一些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过于商业化,缺乏文化内涵。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2.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单元是课堂,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要求和呼唤我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不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特殊使命。
①从根本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
首先高等学校要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讲授中扩展相关学科的横向知识,拓宽知识面,力求思路创新。
其次高等学校要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
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生对权威的迷信,树立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学生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还可以大胆引入多种实验方式,指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学生运用集体与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创造性实验。
②从技术上支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认识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自身内在的规律性,改革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
在教学中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方法。
打破教师一贯正确的固着状态,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课本,对学习内容作是非判断并提出问题。
以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该转变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社会活动教学法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创新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③从导向上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评价方法。
当前的教育评价方法是以传统的考试方法也就是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正因为这样的评价方法导致了学生思想僵化、思维惰性、学难致用。
学生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又是为了升学、毕业。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直接服务于旅游专业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但笔者在教学生涯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性差,学习难以致用等。
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推动课程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职业教学终身一体的人才发展理念”,提高学生技能,促进学科本身发展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现状分析1.教材知识点罗列多,缺乏系统性,知识模块和相关课程重复较多。
中国旅游地理版本较多,但有共性,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理论性。
他们都是从总体上介绍旅游资源的类型成因,然后再分区域介绍各地的旅游资源。
它更像一本旅游指南,把各地的旅游资源介绍一遍,但地理事物、现象的成因、原理很少涉及,就使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学生学习兴趣弱,学习积极性低,对课本的领悟力差。
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自己的特点:学习基础偏差,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效率低。
再者中国旅游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知识面广,需要记忆的东西多。
综上两个原因造成学生知难而退的结果,使得旅游地理成为他们的拦路虎。
3.以传统模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效果,人才质量也不高。
应该认识到,中国旅游地理与基础教育中地理课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它以追求职业能力为主。
4.教学实践性差,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职学校属于技能型学校,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服务社会。
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差,学的知识仅仅流于表面形式,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
在一份全国职业学校调查问卷中显示: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一些存在的问题1. 人员拥挤现象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一些著名景点和景区经常面临人员拥挤问题。
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游客涌入景点导致过度拥挤,给游客和景区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2. 景点环境破坏随着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很多著名景点遭受到环境破坏。
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以及无序开发等行为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 服务质量不高尽管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
一些景区缺乏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解答游客问题,导致游客体验不好。
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必要的。
4. 假冒伪劣商品在一些旅游景点和纪念品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
这不仅损害了国内外游客的权益,也对中国旅游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需要加强监管与法律制度建设。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认为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1. 控制游客数量为了避免景点过度拥挤,可以通过控制游客数量来缓解压力。
例如,实行限流措施或者提高门票价格以减少人数。
此外,可以推广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分散游客流量。
2. 强化保护环境意识重视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宣传环保意识,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加强巡逻和监测工作以防止环境破坏。
同时,也需要通过打击非法开发等手段来保护自然资源。
3. 提升服务质量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4. 加强品牌保护与治理国家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加强品牌保护与治理。
通过严厉惩罚违法行为和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来净化市场环境。
同时也鼓励正品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而言,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研究问题 ( research problem / question ) 指的是 一 项 研 究 所 要 回 答 的 具 体 问题, 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学 术研究中的问题, 通常类似但区别于日常生活中所 “问题 ” 。 学术研 究 中 的 问 题, 表述的 尤其是社会科 学研究中的问题, 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 象 或 者 社 会 问 题 更 为 具 体、 更 为 集 中, 也更为明 确
可 以 发 现, 在 定 性 研 究 中, 研究的中 问题进行理解, 心问题, 是指对课题 中 要 考 察 的 问 题 的 最 基 本 形 式 的表述;在定量研 究 中, 研 究 问 题, 是研究者表示质 疑的陈述或试图 寻 求 回 答 的 问 题
[ 4]
。 总 之, 研究问
第 25 卷
201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旅 游 地 理 学“成 果 ” 越来 大, 旅游地理学研究已经 越丰富 。 从数量的 角 度 上 看, 成为地理学 研 究 中 诞 生“成 果 ” 最集中的分支学科 之一 。 但是, 以文章 数 量 制 造 出 来 的 旅 游 地 理 学 的 繁荣景象之下, 真正 具 有 学 术 贡 献 的 研 究 成 果 有 多 少? 衡量一项 旅 游 地 理 学“成 果 ” 优劣的标准又是 什么? 或许, 在这个研究与规划过分结合 、 文章与职 但 称紧密相关的年代 里 追 问 这 样 的 问 题 过 于 苛 刻, 对研究质量的追 求 应 是 每 个 旅 游 地 理 学 者 理 应 是, 肩负的理想, 也是让 旅 游 地 理 学 在 大 浪 淘 沙 的 学 术 进步中持续壮大的必然选择 。 , “好 的 问 题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而 在学术 研 究 中 “找矿 ” , 一个好矿才值得挖下去, 寻找研究问题就像 一个贫矿即使花再多的工夫, 用再先进的方法也无济 于事, 一个问题的高度也决定了研究成果的高度 。 研 也是 究问题的提出是衡量学术研究质量的核心标准, 研究展开的起点和基础 。 但是, 从国内目前发表的旅 大量的研究者不注重寻找矿 游地理学研究成果来看, 产和甄别矿物, 就匆匆忙忙地开始选择各式工具进行 各种挖掘, 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 最终却收获欠 佳 。 研究问 题 的 缺 失 在 旅 游 地 理 学 丰 硕 的“研 究 成 果” 中屡见不鲜 。 为了更加深入和具体地探究研究问 题缺失的现象, 笔者对近年来旅游地理学博士论文和 “研究问题 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检索和分析, 发现 的缺失 ” 是一个较普遍的典型现象 。 首先, 博士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在扎实掌握 某个学科领域的基 础 知 识 和 前 沿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独 立完成的学术研究成果 。 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 要求 应 该 是“所 研 究 的 课 题 在 材 料 、 角 度、 观 点、 方 法、 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 并对学术发 , 展、 经济建设和社会 进 步 有 较 重 要 的 意 义 ” 获得学 位授予 的 博 士 论 文 理 应 对“学 术 发 展 ” 具 有 贡 献。 但是在研究问题缺失的情况下, 笔者发现, 很多旅游 更多地沦 地理学博士论文难 以 达 到 这 一 基 本 标 准, “规划报告 ” “百科全书 ” 。 为一份 或一本 其 次, 国 家 标 准 《GB7713 —1987 科 学 基 础 报 告、 学位论文 和 学 术 论 文 的 编 写 格 式 》 对学术论文
1
引
言
研究队伍不断 中国旅游地理学历经 30 年发展, 壮大 、 研究成果不 断 增 多 、 学 科 声 望 不 断 提 高, 呈现 出欣欣向荣的气 象 。 但 与 这 种 兴 盛 不 相 称 的 是, 众 “研究成果 ” 多 中, 真正 有 知 识 贡 献 的 少 之 又 少 。 过 去几年, 我们将这种 现 象 的 原 因 更 多 地 归 结 为 学 术 规范的缺失
[ 9]
;当 前 的 许 多 旅 游 地 理 学 论 文, 虽然有
指出研究问题, 但这 些 问 题 并 没 有 太 多 的 理 论 贡 献 。“有意义的 问 题 ” , 和现实意义 不仅对学术界增长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BUNE
第 25 卷
2010 年第 10 期
月刊
: “学术 论 文 是 某 一 学 术 课 题 在 实 验 性 、 有如下定义 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 解和知识的科学记 录;或 是 某 种 已 知 原 理 应 用 于 实 际中取得新的进展 的 科 学 总 结, 用以提供学术会议 交流或讨 论;或 在 学 术 期 刊 上 发 表;或 作 其 上宣读 、
[ 10 ] 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 。 学术论文的成果要求具备
[ 1]
地说, 就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 并以系统的方法寻
[ 3] 找问 题 答 案 的 过 程 ” 。 那 么, 何 谓 研 究 问 题 呢?
, 经 过 不 断 的 努 力, 研究的学术规范
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但研究 问题已经受到重视, 成果的知识贡献问题还是没有很大的改观 。 进一步 思考发现, 不仅旅游地理学领域, 其他领域的旅游研 很 究同样存在这样 的 问 题 。 之 所 以 出 现 这 种 现 象, , 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成果 普 遍 缺 乏“研 究 问 题 ” 而 研究问题则处于科 学 研 究 的 核 心 地 位, 没有研究问 题的研究, 自然 难 以 产 生 好 的 研 究 成 果 。 在 这 个 层
▉
。 一般而言, 研究主题是一个比研究问
一个研究主题可能包含若干个可 题更加宽泛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研究中 供选择开展研究的问题 。 举例说, 的旅游招商引资研究, 是一个研究主题或是一个研究 “在旅游招商引资中, 而 投资者如何利用双方不 领域, 平等的权力关系和转型期制度建设的漏洞实施机会 主义 ” 则可以被视为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 即具体探 “投资者实施制度性机会主义的过程 ” 。 究 2. 3 研究问题的分类 可以根据众多的标准进行 分 类。如 研究问题, 果从研究的目的出 发, 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描述性 解释性问 题 和 评 价 性 问 题 等 。 描 述 性 问 题 主 问题 、 要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描 述, 即 回 答“是 什 么 ” 的问 题;解释性问题, 涉 及 对 社 会 现 象 进 行 解 释, 即回答 “ 为什么 ” 的 问 题;而 评 价 性 问 题, 主要涉及对社会 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价值 评 价, 即 回 答“怎 么 样 ” 的 问题 。 例如, 在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领域, 对社区居 民参与旅游 的 方 式 、 过程进行的考察和描述
中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问题缺失的现象 近年 来, 国内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庞
, “在 缺 乏 外 力 约 束 下, 游发展研究领域中 随着旅游 商业功能 的 转 换 或 者 旅 游 商 业 化 的 出 现 业的发展, 即是一 是否为一种 必 然 的 现 象 ” 这 样 一 种 表 述, 个研究问题 。 2. 2 研究问题与研究主题的区别 在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领 域, 研 究 主 题 ( research subject / topic ) 是指研究 所 涉 及 到 的 某 一 类 现 象 领 域 或问题领域
[ 7] [ 6]
, 即
“社 区 居 民 是 如 何 参 与 旅 游 发 展 ” 回答了 的这样一 个描述性问题;而对 中 西 方 社 区 居 民 参 与 旅 游 差 异 之原因的探究
[ 8]
, 则是在回答一个解释性的问题 。
如 果 从 研 究 的 意 义 或 者 贡 献 的 角 度 加 以 考 察, 则可以将研究问题分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和无意义 的研究问题两类 。 这 里 所 指 的 研 究 意 义, 主要是从 学术价值和应 用 价 值 角 度 做 的 区 分 。 陈 向 明 指 出, “ 没有意义 的 问 题 ” 对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没有密切的 关 联, 特别是对被研究者的实际 “ 问题 ” 没有多少帮助;对 人 类 知 识 的 增 长 没 有 实 质 性的贡献
[ 3]
。 从定性 研 究 和 定 量 研 究 的 二 分 角 度 对 研 究
[ 2010 - 05 - 24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保继刚( 1964 - ) , 男, 云南个旧人, 博士, 教授, 博 士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旅 游 地 理 与 旅 游 规 划 研 究 。 E-mail : eesbjg@ sysu. deu. cn 。 ▉
[ 3]
而且对研究 知识和实践界解决 问 题 有 实 际 的 价 值, 。 “有 意 义 的 问 本身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和 持 久 的 意 义 不仅可以提出 新 的 看 待 事 物 、 改 进 现 状 的 角 度, 题” 而且可以在精神上激励研究者本人从事具体的研究 工作 3
[ 9]
。
。 举 例 来 说, 在历史城镇的旅
[ 2] , “所 谓 研 究, 究就是发 现 ” 。 风 笑 天 也 认 为 简单
研究问题的缺失是当今中国旅游地 理 研 究 和期刊论文发现 , 分 类 进 行 阐 述, 并对研 的一大弊病 。 在对研 究 问 题 的 概 念 、 究问题缺失的现象 进 行 总 结 的 基 础 上 , 本 文 指 出, 学术研究 概念与价值被扭曲 、 学术共同体对研究问题及其地位 的 认 识 整个学界对基 础 理 论 系 统 梳 理 的 缺 乏 、 社会实践中应 不足 、 有深度的缺失等是造成研究问题缺失的主要原因 , 由此导致 的对各种层次的学生 的 学 术 训 练 不 足 将 会 影 响 未 来 中 国 旅 游地理学研究以及中国旅游研究的创造力 。 [ 关键词 ] 〗研究问题 ; 缺失 ; 中国旅游地理学 ; 学术研究 [ F59 中图分类号 ] [ A 文献标识码 ] [ 10025006 ( 2010 ) 10001305 文章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