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被误解千年的儒家名句

合集下载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

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

“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

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在封建礼教形成的过程中,人文礼教也在积淀过程中形成。

人文礼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认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和规范的行为。

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礼包含了对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

人文礼教反映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共性、人的共性、民族的共性,是千百年来民族精英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

孔子讲仁、义、礼、智、信,讲“为政以德”;老子讲“无为”,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讲仁政,讲“浩然之气”,讲“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周易》讲“自强不息”,讲“厚德载物”等,都不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而是人文礼教的内容。

笼统地把中国古代礼教称为封建礼教,并予以全面否定和抛弃,这将混同礼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抹杀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的质的区别。

封建礼教,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在礼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特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礼教理所应当受到批判,但不能因此而殃及人文礼教。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应当放在人文礼教中加以认识和评价。

二、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对先儒要论的总结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是总结前代儒家重要典籍的核心理论命题而归纳出来的。

“存天理,灭人欲”的真实含义

“存天理,灭人欲”的真实含义

宋代“新儒学”,程朱理学,有⼀句名⾔:“存天理,灭⼈欲。

”很为今⼈诟病,斥为扼杀⼈性。

⼈欲之⼤者,莫过⾷与⾊,如儒家经典《礼记》所说:“饮⾷男⼥,⼈之⼤欲存焉。

”⼈若不吃不喝,就得饥渴⽽死;⼈若没两性⽣活,就得憋出精神病,更严重的是,⼈种都得灭绝。

这“天理”能存放在哪⾥? 程朱,程颐和朱熹,“新儒学”⼤师,当然没这么弱智。

他们知道,⼈⽣⽽有欲,如饮⾷男⼥之欲,名利之欲,出⼈头地之欲,等等。

欲⽽不得则争,尔虞我诈,勾⼼⽃⾓,铤⽽⾛险,⽆所不⽤其极。

结果,⼈被欲望折苦,折磨⾃⼰,也折磨别⼈。

古代有各种宗教提供解脱之道,如佛教提倡禁欲,出家,不结婚,不吃⾁,不饮酒。

⼜如道教提倡清⼼寡欲,出世,修仙炼道,长⽣久视,神游⼋荒,等等。

但⼤多数中国⼈既不可能出家,也不可能出世,程朱理学就试图在儒家传统中寻找⾃我超越之道,终于找到了这个“天理”,就是⼈性。

如儒家经典《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

”天赋予的⼈性,就是⼈之所以为⼈之理。

程颐说:“性即理。

”⼈性就是“天理”。

不仅⼈,宇宙万物,都各有其⽣成之理。

例如,太阳有太阳之理,⾈车有⾈车之理。

这个“理”,既⾮神授,也⾮⼈为,⽽是⾃然存在,⽽且⾄⾼⽆上,故谓之“天理”。

显然,这是程朱构想出的⼀种范型。

⽤程颐的话说,“天理”是“⾃家体贴出来的”,⽤现代哲学家冯友兰的话说,是“理世界”,形⽽上的观念世界,类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

程朱理学关于⼈的范型,“天理”,天赋⼈性:仁义礼智。

即孟⼦所说的⼈皆有之的“恻隐之⼼”、“羞恶之⼼”,“恭敬之⼼”,“是⾮之⼼”,即⼈性本善。

关键问题是,这只是理想的范型,现实⽣活中的⼈,不可能这样纯粹完美。

荀⼦甚⾄说“⼈性恶”,扬雄说“善恶混”,韩愈则将⼈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程朱理学认同孟⼦的“⼈性善”,但⼜认为孟⼦只说对了⼀半,⽆法解释善恶为什么集于⼈之⼀⾝,于是引⼊“⽓”的概念。

这个“⽓”,不是空⽓,⽽是构成⼈的具体质料。

⼈性虽同,⽓禀各异。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被误解的朱子——谈“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作为“亚圣”朱熹的原创经典而广泛流传。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

其实,在那个古老而又教条的时代,一句名言的误解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程朱理学”一下子就被扣上了“禁欲”的大帽子,多少后世的人饱受这句话的压迫,尤其是有关他的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更是为广大妇女同胞所不齿,成为后世封建礼教对妇女“禁欲”迫害的典范。

且不论朱老先生是否有过不尊重女性的言语,光就“存天理,灭人性”这句话而言,敝人觉得朱老先生似乎蒙受了不白之冤,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感,有了一下的理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存天理,灭人性”本不是由朱熹提出来的,据《礼记·乐记》记载,其中有一段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的“灭天理而穷人欲”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到了宋代,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子所论,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去掉骄奢淫逸的世俗欲望,依照天道,治理国家,所谓“天子有善,让德于天”是也。

毫无疑问,朱子对“存天理,灭人欲”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觉得这是儒家的精华所在。

但是与后人所知道的不同,朱子所指的“人欲”仅仅是“私欲”,与个人的正常欲望无关。

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在朱熹看来,人对衣食住行的一般性的物质要求是“天理”,是正当的欲望,也就是说,朱熹并不否认人们对维持生存的物质欲望的追求。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长期以来,大众对“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的理解存在普遍的误读,因此对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持续的批评和抵制。

文章通过分析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背景,发现这一命题实际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存天理、灭人欲”带有浓重的保守和封建色彩;另一方面,朱熹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是在当时社会濒临失序的情况下重建社会秩序,具有超越其时代性的意义。

标签:理学;朱熹;天理;人欲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留下了庞大而系统的著作。

在朱熹众多的著作和命题中,“存天理、灭人欲” 最为人熟知,同时也为朱熹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

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存天理、灭人欲”被解释为一种泯灭人性的政治主张,进而被当作旧文化的代表而饱受抨击。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提出的命题,如果脱离其时代背景抽象地解释这一命题,必然无法呈现朱熹的本意,更无法客观地评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被误解最深的儒家名句,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被严重忽视了。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朱熹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深刻思考,在充分批判了其封建思想之后,这一命题具有超越其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命题时代背景自秦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面临重建礼乐生活的问题。

西周统治以礼乐为核心,以礼导民、治教合一,在统治制度上与思想教化上形成了以礼乐为导向的统一。

此后,经过春秋战国,制度层面与思想文化层面的礼乐已然全面崩坏。

秦汉时期为完善统治,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

新的郡县制建立后,相应的思想教化未深入民间,导致治教分离。

官府以簿书、狱讼、兵食为治,礼乐沦为形式化的虚名,失去化民成俗的实质功能,由此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

唐末五代,本就脆弱的社会意识形态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彰显政权合法性及文化合理性,重建礼乐成为宋代最为紧迫的现实需要。

对“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解

对“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解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

一想起朱熹老头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就觉得存天理灭人欲”也是有违人性,且透透一股浓浓的封建余孽的气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次读到这句话后,突然间多了一些感悟和理解。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最先出现在《礼记·乐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存天理灭人欲”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

后来二程所说的“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

这里的天理应指自然规律,而人欲则指内心不那么阳光的东西。

至于朱熹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则是希望当时的天子要去掉骄奢淫逸的世俗欲望,即人欲,依照天道,即客观规律来治理国家。

(来自百度)在此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一直以为天理是封建伦理纲常,人欲等同于人们的生活欲望和物质利益。

现在看来,还是书读得少了,只是一味着跟风批判,却不知道自己在批判什么,需要学习什么。

朱熹解释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正常的欲望和要求即是天理,只要超出正常需要的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才称为人欲。

然而朱熹同时代的人没有理解他,后人也没有正确地理解他。

说到“存天理灭人欲”不得不提到王阳明先生。

他曾经说过,”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之外事,心之外理乎?“王先生的人欲则是指内心任何不善的动机或只为自己考虑,人欲是万恶的源头,强调了内心高度的自律。

明白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真正含义,感觉真是误会了朱熹他老人家了。

要知道朱熹出身儒学世家,为官”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

他不求在仕途上的进步,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

后在”党禁“中受到迫害,被斥为”伪学魁首“。

71岁逝世。

另外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并不是仅仅针对女子的节操。

此话最早出自程颐,是针对当时社会风气混乱、道德贞操价值观念被摒弃淡忘有感而发的,但是当时在宋朝并未产生多大影响,整个社会阶层对女子都是宽容的,女子再嫁非常普遍。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的在于阐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

在朱熹那里,“人欲”,指的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

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可见,朱熹所说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因此,朱熹并不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他说:“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

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

”朱熹反对的是沉溺于人的欲望之中。

他甚至还说:“人欲也未便是不好。

谓之危者,危险,欲堕未堕之间,若无道心以御之,则一向入于邪恶,又不止于危也。

”认为人欲只要有“道心以御之”,就“未便是不好”。

同时,朱熹也不是盲目地抵御外物的诱惑。

他反对司马光“?御外物”的思想,说:“夫外物之诱人,莫甚于饮食男女之欲,然推其本,则固亦莫非人之所当有而不能无者也。

但于其间自有天理人欲之辨,而不可以毫厘差耳。

……今不即物以穷其原,而徒恶物之诱乎己,乃欲一切?而去之,则是必闭口枵腹,然后可以得饮食之正,绝灭种类,然后可以全夫妇之别也。

”显然,朱熹并不是一味地“?御外物”,而是要求通过“即物以穷其原”,正确区分天理与人欲。

至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朱熹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

朱熹说:“天理人欲,其间甚微。

于其发处,仔细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

知其为天理,便知其为人欲。

既知其为人欲,则人欲便不行。

”“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学说以心学为主要内容。

心学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通过修身养性,找寻内心的真实和道德的正确。

下面是王阳明的一些经典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1. 存天理: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天理,它是人性的本源,是内心的真理。

要实现自我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与这种天理保持一致,把它存储在心中。

只有通过存天理,我们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2. 灭人欲:人欲是指人们的私心、私欲、功利心等世俗欲望。

王阳明认为,人欲是导致人们迷失自我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灭除人欲,才能使自己摆脱束缚,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和道德境界。

3. 心即理: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与理是一致的,人只要了解并触及自己内心的真理,就能直接获得理的智慧。

即使没有通过书本学习,只要心灵纯洁,就能直接获得道德的指导和正确的判断。

4. 行胜于言:王阳明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人们应该依据内心的理念去行动,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只有将心中的真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心知肚明:这是王阳明对于良知的理解,他认为人的内心是清楚明白的,对于道德和善恶应当有自己的判断。

只要心灵纯净,就能清楚自己的内心指引,明白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道义。

6. 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这是王阳明对于人性善恶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在做决定时只需一念之间。

善与恶不在外在的环境或者他人,而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

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并把握内心的天理,就能做到善良和积极主动。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充满了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他试图通过心学的理念,引导每个人去追求自我的真实和价值。

他强调了内心的天理和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世俗的欲望对于内心的侵蚀。

只有通过存天理灭人欲,人们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境界的升华。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借鉴王阳明的思想。

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繁的利益诱惑时,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内心的真实需求,与内心的天理保持一致,坚守道德底线。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

教育学知识:存天理,灭人欲——走进朱熹在教育学发展史上,宋朝时四书五经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这时候四书五经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呢?这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朱熹,朱熹写了《四书章句集注》集合了四书内容,使得四书超越五经开始成为正统的教育内容。

这个时候四书五经成为教材,也是科举选士的依据。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关于程朱理学的其他人譬如程颢,程颐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程朱理学的两句话我们应该都听过,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

最开始程朱理学提出这些话的时候是约束统治者的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约束女性,到了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对程朱理学断章取义把这些话语用来约束百姓和女性。

程朱理学的“理”说的是什么?是封建伦理道德。

这是我们所说程朱理学。

关于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是南宋的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

世称朱文公,朱子。

朱熹生于福建南平,在南平朱熹创建了闽北三舍,分别是: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沧州精舍。

寒泉精舍建立是因为朱熹的母亲去世时,他给自己的母亲选了墓地就在寒泉附近,后来朱熹就在这建立了书舍,也就是寒泉精舍。

武夷精舍的建立是朱熹在仕途受挫,回到武夷山这个地方,在这里建立的书院,就是武夷精舍,也就是这个时候理学成为主要流派。

最后就是沧州精舍,建立沧州精舍是因为朱熹的长子早逝,朱熹受到打击,于是去了沧州建立了书院,在这里同样的写书,收徒,讲学,建立沧州书舍的这一时期是朱熹思想的集大成时期。

《四书章句集注》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那为什么叫章句集注呢?说的就是《大学》和《中庸》,对《大学》和《中庸》的注释就是章句和集注。

在朱熹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对《论语》和《孟子》做了注释,朱熹做的就是前人的这些注释集中到一起,形成了《四书章句集注》。

除此之外朱熹还有一个著作就是《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朱熹和白鹿洞书院有什么关系呢?朱熹在为官期间修复和重建了白鹿洞书院,这本书本质上是教育的规章制度,就像现在的教育目的和校规一样。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当代学者张立文教授的说法中,「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中的工夫之路,人们可以通过这六个字所代表的理念来完善自我。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作为宋明理学家所推崇的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得到一众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到后世极大的诟病,认为这是「以理杀人」的、压抑人性的一套主张。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本义和演变过程,分析后世对其误解和批判的主要论点,并说明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之所在。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出处与演变根据史料记载,此话最早的相关说法出自西汉时期戴圣所辑录的《礼记》第19篇的〈乐记〉当中:「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句话是想表明世间之所以会有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有些人置「天理」于不顾,不加限制地满足了自己的「人欲」。

由此分析得知,「天理」本身是好的,正确的;「人欲」本身好坏则不置可否,但是「穷人欲」则一定是错的。

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两兄弟解释说:「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这里明确表明要灭掉的是「私欲」,则天理可以昭彰;而所谓私欲就是指个人的一些不正当的欲望。

这句话本身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错。

朱熹是理学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很多观点都是从二程这里演变而来的。

他对于这个命题有一段更为形象化的解释。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有人曾问过朱熹说,在饮食这个命题上,天理是什么?人欲又是什么?朱熹回答说想要吃饭(这个想法)就是天理,而要求食物好吃就是人欲。

换言之,人的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天理」,而在此基础上加之过分的要求就是人欲了。

如果只是读到这里,朱熹的这番言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合理的成分可以接受并给予满足,但是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则要摒弃。

但是,朱熹还进一步解释说:「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辩证“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受到的非议颇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一般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禁欲主义”,是宋明理学以理杀人的工具,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为朱子的这一观点翻案,但不管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标签:理欲之辩;天理人欲;心统性情现在随着对朱熹思想的研究,认为过去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如陈荣捷先生认为“近儒亦以宋明儒所指私欲之欲,同于人生而有情欲之欲,于是攻击其为杀人工具,此非学术所论。

”如张申认为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是要节欲而不是禁欲。

岑贤安在《朱熹人道哲学的心性论基础》(《学术论坛》,1999,6)中认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实则是“存公理,灭私欲”,是一个积极的思想命题。

虽然现在很多学者都为朱子“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翻案,把人欲归为私欲也好,把灭人欲看做节欲也罢,朱子的这一观点长期受到诟病,总也不是偶然的,戴震等大家的批判也应有缘由,本文通过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探析,来分析一下其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和长期受到误解的缘由。

要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之辨必须从其整个哲学体系来理解。

“理”是朱熹整个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具有物理世界的所以然和人类社会的所当然两层意思。

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就是把道看做万物之本,而且“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于万物”(《朱子语类》卷一)认为理先于物存在,有理才有物。

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理的体现与结果,于是理也具有道德属性,或者说理是道德本体:“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被误解的孟子名言

被误解的孟子名言

被误解的孟子名言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 这句话被误解为孟子主张个人任意行为,忽视了其强调遵循天命和规律的重要性。

2. "存天理,灭人欲" - 这句话被误解为孟子主张完全抑制个人欲望,实际上他强调的是要调适欲望,以符合天理。

3. "仁者爱人,不仁者爱物"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提倡对人以外的物体漠视,实际上他只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普通人必须承担整个国家兴衰的责任,实际上他只是在强调每个人都应当尽力做出贡献。

5. "上善若水"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人们应该追求无欲无私的境界,然而他实际上强调的是人们应该效法水的柔软和善良。

6. "人之初,性本善"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然而他的实际观点是人的本能是善,但仍需要教育和培养来发挥正面品质。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这句话被误解为只学无思或只思不学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孟子强调学习和思考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

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认为君子应该与众不同,而小人应该与众同。

实际上,他强调的是君子应该有独立思考能力,而小人则盲从他人。

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这句话被误解为孟子拒绝与他人交流和学习,实际上他强调的是要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思想。

10. "生无可恋,死无可怖"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对生活和死亡无所畏惧。

然而他实际上是在强调一个人应当遵循正道,无论生死都无愧于心。

11. "养心莫善于寡欲,志气莫善于安宁" - 可能被误解为孟子主张人们应该追求无欲无求的状态,然而他实际上是在强调要控制欲望,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儒学自春秋战国产生,到汉朝之后,一直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

由于儒学里面包含着稳定社会的因素,所以儒学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一、背景分析当儒学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在社会上却遭遇了危机,上至上层阶级,下到普通的民众,很多人都认为儒学是一门很不实用的学问,在走近社会大众方面毫无建树。

出于对这种危机的反思,迫使许多的儒学家重新审视儒学,对儒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其中以北宋的程颐、程颢两兄弟为主,他们将儒学加以巨大的改造,使它变得更加的通俗化,以此来适应普通社会大众的需要。

而集各家思想于一身的朱熹,是中国最后一位被尊为“子”的大家。

在提出理学思想之后,由于其在儒学方面的巨大建树,朱熹的思想成为了元、明、清的官方哲学。

让我们简单地回溯一下历史:自汉武帝刘彻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集中精力,举国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主张。

此后,在中国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一个东西叫仁,一个东西叫礼,中国社会渐渐变得失去了活力,被束缚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里面。

这两者几乎都是中国社会正统思想的代表,两者将中国的天地宇宙概括得不卑不亢和方方正正。

其实纵观儒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自从孔孟之后,儒学虽然越来越受到官方的推崇,但是却再也没有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那些学儒的人,顶多是在儒学的学术框架里面进行着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并没有做出其他的一些很大的变动。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不允许改革,这一套来自官方的规定,使得有抱负的读书人由始至终都没有跳出儒学的范畴,往其他的方面拓展思考。

直到宋朝程朱理学的出现,才真正将孔孟之道摆在了寻常百姓面前。

如果深究起来的话,是因为自隋唐开始,中国古代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得时代,商品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到了宋朝的时候,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由此,社会风气一点一滴地,慢慢受到了影响。

因此,从宋朝开始,儒家才开始真真正正进入寻常的百姓家。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外 ,还要抓住班 干部 们的优点 ,大力在 结协 作 ,通过家访 、电话访 、短 信 、微 导他 ,一面联系他 的家人 ,多方协调帮
班上表扬 ,宣传他们 的先进事迹 ,帮助 信 、家长会多渠道加强学校 和家长之间 助他解开心结 。
他们树立威信 和增强 他们为集体服务 的 的沟通交流 ,形成合力 ,从 而更好地 教
按 学校 计 划安 排 开 展一 系 列 的专 题 活 闭 、偏激 、违纪等 问题学生 。另外 ,由 线上 ,才能为 国家培 养出全面发展 的人
动 ,比如安 全知识的专题活动 、禁毒宣 于家庭和社会 的影 响 ,避免 不了外来工 才 ,促进祖 国的繁荣进 步。
传活动 ,学 雷锋活动 、朝 阳读 书活 动 、 子女 、低保家庭子女 、离异 、单 亲家庭
德育工 作 的问题及对 策 [J].教育科
学 习经验交 流活动 、社会实践 活动 、各 当这些学生表现不佳甚 至违 纪时 ,班主
学 (全文版 ),2016(7):319.
项文体 活动等。通过这些多样化 的班级 任莫急于做定论 、扣 帽子 ,而要尊重理 [2]姜 莉 .基 于新课 改下 的初 中班 主
手抄报 比赛 、演讲 比赛等 ;也根据本班 子女和 留守儿童等 ,这使得 班级管理难 参考文献 :
的实 际 情况 组 织 如 “我 的学 习 ,我作 度增大 。针对这些 问题 ,班 主任要有针 [1]曾令 聪 .新课 改背景 下初 中班主任
主 ”理想前途教育 活动 、感恩教育活动 、 对性地做好各类学生 的思想 教育工作 。
总而 言 之 ,初 中班 主 任在 开 展 沟
光荣感和责任感 。
育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
通工作 的过程 中 ,既要注重关爱学生 ,以

“存天理,灭人欲”,我们都误会朱熹了

“存天理,灭人欲”,我们都误会朱熹了

“存天理,灭人欲”,我们都误会朱熹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客观唯心主义)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是不是就是不好的呢?朱熹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圣人地位呢?
“天理”指的是伦理道德,事物的规律等等。

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也就是说,这些欲望是要有个度的。

可是为什么古代那么多名人学者觉得这是束缚人的思想的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吗?还是朱熹本来就是这样理解的呢?孔子都说”食色性也“,朱熹作为儒家的学者,难道他不知道吗?
第一种可能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朱熹在宋朝的时候,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人的流动进一步冲击了稳定的统治。

歌舞升平等等现象都可以看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朱熹只能极端的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可能是处于当时世风日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主张的观点。

第二这种可能就是朱熹没有解析清楚。

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他很难做出一个客观的解答。

第三种可能是朱熹的思想主张被统治者利用,极大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南宋之后,儒家思想在科举考试上进一步加强,此时的朱熹的思想主张变成了维护统治者统治的”护身符“。

所以元明清的名人学者,比如李贽等主张思想自由的学者就站了出来挑战这种思想。

【青桐笔记】被误读的朱熹︱传统经典新解

【青桐笔记】被误读的朱熹︱传统经典新解

【青桐笔记】被误读的朱熹︱传统经典新解■ 谢青桐“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核心哲学思想,也是一句饱受后人断章取义与普遍争议的名言。

在中国思想史上对朱熹“理欲观”持否定性评价的思想家,认为朱熹“存理灭欲”的思想是“以理杀人”,他们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颜元、李塨、戴震,近现代的严复、谭嗣同、吴虞、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

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朱熹的天理观“执理”而“无权”,有违先儒的“权变”思想。

后来,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民国知识分子对以中国传统“程朱理学”为主的所谓“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朱熹宣扬的“存理灭欲”是封建禁欲主义。

朱熹所影响的时代是那么久远。

可以说,是南宋以后的整个中国历史,也就是说,是中国古代史的后半程。

试想一下,如果“存天理,灭人欲”真的就像被后代误读的那样简单、负面、谬误,朱熹的学问和思想价值又怎么可能覆盖华夏历史800年之久,从南宋延续到明清,直至产生更长远的影响?朱熹本意所指的“人欲”,并非是指人之欲望的全部,而仅仅指人的不恰当、过分的欲望。

于是,问题出现了,什么是合理的欲望?什么是过度的欲望?界限何在?饮食是天理,要求美味就是人欲?一方面,朱熹著作典籍中,语言文字使用上存在相当的模糊性;另一方面,朱熹的思想观念被宋以后的历代统治集团普遍歪曲利用,“天理观”滑入禁欲主义的危险,转化为对人性和社会禁锢、压制、束缚的负面力量。

由二程(程颢和程颐)始创、朱熹集大成的“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其有别于原始儒家(孔孟)之处,在于将儒家追求的仁义道德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

什么是“天理”?“天理”是一切具体之善的本体,其本身是纯粹的至善,是人所应该追求的永恒的、普适的价值。

“天”,是太极,是至善,是最高度的完满。

在程朱理学的解释里,天、理、命、性、心为一。

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

人之始生,得于天也。

”因此,“天理”代表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和规范要求,所以是善的。

朱熹一再明确指出,天理就是“公理”。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

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

”(《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

” (《四书集注·孟子》)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二、“天理” 指的是什么?“天”指的是什么?“理” 指的是什么?“天理” 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 [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 [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 [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 [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

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

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 [1] “理只是这一个。

道理则同,其分不同。

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 [2] “理,只是一个理。

理举著,全无欠阙。

被误解的十句儒家名言

被误解的十句儒家名言

被误解的⼗句儒家名⾔1.刑不上⼤夫,礼不下庶⼈传统解释:⼤夫以上不⽤刑,庶⼈以下不⽤礼实际意思:刑不以⼤夫为上,礼不以庶⼈为下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实际断句:民可始,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民众开化了就给与权利和⾃由,不开化就要通过教育达到开化3.君为⾂纲,⽗为⼦纲,夫为妻纲传统解释:⾂听君的,⼦听⽗的,妻听夫的实际解释:君为⾂作出表率,⽗为⼦作出表率,夫为妻作出表率4.以德报怨本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5.量⼩⾮君⼦,⽆毒不丈夫本来⾯⽬:量⼩⾮君⼦,⽆度不丈夫6.四体不勤五⾕不分《论语·⼦路》樊迟请学稼。

⼦⽈:“吾不如⽼农。

”请学为圃。

⽈:“吾不如⽼圃。

明明是主张专业事项交给专业⼈事,反对三脚猫DIY,不是看不起劳动⼈民7.唯⼥⼦与⼩⼈为难养也是从教育的⾓度说的,只是说孔⼦觉得⼥孩⼦、厮仆辈调教起来⽐⼀般⼈家的男⽣另有难度,如此⽽已。

这却表明孔⼦真是“有教⽆类”,不但教平民,连⼥孩⼦、厮仆也教过了8.存天理,灭⼈欲本来⾯⽬:饮⾷是天理,⼭珍海味是⼈欲,夫妻是天理,三妻四妾是⼈欲,主张有节制⽽已9.重义轻利并不是不要钱,只是强调应该拿的钱才拿,不应该拿的不要拿,"⾮其有⽽取之,⾮义也。

"(《孟⼦·尽⼼下》)该拿的不拿也不对。

当然讲义利之辨,儒家主要反对当权者贪污受贿,那是"不义之财"。

简单地说,儒家主张"君⼦爱财,取之有道"。

10.破⼭中贼实易,破⼼中贼实难不是简单归结为要⼈民打⼼底不反抗封建秩序,⽽是要克服、抑制⾃⼰内⼼不法、不良、不妥、贪婪的欲望和冲动。

[试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试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试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摘要:“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简单的说,“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上就是“存公理、灭私欲”的意思,“灭人欲”就是去恶,去贪欲,克己省身,修身养性――这就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我国思想史上长期存在着天理、人欲和人性问题的争论。

理欲之辨作为价值论的核心问题,至少从两宋开始就成为思想界的中心话题。

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将孔子的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著名论断。

就“天理”而言,以前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三纲五常,即封建的伦理道德。

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不全面。

其实“天理”还有两种重要的含义:其一“,天理”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

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 其二,“天理”还包含有思维规律之义。

朱熹说:“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

”这里所说的“心之本然”,就是指人的心灵本身具有思维规律。

所以“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

诚然,人作为生物,就必须饮食起居,否则就会死亡,更谈不上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道德修养。

因此,只要有人,便会有欲望,朱熹并不否认这一点。

他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当他的学生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他回答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事实上,朱熹在各种场合都一再说明只要是不损害国家民众利益,不过分的个人欲望都是正常的(引文中的“美味”,朱熹解释过说每顿饭有一个荤菜是“天理”,但要吃两个、三个荤菜就是“美味”――这就是“人欲”了,这是过分的,不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过分要求)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朱熹所指的“人欲”是违背正道的非分的个人私欲,是病态的心理的发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严重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天理,灭人欲”——被误解千年的儒家名句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看到“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感觉?
再回想一下,当书上或者老师将“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和万恶的封建社会君权、父权、夫权三座大山连在一起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是不是对封建卫道士和他们“存天理,灭人欲”这套反感透了?
你是不是也这么理解:将人性、人的各种情感、物质需求都要禁掉,而要实现三纲五常的天理?
其实,你错了。

或者是你被误导了。

“存天理,灭人欲”,即使到今天看,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修身、治世名言。

只是遗憾的是,它一千多年来,常常被断章取义地利用,被断章取义地批判。

不信?你看看宋儒是怎样区分天理和人欲的。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你是不是赞同呢?饮食男女,“食色性也”,这些朱熹都不反对,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天理”。

他反对的是“淫欲”。

淫者,过度也。

过度的饮食,暴殄天物,挥霍浪费,过度的男女之事,三妻四妾,淫乱无度,这些才是宋儒反对的人欲。

这种人欲,即使是在今天,不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反对和谴责的。

如果你认为一个朱熹代表不了宋儒的群体,咱们再看看他的老师
程颐怎么说。

“天下之害,无不由未之胜也。

峻宇雕墙,本于宫室。

酒池肉林,本于饮食。

淫酷残忍,本于刑罚。

穷兵黩武,本于征讨。

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

其流之远,则为害矣。

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

后人流于未者,人欲也。

损之义,损人欲以复天理而已。


程颐认为,房屋、饮食、刑罚讨伐征战,都是个人生活、国家治理应该做的,都是天理的范畴。

但如果不加以节制,过了一个度,就演变成危害甚大的人欲了。

比如,盖房子住变成了雕梁画栋,饮食变成了酒池肉林,刑罚变成了残忍酷刑,征战变成了穷兵黩武。

程颐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只不过是将已经过度了的东西,重新拉回合理的范围内而已。

我们误会程朱等诸位先贤,从我们自身来说,最大的原因是在反感一种事物前,我们其实没有真正尝试去了解那种事物,就接受了一种通行的观点。

人云亦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与“存天理,灭人欲”同样不受待见的,还有八股文。

前段时间,网络新闻炒作一个新闻,某市的语文教材要将几篇八股文选入,结果网上民意汹汹,质问当地教育部门到底想干什么。

我也来质问一句,那些骂得最凶的,你真的知道八股文是什么东西吗?你读过一篇八股文吗?
那些骂得最凶的人,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听到了一些结论而已。

比如,听说科举制度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罪恶的制度,害得范进、孔乙己们如此之惨;听说八股文是“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
是束缚人思想的东西。

当下,其实也不仅仅是当下,怕的不是争论,怕的是信口开河的争论。

如果你在批评之前,没有看过批评的对象的内容,还是闭口的好。

如果你找几篇八股文看看,尤其是某市语文教材想选入的八股文,请回复“八股文”索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