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 第九章

合集下载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9.1 复习笔记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之间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

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1)理论观点①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是用于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学说。

②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他区域产生作用。

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④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增长(北方)对欠发达地区(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2)极化效应的表现①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②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导致南方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

③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导致劳动力(包括智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小。

④北方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南方,南方有限的资金也流入北方。

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

⑤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⑥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

⑦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3)涓滴效应的表现①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

②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

③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及其研究方法与进展、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高年纪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几点:(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把握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种要素和条件,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牢固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牢固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7)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3、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本课程体系和内容以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安排,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论;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六章,单区位企业——多区位企业——跨国企业的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至第九章,区域内、区域间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第四部分是第十至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第五部分是第十三、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

4、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理论基础知识,以课堂讲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系统学习。

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使学生分析经济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达到对理论知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经济地理学插图较多、内容庞杂的特点,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和传统讲述相结合的方式。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5分)第一章绪论(5分)一、名词解释1.商业地理:2.史志描述3.货殖列传4.结构主义地理学5.经济地理的制度与文化转向二、简答题1.简述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答:文献描述,知识积累。

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答:(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企业到区域到全球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20世纪以前)、实证主义分析(60年代)、行为伦分析(60年代末)、结构主义分析3.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10分)一、名词解释1.连接度2.供应商园: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3.R&D经费: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4.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这可以理解为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

5.知识与技术的“黏性”: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的关系,私人净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私有资本的增加,间接原因是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

6.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7.外部经济效果8、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9、交通网分散度: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10、机场产业区:包括机场关联产业和与空运相关产业,空运相关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和信息关联产业。

二、填空1.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2.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杜能圈形成机制
地租曲线:在市场点(运费为零)的地租收入
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
观点: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以追求最大的地租
收入为目标——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 物进行种植
2022年9月19日1时46分
经济地理学 27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核心思想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在既定假设条件下,依据农业生产活动的利益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端点经济区位理论: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原理 送达价格:是生产费和运费之和,可用从生产地向 外呈放射状的等送达价格线来表示。
2022年9月19日1时46分
经济地理学 32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三、廖什的区位理论
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小结 ▲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 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即市场区形状是蜂窝状的正 六边形“面”状市场。 ▲韦伯学派的“点”状市场
➢规模经济:也称大规模生产的节约,是指生产部
门(工厂或企业)随着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规模的不 断扩大,其单位产品成本不断降低,收益递增的一 种趋势。(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2022年9月19日1时46分
经济地理学 14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三个基本)交通网;交通流;地域
二、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成本:因运输方式不同
因定价制度不同——距离比例运价; 区段运价;远距离递减运价;均一运价。( 图 )
交通便捷程度:连结度(贝塔指数)、通达度(通
达指数和分散指数)
完善的交通网提高了区域地理可进入性
2022年9月19日1时46分

经济地理9-4

经济地理9-4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三)全球化时代的中心——外围 获利程度的差异 分工水平的差异 知识技术的差异 制度文化的差异
历史的传承与强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际竞争与合作 区际竞争的新特点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国际资本流动与区域间关系 1、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与FDI
2、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资本运动
3、资本流动与新型的中心—外围关系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1、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与FDI FDI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全球化深入的重要表现,也是民 族国家深刻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明证 FDI在国际间的不均衡分布是未来区域不均衡发展的重 要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全球化下区际经济差异与协调
全球化下的区际经济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获利水平
边缘化国家的发展 区际经济差异的收敛:全球化是使区域间差异扩大还是缩小? 全球化下的区际经济利益协调: 全球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 从区域一体化到全球化的制度协调 全球化与本土化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2、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资本运动
金融业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生产服务化和国际服 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在虚拟经济发展方面优势明显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九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响应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经济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分布与经济活动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第三章: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城市与城市体系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城市规划与管理第四章:产业布局与经济增长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演变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重组第五章:交通与物流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影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交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地理模式全球化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贸易政策与区域经济合作第七章: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活动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扩张与城市边界城市功能区划与经济活动布局第八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环境保护政策与应对措施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地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域规划和决策的支持第十章:经济地理学的前沿领域和展望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新挑战新技术对经济地理研究的影响结语: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与意义培养学生的经济地理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参考文献:1. Adams, W. M., Aveling, R., Brockington, D., & Danks, F. (2004).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Science, 306(5699), 1146-1149.2. Castells, M. (201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John Wiley & Sons.3.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4. Krugman, P. (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5. Storper, M., & Venables, A. J. (2004). Buzz: 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urban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4(4), 351-370.。

经济地理学第9章

经济地理学第9章
区பைடு நூலகம்分工的意义
◆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 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 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 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一) 成本学说
1.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2.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二) 要素禀赋学说 (三) 新贸易理论 (四) 竞争优势理论
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 依赖理论
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 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
系。
(二) 相互依赖理论
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
很难区分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
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
法进行下去。
第二节 区际联系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
三、区域合作理论
(一) 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三) 区域合作的类型
1.区域行业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 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 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
2.区域全面合作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 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 全面的经济合作。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
(一) 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1) 区域之间在经济结构形成条件方 面、经济基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存在 差异。 (2) 区域之间的发展机遇大不一样。 (3) 区域之间经济主体的决策、组织 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 区域经济差异可调控性
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两种观点

《经济地理学》课后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第九章

经济地理学第九章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5)
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区域,在高梯度区域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引 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然后依次向低梯度 的区域推移。随着高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加速, 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 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6)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20)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空间系统均可分 解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区域——核心区和边缘 区。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 区(城市)居统治、支配地位,边缘区(乡村) 处于从属、依附地位。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21)
核心区之所以能够产生主导作用,原因在于 它与边缘区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利因素高 度集中于此。同时,它又是创新变革的中心。对 边缘区而言,在一定时期内,核心区压抑了它的 发展。但随着核心区的不断强大,其扩散作用不 断加强,两者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最终将呈现整 个空间经济相对均衡的一体化格局。
3.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进行的。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2)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和 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 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象接力赛跑一样,由高梯度地区向 低梯度地区,一级一级传递下去。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3)
此种观点一经提出,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激 烈论争,并由此引申出一些新的空间推移理论。
1. 反梯度理论 2. 并存论 3. 主导论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7)
三、核心—外围理论
核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中心(核 心)—边缘理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 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

11经济地理第九章

11经济地理第九章
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图 世界体系 的中心、次外围、 外围的动态变化
(a)1795年; (b) 1895年; (c)1995年
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 依赖理论 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 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 系。
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及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 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 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 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后者由于经 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 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特别是 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 赖程度就更深。
北方
国内外贸易:南方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
涓滴效应
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
北方先进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南方涓滴
极化效应及涓滴效应的关系
开始一般是极化大于涓滴,最终,涓滴大于极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因
1 北方的发展最终会带动南方发展;
2 北方过于极化时,政府会干预;
3 南方的发展也有利于北方的长远发展。
“中心”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1) 贸易不平等,推行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 易政策;(2)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 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均集中在中心, 使外围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
弗里德曼对中心及外围关系进一步研究 指出,中心有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 应支持中心的成长(P238)。
图 欧洲的中心-外围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 区际联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
讲授内容
知识点: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际分工 理论、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理论 重点:区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 系、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难点: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李小建,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李小建,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 势。长期来看,北方的发展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① 原因是,北方的发展会出现城市拥挤等环境同题,南方的
落后则从国内市场需求方面限制了北方的经济扩张。 ② 同时,国家经济发展也将因南方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而受到损害,而且还会伴生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将干预南 北发展的不平衡。 ③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就将加强北方的涓滴效应,促进南方 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经济继续增长。
三、中心-外围理论
(一) 发展渊源
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 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 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
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 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 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 理论。
(二)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二、梯度推移学说 三、中心-外围理论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 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它们 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 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 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 行为。
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 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重要性
加强联系,互通有无。

经济地理学(2012) (2)

经济地理学(2012) (2)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 (M.F.Lomonosov)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 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称,但并未对这门学 科的特点和要领做具体说明。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W.Gotz)在《柏林地理学会 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 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还具体提出 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 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区位研究 时间:20世纪上半叶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2、区域研究 (1)区域科学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兴起于五十年代,代表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区域科学系的艾萨德,他联结经济学、地理 学和规划理论,强调用理论和数量模型方法分 析区域经济和区域问题。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发展。
(一)史志描述

《山海经》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西汉末年流行于世。据推测是战国 后期(约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作品,秦汉时又有所增 补。作者不祥。原为宫廷收藏的秘本,西汉晚期刘向和 刘歆父子相继担任校阅秘本图书的职务。公元前6-1年, 刘歆以刘秀之名进贡《山海经》。此后才有抄本流传于 世。《山海经》原有图有文,后因图散失,只剩下文字, 共18卷,分《山经》、《海经》、《大荒经》3个部分,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山经》,亦称《五藏山经》。后人 研究校释〈山海经〉者很多,著名的有晋人郭璞,清人 毕沅、郝懿行,近人袁珂等。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序论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从侧重于对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变化到对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的分析。

50年代以后研究区域尺度再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研究区域之间的发展问题。

最后再发展到研究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战后以来,作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客体的企业组织,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从某一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到实证分分: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到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到结构主义分析: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3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的区别(简答)5.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有哪些?(填空)(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在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人们对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已从本世纪上半叶的“环境决定论”,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长”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思想,转移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来。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①效率至上②威廉逊的倒“U”型曲线论③胡鞍钢主张两者兼顾但偏向于公平。

(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直接影响(技术、管理、产业关联)间接影响企业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并非完全重合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6.区位: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现代区位理论把区位定义为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7.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其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目录•内容提要•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二、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二、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二、胡佛的区位理论•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第四章中心地理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二、中心地的等级性•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第四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第一节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二、企业的空间扩张•第二节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五、模式比较及在中国应用•第三节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一、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二、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第一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二、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第二节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第三节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背景•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三、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分类•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一、城市的一般特征•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一、农村工业化的特征•二、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一、技术与技术创新•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与管理•四、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第三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一、经济区•二、经济区划•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 - 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 - 外围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第二节区际联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篇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发展历史•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三、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一、技术进步•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四、国际经济协调•第三节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第四节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四、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第一节车工业•一、汽车及汽车工业•二、汽车工业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变化•第二节电子工业•一、生产格局的全球化•二、消费市场的全球化•三、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是重要区位因子•第三节服务业•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二、现代服务业特征•三、邮电通信业及其布局•四、国际服务贸易及其布局•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第一节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节全球化与当地化•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一、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二、不同地区全球化效益的差异•三、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的关系•四、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五、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启示•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公司(企业)调查及分析方法•一、企业问卷调查及定量分析•二、企业案例调查及定性分析•第二节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一、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方法•二、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三、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第三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二、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第一节新产业区研究•一、新产业区概念由来•二、新产业区研究的主要问题•三、研究新产业区的意义•第二节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二、福利地理学( Welfare Geography )研究•第三节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一、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二、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三、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四、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前言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节区域间经济发展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Polarization-Trickling down effect )由德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 O. Hirshman)提出,⽤来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及影响。

(⼀)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涓滴效应(⼜译作渗漏效应、滴漏效应),也称作“涓滴理论”(Trickle-down theory,⼜译作利益均沾论、渗漏理论、滴漏理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这被称作是“涓滴效应”。

由此还有“涓滴经济学”(trickle down economics),常⽤来形容⾥根经济学,因为⾥根政府执⾏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最好的⽅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受益。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认为,如果⼀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作⽤。

赫希曼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发达区域称为“南⽅”。

北⽅的增长对南⽅将产⽣不利和有利的作⽤,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极化效应有以下⼏个⽅⾯:⼀是,随着北⽅的发展,南⽅的要素向北⽅流动,从⽽削弱了南⽅的经济发展能⼒,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是,在国内贸易中,北⽅由于经济⽔平相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是,如果南⽅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上涨,北⽅就有可能寻求进⼝。

由此导致南⽅的⽣产受到压制。

2、涓滴效应体现在:北⽅吸收南⽅的劳动⼒,有利于南⽅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向南⽅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刺激南⽅的经济增长。

特别是,北⽅的先进技术、管理⽅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为⽅式等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因素向南⽅的涓滴,将对南⽅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多⽅⾯的推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概念
区 域 之 间 的 空 间 组 织
区际经济联系
前提 测度 要素禀赋学说 成本学说 竞争优势理论 新贸易理论
区域分工与合作
区际经济联系 的主要方式
区际产业转移 (梯度推移学说)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区域经济 差异与协调
中心——外围理论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途径
第一节 区际经济联系
1、区际分工与合作
(1)区际分工与合作的意义
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 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区际合作有利于实现区际优势互补或优势叠加, 提高协作效率,形成合作生产力
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 的总体效益
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和服务的产业
可利用高级要素、 人为资源弥补不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需求规模 成长性
组织管理 模式
创新能力
竞争程度
国内需求
企业家才能
需求结构 高级购买者 的压力
此外还有机遇 以及政府作用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
以完全市场竞争为前提,比较优势可以直接 形成竞争优势,依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 合作既可以提高本国福利,也可以改善世界 福利; 一国的比较优势与其初始条件密切相关,因 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是一定的。 VS
亚当•斯密的 绝对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的 比较成本学说
竞争优势理论
光热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自 然 资 源
人 为 创 造 资 源
人力资源 知识资源 资本资源 基础设施
熟练劳动力 高 级 要 素 科技资源 基 本 要 素
自然资源
非熟练劳动力
生产要素 企业战略、 结构、竞争 支撑产业 相关产业
进口 天涯何处 无芳草
劳动力 商品
缓解就业压力 涓滴效应 增加发展机会 多方面的推动
南方
投资、技术 管理、观念
北方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 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发 展 差 距 拉 大
北方 南方
过度极化 集聚不经济
资本过度积累
需求不足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1、区际分工与合作
(2)区际分工理论
新贸易理论
追求内部 规模经济 少数大企业存在
市场垄断 (不完全竞争) 价格差 倾销
专业化生产
产品种类减少
VS 差异化、多样 化的需求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1、区际分工与合作 (3)区际产业转移 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
区域之间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不平等、差距拉大
•经济权利因素
•贸易中居于有利地位
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
(3)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依赖理论
外围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心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 互依赖关系,但依赖程度不同; 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
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的影响可能是积极和消 极影响同时存在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Q ij = A iWiB jW jf ( d ij) 可达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Tij为节点 i 到区域内节点 j 的最短旅行时间距离;Mj为节 点 j 的权重,可以是人口规模、GDP或交通运输量等,反映 节点的经济实力或对周围地区辐射力、吸引力。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一国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 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才是产品获利的保障。
比较成本/ 比较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
以不完全市场竞争为前提,比较优势不能直 接形成竞争优势;一国只有不断增加自身的 竞争力才能提高本国的福利; 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关键在于技 术进步、产业结构演进和制度创新,与人为 创造的资源和高级资源密切相关。
低梯度区域
高梯度区域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梯度推移学说
基本观点
我国应用 质疑 产业部门依据产品周期顺序,由高 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经济布局的重点及区域转移 低梯度区域将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低梯度区域根据条件和经济发展需 要,直接引进先进技术,优先开发
(经济发展水平) 高 跳跃推移
少数领域、个别区域
1、概念 (空间相互作用)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原材料、 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 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和参与性经济活动。
2、前提条件
区域之间的互补性 区域之间的可达性
可传输性 空间可达性 政治、文化可达性
干扰机会
第一节
3、测度
区际经济联系
传输量实地调查与测算 模型估算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
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低廉地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
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
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
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更有利 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在国际比较中,每个国家都有生 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 件,如果每个国家都利用自身优 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成本绝 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 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应依据比较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 的大小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每 个国家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而提高效率,通过贸易实现 互补,互利双赢。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和总体发展水平取决于 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主导产业的先 进程度; 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先进程度与其产品的 发展周期相对应。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1、区际分工与合作 梯度推移学说
新产品
创新阶段 兴旺部门
成熟产品
标准化产品 衰退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停滞部门
衰退部门
相互依赖的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
国际贸易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值 相互依赖程 度的度量 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的变化 国家间的资本双向流动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途径
保证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合理流动、优化 配置。
规范国内贸易与合作秩序、制度,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能力
自发扩散转移
国内市场狭窄
国家出面干预
对立和社会矛盾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2)中心外围理论
分析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 济贸易格局。
中心居于支配地位
•优质资源
•技术创新 •高效生产活动
外围处于受制/依赖地位
•自发性发展困难 •只能接受技术扩散
•在不平等贸易中,剩余 价值被剥削 •中心的发展给外围带来 压力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1、区际分工与合作
(2)区际分工理论
要素禀赋学说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竞争优势理论 新贸易理论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
要素禀赋学说 区域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 赫克歇尔-俄林模 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型(H-O模型)
跳跃推移:
低 梯度推移
主导地位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1、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的理论基础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中心-外围理论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农矿初级产品 工业产品 北方 增 长
在市场竞争中 处于有利地位
极化效应
我要 涨价
南方 生产要素 恶 化
制定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战略 增加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增加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开发投入 适当给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优先在欠发达地区布局重点建设项目 引导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投资 引导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