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复习知识点
机械原理必考知识点
瞬心的表示:构件i 和 j 的瞬心用Pij表示。
2.三心定理: 三个相互作平面(平行)运动构件的三
个速度瞬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其中一个瞬心将另外两个瞬心的联线分
成与各自角速度成反比的两条线段。
3.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
3 i= 1
mi
vs2i w2
å Fe =
n i= 1
[Fi
cos
a
i
(
vi v
)
?
M
i
(
wi v
)]
v3 me
3.周期性变速稳定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1) 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
工程中常用角速度平均值ωm表示机械运转的角速度,
近似值为:
m
1 2
(max
min )
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δ:
max min m
2)其偏斜的方向应与相对速度v12的方向相反。
FN21
φ
v12 1F G2
3.转动副总反力方向的确定
▪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确定不计摩擦时总反力的方向;
▪ 计摩擦时的总反力应与摩擦圆相切;
▪ 总反力FR21 对轴心之矩的方向必与轴颈1相对轴承2的相对 角速度的方向相反。 G
ω12 ρ
Md
O
FR21
FN21
4.转动副自锁条件
结论 转动副发生自锁的条件为:作用在轴颈上的驱动力为
单力G, 且作用于摩擦圆之内,即a≤ ρ。
G ρ
O
FR21
a
第6章 机械的平衡
1.所谓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是指由于结构不对称、材 料缺陷以及制造误差等原因而使质量分布不均匀,致 使中心惯性主轴与回转轴线不重合,而产生离心惯性 力系的不平衡。根据平衡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静平 衡和动平衡两种情况。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原理概述机械原理是一门研究机械运动、力学、动力等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力的作用以及这些规律和作用导致的各种运动机构以及机械结构的设计原理等问题。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它在机械工程设计、工业制造、机械运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它是机械原理研究的基本对象。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转动运动两类,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路径运动,而转动运动是指物体绕着某一轴旋转运动。
2. 机械运动的描述描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工具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加速度描述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3. 机械运动的运动规律机械运动的运动规律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运动规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们描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产生加速度和改变动量等基本规律。
三、机械力学1. 机械力的基本概念机械力是指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它是实现机械运动的基本动力。
机械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类,接触力是指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力,而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
2. 机械力的作用规律机械力的作用规律包括牛顿定律、弹性力学定律等。
牛顿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产生加速度的规律,弹性力学定律描述了弹性体变形时受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
3. 机械力的传递机械力在机械系统中的传递是实现机械运动的基本条件。
在机械系统中,机械力的传递可以通过轴承、齿轮、皮带等机构来实现,不同的传递机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机械结构1. 机械结构的基本概念机械结构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机械系统,它是实现机械运动和力学功能的基本组成。
机械结构可以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类,静态结构是指不产生运动的机械系统,而动态结构是指能够产生运动的机械系统。
机械原理知识点汇总
机械原理知识点汇总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设备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以下是机械原理的常见知识点:1. 力的作用点和载荷:力矩和力偶、力的合成与分解、静力学平衡条件、力的传递与转换等。
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
3. 动力学:运动物体的力学特性、牛顿三定律、质量与权重、动量、力对动量的作用、功、功率、能量守恒、动能与势能、机械效率等。
4. 科里奥利力:物体在旋转坐标系中受到的惯性力,与转动半径、转动角速度和线速度有关。
用于解释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
5. 惯性力和离心力:物体在非惯性系或旋转系中受到的假想力。
离心力是惯性力的一种,是旋转体上各质点因受到转动约束而有的离心趋向于离开该转轴的力。
6. 摩擦力:摩擦的本质是接触面内的分子间作用力产生的力。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7. 力的矩和力偶:力矩是力绕某一轴产生的力力矩,力偶是力矩的特殊情况,力的两组等大的力共线并且同向或反向。
8. 杆的受力分析:使用平衡方程和受力平衡条件计算杆的受力。
9. 原动机和传动机构:涉及到动力传输和转动传递的相关原理和机械装置设计,包括各种起动器、接触传动装置、减速器和平动机构等。
10. 齿轮传动:引入齿轮传动的定义、工作原理、齿轮参数和齿轮组合的计算与选择等。
11. 制动与离合器:机械制动器的原理和分类,包括盘式制动器和钳式制动器,离合器的原理和应用等。
12. 螺旋传动:螺旋副的类型、应用和计算等。
总之,机械原理涵盖了力学、动力学、运动学以及各种机械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原理。
以上是机械原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大学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定义1. 机械原理的定义机械原理是指研究机械系统结构、运动和受力等方面的一门基础理论。
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是制定机械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依据,也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的必备理论依据。
2. 机械原理的基本内容机械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机械系统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等方面。
其中,结构分析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构成和相互关系;运动分析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特性;受力分析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3.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机械系统和机械零部件,如机床、汽车、飞机、轮船等。
同时,机械原理也适用于其他技术领域,如建筑、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等领域。
二、机械系统的结构分析1. 机械系统的基本构成机械系统是由各种机械零部件和机械元件组成的,包括机床、传动装置、连杆机构、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
机械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机械零部件和机械元件的搭配和连接。
2. 机械系统的结构分类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将机械系统分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工作系统等。
其中,传动系统主要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工作;动力系统主要用于提供能源和动力;工作系统主要用于完成机械系统的工作任务。
3. 机械系统的设计原则机械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
在机械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满足机械系统的使用要求和性能指标。
三、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1. 机械系统的运动类型机械系统的运动类型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往复运动、连续运动等。
不同的机械系统有不同的运动类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
2. 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达朗贝尔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
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特性,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参数。
3. 机械系统的运动参数机械系统的运动参数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机械的分类:从机械原理学科研究的内涵而言,一般认为机械包含机器和机构两个部分。
2.机器的定义:能实现预期运动并完成特定作业任务的机构系统。
特征:(1)机器是一种人造实物组合体,而非自然形成的物体(2)组成机器的各活动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3)机器能够实现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或是代替人类完成特定的作业3.机构的定义:能实现预期运动并实现力传递的人为实物组合体。
特征;(1)机构是一种人造实物组合体,而非自然形成的物体(2)组成机构的各活动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3)机构能够把一种运动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运动形式或者实现力的传递。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机构的组成:构件(构成一个独立运动单元的实物组合体);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实现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运动链(若干个构件经运动副连接而成的构建系统)2.机构的组成规律:机构是由一个机架与一个或几个原动件,再加上若干个从动件组成而成。
机架:作为参考系的固定构件。
主动件:按预定给定运动规律独立运动的构件。
从动件:除主动件外的活动构件。
3.零件:不能够再分拆的单个实物体4.运动副元素:两构件直接接触的表面5.约束:对运动的限制称为约束。
分类:按运动副产生约束数目可以分为I 级副、II 级副、III 级副等;按接触方式分为低副和高副;按相对运动形式分为移动副和转动副以及空间运动副;按始终保持接触的方式分为几何形状封闭运动副、力封闭运动副等6.运动链分类:如果组成运动链的所有构件依次连接形成首尾封闭的系统则称之为闭式运动链,反之则为开式运动链。
7.机构运动简图:表明机构的组成、运动传递过程以及各构件相对运动特征的简单图形;机动示意图:只需表明机构的组成状况和结构特点而不需要严格按照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8.机构自由度:机构维持确定运动所必需的的独立运动参数。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2(3H L P P n F +⨯-⨯=;其中n:活动构件数,P L :低副约束数,P h :高副约束数;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2345(612345P P P P P n F +⨯+⨯+⨯+⨯-⨯=9.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等于原动件的数目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1.平面连杆机构: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球面副、球销副、圆柱副及螺栓副等)连接而成,又称为低副机构。
机械原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否则不会改变其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运动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关系2.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3. 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4. 圆周运动和角速度、角加速度的计算5.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三、动力学1. 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能定理的应用3. 动力和动力定理:动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力定理的应用4. 质点受力分析:引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计算和分析5. 动能、动量和功率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和功率的计算方法四、静力学1. 平衡条件和平衡方法:受力平衡条件的表述和计算方法2.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定理和力的分解定理的应用3.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性质4. 梁的静力学分析方法:简支梁、固支梁和悬臂梁的静力学分析方法五、轴系1. 轴系的分类和特点:一般轴系、滚动轴系和滑动轴系的特点和应用2. 轴系的受力分析:轴系受力平衡条件和计算方法3. 轴系的设计与选用:轴系的设计原则和选材方法4. 轴系的传动:轴系的传动原理和传动装置的种类及应用六、传动1. 传动的分类和特点: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齿条传动的特点和应用2. 传动的传递特性:传动的传递比、效率和传动比的计算方法3. 传动装置的设计与选用:传动装置的设计原则和选用方法4. 传动装置的振动和噪音控制:传动装置的振动和噪音控制原理和方法七、机构1. 机构的分类和特点:平面机构、空间机构、连杆机构和歧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2. 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运动规律、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3. 机构的静力学分析:机构的受力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方法4. 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八、机器人1. 机器人的分类和特点: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的特点和应用2. 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3. 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种类和应用4.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编程方法以上是机械原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涵盖了牛顿定律、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轴系、传动、机构和机器人等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课程知识点总结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机械原理课程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运动定律分为三条:(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施加在它上面的合力为零。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获加速度与净合力成正比,方向与净合力方向相同,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它们的相互作用力之间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为后续的机械传动和机构运动分析提供了基础。
2.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机械传动是指通过各种传动机构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实现力的传递、速度的调节和方向的变换。
常见的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利用相互啮合的齿轮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方法,通过齿轮传动可以实现速度比的调节和方向的变换。
(2)带传动:带传动是利用传动带将动力和运动传递到不同轴上的一种方式,通过改变带轮的直径比来实现速度比的调节。
(3)链传动:链传动是利用链条将动力和运动传递到不同轴上的一种方式,通过改变链轮的齿数比来实现速度比的调节。
通过学习机械传动,我们可以了解各种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为后续的机构运动分析和机械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3. 平衡力分析平衡力分析是机械原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衡力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判断物体的平衡状态,以及确定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平衡位置。
(1)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力平衡的状态下不发生运动,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平衡位置。
(2)平衡力矩分析:平衡力矩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外力的力矩来确定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平衡位置,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决定物体的平衡状态。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这种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能做有用的机械功或完成能量、物料与信息转换和传递的装置称为机器。
◆无论机器还是机构,最基本的一点是都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
从结构和运动观点看,二者之间并无区别,所以统称为机械。
◆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
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的机械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
◆三个单元:装配单元、运动单元、制造单元1、零件:机械的制造单元,如螺钉、螺母、曲轴等。
通用零件: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
专用零件: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
2、部件: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独立制造装配的组合件,如减速器、离合器、制动器等。
部件是装配的单元。
3、构件:机构中形成相对运动的各个运动单元。
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的运动单元。
◆机器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支撑及辅助部分。
◆机械设计的程序:1.计划阶段 2.方案计划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技术文件编制阶段◆判断高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PH◆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轴线处共同参与形成的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两个转动副◆局部自由度:机构中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可忽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构件之间应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标箭头的都是原动件。
)✔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若原动件数小于自由度数,则机构无确定运动。
若原动件数大于自由度数,则机构可能在薄弱处损坏。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转动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双曲柄机构:等速转动变为变速转动双摇杆机构:主动摇杆的摆动变为从动摇杆的摆动(补充)曲柄滑块机构: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也可把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①机构中是否存在整转副;②选择哪个构件作为机架。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3一. 基本概念3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2. 构件与零件33. 运动副34. 运动副的分类35. 运动链36. 机构3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3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3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33. 机构的结构分析4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6一. 基本概念:6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6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7一. 基本概念7(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7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7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8第四章凸轮机构8一.基本知识8(一)名词术语8(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8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8二. 基本技能9(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9(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10(三)其他10第五章齿轮机构10一. 基本知识10(一)啮合原理10(二)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11(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12第六章轮系14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14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14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15第七章其它机构151.万向联轴节:152.螺旋机构163.棘轮机构164. 槽轮机构166. 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177. 组合机构17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7一. 基本概念17(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17(二)构件的惯性力17(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17二. 基本技能18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18一、基本概念1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18(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18(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18二. 基本技能1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18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18一、基本知识18(一)机械的效率18(二)机械的自锁19二. 基本技能20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20一. 基本知识20(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20(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二. 基本技能20(一)等效量的计算20(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20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 基本概念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械原理知识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一、1、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机械零件和构件2、零件:机器中的制造单元.构件:机器中的独立运动单元.3、机构的组成要素:构件和运动副.4、机器定义: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5、原动机:将其他形式能量变换为机械能的机器6、机器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7、机构与机器的区别:①机构只是一个构件系统,而机器除构件系统之外,还包含电气液压等其他装置;②机构只用于传递运动和力,而机器除传递运动和力之外还应当具有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功能8、运动副:这种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联接).9、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10、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11、进行机构结构分析时,按什么步马骤和原则来拆分杆组?如何确质杆组的级别?选择不同的原动件对物机的级别有无影响?答:拆分杆组原则:①从远离原动件的构件开始拆杆组,②先拆二级杆组,若不成,再拆三级杆组,③直至全部杆组拆出,只剩下原动件和机架为止.杆组级别确定:把最高级别的基本杆组定为机构的级制.影响:若原动件选取不同,则会获得不同级别的机械12、."杆"组"有何特点?对机构分析和综合有何实际意义?答:基本杆组:不可再分的自由度为零的运动连意义:选取不同的基本杆组,可设计出满足不同要求的机构.第一章(1)平面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①机构自由度必须大于零②机构原动件数目必须等于机构百由度数目(2)机构的组成要素:构件,运动副。
(3)自由度计算F=3n-2Pl-Phn:活动构件总数Pl:低副数Ph :高副数(4)复合较链:这种由3个或3个以上构件组成轴线重合的转动副。
(5)局部自由度(多余自由度):不影响整个机构运动关系的个别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自由度。
(6)虚约束(消极约束):重复的约束对件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机械原理复习要点绪论1.何为机器?其三个特征是什么?2.何为机构?其三个特征是什么?机器和机构有何异同?3.何为构件?构件是什么单元?4.何为零件?零件2345565件是什么单元?5.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间的关系。
6.机械原理的三大内容:(1)结构分析(2)运动分析(3)动力分析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的分类。
2.何为构成运动副的元素。
3.何为I级副?II级副?III级副?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4.何为运动链?运动链按开、闭形式可分为几类?常见的运动链为何种形式?5.何为机架?何为原动件?6.运动简图和示意图的区别?7.绘制运动简图应搞清那些问题?8.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9.当m个构件在一处构成转动副,其转动副应为几个?10.虚约束有几种类型?11.局部自由度常见的场所?12.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不剔除虚约束的影响,机构的自由度会如何?13.当不剔除机构的局部自由度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结果如何?14.当计算一个运动链的自由度时,计算的结果F=0,这时:(1)若想使其成为自由度为F=1的机构应如何?(2)若想使其成为自由度为F=2的机构又如何?15.高副低代是瞬时替代还是永久替代?16.高副低代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的概念?2.何为绝对瞬心?何为相对瞬心?当两构件之一为固定不动,另一构件为活动时,它们的瞬心为什么瞬心?3.当运动副为下列几种类型时,瞬心位置如何确定?1)移动副。
2)转动副。
3)高副(滚滑副、滚动副)4.瞬心的数目如何确定?5.瞬心法是否可用来求加速度?6.当机构位置改变时,瞬心位置是否改变?(哪些改变?哪些不变?举四杆机构为例)7.当已知某一构件上一点速度,求其他点速度时,用什么方法?8.当机构中存在滑动副(导杆与滑块)时,求它们某重合点间的速度时,用什么方法?1)一般动点选在何处? 2)动系选哪个构件?9.相对速度矢量下标与其矢量图中代表矢量下标字母顺序是否一致?10.在矢量图中:1)P点代表什么? 2)bc代表什么? 3)pc代表什么? 4)相对速度矢量是从那里画出的?5)绝对速度矢量是从那里引出的?11.何为速度影像定理?加速度影像定理?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与机构中某一构件上各同名点构成的多边形是什么关系?顺序字母是什么关系?12.速度影像定理,加速度影像定理是否可用来求不同构件间的速度和加速度?13.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a k = 2w k vjk中, ωk是指哪个构件的角速度?14.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哥氏加速度?第四章力分析1.驱动力与其作用构件运动间的关系?2.阻力与其作用构件运动间的关系?3.机械上的平衡力是否一定为驱动力?4.低速机构是否需要作动态静力分析?高速机构呢?5.何为动态静力分析?6.分别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分析构件的惯性力,惯性力矩?1)匀速移动的滑块. 2) 加速移动的滑块.3)匀速定轴转动的曲柄(质心S在转轴,质心S不在转轴).4)加速定轴转动的曲柄(质心S在转心处,质心S不在转心处).5)做平面运动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7.总惯性力是如何求得的?(当已知F i,M i如何合成F i总)8.质量代换应满足的三个条件?9.何为动代换,何为静代换,哪一种代换求出来的总惯性力与采用一般力学方法求出的总惯性力完全等效?4--31.分别在三种情况下讨论移动副中的摩擦力F f和摩擦系数f ,f v.1)平滑块. 2)v形槽滑块. 3)半圆形槽滑块.2.转动副的摩擦的总反力作用的位置?其对转心所取力矩与构件转动的关系如何?3.滑动副总反力的作用位置和与构件相对运动的关系如何?4.摩擦圆直径等于多少?5.轴端摩擦力矩如何求?1)未跑合轴端. 2)跑合轴端.6.不考虑摩擦时,下列情况的运动副反力的方向和大小(或作用点)两因素哪个是未知.1)转动副的F R(大小,方向,作用点);2)移动副的F R (大小,方向,作用点);3)高副中的F R (大小,方向,作用点);7.每个构件可列出几个独立的力平衡方程?8.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是什么?第八章四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有几种?2.原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可通过改变各构件的相对杆长而使从动件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对;错?)3.连杆机构中有曲柄的条件是什么?4.四杆机构中的周转副、摆动副的含义?5 .图8—2中,杆AB为主动件时,求机构该位置的压力角和传动角?6.双曲柄有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运动特征为什么?(共3种类型)7.等腰梯形机构是什么机构?8.曲柄滑块机构是由什么机构演化而来的?滑块是哪个杆演化而来的?如何演化的?9.图8—16(a)、(b)两机构的关系?10.在曲柄滑块的基础上通过机构的倒置,可分别获得哪些机构?(第197页,图8—17)11.运动副元素的逆换?(第199页,图8—22)12.四杆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可用哪两个参数来描述13.行程速比系数K和极位夹角θ的关系是什么?K=?θ=?有急回运动?K=?θ=?无急回运动?14.何为机构的极位?何为机构的极位夹角?何为摇杆的最长摆角?15.何为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这两个角在哪个构件的哪一点上?16.为何用传动角来描述四杆机构的传力特征?17.最小传动角的位置?18.对应机构的极位,曲柄的位置是什么?19.当连杆与摇杆间所夹的位置角为锐角(钝角)时,传动角与其位置角的关系是什么?20.四杆机构在什么条件下具有死点?死点的位置是什么?死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1.举例说明死点的利与弊?22.掌握四杆机构如下设计方法: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设计。
机械原理知识点
1.原动件:带动其他构件运动的构件2.具有确定运动的行星轮系,其原动件的数目只有1个3.两构件组成平面转动副时,运动副使构件间丧失了两个移动的独立运动两构件组成移动副时,运动副使构件间丧失了一个移动一个转动的独立运动两构件组成高副时,运动副使构件间丧失了一个方向的独立运动、4.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长度趋向无穷大而演变来的拟将曲柄摇杆机构改换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将原机构中的曲柄作为机架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曲柄为机架,则该机构演化为导杆机构5.当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原动件位于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之一时,机构压力角最大6.平面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从动件是否与连杆共线7.若发现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超过许用值,且凸轮的实际轮廓又出现变尖,此时应采用增大基圆半径设计凸轮机构时,若发现凸轮某店的压力角超过许用值,可以采用合理的偏置方位、增大基圆半径来减小压力角。
8.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凸轮转动中心到凸轮理论廓线的最短距离9.两齿轮的实际中心距与设计中心距略有偏差,则两轮传动比不变10.若忽略摩擦,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时,齿廓间作用力沿着基圆内公切线方向11.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随着齿轮齿数增大而增大,而与齿轮的模数无关12.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不一定等于两分度圆半径之和,但一定等于两节圆半径之和13.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齿轮跟切现象可能发生在齿数较多的场合,为使不发生根切,应使刀具的齿顶线不超过极限啮合点14.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时,两齿廓间出节点外各处均有相对滑动1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齿距p,法向齿距pn,基圆齿距pb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b=pn<p16.渐开线直齿条与正变位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齿轮的节圆半径等于分度圆半径17.齿轮传动时,若发现重合度小于1的情况,应该重选变位系数18.蜗轮的螺旋角与蜗杆导程角相等19.斜齿轮的标准参数取在法面20.惰轮对传动比并无影响,但却能改变从动轮的转动方向21.用飞轮调速是因为它能储存和释放能量22.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减轻飞轮的质量看,飞轮应安在高速轴上23.在机械系统中安装飞轮后可能使其周期性速度波动减少24.静平衡的转子不一定是动平衡,动平衡的转子一定是静平衡25.机械平衡研究的内容是惯性力系间的平衡26.机构的特征: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27.若没有发现局部自由度,则机构自由度会增加28. 速度瞬心是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也就是两构件在该瞬时具有相同绝对速度的重合点。
机械原理的知识点整理
机械原理的知识点整理一、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质的科学,它揭示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等。
力是指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作用,它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变。
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位置,力的方向是力的作用线的方向,力的大小是力的作用力的大小。
二、机械原理的基本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惯性特性,即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状态的倾向。
2.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动量定律,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必然对第一个物体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即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机械原理的应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设计和制造机械设备,如汽车、电梯、飞机等。
在这些设备中,机械原理的知识被用于计算和预测物体的运动轨迹、力的大小和方向等。
此外,机械原理的知识还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物体的平衡、力的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等。
总之,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质的科学,它揭示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等。
机械原理的基本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机械原理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设计和制造机械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等。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机械原理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为实际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机械原理知识精要与真题详解
机械原理知识精要与真题详解机械原理知识精要: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时,会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改变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4.动量定理: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等于改变该物体动量的速率。
5.能量定理:一个物体的总能量等于它的动能加势能。
6.功率定理: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外力对它作用的功率等于它获得的动能的速率。
7.弹性碰撞: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总动量守恒,总动能也守恒。
8.非弹性碰撞:两个物体发生非弹性碰撞时总动量守恒,总动能不守恒。
9.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面的相互作用力,是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之一。
10.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等于零,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矢量的代数和为零。
机械原理真题详解:1.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受到一个30 N的恒力,初始速度为8m/s,经过10 s后的速度是多少?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F=ma,即a=F/m=3 m/s²。
根据动力学公式可以得到:v=v₀+at=8+3×10=38 m/s。
所以经过10s后的速度是38m/s。
2.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高度为5 m的斜面上滚落下来,斜面的角度为30度,弹性系数为0.5。
求滚落到底部的速度。
解:根据能量守恒可以得到:m×g×h=1/2×m×v²+1/2×k×(x-x₀)²,即v=√(2×g×h-2×k×(x-x₀)²/m)。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v=√(2×9.8×5-2×0.5×5²sin²30°/2)/2=6.32 m/s。
机械原理知识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1. 力学原理:机械原理是基于力学原理的,包括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杠杆原理等。
2.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角度运动等。
3.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力学原理,包括质点的力学模型、质点的加速度等内容。
4. 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学原理,包括平衡条件、受力分析等。
5. 机械传动:研究机械系统中各种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6. 运动副:机械系统中实现运动传递的部件,包括滑动副、转动副、滚动副等。
7. 机构:由运动副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机械组合,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
8. 摩擦学:研究摩擦力的产生、变化和作用规律,包括静摩擦、动摩擦等。
9. 热力学: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10. 控制技术:应用于机械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反馈控制、PID控制等。
11. 机械设计:根据机械原理和要求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包括强度计算、尺寸优化等。
12. 机器人学: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方法,以及机器人在工业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13. 液压与气动:应用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能量传输和控制的技术,包括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
14. 机械振动:研究机械系统中的振动现象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等。
15. 机械加工:利用机械原理进行物体形状和性能改善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16. 机械制造:利用机械原理进行产品的加工、装配和测试等生产过程。
17. 机械维修:根据机械原理进行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18. 机械安全:根据机械原理进行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
机械原理知识点
知识点第1、2章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各种机构都是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的装置。
机器是据某种使用要求而设计的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的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2、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
3、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的连接称运动副。
两构件上能够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称为运动副元素。
4、在空间中中,当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后,设运动副的自由度以f表示,而其受到的约束度以s表示,则两者的关系为(f=6-s)。
5、两构件之间以点、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
以面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低副。
6、为了使运动副元素始终保持接触,运动副必须封闭。
凡借助于构件的结构形状所产生的几何约束来封闭的运动副称为(几何封闭或形封闭运动副)。
借助于推力、重力、弹簧力、气液压力等来封闭的运动副称(力封闭运动副)。
7、转动副和移动副称为基本运动副。
8、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构成运动副,称为复合运动副。
两个以上的构件同在一处以转动副相连接,构成了(复合铰链)。
9、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连接而构成的可相对运动的系统,称为运动链。
分开链和闭链两种。
一般机械中常采用闭链,机械手多用开链。
10、在运动链中,如将其中某一构件加以固定而成为机架,则该运动链便成为(机构)。
11、机构中按给定的已知运动规律独立运动的构件称为(原动件)。
1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
13、机构具有确定性运动的条件是(机构自由度数目等于机构原动件数)。
14、当机构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遵循最小阻力定律。
15、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的公式(F=3n-2p l-p h)。
在某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局部运动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称这种局部运动的自由度为(局部自由度)。
16、在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带入的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只起重复约束作用,称为(虚约束)。
在机构中,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两个转动副,等于多引入( 1)个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8 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知识点: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型式(演化方法) ; 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根据所给数据判断机构类型; 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压力角、死点;
3
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9 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知识点: 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及特点 掌握几种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特点 等速运动规律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 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 ——有刚性冲击,为什么? ——有柔性冲击,为什么? ——有柔性冲击 ——无冲击
已知:Z1=10,Z2=30,Z3=80,Z4=40,Z5=20 求:i15
已知:Z1=Z2=20,Z3=60,Z4=2,Z5=40 求:i15
7
tan tan( )
滑块沿斜面匀速下降时:
tan( ) tan
机械自锁的条件;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自锁的本质是什么)
2
第 6 章 机械的平衡
知识点: 机械平衡的目的;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能看图分析机构处于静平衡还是动平衡 静平衡条件——惯性力矢量和为零 单面平衡 动平衡条件——惯性力、惯性力偶矩的矢量和为零 双面平衡 平面机构的平衡: 作用于机构质心的总惯性力和总惯性力偶矩分别为零
第 7 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知识点: 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以及相应的功、能关系变化分析;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构件、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等效力、等效力矩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速度不均匀系数的定义、飞轮的作用及调速原理,计算飞轮的转动惯量(注意单位换 算) ,最大盈亏功的计算,求最大盈亏功‐‐‐‐能量指示图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调速器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
' 1 d 2 d ' b2 传动比: i 2 d1 d b1
五、标准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1 正确啮合条件: 模数相等 m1= m2 = m 压力角相等 α1 = α2 = α
3
锥齿轮不根切最少齿数: zmin 17 cos
6
第 11 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知识点: 1 轮系的分类 2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分析轮系组成、分别计算各组成部分传动比、联立求解、图示方向 3 轮系传动方向的判断:蜗杆传功转向判断、图示指定齿轮的旋转方向(↑或↓) 4 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确定准则 例题:
m ( z1 z2 ) 2
a
mn ( z1 z2 ) mn mt 2 cos cos 1 2 R1 R2
锥齿轮安装条件:
蜗杆机构中心距: a 传动比: i
d1 d 2 m ( q z 2 ) 2 2
n1 1 z2 n2 2 z1
二、基本参数的意义 直齿轮——z、m、α 、ha * 、c * 斜齿轮—— z、mn、αn 、han * 、cn *、β, mt、αt 、hat * 、ct * 锥齿轮——z、m、α 、ha * 、c *、δ、R 蜗轮蜗杆——z1、z2、m、α 、ha * 、c *、γ、q 标准参数所在平面 直齿轮——端面 斜齿轮——法面 蜗杆——轴面
知识点: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及其分类;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质量代换法的概念及条件;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移动副、转动副,摩擦角、摩擦圆相关概念及应用; 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构建组的静定条件—所有的基本杆组都是静定杆组
第 5 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知识点: 机械效率的定义、以及机器串联、并联、混联时效率的计算方法; 斜面机构的效率: 滑块沿斜面匀速上升时:
四、齿廓曲线
1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i12
1 O2C 2 O1C
2、渐开线的性质(5 条) 3、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 • 能实现定传动比 • 四线合一 •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 四线合一 齿廓啮合点的公法线 两基圆的内公切线
5
啮合线 齿廓间压力作用线
每个齿所受的力越小。因此,它是衡量齿轮机构传动的重要指标。 六、齿轮的加工原理 仿形法——万能铣床 在加工时模数 m 相同的齿轮,根据齿数选择铣刀的刀号 范成法——插齿机、滚齿机 模数 m 相同的齿轮用一把刀加工 七、根切现象、变位齿轮 • 用范成法加工齿数少的齿轮会根切 • 根切的原因是刀具的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 N 标准直齿轮的不根切最少齿数:Zmin =17 斜齿轮不根切最少齿数: zmin 17 cos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选择(20) 、填空(20) 、判断(10) 、作图计算(50)
第 1 章 绪论
知识点: :机器(Machine)和机构(Mechanism)的总称。 机械(Machinery) 机器:是一种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的组合。 机构: 是用运动副将构件彼此联接起来, 有一个构件为机架、 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系统; 构件:机构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 零件:是机械中制造(加工)的单元体; 部件:是机械中装配的单元。
熟练掌握反转法绘制凸轮廓线: (反转法原理、理论廓线、工作廓线) 基圆半径 r0、推杆的行程 h、推程、远休、回程、近休 熟悉凸轮机构压力角的概念,了解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 滚子推杆滚子半径的选择(变尖现象、失真现象)
第 10 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知识点: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渐开线的形成及特性;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分清各个圆以及尺寸计算方法;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啮合中心距和啮合角、连续传动条件(重合度) ; 渐开线齿廓根切现象及原因,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其特点; 斜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 蜗杆蜗轮正确啮合的条件; 一 、各类齿轮传动的特点→啮合传动
斜齿轮:
mn1= mn2 = mn αn1 = αn2 = αn β1=±β2
锥齿轮:
m1= m2 = m α1 = α2 = α
蜗轮蜗杆:
ma1= mt2 = m αa1 = αt2 = α γ=β
2 标准中心距: 指安装标准齿轮时,使齿轮的分度圆与节圆相重合的中心距
a r1 r2 r1 r2
i
m ( z1 z2 ) 2
' 1 d 2 d z ' b2 2 2 d1 d b1 z1
3 连续传动条件
B1B2 1 pb
α 的大小表明同时啮合齿数的多寡或多对齿啮合所占时间的多寡, α↑,传动越平稳,
4
锥齿轮——大端背锥上 蜗轮——端面 五圆两角 单个齿轮:齿顶圆、齿根圆 、分度圆、基圆、压力角 一对齿轮啮合:节圆、啮合角 分度圆——渐开线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标准齿轮:m、α、 h a * 、 c*皆为标准值,且在分度圆上 s = e 的齿轮。 三、几何尺寸计算 分度圆: d=mZ 齿顶圆: da=d+2ha=d+2ha*m 齿根圆: df=d-2hf=d-2(ha*+c*)m 齿距: p= πm 基圆: db= d cosα 基圆齿距: pb= p·cos α = πm /cos α 中心距: a r1 r2 斜齿轮中心距:
第 2 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知识点: 构件→运动副→运动链→机构 基本概念; 掌握运动副的分类,常用运动副模型及符号; 能够依据机械示意图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掌握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看到图知道是什么机 构; 掌握自由度的概念以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的 3 个注意事项 (复合铰链、 虚约束、 局部自由 度) ; 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能够对平面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基本杆组、机构级别等。 1. 组成机构的要素: 构件和运动副 构件——机构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 构件的分类:原动件 、从动件、 机架(固定件)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的联接
第 3 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知识点: 掌握速度瞬心的定义及其位置的确定方法,瞬心个数,三心定理; 利用瞬心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不能用于加速度分析) ; 重点: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构件的速度及加速度,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 会用速度影像、加速度影像原理求构件上任一点的速度、加速度
1
第 4 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