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
嵌入式系统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是指内嵌在其他设备或系统中,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集成了硬件和软件,通过专门的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和编程。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围绕嵌入式系统开发展开,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发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组件集成在一起,通过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采用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具有较小的体积和功耗。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硬件平台的选择、外设的接口设计、系统调度和任务管理等方面。
同时,软件开发也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操作系统的移植、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
二、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开发、集成测试和发布等环节。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环节的内容。
1. 需求分析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通过与用户沟通和需求分析,确定硬件平台、输入输出设备和外部接口等方面的需求。
2.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外设等硬件组件,并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和PCB布局。
硬件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功耗等因素。
3.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
首先,根据硬件平台的选择,进行操作系统的移植和配置。
然后,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外设的控制和数据交换。
最后,根据系统需求,开发应用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4.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通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缺陷和问题。
5. 发布在集成测试通过后,将嵌入式系统制作成最终产品,进行出厂测试和质量控制。
然后,将产品发布给客户或上线市场。
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技术。
《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教案(全套)
《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教案(全套)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教案(全套)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设计和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步骤。
教学目标1.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平台和处理器架构。
3. 熟悉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4.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性要求。
5. 学会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调试技术。
6.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述-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 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硬件平台和处理器架构。
-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外设和接口。
第三章: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操作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和非实时操作系统的区别。
- 嵌入式系统的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
第四章: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 嵌入式系统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 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编程中的应用。
- 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接口。
第五章: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工具和技术。
-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的方法。
第六章: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 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 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学生的评价将基于他们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评价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 参考资料:1.《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2.《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以上是《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1章 嵌入式系统基础(新)1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2、嵌入式操作系统
• 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操作系统的 一般功能,如向上提供对用户的接口 (如图形界面、库函数API等),向下 提供与硬件设备交互的接口(如硬件 驱动程序等),管理复杂的系统资源, 同时,它还在系统实时性、硬件依赖 性、软件固化性以及应用专用性等方 面,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无线便携式考场信息管理终端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基于ECX平台的变电站值班机器人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嵌入式系统的存在形式
嵌入式系统的存在形式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作为一个大系统中功能和结构相 对独立但又和其它部分密不可分的形式而 存在。
靠性高、体积小、成本低、功耗小的专用 计算机系统。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很多 的产业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有力的推动 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例如在各种消费电子产 品、车载电子产品、办公自动化产品、智能 家电产品、工业自动化产品以及国防、航天 等众多领域中都可以找到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实例。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2、基于单片机的 锅炉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 现在有一些生产企业使用基于单片机的锅 炉控制系统,这种系统由8位MCU、控制执 行机构、LED数码管、发光二极管、按键 等组成,完成以下功能:实时准确检测锅 炉的运行参数;综合分析及时发出控制指 令;诊断故障与报警管理;历史记录运行参 数;计算运行参数,保证锅炉的安全、稳 定运行。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 图1.7 服务器软件结构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标准教程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标准教程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在嵌入式设备、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的标准教程,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开发工具。
一、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是指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中,并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进行定制开发。
它与传统的桌面Linux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平台的选择:嵌入式设备通常采用ARM架构或者其他低功耗的处理器架构,而不是传统的x86架构。
因此,在进行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处理器架构进行相应的移植和优化。
2. 精简的内核:由于嵌入式设备的资源有限,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节省资源,嵌入式Linux系统通常会精简内核。
这需要对Linux内核的源代码进行裁剪和优化,以去除不必要的模块和功能,并保留对应用需求的必要功能。
3. 定制化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嵌入式设备通常需要与各种外设进行交互,因此需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
此外,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还需要定制相关的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
二、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的工具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工具,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具和其功能的介绍:1. 交叉编译工具链:由于嵌入式设备和开发主机的处理器架构不同,无法直接在开发主机上编译和运行目标代码。
因此,需要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在开发主机上生成适用于目标设备的可执行文件。
2. 调试工具:在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过程中,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调试工具包括GDB(GNU调试器)和strace(系统调用跟踪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追踪程序的执行过程和定位错误。
3. 文件系统工具:嵌入式设备的存储资源有限,需要使用文件系统来组织和管理存储的数据。
常用的文件系统工具包括mkfs(创建文件系统)、mount(挂载文件系统)以及文件传输工具(如scp和rsync)等。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是集成了硬件和软件的特定功能系统。
它通常被用于控制和监测各种设备,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等。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深入的技术知识和系统思维。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术要点。
一、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等。
其中,嵌入式系统设计是指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
而嵌入式系统开发则是指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编码、调试和测试的过程。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架构和性能优化。
硬件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芯片和电路设计,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软件设计需要编写嵌入式软件,并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系统架构是指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需要设计合理的接口和协议;性能优化则是指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功耗效率。
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流程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与软件开发、集成测试和验证。
1. 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与客户进行需求讨论,明确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开发团队需要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系统约束条件等。
2. 系统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团队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芯片、开发电路板和接口设计等;软件设计包括嵌入式软件编写和系统架构设计等。
3. 硬件与软件开发阶段: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硬件与软件开发工作。
硬件开发可以利用各种电子设计工具完成电路设计和布局,制造电路板等;软件开发可以采用C/C++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根据系统需求编写相应的软件模块。
4. 集成测试阶段:在硬件与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集成测试。
嵌入式系统编程与开发课程大纲
嵌入式系统编程与开发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指内嵌在设备或系统中,具有特定功能并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旨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编程和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方法;3. 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接口技术;4. 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
三、课程大纲1. 嵌入式系统概述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1.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2.1 嵌入式处理器架构和选择2.2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设备和接口3. 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3.1 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3.2 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4.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及环境4.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搭建4.2 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5.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5.1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 5.2 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5.3 软件设计和架构6. 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开发6.1 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6.2 常见的外围设备驱动程序开发7.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实践7.1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基本方法7.2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案例8.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8.1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的方法和技巧8.2 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的常用工具和技术9. 嵌入式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9.1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和挑战9.2 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实施四、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40%2. 期中考试成绩占30%3. 期末项目成绩占3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2. 参考资料:[1]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指南》[2] "Embedded Systems: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and Design" by Raj Kamal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和专家担任教师,具备相关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其设计和开发主要用于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执行特定任务。
而电脑嵌入式系统则是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嵌入式系统。
下面将探讨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一、引言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日益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讨论电脑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关键要点。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前,首先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可靠性需求,考虑用户的特定需求并明确目标。
三、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电脑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础。
它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涉及处理器、内存、存储器、接口等硬件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需要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硬件组件,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连接。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选择、驱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设计等方面。
合适的操作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系统支持和资源管理,驱动程序则是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有效交互。
应用程序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并进行模块化设计和优化。
四、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和部署维护等阶段。
1. 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需求,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和接口要求。
2. 概要设计在概要设计阶段,完成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和接口定义等。
3.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具体的算法、数据结构和接口设计等。
4. 编码实现在编码实现阶段,根据详细设计的结果进行程序编码和开发,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进行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
5. 测试验证在测试验证阶段,对系统进行各个方面的测试和验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确保系统满足需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6. 部署维护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部署和维护,包括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后续的更新和修复工作。
嵌入式该怎么入门
嵌入式该怎么入门
要入门嵌入式系统设计,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
1.学习基础知识:首先要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
等相关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相应的培训课程来学习这些知识。
2. 掌握编程技能: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C语言、汇编语言、Keil、IAR等。
因此,需要熟练掌握所需的编
程技能和开发工具。
3.了解嵌入式系统架构:嵌入式系统通常采用单片机、DSP、FPGA等
芯片作为核心部件,需要了解这些芯片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连
接方式。
4. 实践项目:选择一些基础的嵌入式项目(例如LED灯控制、温度
测量等),进行实践操作。
可以购买一些常用的嵌入式开发板(如STM32、Arduino等)来进行实验。
5.参加竞赛或开源项目:可以参加各种与嵌入式相关的竞赛或开源项目,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与其他开发者交流经验。
总之,入门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字电路基础
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了解嵌入式系统架构,通过实
践项目和参加竞赛或开源项目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soc软件开发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在软件开发领域,SOC(System on Chip)软件开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SOC软件开发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SOC架构和设计思路等方面。
1. 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在SOC软件开发中,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硬件与软件的无缝集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硬件的特性、性能和接口,以便软件能够充分利用硬件资源。
软件开发人员也需要了解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范,以便针对不同的硬件评台进行优化和调试。
2. 嵌入式系统开发SOC软件开发通常涉及到嵌入式系统开发,这意味着软件是被嵌入到硬件系统中的。
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开发人员需要了解硬件评台的特性、指令集和内存布局,以便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复杂的功能。
嵌入式系统开发也需要考虑到实时性、稳定性和功耗等方面的问题,这对软件开发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SOC架构和设计思路在SOC软件开发中,了解SOC架构和设计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SOC架构有不同的特点和设计思路,软件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了解SOC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软件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利用SOC的特性,以便开发出高效、稳定的软件产品。
总结而言,SOC软件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SOC架构和设计思路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开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SOC软件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个人观点上,我认为SOC软件开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才能站在行业的前沿,为SOC软件开发注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SOC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教学大纲(EmbeddedMicroprocessorSystem)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2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熟悉典型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嵌入式操作系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与开发过程,具备初步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为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及发展、嵌入式处理器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分类(二)掌握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ARM指令系统及ARM汇编语言(H)掌握嵌入式1inUX 操作系统内核结构及文件系统(四)掌握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流程、典型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五)掌握基于ARM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典型接口设计(六)初步掌握基于嵌入式1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一、嵌入式系统简介二、嵌入式处理器第二章嵌入式系统一般设计方法一、嵌入式系统的层次结构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第三章ARM处理器体系结构及指令系统一、ARM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二、指令系统三、基于ARM体系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章基于ARM处理器的硬件平台设计一、基于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二、存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三、通用I/O接口的设计第五章嵌入式1inux操作系统一、1i1IUX及其应用二、嵌入式1inux内核三、嵌入式1inUX文件系统第六章嵌入式1inux系统的Boot1oader设计一、Boot1oader的基本概念二、Boot1oader的具体实现重点:Boot1oader的基本概念难点:BOOt1Oader的具体实现第七章嵌入式1inux程序设计基础一、嵌入式1inUX开发基础二、1inUX的常用工具三、嵌入式1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工具四、交叉开发环境重点:嵌入式1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工具、难点:交叉开发环境第八章嵌入式1inux系统的驱动开发一、1inUX下的设备驱动程序简介二、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三、典型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分析第九章嵌入式网络程序设计一、嵌入式以太网基础知识二、以太网接口设计三、1in1IX网络编程实现重点:以太网接口设计、1inUX网络编程实现难点:1inUX网络编程实现第十章嵌入式1inux图形用户界面编程一、1inux图形开发基础二、嵌入式1inIIX图形用户界面简介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一)作业根据课程学习需要,安排适当课外作业。
嵌入式系统开发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嵌入式系统开发: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在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它负责控制、监测或处理特定的任务。
这些系统常见于各种日常用品,包括智能手机、电视机、冰箱、汽车等。
本文将针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等阶段。
1. 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嵌入式系统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系统的需求。
这需要与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包括产品经理、业务团队和终端用户。
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期望和要求,设计团队能够清楚地确定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2.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阶段是将需求转化为具体设计的过程。
设计团队根据需求规格书绘制系统结构图和模块图,并明确定义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此外,团队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器、传感器、通信接口等硬件组件,并进行系统资源规划和预算。
3.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电路设计、PCB设计以及硬件接口设计等。
设计团队需要根据系统设计阶段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芯片,并绘制各个电路板的原理图。
然后,使用PCB设计软件设计电路板布局,并完成相应的元器件布线。
4. 软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是将系统设计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会编写嵌入式软件,并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实现系统的各个功能。
软件设计需要根据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的特性进行相关的优化和配置。
5. 系统集成在软件和硬件设计完成后,就需要进行系统的集成和测试。
这一阶段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调试、系统的验证以及性能测试等。
通过严格的测试流程,设计团队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通常包括原型开发、系统开发、验证和调试、生产以及迭代更新等阶段。
1. 原型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原型开发是为了验证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考试内容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系统》考试内容一、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1.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分类、发展与应用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EDA、SoC、IP核等技术的作用和发展)3.嵌入式系统与数字媒体(文本、图像和音频/视频等数字媒体的表示与处理)4.嵌入式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数字通信与计算机网,TCP/IP 协议,互联网接入技术等)二、嵌入式处理器1.嵌入式处理器的结构、特点与分类(不同类型的典型嵌入式处理器及其特点,嵌入式处理器分类等)2.ARM处理器内核的体系结构(工作状态,工作模式,寄存器组织,异常,数据类型与存储格式等)3.典型ARM处理器内核(ARM9,Cortex-A,Cortex-M,Cortex-R等的技术特点与应用领域)4.ARM处理器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集,伪指令,语句格式与程序结构,ARM汇编语言与C的混合编程等)三、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1.嵌入式硬件组成与嵌入式处理芯片(组成,特点,类型,ARM的AMBA总线,嵌入式处理芯片的选型)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层次结构,分类,性能指标;片内存储器,片外存储器,外部存储设备等)3.I/O 接口、I/O 设备以及外部通信接口(GPIO、I2C、SPI、UART、USB、HDMI等;键盘、LED、LCD、触摸屏、传感器等;RS-232/RS-485、CAN、以太网和常用无线通信接口)4.基于ARM内核的典型嵌入式处理芯片(S3C2410/S3C2440芯片的内部结构,如片上总线、DMA、时钟控制、中断控制、GPIO、UART、I2C、SPI、Timer、RTC、WDT及其他硬件组件)四、嵌入式系统软件1.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与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软件组成,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实时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微内核与宏内核,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仿真平台等)2.板级支持软件包(BSP)和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硬件抽象层HAL,BSP的功能和移植,Bootloader的执行过程,U-boot 及其移植等)3.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的发展和自由软件,嵌入式Linux内核的结构、系统调用接口,常见嵌入式Linux等)4.嵌入式操作系统C/OS-II(基本特点、代码结构、任务管理与调度、任务通信、中断处理、移植等)五、嵌入式系统的开发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工具(开发步骤,交叉开发平台和工具,系统的调试工具等)2.系统开发工具软件(ADS、RVDS的特点与使用,GCC的常用命令与参数)3.以S3C2410/S3C2440为背景的应用系统开发(硬件接口及部件的综合使用;无操作系统环境下的系统开发;C/OS-II环境下的系统开发)。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汽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相关内容和步骤。
一、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概念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定用途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在其他电子设备中,用于控制、监视和与外部环境交互。
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实时性、稳定性、低功耗、小型化等。
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步骤1. 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并进行需求分析和评估。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 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内存、存储器等硬件组件,并进行电路设计和布板。
- 软件设计:编写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程序,包括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3. 硬件实现:根据硬件设计的结果,进行硬件实现。
包括电路板的制造和组装、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等。
4. 软件实现: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进行软件的实现。
包括编写代码、进行编译、连接、调试和测试等。
5.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进行整体调试和测试。
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善和性能稳定。
6. 系统验证和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验证和测试,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性能等。
7. 系统优化和调优:根据验证和测试的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优,改进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8. 系统部署和上线:将优化后的系统部署到实际环境中,并进行上线运行。
三、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技术要点1. 硬件选型: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内存、存储器等硬件组件,根据系统需求进行选型。
2. 软件开发:根据需求分析,进行软件的开发。
可选择C语言、汇编语言等进行编程。
3. 实时性设计: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实时性设计,确保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4. 低功耗设计:嵌入式系统通常工作在电池供电条件下,需要进行低功耗设计,延长系统的使用时间。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并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2. 体系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确定关键技术和硬件平台。
3. 硬件设计:根据系统的架构设计,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布局布线。
4. 软件设计:根据系统的架构设计,设计软件模块的功能和接口,确定软件流程和算法。
5. 软硬件集成:将软件和硬件进行集成调试,确保软硬件之间的相互协作正常。
6. 系统测试:对整个嵌入式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
嵌入式系统中软件工作量约占全部工作量的80%,其中测试与验证的工作量占软件工作量的70%。
在复杂系统中,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成为系统成功实现的关键,很多分析设计方法被引入到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包括面向对象方法、设计模式等。
以上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广泛,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
嵌入式系统是指嵌入到其它设备、系统或者物品中,能够实现特定功能或者控制的计算机系统。
就其本质而言,嵌入式系统也是一种特别的计算机。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是指利用特定的开发工具,完成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调试测试、制造生产、上市销售等阶段。
下面我们简要的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点。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点1. 芯片选型:所有的嵌入式系统都需要采用控制芯片,因此,芯片选型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选型时,需要考虑到芯片的功耗、性能、价格、体积等因素。
2.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指通过设计电路、选用芯片等方式,完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
硬件设计的重点是设计稳定的供电系统、设计专用设备、设计通信接口等,还需要考虑抗干扰、耐高温、长寿命等指标。
3. 选择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应该基于操作系统进行开发。
开发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及其软件平台,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uC/OS II、VxWorks、Linux、Windows CE等。
4. 适配系统驱动:设计出适用于该系统的驱动程序,这是与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相对应的重要部分。
5. 开发控制器:开发控制器的目的是编写控制程序并调试。
嵌入式系统控制程序的编写需要得到硬件平台的支持。
6. 调试测试:在设计和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开发人员应该配备一些实验设备,并制定一些测试方法来测试嵌入式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等。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应用场景1. 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如:机器人控制、控制系统、仪表仪器控制等。
通过嵌入式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与普通计算机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是以一种严格的、受限制的环境运行,并且需要高效、即时地处理输入输出信号。
嵌入式系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家电、智能家居、医疗、汽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
一、硬件设计1.1 硬件选型设计嵌入式系统,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选型问题。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接口及传感器等硬件元器件。
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计算核心,需根据性能、功耗、接口等方面进行选择。
存储器包括ROM、RAM、Flash等,需根据系统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接口有串口、CAN、Ethernet等,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声音等,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相关传感器。
1.2 原理图设计选择好硬件元器件后,需要进行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设计是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关键环节,是从硬件角度描述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图纸。
通过原理图设计,可以直观地看出整个系统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设计原理图时,需要注意元器件之间的连通关系、参数的匹配、兼容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1.3 PCB设计原理图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将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硬件电路板。
PCB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元器件的布局、走线和供电等问题。
在设计之前要对元器件进行构思和综合考虑,以便将所有元器件紧凑地布局在一块电路板上,实现电路板的优化设计。
二、软件开发2.1 选型与硬件设计类似,软件开发也需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
常见的软件开发工具有Keil、IAR、Eclipse等。
在选择工具时,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
2.2 驱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第一个环节是设计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桥梁,可以通过驱动程序实现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互通。
驱动程序的设计需要根据硬件的不同接口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块,并且需要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连接起来。
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基于ARM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printf(“The sum of array is %d”, HE);
}
//huibian.s
AREAASM, CODE, READONLY
EXPORTsum
sumMOVR2, #0
LOOPLDRR3, [R0], #4
ADDR2, R2, R3
SUBR1, R1, 1
2-1略。
2-2略
2-3略
2-4按照要求完成以下操作。
(1)创建文件夹test。
mkdir test
(2)进入test目录。
cd test
(3)在test目录下用Vi编辑一个新文件test.c,其内容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main()
{
int a,i=0;
a=0;
while(i<20)
}
(1)如果上述文件在同一个目录,请编写Makefile文件。
(2)如果按照下面的目录结构存放文件,请编写Makefile文件。
|---bin存放生成的可执行文件
|---obj存放.o文件
|---include存放display1.h和display2.h文件
|---src存放main.c、display1.c、display2.c和Makefile
(3)将内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从Flash存储器上读到RAM空间中。
(4)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
(5)调用内核。
3-3答:
1.数据结构file_operations
2.设备注册:驱动程序模块通过函数register_chrdev来完成内核的注册。
3.设备卸载:驱动程序模块通过函数unregister_chrdev来完成内核的卸载。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基础
1.3 嵌入式操作系统
基本概念 ——实时操作系统(RTOS) 实时操作系统是一段在嵌入式系统启动后首先执行的背景程序,用户的应用程序是运 行于RTOS之上的各个任务,RTOS根据各个任务的要求,进行资源(包括存储器、外设等) 管理、消息管理、任务调度、异常处理等工作。在RTOS支持的系统中, 每个任务均有一 个优先级,RTOS根据各个任务的优先级,动态地切换各个任务,保证对实时性的要求。
1.2 嵌入式处理器
1.2.1嵌入式系统分类 按表现形式分:(硬件范畴)
芯片级嵌入(含程序或算法的处理器) 模块级嵌入(系统中的某个核心模块) 系统级嵌入SOC(System on a chip) 按实时性要求分:(软件范畴) 非实时系统(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個人數字助理) 软实时系统(消费类产品) 硬实时系统(导引头等工业和军工系统)
是嵌入式软件的基本要求,软件固态存储,以提高速度。软件代码要求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实时性。
(5)嵌入式软件开发走向标准化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可以没有操作系统直接在芯片上运行。
5、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
工业 工控设备 智能仪表 汽车电子
军事国防 军事电子
嵌入式应用
网络设备
电子商务 网络
消费电子 信息家电 智能玩具 通信设备 移动存贮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基础
主要内容
嵌入式硬件平台 微处理器、存储器、I/O… ARM和XScale的指令系统和体系结构
嵌入式操作系统 特点、进程调度、存储管理… μC/OS, Linux的移植、设备驱动和应用开发
嵌入式应用开发 基于μC/OS, Linux, WinCE等
使用教材
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应用 熊茂华 杨震伦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学什么专业可以做嵌入式开发
大学学什么专业可以做嵌入式开发嵌入式开发是一个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背景。
因此,以下几个专业比较适合从事嵌入式开发:1、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学科之一,这个专业主要涉及到电路设计、电子数字技术、通信系统、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个专业中,能够获得丰富的电路设计与数字电路知识,以及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能力。
这些基础知识为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打下了重要基础。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嵌入式开发需要的基本学科,该专业主要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内容,以及在不同平台上的设备驱动及相关开发。
在这个专业中,可以学到如何优化代码,组织处理器,让它们与其他外设良好互联并有效地协作。
3、自动化:自动化专业会涉及到物理量测量、控制原理、传感技术、通信协议、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在该专业中,能够学习到各种控制原理,并熟悉自动化流程中所使用到的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使用方法和驱动,这些都是需要熟悉的硬件基本概念。
4、数学类: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数学原理及其推导。
这方面包括熟练的微积分,代数以及运用这些数学在自动化电路和编码等领域的应用。
总之,在选择专业时,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并根据嵌入式开发的特点,尽量选择具有上述背景和知识点的专业。
但无论选择哪个专业,都要注重通过个人项目与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嵌入式开发能力和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挑战。
嵌入式开发基础知识uart
嵌入式开发基础知识uart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之一。
它是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中。
UART接口主要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嵌入式系统中,各个硬件模块或外设通常需要与主控芯片进行数据交换,UART接口就是实现这种交换的桥梁。
它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将数据按位发送或接收,并且通过定时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UART接口通常由两个信号线组成:一个是传输线TX(Transmit),用于发送数据;另一个是接收线RX(Receive),用于接收数据。
这两个信号线通过电压的高低来表示数据的0和1,形成一种简单的二进制通信方式。
UART通信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意味着发送和接收双方的时钟不同步。
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UART接口需要在数据传输之前约定好一些参数,包括波特率(Baud Rate)、数据位数、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波特率是UART通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表示数据传输的速率。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波特率必须一致,否则数据将无法正确传输。
数据位数表示每个数据字节中的位数,通常为8位。
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常见的校验方式有奇偶校验和无校验。
停止位用于表示一个数据字节的结束,通常为1位。
在使用UART接口进行数据通信时,发送方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发送到传输线上,接收方根据约定好的参数对传输线上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
由于UART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所以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通常需要使用多个UART接口。
除了基本的数据传输功能,UART接口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如流控制。
流控制用于解决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数据传输速率不匹配的问题,常见的流控制方式有硬件流控和软件流控。
硬件流控是通过额外的信号线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常见的硬件流控信号有RTS(Request to Send)和CTS(Clear to Se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作为处理器核心,从而可缩短设计和验证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
多核处理器主要包括两类:同构多核处理器和异构多
核处理器。
同构多核处理器是集成多个相同的处理器核在一个芯片上,
这种处理器能很好地实现一个任务在不同处理器核上的并行 执行。
异构多核处理器是集成不同构架的处理器到一块芯片上,用
于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可以实现多个任务在不同处理器核 上的并行处理。
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 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目前主要 的嵌入式处理器类型有Am186/88、386EX、SC-400、 Power PC、68000、MIPS、ARM/StrongARM系列等
(4)多核处理器CMP(Chip multiprocessors)
在嵌入式系统中,异构多核处理器比同构多核处理器
应用更为广泛。如TI的OMAP系列、达芬奇系列, IBM的Cell系列处理器等。
(5)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SoC(System on Chip),就是把整个电子系统功能全 部集成到一块集成电路里面,SoC嵌入式系统微处理 器就是一种电路系统。
SoC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所具有的其他的好处可以分 为下列几点:
利用改变内部工作电压,降低芯片功耗。
减少芯片对外管脚数,简化制造过程。
减少外围驱动接口单元及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递,可 以加快微处理器数据处理的速度。
内嵌的线路可以避免外部电路板在信号传递时所造成 系统杂讯。
新的发展方向:SoC
(1)嵌入式微控制器
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典型代表是单片机,这种8位的 电子器件目前在嵌入式设备中仍然有着极其广泛的 应用。
单片机芯片内部集成ROM、RAM、总线、总线逻辑、 定时/计数器、看门狗、I/O、串行口、脉宽调制 (PWM)输出、A/D、D/A、Flash R0M、EEPROM等各种 必要功能和外设。
ASIC Core
Memory
Senso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Analog Functions
Embedded Processor Core
3.1.2 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
当前主流的几种嵌入式微处理器核:
1.ARM/StrongARM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公司是全球领先的16/ 32位RISC微处理器知识产权设计供应商。 ARM 公司通过转 让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RISC微处理器、外围和系统芯 片设计技术给合作伙伴,使他们能用这些技术来生产各具特色 的芯片。
典型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结构
Flash
RAM
电源 模块 时钟
最小系统
复位
3.1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
1.核心板
核心板也称最小系统,核心板主要由处理器、时钟、复位、 电源、存储等部分组成。
2.扩展板
扩展板主要由嵌入式系统的外设及接口组成,按照功能可分 为: 人机交互外设,如键盘、显示设备、触摸屏等。 常用外设及接口,如UART串口、SPI、I2C、A/D等。 其他专用设备,如网络控制器、CAN控制器、红外接口等。 按处理器集成与否可分为: CPU集成外设,此类外设在芯片生产时已经集成到处理器 上,不需要用户扩展。 扩展外设,该类外设是用户需要的但处理器上没有集成, 需要用户自己在硬件设计时进行扩展。
ARM7TDMI使用流水线以提高处理器指令的流动 速度。流水线允许几个操作同时进行,以及处理和存 储系统连续操作。
ARM7TDMI使用3级流水线,因此,指令的执行分 为3个阶段一取指、译码和执行。
当正常操作时,在执行一条指令期间,其后续的一 个指令进行译码,且第3条指令从存储器中取指令。
ARM芯片的特性
和功耗敏感的产品,它又分为应用于实时环境的 ARM7TDMI、ARM7TDMI-S,以及适用于开放平台 的ARM720T和适用于DSP运算及支持Java的 ARM7EJ等。
ARM7TDMI处理器是ARM7处理器系列成员之一,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32位高性能嵌入式RISC处理器。
ARM芯片的特性
(1)指令流水线
Cortex-R
Cortex-M
Cortex-M0、Cortex-M1、 Cortex-M3、Cortex-M4
面向控制领域应用
2. MIPS
MIPS是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 Stages(没有互锁管线阶段的微处理器)的缩写,是一种处 理器内核标准,它是由MIPS技术公司开发的。 MIPS技术公司 是一家设计制造高性能、高档次及嵌入式32位和64位处理器 的厂商,在RISC处理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MIPS公司设计RISC处理器始于80年代初;1986年推出 R2000处理器;1988年推出R3000处理器;1991年推出第一款64 位商用微处理器R4000之后,又陆续推出R8000(于1994年)、 Rl0000(于1996年)和R12000(于1997年)等型号。
低通信延迟:由于多个处理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且采用共享
Cache或者内存的方式,多线程的通信延迟会明显降低,这样也 对存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功耗:通过动态调节电压 /频率、负载优化分布等,可有效降低
CMP(Chip multiprocessors)功耗。
设计和验证周期短:微处理器厂商一般采用现有的成熟单核处理
嵌入式ICE-RT逻辑包含调试通信通道(DCC, Debug Communications Channel)。 DCC用于在 目标和宿主调试器之间传送信息。嵌入式ICE-RT逻 辑通过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 测试访问口 进行控制。 AM7TDMI有2个指令集:32位ARM指令集和16 位THUMB指令集。
MIPS
之后, MIPS公司的战略发生变化,把重点放在嵌入式系统 。1999年,MIPS公司发布MIPS 32和MIPS 64架构标准,为 未来MIPS处理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新的架构集成了原来所 有的MIPS指令集,并且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 MIPS公司 陆续开发了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处理器内核(core)MIPS 324Kc与高性能微位处理器内核MIPS 645Kc。2000年, MIPS公司发布了针对MIPS 324Kc的新版本以及未来64位 MIPS 6420Kc处理器内核。
3.1.1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控制、辅 助系统运行的硬件单元。范围极其广阔,从最初的4 位处理器,目前仍在大规模应用的8位单片机,到最 新的受到广泛青睐的32位,64位嵌入式CPU。嵌入 式处理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嵌入式微控制器 (2)嵌入式DSP处理器 (3)嵌入式微处理器 (4)多核处理器 (5)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多核处理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控制逻辑简单:相对超标量微处理器结构和超长指令字结构而言
,单芯片多处理器结构的控制逻辑复杂性要明显低很多。
高主频:由于单芯片多处理器结构的控制逻辑相对简单,包含极
少的全局信号,因此线延迟对其影响比较小,因此,在同等工艺 条件下,单芯片多处理器的硬件实现要获得比超标量微处理器和 超长指令字微处理器更高的工作频率。
它结合了许多功能区块,将功能做在一个芯片上, 像是ARM RISC、MIPS RISC、DSP或是其他的微处理 器核心,加上通信的接口单元,像是通用串行端口 (USB)、TCP/IP通信单元、GPRS通信接口、GSM通 信接口、IEEE1394、蓝牙模块接口等等,这些单元 以往都是依照各单元的功能做成一个个独立的处理 芯片。
ARM7TDMI有4种存储周期的基本类型:空闲周期 、非顺序周期、顺序周期和协处理器寄存器传送周期 。
ARM芯片的特性
(4)嵌入式ICE-RT逻辑
嵌入式ICE-RT逻辑为ARM7TDMI核提供了集成 的在片调试(In-Circuit Emulator)支持。可以使用嵌 入式ICE-RT逻辑来编写断点或观察断点出现的条件 。
也可以采用FPGA来实现SoC功能
由于SoC往往是专用的,所以大部分都不为用户所 知,如 Philips的Smart XA。Siemens的TriCore, Motorola的M-Core,某些ARM系列器件,Echelon和 Motorola联合研制的Neuron (神经元)芯片等。
SoC芯片也将在声音、图像、影视、网络及系统逻 辑等应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嵌入式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小,从 而使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
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微控制器 的片上外设资源一般比较丰富,适合于控制,因此 称为微控制器。
(2)嵌入式DSP处理器
DSP处理器是专门用于信号处理方面的处理器,其在 系统结构和指令算法方面进行了特殊设计,在数字 滤波、FFT、频谱分析等各种仪器上DSP获得了大规 模的应用。 DSP的理论算法在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专门 的DSP处理器还未出现,所以这种理论算法只能通过 MPU等由分立元件实现。 1982年世界上诞生了首枚 DSP芯片。在语音合成和编码解码器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 DSP的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应用领域也从上 述范围扩大到了通信和计算机方面。 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嵌入式DSP处理器是TI的 TMS320C2000/C5000系列,另外如Intel的MCS-296和 Siemens的TriCore也有各自的应用范围。
ARM
基于ARM处理器核的典型产品如下:
处理器内核分类 具体的处理器IP核 Embedded ARM7TDMI、ARM946E-S、 Core ARM926EJ-S Application Core Secure Core Cortex-A 应用市场 无线、网络应用、汽车电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