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信心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自信心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提出: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位置。尽管人们总是不断地探索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但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以课本、教室、教师、考试为中心,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态消极,缺乏自信、讨厌学习、心理脆弱、无所事事,他们的精神与能力同社会的需要相距甚远,我校目前面临的是所处的地理环境不佳,导致生源不尽人意;也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剥夺学生自我教育的权利,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特长发展,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难度,因此,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阻碍学生发展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积极适应现代生活的健全人格的理念,大胆探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模式。为此,我们提出《小学生自信心教育研究》课题,进行实践,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

二、课题的涵义及研究价值。

自信心,通常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或事业)、前途、以及对自己人格充满信心的积极心态和人格特征。

自信心,就其主体而言,包括个体的自信心和群体的自信心。

个体的自信心与所处群体的自信心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人的自信心又总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为学习自信心、社会适应自信心、工作自信心体育运动自信心、艺术活动自信心、人格自信心等等。其核心是人格自信心,即主体对自己人格品质、能力、发展趋向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而人格自信心一方面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交往、工作等方面自信心的不断确定过程中积淀而成。

自信心总是建立在主体积极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具有自信心的人,经常保持有积极乐观的情绪,有自己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对自己能力有较正确的估计,能积极采取行动,不怕困难挫折;喜欢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能关心他人和与人合作,善于自我调整和利用环境;有更高的抱负水平,并相信事在人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又具备谦逊的品质。因而,自信心又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最为深刻、持久的精神动力。

自信心教育,一般指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信心的教育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模式。它是在成功激励原理、人际协同原理、自我体验原理、情景暗示原理指导下进行的。由于自信心是一个人(或群体)人格心理素质的核心因素,它与个体(或群体)的知识、经验、能力、性格、情感体验、价值观、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因此,在自信心教育培养过程中,必然依赖于和促进着整个心理素质的发展。同时,在学校情景中,学生自信心的教育培养又需要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生活过程来实现。因而,自信心教育必然涉及到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自信心教育是以现代人格发

展和潜能开发的主体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信心为主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生活过程诸要素加以整体优化。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励学生主体意志,培养、发展学生自信心的教育过程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素质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建构,并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较为和谐主动的发展。

研究自信心教育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益;有利于形成我校在素质教育中的特色;有利于尝试点亮孩子灵感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理论假说。

1、根据主体性教育的理论,自信心是人主体性的核心,培养自信心可促进人主体性发展。

2、根据开发人的潜能的理论,自信心是个体(或群体)发展的深层动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身心素质潜能,促进其积极人格的建构。

3、根据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理论,在学校教育中,如果以培养、发展学生自信心为核心,并以这一教育原则为指导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和生活过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促使学生积极人格及各方面素质都得以主动和谐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

1、初步构建我校自信心教育的实践操作方法,丰富自信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通过实施自信心教育,努力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

们积极的参与意识、积极的自我心态,奠定他们健全的人格基础,使他们各方面潜能得到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促使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得到主动、协调、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促使全校教师都参与“自信心教育研究”的实践,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做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做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做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做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同行者,增强教科研能力,培养教育改革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信心教育。

1、教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习潜能、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现代教学观。面向全体学生,明确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2、根据自信心教育的基本原理,自信心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应为:

⑴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目标,激发学习需要。⑵组织学生全身心投

入自主学习活动。例如:通过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增强学生自信心。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加以指导和引导,对学习成绩作正确评价。⑷通过鼓励性评价反馈,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和自信的体验,在探索和成功中发展自信。⑸引导、培养学生质疑的

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3、根据各学科不同特点,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方法,提高感染力。开展各学科自信心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经验总结,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自信心教学方式。

(二) 自信心教育的班级管理。

1、调查分析目前班级管理中有哪些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信心的因素。

2、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能学好的、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积极人格为核心的班级管理理念,理清培养班集体自信心的基本实施思路。

3、确立集体努力目标,把学生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结合起来,组织各种达成目标的集体共同活动。

4、组织干部轮班制,通过推荐、自荐、竞选班干部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集体自我管理,营造集体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氛围。

5、创设自信心教育的学校、班级环境,创设集体成功情景,关心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与自信。

(三) 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自信心教育。

1、根据少年儿童年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外活动,兴趣组活动,重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从中确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理念。

2、精心组织活动过程,使学生乐于参与,得到能力锻炼,获得自信的体验。

3、充分利用学校物质环境,如墙面、橱窗、标语、广播等,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