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开放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教学观念——“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整体构想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标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

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广泛的范畴,涵盖了多种文学形式和风格,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文学基础等因素,合理选择文学作品,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余华的《活着》等,通过这些作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深度,引导学生对文学的全面理解。

其次,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

传统的文学教学往往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来理解文学作品。

可以通过讨论、演讲、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文学世界中来。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现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文学作品呈现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作品背景、作者生平、文学批评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最后,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和灵活。

传统的文学评价往往以答题形式为主,这种形式虽然能够考察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但是也存在着单一和僵化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开放性评价方式,如作品创作、阅读心得、文学评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评价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注重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热爱和理解,促进文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3. 掌握阅读、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3. 阅读、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文学作品的片段等方式进行。

2. 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15分钟)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义勇军进行曲》,茅盾的《子夜》,余华的《活着》等。

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或讲解的方式进行。

3. 阅读、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5分钟)3.1 阅读方法和技巧介绍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先整体把握文本,然后逐段读、逐句读、逐字读,注意理解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和修辞手法等。

3.2 分析方法和技巧介绍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3 评价方法和技巧介绍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4. 案例分析和讨论(30分钟)选择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可以选择一篇短篇小说或散文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5.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写一篇作品评论。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 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2.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3. 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质量和水平。

现当代文学是个整体(分合,发展轨迹,变化)

现当代文学是个整体(分合,发展轨迹,变化)
早先的多种现代文学史,曾经以社会政治时段划分,有的甚至以党史和军史时段来划分,比如按照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这么一路排下来的叙述方法,就与社会政治史或“阶级斗争史”完全重叠合一。而且,多少年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被分成两个概念,两种型态,两门课程,并作为两种截然不同背景下的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学史来讲述。在这里,社会政治背景的不同,不同政治背景下文化语境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下文艺思想的分野和交锋,被过分地夸张出来。这种述史方式,颇多二元对立的思维和非此即彼的两分哲学理念,从根本上说,它受到太多社会学方法、阶级分析法、政治决定论的影响,以至造成了对文学本身规律性的遮蔽。回头来看,这种方法对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么不伦不类!在特定历史语境下,这曾是惟一的治史方法。然而,文学的内在规律是不会断裂的,随着外力的减压,内在的关联性和深刻的延展性就自然地浮出水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会政治决定论式的文学史叙述方法逐渐消解之后,当某些曾经非常显赫的外在因素日渐淡出之后,我们看到,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由于文学内在规律的贯通性,“分”的因素在逐渐淡化,“合”的因素在逐渐凸显,相互的融通之点越来越多,它们开始自在地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并继续演进着。
出于同样原因,本文学史也认同“当代文学”的起点,是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期,具体是以同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为期,因为它揭开了当代文学的帷幕,具有明显的标志性。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毕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划时代大裂变,比喻为“翻天覆地”,并不为过。即使今天,作为界碑,分水岭,依然鲜明。在文学上,当时确立了以毛泽东《讲话》精神为主体的价值座标,它在思想,题材,语言,风格,人物谱系,以及作家队伍,出版方式上,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与前三十年明显区别开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设计理解当代文学思潮与创新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设计理解当代文学思潮与创新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设计理解当代文学思潮与创新形式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及其发展思潮、创新形式的学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文学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理解当代文学思潮与创新形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设计现当代文学教学,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当代文学的思潮和创新形式。

一、背景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涵盖了自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文学的思想和艺术形式的变化。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向学生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让他们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和创新形式。

二、启发学生思考当代文学思潮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潮和主题。

例如,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社会问题、人文关怀等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作品背后表达的当代社会思潮。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与作家的作品对话,让他们表达自己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除了理解当代文学思潮外,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

例如,通过学习不同文学理论,如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结构、主题等内容,进而理解作品的独特之处。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评论活动,让他们用批评的眼光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四、关注当代文学的创新形式在设计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学作品的思潮,还要关注创新的文学形式。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学、微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逐渐兴起。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这些新形式的作品,让他们了解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变革。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五、课堂教学实践在进行现当代文学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当代文学思潮和创新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初探的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初探的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初探的论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初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上一直以来,其教学模式大都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授课为目的。

教师讲学生听,二者严重脱节。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考的机会,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

而教师难以兼顾课堂上学生的状态。

上课时学生不认真听讲,不记笔记,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设计教学计划互动式探究教学,首要一步是做好统筹安排,提前制订计划,师生心中有数。

例如,我设计现代文学课程上半学年的教学计划,互动的重要项目有:鲁迅《阿q正传》教师多媒体讲演示范;《伤逝》讨论课;世纪末鲁迅论争,分角色正反辩论;现代自由体白话诗、新格律诗与象征主义诗歌朗诵和多媒体鉴赏;《骆驼祥子》小说与电影中祥子与虎妞形象比较讨论等等。

教学设计重在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

二、授课内容“少而精”,实现师生互动在有限的学时内,在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讲课内容就必须“少而精”。

在我校所有老师的课堂上,最后十五分钟都是“预习指导”环节,这看似简单的十五分钟,其实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为要做好预习指导,教师必须有较长时间的教学准备过程,要博览群书和研究探索,自己掌握的知识必须丰富、充实,接着,在大量准备的基础上,要把最精髓、最重要的知识“点”出来,让学生去学习、学思考。

好的预习指导是好的课堂的开始,好的预习指导马上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萧红《小城三月》的时候,在介绍了萧红的身世和萧红小说的特点后,我对学生说:“我看《小城三月》的时候想到了《楚辞》中的这两句诗‘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念君兮君不知’,有人说这是一种很有东方韵味的爱情,同学们课下认真研读小说,请下节课谈谈你是怎样看待翠姨和她的爱情的?”,这个问题立即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果然在下次的课堂上同学们表现的很热烈,很多同学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这大概就是成功的预习指导吧。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一点思考为标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从中发现作家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尝试写作和创作,从中发掘自己的文学才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学的历史和传统,让他们对中国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当代社会和时事问题,使他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和思考现实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参
与到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中,通过与外国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只有通过这样全面的教学方法,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文学人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方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方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特点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4.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批评和研究三、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批评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研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经典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2.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文学作品和研究资料供学生使用。

3.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文学讲座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课程实施1.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需求,将课程分为多个模块进行教学。

2. 课时安排:每周安排2-3节课时进行教学,每节课时为45分钟。

3.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阅读分析、写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七、课程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7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7

华锐学院中文系系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两门课程之一。

学校对我系的重点课程的建设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诸多相应措施,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目标责任管理,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本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想和基本做法简单介绍如下:一、课程目标(1)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对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阶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正确认识,通过文学史的教学,力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2)通过文学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写出符合学位要求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二、课程定位与学习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所有师范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其对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熟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中文师范教育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赏析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作为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同时体现师范特色和人文特色。

本课程教学要做好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充分的了解和较全面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专业技能的培养等工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学设计》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学设计》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掌握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3.培养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方法的掌握。

2.难点:独立开展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一位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激发学生兴趣。

2.现当代文学发展概述
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3.专题研究方法讲解
(1)确定研究主题。

(2)收集资料。

(3)分析研究。

(4)撰写论文。

4.实例分析
以一个现当代文学专题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5.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确定研究主题,进行讨论。

6.研究实践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开展专题研究。

7.分享交流
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互相交流。

8.总结归纳
总结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的要点和方法。

9.作业布置
选择一个现当代文学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写成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事件、作家和作品。

2. 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思维。

教学内容: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时期划分和主要代表作家。

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事件和背景。

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4.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2. 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3. 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2. 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批评思维。

教学方法:1. 前导导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时期划分、主要代表作家、重要事件和背景等内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读和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和风格特点,并归纳总结。

4.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展示他们的研读成果,包括主题和风格分析,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5.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并培养其文学批评思维。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2.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材料。

3. 课外阅读资源:相关的文学评论、研究资料等。

评估方式:1. 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主题和风格的分析能力。

2. 个人写作评估:要求学生选择一位中国现当代作家或作品,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并发表个人观点。

拓展活动:1. 邀请文学专家或作家进行讲座或座谈,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学展览或演出,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欣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是指以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为主要研
究内容,构建的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文学史: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品、代
表作家以及文学思潮。

2. 现代汉语文学: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重
点介绍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创作特点、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等。

3. 文学批评: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以及批
评家的代表作品和思想,让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4. 文学理论:介绍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以及代表性理论家和其著作,让学生了解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5. 文学与社会: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文学对社会的反
映和批判,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6. 文学翻译:介绍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家的
代表作品和思想,让学生了解翻译对文学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7. 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包括写作技巧、文学创
意和创作思路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创作的过程。

以上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现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培养文学批评和创作的能力和素养。

- 1 -。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通过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他们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评估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

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并培养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局限性、提出与实践、实践效果评估、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十分丰富多彩,包括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作者,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涵盖了各种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文学作品。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也受到了网络文学、影视剧等新媒体形式的影响,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还包括了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是多元化、开放的,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契机。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传统的文学教育模式注重对经典作品的传授和背诵,缺乏对现当代文学的深入探讨和分析,使得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当代文学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对现当代文学不够了解,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缺乏兴趣和认识,难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现当代文学的题材和形式多样,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而目前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普遍偏弱。

初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教学策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有效地传授和教授这些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教学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教授这些经典作品有助于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们扩大文学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感。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通过教授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

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引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内心产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艺术魅力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情。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来生动地展示作品的情境和艺术形象,营造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文学鉴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体会。

现当代文学概论教案

现当代文学概论教案

现当代文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3. 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定义、区别与联系。

2. 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新文学运动、社会主义文学、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

3. 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乡土文学等。

4. 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贾平凹等。

5.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分析:以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等为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展开讨论。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讲解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3. 第三课时: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4. 第四课时:讨论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现当代文学的题目,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等。

2. 参考书籍: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集。

3. 网络资源:相关文学网站、博客、论坛等。

4. 影视资料: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2. 教学难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的分析。

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

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

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历史的沧桑,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寄托。

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行讨论,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领略其中的精髓,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造力。

一、选材与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经典文学作品非常重要。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文化背景和教学需求,选择与学生所学知识、能力水平相适应的作品。

要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要注重多元化的选材,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培养综合阅读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阅读、讨论和参与分享,拓展阅读空间和交流视野。

同时结合线下实地教学,可以带学生去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亲身感受。

二、阅读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

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文学风格入手,探究作品的深层内涵和精神内核。

要引导学生注重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从作品中领悟人生哲理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思考,鼓励他们进行批评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三、欣赏与鉴赏通过教学,要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要引导学生注重作品的语言艺术和叙事结构,帮助学生感受文学的音乐性和韵律美,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

要多角度地进行作品解读和比较鉴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不同作品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对文学创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四、实践与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深入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和魄力。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构想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构想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构想作者:隋爱国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4期自20世纪90年代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虽然有人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层面为之开出了不少的药方,却依然难以打破其困境。

为此,笔者认为,现当代文学教学不妨从“生存”出发重新设计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理念与思路。

一虽然在以前,现当代文学曾经在高校诸多学科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从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嬗变,现当代文学教学已经而且正在遭遇重大的挑战。

其一、教学空间遭到大幅度挤压。

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为了生存,高校既要满足党和政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又要应对市场的残酷竞争,不得不大量增加了与之相关的课程,从而导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量大比例地降低。

如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史从144个学时减至当前的72学时,课时量整整压缩了一半。

当代文学的遭遇与现代文学相似,在此不赘。

课时减少的幅度这么大,却要完成同样多的教学任务,对于教师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二、现当代文学日遭冷落,热度越来越低。

学生的兴趣逐渐转向流行歌曲、电子游戏等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对其兴趣越来越小;同时,为应对逐渐加大的就业压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计算机、英语等应用性学科上,所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少。

其三、时代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的残酷竞争,现当代文学教学必须围绕着“市场”转,将学生的就业放在第一位,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在消费文化泛滥的语境中,作为人文氛围最为浓厚、最富有探索性、最需要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价值支持与思想动力的文化中心的大学,时代更需要它为社会提供一个境界高远、意趣高雅、能够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做出表率、引领时代扬帆远航的“精英群体”。

现当代文学作为人文学科,自然更应该加入其中,将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的优化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

可见,时代对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要求是复式的,比以前更高,也更为实际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历史进程和文学形态,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文化演进、思想观念等密切相关。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现当代文化的精华,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是当前文学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品种繁多,对于学生来说,准确地把握其价值和内涵并不容易。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需要采取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

1. 文学名著深度阅读:开展文学名著深度阅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当代文学名著,如《钢琴课》、《围城》、《红高粱家族》、《红楼梦》等,通过深度阅读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2.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也是现在文学教育中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电子设备,教师可以播放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等教育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

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形式,更加灵活地组织教育过程,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 分组讨论:现代文学教育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分组讨论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就文学名著的内容、结构、艺术特征及其与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反思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文学教育以古典文学为主,教育方式主要以传统的讲授为主。

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了解古典文学的经典著作,但是缺乏实际的实践体验,难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需要对传统的文学教育方式进行反思,适当改变教育方式。

浅谈现当代文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现当代文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现当代文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浅谈现当代文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来说,开放性课堂教学从三个维度上进行:即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空间由封闭到开放到融合,教材的知识空间与学生的经验空间由封闭到开放到融合,课堂的学习空间与学生课外的生活空间由封闭到开放到融合。

现代文学部分,我们主要采取课堂讲评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堂课先将一些要重点阅读的篇目列给学生。

要求学生找到相关书籍,并开始阅读。

教师先主讲每个阶段的文学史概况、代表作家和作品并以专题形式进行。

每个专题进行之前,先布置具体的阅读篇目,并提出问题,交给学生思考,然后教师精讲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现代文学时期有成就的作家很多,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具体授课过程中,要针对不同作家的情况进行教学。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抓住每个作家的独特之处;再有,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所以课内教学只能尽量讲重点,多讲启发性的东西和拓展性强的东西,以便学生课后自学;尽量做到即使学生课前不读作品,但通过教师讲解之后,课后有兴趣去阅读;最后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建议并鼓励他们开设专业化的博客、空间,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写下来,或者将搜索到的资料整理收集到博客里,要求他们每天保持一个写的状态,也是培养专业感觉,让他们通过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拓展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

而当代文学部分的教学,我们则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专题式教学方式,由每个学生负责一个专题的讲课。

首先是准备阶段。

教师提出要求:第一,反复精读原作,得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第二,全面了解该作家生平及其创作情况;第三,查阅有关该作家或作品的一些重要评论文章;第四,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及网友评论。

所有这几项工作,都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

然后学生写好电子讲稿,发送给教师。

讲稿要求包括以下内容:作者生平及创作简介;专题涉及的相关文学思潮和运动、现象介绍和评价;代表作故事梗概及作品分析评论,评论又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关德
( 集关大学文学院,福建 厦 门 3 12 ) 6 0 1 ‘
[ 摘要] 14 80年西方 的入侵标 志着中国新文学 的开始。14 80年 既是封 闭的 、完善的 、僵化 的古典文学 的 终结 ,又是 开放 的、杂乱 的、新生的现代文学的开始 。中国文学根据 现代意识 与传统意识 的对立 ,从第 一个 层面上可分为古 典文学 、现代文学两大文学系统。由此 ,广义上 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从 14 80年 的中 国文 化背景说起 ,而中国现代 文学 的下 限至今仍是一个未定的开放的文学格局 。 [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文学史 ;教学观
鸦片战争 中国的战败 , 《 南京条约》 的签定 , 强烈地 刺激 了 中国的文化 思想界 ,也 暴露 了老大帝
国在经 济 、技 术 ,尤其是 军事 上 的落后 。于是 ,中 国最早 接触 到西方 新 的文 化思 潮 的南 方先 进 的知识 分子 ,开始 把视野 转 向了西方 。龚 自珍 、魏源 、林
以后 ,中国社会 就在 一种 屈辱 的状态下 被迫 向世界
然而 ,客观上 由于中国严重 的落后状态 , 不可能使
国力在 短期 内迅速 地改变 。 主观上说 ,由于洋务运 动发起 者 们 采 用 的是 “ 中体 西 用 ” 的 文 化 模 式 , 从 而 大大 限制 了他 们所 能取得 的实绩 。尤 其是一 场
第 1 O卷 第 3期 20 09年 7月
集 美 大 学 学 报
J u a f i i ie st o r l me v r i n oJ Un y
V 1 1 N . o .0 O3
J 12 0 u. 0 9
确 立 开 放 的 中 国近现 代 文 学史 教 学 观念
“ 中国现 当代 文 学” 教 学 的整体 构 想
历 史 背景
林 毓 生 在 《中 国 意 识 的 危 机 》 一 书 中说 道 :
“ 十世纪 中 国思想 史 的 最显 著特 征 之 一 ,是对 中 二
如 下 四个 历史 阶段 的三种 文化思想 的演 替 : 其一 ,是 以经济 改革 为 中心 的洋务 运动 。
国传 统文化 遗产 的坚 决地全 盘否定 的态 度 的出现 与 持续 。 … 认 为: “ ” 五四运动 中的激烈 的反传统 主 义 ,正如 过去 一百 四十年 中国历史 中知识界 所 出现 的很 多其 他现 象一样 ,其 所 以产生 ,是 因为有一个 重 要 的事 实背 景 ,即西 方 文 明 的人 侵 。 【l 方 的 ”l 西 J 经 济入侵 和文 化入侵 改 变 了中国封建 社会 的 自循 环
关头 ,中国 知识 界 迫 切 需 要 做 出 文化 的 回应 与 抉
其二 ,是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维新运动和辛亥
革命 运动 。
洋务运动的失败 ,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救亡
[ 收稿 日期 ]2 0 0 0 8— 7—0 8 [ 作者简介 ]罗关德 (99 ) 15一 ,男 ,浙江上虞人 ,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 向为 中国现 当代文学 。
第 3期
罗关德 :确立开放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教学观念
6 9
图存 的深入思 考 ,使 他们 把视 点转 向 了政治体 制 的
改 革方 面 。客 观上看 ,由于洋 务运 动 的推进 ,扩 大
着 深厚 的传 统 国学积 淀 的知 识分 子 ,面对 特殊 的历 史 国情 ,尤 其是 面对 西方强 势文 化 的侵袭 ,毅然 背 弃 传统 文化 ,以彻底 的反叛 精神 进行 文化创 新 。这 实 在也 是一 种 悲壮和 历史 的无奈选 择 。 当时 ,那 些 在 今 天看来 似乎更 加 理智 、清醒 的文 化观念 ,像 所 谓的 “ 中学 为体 ,西 学为 用 ” 等 ,虽 然 不 乏 公允 、 平 正 ,然而 对 当 时痼 疾 深 重 的 中 国社 会 却 于 事 无
2 0世 纪 以降 中国社会 的诸 种 问题 ,探 讨 2 O世 纪 和
动”形成 了高潮 ,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等一
大批 掌握 军政 大权 的知 识 分子 是 其 代 表 。一 时 间 , 工 业救 国 、商 业 救 国 、教 育 救 国等 口号 沸 沸扬 扬 。
2 世 纪 中 国 的文 学 ,乃 至 于探 讨 中 国 近现 代 文 学 1 的历史 分期 ,都 不能 忽略西 方文 化 的因素 。 从 中国近代 历 史 的演 变 过程 上 看 , 自 14 80年
了中 国知识分 子 的视 野 。随着 工商业 的发展 ,西方 的意识形 态也 逐渐得 以渗 透 。中 国的知识 分子 在接 受 西方 的科 学 、技术 的 同时 ,在文化 层 面上也 越来 越认 同于西方 的 民主 制度 ,从 而意识 到封 建专 制对 社会 发展 的严重 制约 。于是 ,以政 治启 蒙为核 心 的 维新 主义 成为一 种新 的文化 思 潮 。代 表人 物有康 有
பைடு நூலகம்
开放 了 。外 国资本 主义用 大炮 打开 了中 国闭关 自守 的国门 ,把 中国引 向 了半 封建半 殖 民地 的社 会 。西
甲午海战 ,彻底粉碎了洋务派虚设的梦想 ,使得一
场声势浩大的器物革命运动也随之破产了。
方资本主义 的 “ 明”人侵 ,亦使 中华 民族 固有 文 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面对这一特定 的历史转折
则徐等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其着眼点主 要在 于发 展军工业 ,制 炮造 船等 。受林则 徐等先 觉
的知识分 子 的影 响 ,到 1 纪 6 9世 O年 代 , “ 洋务 运
模式,并使 中国传统 的思想文 化遭遇到空前的挑
战 。从 而改变 了中 国社 会 的既定模 式 ,把 中国社 会 引 向了西方化 ,或 者说 现代化 的道 路 。因此 ,探 讨
[ 中图分 类号]G 2 47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 号】17 69 (09 3— 0 8— 5 6 1— 4 3 20 )0 0 6 0

中 国 近 现 代 文 学 发 生 的 政 治
择 ,以适应 形 势 ,救 亡 图存 。从 鸦 片 战争 到 “ 五
四” 新文 化 运 动 ,中 国知 识 界 的文 化 思 想 经 历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