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种业体系顶层设计时代(迫待)到来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我国种业发展,提升种业品质和效益,建立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制定了《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种业体系建设
通过加强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种业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化的种业体系,推动种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二、种业品种改良
通过品种改良和优选,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品种适应性和抗逆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效益的种子。
三、种业生产管理
通过建立现代化种业生产管理体系,规范种业生产和流通环节,提高种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全球种业合作,提高中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种业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种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种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为种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种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高效率的服务,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推动种业健康发展。
六、种业技术推广
通过加强种业技术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增收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该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种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
同时,也将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湖南省种业振兴现状问题及对策
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7卷第11期Vol.17No112023年6月Jun.202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
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后,“十四五”规划再次聚焦种业,要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对种质资源保护、种业科技自主创新等作出了全面部署。
当下,我国在种质基础方面存在核心种源受制于人的隐患,现代生物育种和智能育种等技术存在“卡脖子”风险。
湖南省作为种业大省,在种业研发、生产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在种业振兴行动中理应奋勇争先。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种业发展比较优势和困境的基础上,探讨湖南省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实现路径,为全国种业振兴提供湖南力量。
1发展优势1.1种质资源丰富湖南省是农作物种质资源大省,其牢牢把控种质资源这枚农业“芯片”。
1)湖南省建有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中心、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已收集保存全球59个国家(地区)和我国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3万余份,预计到2035年,全库将收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0万份以上,建成最重要的国家种质资源战略支撑库和地方种质资源创新应用库。
2)湖南省拥有全球资源数量第一的辣椒种质库和首个油茶国家级资源库、油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杨树国家种质资源库,以及国家级地方猪资源场5个。
此外,相较于其他省份,湖南省独特的水稻种质资源优势也构成了其推动种业振兴的比较优势。
1.2种业创新平台云集长沙市“种业硅谷”囊括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30多家科研院所。
作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的标志性工程——岳麓山实验室,计划组建一批功能研究部、公共创新平台、品种创制中心,打造集聚3000人以上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成为支撑我国种业振兴的核心战略科技力量[1]。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对策建议作者:徐凌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2期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多次强调,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生物育种,是指利用分子育种、合成生物、细胞工程育种、胚胎工程育种等一系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深度挖掘利用生物基因资源,培育、生产和应用性能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種。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生物育种产业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对于显著提升育种效率、破除欧美对我国技术垄断、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打赢我国种业翻身仗意义重大。
一、生物育种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一)生物育种是支撑未来现代种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核心是生物育种技术的竞争。
其基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理论,通过先进生物技术应用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有利于克服传统常规育种大多依赖育种家经验,育种效率低、精准度差、育种周期长的不利因素,显著提升育种产品在成本、价格、品质等方面的竞争力。
抢占生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生物育种是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生物育种技术则是发展现代种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支撑。
从现状来看,国内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生物育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灾害损失,培育优质、高营养、高产、稳产、多抗、便于机械化管理的农作物新品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
走近生物经济时代
CURRENT EVENTS 中等城市核心期刊·封面故事·责任编辑丨何玉梅 潘义军走近生物经济时代顶层设计擘画行业发展蓝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
生物经济是指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来生产食品、能源、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
它涵盖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众多领域,是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生物领域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整理报道丨■ 佳雨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为紧紧抓住发展的脉搏,一份“十四五”生物经济顶层规划呼之欲出。
对此,权威专家表示,生物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随着多元化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的进入,新一代生物经济将茁壮成长,万亿级别市场有望快速发展。
甚至有机构预计,未来生物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40万亿元,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来看,2013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已达10万亿元,占当时GDP的近10%,因此,对生物经济进行顶层规划,是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大家都熟知的青蒿素,实现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都已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创新持续活跃。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01•【文号】农办议〔2024〕74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74号楼向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拓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精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对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进行了部署安排,重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任务和建设内容。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
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益农信息社46.8万个,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过10.8亿次。
三是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以“全农码”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农户、承包地块、宅基地宗地等对象赋码。
建设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绘制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可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使用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
目前,粮、棉、油、糖、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具体任务安排。
农业现代化的种业强国之路
尽/ 在 /大 / 观
2 0 1 4年 第 7期
一1 3—
农 家 参 谋 ・ 种 业 大 观
栏 目 编 辑戴 惜 春
= 种- - 业 管 理
品种 的 突 破 创 新 。 为 建 设 种 业 强 国储 备 了 核 受风餐露 宿之苦 ,对水 稻制种 醉心痴迷 旁若无 物; 他无私奉献 , 凭 一 己之 力 带 出 了 6 0 0 0多 人 的 心 资 源
业, 企业是现代 种业发展 的主体 , 开启 了现代种 场竞争 , 核心是企业 间的竞争 。种业发展只有牢
业发展的新征程 ; 2 0 1 2 年, 国务 院 办公 厅 印 发《 全 牢 把 握 这 个 主 旨 , 建 设 种 业 强 国 的实 现 路 径 才 不
国现 代农 作物种业发展规 划( 2 0 1 2 — 2 0 2 0 ) 》 , 规划 会 偏 移 。
一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 我 国现 代 种 业 的制 度 蓝 1 9 9 7年 , 丰 乐 种业 股 份 公 司成 为 种业 第一 家上 市
图更 清 晰 , 建 设 种 业 强 国 的 方 向更 明 确 , 种 业 改 企 业 ; 2 0 0 5年 ,北 京 奥 瑞 金 种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成 革 的“ 顶层设计” 更科学 , 种 业 发 展 政 策 措 施 更 细 为 国 内首 家 在 美 国上 市 的农 业 生 物 技 术 企 业 , 中
因, 是决定性 因素 。 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 走中 建设 种 业强 国 的 目标 。 国特色集 约型 、 内涵 式农业 现代化道路 , 核心 在
种业。
市场管理更加有力。目前 , 国家 、 省、 市、 县四 级种子行业管理机构 2 6 4 2 个 ,部级种子 质量检
我国种业的改革历程及发展对策
我国种业的改革历程及发展对策许佳莹,王君波,郭金梁(七台河市种子管理处,黑龙江七台河154600)种子是农业再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发展之源泉[1]。
建国以来,我国种业的发展经历了计划体制阶段、经营双轨制阶段、种子产业化阶段、种子市场化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
自2000年《种子法》的颁布和2001年我国加人W TO以来,我国种业的发展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种业虽然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化市场中,仍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农业需求,尤其是跨国种业巨头的涌人对我国种业发展有很大的冲 击,特别是近几年逐渐渗人我国的种子行业,有兼并我国种子龙头企业的趋势,从而对我国种业的发展造成潜在的威胁。
1我国种业改革发展的历程a. 计划体制阶段。
从1949〜1978年间,我国种业企业处于计划体制阶段。
此阶段全国各级农业部门都成立种子管理机构,实行行政、技术两位一体的种子管理模式。
1950年农业部召开农业技术会议并制定了 《粮食作物良种普及计划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定了品种选育就地繁殖就地推广,在农村实行家家种田,户户留种,此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出现的问题。
1958年,中央政府召开全国种子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依靠农民进行“自繁”、“自选”、“自留”、“自用”并辅助必要调剂的“四化一辅”种子工作方针,实行种子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种子机构承担技术服务、行政管理、种子经营的任务,解决了农业对良种需求的问题。
b. 经营双轨制阶段。
1978年上半年,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建立种子公司,在健全育种体系,继续实行种子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同时提出“种子生产专业化”、“品种布局区域化”、“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并以县为基本单位统一组织供种的“四化一供”种子工作方针,此方针促进了当时我国种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为种子产业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c. 种子产业化阶段。
此阶段又称“种子工程”阶段,1995年9月国务院在天津召开全国种子工作会会议启动了“种子工程”,将种子公司与种子管理机构分开,把种子公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并实行育繁推销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这一时期大大减少了新品种更新换代的周期并造就了一批大规模的种子企业。
最新版精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继续教育公需课2021年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1年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一方面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
o 农业制造性服务业o 农业生产性制造业o 农业服务性生产业o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正确答案: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答案解析:D2.多选题:共 10题,每题 2分,合计 20分3.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就一定要坚持()o 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o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牧草,合理利用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闲田拓展饲草发展空间o 统筹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稳定黄豆、小麦生产,确保一定的自给水平o 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西北地区种植覆盖率o 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发展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和深远海养殖,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正确答案: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优质饲料牧草,合理利用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闲田拓展饲草发展空间,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发展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和深远海养殖,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答案解析:ABE4.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有()。
o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o 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o 从国家需要出发,咬定青山不放松o 不断地创新,促进成果的转化o 适应变化,捕捉机会正确答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从国家需要出发,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地创新,促进成果的转化,适应变化,捕捉机会答案解析:ABCDE5.《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的基本原则包括()o 促进惠普均等o 坚持需求导向o 创新体制机制o 坚持对外开放o 坚持统筹推进正确答案:促进惠普均等,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筹推进答案解析:ABCE6.本讲提到,职称制度改革要注重()。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
省加大对县级种子管理机构设备的配备,由省级统一采购种子执法车辆下发各县级执法单位,防止被其他单位挤占。
二是逐步在具备条件的县建立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保障品种试验基础设施完善,建立分布科学、高效可靠的品种测试网络。
三是继续实施支持每县建立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站项目,构建完善的基层种子质量检验体系。
四是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建立资源保护利用长效机制[2]。
在种业发展基金中可以设立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资金,加快地方特色优异珍稀的种质资源开发应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探索新途径。
3.2 积极扶持农业种业企业 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扶持陕西双亚粮油工贸有限公司积极按照《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申办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改变目前拥有合法审定的品种但是不能上市经营的现状;同时可以在陕南扩大洋县地方特色农作物——黑谷的生产面积,提升品质和产量,推进优质米产业化步伐,提高黑米市场知名度和份额,带动汉中特色优质米产业快速发展,实现规模化经济效益,带动食品加工、包装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为本地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3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一是在做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的同时,要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
特别是马铃薯、甘薯及蔬菜等特色作物种子,经济价值高,应加强产前监管,防止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二是积极探索食用菌菌种、中药材种苗的管理,规范食用菌菌种、中药材种苗经营市场,为当前农村产业扶贫保驾护航。
三是继续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规范试验程序、试验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地为省级品种审定、鉴定登记提供可靠的测试依据。
3.4 加大农作物品种示范展示工作 建议省、市级继续对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给予专项支持。
在工作中除示范展示主要农作物品种外,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可每个县组织示范展示具有本县地方特色的优异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成特色商品,为当前产业扶贫服务,实现种业产业提质增效。
中国种业近20年发展形势评述
中国种业近20年发展形势评述作者:佟屏亚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02期一个国家种子产业的发展史,要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去认识,才能更全面、更准确。
一项社会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要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去把握,才能更深入、更清晰。
中国种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拐点,机遇与风险同在,若不能通过体制改革“浴火重生”“打好种业翻身仗”,确立种子企业必须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方向,必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种业迈步法制化市场化轨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确立中国种业已经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必须彻底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和种业管理体制,为中国种业阔步迈进世界迎来机遇和挑战。
21世纪已经过去的20年,中国种业经历了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种业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推进种业“科企合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及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等重大事件,今后中国种业发展形势又如何呢?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摁下了“暂停键”种子企业必须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这是世界种业发展的金规玉律。
世界前行国家发展种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基础研究政府办,应用技术企业办,确立了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目前世界排名前5的跨国种业公司拥有世界90%的育种技术和75%的种子贸易,呈现明显的科研和企业“二八律”,即20%的企业,其科技研发成果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80%。
中国的农业科研体制建设、学科和专业设置完全沿袭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现在俄罗斯不存在这种科研体制,唯独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依然保留着这套体制,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迈步21世纪,国务院吹响了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进军号”,要求农业科研院所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自办企业或进入企业。
2001年4月,国务院发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从事种子、化肥、花卉等技术开发的机构,整体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9.28•【文号】教高提案〔2021〕89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教高提案〔2021〕89号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高校农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提案》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农业人才培养,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推动各地各高校持续深化农林教育改革,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关于调整优化农学学科布局、加大农学学科支持力度的建议教育部高度重视农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涉农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并重的涉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格局。
(一)持续优化农学学科布局。
目前,农学学科门类下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等9个一级学科,全国有农学门类学科点335个,其中博士点209个、硕士点126个;涉农专业学位类别有农业、兽医、林业等3个类别,共有207个相关专业学位点,其中博士专业学位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95个;每年授予博士学位31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2.7万余人。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二级学科和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
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涉农相关学科自主设置工作。
目前,已有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自主设置了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等127个农业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点。
种业创新的看法
种业创新的看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种业创新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种业创新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抗逆性,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需求。
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种业创新更加迫切和重要,只有不断推动种业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种业创新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选育高产、高质、抗逆的新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
这些新品种还具有更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种业创新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
种业创新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存在着能源消耗大、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等问题,种业创新可以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种子质量、引进新技术等措施,减少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损害,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种业创新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强他们的生产热情和生活品质,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
种业创新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种业创新已成为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支柱之一,为农业生产的高效、智能和生态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机制的建立,使种子育种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种业创新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提高品种质量、扩大种子市场、完善配套服务等手段,种业创新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种业创新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而种业创新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种业创新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深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高品质和高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种业创新: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
函
6 是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科技增粮 的重要抓手 。2 0 年 以 分 中心 ,启 动 了转 基 因 重 大 专项 、行 业 科 技专 项 和 3种 04
来 ,中国粮食连续七年增产 、连续 几年超万亿斤,种业 作物产业技术体系 ,大 大提 高了主要 农作 物的育种研 发
CR 01 1 Iq 挂 3 T 2 0. 2 I 槲 料 _ 7
的产 权 问题 以及 缺 少 种 业 经 营 人 才 ,很 容 易通 过 品种 转
棉花、蔬菜 、薯类及其它作物 )、畜禽水产 ( 、牛 、 猪
羊 、 家 禽 、水 产 )、 林 果花 草 ( 树 、 桉 树 、 生态 与 珍 让方式解决运营经 费不足 ,导致知识产 权流 失或价值低 杨 贵树 种 、水 果 和 干 果 、花 卉 、草 类 ), 集 成 应用 现 代 高 估 。如 多年 来 , 国家 投 入 大 量 资 金 和 人 力物 力从 事 杂 交
先进 水 平 ,一大 批 种业企 业依靠 科技 不断成长 壮大 ,
良种贡 献率达 到4 % O
鲁
U
已初步形成主体 多元化 的全 国种 子市场 。 目前 ,国家已 经利 用种子工程 建设 了2 种作物 1 0 育种改 良中心和 6 0个
忸
种 子是 最基 本的农业 生产资料和农业科技的载体 ,
C R ol 封 v e r 面
能力 。
年 来 ,我 国一 系 列 科 技 计 划对 推动 种 业 的发 展 做 了大 量 的 工作 ,但 是 ,与 国外 种 业 是 大公 司办 研 究 院、 搞研 发
其 中 ,国 家 科技 支撑 计 划 “ 林 动植 物 育 种 工 程 ” 农
通过新品种繁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 广,推动和引导我国 和 创 新相 比 ,我 国种 业 则 是科 研 院所 办 小 公 司 。种 业 的 主要农林动植物 品种加速 向优质化 、专用化 、高效化发 大量优势资源掌握在高等院校 、科研 院所里面,但是, 展,构筑了我 国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创新体系,整体提 体制 的不 同造成大部分科研 院所很难像 国外大型种业企 升了我国动植物育种水平。 “ 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围 业 那 样 基 于 公 司 的 战 略 高度 去 考 虑 问题 。加 之 ,这 些 高 绕主要农作物 ( 水稻 、小麦、玉米 、大豆等粮油作物 、 等 院校 、科研院所兴办的种业企业 ,由于存在一定程度
扎实有力地推进我国种业振兴
扎实有力地推进我国种业振兴作者:孔祥智何欣玮来源:《理论探索》2022年第04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种业改革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国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种业改革经历了产业化改革时期、市场化改革时期、改革走向深化的渐进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种业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当前,我国供种能力稳步提升,种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种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种质资源利用程度不足、科研要素配置不合理、种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
未来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应促进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优化科研要素配置,聚焦种业企业竞争力提升,推动种业企业参与种业基地建设,完善种业产权保护制度体系。
〔关键词〕种业振兴,种业改革,“五大行动”,种质资源,种业创新〔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2)04-0093-08习近平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明确方向和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
”〔1〕92021年7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推进种业振兴的“五大行动”,即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种业创新攻关行动、种业企业扶优行动、种业基地提升行动、种业市场净化行动,并提出“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逐步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规划。
这是继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印发后,我国对种业发展作出的又一次全面部署〔2〕。
2021年8月,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推进种业振兴工作,标志着2021年成为我国全面推进种业振兴的开局之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强调了“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种业体系
构 处 置 和 收 益 权 改 革 等 多项 先 行 先 试 业科研投入机制 , 激发科研人 员的创造 业 科 技 产业促 进 体 系为依 托 , 建 高
种业 是 国 家战略 性 、 础 性核心 基
展 为农 业稳 定和保 障 粮食 安全 做 出了 发展仍处 于初级 阶段, 商业化种业发展 产 业 , 是促 进 农 业长期 稳 定 发展 的根
重 要贡献 。 在种业科 技创新方 面, 国 体制机制 尚未建立。产业资金对农 业科 本 。 0 1 4 8日, 我 2 1 年 月1 国务 院发布 《 关
技 成果价值 化、 商品化 、 股权化 和产业
探索科技 以首都 育种创 新平 台和 北 京种业 化 。完善 种业风险投 资机 制,
年 世 界 种 子 大会 。2 年 北 京 种 业 创新 联 盟 为基 础 , 进种质 资源 库 建 成 果第三方评价 机制、 01 1 推 公平交易机 制和 加 公 交易 额 达 7 .5 元 , 业技 术合 同 设和共享 。 强基础 性、 益性研究与 收益分配等机制 。 12 亿 种 成 交 额 从 2 0 年 的0 6 亿 元 上升 到 商业化 育种 要素 的有机衔 接 和相 互促 09 .4 2 1 年 的21 01 .亿元 。第 四, 京有 良好 进 , 现 “ 北 实 育繁 推一 体化”的全 产业链 范 区出台了股 权 激 励试 点 、 技 成 果 置的激励 机制 , 立多元化 、 会化种 科 建 社
先水平 , 玉米 、 小麦 、 菜等领 域处 于 科 技 人 员积 极 性有待 提 高 。 子 企业 导 , 进 体 制 改革 和 机 制 创 新 , 合 蔬 种 推 整 国际先进水平。2 0 年 《 0 0 中华人民共和 数 量多、规模 小 、 研发 能力弱 、 争力 农 作物种业资源 , 竞 形成科研 分工合理 、 国种子法 》颁布实施 后 , 种业步入市 场 不强等 问题 , 都影响着我 国种业 的健 康 产 学研相结 合、 资源 集中、 运行高效 的
科技强“芯”体制创新 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强“芯”体制创新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作者:莫家玮来源:《新农业》2021年第14期关键词:种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种子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是现代农业的核心“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为中国经济把脉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首次提到必须解决种子问题。
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种业发展的成就,也折射了现代种业发展的艰难与无奈。
中国在以世界7%的可耕地面积养活20%的人口之后,要实现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未来的高质量生活打下坚实稳靠的根基,必须改革发展体制,创新发展机制,依靠现代科技和作业方法,从种业源头上夯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央每年一号文件都是以如何加强农业农村发展为主要内容。
如表1所示,长年一贯的坚持,2020年人均粮食产量比1950年增长了1.04倍。
目前,中國种业市场规模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如表2和图1,在粮食产量增长的背后,种业的发展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缩影。
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种业高新技术掌握程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国内尚没有集生物技术、智能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化技术为一体的大型种业企业,无法与世界种业巨头相匹敌,基于生物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积累不足。
种子研究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在种业工业化发展历程中,起步晚、规模小、投入不足,种业发展主要为了满足人民生活从无到有、从饥到饱的生存需要,国家和社会以及相关市场主体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研究的“拿来主义”思想,广大种业科技工作者普遍偏向于立竿见影的技术应用研究,不仅是在诸如生物学基因特别是区域性原种研究等原理性、基础性研究领域普遍滞后,在基于基因修饰技术的定向改良育种等高级别应用技术领域也落后于先进国家。
中国种业: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中国种业: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作者:佟屏亚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11期开篇转借英国作家狄更斯著《双城记》开头语,表达对当前中国种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看法: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很快就要上天堂了!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也许就要下地狱了。
其谓天堂,就是说中国种业改革正在迈步一个市场化、法制化的环境;其谓地狱,就是说种业改革任务依然障碍重重、步履维艰、任重道远。
现在的中国种业或许正处在这样的一个交叉口上。
中国种业,路在何方?中国种业迈步最好的时代伴随着绿色通道、联合试验体以及引种备案制的实施,农作物品种审定实现又一次重大跨越,新品种呈现爆发式增长,标志着中国种业正迈入一个黄金发展期。
从国家宏观视角审视,这是中国种业发展最好的时代,因为一切尺度都变成了价值尺度,创新者会如鱼得水,创造者将大行其道!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增强。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只有保障了种业安全,粮食安全的“根基”才有可能稳固。
现在,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我国已经全部实现了品种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到90%以上,蔬菜生产自主品种的市场份额占80%以上。
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我国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种业自主创新力提升。
一个品种可以成就一个产业,谁拥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品种,谁就拥有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
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取得了品种创新的突破,收获了制度创新的成果。
大力推进种业“放管服”改革,开通品种绿色通道,完善品种审定标准,建立品种登记和经营主体备案制度,全面完成科研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极大地释放了种业发展的活力。
品种入市权交给企业,品种选择权交给市场,品种判定权交给农民,品种由短缺变为饱和甚至过剩,开启种业全面自由公平竞争新局面。
种子企业竞争力提高。
随着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2023年打好种业翻身仗(申论热点)
2023年打好种业翻身仗2000字的申论文章2023年打好种业翻身仗到了2023年,中国农业已经迈进了全面现代化的新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种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中国的种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的发展跨越。
第一步,建立现代化的种业体系。
现代化的种业体系是种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体系中,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
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提高本国的种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推进国内外种业资源的交流和合作,以便从最先进的种业技术中受益。
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为种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
第二步,优化农村种植结构。
在乡村地区推广优质的农业生产方式,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率、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希望,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振兴。
同时,还要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第三步,加强对种业品牌的培育。
在一个新的时代,品牌和资本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对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塑造,打造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品质优良的农业品牌。
这将有助于实现农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增强中国在全球农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同时,我们还需要吸引外资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步,推广节能环保的农业模式。
在发展种业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和生态。
我们要鼓励农民采用更节能环保的农业模式,如谷物秸杆发电、太阳能灌溉等,大力推广生态种植。
通过发展这些新型的农业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既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又可以保护环境,进一步促进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今天的时代,种业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种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产业体系专题随堂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核心作物?A. 水稻B. 玉米C. 棉花D. 小麦2. 我国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程式华B. 张世煌C. 肖世和D. 韩天富3.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来自:A. 中国水稻研究所B.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C.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D.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4. 以下哪个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对象是木薯?A.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B.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D.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5.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王汉中B. 禹山林C. 张海洋D. 马代夫6. 以下哪个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对象是花生?A.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B.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C. 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D.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7.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来自:A.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B.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C.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D.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8.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张京B. 邹剑秋C. 刁现民D. 任长忠9.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程须珍B. 金黎平C. 李开绵D. 张海洋10.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是:A. 韩天富B. 张京C. 刁现民D. 任长忠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2.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架构。
4. 简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
三、论述题(10分)论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C5. A6. B7. A8. A9. A10. C二、简答题1.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背景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月11日,“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召开,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就如何整体推进中国种业新兴发展体系建设、创建种业科技托管中心、创新商业化育种机制和模式、培育推动中国种业迅速做强做大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
中国新型种业体系顶层设计时代(迫待)到来
——访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
本报记者马爱平
科技日报:第二届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主题为“创新引领发展·做大做强种业”,这是基于什么背景而提出?
张来武:去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地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并进一步要求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现代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逐渐转向良种竞争,在农业各项增产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份额已占到30—40%。
这次会议便是针对种业做大做强,寻找其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系统顶层设计中国新兴种业体系,整体推进中国种业的发展。
科技日报:我国种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史,与世界先进水平相
比,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张来武:我国种业发展经历过三个明显发展阶段:1990年以前,种业实行计划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实施“种子工程”为标志,多种类型种子公司出现;2000年《种子法》颁布后,种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企业逐步成为种业发展的主体。
发达国家种业发展也有三个阶段:公益性种业发展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阶段、全球化种业发展阶段。
虽然经过多年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部分技术领域居于世界前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总体上我国种业水平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差距不小。
比如说:我国玉米平均单产水平相当于美国等国家平均单产水平的60%,我国大部分高端优质蔬菜品种资源来自国外,我国规模化养殖场80%的畜禽原种依靠进口。
科技日报:“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种业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来武:经过多年的努力,科技进步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期间,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提升了我国农林动植物的整体育种水平,加快了育种进程;农业基因资源发掘、保存和利用取得突破性成效;筛选与创制了一批有重大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农林动植物新材料和新品种,正在为我国农业生产发挥巨大作用;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得到整体进步,促进了应用规模化,加快了农林植物产业化。
经统计,这期间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
业领域生物种业项目研制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3029个(其中选育农林动植物新品种1873个),申请国内专利881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776项,已完成的国内标准有237项。
科技成果转让数达425个,转让获得收益达6674.5万元。
项目执行期间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1394亿元。
科技日报: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能否介绍下我国种业现在还面临着哪些突出问题?
张来武: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国内种子行业事企不分、公益性与商业性重叠,处于各自为政、小而散乱的现状。
由于合作机制的不完善,一方面院所和大学构成的重要科研力量技术推广不出去,另一方面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人才缺乏、研发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种子行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日报:要解决这些问题,您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最为有效?
张来武:种业发展必然选择、根本出路在农业科技创新。
这里指的农业科技创新是个经济行为,是指科技成果市场实现能力。
如果种业科技水平单单依靠论文发表数量,解决不了种子行业小而散乱的现状。
创新的标准应该通过市场价值来实现。
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三螺旋理论。
即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
它们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结起来, 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
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
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 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 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现在首要是通过设计中国新型种业体系,创建种业科技托管中心、创新商业化育种机制和模式、培育推动中国种业迅速做强做大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推动种业企业进入三螺旋。
科技日报:请您能否介绍下,此次论坛设立的四个专题组,提出哪些方面来构建我国新型种业体系?
张来武: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颁布后,各地都有所尝试,召开这次会议就是想理清摸清这些基层的创造,评估其优缺点,经过充分的讨论来确定国家政策导向,把最有生命力的模式集成整合后进行推广。
第一个新型种业体系建设专题组,提出通过研讨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育种研发、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多元化、社会化的创业型服务机制等,构建种业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转移的政策和机制。
第二个育种机制与模式构建专题组,提出通过引导科研院所和高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的政策和机制、科研单位退出商业化育种的典型案例、院所退出商业化育种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有效模式和措施。
来形成科学研究和企业市场价值有机良性的互动,用科技成果市场实现的模式推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持续发展。
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形成种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方法革命,改变老师带学生的“小作坊”做科研方式,形成高、通、亮的育种制种研究体系、平台和方法。
第三个种业科技金融与品种权交易专题组,提出建设品种权交易信息平台、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发挥联盟在品种权交易中的作用、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
通过搭建种子托管中心或者种子科技银行的交易平台,将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入股,交给企业家、金融家发展,专家利用收益进一步做科研,传递种业持续发展的接力棒。
为我国种业产业提供现代化、知识型、开放式、市场化运作的种业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第四个种业国际化专题组,通过探讨国际种业企业进入中国种子市场的途径、机制、政策;中外种业企业、国际种业企业与国内科研单位进行种业科技合作的模式与政策;探讨中外种业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
正视我国种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视这种距离为动力,鼓励中外种子产业与技术在中国法律允许条件下进行平等安全的合作,也共同为非洲和其他贫困国家做出贡献。
科技日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下一步科技部在种业科技方面将做哪些工作?
科技部:首先是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计划、专项,支持科研院所
和高校开展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以及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公益性研究;二是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加快部署一批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积极推动和支持新型种业创新体系建设,深入研讨新的育种机制与模式及“事企脱钩”的政策措施。
四是改进现有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通过试点推动,针对不同领域种子资源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是组织相关公司和创投机构以有限公司形式共同组建中国种业技术产权交易所。
六是支持和鼓励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和专业素质高、熟悉市场的育种专家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与种子企业合作或直接进入企业,实现育种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
七十,促进科技机构加强科研诚信制度规范建设,抓好对科研不断行为的调查处理,规范育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员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