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语言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场语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编制人:冷福庆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4年 2月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示范办制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四、课程实施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二)师资条件
(三)教材编写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七、参考文献
八、其他说明
《职场语言》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信息工程系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多媒体技术专业
课程类别:基础学习领域(基础、专业、拓展)
修课方式:必修(必修、选修)
教学时数:52学时
总学分数:3学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职场语言》是面向信息工程系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多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和今后的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型和管理型职业。
无论是技术型、管理型或者其他类型的职业,都要求具备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重大课题成果《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提出了8项核心技能,“与人交流”能力位居8大核心技能之首。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
职场需要高职毕业生具备较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如前所述,可以认为,交流表达能力是一项核心职业能力,具有跨职业属性。
企业在选人用人时越来越看重人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选用“文字能力”强的人。
高职毕业生如果不具备较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那么就业后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或者阅读理解文献就会产生困难和障碍,这种困难和障碍反过来必然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发挥。
因而增强学生的职场表达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很有必要。
(二)课程意义
1、增强学生的职场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中学教育的应试倾向和高职学生的生源状况决定了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相应的能力也颇为欠缺。
部分高职新生语句不通、文章写不好、说话词不达意。
我们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善表达和沟通,尤其不善于当众表达。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高素质和精技能可谓高职培养目标的一体两翼,不可偏废。
高素质不仅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之外,阅读一些经典和精美的文章,接受一些优秀文化的熏陶,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这将有助于学生丰富人生经验、充实精神世界,并且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科学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人生,认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从而使其成为精神丰富、思维理性、人格完美的栋梁之才。
另外,现代职场不断变化,很多人一生中都将经历数次甚至更多次职业转变。
这就要求职业人员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核心的、而不仅仅是特定的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三)课程基本理念
高职课程改革必须解决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看,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可以表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样一
个过程。
理论与实践,知与行是一个统一体,是构成人类活动体系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缺一不可,离开了行来谈知,这种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因而也是会走向片面的,这是人才培养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不讲应用的知识或最终无法应用的知识都是残缺的,无法形成应有的行为能力。
本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职业语言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任务,为此,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训练为推进,以任务实施为手段”的课程设计思想,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情境性、实践性、实效性。
在课程具体设计时设置了每一节课内容由点——线——面——体层层推进,教学方法静、动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情境模拟和任务导向,促使学生掌握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任务,驱动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改革了传统的语文类课程的模式。
传统的语文类课程因理论性较强,时代性不足,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够紧密,在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上存在缺陷。
本课程克服了传统语文类课程的缺陷,紧密联系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能力现状以及未来职场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创新,在形式上采用模块组合的方式,按照模块进行教学。
1、各个模块的培养侧重不同,但应用能力的训练贯穿课程教学全程
课程由五大模块构成,即“普通话与朗诵”、“职场沟通”、“职场写作”、“职场竞聘”四大模块,下设若干个训练项目。
每个项目又由相应的若干任务构成,项目训练的实施即落实在每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
每项任务在完成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和社会实践,形成知识与能力交互渗透、职业素质逐步提升的教学环节,达到教、学、练一体化,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恰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鉴影音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
影音材料和精美的课件具有直观、富有吸引力等优势,对教学增强效果具有良性影响。
但须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个性化的讲授和教师人格力量的熏陶感染,也不能代替师生感情的交流,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3、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不断丰富实践教学
指导学生参加校园演讲赛、辩论赛以锻炼口才和思辨能力;在学院开展文化活动之际,要求学生写作专题活动策划书;鼓励学生进行校园调查,写作调查报告,积极参加征文比赛,开展礼仪状态点评等。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知识目标:
1、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知识和朗诵技巧。
2、掌握职场口才活动(演讲、介绍、交谈、发言等)的心理及调适方法;掌握职场口才活动(演讲、介绍、交谈、发言等)的基本礼仪、技巧和方法。
3、掌握职场语言的礼仪和态势语言,能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恰当的表达内容;
4、了解公文的特点和格式,掌握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别;了解事务文书的特点和格式。
5、了解求职竞聘的常见流程、要求和常见问题。
(二)课程能力目标:
提高普通话及口语表达水平,能使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进行交谈。
在会谈或讨论时,能围绕重点提出问题。
在公开场合能做到主动发言,发言内容主题突出、逻辑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明快、例证准确丰富。
书面表达时能辨别文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工作任务,正确选用文种,撰写相应的文书。
熟知竞聘礼仪,掌握求职竞聘中常见问题的答题技巧。
(三)课程素质目标:
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交谈习惯,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拥有律己、宽人的待人风格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
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自学和获取新知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音准训练
1、方言因素带来的音准校正
结合各地方言学说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
任务一:声母训练;
重点:n/l、j/q/x、zh/ch/sh/r;
任务二:韵母训练;
重点:撮口呼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任务三:云南方言中常见的韵母错误矫正
任务四:声调和变调训练;
重点:阳平、上声的音高;上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
任务五:轻声和儿化训练
重点:区别并会读不同声调后轻声,会读不同韵尾音节的儿化音节。
任务五:误读校正
1、常见字误读校正;
2、成语误读校正;
3、姓氏误读校正;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减少误读,掌握正确规范的读音,提高语言表达质量。
项目二:朗诵训练
任务一:掌握朗诵的技巧:重音、停顿、语速、语调
任务二:作品朗诵与赏析(《乡愁》、《雨巷》、《再别康桥》、《致橡树》等)要求:通过训练,感受朗诵带来的美的意境,学会使用一定技巧朗读作品。
项目三:职场交流与沟通训练
1、介绍
任务一:自我介绍;
任务二:介绍他人(居间介绍);
要求:掌握介绍的要求和技巧,能够恰当地介绍自己和他人。
2、日常交谈
任务一:模拟演练日常交谈;
任务二:模拟演练拜访与接待
要求:了解日常交谈的基本礼仪、技巧和方法。
能够克服障碍,进行熟练对话。
任务三:电话交谈
任务:两人一组,围绕联系社会(毕业)实习单位的问题创设情境,自选角色进行电话交谈。
随机抽取三组当堂演示。
要求:掌握打接电话的礼仪规范。
任务四:职场情绪调试
任务五:职场沟通的技巧
任务六:称赞、批评和评议
任务七:发言(即兴演讲)训练
项目四:常用公务文书写作训练
任务一:通知写作训练;
任务二:请示和报告写作训练
要求:了解公文的特点和格式,掌握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别,会写通知、请示、报告。
项目五:常用事务文书写作训练
任务一:计划写作训练;
任务二:总结写作训练
要求:了解事务文书的特点和格式,能够完成计划和总结的写作。
项目六:其他应用文写作训练
任务一:消息写作训练;
要求: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会写一般新闻稿件(消息),会结合自己的情况写求职信。
项目七:求职与竞聘
任务一:求知欲竞聘常识
任务二:分组模拟训练
课时分配:
四、课程实施
本课程各部分内容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
教学中最好不要改变项目顺序,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并融会贯通。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针对每次课程任务精心设计情境,在情景模拟中完成任务训练,每个单项任务可经老师或同学示范,由同学分组完成。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示范、模拟、演练为主,精讲多练。
以完成任务为课堂目标,以培养能力为课程目标,建议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1、作业
第一部分(项目一——项目四)以口语练习为主,如绕口令、词语、段落的朗读(朗诵)课内发言、讨论等,检查结果记入平时成绩;第二部分(项目五——项目七)以写作指定应用文(或提纲)为主,课后完成,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由教师或同学点评,结果记入平时成绩。
2、考核
(1)本课程为考查课,实行等级制。
等级根据学院相关规定,90分以上(包括90分)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0—59分为不及格。
学期总成绩=平时成绩50%(出勤+学习状态+作业情况+课堂演练)+期末成绩50 %(口试)。
六、教材与参考文献
(一)教材编写
教材正在筹划中,讲义已经编写完毕。
在此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授课试用,结合课堂教学训练,不断补充修订完善,教材将正式出版。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开发
根据本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每个项目,专人负责制作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课件。
2、购买相关音像资料,充实和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
3、酝酿制作《交流与表达》院级精品课程网站。
(三)参考文献
[1]朱彩虹.大学生实用口才训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兴炎.普通话口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蒋红梅,杨毓敏.演讲与口才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七、其他说明
本标准将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院办学实际,结合学生思想性格特点,及时调整学习情境和教学手段方法,更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