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六.doc
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教学内容: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2. 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如何用声音感知周围环境。
2. 帮助学生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1. 课文《蝙蝠和雷达》。
2. PowerPoint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物体有什么共同之处。
Step 2 预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翻开教材,浏览课文的标题和插图,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出他们的猜测。
Step 3 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蝙蝠和雷达》并标注重点信息。
老师适时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Step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以下问题:1. 蝙蝠如何利用声音感知周围的环境?2. 雷达是如何工作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想法。
Step 5 课堂讲解(15分钟)老师用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Step 6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理解。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并进行讨论。
Step 7 归纳总结(5分钟)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讨论,老师归纳总结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并概括出关键的观点和结论。
Step 8 复习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
Step 9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到类似于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并写一篇5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12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篇1一、学习目标: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设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五、学习过程:(一)导言:(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
这是什么?雷达(齐读),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师: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二)新授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生: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齐读)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飞行。
过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⑴指名读师: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说感受。
师:读出蝙蝠飞行的灵巧!师:⑴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⑵(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师过渡:同学们科学家通过试验研究,已经找到了答案,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和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
以及飞机夜间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科学作品的能力和兴趣,激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
2.初步掌握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
(正音)2.自由读课后作业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
有困难的可。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读后边讨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七、作业:练习写字词,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一、速读课文。
(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
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式。
(三)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
实用的蝙蝠和雷达教案3篇
实用的蝙蝠和雷达教案3篇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应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明白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积累运用语言,对照图,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课件一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1.今天早上,我们预习了《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
大家都知道,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课文为什么把它联系在一起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本解决问题。
2.首先,我们课前放松一下,走进字词林。
猜一猜:(幻灯片1)三人()三木()三口()十五天()......看我们今天的生字林(幻灯片2),你也能说出几个趣味题来让大家猜猜你说的是其中的哪个字吗?在识记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如蝙蝠的蝙是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三声)荧字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下面让我们走进词语林:开小火车形式领读;说一说你已经理解的生字词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字词语认读得差不多了,那么同学们课文读通顺了吗?分小组读。
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读得最认真,最整齐。
并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试着分段2、课文读完了,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工作做得不错,希望再接再厉,在以后的预习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3、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
(1、2自然段)第二部分:科学家们做了三次实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7)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2.通过阅读和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科普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科学素养。
3.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多
角度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普文章的阅读与理解。
2.教学难点:通过文章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
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有关蝙蝠和雷达的知识,观察课堂中是否存在蝙蝠
和雷达的图片或模型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阅读理解(30分钟)
分发《蝙蝠和雷达》一文,要求学生阅读并找出文章中描述蝙蝠和雷
达原理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个原理。
3.交流讨论(20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的解释与他人分享,并让他们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加深对原理的认识,并提醒他们关注文中的插图和图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4.实践活动(30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蝙蝠和雷达原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和材料,引导学生合理分工,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结果。
5.总结与拓展(15分钟)。
小学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小学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关键过程,通过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赏析,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精选篇1)设计理念:常识性课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其本质还是语文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
把握课文传递的知识和说明方法,渗透科学精神等,只是常识性课文教学的一大任务,而不是唯一和根本的任务。
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重点。
其次,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再次,合理利用电脑课件,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天性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问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三次试验的模拟动画,使学生在观察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让学生初步感知。
进入新课学习。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课件出示:蝙蝠飞行。
让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喜欢在夜间飞行捕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朗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秀8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秀8篇)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十一课。
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新课程目标】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安排】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提前搜集蝙蝠和雷达的有关资料和图片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上已经知道蝙蝠具有特异的功能,那我们这一课是不是只讲了蝙蝠呢?(不是)。
我想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生答)。
是的,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什么东西,这到底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实验,下面我们进一步读课文,了解这些实验。
三、品读4~5自然段感知1、学生自读,老师出示小黑板。
实验次数实验的方法实验的结果探路工具第一次蒙眼没响不是眼睛第二次蒙眼响与耳朵有关第三次封嘴响与嘴有关2、要求分学习小组讨论填写。
3、抽学生说,老师填写。
4、巩固这部分内容,抽读,比赛读。
5、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
6、谁能代替蝙蝠跟科学家说说心理话。
(学生表演蝙蝠自述:⑴ 准备了蝙蝠的头饰。
⑴ 两位学生用双簧的形式表演。
内容简介是:先介绍自己(蝙蝠)的来历,及还有别名叫“燕老鼠”的来历。
然后介绍自己被科学家发现了秘密,“我”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5篇)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关键过程,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情况的研究,找出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常识兴趣的一篇说明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生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从教材的内容看,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在夜间飞机;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与经过。
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减缓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坡度,本次设计注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品读关键词句,抓住要点准确把握内容。
其次由于本文是科普课文,引进媒体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多样化的信息能让学生全面去感观,创设了更新颖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能力目标: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试验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情感价值观: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教学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教法一自读自悟做中理解南京朱瑛一、看图揭题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二、初读课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看看课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的主要内容。
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快速阅读4、5两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布置莫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各组都要填写试验报告附试验报告: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证明蒙眼睛铃铛一个也没响不靠眼睛塞耳朵铃铛响个不停靠耳朵封嘴巴铃铛响个不停靠嘴巴(楷体字由学生填)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蝙蝠和雷达教案6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6篇蝙蝠和雷达教案篇1教学要求: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自制软件、鹏博士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板书设计:7蝙蝠和雷达课后小记:蝙蝠和雷达教案篇2《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部编版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必备5篇)
部编版四班级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必备5篇)《蝙蝠与雷达》这本书是关于仿生学的一本一般教材。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四班级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部编版四班级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蝙蝠与雷达》一课,有效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很好。
同学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了深厚的学习爱好,课堂气氛活跃,视野的扩大,动画、图像、声音等媒体的参加削减了同学学习的难度,加强了同学从形象到抽象的有效迁移,使同学在察看、想象、语言、思维等方面获得有效的训练,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认得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重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同学酷爱科学、乐于察看和探究的爱好。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置本领。
1、教学重点教育同学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隐秘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是如何发觉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制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叙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得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出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身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重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同学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小结归纳重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捉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1、请同学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课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蝙蝠和雷达》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横七竖八”造句。
教学重点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学习用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3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张练习卷(填空1.归纳段落大意要注意什么?(1)要抓住主要内容。
(2)语言要简练。
2.怎样归纳段落大意呢?教师给方法,出示小黑板。
“独立成段的抓重点句;合并成段的,舍弃次要,抓主要。
”3.学生根据方法,讨论如何归纳段落大意。
(讨论过程:第一段中的第1 自然段讲了一架飞机在安全夜航。
第2 自然段就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段意可概括为,由飞机夜航的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第二段中讲了先提出蝙蝠在夜里为什么会有高超的飞行本领,讲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最后揭示了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
这么多内容,要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题2,选择正确的第二段段意。
第三段只有一个自然段。
讲了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安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还着重讲了雷达的工作原理。
这两点中最主要就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把这个作为段意就可以了。
)五、分段练习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六、个人利用工具书,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七、全班交流(一)提出难懂词语。
(二)大家进行解答。
八、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九、作业预习课后思考、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初步阅读课文,进行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
•难点: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课文《6蝙蝠和雷达》课本、教学课件。
2.班级幻灯片。
3.实验室用的小型雷达模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首先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引入蝙蝠和雷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解(15分钟)1.讲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声波来捕食的,以及雷达是如何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物体的位置的。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蝙蝠和雷达都能通过声波或电磁波来判断飞行路径?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实验展示(20分钟)1.展示小型雷达模型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雷达的工作原理。
2.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鼓励学生就人类如何借鉴蝙蝠和雷达的原理进行讨论,拓展思维。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制作一份关于蝙蝠和雷达的小册子,以班级分享的形式展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形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但在细节和实验部分的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增加趣味性和互动。
以上为本节课《6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6)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同桌相互逐段读课文.2.小黑板或课件出示生字词,打乱齐读,指名读,正音,说说已理解的生词意思.3.自由读,说说课文要讲什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揭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抓住课文要点或者引用能概括大意的原话.二.研读,感悟重难点1.小组合作探究:科学家做的三次试验及其结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雷达是怎样探测障碍物的.3.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研读收获,代表发言,小组成员或其他组代表补充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或过程中,教师课件演示(如制作动画片.画图示)三次试验的情景和蝙蝠探路.雷达探测的示意图,使学生直观感受;然后读一读课文,填写课后的填空题,明确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三.抄读,积累字词句1.出示所有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大多数是左右结构),教师范写难写的“避.揭.碍”等字,学生在生字本上写一写所有生字.2.学生勾出新词语和重点语句,读一读,抄一抄.第二课时一.读课文,复习巩固1.听写字词.2.仿照写句子.(即使……也,终于等)3.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内容.二.讲读,学当“解说员”1.创设情境:有一群低年级小朋友,非常想知道蝙蝠与雷达之间的科学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现在请大家根据提示读一读课文,准备准备吧!解说要点:⑴提出问题──飞机在夜里为什么能安全飞行?⑵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⑶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难题.2.同桌互讲,再自荐或推荐在全班讲.如果有条件,可带学生到学前班(或低年级班)当“小小解说员”.3.小结评议上台同学的解说情况,主要是表扬与激励.三.趣读,学做资料卡片1.指名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什么是仿生学,教师出示课件(图文并茂),补充介绍相关信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与探究兴趣.2.学生拿出各自所带的课外资料,教师下发“资料卡片”,指导学生阅读.精选.仿照课后“资料袋”制作自己的资料卡片,注意内容要精选自己读得懂的,不要长篇大论原文全抄.教师下发的“资料卡片”可设计为:类别仿生学小资料搜集人_________日期_________编号_________3.展示交流资料卡片:先在全班展示──宣读.实物投影展示,张贴在“学习园地”或“展示台”中等,再各自找小伙伴交流.四.回读,观察小练笔1.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回顾学习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2.课堂小练笔:描述“配合”的情景.⑴齐读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引出“配合”一词.⑵请两名学生表演一幕双簧(可事先排练并“保密”),其他学生观看后写一.二段话,描述两个小演员相互“配合”的情景.⑶宣读交流,点评两三篇.。
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5篇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5篇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系”多音字的用法。
2.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记录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诵读1.自主朗读《蝙蝠宝宝》,读出疑问的语气,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答。
蝙蝠宝宝一只蝙蝠宝宝吓得大喊大叫:“请你打开黑暗,我害怕这里的光线。
”2.你问我答读二、整体感知——读薄过渡语:关于蝙蝠宝宝飞行的秘密,你了解多少?(指名回答)这一节课我们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说明文,相信看到这个题目,好多学生就会生出疑问,别急,请看自学提示。
1.自学提示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关于结构,谁能提出问题?a.读准字音蝙蝠启示即使敏锐铃铛苍蝇证明障碍荧屏b.多音字系,在系鞋带、系领扣、系围裙读jì;在系列、系统、关系、联系读xì。
c.写字练习系驾驶预设:从结构看,课文分哪几部分?(板书思维导图)2.自学提示二: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针对课题和内容,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记录自己的问题。
三、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一至四题。
板书设计6.蝙蝠和雷达提出问题(1-2自然段)研究问题(3-7自然段)得出结论(8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从课文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提问,并能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
2.迁移运用提问策略,代文完成《主题阅读》中《人类的“老师”》课后题。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讲评练习册一至四题;2.课前小测试(见同步课件)二、整理问题清单——读厚自学提示一: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温馨提醒:可以结合课后题来整理。
预设1: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读读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预设2:从课文写法上提问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我们可以从“到处乱撞”和“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等语句中想象蝙蝠的状态。
是不是和生活中的没头苍蝇四处乱窜相似,这样表达生动形象。
四年级6《蝙蝠和雷达》教案
教案主题: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2.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蝙蝠是如何使用雷达定位的;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Step 1: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蝙蝠使用雷达定位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雷达的认识。
教师提问:1.你们知道蝙蝠是如何在黑暗中飞行的吗?2.你们听说过雷达吗?你们知道雷达是什么吗?Step 2:故事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蝙蝠和雷达》向学生介绍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教师朗读故事《蝙蝠和雷达》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1.蝙蝠是如何使用雷达定位的?2.蝙蝠为什么要使用雷达定位?Step 3:师生互动(1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为什么蝙蝠使用雷达定位?2.蝙蝠通过发出声音来获取信息,这种声音被称为什么?3.蝙蝠利用什么来判断距离和方向?Step 4: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演或制作一个小项目来展示。
教师提供一些展示方式的参考:1.小组成员在演示中扮演蝙蝠和雷达;2.制作一个模型来展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Step 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
教师提问:2.蝙蝠通过什么来定位?Step 6:课堂延伸(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相关问题来延伸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展开思考。
教师提问:1.雷达除了被用于蝙蝠定位,还有什么其他的应用?2.是否还有其他动物也有类似蝙蝠的能力?教学资源:1.《蝙蝠和雷达》故事书;2.视频资源:蝙蝠使用雷达定位的视频。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蝙蝠是如何使用雷达定位的,并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利用课堂导入和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六
一、看图揭题
1.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布置莫
第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
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
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
各组都要填写好试验报告
附试验报告:
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证明分页标题#e#
1蒙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不靠眼睛
2塞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靠耳朵
3封嘴巴
铃铛响个不停
靠嘴巴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
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
所得出的结论。
6.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产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疑问。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2.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指名贴卡片。
4.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5.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
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6.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
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指名进行比较。
②师生评议、补充。
③各自进行比较。
七、编演童话故事
1.创设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非常奇怪,仔细观察原来是雷达帮助飞机夜间飞行。
他是如何帮助飞机安全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拜访雷达。
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
2.学生表演。
八、总结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
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
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