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人最常犯的十大语文差错

合集下载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1、电视中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读作 le(四声,快乐的乐),而不读 yue(月)。

2、社会热词容易读错的是:三聚氰胺。

“氰胺”二字读音作“晴按”,而不读为“青安”。

3、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误为“震憾”。

4、旅游景点说明牌的常见别字是:“故里”误为“故裹”,实际上是把繁体字里外的“裏”误用了。

5、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和“阻击”,二词的意思是有明显区别的,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6、社会机构称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营利”和“盈利”。

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

7、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

在句首作状语用时,应该用“其间”,而不是“期间”。

8、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是:望其项背。

其意是说明距离不大,而经常被用作说明距离悬殊。

9、财经新闻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存款准备金率。

经常把其同“存款准备金利率”混为一谈。

10、《红楼梦》研究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索隐派。

经常被误解为“索引派”。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识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其中前述“北方话”,亦称“北方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当代学术名称为“官话方言”。

普通话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大陆官方:普通话台湾官方:国语东南亚华人:华语学术界:现代标准汉语当初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曾经有人对新中国推广普通话有以下解释:新中国推广的普通话,和封建统治者通行的官话不同。

我们推广的普通话,是让群众在学好自己的语言的基础上,掌握而用来的交流工具。

在旧社会,一些官僚拿他们定下的官话,作为“特权的语言”,凌驾于群众的语言之上,要人民群众接受他们的统治教育,认可他们的官僚制度。

2006-2012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2006-2012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2006—2012年每年十大语文差错2006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神州六号”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4.“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6.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2007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1.比如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3.报章上常见的搭配错误还有:“戴上紧箍咒”。

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4.地名中特别容易混淆的字:州/洲。

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

“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洲”来加以区别。

“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6.每到中秋节时,媒体上常会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往往把“生明月”误为“升明月”。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7.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

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碳烤牛排”等。

“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

“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

9.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还有,权力/权利。

10.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枪舌剑”误为“唇枪舌战”。

2008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

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è误读成了yu è。

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2009-12-30 21:52:34)转载标签:语文差错文化分类:教育文存新华网上海12月24日专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

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

“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的“醜”。

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的繁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醜年”。

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

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

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

“位”不是一个普通的量词,它含有敬重意味。

但有些媒体却用其表达“一位罪犯”或“一位贪官”。

“位”也不应用于自称。

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常被写成“貂婵”。

汉代,人们认为“貂”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名字。

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普遍被误认为是唐代名臣魏征的名言。

其实,这是唐太宗在魏征去世的时候说的。

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

现在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生活居住,为争夺名人“故里”称号甚至相互对簿公堂。

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

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

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宫爆鸡丁。

其实,正确的写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有关。

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保”。

网络中最容易混淆的字依旧是:“帖”和“贴”。

帖,音tiě,是写有文字的纸片,名词。

贴,音tiē,是把薄片粘到别的物体上,动词。

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
第一,拼写错误:拼写不规范,大小写混用,字母缺省等;
第二,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不正确,从句未隔开,位置错误,说话人
口语化,句子没有完整表达意思,重复句式;
第三,句子无逻辑:句子结构不清,前后矛盾,构思不精,句法混乱;
第四,术语搭配错误:搭配词语和句子搭配不当,习惯用法不得当,
词义偏差;
第五,标点使用不规范:“,”、“。

”、“!”等使用不当,漏写
及多写等;
第六,语意不精准:没有使用相应的词语,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意思
的转换不合理;
第七,重复使用词语:重复使用同一个或几个词语使得句子变得索然
无味;
第八,滥用俗语及简称:使用过多的口头语,成语及简称;
第九,倒装不当:倒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第十,口语习惯使用:口头语使用不当,地道表达缺失,口语习惯难
以识别。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公布2011年中国十大语文差错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12月21日公布了2011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这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一、社会影响最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

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

语文专家指出,“捍”是保卫、防御的意思;“撼”是动、摇动的意思。

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并不通用。

故宫“撼”事,令人遗憾。

二、最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復/複。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光复”一词频繁现诸媒体报章。

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把“光復”误写为“光複”。

其实,“復”表示还原、恢复;而“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复,如“山重水複”“複印”。

三、一些媒体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

出现在媒体上的重大知识差错是:2011年也是建党九十周年,但一些媒体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共产党依靠的两大基本阶级。

锤头和镰刀交叉的图案,代表工农联盟。

四、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拢”。

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不少媒体将事故原因归结为大桥在施工中“过分强行合拢”。

事实上,“合拢”应作“合龙”。

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

“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不是一回事。

五、最容易读错的金属元素名称是:“铊”。

201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ó中毒”。

语文十大差错

语文十大差错

语文十大差错
以下是常见的十大语文差错:
1. 拼音错误:拼写字词时出现错误,如“香蕉”写成“香蔻”。

2. 词义混淆:使用词语时混淆了其正确的意思,例如将“偷”和“盗”使用错误。

3. 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不清晰,导致表达不准确或含义模糊。

4. 标点符号错误:使用标点符号时出现错误,如句子末尾缺少句号或逗号使用错误等。

5. 语法错误:使用词性、时态、语序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句子语法不正确。

6. 主谓一致错误:主语和谓语动词在人称、数等方面不一致,导致句子语法错误。

7. 语气错误:使用错了语气,如将陈述句写成疑问句。

8. 冗长和啰嗦:句子过于冗长,使用了多余的修饰语,导致表达不清晰。

9. 没有逻辑连接词:句子之间缺少逻辑连接词,导致句子关系不清楚。

10. 用词不当:使用词语时不准确,或者使用了不符合句子语境的词汇。

以上是语文的十大差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最新知识点-盘点十大常犯语文差错_《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高考语文最新知识点-盘点十大常犯语文差错_《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高考语文最新知识点:盘点十大常犯语文差错_《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

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

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

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

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

历年十大语文差错

历年十大语文差错

历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拼写错误。

这类差错尤其容易发生,尤其是在考试中,很多学生容易把汉字词语
拼写错误,造成语文作文得分低。

二、标点符号错误。

标点符号有助于提高文章的流畅性,但是有些学生容易把标点符
号放错位置,造成文字混乱,影响语文作文得分。

三、字词用法错误。

语文字词用法多变,有些学生容易把字词用错,造成语法错误,
影响语文作文得分。

四、句子构造错误。

语文句子构造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容易把句子构造错误,影响句
子的衔接,降低语文作文得分。

五、书写错误。

书写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而有些学生在书写时会出现书写潦草、
拖沓、涂改等情况,严重影响语文作文得分。

六、抄袭错误。

语文课上,有些学生容易把别人的作文抄袭,考试中也会出现类似的
情况,这类差错会严重影响考生的作文得分。

七、语言表达错误。

语文语言表达较为复杂,有些学生容易把语言表达错误,考试中
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样会影响语文作文的得分。

八、修辞错误。

语文的修辞精妙,但是有些学生容易把修辞搞错,造成文章紊乱,影
响语文作文的得分。

九、文章结构错误。

文章结构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有些学生容易把文章结构搞错,造成文章结构混乱,影响语文作文的得分。

十、表意错误。

表意是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有些学生容易把表意表达错误,影响语文作文的得分。

国人十大文法错误

国人十大文法错误
5.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6.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
7.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千树万树梨花开。”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9.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
10.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常常被当成“每时每刻”使用。
3.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4.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深读】
>>今年国人常犯十大语文差错 你错了几个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7日公布了2010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1.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2.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细说“十大语文差错”(一)“家大舍小令外人”

细说“十大语文差错”(一)“家大舍小令外人”

细说“十大语文差错”(一)“家大舍小令外人”细说“十大语文差错”(一)“家大舍小令外人”(2008-02-02 10:34:21)转载标签:杂谈“家大舍小令外人”立青在汉语称呼语系统中,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即称呼自己的亲属用谦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用“家”,如“家父”“家母”等,比自己辈分低或年幼的用“舍”,如“舍弟”“舍侄”等,称呼对方的亲属一般用“令”,如“令尊”“令爱”等。

从文献看,大致从三国时期起,人们开始普遍用“家”来谦称自己的亲属,但当时并不限于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亲属。

曹植在诗文中就曾使用“家父”“家母”“家弟”来称呼自己的父亲曹操、母亲卞氏、弟弟曹整。

同样也是从三国时期起,人们也用“舍”作谦称,但仅限于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如曹丕就曾在文章中用“舍弟”来称呼弟弟曹植,但从未见有“舍父”“舍母”的说法。

这可能与“家”“舍”的特点有关。

“家”与“舍”都指“人所居住的房子”,但在古汉语中,“家”是“通指”,即富贵之人与平民百姓的居所皆称“家”。

《说文》:“家,人所居,通曰家。

”《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未有家室。

”亶(dǎn)父是周的祖先,是贵族,其“家”当然是富贵之家。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黄四娘”是平民,其“家”当然是百姓之家。

而“舍”多指穷人小民的住所。

马致远《夜行船》:“更哪堪竹篱茅舍。

”“茅舍”即平民居住的茅屋。

“家”既可指富贵之家也可指平民之家,相应地也就既可称呼“尊长”之亲也可称呼“卑幼”之亲;“舍”一般只指穷人之家,相应地也就用来称呼“卑幼”之亲了。

这符合古代亲属关系中的尊卑观念。

这样一来,称呼“卑幼”之亲的既有“家弟”“家妹”等词语,也有“舍弟”“舍妹”等词语,这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大致从明代开始,“家”字族称呼语开始缩小使用范围,仅用来称呼家族中的长辈或比自己年长的亲属,而卑幼亲属一般只用“舍”字族称呼语。

常见语文十大错误

常见语文十大错误

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分别是: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

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

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

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

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语文差错热点事件十大语文差错由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推出,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编辑部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国人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也从一个角度回顾当年的热点事件。

栏目介绍《咬文嚼字》以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为己任,主要读者为编辑、记者、校对、广告从业人员、文秘、节目主持人、教师等语言文字工作者。

《咬文嚼字》栏目设置极具特色:“语文门诊”“一针见血”、“众矢之的”剖析语文差错,针对性强;“词语春秋”、“汉字神聊”介绍语文知识,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百家会诊”探讨各种语文“疑难杂症”;“向我开炮”则专门发表读者批评本刊的文章。

《咬文嚼字》“人人看得懂,个个用得上”,个性鲜明,在“无错不成书”的今天,《咬文嚼字》被广大读者誉为“文化清道夫”。

评选标准1.典型性重点关注语文运用中使用频率高、出错频率高的典型差错。

2.新闻性重点关注出现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报道中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错。

3.广泛性差错类型全面。

语言文字及文史百科等各类差错兼顾,街头店招、广告、说明,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全方位考虑。

[3]评选步骤1.条目征集。

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本刊广大读者,征集本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备选条目。

2.条目筛选。

《咬文嚼字》编辑部对收集的条目进行筛选,整理出备选条目。

3.专家审核。

编辑部组织语文专家,对备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形成“十大语文差错”初稿。

4.征求意见。

把初稿分发给编辑部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定人士(外地语文专家、媒体记着),征求他们对初稿的反馈意见。

5.最后审定。

根据反馈意见,编辑部再次组织专家,对“十大语文差错”进行最后认定。

[3]榜单明细2022年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

“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

“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

语文知识高考语文十大常犯语文差错盘点

语文知识高考语文十大常犯语文差错盘点

语文能力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小编准备了高考语文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希望你喜欢。

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分别是: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

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

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

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精简版()PPT课件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精简版()PPT课件
蜜”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 而得名。由于哈密瓜吃着很甜,容易与同样 很甜的“蜜”相联系,从而导致误写。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 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家父。 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
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 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 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神州六号。 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
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 “神州”。“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即/既。 如:“即来之,则安之。”其中的“即”
应为“既”。“既便他不来,我们也得把这 事定下来。”其中的“既”应为“即”。 “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 义。两字音近而义殊。
2008年高考,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 用到“震撼”一词,但往往误为“震憾”。 “撼”为手旁,义为以手摇物;“憾”为心 旁,义为心有缺失。两者
• 五、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狙击/阻击。 如:“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长三
角狙击赤潮”。两处“狙击”应为“阻击”。 “狙击”和“阻击”同为军事术语,但含义 不同:“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 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参加了一次考试”。两处“期间”应为“其 间”。“期间”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 体的某段时间,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这个 词是不能单独放在句首做状语的。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 八、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望其项背。 “只能望其项背”这类错误用法,不仅出
现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也出现在某些知名 作家的笔下。所谓“望其项背”,义为能看 见别人颈项和背脊,这说明距离不大;要强 调距离悬殊,应采用否定式,说成“不能望 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或者反问式, 如“怎能望其项背”。

2006——2012年国人常犯十大语文差错

2006——2012年国人常犯十大语文差错

普遍关注而又普遍读错的一个金属元 素是:“铊” “铊”是一个冷僻字,因为社会事件中 出现了“铊”,从而进入了公众视野。这是 一个多音字。读tuó时,同秤砣的“砣”; 读tā时,则表示一种元素名称,不少人却把 它误读成tuó。铊的化合物有毒。2011年6月, 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 些电视主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 毒”读成了“tuó中毒”。
8.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普遍认为 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 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 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 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实写梨 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建党九十周年时,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知 识差错是: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 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 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代 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人阶级。工人阶级 和农民阶级,是共产党依靠的两大基本阶级。 锤头和镰刀交叉的图案,代表工农联盟。
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 龙”误为“合拢”。 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 塌事故,有关报道中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 在“过分强行合拢”的问题。其中的“合拢” 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 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 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 中间接合,叫作“合龙”。“合拢”只是靠 拢在一起,与“合龙”不是一回事。
7.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 粹”误为“精萃”。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 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 也跟着犯错。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 “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 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而“萃”常用义为集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 意思。

《咬文嚼字》公布2006—2010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2006—2010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16日公布了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4.‚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如:‘美容美發中心’。

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

‘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

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6.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8.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9.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10.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二、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是:无间道。

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

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

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

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震憾 ”
闽南 话 的流播 不 只在 闽南地 区 。早 已超 过省 界 和 国界 , 在外 省 传播 闽南话 最广 的是 台湾 , 台湾 岛上 。 了高 山族 地 区外 , 不多都 通行 着近 于漳 除 差
州腔 和 泉州腔 的 闽南话 。 计没有 语 青天赋 的人 , 估
就 是在 福 建 待 上一 辈 子 可 能都 听 不懂 闽南 话 , 闽 南话 是汉 语七 大方 言 中语言 现象最 复杂 。内部分
温州 话 .可 以说 当时 的温州人 就像 美 国大片 中 的 风语 者一 样 , 为抗 战胜利 起到 了相 当大作用 。 以 所 说鬼 话并 不是说 温 州人说 的话 是鬼 话 .而是 日本 鬼子 听不懂 的话 。通过这 个我 们就 可 以了解 到温 州话 有多 么难懂 。
收到的存 款的一部分 。 作为“ 存款准备金” 缴存到
了保 证客 户提现 和 资金清 算 .按 照规 定必 须将 吸
并不 是侮 辱 温州人 的意 思 , 说在抗 日战争 中 , 据 八 路军 部 队相互 之 间联 系 由于保 密需 要 .都是 派两 个 温州人 , 行 电话或 者步话 机联 系 , 日本 鬼子 进 而 的情 报部 门 ,总是 也 翻译不 出这 发音极 其复 杂 的
六 、 会机 构 称谓 中容 易 混 淆 的 词 是 : N/ 社 营
盈 利 。营利 ” “ 是指 主观 上谋取 利润 ,盈 利” 指客 “ 是
观上获得 利润 。
七、 出版物 上容 易用错 的词 是 : 间 。“ 间 ” 期 期
前 面必须 有修饰 语 。 明具 体 的某段 时 间 , 能够 指 才 充 当句子 成分 。这个 词是 不能单 独放 在句 首 做状
三春 昔 日农 历 以正月 为孟 春 。 月为 仲春 . 二 三月 为季春 , 称 “ 合 三春 ”孟 郊就 有 “ 言寸 草心 , 。 谁
报 得三 春晖 ” 的诗 句 。
63
有“ 语林啄木鸟” 之称 的《 咬文嚼字》 编辑部 , 近 日公 布 了 2 0 中 国出现频率 最 高 、 0 8年 覆盖 面最 广 的十 大语 文差 错 。 别是 : 分
歧最 大 的一个 方 言 。
四、 旅游景 点说 明牌 的常见别 字 是 :故里 ” “ 误 为“ 故裹 ” 。
五 、 闻报道 中容易混 淆 的词 是 : 击/ 新 狙 阻击 。
如 : 狙击 百年 一 遇 的金融 风 暴 ” “ 击 ” 为 “ “ ,狙 应 阻
击 ” 。
闽南 话难 懂指 数 9 上 口指 数 3 , 。 排名 第 二 : 东话 广
苏州 话难 懂指 数 8 上 口指 数 4 。 。 并 列排 名第 三 : 闽南话


“ 有朋 自远方 来 . 亦乐乎 ” 乐” 不 的“ 。应 该
读 l, 往往 被误读 成 y u。
二 、 三聚氰 胺 ” 氰胺 ” “ 中“ 应读 qn a , 少 ig n 不 人误 读 为 qn a 。 ig n 三 、高考作 文 中的高频 别字是 :震 撼 ”误 为 “
广东 话 可 以说 现在 是流 传广泛 .很 多人 都会 说 几句 简单 的广 东话 ,但是 我把 广东话 排名 第二 的原 因是 . 东话 不 只有 自己独特 的发 音 , 有 自 广 还 己的文字 。而且在 广 州的公 交车 上都是 先用 广东
话再 用普 通话 进行 报站 的 ,有些 广东人 包括 香港 人甚 至 听不懂 普通 话 ,这足 以说 明广东 话与 普通
中央银行 。 者是 指提取 准备 金 的比率 , 前 后者 是指
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十、红楼梦》 《 研究 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 索隐 派 。“ 隐” 索 是指 钩沉 索隐 , 探究 故事 背后 的事 实 , 和供 检索用 的“ 引 ” 索 是两 回事 。 ( 自中国新 闻 出版报 、 华 网; 摘 新 记者 : 丽萍 、 孙 金鑫 )
四 季 的 雅 称
所 以温州 话排 名十 大难懂 方言 第一位 .难懂
指数 l , 口指数 1 0上 。 ( 自新华 网) 摘
春 的 雅 称
2 8年 国 人 最 常 犯 的 OO

阳春
我 国南 方 人 民给春 天 以“ 阳春 ” “ 和 阳
十 大 语 文 差 错
春三月” 的美称。 如李 白诗云 :阳春召我以烟景” “ , 正是对 春天 绝妙 的写照 。
不怕 地不 怕 . 就怕 温州人 说鬼 话 。 这里 所说 的鬼话
意为能看见别人颈项和背脊 , 这说明距离不大 ; 要 强 调距离 悬殊 , 应采 用否定 式 。 九 、财经新 闻 中容易 出错 的术语 :存 款 准备 “ 金率 ” “ 款 准备金 利率 ” 和 存 混为 一谈 。 融机 构为 金
语的。
话 的差别 之 大 。 而且 广 东人很 保护 自己的方言 , 只
要有 可 能他 们都会 尽量 使用 自己的方言 。
广东 话 难懂指 数 95 上 口指 数 3 ., 。 排名 第 一 : 州话 温
八、 容易用 错 的成语 : 望其项 背 。望 其项 背” “ ,
不知 大 家有没 有 听说过 这样一 句话 .说 是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