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13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

合集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答案 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答案 含答案

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曲解文意,“杂剧有……出场人物……的限制”错误,原文中说出场人物“不一”)2。

C(或然当必然,原文中只是推测《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而非既成事实“曾在南京演出过")3。

A(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并未记载当时的“杂剧盛况”)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革:读jí,急,重。

)5.C(②表明刘珙的诏檄感奋人心;⑤表明刘珙成功破敌;⑥表明刘珙善纳人言)6。

D(应为:继母去世时,刘珙五十多岁。

)7。

(1)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5分;译出大意给2分;“中国”(“中原”)、“于”(表被动)、“岂”(“难道”“怎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5分;译出大意给2分;“临”(“治理”“管理”“为官”等)、“相与”(“共同”“一同”“一起”等)、“祠"(“祭祀"“祭奠”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从语义上看,“肌”意为肌肉,与诗意不合,它不能描摹鸟的特点,放在诗句中也与“不如”不搭配;(2分,意思对即可)“肥”字不仅符合诗意,而且能使“凫鹜”之肥与稚儿的瘦弱形成对比(而且表明稚儿连凫鹜胖都没有),更好地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3分,能答出“符合诗意”1分,解析其表达效果和作用2分)9。

从诗中看,稚儿饥寒交迫的悲惨境遇并不是上天造成的,而是官府造成的.官府“桑柘连四海”,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根本不管百姓死活.(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写“百鸟”是为了反衬稚儿的悲惨境遇(与稚儿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

2013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B ( A.kuì;jū/jǔ;mú/móB.jié/yè;pí/bǐ;yān/yīn C.yì/shì;xián;fǔ/púD.kǎi/j ì;cuì;mán/mái)2.C (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艺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贵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

这里用来形容“话题”不恰当。

A.双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B.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D.额手称庆: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3. D (A.①44家有歧义;②成分残缺。

应改成“以发放旅游优惠套票、免费开放、降价让利等形式”。

B.“将近”与“以上”不合逻辑。

C.杂糅,改成“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相关的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

”)4.B5、B (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变成废墟)6、A (A而:修饰B之:人称代词“他”/结构助词“的”C者:……的(朝代)/表判断 D 乃:就/竟然)7、D (②是“不得已杀人者二”之一,是用来证明杀人的合理性的;④陈述一个事实,与命题无关;⑤只是交代“治杀人之狱”事实,并没有强调结果,故不能选)8、C (A、省略重要前提,原文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扩大了作者批评的对象;B、张冠李戴,“高帝”和“光武帝”交换位置;D、主客颠倒,“无故而杀之”中的“之”指代百姓。

)9、(1)(3分)杀死天下人并且全部占有他们衣物和粮食,却反而不称他为贼吗?(“布粟”,衣物和粮食,翻译为“财富”也给分,1分;“而”翻译出转折关系,1分;句意1分)(2)(3分)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为什么要杀人呢?(翻译出假设,1分;是,指代“这两种情况”,1分;“奚以……为”,翻译为“为什么……呢”,1分)(3)(4分)即使让他死一百次也不能够用来抵偿他杀一个人的罪行。

2013-河南-郑州-二模-语文

2013-河南-郑州-二模-语文

河南省郑州市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題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

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中述及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说:成都华阴两县,被驱掠80人,其中有杂剧丈夫两人。

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栽之始。

南诏进攻成都。

在唐文宗太和三年,其时已是唐代晚期。

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仗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

北宋开封习于浅斟低唱。

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忍把浮名,换取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就不能不受影响。

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继续发展杂剧。

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官本杂剧段数》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

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历时悠久,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波及。

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于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会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

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

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

流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

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

杂剧名家辈出,不断荟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

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栽。

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杂剧虽由开封传来,却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

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

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

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

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自然合于南人口味。

可以说这样柔缓宛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道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张。

2013豫南六市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2013豫南六市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胡宿又被授任为枢密副使。曾公亮掌管雄州,赵 滋专门管理宋辽界河之事。胡宿对英宗说:“忧患来 的时候,大多隐藏在隐蔽细小的地方,发生在人们疏 忽的地方。自从赵滋驻守边防以来,北地的人捕鱼割 苇草都被禁止,因而常常发生争斗。南北通好六十年 了,内外都安宁,近年来边界纠纷急剧上升,不过是 侵占尺寸之地的小事,这是城寨小吏相互通信就足以 辨别清楚的,何至于大动干戈呢?现在官员中有些人 耻于燕蓟被辽人占据,(但)天时人事的条件还不具 备,却妄想难以成功的收复失地的事。希望能坚守两 朝的法度,以使人民休养生息,天下就非常幸运了。” 胡宿因为年纪大,几次提出退休。治平三年,退去枢 密副使一职做了观文殿学士,杭州知府。第二年,以 太子少师身份退休,没来得及向皇上谢恩就死了,时 年七十二岁。
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 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 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 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 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 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 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 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 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句诗人作 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 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 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 二、(36分) • 4.B(具:全部)5.C(③表现胡宿心思细密, 为帝着想;⑤不属于胡宿的行为。) 6.C(泾州士兵想相互煽动作乱,不是已经作乱; “应一并处罚”文中无信息。) • 7.(1)(5分)你们辅佐滕侯很长时间了,如 果他有过错,为什么不及早指出纠正呢? (每分句1分,句意顺畅2分;关键词“君 辈”“苟”“盍”“正”译错一个扣1分。) • 2.(5分)如今官员中有人耻于燕蓟之地被敌 人占据,(但)天时人事的条件还不具备(或: 时机不成熟),却妄想(胡乱地图谋)难以成 功的收复失地的事。(每分句1分,句意顺畅2 分;关键点“搢绅”“未至”“妄意”“难成 之福”译错一处扣1分。)

2013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3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全国大联考)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略谈城乡关系之变1、从一定意义上说,2A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代社会基本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A城乡矛盾只是我国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优先”的社会政策,户籍制设置了两种不同的身份体制,分属不同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

可以说,这是造成我国城乡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消费支出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持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时期,可称为农民进城的“红灯”阶段,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付出了较高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造成了我国1D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现象(D是城乡矛盾导致的结果,而非导致城乡矛盾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开始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了“三元”结构。

具有现代因素的乡村工业化,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创造了上亿新增就业岗位,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从而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仍然庞大,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农业就业比重仍居高不下,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这一时期,凸显了限制农村人口进城“黄灯”政策的社会代价。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我国政府转向对农民进城开“绿灯”,鼓励大量农民进城。

这不同于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前二者将农民固化在土地上,仍然从事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经济收益相对较低的农业活动;而农民进城是促使农民长久性地离开土地、暂时性地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从而开始形成“四元”结构:在农村,农业劳动者和乡镇企业并存;在城市,户籍人口和大量流动性农民工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为解决近年来我国社会面临的市场性的农民工潮、新的发展挑战和社会矛盾,政府相应地做出了政策调整,即从限制型政策转向鼓励型政策,从歧视型政策转向友好型政策。

河南省洛阳市2013届高三二练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3届高三二练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3届高三年级二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有三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儒教。

佛教与道教主张出世,宗教职业者、专一的信奉者要出家,不过世俗人的生活。

儒教主张入世。

儒、释、道三教并称,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佛教的著作和教义比较明确,但道教的意义的理解比较含混,道教内部和反对道教的人士也没有讲清楚。

学术界长期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

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

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授关系。

老子或庄子从未自称为“道家”,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

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

司马谈的道家反映了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趋势。

秦及汉初有许多学派反映统一的趋势,秦朝有《吕氏春秋》,汉初有《淮南子》,后来有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汉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家思想的长处而创立的新体系。

这个“道家”乃是黄老思想的一个分支,与先秦老子、庄子关系不大。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也未创立宗教,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一开始就是宗教家,创立佛教的情况不同。

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也与佛教经典不同。

东汉末年,汉中张鲁信奉五斗米道,令信徒们念《老子》五千文。

念《老子》的也只是巴蜀的五斗米道,影响地区仅限于汉中地区。

中原广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太平经》,这是一百多卷的大书,内容庞杂,没有多少老子的思想。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方术、巫术是它的前身。

古代巫,史、祝、卜是与神打交道的专家,他们处在国家的领导层。

民间巫术用符水治病,借卜筮占吉凶。

战国以后,神仙方士宣传不死之药可以长生,投合上层贵族要求长期享乐的欲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广大群众缺医少药,方士们用符水治病,驱鬼祭神,在下属群众中也得到推广。

201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寥廓(kuò)聒(guō)噪挑衅(xùn)残羹冷炙(zhì)B.霎(chà)时榫(sǔn)头角(jué)斗休戚(qī)相关C.拗(ào)口畜(xù)牧倨(jù)傲锲(qì)而不舍D.漫溯(sù)酒馔(zhuàn)阜(fù)盛夙兴(xīng)夜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诡秘漩涡迭次平心而论B.谍血岑寂疏朗良辰好景C.偏斜猩红弹劾责无旁代D.落真蓬蒿殒命陈词谰调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虫甚至毒蛇。

B.千百年来优秀人物数不胜数,也许,他们离戎们很远,也与我们无关,但他们的善行善举一直让我们感同身受。

C.你想象不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他们竟然一直是同学;你更想象不出,他们竟然一直两小无猜,关系融洽。

D.现在80后、90后的男女学生相处比较自然,但是30年前,男女同学如果坐同一张课桌,必定会在桌子中间划一条判若鸿沟的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无数优秀人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因此每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和灵魂得以升华的时刻。

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前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C.在当代,消费文化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和感官愉悦,而无视甚至淡漠了文化消费的深层次内容。

D.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中心的转移,尽管各国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称谓不尽相同,但对其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则是一致的。

2013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3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3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新高考新题目2013-01-15 1019(全国大联考)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略谈城乡关系之变1、从一定意义上说, 2A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代社会基本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A城乡矛盾只是我国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优先”的社会政策,户籍制设置了两种不同的身份体制,分属不同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

可以说,这是造成我国城乡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收入水平、消费支出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持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时期,可称为农民进城的“红灯”阶段,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付出了较高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造成了我国1D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现象(D是城乡矛盾导致的结果,而非导致城乡矛盾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开始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了“三元”结构。

具有现代因素的乡村工业化,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创造了上亿新增就业岗位,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从而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仍然庞大,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农业就业比重仍居高不下,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这一时期,凸显了限制农村人口进城“黄灯”政策的社会代价。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我国政府向对农民进城开“绿灯”,鼓励大量农民进城。

这不同于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前二者将农民固化在土地上,仍然从事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经济收益相对较低的农业活动;而农民进城是促使农民长久性地离开土地、暂时性地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从而开始形成“四元”结构在农村,农业劳动者和乡镇企业并存;在城市,户籍人口和大量流动性农民工并存。

河南省六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5月7日2014~2015学年度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中国画历史悠久,自战国至秦汉以来,就形成了“水墨”与“丹青”两种形态。

随后,从魏晋绘画自觉开始,文人画家增多,绘画由描绘外物而深入内心,不仅“外师造化”,而且“中得心源”。

从中晚唐开始,水墨画日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发展中的水墨画,既有工细严谨的“白描”,又有潇洒奔放的“写意”,而水墨媒材与宣纸性能的发挥,使写意渐成主流,其写意精神也影响了非写意画。

写意画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尤崇尚“意在象外”。

在写意画中,画家表达的意、抒发的感情,既是个人的,又与群体连在一起;既是当下的,又与历史文化脐带相连。

可以说,中国画是一种富有写意精神的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画家画的是文化,观者领略的也是文化。

这种写意精神,贯穿于文人画、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等绘画形式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传统中国画是一种人文关怀。

而不是视觉盛宴。

其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一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是个人的“怡悦情性”,即表现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以及由此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可以叫“畅神”。

这是中国画重写意的根源所在。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艺术对中国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中国画的写意传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

当时的改革家大都以科学的眼光批判中国画,否定写意画,主张改造中国画。

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批判文人画“专重写意,不尚肖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更强调“输入写实主义”。

他们都要求艺术像科学一样求真务实,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这实际是以西画改造中国画,特别是以西画的写实技巧改造中国画,其结果一方面提高了中国人物画的“应物象形”能力,丰富了中国画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画的写意传统。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高二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河南省许昌市六校高二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许昌市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字,应当说与《论语·学而》篇中“礼之用,和为贵”的“和”涵义相同。

翻检相关经学文献,“和而不同”的“和”也与周代基于礼原则的“和顺”“协和”“和睦”等意思相近,没有多少异议。

朱熹《论语集注》谓“和者,无乖戾之心”,把“和”与“乖戾”对举,也能说明这一点。

至于《国语·郑话》中史伯讲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则是指自然事物诸元素之间的“调和”,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和”不是一回事儿。

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与史伯说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两个不同的命题,适用的领域也不一样。

前者适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讲人际关系的;后者适用于自然领域,主要是讲不同物质的配合或共同作用的,因此,作为概念而不是语词,这两个“和”是不能等同的,也是不能互换的、另外一中庸里有“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说法,然而子思之学已开始向心性之学转化,因此对“和”字的理解还当“以孔解孔”。

先秦文献中讲的“同”,很多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共同点”或“相同的目标”。

就人际关系而言,“同”与“和”不是对立关系.并且常常是有着正向联系的,孔子本人就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话。

他所反对的“同而不和”的“同”.只是指那种无原则的、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这一点是应当明确的。

“和而不同”的“不同”.仔细分析起来,应该包括“非原则性的不同”与“原则性的不同”。

对于非原则性的不同,容易通过“求同存异”而达到“和”。

河南省罗山县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南省罗山县高中201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

罗山县高中2013届毕业班第三轮复习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阅时代”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字符出版不可撼动的神话,图小说、绘本、图文书等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利润的图书类别。

有人称这一时代为“阅时代"。

“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

人类原本想借助直接图像来交流的,因为技术条件不支持,才发明了符号间接交流法。

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并通过电子书签使“阅影像"如同“读文字”一样可间断和接续,这就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

阅图较读文轻松,是因为大脑不需额外解码。

文字的用量也开始浓缩了,是因为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如微博)。

视觉器官天生是用来感知影像的。

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所以,“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

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阅则是人类的天性。

阅更容易被记忆。

科学的记忆法就是利用图形,这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

正如国家有国旗国徽,企业有LOGO,商品有商标.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

字符的缺点是间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

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信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

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

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

从总体上说,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2013届语文联考2试卷及答案

2013届语文联考2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五校联考”(二)语文试卷温馨提示:你拿到地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为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希望你沉着应考,相信你能考出自己最好地成绩.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地名句.(10分)①,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③,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⑥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⑦,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⑧,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⑨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⑩,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2、阅读下面地文字,完成(1)~(4).(9分)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各个民族之林地根本.②文化是一种尊重,体现在一个人如何、、上.③在一个文化厚时地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ɡǒu且,因为不ɡǒu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地智能.④品位,道德以及智能,是文化积累地总和.(1)给加点地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地汉字.ɡǒu( )且掠()夺(2)文中“”词有错别字,这个词地正确写法是“”.(3) 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地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4)将下面地短语依次填入第②句地横线处,使语句衔接顺畅.(只填序号)a.对待他人b.对待自然c.对待自己(5)第④句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地句子写在下面地横线上.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地知识,完成(1)∽(2).(4分)“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地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礼赞地圣哲先贤、所塑造地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请从下面推荐地3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地理由.(3分)鲁智深诸葛亮贝多芬(1)我选,出自作品:,作者:(2)理由:4、教师节前,某班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地歌”为主题地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地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地:“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地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地乐曲;,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地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为参加以“辛勤地园丁”为主题地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地教案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地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案.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地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3)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以“老师,我要对您说”为题,给老师写一封信.下面是三位同学信中正文地开头,你认为哪种开头更好些?为什么?①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我有太多地话要向您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②三年来,我与您有过多次交流,但今天我仍有些心里话要对您说.③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地工程师”.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二.阅读(55分)(一)谈自立(18分)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地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地.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地.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地,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地前途.世界著名地大发明家爱迪生地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地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地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地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地.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地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地.”他说地话是有道理地.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地自立本领,而他地下一代却在富足地环境下产生了依赖地心理,缺乏吃苦地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地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地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地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地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地少年是跨世纪地一代,肩负着历史地重任.视子如宝地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地.想成才地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地庇护去自立吧!5、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其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6分)6.请用简洁地语言叙说本文论证地过程(思路).(4分)7.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8. “富二代”指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地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地财富.“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粉墨登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地负面新闻事件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地负面词汇.请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地“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4分)(二)流泪地蓑衣(22分)那件蓑衣,被我地父亲挂在老屋地土墙上.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地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地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地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地时间里,在土墙地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地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地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地一生.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地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地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地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地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地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地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地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地苦涩地日子.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地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地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地温暖.于是感动地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多少个这样地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地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地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地颜色渐渐地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地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地土墙上.蓑衣想着这些昔日地事情,想着那些苦涩地日子,蓑衣躲在老屋地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地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地是,我地父亲把它永远地挂在了乡下老屋地土墙上.生活在乡下地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地,离开地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地父亲.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地蓑衣,像一件精致地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地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地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地土路上回家地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地身影地日子.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地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地蓑衣.9.品味第三段中画线地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地“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10.蓑衣地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地情感?试简要分析.(6分)1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6分)①父亲是一个怎样地人?②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12..文章以“流泪地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6分)(三)《出师表》节选(15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地意思.(4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2)由是感激( )(3)深入不毛( )(4)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5.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地情形有什么意图? (2分)16.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地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地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 (2分)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地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地今天,他地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地影响?(3分)三.写作(55分)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地梦想,甘愿承受长久地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地梦想,毅然接受严峻地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地梦想,敢于经受风雨地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地梦想,宁可付出沉重地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请以“为了自己地梦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地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地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地真实姓名.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五校联考”(二)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略.2、阅读下面地文字,完成(1)——(4).(9分)(1)苟、lüè(2)厚时厚实(3)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地根本.(2分)(4)cab(2分)(5)品位、道德以及智能,是文化积累地总和.(1分)3 、示例:鲁智深《水浒传》施耐庵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诸葛亮《三国演义》罗贯中智慧超群、忠君爱国.(共3分,作品0.5分,作者0.5分,理由2分,.)4、(1)您不是航海家,却指引着我们前行地方向;您不是美术家,却调制着我们人生地底色.(共4分.内容相应、句式相同各占2分.答案不限于此,符合要求即可)(2)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这个材料写地是宋濂刻苦求学、尊重老师,与演讲主题无关.(共4分.找出不符合地材料是2分,理由说明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3)第②种开头好些,因为它紧扣题目要求,开门见山;语气符合写信者身份,表达得体,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老师地感激之情,语气亲切.(共4分.找出更好些地开头占1分,理由说明占3分.此题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如认为其它两种也可,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5、(6分,每一问2分)论证方式:立论.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地.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6、(4分)开篇使用俗语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归纳强调论点.7、(4分,每一句2分)内容上:用俗语开头提出问题,从而引出中心论点. 结构上:引出下文论证.(总领下文)8、(4分)答题要点:要有吃苦地心理准备和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地庇护;要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感恩社会和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能围绕自立自强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9、(4分)①从久远地古代就倍受重视;②是农忙时劳动地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地温暖(若答“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他遮风挡雨”也可以.)(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其中语言表达占1分)10、(6分)①自古至今倍受重视地喜悦自豪;②与父亲相依为命地苦涩;③感受父亲温暖地感动;④被闲置地无趣和寂寞;⑤被遗忘地失望与伤心(答对4个要点即可得4分,语言表达2分)11、(6分)①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地人(说明:从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地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怀念故土但不表露看出他感情深沉)(3分,每个要点1分)②没有忘记(1分)分析原因:①父亲多年在农村劳作,与蓑衣接下了深厚地感情;②文末,了解父亲地“我”断定父亲不会忘记;③修缮房屋预示着父亲将来还要回老家,那时自然会看、会想、会披蓑衣地.(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12、(4分)①使用拟人地修辞手法,形象生动;②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阅读兴趣;③起到了贯穿全文地线索作用.(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13、(1)出身低微,见识短浅(2)感动(3)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地地方(4)询问14、略15、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2分)16、第一问: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或答“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答对任意两点均可,一点1分,共2分)第二问: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地事”来回答即可.(3分)三.写作:根据中考作文标准批阅.。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9页,第Ⅱ卷9至10页。

2.答题前,孝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吏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4年春节,央视以“家风”“家规”为访谈题目,可以归为家庭价值重建的努力。

在此之前,宗祠、祭祖活动,已经被作为了“旅游资源”。

这也是一个时期以来“征用传统文化资源”以整顿世风、重建公共价值观的工程的一部分。

无论有效与否,由笔者的角度,均可读作为“家族”“宗族”正名。

上述活动与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自然有关,尽管在乡村社会遭受结构性破坏的条件下,家庭家族、邻里乡党,普遍伦理状况与伦理意识的改变已不可逆转。

宗族所依托的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势必引发伦理关系的重构。

这一方面的“传统文化”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社会修复、文化重建的“资源”,仍然是一个问题。

在当下的中国,公私道德的重建,或许都颊仰赖更为多元的“资源”吧。

发生在近几十年的“人伦之变”,不宜简单地归因于“文革”。

“传统社会”内部本来就有导致自身瓦解的因素。

但近代以来对“宗法秩序”的大举破坏,无疑加速了这一过程。

由五四发起,由接下来的革命持续推进的摧毁“宗法制”的努力,在20世纪末期伦理堤防溃决之时,使人品出了一味酸涩。

农村较之城市,崩解更来得剧烈。

也因文明程度低下,文化保守,一旦堤防溃决,即一泄无余。

较之环境的破坏伦理破坏毋宁说更为触目惊心,堪称一大“变局”。

尽管“家庭伦理”在乡土中国扮演了复杂的角色,乡村基层政权被宗族势力把持,是不无普遍性的事实,人们却也注意到,某些保留着“宗法制残余”的地方,减缓了上述崩坍的娃。

家庭成员中相互的责任感尚在,家庭伦理尚能艰难地维持,且构成了地方社会稳定的基础。

2013河南省高三六市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答案

2013河南省高三六市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1-35 每题4分,共140分。

1-5 ACCDA 6—10 DADAC 11-15 B BACD 16-20 DCBCB21-25 DDCCD 26—30 DBADA 31—35 ACBCB36.(26分)(1)甲地:管道运输(2分);陆上临国,沿线地形平坦,可与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相连(2分)。

乙地:海运(2分);临海,距我国较远,海运便利,运费低(2分)。

(2)①河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2分);原因:①河主要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融雪量大(2分);②河冬春流量大,夏季流量小(2分);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2分)。

(3)灌溉农业(棉花种植)(2分);棉毛纺织业(2分)。

(或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4)①河湖口三角洲面积减小且向湖心移动(2分);②河河口三角洲萎缩(2分),海岸线后退(2分)。

37.(20分)(1)降水量小于450mm时,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2分);年降水量大于450mm时,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弱;(2分)降水量大于600mm时,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2分)。

(2)乙地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2分),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2分)乙地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2分),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2分) (3)甲地选择方案二(2分)。

理由:甲地年降水超过450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

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2分)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2分)乙地选择方案一(2分)。

理由:乙地年降水量小于450mm,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强度成正比,工程性措施效果更好;(2分)降水较少,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更好。

河南省濮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二模拟考试语文

河南省濮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二模拟考试语文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04 1.(3分)B 2.(3分)C 3.(3分)D 4.C(访:咨询) 5.B(A项次句没有表现切直,C项首句没有表现聪明,D项次句没有表现切直)(1)我探了许多年,尚且不能通晓,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吾子、见还各1分)(分) (2)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用生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

(敕、征、固辞各1分)(分) (1)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分)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分)联动静结合远近光色相融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分) 11.(1)(5分)选A给3分,选E给2分,选B给1分,选C、D不给分。

(B“重逢后我与马的对话”不恰当,应该是马的自述;部分错,故给1分。

C“说明自己不是心甘情愿把自己弄瞎的”错,“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处罚……”这句话表明马是为自己遭逢不幸、自我处罚的。

D“那军官竟然移情别恋,跟‘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好”错,马是为受到军官的侮辱,缺乏相知相敬的情义而恼怒。

) (2)(6分)①外部形象:皮毛黑滑,身材高大;耳尖腿长,外形潇洒;力大无穷,性情温和。

(3分)内在品格:心事重重,任劳任怨;有尊严,有傲骨;重情重义,坚持自我。

(3分) (3)(6分)①本文勾勒了马“巍然”、“粗壮”、“削竹般的耳朵”等外貌特征,又用牛和鸡来衬托,意在突出马出类拔萃的形象以及“我”对马的深厚情感。

(3分)②一匹杰出的战马在遭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我毁弃的抗争,与平庸的牛、鸡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对照,表达了对遭逢不幸、自我惩罚者的同情与感慨。

河南省六市高三语文第二联合考试试题

河南省六市高三语文第二联合考试试题

河南省六市2012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或涂在机读卡上。

只交答题卷和机读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卷或机读卡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挂枝儿,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

它的金盛时代在明清,可它的历史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

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

它虽然发源于吴地的水上人家,可从陆机的《吴趋行》和谢灵运的《会吟行》来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称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

它不仅以清丽委婉的吴音引人入胜,还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

同其他民族一祥,汉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唐代的踏歌,能在长安街上连唱带跳三天不息,这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很生动的描写。

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改变。

宋时,汉唐社会张扬的时代个性逐渐消失,人们从喜好劲歌狂舞而变得只能浅吟低唱。

这种改变首先是因为理学兴起之后,崇天理、灭人欲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钳制。

与此同时,宗族规章制度的完备,对人们的行为又加强了约束。

另外,戏曲的兴起,艺术形式的更新,人们兴趣的转移,对此也不无影响。

不过,醉心歌舞的盛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人们宣泄情感的音乐,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间积蓄、流传。

在江南一带,就孕育出许多艺术精品。

众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从这里发源。

享誉世界的十大金曲,有两首在中国,这就是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行人体器官移植,最理想的状态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或组织,用基因技术,分化、培养、人造一个他所需要的器官,因为这能避免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斥反应。

这种自体人造器官移植技术现在虽然已有巨大突破,但由于技术水平和培育成本的制约,尚不能普遍应用。

目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大于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很多人往往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

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科学家试图通过在其它动物,比如猪、羊等身上培育出人体器官,为患者移植。

这种在其它动物体内培育的人造器官叫做异体人造器官。

猪是人类理想的器官供体,其器官在大小、结构等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体的器官大体接近。

例如,人的体温为36-37摄氏度,猪的体温为36-37摄氏度,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

因此,科学家选择在猪的体内进行人体器官培育研究。

现在,他们已经培育出了一种具有免疫缺陷的猪,这种猪因娃乏某种在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免疫功能较弱,对外部组织的排斥也较少,从而使得在猪体内培育人类肝脏等人追器官成为可能。

不过.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即使未来在猪的身上培育出了人造器官,要将其移植到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犹如一支军队,护卫着身体不受外来细菌和病毒的侵略,也清除着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

在外来器官移植入人体的同时,会带来另外身体的细胞,这样,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将这些“非己”成分视为侵略者,试图将其消灭,这就是“免疫排斥”。

现在临床医学上解决免疫排斥问题通常是服用药物,抑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使外来的细胞得以定居,但服用抗免疫排斥药物却会大大增加接受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另外,猪的体内还有多种病毒,给人类移植在猪体内培育的器官,人也有可能会感染猪体内的这些病毒。

除了技术难题,这种异体器官移植还面临着许多伦理问题。

临床实验发现,器官移植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影响。

年长的人身上移植了年轻人的肾脏,头发会变黑;脾气温和的人移植了脾气暴躁的人的心脏后,脾气也会变暴躁。

据此推测,如果将生长于猪身上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人恐怕也会显示出猪的某些特征。

如果某人在生育前接受了异休器官移植,他的下一代的基因就有可能带有其它动物的成分。

另外,作为培育人造器官“容器”的动物,又会不会因为曾经注入过人类干细胞,而具有某种人类特征?2002年,美国两位科学家把人类干细胞植入绵羊的早期胚胎里,结果在生育下来的这只小羊的血液、肌肉和心脏里,发现了40%的人类特质。

同样,当人类干细胞注入到猪的胚胎后,猪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具备了一定比例的人类细胞,从四肢到内脏,甚至大脑,那这只“猪”还能叫做猪吗?所有这些都是人造器官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

(摘编自《人造器官:从科幻中走来》)1.下列表述,不属于科学家在猪的体内进行人造器官培育研究原因的一项是A.自体人造器官移植虽然能避免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排斥反应,且已在技术上取得巨大突破,但仍有条件限制,尚不能普遍应用。

B.现在,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远远不足,很多患者往往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科学家希望培育出异体人造器官解决这一问题。

C.与其它动物相比,猪的器官在大小、结构等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体的器官大体接近,这决定了它是人类理想的器官供体。

D.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种免疫功能较弱,对外部组织的排斥也较少的猪,这使得在猪的体内培育人类肝脏等人造器官成为了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由于现有技术水平所限,未来即使在猪体内培育出人造器官并将其移植到人体内,但要解决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问题,会大大增加接受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B.猪的体内有多种病毒,如果给患者移植在猪体内培育的器官,这些病毒就可能通过移植的器官进入患者体内,使患者感染。

C.异体人造器官移植会引发伦理问题,如,移植年轻人的肾脏,年长人的头发会变黑:移植脾气暴躁人的心脏,温和的人会变暴躁。

D.根据美国科学家在绵羊早期胚胎里植入人类干细胞的实验可知,把人类干细胞注入到猪的胚胎后,这只绪已经不是真正的猪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和培育成本的制约,自体人造器官移植目前还没有应用于实践中,这种技术应用于临床现在还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理想。

B.与其它动物相比,猪虽然是异体人造器官的理想供体,但为患者移植在猪身上培育出来的器官,仍然具有极大的风险。

C.免疫排斥实际上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人体自身的保护,只是这种保护不利于移植异体器官后患者的康复,因此需要加以抑制。

D.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并将其移植给人,可能使这些动物和器官接受者的身体发生生理改变,这是人造器官研究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

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

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特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

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

”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

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

宿诮之曰“君辈佐滕候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

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

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

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

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

三司使包拯护弗遣。

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

”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

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

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

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

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

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

”宿以老,数乞谢事。

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

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

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注】①折支:军饷。

②颛:通“专”。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左右复问辟:使……避开B.宿取具狱繙阅具:准备C.而执平民以告也执:捉住。

D.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捍:抵御。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胡宿尽职为民的一组是(3分)①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②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③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④筑石塘百里,捍水患⑤既置于法,乃命劫三司吏⑥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胡宿办案慎重,讲究方法。

他在宣州做通判时,遇到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案子,经过单独审问,并查阅案宗,终于弄清事情真相,原来是一桩冤案。

B.胡宿为官刚正,对错误敢于批评。

湖州前任太守花巨资兴办学校,下属官员当时不说什么,待其离任后则怀疑其中有欺,胡宿对他们进行了严厉责备。

C.胡宿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正直敢言。

泾州士兵因军饷迟发煽动作乱,胡宿认为士兵确实有罪,而有关官员和庇护三司吏的包拯也有罪,应一并处罚。

D.胡宿洞察事物,明辨事理。

赵滋担任守边官员以来,因一些小事南北不断发生摩擦,对此,胡宿主张“外和”,由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辨明即可,不必动用武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2)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

朱弦:琴的代称。

④佳人:知心朋友。

8.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2),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I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摆渡叶仲建河东村和河西村隔着一条河,村民来往很不方便。

不知从哪一天起,河上出现了一条渡船,船主人姓张,河东人,久了,人都唤他张摆渡。

河东村的后面是山,河西村的前面通往城市;河西村的人要上山,河东村的人也要进城。

那年头,收成不好,张摆渡靠着这条船和一身摇橹的功夫,竟过得不差。

河西一户柳姓人家瞅着眼红了,为啥一条河,好处都让你张摆渡给占去了?为啥河东人的钱要塞进河西人的腰包?柳家穷,却也砸锅卖铁添置了一条与张摆渡相仿的船。

没有争执,没有商议,却有了规距:河东人过河,得上柳摆渡的船;河西人过河,得上张摆渡的船。

即便柳摆渡的船在彼岸,河东人也不会蹬上张摆渡的船,而是向对岸吆喝两声,朝柳摆渡招招手。

所赚到的钱少了一半,但熙来攘往的人频繁,好歹混了个囫囵饱。

没事的时候,张摆渡会跟柳摆渡唠上几句;刚好泊在一起的时候,两人还会坐下来抽袋旱烟,吐着烟圈儿说事。

张摆渡最爱说他儿子的事;柳摆渡最喜欢说城里人的事。

据说,柳摆渡曾经在城里混了不少时日,日子便在这摇橹声和谈笑声中流逝。

一年后却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柳摆渡的船载着河东村的一对母子过河,船行至河中央,便缓缓地往下沉。

船舱里进了水,没一会儿水就漫过了船身。

柳摆渡无法一下子救俩人,丢下女人在河中乱扑腾。

柳摆渡将小孩拖到河岸,转身要下水救女人,发现女人也向对岸漂移过来。

救女人的是张摆渡。

张摆渡救了女人一命,也相当于救了柳摆渡一命。

柳摆渡的船沉到了水底。

第二天,柳摆渡没来吊船。

第三天,还是没来。

几天过去了,柳摆渡还是没有出现。

那几天里,张摆渡经常盯着沉船的水面,沉默不语,总觉得失去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