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深处见功夫——读《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
《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补遗补正——兼谈对柳宗元的评价
为何 研究 永 州 的碑 刻能 反 映湖南 石刻 的学 术价 值 呢?书中作了统计 : 全省唐代的石刻编 为6 卷, 永州石刻 占 了3 卷, 占全 省的5 0 %。 全省唐代石刻篇幅共计 1 4 6 页。 永州 占8 2 页, 占全省的5 6 %。 全省宋代石刻 编共为 1 7 卷, 永州 占
一
大幸事也 夫。” 惋惜 之情充溢字里行 间, 也使 我浮想联
《 朝 阳岩与寓 贤祠》 《 有 关朝 阳岩 的几 首唐代纪 咏诗》 《 新 见唐张舟诗考》 《 < 全唐诗> 牛丛 ( 题 朝阳岩 ) 正误》 《 明黄焯 ( 朝 阳岩集 ) 初探 》 诸篇 , 以朝 阳岩诗文 碑刻为对 象 , 加 上 丛书 中的《 零 陵朝阳岩 小史》 《 零 陵朝 阳岩诗辑 注》 两书,
l 1 卷, 占全 省 的6 6 %。 关 于永 州 石 刻著 录 书 目 , 书 中统 计 有 1 5 种之多 , 并 对 作 者 逐 一 作 了介 绍 。永 州 1 1 个县 区 , 现 存
“ 右石角 山题刻 . 前人 未见 。……宗涤楼王昶在永 日久 , 其 辑《 永志》 时广搜 石 刻 , 而于 距城不远 之区 , 卒 未过访 , 可 讶 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余乃得未曾有 , 为之 色喜 。 ” 如亲临其地 , 所见实景 , 应该 到过永 州。当然 , 这一 问题 尚须作进一 步考证 , 寻找 有 力证据 。该 文结尾指 出: “ 陆 氏又 云 :群玉 山题 刻十段 ‘ 搜 罗未及 . 湮没待时耳 ’ 。最最可惜的是陆氏此语在未及
入 研 究 提 出相 关建 议 , 并就 书 中涉及 对 柳 宗元 等 人 的 评 价 提 出 了商 榷 意 见 。
关键词 : 湖南 地 方 文 献 ; 摩 崖石 刻 ; 补遗 ; 补正; 柳 宗元 评 价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4 0 2 X( 2 0 1 3 ) 0 1—0 1 2 9—0 5
地方文献研究的一渠清流
地方文献研究的一渠清流——评《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万里2013-2-28 9:58:00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0日 05 版)湖南摩崖石刻人们既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便不能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本该雅洁的学术净土,看似繁华,实为嘈杂。
然而,读过李花蕾、张京华合著的《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一书,恰如一渠清流注入心田,情不自禁地想将读后感与学友分享。
正如该书作者所言:“湖南自上古先秦号称南楚,其文化渊源素有根底,唐宋以后,湘学、理学异军突起,声教广被,故在文献与文物上均有深厚的积累。
但因文献校勘与文物考证费时费力,研究领域尚有很大空间,成果远远不足。
”仅就金石文献而言,现代史学家兼金石学者柯昌泗在《语石异同评》中说:“湖湘间唐碑,宋人著录本不为少,惜皆湮逸”,因此,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研究,其学术意义极为重要。
该书32万字,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湖南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研究,其二为湖南古代摩崖石刻的考证研究。
虽然仍只涉及湖南地方文献与文物的一部分内容,但所取得的成绩已甚为可观:从文献角度看,大部内容为学术界首次探讨。
如康熙十年本《炎陵志》为现存最早的炎陵志书,明代黄焯《朝阳岩集》为现存记载零陵朝阳岩诗文题刻的唯一一部总集,也是我国古代记载岩洞景观和摩崖石刻较早的一部专书,均为海内孤本,自清代以来均认为失传已久,以往从未经人著录,该书首次加以整理。
宋初陶岳《零陵总记》为记述湖南南部零陵旧地景观名胜与文人逸事的最早一部专书,宋及明代频见征引,后佚不见,前人辑出8条,该书共辑出36条。
清代宗绩辰《留云庵金石审》专门著录永州境内石刻,又多著录其书体风格,在金石著作中尤为独特,单行本未见刊刻,该书首次辑校。
在文物研究方面,大部内容为学术界首次公布。
如朝阳岩摩崖石刻新见唐张舟《题朝阳岩伤故元中丞》诗,刻于大历十三年,距元结之卒仅六年,自《金石录》录其条目,全文孤悬洞壁迄无人见,该书据原石手迹加以著录。
摩崖石刻考察蹲点日志
张京华教授说 : “ 对于文化旅行 , 余秋雨先生说是 ‘ 苦 旅 ’, 我觉得非常到位 。 因为这种旅行 不是一段闲散的漫 步 , 而 是 一 种 对 某 种 传 统 、 精 神 和 信 念 的苦 苦 寻 觅 和 追
边读书、研究 , 这 次考察真是一个难得 的学 习机会 。”马上
2 0 1 4年 7月 1 3 l星期 E E l 晴
没 有 目的的旅程是流浪 ,有 目的的旅程才是旅行 。
“ 问教授 ,你 坐前 面来 嘛! 坐 后面 ,你又 不是 看行 李 的! ”张京华教授作为东道主对客人的关怀和调侃 之语 , 引 起 了众人 的大笑 。然而 , 在这 爽朗的笑声 中,张京华教 授那 几位还在读博士 、 硕士和本科 的学生 , 分 明从问永宁教授身 上看到 了一种谦和、 质朴的 品质 , 特别是那种 无视教授 身份 , 甘愿与各种行李挤在一堆 的 “ 无我”精神 。 这种 品质和精神 源于对 中国传统经典文本 的长期 阅读和体悟 , 也是 中华优秀
作者简介 :余孟孟 ( 1 9 8 3 一) ,男,陕西西安人 ,教育
经 的研究 生,我却是 以 “ 弟 子” 的 自我意识在追 随着 几位 “ 导师”在开展一段从未有过 的 “ 田野作业” 。 其实 , 每一
王教授 的话得到 了大家 的共 鸣。 与各种行李 “ 挤”在最 后一 排的宗教 学研 究专 家问永宁教授合上手 中的线装书 , 带
个读书 人 , 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 , 在他 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 情 怀 ,那就是抛却世俗 ,去做一 段真 正纯粹 的研究 ,去搞一
就 要去上海大 学攻 读博士学位 的石强 同学表 达 了 自己的感
何绍基撰书《刘牧庵神道碑铭》文献与书法价值浅析
692023/05 No.255何绍基撰书《刘牧庵神道碑铭》全称《皇清诰赠光禄大夫云南巡抚牧庵刘公神道碑铭并序》,碑石两块,青石质,大小一致,碑长251厘米,宽78厘米,厚21厘米。
左右碑各18行,满行33字,共计1028字。
单字6厘米见方。
右碑每字完好,上部为碑额,篆书,7行,满行3字,共20字。
刻功极佳,形神兼备。
碑石现藏娄底市博物馆。
一、释文碑额:皇清诰赠光禄大夫云南巡抚牧庵刘公神道碑铭碑文:皇清诰赠光禄大夫云南巡抚牧庵刘公神道碑铭(并序)赐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钦加六品衔前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道州何绍基撰书并篆额范蔚宗始立《独行传》,补马、班之坠例。
以后诸史,祖袭其意,更有《孝义》《隐逸》诸传。
凡以阐绎幽光,敦扶教本,较《循吏》《文苑》尤为重。
且先顾家乘、闾史,浮词溢誉,秉笔者欲借以信今传后,往往恧焉。
今于湘乡刘公得其翔实确至,乃敢书其隧道之石。
按状:公讳象谦,字虚谷,又字牧庵。
其先由安化之古梅迁湘乡之杨家滩,遂为县人。
世有隐德,伏而不耀,至公考卓斋公以古义律身,先正格言,未尝离手口。
生子四人,伯氏象履,道光乙酉举人,耒阳教谕。
叔氏象恒,己亥举人。
季氏象益,国子生。
公其仲也,蚤充县学生,食廪饩,九应乡试不隽,士林惜之。
生平以《功过格》约敕言行,无疾容,无遽色。
卓斋公弃养,葺茅茨为“罔极庐”,与两弟守墓读书,距家二十里。
每日归省母萧太夫人寝膳,仍返墓所。
居母忧,苫块墓旁,哀泣之声,山中人不忍闻见。
友爱笃至,两弟抑抑受教,获成名业。
道光初元,合邑以公名应孝廉方正制科,公辞曰:“孝廉方正,求一字之无愧且不能,况四字乎?”坚辞不就。
里人称之曰:“是真可当四字无愧矣。
”行古乡亭介甲法,邑中翕然从之,莠民敛肃,有王彦方、孔仲山之风。
引掖后进,先德器而后文艺,子弟辈坐无交足,行无曳履。
所居近杨市,或终岁不见其履迹。
先业颇饶裕,祭服外无裘帛,粗缯大布,道貌浑朴,拯恤饥寒无少吝。
不信释道,属纩时,谆谆勖儿孙勿以浮屠法治丧,盖性既刚正,又锐自刻屈,思扶弼圣道,为人心风俗防检,老而弥挚云。
朝阳岩摩崖石刻的田野考察
1 .年代 、作 者不详 ,题刻 “ 3 顶月 口”三大字 ,8 ×3 ,损毁。 2 8
1 .民国八年 己未 黄钺诗刻 “ 4 未逐渔舟去”一首 ,无题 ,18 8 1 ×5 ,十四行 ,楷书 ,完整 。 l .清 同治 甲子杨 翰题刻 ,l0 3 ,十一行 ,隶书 ,稍损 。 5 1 ×15
第3卷 第2 1 期
21 年 2 00 月
湖南科技学 院学报
J un l f n nUnv ri fS in ea dE gn eig o r a o Hu a iest o ce c n n ie r y n
、,13lNo. 0. 2 Fe 2 0 b.01
2 .明嘉靖十年许岳诗刻 “ 谩教 山水属高贤”一首 ,无题 ,6  ̄1 1 0 0 ,六行 ,楷书 ,完整 。 3 .年代、作者、主题不详 ,6 ×10 8 0 ,行楷 ,损毁严重。 4 .年代、作者不详 ,题刻 “ 朝阳胜景” 四大字,18 5 5 ×4 ,楷书,完整 。
5 .明万历甲戌,作者、主题不详,6 ×14 8 3 ,楷书 ,活碑 ,八成损毁 。 6 .朝代不详 ,署款 “ 廿三年” ,疑为民国。梁寿盛题 刻 “ 口览河山” 四大字,有跋 “ 零陵军次”等 ,4 ×3 ,四行 ,楷书 , 2 5 磨泐。
1.清康熙丙午张登云 朝阳岩重修碑记 6 8 ,十行 ,楷书 ,损毁将半。 9 ,8 ×17
2 .民国八年卢澍 邕 游朝阳岩 诗三首,8 ×4 ,二 .行 ,正书 ,完整。 0 x 5 5 卜
2 .f 4 、作者不详 ,“一 1 ft -: l窍天”三大字 ,3 ×7 ,楷 书,完整 。 6 8
中图分类号:K 7 . 8 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7— 2 9(0O 20 2 - 7 6 3 2 1 2 1 )0 — 04 0
我的发现——略读邓文科先生的瓷印
绘画的形式和写实的艺术特 色 。 ̄ * ,还 有2O t2 t1 - 多万字的
先 生平 时喜欢 书法 ,尤以篆书 为最 。其篆 书朴茂 沉雄 、凝重静
穆 、浑 然 天成 、富 有 生 机 ,为 其 陶 瓷 篆 刻 奠 定 了 很 好 的 基 础 。方
我 的发 现
— —
略读邓文科先生的瓷印
黄 龙 玉堂瓷艺 醴陵 4 2 0 120
文科 ,艺 名毅蜂 ,1 3 W  ̄ ,湖南醴陵人 。系中国工艺 9 0 -E
用业余时间创作了瓷印精品上百方 。西泠 印社 出版 的 《 怎样学 篆 刻 》将先生领入了篆刻之 门 , 从此在方寸 瓷泥上先 生用铁 笔行 走
专业论著行世 ,主要著作有 《 醴陵釉下彩瓷 》和邓白教授合编的
《 醴陵窑 》等 ,分别由 中国轻 工业 出版社 、 上海人 民美 术出版 社和日本美乃美株 式会 社出版 。邓文科在中国书画方面亦颇有造 诣 ,尤以花乌、篆书、隶 书见 长 ,经 湖南省美协推荐 ,他的名字
寸天地情怀广 ,刀重 干钧意趣长 。先生曾在刀法 、篆法和章法各 方面下过 苦功 ,力求三法统一融合 ,在其创作的一方方精彩动人
图
( 文科 印 ) 邓 (毅蜂 ) ( 科写生 ) 文
囹
( 文科 ) ( 毅蜂 ) ( 中笑 ) 丛
⑧
( ) 邓 ( 一笑 暖干 家 )
( 我不 善思 )
( 尊古 爱令 )
圈
着艺术 心迹 ,无论是 古玺 、汉印 还是 圆朱 文 、流派印 ,均有涉 猎 ,无一不是严谨考究 ,精益求精 。
/ I 美 学会 计家 会 理 19年被 湖 \J 术 设 研究 常务 事, 90 评为 南
省工艺 美术大 师 ,1 9 年荣获 国务院颁发 的 “ 3 9 为发 展我国文化 艺术事 业做 出了突 出贡献 ”证书 ,同年被评 为中 国工艺 美术大 师 ,从事 陶瓷美 术工作5 余年 ,在长期 的艺术实 践 中 ,擅长用 0
湖南辰溪丹山摩崖石刻群考
湖南辰溪丹山摩崖石刻群考向彪1,刘本杰2,黎莹3(1.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8;2.湖南辰溪大酉文化研究会,湖南辰溪419500;3.辰溪县文物管理所,湖南辰溪419500)摘要:位于湖南省辰溪县辰阳镇铜湾溪村的丹山临江崖壁上,分布着一处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摩崖石刻群,汇集了包括明、清、民国三朝约400年历史中的近20方石刻,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主要有明人胡松的“壁立万夳仞”“钟鼓洞”、徐珊的“古遗音”、徐廷绶的“碧水丹山”、清代无名氏的“丹山洞”、民国田镇藩的“五溪锁钥”题刻,和明人曾才汉的《奉和阳明先生题钟鼓洞韵》、陶钦夔的《过钟鼓洞步阳明先生韵》、郑烛的《过钟鼓洞步阳明先生韵》诗刻。
丹山摩崖石刻群的形成,得益于丹山所处大酉山的名山效应、王阳明的名人效应以及丹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
丹山摩崖石刻群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形态多样、艺术价值高,而于2011年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丹山;摩崖石刻;成因;考述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743(2019)07-0001-09On the Stone Carvings of Danshan Cliffs in Chenxi ,HunanXIANG Biao 1,LIU Ben ⁃jie 2,LI Ying 3(1.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Hunan 418008;2.Dayou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Chenxi ,Hunan 419500;3.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Chenxi ,Hunan 419500)Abstract :On the cliffs of Danshan Mountain by the Yuanjiang River ,in Tongwanxi Village ,Chenyang Town of ChenxiCounty ,Hunan Province ,there are groups of stone carvings of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an area of more than 1,500square meters ,including 20well ⁃preserved ones made through 400⁃year history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1368-1949),such as “Bi Li Wan Ren ”and “Zhong Gu Dong ”by Hu Song ,“Tai Gu Yi Yin ”by Xu Shan ,and “Bi Shui Dan Shan ”by Xu Tingshou from the Ming Dynasty ;the “Dan Shan Dong ”by an anonymous person from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Wu Xi Suo Yao ”by Tian Zhenfan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some Chinese poem inscriptions by Zeng Caihan ,Tao Qinkui ,and Zheng Zhu from the Ming Dynasty.The formation of the stone carvings on the Danshan cliffs benefits from the effects of the famous hill Dayou and of the celebrity Wang Yangming (a well ⁃known scholar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from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opographical features of Danshan Mountain.These stone carvings were listed as a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unit of Hunan Province in 2011due to their long history ,large scale ,diverse forms and high artistic value ,etc.Key words :Danshan ;stone carvings on cliffs ;formation ;research收稿日期:2019-05-16作者简介:向彪,1963年生,男,湖南洪江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沅水流域地方文化;刘本杰,1950年生,男,湖南辰溪人,湖南辰溪大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沅水流域历史文化;黎莹,1979年生,男,湖南辰溪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有感
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有感
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石刻艺术作品之一。
这些刻有文字和图案的石刻分布在太阳山的悬崖峭壁上,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石刻画卷。
这些石刻的创作与保存时间可以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历史的重要依据。
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的创作风格多样,包括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佛教题材和民间故事等等。
这些石刻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创作才华和审美追求。
石刻的纹饰精细、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震撼和美的享受。
除了艺术价值,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石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石刻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此外,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的保存与保护工作也值得称赞。
在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下,这些石刻依然完好无损。
这得益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以及科学的修复和保护技术。
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的保存与保护,不仅是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对后代人的教育和启迪。
总而言之,常德太阳山摩崖石刻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历史的见证。
通过欣赏和研究这些石刻,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这一事业。
摩崖石刻研究的甘苦冷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Un i v e r s i t y o f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 , 0 l - 3 6 No . 7
恕总共 留下 1 0首诗 , 其中 6 首作于永 州 , 此外有散文 1 篇, 题名 7篇 , 也作于永州 。 这 个宋史上 的特殊人物和永 州关系 密切 , 那 些蛛 丝马迹全 部都记录在石头上 。 随着金 先生这 次
收稿 日期 :2 0 1 4 一O 7 —2 l
加 学者 薛东博士 来访 ,杨 宗君先生领我们看了阳华岩 。
3 . 关于您首篇摩崖石刻 的学术论文是什 么时候发表
的?题 目是什 么?论 文主要 阐述节揭示 了哪些重要的研究
成 果?
在永州摩崖石刻 研究方面, 我的成果大约有 l 0 篇论文 ,
2本合著 。 2 0 0 8 年 < 全宋诗 >邢 恕十首考误 》发表在 中国文学
基金项 目:2 0 1 4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 员会
J u 1 . 2 0 1 5
摩崖 石刻研 究 的甘 苦冷 暖
周平 尚 张京 华
( 湖 南科 技学院 ,湖南 永州 4 2 5 1 9 9 )
摘
谈。
要 :文章是 2 0 1 4年 7月湖南科技 学院宣传部记者周平 尚就 国学读 书会和永 州摩崖石刻研 究对 张京 华教授 所作的访
真正关注摩崖石刻始于 2 0 0 6 年 ,这年 4月 ,我在岳麓
书 院参 加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 的研讨会 , 见到前辈学 者金春 峰先生 ,邀请金先 生到永州看看 ,5月初我们一起去 了朝阳岩。金 先生在 北京 大学读哲学系 ,师从冯友兰 ,我们 是校友 ,但他 1 9 6 2年就毕业 了 ,我这一 年才出生 。当时朝 阳岩很 残破 , 重新 维修 以后 , 亭 子漆成很难看的浅蓝色 , 但
纸上材料与石刻材料之互证--评《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
纸上材料与石刻材料之互证--评《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张利文【摘要】湖南省的摩崖石刻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个特性,就是以唐宋以来流寓于此的士大夫诗文、题名最为丰富。
《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一书是对湖南地区摩崖文化深入考察与研究的一部上乘力作。
它有三个特点:一、田野调查非常细致;二、文献整理非常严谨;三、在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2页(P207-208)【关键词】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田野调查;文献整理【作者】张利文【作者单位】湖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6.2民国金石家柯昌泗在《语石异同评》中曾说:“宋人题名,最先著录,莫先于湖南一省。
《萃编》所录,已极详悉。
后贤踵访,益见美富。
北宋迁谪名流,大半途出湖南。
南宋偃藩长沙,暨列郡守倅,类多风雅好事。
登览留题,情事与东都诸刻不尽同,各见风趣。
”[1]P123这道出了湖南摩崖石刻在中国古代石刻史上与众不同的一个区域特征。
盖唐宋之际,湘地多为士大夫迁谪流寓之所,然而此地却山灵水秀,士大夫偃藩之余往往寻幽访胜,风雅好事,每每爱在悬崖石壁上题名镌文,因而湖南境内的摩崖石刻多以仕宦名流的诗文、题名为主,尤以永州地区最为丰富,其总量之多、分布之密、年代之连续不绝,堪称“石刻上的文学史”。
由此因缘,湖湘特有的山水自然景观孕育出其特有的摩崖人文景观,故而柯昌泗有此赞叹:其与“东都诸刻不尽同,各见风趣”。
然而唐宋之际留下的摩崖石刻,因岁月久远,日炙雨蚀,至今早已湮灭过半。
加之现代某些建厂铺路的人为破坏,其现存情形不容乐观。
湖南科技学院李花蕾女士与张京华教授寓居永州的八年期间,踏勘市郊山崖,访拓历代碑石,“亲见山水全非,人文尽废,为之叹惋哽咽”。
有感于摩崖石刻文化研究的亟迫性,二人合著《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一书,近日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湖南图书馆史上最大规模古籍珍本文献展开展
湖南图书馆史上最大规模古籍珍本文献展开展湖南图书馆有一间最神秘的库房,只有一把钥匙,常年恒温恒湿,除了管理员,任何人进入库房,都要经过极为严格的手续。
严格到什么程度?这么多年来,就连馆长都极少能够进来。
这里就是“特藏室”,收藏着该馆最为珍贵的古籍文献。
令人惊喜的是,12月27日,几乎从未从这里走出去的珍贵文献,纷纷亮相“册府千华——湖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并在湖南图书馆四楼古籍鉴赏室,免费向市民开放。
150多件珍贵文献亮相此次亮相的150多件展品,均为湖南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珍贵文献。
“说它们是无价之宝,一点也不假。
”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刘雪平介绍,“册府千华”特展分为册府漫谈和善本华章两大部分,展品不仅有敦煌写经、宋元旧椠,也有明清精校精刻本。
版本种类涵括写本、刻本、稿本、抄本、活字印本、套印本、彩绘本、四库底本、四库写本等各种类型,涵盖了内府、藩府、私人、家塾、书坊等多方刻书机构。
除湖南图书馆外,此次展览参展的还有省内其他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
这也使得这次展览成为湖南历年来展出古籍珍本数量最多、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
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珍贵展品,可以反映出历史典籍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的本真面貌。
武警值守,开放空调控制温湿度走出恒温恒湿的特藏室,这些“宝贝”会不会“水土不服”?对此,刘雪平表示,湖南图书馆特别在展览现场安排值守武警,24小时确保文献安全;同时,结合当下气候特点,通过开放空调、控制人流等多种方式,使展览现场温湿度处在合理的区间。
“册府千华”特展展品来自湖南省内多家古籍收藏单位,尤以湖南图书馆馆藏最多。
“其中的一些展品,连我们自己也没看过,平时根本不会拿出来。
”刘雪平笑着说,“这次展览,对于文献爱好者而言,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精彩活动带你领略古籍版本奥妙当然,你也不用担心面对这些古旧文献会很单调,湖南图书馆专门安排了丰富的互动活动,在展览期间免费开放。
湖南图书馆的专业修复人员将现场演示讲解古籍修复技艺技法,到场观众可有机会亲身参与体会古籍修复、线装书装订、拓片制作等技艺实践体验活动,读者也可拿来自己收藏的古籍,咨询古籍修复的相关问题。
唐袁滋题名摩崖石刻探析
唐袁滋题名摩崖石刻探析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第一行)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严,小使吐突承璀(第二行),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第三行),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第四行)蒙异牟寻为南诏。
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第五行)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第六行)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第七行)。
袁滋题(第八行)。
一、摩崖石刻历史背景唐天宝年间,唐王朝对南诏先后发动了泸南、西洱河两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南诏乘机联合吐蕃,向东扩张,占据爨地,继而攻陷姚州,取大小夷州县三十二个,据地自雄,继而与唐朝决裂。
唐贞元年间,南诏国王异牟寻希望归唐,派遣使臣分三路使者到朝廷,向皇帝表示交好之愿。
唐遣崔佐时至点苍山与异牟寻结盟,并共同击败吐蕃。
公元794年,唐德宗派遣御史中丞袁滋为册南诏使,前往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表示世代友好。
二、摩崖石刻刊刻的史实及意义摩崖石刻文字所记述的历史情况及其石刻本身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唐德宗贞元十年遣袁滋册封南诏,内属归唐,史册灿然详备,《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然诸书记载中有关史实、年代、当事人等方面多有相互矛盾之处,有此石刻作为当事人留下的实物证据,对于补唐书之缺及正误其他载籍处,尤为珍贵。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唐朝边臣失政,南诏阁罗凤被迫背唐,相继击败鲜于仲通,大破李宓等所出唐兵,唐军先后损失二十万人。
十一载(752年),南诏遂依附吐蕃(今西藏),吐蕃为笼络南诏,赐为兄弟之国,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意即吐蕃赞普之弟,云南国的大王。
阁罗凤死,其孙异牟寻嗣位,后与吐蕃和兵功唐,德宗派大将李晟、曲环等,打破吐蕃、南诏军八万多人,吐蕃悔怒,改封南诏为“日东王”,除去“兄弟之国”地位,双方关系遂生变化。
吐蕃把南诏降为藩邦属国后,不仅向南诏征收重赋苛税,还占据了南诏的险要之地,设立营堡,并命其每年出兵驻防。
参观完南溪山摩崖石刻的感受
参观南溪山摩崖石刻的感受引言南溪山位于中国的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
在南溪山上,有许多古老而神奇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历史的见证。
我有幸参观了南溪山的摩崖石刻,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感受。
初次见到摩崖石刻当我第一次看到南溪山的摩崖石刻时,我被它们的壮丽和神秘所吸引。
这些石刻高耸在山崖之上,有的如同巨幅画卷,有的像是一幅幅立体的雕塑。
它们以巧夺天工的技艺,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艺术与宗教的结合南溪山的摩崖石刻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元素,展示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些石刻中的佛像和神仙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它们的细节精致而独特,让人不禁为古代艺术家的才华所折服。
历史的见证南溪山的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见证。
它们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思想。
通过这些石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石刻上的文字和图案,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但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人类智慧的结晶南溪山的摩崖石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古代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古人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创造出如此绚丽多彩的艺术品。
这些石刻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石刻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南溪山的摩崖石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这些石刻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面临着巨大的保护压力。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石刻的保护,防止它们进一步受损。
同时,应该加强对摩崖石刻的研究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结语参观南溪山摩崖石刻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机会。
这些石刻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保护和传承这些石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它们能够永远存在,为后人提供无尽的艺术和思想的启迪。
丹山摩崖石刻文化遗存及其价值研究
丹山摩崖石刻文化遗存及其价值研究
李柏山;田晓武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37)8
【摘要】丹山摩崖石刻群是大酉山文化不可缺失的有机部分,为辰阳增加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同时也是古代辰阳县邑水路发达,商埠繁华的历史见证.丹山摩崖石刻群无论是从书法艺术,还是从石刻工艺看,都可以说是工艺美术中的精品,是前人留下的一笔珍贵财富.地方政府应保护利用好丹山摩崖石刻群,深入发掘其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辰溪县乃至整个湘西地区人文旅游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总页数】6页(P40-45)
【作者】李柏山;田晓武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0;湖南省辰溪县文物管理所, 湖南辰溪 419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
【相关文献】
1.湖南辰溪丹山摩崖石刻群考 [J], 向彪; 刘本杰; 黎莹
2.论武夷山摩崖石刻异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J], 陈平
3.桂林摩崖石刻《叠彩山记》取法渊源及教学价值研究 [J], 葛亮
4.论武夷山摩崖石刻佚文及其价值 [J], 陈平
5.桂林摩崖石刻《叠彩山记》取法渊源及教学价值研究 [J], 葛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永州唤醒沉睡千年的石刻
132019年5月20日星期一责任编辑:侯珂珂、汪熠文化新闻聚焦深圳文博会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
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上,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持续深化的产业发展趋势。
特别是本次参展的现代文化产业强区深圳市宝安区,无论是参展企业带来的优秀文创产品,还是精彩纷呈的配套文化活动都呈现出科技赋能的特点。
文博会期间,本报记者走进宝安区各文博会分会场,探寻这些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文化创意园区、产业集聚区利用数字技术等先进科技创造和满足新需求,向产业链、价值链高处攀升的故事。
文化创意产业化科技的注入,让奇趣精妙的文化创意成为创新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
5月15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宝安区的深圳F518创意园分会场时,恰逢英国爱丁堡市市长弗兰克·罗斯一行在这里考察文化创意产业,走访调研优秀的文创企业。
“今年,深圳市与爱丁堡市正式升级为友好城市,但此前我们已经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正在参加文博会配套活动“中英创意产业合作周”的爱丁堡商会首席执行官莉斯·麦阿里维说,这里有良好的创新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文化创意从想法到落地实现都非常迅速。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深圳-爱丁堡国际创意产业孵化中心落户F518创意园,不到4年时间里已经服务两地企业241家,深度服务企业30家。
不少爱丁堡的设计师、创意工作者常驻于此,利用当地的高科技、制造业基础,将文化创意与产品设计、智能制造、模式运营结合在一起,获得了很大成功。
今年文博会期间,为《阿丽塔》《复仇者联盟》等一流影视作品提供声音设计的Krotos Audio也前来寻求合作。
与爱丁堡的合作只是F518创意园众多典型案例之一。
把文化和科技作为两种试剂,这个产业容器中还发生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
火遍网络、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复古风办公用品品牌洛斐客,主打衍生品、授权产品总销售额达2亿元、撬动生产端产值14亿元的动漫IP魔鬼猫,知名企业喜马拉雅旗下的智能硬件制造研发企业小雅智能平台,都诞生于此。
中国首家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隆重开馆,全国80余名知名学者观摩研讨
中国首家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隆重开馆,全国80余名知名学者观摩研讨中国首家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隆重开馆,全国80余名知名学者观摩研讨陈瑜秦林君5月13日,永州摩崖石刻学术研讨会暨永州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开幕式在冷水滩隆重举行,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文资委专职副主任刘尤碧、省文旅厅副厅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湘江、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湘江主持,潇湘意文旅董事长王天明致欢迎词并介绍了永州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的筹建情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辉在会上讲话,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永州摩崖石刻研究首席专家张京华教授、北京大学李云等专家相继作了主题发言,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文资委专职副主任刘尤碧宣布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专家齐聚永州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文资委专职副主任刘尤碧、省文旅厅副厅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湘江为博物馆揭牌。
在永州这本文化大书中,摩崖石刻是最靓丽的篇章之一。
据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证》记载、市文物部门公布及学者的考察发现,目前永州境内共有50处摩崖石刻景观,摩崖石刻总数2000余通。
而在文物品级上,永州已有浯溪、朝阳岩、阳华岩、玉琯岩、月岩、澹(淡)岩、月陂亭等多达7处摩崖石刻,并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0来处经省、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丰厚而珍贵的摩崖石刻文化资源,是永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优势资源和战略资源。
永州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现藏石刻拓片共1000余幅,馆内珍品20幅,多为清拓,碑帖不仅有清代书法名家、骨鲠大臣的题跋,收藏印,而且还有清代知府亲手拓制的碑帖,保存于今至少有百余年。
由永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潇湘意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承办的“永州摩崖石刻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尚属首次。
关于拙岩摩崖石刻文物保护的意见书
关于拙岩摩崖石刻文物保护的意见书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永州市人民政府,永州市文物处,永州市零陵区文物管理所:新发现的拙岩摩崖石刻群,位于零陵区境内,湘水江畔,周边环境风景秀丽。
拙岩石刻群形成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延续至清代同治、光绪时期,上限距今已有520年之久。
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摩崖石刻共计32幅,属于较有规模的石刻景群。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三峡滨水文物保护规划若干问题的刍议--以瞿塘峡摩崖石刻保护规划为例 [J], 刘庆宇;张林
2.拙岩摩崖石刻校注 [J], 张京华
3.东溪拙庵沈庆及其“拙岩诗”辨析 [J], 李花蕾
4.摩崖石刻及碑刻文物保护与管理的GIS应用构想——以琅琊山为例 [J], 王官勇
5.赣州通天岩摩崖石刻题记研究 [J], 常雪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6 2012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2012
细微深处见功夫
——读《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
杨金砖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00)
摘 要:文章是作者为李花蕾《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一书所作的书评,该书2011年10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湖南地方文献;摩崖石刻;古籍整理;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6-0205-02
在图书馆的同仁中,李花蕾是一位很有上进心的青年才俊。
早在大学时期,她已以“潇雨”的笔名,尝试整理排录《慎子校正》、《尸子校正》、《关尹子》、《鶡冠子》、《亢仓子》、《诸子辨》、《列子叙录》、《辨文子》、《四库总目子部总叙》、《春秋左传集解序》等多种典籍文献, 发布到学术网站。
近年来,尤致力于古文献的整理与地域文化研究。
她点校的《庄子独见》与《庄子新义》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系列丛书出版,点校的《炎陵志》被列入《湖湘文库》甲编由岳麓书社出版。
这些古籍的点校与整理,不仅培养了她良好的学术素养,更奠定了她的学术追求。
不知是一种责任的使然,抑或是一种机遇的巧合,李花蕾由初始的古籍点校,转而成为潇湘地域文献与摩崖石刻的研究者与发掘人,先后主持“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专题研究”与“石刻上的文学史:唐宋文人在永州的仕宦游历与诗文题记”两项省级课题,相继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黄石理工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推出系列论文,一路攻城掠寨,探骊得珠,收获一个个令人惊喜而又丰硕的成果。
最近她与张京华教授合作完成的《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一书,便是他们近年研究成果的集成。
《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共14个印张,计32万字,收录22篇专题论文。
通览全书,内容大致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炎陵文献的发掘,这一主题的文章共5篇,即《康熙〈炎陵志〉点校》、《道光八年本〈炎陵志〉别出诗文辑校》、《〈炎陵志〉沿革考述》、《“炎陵文梓”古琴
收稿日期:2012-04-04
作者简介:杨金砖(1963-),男,湖南东安人,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编审,主要从事潇湘文化与潇湘文学研究。
考辨补遗》、《道光十七年〈炎帝会碑〉初探》。
二是对永州文献与石刻的探究,这一主题达17篇之多,占总篇幅的四分之三左右,构成了这部书的基本内容与显著特色。
湖湘流域,虽然地理位置上远离中原,但其文化却异常灿烂。
正如《湖湘文库》的“出版说明”中所说:“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
特别是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三湘英杰,以其文韬武略,叱咤风云,谱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使湖湘文化更为绚丽多彩,影响深远。
”
在湖南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太古时代炎帝与舜帝藏精于斯的传说,更有自屈原、贾谊以来历代精英所铸就的湖湘精神与地域文化,因此,在湖湘大地,其地方文献非常丰富。
李花蕾以《炎陵志》的点校为突破口,先是以道光十八年的《炎陵志》为底本,将其与道光八年《炎陵志》进行了比读,发现这两部志书的纂修者同为王开琸,内容形式基本一致,其所不同的是后者增加了十年史实,但在艺文部分却删去了近百篇诗文。
李花蕾发现这些被删去的诗文虽然多属文人的唱酬之作,文学价值不是很大,但其文献价值却不容忽视。
于是,在道光十八年本《炎陵志》出版之后,立即将其八年本中所被删掉的诗文,加以点校注疏,形成《道光八年本〈炎陵志〉别出诗文辑校》一文,公诸于世,使许多濒临尘埃所湮灭的诗文得以重现和传示,其文化价值与文献价值真是不可少视。
关于《炎陵志》,除了道光年间的两部志书以外,学界认为还有康熙年间罗士彝编纂的《炎陵述古》和彭之昙编纂的《炎陵初志》,但是这两部志书早已散佚失传,无从查考。
而李花蕾无意中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资源库”中获得康熙十年本《炎陵志》,此书在其他文献中未曾提及。
经过点校整理后发现:康熙十年本《炎陵志》实属罗士彝在其康熙七年的《炎陵述古》及《鹿坡山志》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由于《炎陵述古》一书的散佚,本书成为目前可查阅的炎陵志书中时间上最早的一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李花蕾认
205
为:“这三本书都以炎陵为背景,相互关联。
‘提轻当重,引寸至尺’,由祭祀炎陵引出《炎陵述古》,继而作《鹿坡山志》‘以充全志’,最后编纂出了《炎陵志》一书。
……《鹿坡山志》在乾隆《酃县志》中也仅列有标题,书已无从得见。
道光十八年本《炎陵志》中只提《炎陵述古》而不提《炎陵志》,大概因为当时《炎陵志》已经十分稀缺,难得一见。
”世人常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其实,对这一文献的意外发现,关键还是得益于“功夫”二字,得益于作者慧眼识珠般的独到鉴别能力与文献发掘意识。
其实,李花蕾对《炎陵志》的系统整理,既为我们发掘地方文献提供了一个思路,更重要的是在其整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这种“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的研究方式,又无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研范例,推而广之,完全可以应用到其他课题的研究中去。
假若说李花蕾对《炎陵志》的整理,对宋陶岳《零陵总记》的辑补,对明黄焯《朝阳岩集》的校注,对清宗绩辰《留云庵金石审》的辑校,对“炎陵文梓”古琴的考辨与补遗,等等,这种对湖南地方文献的深深浅浅的开掘是原于一种文化自觉,那么,其对湘南石刻的系列研究则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文化人的责任意识。
众所周知,永州石刻之多,位居湖南之首,在全国也属罕见。
据2005年永州市文管部门的普查数据统计,全市11个县区,共有73个石刻点,查出自汉至清各种书体的古碑石刻多达1649方,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堪为湖南一绝。
对此,李花蕾与张京华教授以他者的眼光和文化人的责任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永州石刻的研究之中。
通过为时数年的田野调研与大量金石文献的梳理校雠,产生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和论著。
如《有关朝阳岩的几首唐代纪咏诗》、《唐宋文人在湖南的仕宦游历与诗文题记》、《元结与永州水石文化》、《〈全宋诗〉柳应辰诗补正》、《邢恕永州摩崖石刻汇考》、《明黄焯〈朝阳岩集〉初探》、《陆增祥与永州摩崖石刻》等篇章,或以作者作品为线索,或以摩崖石刻为基础,分别从金石文献、方志文献的角度,对永州石刻文化进行了一次甚为详细而系统的整理与发掘。
不仅从现存的摩崖石刻中纠正了一些文献记述中的疏漏与讹误,而且也从有关文献典籍中辑补了不少散佚的金石资料和石刻信息,尤其是作者将“唐宋文人在湖南的诗文题刻”视为一种“石刻上的文学史”来加以阐释和论述,这可谓是独具创见,开拓了永州石刻研究与地方文化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永州石刻尤以浯溪为胜,自唐代以来,仅此一处石刻就多达500余方。
无论是碑刻数量,还是石刻艺术,抑或是文化价值,都非常了得。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浯溪石刻中居然还有越南使者路过永州时所题留的观游览胜之什,这不仅反映了当时越南国与中国朝廷之间的亲密关系,更是汉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流融汇的一个铁证。
对此,作者依据复旦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及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浯溪志》等书,对郑怀德、阮登第、王有光、裴文禩等五人的浯溪诗刻进行了逐一考证与诠释,并参考其燕行日记,增加了许多国内文献中无法查获的背景材料,最后形成《湖南浯溪所见越南朝贡使节诗刻》一文,因此,这篇文章读来简略而实不简单,用语平朴而却尽现功力。
细微处见功夫,博杂处现妙道。
其石刻研究中的每一篇什都有让人为之一振的新发现与新见地,本文于此不作一一介绍,由读者诸君自己去体会与参悟。
一言以蔽之,我认为《湖南地方文献与摩崖石刻研究》是一部思想见地深刻、切入视角独到、论述逻辑绵密、文献资料翔实、学术价值突出的好著作。
该书不仅为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开拓出了一条新途,同时也为湖湘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校:周欣)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