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9、“文革”后,“在徘徊中前进”局面出现 主要原因是 ①“文革”积累了许多政治和社会问题 ②“左 的错误仍在继续 ③党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 ④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捍卫毛泽东思想 B、防止修正主义 C、执行教条主义 D、坚持“左”倾错误 1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形成于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原因: 华国锋继续犯“左”的错误,顽固地 坚持“两个凡是”。 论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 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 ②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 了长期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晚年发动的“文化大 革命”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 灾难。总体来说,他的功 绩是主要的,占七分,错误是次要的,占三分。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 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指挥的结晶。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 所以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共的 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坚 持毛泽东思想,并以符合实际的新原则和新结论丰富和 发展毛泽东思想。当前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理论就是 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重新。
工作重心转移:(1)1927年大革命失败 后,通过三大起义的武装革命实践,确立了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2)1949年在西柏 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党和国家工 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把我国由农业 国变为工业国的指导方针。(3)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错误方针,提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放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1、内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文革:个人崇拜与教条主义泛滥)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回归八大)(文革:“阶级斗争为纲”)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文革:两个反革命集团控制国家权力)实行改革开放(文革:体制僵化、社会封闭)2、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含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的必要性(1)原因:旧有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民承受着巨大的基本生活方面的压力。
(2).经过: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特点:分田到户,自负盈亏(4)意义:意义: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城市改革.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空前发展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三、对外开放1、必要性:历史教训:关起门来搞建设,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扩大。
现实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过程:1.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措施。
2.1980---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四个经济特区。
3.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福建的福州)4.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深圳今昔
看图说史
宝安(深圳前身)逃港图片
• 宝安外逃浪潮的警示 从1957年到1979年,宝安(深圳前身) 4次大规模外逃浪潮:前后共有20多万 人。 ——陈秉安《大逃港》
• 收入差距悬殊的比较 宝安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 罗芳村。两者人均年收入差距悬殊到 100倍。 ——陈秉安《大逃港》
农村实行的原因 是什么?
抉 择 ——18 个 红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手印的生死文书 : 只见凤阳女出嫁, …… 如果村干部坐 不见新娘进凤阳。 牢杀头,其他农户 保证把他们的小孩 —— 凤阳花鼓词 养到18岁。
安徽凤阳严银昌(立下第一份军令状的队长)一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 了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 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农民不仅温饱有余, 县政府还进行了水利、电力、绿化等多项建设。
课堂朗读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如果一切从书本出发,思
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 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 1978-12
(1978年12月)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
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 1978.12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历史必修第二册》 结合学案探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深圳市委第一书记的吴南生回忆道: “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逃港的人群突 然消失了!……” 近年来,大量的香港人拥入内地反而成 为一种潮流。 ……数据表明,到内地定居的 香港居民,2001年为4.1万余人,……2005年 为9.18万人,4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另外还有 8.02万人打算未来移居内地。 ——陈秉安《大逃港》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过去,也是未来的预示。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时刻成为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中期欧洲的一场文化变革。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推崇人文主义和理性,倡导自由思想和个性解放。
这场文化变革在欧洲大陆各个国家迅速蔓延,引导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走向近代。
文艺复兴取代了一切理念上的陈旧和超验,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交流和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场工业变革。
工业革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技术进步、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工人技能和劳动力供应等等。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发展和革新,并使得工厂和越来越多的市场规模化发展。
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框架下的自由贸易和贸易路线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的法国。
这场革命的目标是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并获得人民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法国大革命的核心是民主自由思想和革命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以及民众集结的呼声和拉山籍的维护。
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民主自由思想和平等思维的普及,必须让每个人得到平等的权利和尊重。
二战与冷战二战和冷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转折之一。
二战是全球规模最大最破坏性的战争, 它由多种因素所共同导致:民族和政治纷争,军事和科技的发展。
随着二战的结束和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成了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它们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合作与竞争极为复杂,形成了美、苏两极的全球战略格局里,成为了冷战的最主要表现。
二战以及冷战的结束给世界带来了世界性的和平与发展,也推动世界走向了一个稳定性与秩序化的过程。
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末中国的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该历史转折的核心是国家经济模式的变革和开放的政策从而加速对外开放,推动了市场的改革和深入发展。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概述历史的进程中,总会有一些事件或时刻被认为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点。
这些转折点标志着历史的变革与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一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
革命的历史性转折历史上,许多国家和社会都经历过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一场革命的爆发往往导致旧体制的崩溃,为新的社会秩序和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础。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性转折之一。
在1789年至1799年间,法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推翻了法国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深远。
它将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概念推向全世界,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主运动。
革命导致了法国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废除了特权阶级,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自由和人权的概念。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阶级起义,于1917年10月爆发。
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鼓舞了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使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的重要政治力量。
同时,革命也改变了苏联自身的面貌,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转型和国家建设。
科技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科技革命事件被认为是历史性的转折点,它们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英国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发生的一场技术和经济变革。
通过蒸汽机的引入和机器生产的普及,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的组织方式。
工业革命引领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增强了生产力和国家的财富。
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为后来的社会改革和工人运动奠定了基础。
互联网革命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现代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共28张PPT)
内
沿 海
沿 海
经
经 济 开
开 放
济 特
地
放 区
城 市
区
对外开放特点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
珠海 海南
浦东
厦门 汕 头
深圳
历史感悟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 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 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 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 经济合作与竞争。
自主探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 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 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 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回忆三:改革后的农村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
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 积极性,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回忆一:小学时代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 经济发展道路历史性转折的开端?
材料一:
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的重 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 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 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上来。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历史性转折的 开端?
①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把工作重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改革、开放时期。
③重视农业经济发展、提出发展经济的新 思路。
二:改革:
改革含义:
前提 改革的内容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 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课件
.
30
历史的回音
从小岗到深圳,
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
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
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
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
31
改革开放的启示
概括这份文书的主要内容。
分田到户
.
10
安徽、四川
全国
包产到户 取消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
活动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
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
12
土地改革 (1950--1952)
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
农业合作化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 (1953--1956) 体经营 人民公社化 实行一大二公
开放 结果
使中华民族陷入苦难 的深渊。
.
现在的“开放” 主权独立
基本国策、主动开放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 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4
小结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对内改革 责任制
推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动 了
社
经济特区
会 主
义
沿海开放城市
现 代
对外开放
化
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
设
. 内地
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
9
看图说史 18户农民的生死文书
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
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 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的 上交公粮,不在(再)向 国家伸手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 也干(甘)心,大家社员 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 到十八岁。
3[1].2二_伟大的历史性转折_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1. 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农民领取生产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 ) D A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道路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讲话
产生的历史巨人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巨变的标志
辛亥 革命
新中国 的成立
十一届 三 中全 会召开
邓 小 平
凤阳地多不打粮, 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磙子一住就逃荒。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 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1980年产粮
0.77亿公斤 5.02亿公斤
“一个人,一个时代,在这里,我 们
要感谢一位老人,一位中国人民的
儿子,一位伟人,是他让中国人民 富了起来。”
第 二 课
伟 大 的 历 史 性 转 折
高级中学 叶俊华 2012.03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1978年12月 2、地点: 北京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3、内容:⑴思想路线:
5.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 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D 年份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共23张PPT)(很好)
伟 路线
文革:个人崇拜与教条主义泛滥
大
的 历
政治 路线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回归八大) 文革:“阶级斗争为纲”
史 转 折
组织 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文革:两个反革命集团控制国家权力
伟大
实行改革开放
决策
文革:体制僵化、社会封闭
有人把这次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归 纳一下,全会从哪几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①从党的指导思想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1979年1月1日 的《时代》,邓小 平被评为本年度的 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 小平,中国新时代 的形象。
改革开放的总设 计师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三次 重大转折的会议:
1.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
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2.第二次是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
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 设时期。
中共领导开辟的两条特色道路
道路名称 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 特点
历史任 结果 务
中国特 新民主主 色革命 义革命时 道路 期
毛泽东
农村包 围城市
反帝反 封建
取得新民 主主义革
命胜利
中国特色 实现社会主
社会主义 义现代化历 邓小平
实现现 开放现代化 代化 建设的巨大
成就
月七届二中全会
工作重心由乡村 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粉碎“四人帮”后, 1978年12月十一届 三中全会
把工作中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 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 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用)
(5)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6)主要内容: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7)改革的作用
城市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练一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 度 B、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 C、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克服平均主 义 D、实行政企分开、扩大经营自主权
答:原因: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自力更生。
深 圳
珠 海
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 角洲城市带的中心城市, 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有 步骤的城市改造,高起 点的城市建设,犹如 “法术”一样,呼唤出 一个日新月异的上海。 今天的上海,不仅处在 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 而且处在中国古代传统 和现代传统的交汇点上。 面对国际化、全球化趋 势,上海继续保持开阔、 雅致、精明、沉稳的城 市品格,永远向世界一 流看齐,真正成为世界 的上海。
ⅲ性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ⅱ含义: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
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二)改革的过程:
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1) 原因:
A 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B 地位: 农业的基础地位,事关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承包形式上有两种:①包产到户。 以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以户为单位承 包,包工、包产、包费用。按合同规定在限定的生产 费用范围内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实现承包合同指标 受奖,达不到承包指标受罚。②包干到户。又称大包 干。承包合同中不规定生产费用限额和产量指标,由 承包者自行安排生产活动,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 向集体交纳公共提留以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 。即 “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
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
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 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
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
极大。
材料三 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
党的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 点
七届二 中全会
1949 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 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 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 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 村转移到城市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 议
1927 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八七会 议
遵义会 议
七届二 中全会
十一届 三中全 会
历史意义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 议
1927 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 败到土地革命 兴起的转折点
抉 择 ——18 个 红 手印的生死文书: …… 如 果 村 干 部 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 保证把他们的小孩 养到18岁。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安徽、四川
全国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 力,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奠定基础 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挫伤农民积极性
人民公社体制不 土地公有 长期承包 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 D家庭联产 利于调动积极性, 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大发 承包责任制 农业发展缓慢 展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试题示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 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
抉择 —— 18 个红手
印的生死文书 : …… 如村干部坐牢杀头, 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 的小孩养到18岁。
• 1.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 (1)、农村改革的原因 • (2)、农村改革的措施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②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非 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理 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 目的: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现代化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 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制,实行农民土地 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和工业 所有制 化开辟道路
B 1953对农 小农经济难以 把土地等生产资 业的社会主 满足国民经济 料由私有变为公 发展需要 义改造 有,集体经营 主观认为合作化 提高公有化程度 C 人民公社 规模越大程度越 扩大公有化规模 高,越能促进发展 化运动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想一想:
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为什么首先 在农村兴起?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 食产量,粮食产量按每人平均计算, 1958 年 303 公斤, 1978 年 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 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 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 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 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 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V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意义: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一场深刻 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 础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书本出发,思想僵化,迷
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
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 1978-12
二 、 伟 大 的 历 史 性 转 折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沈阳有一个铜厂,一个电缆厂。两厂一墙之隔, 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 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 需要的铜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 浪费,时间上的浪费。 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不 健全……职工多生产少生产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 样……
开 放
深 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厦门 珠海
海南 1985
深圳
汕 头
最新全球5大金融中心排名: 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深圳。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二 、 伟 大 的 历 史 性 转 折
转 折 改 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 放
点 线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沿海开放城市
P44
上海
2010年2月21日,由全球著名的 毕马威咨询公司参与制定,法 国巴黎大区投资促进协会发表 公布的“世界最具吸引力”城 市排行榜中,英国伦敦位居榜 首,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上海。 上海拥有的现代化研究中心数 量和写字楼数量甚至超过了英 国首都伦敦。
华西村
• 小有教——孩子从幼托到中学全 部免费; • 房有包——所有村民的住房全部 由集体负责分配; • 病有报——看大病小病全部报销 • 食有供——村委会为每位村民提 供一年3000多元的补贴; • 行有车——村子为每个家庭配一 至两辆小轿车。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土地 改革
农业社会 主义改造
公有制 农民集体所有制
所有权归属:地主所有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公有制 农民集体所有制
思考: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性质及土地 所有权的演变
三、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1.对外开放的原因
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前---深圳对外开放---后
昔日的边陲小镇1982年
(二)第二阶段:14沿海港口城市(扩大)
1、设立: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 津、烟台等14个城市 2、意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 民经济的活力
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 福(州)音(烟)连(云)南(通)北(海), 湛江到(秦皇岛)浙江(宁波温州)。
中国这么大,各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 改革究竟从哪里开始呢?有人说从城 市开始,城市是经济的中心;有人说 从农村开始,风险小;还有人说从沿 海开始,把握大。那么你的看法是什 么?
★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的必要性
材料一: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 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 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二:到 1978 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 题„„。 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 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中共中央 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4、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 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 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凤阳地多不打粮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_精品课件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3、基本内容
⑴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前求是提
⑵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上来。关 键 ⑶组织路线:
拨乱反正,健全民主法制,形成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⑷伟大决策 :
保障
⑷伟大决策:
①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②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 济规律办事等。 ③实行对外开放。
3、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将国家的土地承包(土地仍旧 归国家所有)﹐国家与农民订立合同﹐ 规定农民将相当数量的农产品上缴给国 家后(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其它的余粮则由农民自由处理﹐可在 自由市场出售(“保证国家的,留足集 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厂国仅家相隔对一企墙业,统电得缆过厂死归机,械忽部视门价管值,规铜律厂归和冶市金场部作门用管。
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 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材料三: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不健
全,职责分不清配,中考平核均不主严义,,职工职多工生缺产乏和积少极生性产一个样,
制度建立
第三次
1978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归纳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改革的含义:“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 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课件17 人民版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
增
革
强
中
企
心
业
环
活
节
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 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 动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改革方面,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改为以按劳 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 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 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界。
——邓小平·1978-12
还是办特区好,中 央没有钱,你们自 己去搞,杀出一条 血路来! ——邓小平 1979-4
对外开放 特点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
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的被动开放。
2、性质不同。今天的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旧中国的开放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 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
3、结果不同。今天的开放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 的民族经济;旧中国的开放是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三条路线的 拔乱反正
新中国历史的 伟大转折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新道路 新时期 新领导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 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1978-12
课堂朗读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的前提 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的 是解放生产力,实质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城镇
1.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改革背景
材料一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 电 器厂当厂长。……很多年后,他回忆说,“欢迎我的是 53 张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 便 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本课小结 “一二一”(一次会议、两个改革、一个开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1、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内容 2、历史意义: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什么是改革
3、怎么改革
2、为什么要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1)开放过程
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 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 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 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 ——邓小平的谈话
设立经济特区
“特”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如吸引外 资、减免税收等)和经济管理制度。
1、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思想 路线
1978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口号,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政治 路线
伟大 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三新”) ①新道路 ②新时期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 别呢?
①前提不同:前者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进行的;后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进行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 济发展的潮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 先进的技术经验,更好地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后者是帝 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 夺中国而提出的。 ③结果不同:前者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 济;后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 族经济发展。
思想路线转移
伟 大 的 历 史 性 转 折
转 折
改 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 城市
工作重心转移 课
改革开放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堂
小
结
开 放
点
线 面
深圳等经济特区(点)
沿海开放城市(线) 经济开放区,内地(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 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 1978-12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分别 是什么呢?
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提问: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从那些方面入手进 行改革?
管理 体制 所有制 结构 分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中外合资 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
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被多种所有制结构代替 平均主义转变为按劳分配方式
思考: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伟大的历史转折
集中 劳动
吃大 锅饭
人民 公社
缺少
自主权 积极性 不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 含义: 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由集体经营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 民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交给国家的,留足集体 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3)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 先 取消人民公社 ,“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 (4)1980年9月,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 文件,突破把 包产到组等同于 分田单干 资本主义的观念。 和 (5)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包产到户 ”、 “ 包干到户 ”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6)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 生产队已达93%。
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
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3、作用:
改 革 前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 凤阳花鼓词
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长期 以来属于贫困县,22年来 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 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
3、作用: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说凤阳,道凤阳, 子慢慢晃”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改革鼓点先敲响,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三年跨了三大步, 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如今飞出金凤凰。
材料二:国有企业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
济实体,由于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等方面原因 ……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不健全, 职责不清,考核不严,职工多生产和少生产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思考:当时国有企业“ 计划经济体制 ”存在哪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改革重心转移
内
地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对外开放特点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
珠海 海南 深圳 厦门
浦东
汕 头
我国从1979 年到1990年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1.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措施。 2.1980---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四个经济特区。 3.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福建的福州) 4.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 区为经济开放区。海南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 结束了中国的半 政权,迅速恢复国民 殖民地半封建的 经济,建立社会主义 社会历史 制度。
十一届三 我国进入社会主 第三次 中全会的 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召开
发展生产力,实 现四个现代化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万里与安徽农村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有一句广为 流传的话:“要吃米,找万里。”邓小平也说过: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万里同志是立了大功 的。1977年6月到1980年,万里任安徽省委第一书 记,他率先搞起了“省委六条”,既而做出“借地 度荒”、“联产计酬”、“包产到户”等一系列决 策,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万里晚年用了 “惊心动魄”四个字来描述这段经历,他说:“安 徽的农村改革是在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政治风险, 挣脱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的情况下进行的,步履十分 艰难!”
1956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0
过渡时期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 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 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 “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 序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 1、背景:在徘徊中前进
学科网
1978
客观上:“文革”烂摊,暂难收拾;
• 三区的联系是:(1)三区都是根据我国的 具体国情设立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 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我国神 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受中央人民政府 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都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2)三区设 立都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国家稳 定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 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学科网
★3、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4、意义: 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 势和社会面貌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1980年产粮
0.77亿公斤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6.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亿公斤
7.15亿公斤
思考: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原因
主观上: “两个凡是”,阻挠前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历史知识小补充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实质:坚持“左”的错误,反对否定“文革” 危害:①完全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维护个人崇拜,并制造新的个人崇拜; ②在实践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得不到纠正。
“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邓小平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概况
原因
转变
中心环节
基本任务 历史意义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使企业没有生产 经营的自主权,吃“大锅饭”的局面, 使企业失去活力。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增强企业活力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十四大)
• (2)三区设立的地区不同。①经济特区是 指我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岛等地区。②特别行政区是指“一国两制 ”下的香港、澳门以及将来大陆统一的台 湾等特定地区。③民族自治区是指在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自治的行政区域,目 前我国民族自治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 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
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
成就。
——世界银行评价
文革十年动乱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中曲折发 展的十年 1966 1840年 1949年 1976
1978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
年
前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一)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1.原因
地位:农业为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现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生产 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 貌的关键。 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 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 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6.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还是办特区好, 中央没有钱,你
们自己去搞,杀
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1979-4
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民族自 治区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 1、三区的区别是:(1)三区设立的目的 不同。①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 更好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开放,加 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②我国 在“一国两制”下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了 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问题,实现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③设立民族自治区是 为了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捍卫 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 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 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 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 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 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 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 “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 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 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 点的是(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土改后农民个体所有制 三大改造后为集体所有制 人民公社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华西
中国第一村
改革开放以来, 华西村从一个破旧的贫 困小村,发展成为一个 经济总量超三百亿元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 ③意义:
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调动了,改变了,推动城 市改革.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空前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抉择 ——18个红手 印 的 生 死 文 书 : …… 如村干部 坐牢杀头,其他农 户保证把他们的小 孩养到18岁。
人民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安徽、四川
全国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 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2.经过: 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 第二次 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 七届二中全会上。
粉碎“四人帮”后, 第三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
果
任
务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第一次 辛亥革命 帝制,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 中华人民 第二次 共和国的 成立
维护共和制度,发 展资本主义经济
问题探究:
农村为什么要改革?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产生了什 么意义?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人民公社体制,农民缺乏自主权,搞平均主 义,挫伤生产积极性。(责、权、利脱节)
改革方向:让权放利,实行责、权、利统一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30
实行改革开放
文革:体制僵化、社会封闭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性 转折
三条路线的 拔乱反正 改革开放
新道路开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改革开放开始 新领导形成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
内
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第一次 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 移到城市。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 重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果: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意义: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包产到户,万里第一、紫阳第二、周惠第三。”
“改革是中国的第 二次革命”,“我 们的方针是,胆子 要大,步子要稳, 走一步,看一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把土地包给农民使用。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 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 经营的自主权。
如今的深南中路
深圳今昔
深 圳
珠 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上 海 浦 东 金 融 贸 易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