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敨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基本除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除法运算中的余数概念,并正确处理余数。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表内除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

3.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前一单元数学知识,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引入问题,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为表内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2. 新知识讲解
1.讲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介绍表内除法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表内除法运算,包括
如何处理余数等问题。

3. 示例演练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表内除法示例,确保他们掌握了基本运算方法。

4. 练习环节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5. 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除法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强调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能够用口算解决简单表内除法问题。

2.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表内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各类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出表内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
1.复习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探讨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
1.小组合作练习:老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小组讨论,用表
内除法计算并解答问题。

2.课堂个别练习:老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拓展
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表内除法在更复杂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灵
活地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各类问题。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理解,强化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朅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表内除法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1-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表内除法运算的概念。

2.学会利用竖式运算法完成简单的表内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竖式运算法解决表内除法问题。

三、教学准备
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教案手稿
3.板书、彩色粉笔
4.数学练习册
5.课堂小组活动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新知识
1.引入表内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看到一组除法算式,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

2.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表内除法的重要性。

第二节:讲解课程内容
1.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表内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2.分析表内除法运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运算法的原理。

第三节:学生练习
1.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表内除法运算题目。

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检查和纠正。

第四节:课堂互动
1.定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或上台演示解题过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维,促进学习。

五、课堂总结
1.回顾今天课程内容,强调表内除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并对下节课内容进行预告。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相关题目。

2.总结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节课,主题为《表内除法(一)练习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表内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能够利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究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表内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 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安排5分钟课堂导入利用数学游戏或问题引入表内除法的概念。

15分钟理论学习讲解表内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并举例说明。

15分钟实例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例计算练习,巩固基本概念。

10分钟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让学生自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鼓励合作学习和讨论。

5分钟总结回顾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1.示范授课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3.情境教学法:利用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估1.形成性评价:课堂中教师随堂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确保学生理解掌握。

2.小组评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相互学习。

3.作业评价:布置适量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算式的组成及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观教具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内涵。

(2)利用分组讨论、操作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表内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表示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2.2 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算式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2.3 除法的意义:除法可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如分水果、分零食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1)理解除法算式的组成及意义。

(2)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教学措施4.1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概念。

(2)运用分组讨论、操作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3)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除法运算过程。

(2)发放实物教具,如小卡片、水果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除法。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除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除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5.2 课后评价:(1)布置适量作业,巩固学生对除法的掌握。

(2)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3 综合评价:(1)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全面评价学生对表内除法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1)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这些物品?(2)引入除法概念,解释除法算式的组成及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表内除法运算。

3.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白板、马克笔、小板书。

3.备课:设计好教案和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表内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2.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1.介绍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算方法。

2.举例说明表内除法的具体运算过程。

第三步:示范演练1.教师示范一个表内除法的运算题,并请学生跟随一起操作。

2.学生自主练习表内除法算式,教师随堂巩固。

第四步:拓展练习1.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些需要用表内除法解决的场景。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呈现自己的答案。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设计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表内除法去解决。

六、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进行运算,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表内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能够熟练运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3.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应用表内除法解决情境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板书:准备好板书内容,包括定义、示例、练习等内容。

3.教具:准备计算器、小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个简单的表内除法计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第二步:呈现概念(10分钟)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表内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

第三步:示范操作(15分钟)老师通过示例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操作,让学生跟随操作,掌握计算步骤。

第四步:巩固练习(20分钟)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第五步:拓展应用(10分钟)老师提出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梳理学生的学习收获,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预告。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结合了理论与实践,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值得改进的是在巩固练习环节要更灵活地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练习数量和难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表内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解释除法符号“÷”的含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2 表内除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除法算式,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除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将被除数分成几份,计算每份的大小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如分食物、分玩具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表内除法的概念。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

3.2 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解释除法符号的含义。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步骤。

3.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表内除法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表内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4.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五章:评价与反思5.1 课堂评价: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表内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5.2 学生反思: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表内除法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环节二:自主探究尝试不同分法,感知平均分的特殊之处。

师:下面,我们先来分糖果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P8例1。

教师活动:1、请大家拿出6个小圆片代替6颗糖果,分成3份,自己动手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

2、师:如果将6颗糖分给3个同学,可以怎样分?师:想到了用乘法的知识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你真聪明!3、初步感知平均分,抓住重点。

师:观察三种分法,如果让你选择合适的方法把这些糖果分给三位小朋友,你会选哪一种?4、师:说一说这种“公平”的分法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分的方法,大家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方法,在环节二:动手操作,体会等分过程课件出示教科书P9例2。

环节三: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

教师活动:1.师:你从题中看到了什么?这次有什么样的要求呢?2.师:与我们之前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呢?师:每2袋一份,大家都理解了是什么意思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深入理解。

师:用8根小棒代替8袋饼干,按每2根一份的方法平均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上台分,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分的方法。

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么分的?师:这样2根2根地放,最终发现了8里面有几个这样的2?4.再探新知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各自对这幅图的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情境图)5.发散思维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尝试着照“每几个一份”的方法分一分香蕉吧。

(出示课件)师:大家从课件中看到了什么?师:请拿出自己的学具,大家尝试着分一分,一会儿请同学交流自己的分法。

师:谁来演示一下分的过程?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引导学生做完整、简洁的表达分的过程。

师:如果没有小棒,只有图,你会选择什么方法?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或者每4根一份把这些物品平均分,这样的分法可以概括为“每几个一份”。

环节二: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4。

怎么办呢?师:在数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有这样的一种表示方法——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教学设计,主要包含了8节课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除法运算,包括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的读写、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除法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逐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除法的实际应用场景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除法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表内除法的计算。

2.难点:除法运算的实际应用,除法算式的读写和各部分名称。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例,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课件、练习题、实例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分水果,引入除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除法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示例讲解除法算式的读写和各部分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除法运算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表内除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2.理解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

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为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理解“平均分”。

2.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时,要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探索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时,把“怎样求出商”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索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合理组织学习,使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了借助直观手段,让学生从乘除法的关系中理解求商的思路外,还应当合理组织练习。

4.重视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

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知识结构】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1)【教学内容】本教材第8~9页例1、例2及“做一做”。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精选17篇〕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局部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老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老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使学生知道,老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老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刚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老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老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忆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刚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③认识除法各局部的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相同和不同于乘法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知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区分除法和乘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

2. 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重点讲解表内除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训练(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例题,让他们在纸上做除法运算,师生互动,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合作,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温故知新(10分钟)•复习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化学习成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强化练习,帮助学生提升除法运算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表内除法》练习题。

2.思考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写一篇感悟文章。

经过此教学设计,相信学生在掌握表内除法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运算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数、被除数、商。

2. 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3. 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表内除法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第一课时:除法的基本概念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口诀。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数、被除数、商。

2. 举例说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商。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教师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强调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家长签字确认。

第二课时: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进行表内除法计算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举例演示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师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掌握除法的运算步骤,完成相关练习题。

难点
1.在理解表内除法的同时,能够灵活应用。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具:学生练习册、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
讲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步骤,通过示例演示具体计算过程。

3. 学生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提高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班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表
内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其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最新】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表内除法(一)》教案(13课时)【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左右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左右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1.除法的初步认识(1)平均分(一)【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学具准备】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兀、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兀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一一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课时3 •整理和复习................................... 1课时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一)》教案(13课时)【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左右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左右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1.除法的初步认识(1)平均分(一)【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学具准备】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索:(一)分一分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四、总结(2)平均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15页例3 做一做练习三4~6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学具准备】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2、分一分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1、情境引入:教师:昨天我们帮二年级一班同学分了春游需要的物品,今天,他们出发了!出示主题图(租船)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先同位相互说说图意,再请学生说给大家听。

(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条船限乘4人,有24人乘船,要租几条船?)2、合作探索: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

请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预计:(1) 4个4个地分,分了6组,正好分完;(2)想乘法口诀,四几二十四;请学生自己用这两种方法分一分,想一想,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小熊请客,请了5位客人,12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请小朋友帮小熊分分看。

请学生先和同位说说怎样分,再说给大家听听。

四、练习:练习三4~6题五、总结。

(3)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教学重点、难点】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学具准备: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第3题:分一分,说一说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梨,动手分一分,然后说说分的过程,最后填空:一共有()个梨。

平均放进3个盘里,每盘放()个。

第4题:圈一圈,说一说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体订正。

说说是怎样圈的,圈的结果怎样。

问:除了圈一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想乘法(4)除法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4,做一做,练习四和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学生:学具卡片。

教师:例4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

今天大熊猫“笨笨”要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要求每盘分的同样多。

3、把大家刚才摆的过程如果用一种运算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除法)可以这样列式:12÷4=3 (摆的方法不同,列式也不同。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是除号。

大家把你自己刚才摆的过程也照样子列一个算式,同时读给你的同组的同学听。

4、练习:(1)做一做。

(2)练习四的1、2、3题。

三、总结。

【板书设计】除法12÷4=3↓除号读作:12除以4等于3。

(5)除法初步认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5,做一做,练习四和4、5、6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学生:学具卡片。

教师:例5 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

大熊猫“笨笨”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看到那么多它喜欢的竹笋,就禁不住多采了些。

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要求每4个放一盘。

3、把大家刚才摆的过程如果用一种运算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除法)可以这样列式:20÷4=5这个算式读作:20除以4等于5。

除了我们昨天学的“÷”是除号外,今天我们再学一些新知识:在这个算式里,20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

如果把这一题变成每5 个一盘,应怎么列式:大家自己摆一摆你手中的卡片,并照样子列一个算式,同时读给你的同组的同学听,并说出每个数叫什么名字。

4、练习:(1)做一做。

(2)练习四的4、5、6题。

三、总结。

除法20 ÷ 4 = 5↓↓↓被除数除数商读作:20除以4等于5。

(6)除法初步认识(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7、8、9、10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学生:学具卡片。

教师:例5 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除法,老师想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出个题考考大家,你有没有信心应招儿?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9÷3=3,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4 个。

摆出来,并列了算式。

3、说出6÷3=2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练习:同组有在一起讨论后,独立完成练习四的7、8、9、10题。

第22页的思考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三、总结。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除法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教具、学具准备: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上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过了一个春节不知大家忘了没有?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胆应战?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2.填空。

2×()=4 3×()=6 4×()=8()×3=12 ()×4=20 5×()=15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合作探究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