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的情境认知理论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情景学习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启示
的合作 ,为学生从学校 到工作的转变提供足够 的实践机
会 ,学 习者能融入真实情境中 ,实际参与真实 的学习活 动, 这样才有真正效果。企业在课程开发 、 培养 目标的制
定和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参 与,有利于职业学校改善 课程体系 ,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教育管理体系 。在校企结 合过程中,学生可 以主动观察模仿情境 中所隐含的知识 与技能 , 进而能培养独立思索的能力 , 在与真实的工作环 境结合中, 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得的知识技 能, 有利于学
目 的 。 ” 以说 , 是 情 境 学 习 的 观 念 纳 入 人 们 家工作 的观察 , 同伴及专家 的讨论 进行学习 。 可 这 与 视 野 和 教 育 实践 的 源 头 。 0 代 中期 开 始 , 理 合法 的边缘参与不是一种教 学方法 , 9年 心 确切地说 ,
学和人类学 学者们 的深入研究 和探讨 ,丰富了
触与互 动来决定 自身 的行动的 。
的限制而难 以与真实 的情境相 同, 若能以真实情
2合 法理的周边参与。 . 情境学习的这种 过程 境教学当然最好 ,否则也应多注重 在语言情境、
1 职 技 0 业 术
TEC
实物情境与视觉情境的营造 ,这样才能实现情境学 习的 预期 目标 。职业教育与培训 的特性决定 了教学必须 以更 真实的情境 , 更符合工作实际情况的方式呈现 。例如 , 学
3实践共 同体 的建构。情境学 习将社会性交 .
间 联 系 的 属 性 以及 交互 的 产 物 。情 景 学 习 理 论 互作用视作情境学 习的重要组成成分 。一个真正
认为: 知识 是基于情境 上的一种活动 , 是个体在 的实践共同体具有再 生产循环 的功能 , 实践的共 与环境交互过程 中建构的 , 不是客观决定 的 , 也 同体强调学 习是通过参与有 目的模仿活动而构 不 是主观产生 的 ;知识 是交互 的一种 状态而不 人作为其中一部分 的行为状态 。” 情 景学 习理论 的具体特征表现在 : 建的 ,它也 同样地强调实践与共同体的重要性。 是事实。情境并不是 一个人所强加 的事物 , 而是 在一个实践共 同体 内 , 对新 手的学 习而 言 , 最重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和教育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和教育的启示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智活动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对于学习和教育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下面将从几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过程始于学生接收并处理信息的过程,而认知心理学是以这一过程为研究对象的。
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设计进行更有效的安排。
例如,通过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更多的视觉教学、互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
二、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人的智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提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元认知意识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思考和监管能力,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评估、学习效果的反馈等。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和应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评价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查漏补缺,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应用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日常记录、测验、作业,多维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强调评价反馈,在学生中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总之,认知心理学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了解到人的认知特点是多样而独特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和反思,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从而探索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教育者应当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和教育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和教育的启示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记忆、学习和知觉等心理过程的科学领域。
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教学方法、学习策略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对学习和教育的启示,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实践建议。
1. 认知过程的理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
通过理解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教育者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提供学习资源。
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供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2. 学习过程的个体差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过程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学习速度和记忆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教育者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性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学习困难,并提高学习效果。
3. 激发学习动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对学习成果有重要影响。
教育者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为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认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4. 促进深度学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强调学习的深度处理和理解。
浅层学习只是对知识的表面记忆,而深度学习则涉及对知识的整合、应用和批判性思考。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 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其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结论:认知心理学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教育者应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深度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发展。
生态心理学的情境观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 陕西省 石油 化 工学校 , 安 7 0 61 西 10 )
S a n iPerlum & Che c c o 1 Xia 00 . ia h a x toe mia S h o . n 71 61 Chn l
摘要 : 文基 于对生 态心 理 学取 向的情 境观 理 论 的研 究 , 本 从知 识观 、 程设 置 、 课 评价 方 式等 方 面认 识情 境观 对 职 业教 育的 影响 , 而为 解决 从 职 业教 育 中职 业素 质与 能 力欠缺 问题提 供 一 些启 示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4 l (0 0)6 0 0 — 1 l0 — 3 12 1 2 — 2 9 0
决 问题 和 作 出决 策 , 学 会 如 何 学 习。 并 职 业 教 育 中的 教 学 活动 是 在 一 定 的 “ 情境 ” 中进 行 的 教 学 。目前 23评 价 方 式 “ 程 ” 职 业 能 力评 价 更 多 地 取 自真 实 工 作 情 . 过 化 大 多 数职 业 学 校 , 实验 、 习 教 学 外 , 要 是 在 常 规 的教 室 “ 境 ” 境 , 再 需 要传 统 的独 立 于 学 习过 程 之 外 的 测验 , 为 对 学 习 的 了 除 实 主 情 不 因 即参 与行 为 的质 量 。取 自这 种 情 境 中做 出 的 中进 行 的 , 这种 “ 境 ” 学 生 所 学 知 识 的产 生 和 实际 运 用 “ 境 ” 情 与 情 有 解 已经 发 生 在 过 程 中 , 着 较 大 距 离 , 校 认 为 合 格 的 学 生 与 行 业 、 业 用 人 标 ; 对 路 的 足够 时 间 的现 场 观 察 , 学 企 隹不 由工 作 现 场 的 评 价 人 员 来作 能 力 判断 。 此 , 为 对 现 象 体 现 出职 业 能 力开 发 这 一 生 态 系统 的 失 衡 。 生 态 心理 学 家 认 学校 必须 尽 可 能 与 企 业 合 作 , 被 评 价 者 的 在校 表 现和 岗位 工作 表 用 为, 个体 的 生 活 方式 是 在 适 合 它 的 环 境 中形 成 的 , 在 与 这 种 环 境 现作 出 一 致 的评 价 。 其 最 大 优 点 是 评 价 的 真 实 性 , 它鉴 别 出 的 能 并 力 与 实 际 工作 的相 关程 度 非 常 高 。 的 第 二 个优 点在 于 它 是 一 种 全 它 的交 互作 用过 程 中进 化 。 面 的评 价 ,评 价 项 目是 完 整 的 工 作任 务 ,而 不 是 指 向 理 论 知 识 、 态 1 生 态心 理学 的情 境 观 技 要 。 生态 心理 学 取 向的情 境观 认 为 心理 既 不 是 环 境 选 择 的 结 果 , 也 度 、 能 之 类 的 单 方面 “ 素 ” 3 基 于 情 境 观 的职 业教 育教 学 组 织 不是 行 为者 内部 信 息 加 工 的 产 物 , 是 行 动 者 — — 环 境 相 互 作 用 的 而 31教 学情 境 选 择 与 建设 尽 量创 设 真 实 情 境 , 生 作 为 工作 群 . 学 产 物 。格 里 诺 等 人 认 为 “ 境 原 则 倾 向于 从 更 有效 地 参 与 探 究 和 对 情 体 的 一 员 在 真 实 的 职 业 活 动 中顶 岗 工 作 或 担 任 助 手 、 徒 , 者 作 学 或 话 的 实 践 来 看 学 习 ,这 些 实 践 包 括 概 念 意 义 的建 构 和 技 能 的 使 用 为旁观者在真 实情境 中参观、 习或进行 一定 的实际操作。除此之 学 这种 情 境 原 则 注 重 学 生 学 会参 与探 究和 意 义 形 成 。 ” 积 形 情境 观 从 一 个 新 的 角度 对 “ 类 如 何 学 习 ” 了 不 同 于 行 为 观 外 , 极 引 入 现 代 企 业 文 化和 管 理 理 念 , 成 真 实 的职 业 教 育 氛 围 。 人 做 另 外 , 强 体 现 职 业 技 术 文 化特 性 的 校 园 “ 境 ” 设 。 如校 园 加 情 建 和 认 知 观 的诠 释 , 为我 们 反 思 职 业 教 育 中 的 问 题 , 展 新 的 教 学 成 发 代 通 实践 的理 论平 台。 景 认 知 是 把 个 人 认 知 放在 更 大 的物 理 和 社 会 的 增 加 体 现 技 术 发 展 的 名 人 、 表 性 机 器 等 雕 塑 和 标 语 , 过 技 术 的 情 结 情 景 脉 络 中 , 一 情 景 脉 络 是 互 动 的 , 含 了 文化 性 建 构 的 工 具 和 物 质 性 文 化情 境包 融涵 养 学 生 的专 业 思 想 , 合 专 业 技 术 的 渊 源 和 这 包 走 势 , 加 专 业 氛 围 的 营造 和技 术 文 化 的 开 发 , 专 业 发 展 、 术 流 增 将 技 意义。 程 、 术 产 品 等 图 文 并 茂 地 、 术 化 地 展 现 出来 。 技 艺 2 情 境 观 对 职 业教 育 的 影 响 32教 学 形 式 的确 定 教 学 组 织 模 式 以情 境 学 习 的 心理 学 和 人 - 生 态 心理 学与 其 他 取 向最 大 的 区 别 就 是 立 足 现 实生 活 , 且 这 而 类学 研 究 为 理 论 依 据 , 调 教 学 情 境 与 真 实 职 业 情 境 的 联 系 , 调 强 强 种 生 活 是 “ 态 ” , 业 教 育 是 以 培 养 学 生 操 作 能 力 和 现 场 工 作 协 动 的 职 就 可 调 能 力 为 主 的 应 用性 教 育 , 内 容和 方 式 必 须 与 真 实 的工 作 联 系 起 学 生 学 习 的 参 与 性 和 主 动 性 , 职 业 学 校 的 教 学 活 动 而 言 , 采 用 其 来 , 习 目 的是 为今 后 在 典 型 的 职 业 情 境 中 完 成 任 务 做 准 备 , 过 如 下 更 有 利 于 情境 因 素 发挥 积 极 作 用 的教 学 组 织 形 式。 学 通 321实践 共 同体 实 践 共 同体 是 人 、 动和 世界 之间 的一 整 套 .. 活 行 动 来 学 习。 关 系 , 生 在 实践 共 同体 中行 动 和 建 构 意 义 。 其 突 出特 点 是 把 知 识 学 21知 识理 解 “ 境 ” 在 职 业 教 育 中 , 正 的 学 习发 生 于 参 . 情 化 真 视 为 个人 和 社 会 或 物理 情 境 之 间联 系 的 属 性 以 及 互 动 的 产 物 , 将 并 与 实 践 的 过 程 , 得 知 识 即是 增 强 参 与 实 践 的 能 力 , 生逐 渐 增 强 获 学 参 与视 作 学 习 的关 键 成 分 。 强调 学 习者 必 须 是 共 同 体 中 的 参 与 者 , 参 与和 归属 于 多 个 实践 团体 所 出现 的特 性 , 终 成 为一 个 能 干 的 实 最 而 不 是被 动 的观 察 者 , 时他 们 的 活动 也应 该 在 共 同体 工 作 的情 境 同 践 者 。因此 , 仅 关 注 个 体 的 知 识 建 构 是 不够 的 , 识 不 是对 现 实 世 仅 知 中进 行 。 这 种 思 想 提 示 我们 , 过 让 学 生 在 真 正 的企 业 生 产 生 活 中 通 界 绝 对 正确 的 表 征 , 是 在 不 同情 境 中 建 构 的 , 基 于 社 会 情 境 的 而 是 去获 取 、 展和 使 用 认 知 工 具 , 进 行 特定 领 域 的 学 习 , 企 业 师傅 发 来 与 种 活 动 , 人 类 协 调 行 为 以适 应 动 态 变 化 发 展 的环 境 的能 力 。 因 是 起解 决 实际 问题 , 有助 于 学 生 认 知 能 力 的 提 高 。 此 , 生 的认 知 能 力 要 在 现 场 中 才 能 找 到 位 置 , 就 需 要 将 学 生 放 学 这 322 问题 本 位 教 学 教 学 围 绕 某 种 职 业 或 实 际 生 活 情 境 中 的 _. 到将 来 他 们 可 能 从 事 的职 业 氛 围 中去 , 合成 其 实践 能 力 。 以 问题 展开 , 不 是 围绕 着 某 一 学 科 知 识 的授 受 进 行 。 而 在教 学过 程 中 , 22课 程 设 置 “ 作 任 务 ” 课 程 的 设 置 也 非 建 构 主 义 思 想 的 . 工 化 学 生 必 须 完 成 的任 务 是 : 定 某 一 问 题 是 否 存 在 ; 设 一 种 精 确 的 确 创 学科 性设 置 , 械 分 �
(完整版)情境认知理论
一、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理解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运用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 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 它试图纠正刺激反应和符号学说的失误。
情境认知理论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 特别是完全依靠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 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 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 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 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 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
总之, 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 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等教育技术的新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1) 1.情景认知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2)创设情境认知教学环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在情境认知教学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4)采用情境认知理论教学促进教师职能转变(5)情境认知教学环境有利于科研与教学互相促动互相渗透教学目标情境认知理论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 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应主动利用经验和知识参与实践活动。
具体地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教学内容不把教材作为一种目的, 不把教材中的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 而是一种素材教学的内容不仅包含课本知识, 教师还要设计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与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促进对问题进行探究,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发展相应的能力。
教学过程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然后才开始新内容的学习, 而是把课题摆在学生面前设计有利于学生发挥潜力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由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 寻求问题的答案, 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与学习者, 教师从知识传输的执行者转向学生知识学习的帮助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教学启示
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教学启示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它不仅涉及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教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以便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处于感知运动阶段(0-2 岁)的幼儿,他们主要通过感官和动作来探索世界。
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可以多提供一些直观的、可操作的玩具和活动,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经验。
前运算阶段(2-7 岁)的儿童开始能够运用语言和符号来表征事物,但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故事来引导他们学习,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和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和科学等抽象知识。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的青少年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推理。
这时,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如对知识的渴望、对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等;外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部的奖励或压力,如考试成绩、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或批评。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例如,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也要合理运用外部动机,如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奖励,以免削弱学生的内部动机。
此外,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学习动机类型。
情境认知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学习方法和应用
情境认知理论在研究中存在多视角,而心理学视角下更加关注教育情境,即如何从学习情境建构中实现学习者的学习目标。
为此,可以将情境认知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从现有的认知学习实践中,将知识与活动、教育过程等作为情境认知的主要条件,利用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来丰富教育情境,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
一、情境认知理论中的学习方法1.心理学中的活动理论与认知认知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源自活动和情境,而习得的过程是从运用中来理解并掌握。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从知识的抽象与真实情境的联系中,以活动为背景,从文化情境构建中来传递知识,让学生从活动参与中来把握知识的内涵,学会运用知识。
可见,从心理学来审视情境认知理论,从知识与语言发展一致性上,就语言所处的情境来组织教学内容,利用词语来构建不同的语境,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情境。
同样,在这种条件下,学生从概念的理解中来认识原有的意义及变化,并从知识的活动中与情境的认知中来发展知识。
环境成为知识形成的背景,也成为认知指向性的载体,能帮助学生从学习和使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2.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与认知情境认知理论将学习看作是文化适应的过程,特别是从儿童心理学发展来看,通过有意、无意的观察与实践来接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如各类社会群体意识、信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文化,构成了周围环境文化体系。
知识与文化是关联的,知识是对周围环境文化的反映,并在社会成员间的内部交流中形成。
从文化、活动、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学习的过程是基于文化情境来完成,而脱离了具体的文化情境,就无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从学校教育环境来看,学校本身是文化环境的主体,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学习的直接因素,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模式下完成学习活动,接受形式化的测试和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从文化环境的适应中来激发自主性,更不能从学校教育中直接运用知识,尽管学生通过了考核,但并未真正获得知识的应用能力。
3.认知学徒制的心理学认知方式学校教育实践将知识作为抽象而固定的文化本体,通常认为与教学活动、知识环境的关系不大,如学徒制教学模式将知识和学习作为核心,注重对学习情境的依赖,强调从具体的社会及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实践能力。
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启示
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情境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念,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并兼论其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启示。
我们将对情境学习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情境学习在不同领域中的实践应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情境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以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情境学习的理论基础情境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将学习嵌入到具体情境中的教学方法。
其理论基础源自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特定情境紧密相连。
学习者通过在具体情境中与环境的交互,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学则强调情境学习对于提高学习者参与度和动机的重要性,认为情境化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类学则关注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情境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在真实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
情境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知识是情境化的,即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和应用的。
学习是社会性的,即学习是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交互中发生的。
学习是实践性的,即学习需要通过具体实践来巩固和深化。
这些观点为情境学习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情境学习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情境学习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情境学习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情境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心理学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与启示
心理学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与启示概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职业培训已经成为提升员工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学科,对职业培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对培训效果和员工发展的启示。
一、认知与学习1.1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加工和理解的过程。
在职业培训中,理解员工的认知过程有助于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
通过了解员工的思维方式、学习偏好和知识结构,可以设计出更适合他们的培训方案。
1.2 学习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策略对个体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在职业培训中,了解员工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可以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对于喜欢图像和图表的员工,可以采用可视化的培训材料;对于喜欢互动和合作的员工,可以设计团队合作的培训活动。
二、情绪与动机2.1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职业培训中的重要内容。
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对学习和工作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在培训中,帮助员工识别和管理负面情绪,提高积极情绪的体验,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工作效能。
2.2 动机激发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是职业培训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指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对于某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
在培训中,通过提供有挑战性和意义的任务,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三、人际关系与沟通3.1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职业环境中的常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团队合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在职业培训中,通过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技能,可以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凝聚力。
3.2 沟通技巧沟通是职业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冲突和误解。
在培训中,教授员工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反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
结论:心理学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培训效果,还能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心得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心得
在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其重要性和价值。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首先,职业教育心理学使我更加了解职业选择的过程。
通过学习职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和他人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
我了解到职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个体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
在帮助他人进行职业规划时,我能够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
其次,职业教育心理学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了解到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在面对职业发展中的困惑和挑战时,我能够运用职业心理学的知识,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最后,职业教育心理学使我更加关注职业满意度的问题。
职业满意度是一个个体对于自身职业的满意程度的评价。
通过学习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策略,我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自己的职业满意度。
同时,我也能够帮助他人解决职业满意度低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总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职业选择、职业
发展和职业满意度对于个体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并提高自己的职业满意度。
中职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中职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在中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心理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我了解到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和适应能力都有所不同。
因此,中职教育者需要有效的心理教育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中职教育心理学教育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的心理需求包括自尊、归属感、自我实现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鼓励和奖励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
其次,中职教育心理学还教我如何有效地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和包容心,及时察觉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在面对学习焦虑的学生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放松的方法,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并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中职教育心理学教育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中职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业表现,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并帮助他们在学业和职业方向上做出明智的选择。
总之,中职教育心理学教育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户。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我相信,这些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将成为我未来教育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试析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试析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当代社会备受关注。
其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尤为迫切。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析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个体的优点、特长和资源,致力于探求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内在机制。
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积极心理资源,包括乐观、希望、创造力和智慧等积极心理品质。
相比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人类的问题和缺陷,积极心理学更注重个体的优势和资源,提倡积极正面的心态和态度,鼓励个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1. 强调个体优势和资源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发挥个人潜能。
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源,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的心态,增强抗挫折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鼓励他们主动面对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2.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情绪管理课程、举办情绪管理训练营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学会控制情绪,有效地应对各种情绪困扰。
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投入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可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自我实现感。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质量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质量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了解心理学理论,以更好地应用它们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质量。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学科。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习认知心理学来更好地理解学生如何学习,并由此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风格非常重要。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上对此有意识地进行考虑。
他们应该明确学生的先验知识,并将课程设计为阶梯式,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新的概念和技能。
此外,提供各种教学材料,例如图表、标志和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其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编码来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学生提供组织和分类信息的机会。
例如,通过让学生划分和组织相关的术语和概念,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最后,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学习主题。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的观察和分析。
在职业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来鼓励学生实践技能、提高自信心,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对他们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实践操作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调整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他们可以建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或者鼓励他们在临近考试时分配时间来复习。
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并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并培养信心。
浅谈情景教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情景教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情景教学的理论基础情景教学是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环境为核心,以真实情境为基础,以模拟活动为手段,通过情境中的实践和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等。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感觉、观察、想象和思维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将其整合成有机的整体。
情景教学正是以此为基础,通过情景营造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认知过程的自主和深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者应该是其学习的主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建构和获取知识。
情景教学正是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主动学习和探究。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情感的投入和积极性对学习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情景教学正是以真实的情境和情感体验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在情感的冲击中产生共鸣和体验,从而促进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情景教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道德情感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道德选择和决策,体验道德情感的冲击和磨炼,并通过情景中的讨论和反思,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职业道德养成方面,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感。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实地实践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切身体验社会生活和社会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情怀,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学科教育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虽然情景教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浅谈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
浅谈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浅谈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浅谈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论文一、对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初浅认识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认知结构的理论。
这种理论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
这种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认知结构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
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
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
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2.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
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
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生态心理学的情境观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生态心理学的情境观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situation view theory in ecologic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influence of situation view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mode ,so as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ck of vocational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0 引言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教学。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 除实验、实习教学外, 主要是在常规的教室“情境”中进行的, 这种“情境”与学生所学知识的产生和实际运用“情境”有着较大距离, 学校认为合格的学生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不对路的现象体现出职业能力开发这一生态系统的失衡。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 个体的生活方式是在适合它的环境中形成的,并在与这种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进化。
1 生态心理学的情境观生态心理学取向的情境观认为心理既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也不是行为者内部信息加工的产物, 而是行动者――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格里诺等人认为“情境原则倾向于从更有效地参与探究和对话的实践来看学习, 这些实践包括概念意义的建构和技能的使用……这种情境原则注重学生学会参与探究和意义形成。
”情境观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人类如何学习”做了不同于行为观和认知观的诠释,成为我们反思职业教育中的问题, 发展新的教学实践的理论平台。
情景认知是把个人认知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景脉络中,这一情景脉络是互动的, 包含了文化性建构的工具和意义。
情境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基础及启示
情境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基础及启示教育科学江苏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验以其形象逼真、情境交融的特点在全国教育界和小学语文教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并因此而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然而近年来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操作和运用,极少探及这一实验的科学基础。
这一研究上的缺憾必然使操作和运用研究无法扩展和上升到新高度。
因而笔者认为在此对这一实验的科学基础、尤其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作点探索和介绍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科学认为,人的心理系统可以分为认知系统和情意系统两部分。
认知系统包括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包括智力"等;情意系统包括人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性格。
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在这一情知互动的关系中,认知起操作作用,承担着知识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的任务;情感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活动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任务。
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
积极的情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更灵活地选择适合学科特点及自身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
在积极情感背景下,学生的认知活动丰富多彩,注意范围广,对学习内容有较多的归纳、整理,记忆活动也表现出更多的再编码和精细加工,不仅记得快,而且有利于巩固和保持。
心理学家詹姆斯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工作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达到工作能力水平之间有#$%左右的差距。
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情意系统不仅是人的心理活动能否处于积极状态的决定因素,人的情感活动状态还影响着人的活动效率。
同时,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时,交感神经会出现亢奋现象,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瞳孔扩大、呼吸加快。
其效果是动员机体内储备的能量,提高和增加适应能力,以应付环境变化;大脑皮层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暂时神经系统能比较顺利建立。
人的情感处于积极状态时,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
生理心理学在对疲劳的研究过程中还把人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类,其中,心理疲劳是长期集中于重复性单调工作!包括某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起的,由于这种工作或学习不能引起活动者的动机和直接兴趣,加之缺乏适当的休息,因而会导致人对工作产生厌倦、乏味、烦燥的情绪,丧失工作或学习的愉快感、满足感,以及积极性、主动性。
认知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教育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
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一些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如教育成果不尽如人意,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学生自主能力欠缺等。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认知心理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改革思路。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知和记忆等认知过程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认知心理学中,人的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层面:输入、处理和输出。
输入是指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等)被传输到大脑;处理是指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组织,从而形成一些特定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概念等;输出就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如语言、行动等表达出这些组织好的知识。
在认知心理学中,一些概念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如“认知负荷”、“个体差异”、“元认知能力”等。
其中“认知负荷”指的是人在学习中要处理的信息量过大,超过了其认知能力的负荷,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
在教育中,应该注意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至于面临“认知负荷”的状态。
“个体差异”也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不同。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认知心理学强调每个人有其独特的“元认知能力”,即人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觉和理解能力。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中,还有一些教育领域需要关注的重要理论,如“斯金纳的操作可塑性理论”、“基于重复学习的知识学习理论”等。
斯金纳的操作可塑性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教学者应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奖励和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惩罚,以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
基于重复学习的知识学习理论则强调,重复是学习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学者和学生应该学会管理和利用重复,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职业教育心理学心得
职业教育心理学心得
在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因素对于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我更加了解了职业发展的动力和限制因素,也掌握了一些促进个人职业成长的策略和技巧。
首先,我学到了职业定位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成为了一个关键。
通过心理测试和职业咨询,我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从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给他人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我学到了职业决策的技巧。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决策,而这些决策可能会对个人的职业路径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学习决策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我能够更加理性地进行职业决策,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结果和风险。
同时,我也懂得了权衡利弊、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另外,我学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职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外部环境和机会,更需要个体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自我调控的方法,我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压力和动力,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水平。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总的来说,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帮助。
通过深入了解职业发展的心理因素,我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同时,我也能够给他人提供更好的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所以,职业教育心理学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方面简要介绍情境认知理论心理学视角 下的学 化适应 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是根植于
文化 中的,他们是在社会成员 的指导和支持下完 成的。人从 出身直至生命 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
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境 ,并且 只有在 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 的各种社会群体的 运用的过程 中才能被完全理解 。因而 , 只有在丰富 信念 、 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由于这种文化 的社会真实情境 中运用知识 ,人们才能真正理解 适应 的隐蔽性 、 复杂性 和客观存在性 , 人们往往忽
目标和学会特定 的教学内容 ,关注如何设计真实 i ) n 。这篇论文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下 , g 比较系统完 的学习情境来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 的学习 目标 。 整地论述 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文中的观点被 本文通过解读心理学视角下 的情境认知理论 , 反 后来 的研究者们频频引用 ,使之成为情 境认知与
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 者达到特定 的学习目标。 习并促进知识 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
论。
二 、 理学 视 角的情 境认 知 理论 的学 习过程 心
心理学取向的情境理论关注改革学校情境下 的学习 ,特别注意达到特定 的学习 目标和学会特
有关知识 、学习 、理解的情境理论是多视角
在 上世 纪 的 10年 中 ,有 关 认 知 与学 习 的理 0
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式的转变 ,即世纪之初 思考 和情 境是 相互 紧密联系 的 ,知 与行是相 互 以动物行为研究建模 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世纪 的——知识处在情境 中。他们指 出常规学校教育 中叶 以计算 机建模 的认 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世 过多地忽视 了学校文化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 。作 纪之末基于人脑的建构主义以及情境认 知理论。 为对常规教育实践的挑战与改变 , 他们提出了“ 认 , 2 世纪 8 年代末 , 0 0 情境认知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 知学徒制”试图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来帮助学习
思当今职业教育在知识 、教学 、学习等方面 的不 学习理论研究领域 中的开创与指导之作 。他们提
足。
一
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 的 , 知识是活动 、 背景和文化
、
心理 学视 角 的情境 认 知理 论的 提 出
产品的一部分 , 知识正是在活动 中、 在丰富的情境
中 、 文化 中不 断被 运 用 和发 展 着 。学 习 的 知识 、 在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知识情境观 。 映知识在真实世界 中运用方式的真实情境 ;提供
收 稿 日期 : 0 9 0 — 5 2 0 — 3 0
作者简介 :郭鑫(9 6 )女 , 18 一 , 山东潍坊人 ,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 究所 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 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的, 其中主要包括 : 以莱夫 、 温格为代表 的人类学 定的内容 ,关 注如何设计真实的学 习情境来 帮助 视角 , 以布 朗 、 林斯 和 杜吉 德 Bo n C l s 学习者达到特定 的学习 目标 。其研究重点是真实 柯 r 、oi & w l n D gi 为代表的心理学视角 , uu ) d 以格里诺 ( r n ) Ge o等 的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化 内容 ,教学应该提供 能反 e
第5 期
郭 鑫: 心理学视角的情境认知理论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2 7
接近专家作业和过程模式化 的通路 ,并提供多样 化的角色和前景; 支持知识 的合作建构。以下从三
习过 程 。
( ) 于活动理 论 的知识 观 一 基
( ) 于文化 适应 的 学 习观 二 基
心理学视角的情境认 知理论认 为 ,学 习是文
它的内涵并正确 、 灵活地使用知识 。知识 是活动 、 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人们所熟悉的一切不是外部 背景和文化产 品的一部分 , 它正是在活动中 , 在丰 教学的结果 , 而是周围环境文化的产物 。 富的情境 中, 在文化 中不断地得到运用和发展 。 知识如同工具一样 ,近似地反映 了应用它们 心理学视角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 ,所有的知 时所处的文化 ,它们的意思并不是 固定不变 的而 识都和语言一样 , 其组成部分都是对世界 的索引。 是社会 内部交流的产物。活动 、 概念和文化是内部 语言的错综复杂需要从言语所处的情境中寻找语 依赖的 , 习必须包括这三者 。因此 , 学 学习要在一
徒制是 学习的主要方法 , 整个学 习的过程是文化适应 的过程 。 通过 解读心理 学视 角下的情境认知理论 , 探求对 目
前我 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 情境 ;活动;文化 适应 ; 认知学徒 制
中图分类号 : 70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2 70(090— 06 0 17— 4120 )5 02— 4
20 0 9年第 5期 第2 4卷 总第 2 6 1 期
江苏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 ( 职教通讯 )
J u a f in s ah r nv ri f e h oo y o r l a g uTec esU iest o c n lg n oJ y T C mmu iaino ct n l u ain o nc t f o Vo ai a c t o Ed o
No5 2 0 .,0 9
,
V 14 o. 2
Ge e a o 2 6 n rl . 1 N
心理学视 角 的情 境认知理论 及对职业教 育 的启示
郭 鑫 ’
(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 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 上海 2 0 6 ) 00 2
摘
要 :心理学视 角下的情境认知理论 更加 关 注改革 学校 情境下 的学习 , 情境化 的知识是 学习的对 象, 知 学 认
众所周知 ,有关情境认知理论 的研究是多视 革学校情境下的学 习,特别注意达到特定的学 习
18 年 布朗 、 99 科林斯与杜吉德 在《 教育研究
角的,心理学视角下的情境认知理论更加关 注改 者》 杂志上发表 了他们著名的论文《 情境认知与学
习文化 ) i a d on i dh u ue f er— (t t gi n n e l r oL a Su e C t a t C t 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