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_2

合集下载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分析几个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一、案例一:某文化小镇某文化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资源而闻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小镇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设计,使之与周边的历史遗迹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该小镇还引入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传统工艺展示等,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小镇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小镇具备了独特的吸引力。

其次,注重整体规划和景观设计,使小镇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

最后,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案例二:某农业特色小镇某农业特色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农业大县,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农业文化而著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打造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该小镇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注重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小镇具备了独特的农业特色。

其次,通过打造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最后,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案例三:某生态特色小镇某生态特色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而著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产业,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特色小城镇规划案例解析(上)

特色小城镇规划案例解析(上)

特色小城镇规划案例解析(上)董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在是绿色城市研究所的所长,今天我跟大家希望交流一个题目,特色小城镇的规划案例解析,这部分特色小城镇的规划案例也是由我们院,综合集聚了很多人的智慧形成了这样一个研究,我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些方面的研究的一些积累。

一、特色小镇的定义首先看看特色小城镇这个词,在最近一两年当中比较热门,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样去给它定义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里边,给特色小城镇给了一个定义,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从这个定义来看,那么它的服务目标,实际上是,服务于这个特色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这样一些目标,那么它的载体,就是以镇为载体,它的重点,实际上是聚焦在产业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

那么以梦想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是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实现三生融合的特定区域,它不是政府主导的,是市场跟进的,而是市场引领政府跟进的这样一种项目。

二、莫干山的故事我们先看看最近一两年中莫干山的成功案例,这也是特色小镇的经典案例。

莫干山处于沪宁杭的一个金三角的中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19世纪90年代末,莫干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休闲度假区,和庐山鸡公山北戴河,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圣地。

那么很多的当时的领导人,也喜欢在莫干山度假避暑。

但是到了2000年代,莫干山萧条破败农民外出打工,农房散乱废弃。

2007年有一个外国人,南非人到了一个叫三九坞的小山村,当时,整个这个山村是处于一个空心的状况,很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总共剩了18户人家,只有20来个留守的老人,留下很多老式的泥坯房。

但是,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就是环境非常好。

城镇建设正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城镇建设正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主题】城镇建设正面典型案例剖析【内容】1. 背景介绍在当代城镇建设中,一些正面典型案例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些案例展现了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实践,对于其他城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对一些城镇建设正面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对其他地方的启示。

2. 案例一:xxx 城市的城镇建设成功经验xxxx 城市位于xxxx 地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在城镇建设方面,xxx 城市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是其xxxx 项目。

该项目在xxxx 年启动,历经xxx 年的建设,成功打造了一座现代、宜居、宜商的城市新中心。

在项目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城市政府充分考虑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注重了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的涌入,有效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3. 案例二:xxxx 区的城市更新与改造xxxx 区位于xxxx 市中心地带,是该市的商业、文化和历史中心。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xxxx 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亟需更新和改造。

在 xxxx 年,xxxx 区启动了城市更新和改造项目,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更新、市容提升和改造。

在项目实施中,政府主动沟通居民,听取建议,并及时调整项目方案,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经过xx 年的努力,xxxx 区焕然一新,不仅完美保留了历史文化魅力,还获得了多项城市规划与美化奖项。

4. 案例三:xxx 新城的规划与建设xxxx 新城项目位于xxxx 地区,是一座全新的城市规划项目。

在新城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专业规划团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规划理念,积极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新城还注重了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学校、医院、文化场所等,以及生态环保措施的实施。

经过十年的发展,新城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心,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及案例分析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及案例分析

按空间划分
城乡一体、城镇密集区、周边小城镇、独立小城镇等
按发展模式划分
地方驱动型、城市辐射型、外贸推动型、外资促进型、科技带动型、交通推动型、产业聚集型
13 ·
·
区域治理
城市治理与规划
环境功能区 居住区 文教区
医疗卫生区 行政办公区 发展备用地
面积(公顷) 65 5
11 6 0 95 42 51 5
面收集小城镇环境规划所需的资料,并对 这些资料进行调个层面, 1、背景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开展的
化内涵和生态宜居型现代化小城镇。 2功能区划分
去伪存真。才能编制出可操作性强的环境 工作包括对小城镇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某小城
其发展定位,在国家环境保护和产业政策 的指导下。力争全镇区各类功能区及其各
1三同步原则
其他区域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文化
项社会经济活动与居民生活的主要污染物
小城镇环境规划应坚持环境建设、城 镇建设与经济建设三同步原则,严格落实 环境、城镇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规划、同步 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小城镇环境功能区划分为居住区、文教区、 医疗卫生区、行政办公区、商贸区、绿化 区、仓储区,以及公用工程区等八个区域 (见表2)。
3功能区环境保护方案 (1)居住区、文教区和行政办公区
环境保护方案。重点要做好区内绿化和临 街道路绿化,设置公共设施。避免噪音 经营活动扰民,居住区半径50—80m垃 圾箱、垃圾收集点,生活区污水排污集 镇污水管网后统一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 处理。做好日常环境监测,要求大气环 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声环境达到1类i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声环境达到4a类。(2) 医疗卫生区环境保护方案。规划区内拥有 乡镇卫生机构1座,要重点做好医疗污 水及医疗垃圾的处理。鉴于该区域内无医 疗废水处理设施,应做好统一收集,并 采用医院废水专用处理装置进行无害化 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8466—2016)标准要求后再排入 镇区污水管网后。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 理和利用。改变当前焚烧医疗垃圾的做 好,建设医疗垃圾收集、贮存和运送喜糖, 确保医疗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3) 商贸区环境保护方案。镇区商贸区建设有 水;中式公厕和垃圾收集站各一座.在临街 一侧选择抗污性强、生长较快的乔木树 种、草种建设绿化隔离带,发挥植物净 化功能。区内道路按照标准3级做好商 贸区路面保洁。(4)仓储区环境保护方案。 该城镇区在规划期内将建设一座仓储区, 主要为镇区及工业园区服务.用地面积 为1.65公顷。定期做好大气、声环境监 测,废水经自身处理达到行业标准后通过 排水管网引入镇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5)绿化区环境保护方案。绿化区作为 该镇区景观的主要载体,应以自然、开放 的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相结合为主.严禁 在区域内砍伐树木、损坏花草。严禁放牧, 保持绿化区自然特性。也体现人文景观。 (6)公用工程区环境保护方案。区内环 卫设施配套要齐全,做好路面保洁,以 及道路两旁绿化和景观建设。

城镇化建设案例介绍

城镇化建设案例介绍

城镇化建设案例介绍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十四亿多人口的国家,城镇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直在进行。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承载着国家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使命,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某县作为中国的一个市辖县,城镇化建设一直是县政府和居民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某县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案例,包括背景、规划、实施和成效等方面。

二、城镇化建设的背景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以粮食产量较高著称,但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集,农业产值增长有限等问题,使得该县的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滞后。

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民在城市居住和就业的问题,县政府决定加快城镇化步伐,进行一系列城镇化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和推广。

三、城镇化建设规划1. 土地资源规划为了更好地实施城镇化建设,县政府首先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在规划中,将农村地区的村民居住区与城区的分界线进行了重新规划,保留了一定的农田资源,并将城市用地扩大到原来的农村地区。

同时,对已有的城市建设规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增加了用于商业、文化和居住等用途的土地。

2.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在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县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规划,并编制了相应的施工计划。

包括了城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确保城市的交通畅通、供水供电等服务正常。

3. 城市产业规划在城镇化建设中,产业的引入和发展是重中之重。

县政府规划了城市内的产业发展项目,包括了工业园区的设立,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等。

同时,引进了一些跨国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城镇化建设的实施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县政府根据规划,陆续对城市的供水、供电、道路等进行了升级和整修。

在供水方面,新修了多个水库,改造了城市供水管网。

在供电方面,新建了变电站,确保城市电力供应的稳定。

在道路方面,修建了多条道路,方便市民出行。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 案例1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典型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遵循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或两者并存? 自上而下就是东北模式和苏南模式,特点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或引进外资企业推进工业化,通过征地将农民变为工人,农民没有城镇化主动权;粤、浙、闽则自下而上走农民自主建城,规划虽不太规范或基础设施配套短缺,但经济繁荣。

两条城镇化道路结果不同。

中国乡镇之星———小榄 小榄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中部,属亚热带气候, 四季怡人。

小榄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香港、深圳150kg,距澳门、珠海90公里,距广州60kg。

到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仅需60~90分钟车程。

建设和规划中的江中高速和广珠轻轨将贯穿小榄。

中山市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km2。

户籍人口 15.6 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15万人。

小榄镇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北部著名的工业重镇,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

小榄人自古酷爱菊花,菊艺盛名,尤其是60年一届的菊花会规模盛大,饮誉海内外,被誉为“菊城”小榄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地区,总面积71 km2,其中城区面积9.3 km2。

户籍人口15万多人,还有流动人口10多万人。

设有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小榄镇被国家定为村镇建设示范镇,首先按高起点科学制订全镇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然后按高标准发展新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近年来,初步建起了占地 7 km2,设施较完善,功能基本配套的新城区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对老城区的马路、设施、面貌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大投入完善水利设施;在全镇城乡加强环境保护,广泛开展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区)和生态示范镇(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目前已有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个村被评为市卫生村;镇内有两家二级甲等医院。

在总体规划改建住宅区的过程中,实行住宅区与工业区分离,将原设在住宅区内的工厂逐步搬迁。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乡结构、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规划定位不清、产业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的特色小镇为例,深入分析其培育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湖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当前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中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详细阐述湖州特色小镇在培育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和湖州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湖州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现状分析湖州,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规划布局、产业定位、生态环境、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规划布局上,湖州特色小镇充分结合了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

这些小镇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实现了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产业定位上,湖州特色小镇立足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例如,一些小镇以旅游、文化、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创新和升级,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生态环境方面,湖州特色小镇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提升了小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课件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课件
2020/7/22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第三章 小城镇规划
第三节 小城镇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水对城镇规划建设的影响
1、降水——影响城镇给水排水规划、道路规划和 防洪规划 2、地下水——城镇建设发展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3、水与城镇发展
2020/7/22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第三章 小城镇规划
第三节 小城镇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第三章 小城镇规划
第一节 小城镇规划概述
三、小城镇的性质和职能的确定
1、确定城镇性质——明确城镇的主要职能,指出 发展方向。 2、依据——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城镇本身形 成和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 3、方法——定性和定量
2020/7/22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小城镇的性质和职能的确定——例如
组团 300—700 1000—3000
表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第三章 小城镇规划
第五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 二、居住区分级规模和规划组织结构
1、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
居住区—小区—组团 居住区—小区 小区—组团
2020/7/22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第三章 小城镇规划
第五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
2020/7/22
三、日照对城镇规划建设的影响
1、日照建筑间距的确定 ——地理纬度和气候特征;城市规模 2、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3—1) 3、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 4、住宅侧面间距的确定
2020/7/22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2020/7/22
城镇规划案例分析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L=H × ctgα× cosβ
2020/7/22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区位关系图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一. 概述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全市辖6县4区。

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

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

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2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

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2.城镇职能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想家园。

次中心城市城市职能与功能定位县域中心城市职能与功能定位3.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规划将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

(完整版)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完整版)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一. 概述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全市辖6县4区。

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

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

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2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

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2.城镇职能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想家园。

国内小城镇建设发展案例

国内小城镇建设发展案例

国内小城镇建设发展案例那我就给你讲讲乌镇的故事吧。

一、乌镇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1. 起始情况。

乌镇以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水乡小镇,青石板路、小桥流水人家是标配,但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年轻人都想着往外跑,就剩下些老人守着那些老房子。

好多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都有点破败了。

2. 发展策略。

保护传统建筑:人家可聪明啦,没有一上来就大拆大建。

而是先把那些老房子好好保护起来,什么雕花门窗、古旧的屋檐,都按照原来的模样进行修缮。

这就像给一个老人做美容,保留了岁月的痕迹还让他容光焕发。

发展旅游业:利用自身的水乡特色,搞起了旅游业。

什么摇橹船游览古镇啦,住在古色古香的民宿里体验江南生活啦。

而且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像乌镇戏剧节。

这戏剧节可不得了,世界各地的文艺青年、戏剧爱好者都往这儿跑,感觉就像一场盛大的戏剧派对。

3. 取得成果。

现在的乌镇,那可真是火得一塌糊涂。

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不仅带火了当地的旅游业,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

好多年轻人也都回来了,开起了特色小店,卖一些手工艺品、特色美食啥的。

而且乌镇在国际上都有了知名度,成了中国江南水乡小镇的代表。

二、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1. 起始情况。

袁家村本来就是陕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主要就是种点地,农民们收入不高,村子里也没啥特别的产业。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显得有点冷冷清清。

2. 发展策略。

打造特色民俗文化:袁家村把当地的关中民俗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一走进村子,就能看到各种传统的关中建筑,像窑洞啊,古式的四合院啊。

还把当地的传统美食都集中起来,什么臊子面、羊肉泡馍、凉皮,而且都是现做现卖,游客能看到整个制作过程。

村民合作模式:他们有个很特别的模式,就是村民合作。

大家不是各干各的,而是联合起来,一起经营村里的各种项目。

比如说一家的院子大,就用来做民俗体验,大家一起投资、一起收益。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福同享。

3. 取得成果。

现在的袁家村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游客来了能吃能玩。

2013年城市规划实务案例分析第二套

2013年城市规划实务案例分析第二套

2013年城市规划实务案例分析第二套第一篇:2013年城市规划实务案例分析第二套环球网校移动课堂手机IPAD随身看某企业位于市中心重点地区,占地面积24500平方米,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打算利用区位优势,将一部分多余的工厂用地出让,建设住宅。

经与房地产开发商洽谈达成协议,由房地产开商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住宅。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核实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用地使用性质规划为公共设施用地。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现场调研,并分析了周围建设情况和各种条件,认为可以改变用地性质,向市政府作了请示,经市政府批准后核发了“两证一书”。

评析: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现场调研后并作了分析,根据该用地所处具体位置和具体条件认为可以改变用地性质。

由于该用地“位于市中心重点地区”,根据规划法的规定,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由市政府审批的,要调整必须经过市政府的批准,才能改变用地性质。

因此,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程序合法又合理,在报经市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核发了“两证一书”,这是正确的,不是多余之举。

第二篇:2013年城市规划实务案例分析第二套环球网校移动课堂手机IPAD随身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市区某乡政府协商,准备利用该乡的土地搞开发经营。

经过协商,乡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联合兴办公司的协议书。

协议书规定:双方兴办联合公司,乡里提供50亩土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在这块土地上修建60幢别墅,作为度假村以吸引城市客源,预计利润可观。

联合公司开始运作后,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全权管理,乡里不参与管理过程。

双方联营年限为50年,不论盈亏,公司每年都要定期向乡里付给固定的利润和管理费。

评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乡政府的这种合作,是极不合法的,表面上是合办联合公司,实质上却是变相出租土地。

首先,签约主体资格不对,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与经济交易,更不能作为出资人成为公司股东。

《城镇里重要的地方》案例分析

《城镇里重要的地方》案例分析

《城镇里重要的地方》教学案例及分析铁东区新华街小学王丽泉本课教学我分为直接导入、合作学习、教师介绍、教师引领探究、课外延伸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的。

一、直接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用谈话的形式,直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研究的是城镇里的重要地方。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家庭和学校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地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重要的地方,出示课题(城镇里重要的地方)。

【分析】这一环节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主题,直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除了家庭和社会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地方,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去了解我们生活中更多的重要的场所。

能否语言简洁地把学生兴趣激发出来是这一教学环节的关键,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设计精炼,能够直接切入课堂学习的主题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我首先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问学生们,“同学们,老师课让大家调查了有关生活中重要地方的资料,你们准备好了吗?同学们都回答准备了;然后我提出小组讨论的要求: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你和父母去过生活中哪些重要的地方?你们去干什么?学生讨论了三分钟后,学生汇报很多生活中重要的地方。

【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城镇里有哪些重要的场所,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调查、整理、汇报、讨论、归纳等学习方式,这一还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第一次备课以后,我发现课堂上学生都要参与汇报,我没有找到课堂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来经过教研员王老师和多名老师的指导后,我发现原因出在小组合作之前老师提出的要求不是很明确,所以汇报时出现了小组没有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都要去汇报,从而使这一教学环节超时,后面的教学环节不能顺利进行。

在合作学习环节我做了很大的修改,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之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你们组每个人都说一说你和父母去过生活中哪些重要的地方?你们去干什么?最后由小组长负责整理汇报你们组每个人都去过什么地方。

美丽城乡建设,为民办实事案例

美丽城乡建设,为民办实事案例

美丽城乡建设,为民办实事案例摘要:一、引言二、美丽城乡建设的意义三、美丽城乡建设的案例分析四、总结正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美丽城乡建设成为了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施美丽城乡建设,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美丽城乡建设取得的成果。

二、美丽城乡建设的意义美丽城乡建设,旨在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美丽城乡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城乡建设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美丽城乡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三、美丽城乡建设的案例分析以下是美丽城乡建设的一些成功案例:1.浙江省安吉县:安吉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2.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以“美丽梅州·清洁家园”为口号,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3.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市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实施城市绿化、水环境治理等工程,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总结美丽城乡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丽城乡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

2.2城镇化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2城镇化优秀教学案例(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评价和建议。
4.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协作优势。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来自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重要性。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等方式寻找答案。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在学生解答问题时给予及时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具体的城镇化案例,撰写一篇分析报告。
2.作业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
3.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途径和措施。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案例1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典型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遵循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或两者并存?自上而下就是东北模式和苏南模式,特点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或引进外资企业推进工业化,通过征地将农民变为工人,农民没有城镇化主动权;粤、浙、闽则自下而上走农民自主建城,规划虽不太规范或基础设施配套短缺,但经济繁荣。

两条城镇化道路结果不同。

中国乡镇之星———小榄小榄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怡人。

小榄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香港、深圳150kg,距澳门、珠海90公里,距广州60kg。

到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仅需60~90分钟车程。

建设和规划中的江中高速和广珠轻轨将贯穿小榄。

中山市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km2。

户籍人口 15.6 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15万人。

小榄镇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北部著名的工业重镇,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

小榄人自古酷爱菊花,菊艺盛名,尤其是60年一届的菊花会规模盛大,饮誉海内外,被誉为“菊城”小榄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地区,总面积71 km2,其中城区面积9.3 km2。

户籍人口15万多人,还有流动人口10多万人。

设有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小榄镇被国家定为村镇建设示范镇,首先按高起点科学制订全镇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然后按高标准发展新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近年来,初步建起了占地 7 km2,设施较完善,功能基本配套的新城区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对老城区的马路、设施、面貌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大投入完善水利设施;在全镇城乡加强环境保护,广泛开展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区)和生态示范镇(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目前已有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个村被评为市卫生村;镇内有两家二级甲等医院。

在总体规划改建住宅区的过程中,实行住宅区与工业区分离,将原设在住宅区内的工厂逐步搬迁。

【建设】小城镇建设典型材料

【建设】小城镇建设典型材料

【关键字】建设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县¥¥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农村改革的根本要求,进行了扎实部署,为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

作为#县建制较早、规模较大的¥¥镇,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扩大聚集效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城镇人口,提高综合水平,把¥¥镇建成城镇人口大镇、旅游文化名镇、民营经济强镇、工业企业重镇,使¥¥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准确把握形势,完善思路,提高加快科学发展的能力¥¥镇建制久远,文化底蕴厚重,古称“卤城”。

该镇发祥于周代秦人占据之时的古盐井,曾经盛极一时,为文化旅游开发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该镇形成于唐代的¥¥骡马市场,驰名西北五省,至今繁盛不衰,对畜牧产业发展和肉类为主的食品加工带动作用明显。

该镇地处西汉水上游河谷地带,是#县东部一镇五乡的中心枢纽,交通便利,社会发育程度高,气候资源独特,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镇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两年来,¥¥镇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突出特色”发展之路,使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总体规划初步完成。

¥¥镇紧紧把握历史文化、资源区位特点,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建设与发展、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合理定性城镇的性质、规模、功能分区和设施配置,立足于交通方便、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强的优势,委托兰州市冶金设计院编制了《¥¥镇2006—2010年总体规划》,为大规模开展城镇建设绘就了蓝图。

二是根底设施不断完善。

去年以来,新修了燕麦沟河堤工程,拓宽、硬化了河堤路面,安装了栏杆、路灯;新建了占地38亩的蔬菜干果市场,完成了840间铺面的一期工程,二期拱棚搭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将于明年全面完成,年底投入使用;铺油硬化了正街的路面,配套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工程;镇政府办公中心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年底投入使用;骡马市场搬迁扩建工程和盐井文化产业开发完成了论证;第二农贸市场不断得到完善,路面硬化、排水沟浆砌等根底设施工程逐步实施;太平山公路铺油硬化和边沟浆砌、盖板铺设工程先后完成;东城区土地储备工作基本就绪。

小镇案例分析

小镇案例分析

小镇案例分析最近,一则小镇案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这个小镇位于山区,地势较为陡峭,居民主要以农民为主,经济状况相对贫困。

在这个小镇的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靠农业维持生计,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农业产量不稳定,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小镇的发展难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积极引导居民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旅游业。

这个小镇自然风光优美,有很多特色的山水资源,完全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政府先是对旅游业进行了前期的调研,找出了该地区的特色和潜在的游客群体。

然后,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居民开设餐馆、旅馆等旅游相关产业。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旅游设施的投资,修建了各种道路、餐饮和住宿设施,提升了整个小镇的接待能力。

其次,政府还积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尽管农业产量不稳定,但是这个小镇的农产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了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技术培训和财政支持,帮助居民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政府还积极开展农产品的推广宣传活动,开展农产品展销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当地的农产品。

另外,政府还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由于小镇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居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了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便利了居民的出行。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这个小镇开始逐渐走上了发展的轨道。

旅游业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了经济状况。

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为居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让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小镇的发展问题依然存在。

政府的措施应该持续地推进,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同时,政府还应该注重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关注居民的呼声,不断改进政策,让居民真正受益于小镇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案例1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典型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遵循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或两者并存?自上而下就是东北模式和苏南模式,特点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或引进外资企业推进工业化,通过征地将农民变为工人,农民没有城镇化主动权;粤、浙、闽则自下而上走农民自主建城,规划虽不太规范或基础设施配套短缺,但经济繁荣。

两条城镇化道路结果不同。

中国乡镇之星———小榄小榄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怡人。

小榄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香港、深圳150kg,距澳门、珠海90公里,距广州60kg。

到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仅需60~90分钟车程。

建设和规划中的江中高速和广珠轻轨将贯穿小榄。

中山市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km2。

户籍人口15.6 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15万人。

小榄镇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北部著名的工业重镇,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

小榄人自古酷爱菊花,菊艺盛名,尤其是60年一届的菊花会规模盛大,饮誉海内外,被誉为“菊城”小榄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地区,总面积71 km2,其中城区面积9.3 km2。

户籍人口15万多人,还有流动人口10多万人。

设有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小榄镇被国家定为村镇建设示范镇,首先按高起点科学制订全镇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然后按高标准发展新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近年来,初步建起了占地7 km2,设施较完善,功能基本配套的新城区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对老城区的马路、设施、面貌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大投入完善水利设施;在全镇城乡加强环境保护,广泛开展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区)和生态示范镇(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目前已有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个村被评为市卫生村;镇内有两家二级甲等医院。

在总体规划改建住宅区的过程中,实行住宅区与工业区分离,将原设在住宅区内的工厂逐步搬迁。

为搞好村的环境卫生,10多年来,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了辖区内的自来水和居民生活用电设施,其达标率为100%。

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修建辖区内道路和下水道,实现全面畅通和硬底化。

同时,为美化、绿化环境,几年来植树达1500多棵,建花基2400多米。

组建城监分队和清洁卫生队共90多人,健全了卫生制度。

实行“门前三包”和定时上门收集垃圾。

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140多人的治安队伍和工业小区治安队一批,并设有5个报警站,实行24小时值勤巡查,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达100%。

三大产业比例为1.2:65.1:33.7;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1万元。

小榄轻工业产品门类较为齐全,区域经济特色明显。

到2004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5801家,其中规模企业555家,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全面发展。

截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41个。

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2个。

华帝、长青、建华三家企业荣获首届“广东省民营百强企业”称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小榄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完成了农业镇向工业镇的转变,逐渐发展成为中山市北部的工业重镇。

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累累硕果,为小榄镇赢得了各种荣誉。

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和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花木之乡”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

改革开放初期,小榄镇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地利和其拥有的众多旅港澳、海外侨胞的人缘优势,引进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为经济发展积累了必需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末,利用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发展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随后又于90年代开始,面对大中型企业“猛虎下山”的激烈竞争,小榄人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提出了“船大好冲浪”的口号,关、停、并、转了一批作坊式的小厂的效益不佳的“夕阳企业”,重点扶持乐百氏、固力、长青、永大等集团公司加速发展。

90年代末又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引导集体企业转制,实行集体资产“无风险”经营。

引进国外有实力的财团和国内知名企业投资设厂,努力借助外资内资发展地方经济。

现已开发333hm2的小榄工业园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为目标,集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为一体,综合配套商业,饮食、银行、医疗卫生等设施,成为了全国企业科技园区。

过去,小榄镇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五榕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的自然景色曾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但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小桥流水”形式的布局已无法满足工业和商住用地的需求。

而不足3 km2的老城区因道路狭窄,工商企业和民居混集,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再发展。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方论证,他们按照既有超前意识又保留地方特色,还要有繁荣兴旺的原则。

制定出以老区为依托,新区为中心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投入二十多亿元建设了7 km2功能齐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还建成了吞吐量120万吨的港口码头和海关货柜查验车场、日供水量25万吨并被评为“全国农村百佳水厂”的自来水总厂、总装机容量4.8万kw的发电厂和省一级汽车站。

由此,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高档现代的宾馆酒店,连接全球的通讯系统,快捷高速的信息网络,整齐规范的商品房,错落别致的小别墅,繁华的购物商场,清幽的园林公园,美丽的绿化,清澈的河水,一个“蓝天、碧水、绿地、鸟语、花香”的现代城镇已取代了过去落后的小村庄。

1996年11月,参加国家建设部在小榄镇召开的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看到小榄的城镇建设后,一致同意授予小榄镇“村镇建设全国楷模”的荣誉。

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小榄社会文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完善了体育设施。

兴建了有4800个座位的多功能体育馆,建有游泳场两个、篮球场278个。

承办了’97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赛、第二十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赛和全国“九运会”男子篮球赛。

———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现有二级甲等医院两所;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6所;投资二亿多元,按三级甲等标准配套的新的现代化医院正在兴建。

“门前三包”和“三级保洁”的卫生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1998年小榄镇成为全国首批卫生镇,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002年获得“广东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发展了教育事业。

小榄镇已建立起幼教、特教、小学、初中、高中、职中、中专到成人大专的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还办起日语、英语等外国语学校。

近年投资2.3亿多元新建、扩建了多所中小学校,现有中学11所、小学23所。

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常规教学仪器达到省一级标准。

8所学校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和中山市的一级学校,所有中小学被评为市“四优”达标学校。

———繁荣了社会文化。

小榄镇自办有线电视台,并实现了全镇光纤联网,每天播出《小榄新闻》专辑和信息节目。

文化中心和文联指导十多个文艺社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

———促进了文明进步。

小榄镇十分注重营造“爱民”的社会人文环境,以亲民、爱民、为民的实际行动,始终不渝地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认真关注民生,想方设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建立了扶贫济困基金,每年均举办“慈善万人跑”活动,大力倡导团结互助,逐步形成“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扶”的良好社会风尚。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是个小城镇,城市小,并不等于功能的落后,城市建设质量的马虎,企业的弱小等等。

相反,小榄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而精当,只是小在城镇规模和人数上。

在这个小地方,有许多知名大企业、有影响的品牌、完善的公众服务体系。

比起许多所谓的大而空乏的城市,它有影响有内涵,毫不逊色。

首先就觉得小榄镇的规划建设很大气,并且建设的眼光和意识都十分超前。

它的市政设施相当配套,可以看出他们的发展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经过了充分酝酿和规划了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不仅能保持固有特色,在功能的满足方面也不会落伍。

再就是从“小”中看到了一种巨大的产业支撑力量。

这个小镇不是一些居民的简单的集合体,它呈现生活的状态,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巨大空间。

那么多的外商外企和富有生命活力的集体经济,昭示它必将有着大的发展。

小榄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型城镇,它走的是一条以工业化推进的道路。

当然,这是结合了它的实际的。

我们的小城镇怎么发展和规划?答案是不确定的。

但小榄镇给了我们一个如何“以小见大”的启示。

江南千年文化古镇-------梅李镇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通港工业园一区及通港工业园二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江苏省常熟市的东部沿江重镇梅李镇。

梅李镇位于常熟市东北部,东靠上海,南频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距常熟港10km。

镇域面积78.6 km2,中心镇区面积10 km2,其中建成区面积5 km2,常住人口达3万多人。

梅李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境内常浒河、盐铁塘在镇区交汇;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205省道、通港公路等交通主干道在境内穿过,连接苏嘉杭高速公路的苏通长江大桥位于镇区东侧,境内有两个高速公路互通(沿江高速常熟东互通、苏嘉杭高速董浜互通)。

梅李镇历史悠久,是江南千年文化古镇。

教育设施完备,全镇有省级重点高中一所,初级中学3所,省级实验小学一所。

位于镇区东部的农民公园--聚沙园,集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学习培训、休闲游览多功能于一体,是常熟新虞山十八景之一。

园内聚沙百福宝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梅李三镇合并后,新的运行机制、集约化发展等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城镇发展的新思路及规划调控措施。

规划提出符合城镇密集地区的“镇—中心村”镇村二级结构。

提出形成“一镇三片”的镇区规划结构,重点发展中心镇区,弱化及控制发展其它片区的策略、措施。

规划对于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具有创新和借鉴意义。

梅李镇天字村位于梅李镇北入口,常熟通港一级公路贯穿全村,是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先行村、常熟市文明村。

全村设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66人,耕地总面积173hm2。

梅李镇聚沙村位于梅李镇东,全村设17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43hm2,总人口2841人。

现已迈入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安全文明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