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的四大技术

基因工程的四大技术
1.基因克隆技术:基因克隆技术是指将某个有意义的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上,形成重组DNA分子,再将其导入细胞中,使细胞表达出与该DNA片段相关的功能蛋白质。
这一技术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他技术的前提。
2. 基因敲除技术:基因敲除技术是利用RNA干扰或CRISPR/Cas9技术,将目标基因的DNA序列进行改变或剪切,使其失去功能。
这一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识别疾病基因,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直接对基因进行编辑,使其发生精准的改变,如点突变、删除、插入等。
这一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遗传病、改良农作物品种等领域。
4. 基因合成技术:基因合成技术是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将DNA 序列按照设计的顺序合成,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
这一技术可以用于合成人工基因、改良生物代谢途径等应用。
- 1 -。
基因工程技术简介

基因工程技术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这项技术可以说是对生命本质的一次深刻研究和探索,它为人类提供了很多科学上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基因工程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其应用和未来前景几个方面来介绍这一领域。
一、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一种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技术,它通过直接改变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来改变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或者产生新的性状的一种技术。
简单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就是将人工制造的 DNA 序列导入目标生物的 DNA 中,进而改变目标生物的遗传信息,以此实现人工改造和控制生物的目的。
二、基因工程的历史背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
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科学家保罗·伯格和斯坦利·科恩首次利用大肠杆菌媒介,实现了将人类 DNA 片段转移到细菌 DNA 中,并且取得了成功的基因重组实验结果。
这一次实验标志着基因工程时代的开始,也成为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中的一大里程碑。
随后,利用细胞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生命产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基因工程赋予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同时也给全球农业和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开始在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拓宽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范围。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应用案例:1. 农业领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也能够改变食品品质和味道等。
烟草植物被用来表达多种蛋白质,包括能治疗多种疾病的人类蛋白质,以及作为动物疫苗和可食用植物的目的。
种植获得特殊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已经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医疗领域: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药品的制造。
通过将表达某种重要功能蛋白质的基因转入细胞中,通过分泌或者提取后制造成药品。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进行人体基因修补、肿瘤细胞基因抑制、基因诊断和治疗、人工合成新的基因和蛋白质等领域。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技术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因工程技术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手段。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对DNA序列的改变和重组,实现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精确操控,从而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生物工艺学应用、基因治疗等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基因工程技术原理、方法、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基因工程技术原理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DNA序列进行改变和重组,实现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操控。
其中,DNA重组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克隆、限制酶切割、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和DNA连接等操作。
基因克隆主要是通过PCR扩增、限制酶切、连接酶联带等方式,实现目标DNA序列的复制和扩增。
限制酶切割是基于酶切序列的锯齿切割原理,将DNA分子切割成小片段,从而实现不同基因片段的分离和重组。
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可以通过引物设计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出目标基因启动子序列,从而实现对基因在特定组织和时段启动的精确控制。
DNA连接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连接事件的温度、时间和酶联带数量等方式,实现不同基因片段的连接和重组。
二、基因工程技术方法基因工程技术方法丰富多样,包括PCR扩增、基因克隆、限制酶切割、基因启动子筛选、DNA连接技术和基因编辑等。
PCR扩增是一种高效、快速的DNA序列扩增技术,可以从少量的DNA样品中,扩增出大量的目标DNA序列,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
基因克隆主要是通过PCR扩增、限制酶切、连接酶联带等方式,实现目标DNA序列的复制和扩增。
限制酶切割是基于酶切序列的锯齿切割原理,将DNA分子切割成小片段,从而实现不同基因片段的分离和重组。
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可以通过引物设计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出目标基因启动子序列,从而实现对基因在特定组织和时段启动的精确控制。
DNA连接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连接事件的温度、时间和酶联带数量等方式,实现不同基因片段的连接和重组。
基因编辑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利用CRISPR/Cas9系统,精确修改细胞中的目标基因序列,从而实现生物体的定向调控和治疗。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

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
医学应用
基因工程在治疗遗传病、癌 症、生殖健康和药物研发等 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农业应用
基因工程可改良作物,使其 耐虫、耐旱、耐盐等,提高 农作物产量和抗性。
工业应用
基因工程可制造用于生产药 物、酶、化学品和燃料的工 业微生物。
基因工程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1 伦理问题
2 社会问题
基因工程引发了关于人类改造、基因编辑 道德和隐私权的伦理问题。
结论
基因工程在改变生物基因、创新医学和改进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我 们也必须谨慎处理伦理和社会问题。
基因工程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基因歧视 和境界红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基因工程的发展趋势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用扩大
2
基因工程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包
括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和生物技术等。
3
精确性增加
随着技术的提高,基因工程的精确性 将不断增加,有望实现更精确的基因 编辑和控制。
伦理规范
随着技术的发展,必须建立严格的伦 理规范来引导基因工程的应用和发展。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1 基因克隆技术
使用DNA重组技术将特 定基因导入宿主生物, 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 生物体。
2 基因编辑技术
使用现代CRISPR-Cas9等 技术,直接修改生物基 因的序列,以实现精确 的基因改变。
3 基因转移技术
将一个或多个基因从一 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 种,以增加特定功能或 改良生物体。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
基因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利用进化原理,改变或修改生物体的基因 来达到特定目的。它应用广泛,影响深远。
基因工程的定义和背景
定义
基因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工程原理来改变生物基因的技术,以创造新功能或改进生物体。
基因工程技术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技术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基因操作,修改生物基因的技术。
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名词及其解释如下:
1. 基因克隆:将目标基因从DNA中分离出来,重组到质粒等载体上,使其能够在宿主细胞中自我复制和表达。
2. 基因剪切: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DNA分子特定的切割,实现目标序列的切除或粘贴。
3. 基因敲除:将目标基因进行替换或删除,通过对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删改”。
4. 基因表达:在某种特定的生物体系中使目标基因得以表达并产生蛋白质等特定的作用。
5. 基因转染:将确切的DNA片段转移至另一个生物体细胞内,并让它表达新的蛋白质或修改已有的蛋白质功能。
6. 基因突变:通过人工方式创造或使一段DNA序列产生突变,并观察这种遗传变异对链上蛋白质表现的影响。
7. 基因编辑:通过人为方式改变或删除一个个体或生物各自遗传基因序列的方法,在人体细胞治疗、紫外线损伤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农业领域,使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和修改生物的基因,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技术

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对生物体基因进行人工操作和修饰的一种高科技手段,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包括生物制药、农业改良、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来探讨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技术。
一、基本概念基因是指掌控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在物种进化和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因由DNA组成,是生物体自我复制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基因工程技术则是指对生物体基因进行人工操作和修饰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改变生物体的部分或全部基因序列,使其获得新的功能或性状。
二、实验方法基因工程技术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扩增、基因转移、基因修饰等。
1、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指将特定的DNA序列插入到载体DNA中,并在细胞中进行扩增,获得大量同一基因的复制物。
其中载体DNA一般为质粒或病毒,它们能够携带外源基因并在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从而产生大量目的蛋白。
2、基因扩增基因扩增技术包括PCR和RT-PCR。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引入特定的DNA单链片段,通过酶催化将其扩增成为大量同一基因的复制物。
而RT-PCR则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将RNA转录成为cDNA后在PCR反应体系中扩增目的DNA。
3、蛋白表达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通过外源基因改造生物细胞或病毒,使其表达人类蛋白质,从而获得大量的目的蛋白。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大大提高了药物研发效率。
三、应用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在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其中主要包括生物制药、农业改良和环境保护。
1、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细胞和病毒,使其表达人类蛋白质,从而获得大量目的蛋白来制造药品的一种新型技术。
包括肝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成为新型药物研发和生产的新途径。
2、农业改良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软致-PAT基因,使作物植物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能力,从而减少了农民的耕作时间和用药成本。
基因工程高三知识点

基因工程高三知识点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来创造新的基因组合或改变生物体的性状。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以下是基因工程的一些高三知识点。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是利用DNA技术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DNA提取:从感兴趣的生物体中提取DNA,通常使用PCR 技术扩增目标DNA片段。
2. DNA剪切:利用限制酶切割目标DNA,产生特定的切口。
3. DNA连接:将DNA片段连接到载体DNA上,形成重组DNA。
4. DNA转化:将重组DNA导入目标细胞中,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
5. PCR扩增: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标DNA的数量。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1. 农业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作物,包括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等。
2. 医学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制备重组蛋白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3. 环境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环境修复,包括通过基因修复技术降解污染物。
4. 科研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模型建立等。
三、基因工程的风险与伦理问题1. 生物安全风险: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剥离和转基因生物的释放,风险包括基因污染、基因流动等。
2. 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涉及到修改生物的基因组,可能引发对自然与人类的伦理关切,如人类基因改造、人类克隆等。
四、国际和国内基因工程的监管措施1. 国际监管:1992年生物安全议定书规定,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转运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合格证明。
2. 国内监管:我国设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体系。
五、基因工程的前景与挑战基因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将会继续在农业、医学、环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需要加强监管、推动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
总结: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已经在农业、医学、环境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应用。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技术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技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DNA的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一般知第一节工具酶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工进行基因的剪切、拼接、组合。
基因是一段具有一定功能的DNA分子,要把不同基因的DNA线形分子片段准确地切出来,需要各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要把不同片段连接起来,需要DNA连接酶(ligase);要结合基因或其中的一个片段,需要DNA酶(DNa polymerase)等。
因此,酶是DNA 重组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基因工程中所要用的酶统称为工具酶。
一、DNA限制性内切酶Lurva和Human(1952)以及Bertani和Weigle(1953)发现了噬菌体λ的限制作用,即用一种λ噬菌体在一种宿主细胞生长良好,但在另一种宿主细胞中生长很差,其原因在于它的DNA受到后一种宿主的“限制”。
由此发现了限制-修饰系统。
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顺序专一的核酸内切酶。
这些酶切割DNA的双链,因为它们的功能就是切割DNA,限制外源性DNA存在于自身细胞内,所以称这种核酸内切酶为限制酶。
合成限制酶的细胞自身的DNA可以不受这种酶的作用,因为细胞还合成了一种修饰酶,它改变了限制酶识别的DNA顺序的结构,使限制酶不能起作用。
限制-修饰系统是细胞的一种防卫手段。
如果用噬菌体去感染限制-修饰系统有活性的细菌,噬菌体DNA 没有先经修饰,它与先经修饰的噬菌体相比,感染效率要低几个数量级。
未经修饰的噬菌体DNA进入细胞后被限制酶切成片段,片段的数目与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点数目成正比,这些片段进一步被细胞的核酸外切酶降解,就会开始裂解感染,由此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全部带有修饰过的DNA,因此能以很高的效率去感染另一些具有相同限制-修饰系统的细菌。
目前,从各种生物中分离出的限制性内切酶已超过175种,其中80多种是切割DNA双链。
(一)命名原则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R:
• 引入合适的酶切位点,一个/两个。 引入合适的酶切位点,一个 两个 两个。 • 加保护碱基,1-3个。 加保护碱基, 个 • 加上想要的标签,如 Flag, Myc, His, HA。 加上想要的标签, 。 • 启始及终止密码子。 启始及终止密码子。
高保真聚合酶: , 高保真聚合酶:HF,Pfu,Probest 等。 ,
重组子导入受体细胞: 重组子导入受体细胞:途径
• 转化: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感受态菌) 转化: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感受态菌) 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 的过程 • 转染:噬菌体、病毒、或以它作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主动或被动 转染:噬菌体、病毒、 被导入细胞的过程。 被导入细胞的过程。 • 感染:以病毒为载体的重组子,在体外包装成具有感染力的病毒 感染:以病毒为载体的重组子, 颗粒,通过感染受体细胞,然后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上。 颗粒,通过感染受体细胞,然后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上。
筛
筛选含有重组分子的克隆
鉴
鉴定重组分子片段
基因工程流程示意图
构建重组分子(连接) 构建重组分子(连接)
• 原料 原料: 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研究对象 载体: 载体:目的基因的运载工具 工具酶:连接酶、 工具酶: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基因片段来源: 目的基因片段来源: 来源
• •
基因组DNA(非编码序列) (非编码序列) 基因组 PCR 方法扩增特定的目的基因片段(已知基因序列, 方法扩增特定的目的基因片段(已知基因序列处理:
平头末端: 平头末端:
连接酶对平末端DNA的Km (1)增加连接酶的量 (连接酶对平末端 ) 的 约高于粘性末端DNA100倍 ) 倍 约高于粘性末端 (2)在末端加上一个人工接头,内含有一定的限制性内 )在末端加上一个人工接头, 切酶位点,经酶切处理产生粘性末端, 切酶位点,经酶切处理产生粘性末端,然后与载体 连接。如加上一个人工接头内含 序列, 连接。如加上一个人工接头内含GAATTC序列,用 序列 EcoRI酶切,产生EcoRI 粘性末端。 酶切,产生 粘性末端。 酶切
重组子导入受体细胞: 重组子导入受体细胞:
• 把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扩增.根据所用载体的特 性选择适宜的受体细胞(原核,真核)及选择适宜的 转化或转染的方法。 • 受体细胞的要求:必须具备使外源DNA进行复制的能 力(提供复制所需的原料)而且还应该能够表达由导 入的重组体分子所提供的某种表型特征,这样才有利 于转化子细胞的选择与鉴定。
应用:
• 克隆感兴趣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其组织结构。 • 转入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大规模蛋白质合成,生产多 肽产品。 • 转入真核表达载体,导入细胞,研究其功能,表达调 控机制等
基因工程基本步骤: 基因工程基本步骤: 步骤
分、切 目的基因 + 载体分子
接
构成重组DNA分子 分子 构成重组
转
导入到合适的受体细胞(转化) 导入到合适的受体细胞(转化)
• •
通过RT-PCR 方法得到目的基因 方法得到目的基因cDNA 通过 人工合成基因片段(价钱昂贵) 人工合成基因片段(价钱昂贵)
目的基因来源选择: 目的基因来源选择: 来源选择
• 取决于解决什么问题? 取决于解决什么问题? 基因功能研究
cDNA RT-PCR
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基因组DNA PCR
基因工程技术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0
Jackson, Symons, and Berg (1972) – generated first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s
Cohen and Boyer (1973) – produced first plasmid vector capable of being replicated within a bacterial host
其他酶: 其他酶:末端修饰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ransferase)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简称末端转移酶。在合适的反应系统中,这种酶使DNA片段平末端的3′OH加上同聚核苷酸,产生具有 poly(A)、或poly(T)、或poly(G)、 或poly(C)的粘性末端。
GST-tag: pGEX系列 系列(Pharmacia) 系列
真核表达载体:大多是穿梭载体。 真核表达载体:大多是穿梭载体。
pcDNA 3系列 (Invitrogen), 系列 ,
pFLAG-CMV系列 系列(Sigma) 系列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方法 分子的体外连接
﹦
连接反应: 连接反应:
H2O Buffer Vector Insert ligase
10ul 体系
14℃过夜
连接反应条件 连接酶的活性; 的纯度; 连接酶的活性;DNA的纯度;载体与目的基因的比 的纯度 适宜; ℃ 不高于 不高于16℃ 过夜 例; PH值7.2-7.8适宜;14℃(不高于 ℃)过夜 值 适宜
• 克隆载体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
用于在受体细胞中进行目的基因扩增的载体。一般具有较低的分 子量、较高的拷贝数和松弛型复制子。主要由细菌质粒或与其它 质粒、噬菌体及真核生物病毒的DNA重组构建(pBR322)。
• 表达载体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
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得以表达的载体。可将重组体DNA导入 适合的受体细胞,使所载荷的目的基因能够复制、转录和翻译 (pcDNA3)。
连接酶: 连接酶:两种
• DNA连接酶:连接双链中两条DNA链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封闭 DNA连接酶: 连接酶 双螺旋骨架缺口。需要一条DNA链的3‘-末端具有游离的OH, 另一条DNA链5’-末端的磷酸基团-P,吸能反应,需ATP存在。 也可做DNA修复。但不能连接两条单链DNA分子和环化的单链 DNA分子。而且只能连接粘性末端。 • T4 DNA连接酶:是从感染T4噬菌体的E.coli中分离得到的一种 DNA连接酶 连接酶: 连接酶。粘性末端、平末端、平末端上加人工接头。用途比DNA 连接酶广泛,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基因克隆中较常用的连接酶。
定义: 定义:
•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 )
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是指在各种 重组 技术( ):是指在各种 技术 ): 酶的作用下,将细胞外的核酸片断(目的基因)在体外与病毒、细 酶的作用下,将细胞外的核酸片断(目的基因)在体外与病毒、 菌或其它载体通过入工剪切、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将其导入 菌或其它载体通过入工剪切、连接构成重组 分子, 分子 受体细胞并使之无性繁殖(称之为“克隆”)和 表达,这种有目 受体细胞并使之无性繁殖(称之为“克隆” 表达, 的的应用分子克隆技术,人为地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 的的应用分子克隆技术,人为地改造基因, 列过程,总称为基因工程。 列过程,总称为基因工程。
TA 克隆
A
A
TOPO-TA
表达载体:带有调控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转录与翻译元件, 表达载体:带有调控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转录与翻译元件,如启
动子等,这些调控元件应与宿主细胞相适应。 动子等,这些调控元件应与宿主细胞相适应。
• 原核 His-tag: pQE系列 系列(Qiagen), pET22(Novagen) 系列
碱性磷酸酶 根据DNA重组的需要,为防止两DNA片段末端之间连接,经常采用 碱性磷酸酶处理,使DNA末端的5′-P成为5′-OH。目前采用的碱 性磷酸酶有两种,即来源于大肠杆菌的细菌碱性磷酸酶(BAP)和 来源于小牛肠的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IP)。CIP的比活性比BAP高 出10倍以上,而且对热敏感,便于加热使其失活。
转化
• 受体细胞:大肠杆菌,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宿主细胞 • 转化机理:细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由于吸收外源DNA 发生可遗传的改变。
• 转化效率: 转化效率: 只有很少比例的细胞有能力掺入质粒DNA 只有很少比例的细胞有能力掺入质粒 转化时大约在1000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 个 分子中, 分子获得成功。 转化时大约在 分子中 只有一个DNA分子获得成功。 分子获得成功 一般每微克完整的pBR322DNA产生 5-107 转化细胞 产生10 一般每微克完整的 产生
片断的回收与纯化
载体: 载体:
• 载体(Vector)是目的基因的运载工具,其作用是将目 的基因带入受体细胞中,并使目的基因扩增和表达。 • 种类:
按来源分: 质粒载体(plasmid vector)、噬菌体载体(phage vector)、 柯氏质粒载体(cosmid vector)、病毒载体(virus vector ). 按作用分: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 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
穿梭载体(shuttIe vector) 穿梭载体
能在两种不同的生物体内复制和往来穿梭的载体。 其可同时具有细菌质粒的复制原点和真核生物可识别的 复制原点或酵母菌的自主复制序列(ARS),它即能在 原核细胞中扩增又能在真核细胞中复制和表达。主要用 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进行基因转移。
质粒载体
• 具有复制起始点, 具有复制起始点,这是质粒自我增 复制起始点 殖的必要条件。 殖的必要条件。 •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较高的拷贝数,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较高的拷贝数, 是一个松弛型的质粒。 是一个松弛型的质粒。 松弛型的质粒 • 具有某种选择性标记以区别转化和 具有某种选择性标记以区别转化和 选择性标记 非转化细胞。 非转化细胞。大多是一些抗菌素抗 性基因, 性基因,赋予受体细胞对某些抗生 素的抗性,为转化子选择提供便利。 素的抗性,为转化子选择提供便利。 (Ampr;Tetr) • 具有若干限制性内切酶单一识别位 具有若干限制性内切酶单一识别位 单一 点,便于外源基因插入。 便于外源基因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