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
肇庆新区规划
肇庆新区规划肇庆新区是广东省肇庆市的一个新建区,于2021年1月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立。
肇庆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毗邻香港、澳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综合性国家新区。
肇庆新区的规划总面积为233平方公里,其中约17%为城市建设用地,69%为农田和林地,14%为水域面积。
规划范围内以追求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宜居宜业为目标,总体规划分为五大板块,包括核心区、产城融合区、生态宜居区、林下经济区和特色农业发展区。
核心区位于新区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规划了商务办公区、科技创新区、文化教育区等功能区。
核心区将打造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多功能集聚区,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提升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产城融合区位于核心区的东南方向,占地面积约81.5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发展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同时建设人才公寓、社区商业、酒店等配套设施,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城。
生态宜居区位于新区的西部和南部,占地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在规划中,将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湿地公园、康养中心等,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林下经济区位于新区的北部,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发展林下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果蔬种植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并带动农民增收。
特色农业发展区位于新区的东北部,占地面积约107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包括水果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乡村旅游等,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总体来说,肇庆新区规划的核心理念是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力求在区域内打造绿色、智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空间规划,肇庆新区将为广东省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肇庆中心城区建设规划方案
肇庆中心城区建设规划方案概述肇庆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西岸,地处广东,湖南,广西交界处。
作为市区内的核心区域,肇庆中心城区的发展对于肇庆市的整体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肇庆中心城区的规划方案进行探讨。
原则1.坚持“市民为本,人性化城市”理念,大力发展公共服务。
2.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策划实用绿色生态系统。
3.鼓励创新和特殊服务产业发展,极力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4.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巩固并发扬特色文化。
交通规划肇庆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交通规划详细设计是这个规划的核心。
1.以公共交通为骨干,完善多元化的交通网络。
在区域内较容易到达的区域之间连接公交、地铁、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工具,以实现区域间更快、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2.满足日常交通基本需求,缓解交通拥堵。
建设至少两个立交桥以化解肇庆中心城区一些区域的交通拥堵。
城市建设规划肇庆中心城区:以“低密度、高品质”为设计理念,营造“人性化、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肇庆中心城区重点网格的绿化率。
保持充足的公共区域,开力建筑开放空间来丰富城市文化生态,这有助于减轻城市空间的压力和完善本区域的公共生活设施。
2.生活环境建设:在城市设计中强调人性化、生态化原则,因此,本计划的提供更多的绿化、景观公园以及能够降噪、降尘、吸附有害气体的植物。
同时增加区域中,社会福利设施,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
维护优良城市环境是肇庆中心城区的建设重点。
3.绿色建筑:建筑产业是能量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
在肇庆中心城区规划中,我们将提供绿色建筑示范区,以鼓励建筑师和开发者在城市建筑遵守严格的绿色环保标准,从而减少城市污染和负荷。
产业规划在这个计划中,肇庆中心城区不仅仅注重于城市环境的建设,还将致力于加大经济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竞争力。
1.明确产业定位,助力发展支柱产业。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将发展支柱产业放在头等重要位。
在肇庆中心城区,将建立高端企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的集聚,为企业保驾护航,同时扶持有贡献的优秀的企业创新创造。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8•【字号】粤府函〔2023〕241号•【施行日期】2023.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241号肇庆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审批〈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肇府报〔2023〕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肇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肇庆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撑肇庆市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二、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肇庆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功能定位和本地实际,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府宜居山水城市。
着力增强肇庆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节点城市功能,高水平建设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和肇庆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
积极参与广州都市圈建设,推动生态空间共育共保,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三、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肇庆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42.05平方公里(156.3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66.56平方公里(144.98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727.42平方公里(409.11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61.19平方公里(84.18万亩)以内。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对策研究
地不可避免地要与交通 、水利 等建设用地紧密联 系在
~
起考虑 。所 以 、 在本研究 中 , 城乡用地是指一定范 围
的区域 内的所 有建设用地 , 主要包括城镇 ( 含城市和建 制镇 ) 用地 、 民点 用地 、 立工 矿用 地 、 居 独 交通 设 施用
地、 水利设施 用地 和特殊用地。
调 发 展 的 目的
优化 城乡用 地结构 与布局 .就是依据 区域土地资 源 的 自身特性和适宜性评价 .对 区域 内的各 种建设 用 地进行更加合理 的数量安排和空 间布局 .以提高土地
利用 的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 , 促进区域土地 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 时间 、 空间 、 用途 、 数量和效益是优
(Ln r e s sm n et u nd n rv c, un zo 0 5 C ia 1 ad i s s e t nr o G ag og oi e G agh u 1 7, hn; . P cA e C ef P n 50
2 c o l f eo re d n i n e t ce c , h n nvri , h n 3 0 9 C ia . h o o suc s n vr m n S in e Wu a ies yWu a 0 7 , hn ) S R a E o U t 4
第 9卷 第 3期 2 0年6月 01
广 东 土 地 科 学
GU AN GD oN G LA ND SCI ENCE
Vo. . 1 9 No 3
J n, 0 0 u .2 1
优化城 乡用地结构 与布局的对策研究
刘庆 清 刘 佳 z
(. 东省地价评估 中心 , 东 广 州 5 0 7 ;. 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 学学院, 1 广 广 1 0 52 武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 9
《广东肇庆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广东肇庆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总则编制目的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粤发[2011]23号)》,落实肇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以肇庆高新区引领新型工业化,以肇庆新区引领新型城市化”的重大决议,编制《肇庆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指导思想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绿色、智慧、包容和人本的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建设珠三角集中展示科学发展成果的典范地区。
2、把握广佛肇经济一体化、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创新体制机制,高标准建设新区,构建肇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3、遵循低碳绿色的规划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引领肇庆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协调发展。
4、传承地方文化,彰显山水特征,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高端、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
规划重点1、实现新区引领新型城市化。
通过规模引领、功能引领、模式引领和品质引领,成为肇庆中心区域核心区、区域服务集聚区、理想城市试验区和国际都会标杆区,引领肇庆市新型城市化。
2、优化肇庆中心区域总体空间布局。
通过肇庆新区建设构建对接广州、佛山的开放空间格局,强化区域协作;拓展肇庆市中心城区,实现东拓完型;肇庆新区与端州区共同承担城市主中心职能,为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市行政服务中心。
3、承载肇庆新兴战略定位。
新区应在肇庆市“广东探索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先行区和试验区、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中国宜居文化名城和国际知名旅游会展胜地”的城市定位中承担重要角色。
4、探索符合肇庆地方条件的低碳绿色城建设模式。
严守生态本底,规划顺应自然、生态可持续的空间格局;制定低碳绿色的产业规划;选择适宜性技术,鼓励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集约高效的市政工程建设;采取对自然环境低冲击的建设模式。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4、《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各部门“十二五”规划5、《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6、《广东肇庆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年)》7、《肇庆市鼎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9、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范围肇庆新区:西起凤凰大道,东临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北至鼎湖山25度坡以下山麓地,南临西江(含砚洲岛),规划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涉及桂城街道办、广利街道办、凤凰镇、莲花镇和永安镇五个行政辖区的部分区域。
肇庆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示
肇庆新区用地布局规划图肇庆新区规划范围图肇庆新区区域用地结构规划示意图肇庆新区功能布局规划图《肇庆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内容简介一、规划范围肇庆新区规划范围西起凤凰大道,东临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北含鼎湖山25度坡以下山麓地,南临西江(含砚洲岛),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涉及桂城街道、广利街道、凤凰镇、莲花镇和永安镇五个行政辖区的部分区域。
考虑到与周边地区的协调,规划还划定了肇庆新区协调区,总面积585平方公里,包括除肇庆新区外的鼎湖区全境、四会市大沙镇和高要市蚬岗镇。
协调区在生态保护、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须与肇庆新区统筹安排和协调管理。
二、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三、发展定位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
以低碳、智慧、人本、包容为目标,建立符合岭南区域特点、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低碳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统筹产业、人才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构建高效、便捷、低碳,生活、服务和生产协同互动城市功能组团,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发展,建设山清水秀、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
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营造与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相匹配、山水城市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资源集约、宜居宜业的建设风尚,打造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展现现代岭南风貌的宜居城区,构建珠三角健康产业发展和养生旅游度假胜地。
肇庆市行政文化中心。
依托交通枢纽区、中央商务区和行政中心区等功能区,建设新的行政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教育医疗中心,促进城市发展重心进一步东移,强化与珠三角核心区的空间联系和经济联系。
统筹肇庆中心区联动发展,肇庆新区与老城区协调发展,与鼎湖区一体发展,与肇庆高新区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四、发展目标探索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路径,示范环境敏感地区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创新合作,兼顾区域协调、社会公平,引领肇庆新型城市化,融入珠三角,构建在国内新城新区中负有盛名的现代山水新城。
肇庆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肇庆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肇庆市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探讨该地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和措施,为肇庆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肇庆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东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南靠香港和澳门,是广东省中心城市及10个“中国武侠名镇”之一。
肇庆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宜居城市”。
近年来,肇庆市在城市化建设、旅游文化、农业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促进肇庆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明确其发展方向和路径,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肇庆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潜力分析2. 肇庆市的社会发展特点和问题分析3. 肇庆市的环境资源状况和保护措施分析4. 肇庆市的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分析5. 肇庆市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和优势分析6. 肇庆市的农业资源利用和发展规划分析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搜集了大量有关肇庆市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全面了解了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从经济、社会、环境、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五、研究成果1. 肇庆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据调查分析,肇庆市的经济总量逐年增加,主要产业有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外向型经济逐渐壮大。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肇庆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多元化,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配套和创新能力较弱。
应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2. 肇庆市的社会发展特点肇庆市的社会事业取得了不小成绩,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福利不够完善,教育资源不均衡,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平。
3. 肇庆市的环境资源状况肇庆市的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严重,生态保护面临挑战。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肇庆新区管委会,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现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肇庆市自然资源局)反映。
肇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9日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推动我市“三旧”改造工作取得新突破,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我市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提供更优质的土地资源保障,根据《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79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2019〕7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决策部署,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主导优势,以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优化“三旧”改造配套政策体系为基础,全力推动“三旧”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作者:韩荃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加快,导致城乡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建设用地的结构矛盾和布局矛盾日益凸显。
合理设计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科学布局城乡建设用地,有助于缓解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和布局现状,并完善城乡建设用地的规划方案。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使用率也在不断上升。
最近几年,多数学者致力于研究城乡建设用地的使用规模、利用效益、流转程序和产权纠纷等问题,但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合理性问题。
实际上,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不合理,很容易引发土地资源浪费、土地使用效率不高以及土地布局矛盾尖锐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确保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我们应当从大局着眼,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结构,节约土地资源,推动社会进步。
一、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问题(一)土地集约程度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部分中小城市,尤其是城镇发展速度很快。
然而,由于缺少体系性的规划方案,这些中小城市的发展过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城镇优势特色不够突出,建设重点不鲜明,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发展格局。
多数发展中的小城镇偏重行政建设,而忽视特色产业优势。
某些传统型的城镇仍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迟缓。
例如:某建制镇的总体规模较小,除了个别小镇人口超过10万之外,其他小镇的人口数量都在6万以下,有的甚至低于3万。
城镇规模较小,导致城镇土地集约化程度难以被提升,造成比较严重的用地资源浪费现象。
(二)双重用地问题频发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会转变为城市人口。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1•【字号】肇府[2012]8号•【施行日期】2012.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肇府〔201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实施意见》是市委部署开展“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努力建设成为能够代表珠三角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形成的重要成果,已经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十一届6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肇庆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科学发展县域经济,使之成为我市建成能够代表珠三角科学发展成果城市的重要力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围绕“两区引领两化”的发展战略,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推动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增创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坚持突出特色。
根据发展条件的差异性,探讨发展途径的多样性,走最适合本地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促进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率先实现突破,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坚持简政放权,政策激励。
强化县级发展权限,优化县域投资环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完善县域发展的财政、人才等激励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目标要求。
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各县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序中普遍晋位升级。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的探讨
( ) 目的 1
一
( )具体 表现 3
① 由于随着城市社会经济 的不断发展,城市用 立 健 全土 地 节 约集 约利 用 考 核制 度 ,对 一 定 区域 内 地 和 人 口规 模 迅速 增 加 ,原 有 的城 镇规 划确 定 的建
设用 地现 状 难 以满 足 发展 的需要 ,城市 用地 指 标偏 低 ,不 符合 人 民生活 水 平提 高 的要 求 ,社会 经 济 发
地 周转 指 标 。
建 设 产业 优 势 明显 的特 色 工业 聚 集带 ,将 工 业 聚集 用 。重 点建 设工 业聚 集带 ,大力 引进 一些 新型 企业 ,
① 农村 建 设 用 地整 理 ,置 换 新增 耕 地 为 建 设用 带与 新城 区 的建 设结 合 起来 ,实 现对 土地 的集 约利
薄弱 ,政府投资不足,重视程度低 ,又缺乏城 乡统 处 于发展 初期 ,产业集 群和 经济 板块 处于起 步 阶段 , 筹 的规 划 ,使 得 农村 地 区无 序 发展 ,不 能融 入 区域 已初 步形 成 不 同等 级 的区 域性 经济 中心 ,初 步 形成
总体 发 展环 境 ;缺 少 完 善 的微观 领 域 的土 地 利 用规 了不 同 的分 工 与协 作格 局 ,但 在 布局 上 仍 以点 和简 划标 准 ,土 地利用 规划 和 管理控 制缺 少具 体 的尺度 , 单 的轴 线为 主 ,城 市 群体 的整体 功能 尚未 发挥 。 规划 “ 有政 策 没 工具 ”的现 象 比较 普 遍 ,这 些 都 是 3 为 做好 城 乡土地 利用 结 构和 布 局优 化 ,特 提 出如 宏观 调控 效果 不 明显 的主要 原因 。 下 几 点建议 ( )严 格执行 国家 的土 地管 理法 律法规 ,严 格 1 ②在城乡空间的演变过程中,城市经济 的发展 是推进城市空间演变 的内在驱动力。产业结构调整 执 行土 地利 用 总体规 划
肇庆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示
肇庆新区用地布局规划图肇庆新区规划范围图■ ■ ■肇庆新区区域用地结构规划示意图肇庆新区功能布局规划图肇庆新区总体规划(2012-203年0 )》内容简介一、规划范围肇庆新区规划范围西起凤凰大道,东临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北含鼎湖山25 度坡以下山麓地,南临西江(含砚洲岛),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涉及桂城街道、广利街道、凤凰镇、莲花镇和永安镇五个行政辖区的部分区域。
考虑到与周边地区的协调,规划还划定了肇庆新区协调区,总面积585平方公里,包括除肇庆新区外的鼎湖区全境、四会市大沙镇和高要市蚬岗镇。
协调区在生态保护、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须与肇庆新区统筹安排和协调管理。
二、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年;中期:201 &202年;远期:202卜2030年。
三、发展定位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
以低碳、智慧、人本、包容为目标,建立符合岭南区域特点、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低碳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统筹产业、人才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构建高效、便捷、低碳,生活、服务和生产协同互动城市功能组团,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发展,建设山清水秀、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低碳绿色发展示范区。
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营造与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相匹配、山水城市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资源集约、宜居宜业的建设风尚,打造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展现现代岭南风貌的宜居城区,构建珠三角健康产业发展和养生旅游度假胜地。
肇庆市行政文化中心。
依托交通枢纽区、中央商务区和行政中心区等功能区,建设新的行政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教育医疗中心,促进城市发展重心进一步东移,强化与珠三角核心区的空间联系和经济联系。
统筹肇庆中心区联动发展,肇庆新区与老城区协调发展,与鼎湖区一体发展,与肇庆高新区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庆新区起步区域市设计示餐四、发展目标探索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路径,示范环境敏感地区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创新合作,兼顾区域协调、社会公平,引领肇庆新型城市化,融入珠三角,构建在国内新城新区中负有盛名的现代山水新城。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土地资源,优化土地的使用方式和结构,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这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不同功能用地的比例,合理布局区域内各类土地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使得不同用途的土地得以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
一方面,要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确定城区、郊区和远郊区的分布和规模,控制城市扩张速度。
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建设向垂直化发展,大力开发地下空间、空中空间和旧城改造,增加建筑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要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
另一方面,要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综合。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合理规划乡村风貌和农田景观,发展休闲农业和农家乐等农业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合理划定农村土地的承包和流转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其次,空间布局是指土地不同用途和功能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提高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
在农村空间布局方面,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限制农村土地扩张和乡村杂乱建设,保持农村土地的集中性和相对完整性。
加强农村交通、水利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土地的连通性和利用效率。
此外,还要推动城乡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是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农村一体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市辖区和肇庆高新区国有建设用地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市辖区和肇庆高新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房地产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肇府[2011]34号【发布部门】肇庆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2.02【实施日期】2011.12.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市辖区和肇庆高新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管理办法》的通知(肇府〔201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肇庆市市辖区和肇庆高新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26日十一届5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肇庆市市辖区和肇庆高新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肇庆市市辖区和肇庆高新区的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管理,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1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关于促进扩大内需支持现代产业发展用地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利用发〔2009〕7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肇庆市市辖区(包括端州区、鼎湖区)和肇庆高新区国有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的申请、审批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经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确定的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的,由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提出申请,经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有建设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一)因城市建设需要已列入城市规划控制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或公益事业用地。
(二)被人民法院查封,或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以及存在土地权属争议的土地。
(三)经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闲置土地。
(四)企业改制实施方案未经批准,改制企业申请改变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其布局优化深讨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其布局优化深讨作者:冯向丽姚伟来源:《地球》2013年第09期[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从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空间管制、"城中村改造"以及进行土地置换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布局优化[中图分类号] F301.2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8-1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其用地结构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城市问题的产生,随着当今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日益加快,加强对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的分析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存在的问题(1)城乡建设过程中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城乡建设会较多地涉及到城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城镇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较低、城镇化规模较小,所以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土地资源浪费。
另外,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发展的大多是农产品加工业,这种集散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城镇化的综合功能比较低。
所以从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地方特色和发展的重点都不突出。
(2)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存在冲突城乡建设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换句话说也就是,必然会征用农业耕地。
当前农田的空间布局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建设的发展;另外,部分城市单方面重视农业规划,在不改变当前耕地布局的情况下,造成了城乡建设的混乱,进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3)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用地矛盾城乡结合部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且在乡村城镇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其发展也越来越快,进而成了城乡争夺的一个核心区域。
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到的人员构成也日渐复杂,所以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用地矛盾成了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优化(1)合理规划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在城乡建设之初加强对其用地结构的合理规划,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好各种类型的城市用地之间的关系。
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研究
24 农村 居 民点 宅 基 地 弃 旧建 新 现 类 型 单
一
目前, 国农村居民点建设有序 性差, 我 农村居 民宅基地用
地 结 构 不 合 理 , 坪 、 房 、 圈等 附属 结 构 占地面 积 较 大 。 晒 柴 畜 近
化城 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建议 。 关键词 : 乡规 划; 城 区域经济; 建设 用地
当前 , 国大 多 数 城 镇 都 以“ 大 饼 ” 模 式 无 序 发 展 。 我 摊 的 城 镇 的 向外 扩 张 , 得 建 设 用 地 与 农 用 地 的 矛 盾 日 益 尖 锐 , 使 尤 其 是 城 镇 发 展 对 耕 地 侵 占 的速 度 越 来 越 快 ,迫 切 需 要 对 城 乡用 地 的 发 展 进 行 整 体 规 划 和 宏 观 调 控 , 以 限 制 城 乡 建 设 用 地 的混 乱 扩 张 。优 化 区域 城 乡 建 设 用 地 结 构 与 布 局 , 确 立 一 个 合 理 、 学 的发 展 空 间 , 以 为 切 实 保 护 耕 地 、 善 科 可 改 城 乡居 民 的 生 活 条 件 、 促 进 区 域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提 供 实 施 基 础和 条 件 。
,
房地产 建 设发展不 合理 , 品居住 用房 发展 和基础 设施 商
建设 步伐太 快; 建制镇用 地发 展不平 衡 , 村居 民点数 量增 农 长迅速 , 且基本 处于没有 规划 指导 的 自发 建设状 态 ; 交通 在
较 为 便 利 的 乡镇 , 农 村 居 民 点 大 部 分 都 是 临 交通 干 线 而 建 : 农 村 居 民点 逐 年 向外 扩 张 , 使 空 心村 现 象 严 重 。 致
年来,大量农 村居 民宅基地 的弃 旧建新又造成村 内闲置土地
肇庆市土地整治规划
二、政策文件 1、《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 162 号); 2、《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 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 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 通知》(国土资发〔2011〕224 号); 4、《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 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 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通知》(国土 资发〔2012〕99 号); 6、《国土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 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 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 500 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 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147 号); 8、《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 府〔2009〕78 号); 9、《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工 作的通知》(粤府办〔2011〕24 号); 10、《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广 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2〕75 号); 11、《转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
I
第一节 资金保障 ............................................................................................38 第二节 效益评价 ............................................................................................39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 第一节 完善土地整治政策保障 ....................................................................42 第二节 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 ............................................................42 第三节 加强土地整治基础和能力建设 ......................................................43 第四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激励措施 ................................................................44 第五节 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45 附 表..........................................................................................................................46 附 图..........................................................................................................................59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肇府[2010]15号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7.13施行日期2010.07.13文号肇府[2010]15号主题类别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肇府〔2010〕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现将《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三旧”改造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反映。
二○一○年七月十三日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确保我市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以下简称“三旧”)改造工作规范有序,实现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确定“三旧”改造的范围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目标,在有利于耕地保护、土地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以及产出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下列土地列入我市“三旧”改造范围:(一)根据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进行城中村改造的用地以及布局分散、条件落后的村庄。
(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需要或实施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旧城区、旧城镇改造的用地。
(三)因产业或工业调整的用地,包括:1、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工业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市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专题四)肇庆市国土资源局广东国地测量师行有限公司2006.06目录前言 (1)一、城乡用地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2)(一)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 (2)(二)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结构变化情况 (3)(三)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3)1.96-04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建设用地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3)2.农业与农村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6)3.1997—2004年建设占用耕地比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6)二、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战略 (18)(一)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分析 (18)1.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8)2.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0)3.肇庆市土地利用的政策、管理等影响问题 (23)(二)城乡用地发展战略 (23)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4)2.城市化发展战略 (24)3.可持续发展战略 (24)4.规划与管理制度优化战略 (25)(三)战略指导下城乡空间结构发展方向 (25)1.城乡空间结构 (25)2.肇庆市域城镇体系 (27)3.肇庆市主导产业发展与布局 (29)三、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32)(一)基础数据指标 (32)1.当量人口 (32)2.建设用地规模指标 (33)(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34)1.基本思路 (34)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过程 (34)(三)农村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36)1.农村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36)2.测算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36)(四)工矿用地规模预测 (37)1.工矿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37)2.工矿用地规模预测 (37)(五)基础设施用地需求 (38)(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39)四、在规划期内合理新增建设用地及占用耕地规模分析 (40)(一)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整理潜力分析 (41)(二)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循环潜力分析 (42)1.建设用地内部循环方式 (42)2.建设用地内部循环潜力 (43)(三)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预测 (43)1.1997-2004年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分析 (43)2.1997-2004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状况 (43)3.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预测 (45)(四)肇庆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45)五、促进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46)(一)提高城乡用地效率的政策措施 (46)1.调整行政区划 (46)2.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专项规划 (47)3.建立和完善集约用地的利益约束机制 (47)4.建立投融资新体制 (47)5.完善土地市场建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8)(二)引导城乡用地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 (48)1.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48)2.调整优化城镇的土地资源配置 (48)3.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指标与土地管理体系 (49)(三)制定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措施.. 49 1.“挂钩政策”的内涵与依据 (49)2.整合优化村镇建设用地,推进农村建设用整理 (50)3.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51)前言随着肇庆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致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加快和部分用地矛盾激化,产生一系列的土地利用问题,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对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研究已刻不容缓。
针对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不尽合理,城乡用地缺乏统筹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未像预期那样相应减少等种种问题,本专题结合肇庆市城乡经济增长、投资、人口和产业发展状况,多角度对肇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用地结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在此研究分析的基础和前提下,为了充分发挥城乡的不同优势和作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城带乡、乡促城,促进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同时为了在明确城乡功能结构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县域所有建设用地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科学性布局,使城乡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最大的节约。
对肇庆市现状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市场化和法制化与相关政策、管理上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城乡用地发展战略,进而在战略指导下对全市的城乡空间结构发展方向做出规划与设想。
根据肇庆市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等方面的用地需求,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和相关规划标准,对肇庆市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以及工矿、交通、水利等专项用地的规模和规划期内合理新增建设用地及占用耕地规模进行了相关预测和分析,以期合理确定城乡土地利用规模,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积极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最终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此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尤其是要注重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宏观管理、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因此,本专题在最后一部分对于如何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也提出了合乎实际的相关建议。
一、城乡用地结构变化情况分析(一)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通过对1996年和2004年全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反映,全市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但是总的说变化不大:从1997~2004年的8年间,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等三类用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其它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在面积减少的地类中,耕地减少最多,达30223.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下降2.04%。
其它农用地是增加最多的地类,共增加897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0.69%;其次为林地,共增加8469.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0.57%;园地增加也不少,达2750.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0.19%。
在新增的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最多,面积增加9084.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0.61%;交通用地次之,面积增加768.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增加0.02%,再次是水利用地,增加了359.65公顷。
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面积和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1996年和2004年肇庆市主要地类结构对比表单位:公顷、%准》(过渡期适用)进行了调整归并;2004年的数据来源于“四查清,四对照”中的核查结果。
表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居民点及工矿在新旧标准中的分类无变化,其它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均按新标准核算。
(二)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结构变化情况肇庆市的各个地区的建设用地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质与量上呈现空间上不均衡分布,部分地区建设用地数量与集约度差距较大。
从图1、2可知,面积超过7000公顷的有:高要市、怀集县、四会市、封开县、广宁县,但是,这些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地区面积总和的比例较小,除了高要市和四会市超过5%以外,其他地区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点的总数较大,另一方面则反映了该地区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的发展要以建设用地资源为基础。
而建设用地占该地区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是端州区,达36.94%。
端州区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1 2004年各区县建设用地面积比较情况图图2 2004年各地区建设用地比重图(三)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1.96-04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建设用地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GDP增长从表3和图4可知,肇庆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288.61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48.5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51%,经济增长势头良好。
从GDP和建设用地增长量来看,GDP和建设用地基本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
从GDP增长率曲线和建设用地增长率曲线来看,GDP增长率曲线的波动较大,而建设用地增长率曲线波动较小。
就GDP增长率,1996-2000年,GDP增长率逐年下降,这是由于“九五”以前,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九五”时期主要依靠壮大国企来发展经济的这种方式开始与现有市场机制不相适应,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导致GDP增长率逐步下降,而1999-2000年出现的轻微负增长,主要是受外部东南亚经济危机的辐射作用的影响,投资者对整体的软环境信心不足,同时政府采取一系列的相对谨慎的行政干预措施,使得经济增长的空间得到了限制;2000-2004年,经济处于复苏时期,同时政府采取一定的政策,政企分开的更为明显,鼓励了相当部分的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总体软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GDP增长率呈现上扬趋势。
表2 96-04年全市GDP与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变化表单位:亿元、%、公顷、万元/公顷注:该数据来自肇庆市统计年鉴、土地利用变更台账(1996-2004年)。
图3 GDP和建设用地增长图单位:百万元、公顷、%从1996-2004年,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曲线波动较小,表明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较慢,这是市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规划期内的指标,对用地数量和规模控制的结果,能较好地处理建设用地供需的矛盾。
在1996-1997年,建设用地的增幅较大,这是由于建设用地的补办手续导致建设用地数量的骤增。
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产业GDP也持续增长,从1996年的46.05万元/公顷上升到2004年的79.81万元/亩,这体现了肇庆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度在不断的提高。
由于建设用地保持每年增长量不大,从而使得单位建设用地面积GDP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大致相同,与GDP增长呈现趋同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建设用地面积与GDP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如下表3。
表3 建设用地面积与GDP的相关性图基于现有数据,我们利用1996年到2004年建设用地总和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作简单的相关分析(表2)。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肇庆市建设用地总和与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均为0.806,相关系数达0.01水平,上图表明建设用地规模对国内生产总值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强。
在新一轮的规划中,在保持GDP持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的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数量指标体系,将土地利用规划中,存量建设用地的指标,根据各个地区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将用地指标划分给中心城区、东南地区和外围山区,引导存量建设用地向节约和集约方向利用,尽量减少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
(2)固定资产投资从表4可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6年的698581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1452400万元,年增长率达10.0%,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也从1996年的11.15万元/公顷,上升到2004年的21.13万元/公顷,同理由于建设用地增量不大(除1996-1997年),因而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数值上大致相同,呈现趋同性。